和谐城管

2024-05-15

和谐城管(精选四篇)

和谐城管 篇1

城管的全名是城市管理监察部门, 是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组织。一定意义上, 城管或许可以认为自身是市人民政府内设的一个行政机构。换言之, 城管并不是行政机关, 只能作为行政机构被授权来行使行政处罚权力。同时, 城管在行政执法上的定位是比较模糊的, 主体资格在组织法和程序上都是有待完善的。

二、城管暴力执法原因之分析

城管暴力执法和商贩暴力抗法的现象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 已经成为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 探究城管暴力执法的原因,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一) 城管执法的对象:小商小贩

城管是城市市民的代表, 也就是说, 城管的执法的目标就是使城市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 从而市民才能获得和享受到更大的利益。然而, 小商小贩多是城市边缘人, 生存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为了在城市中生活, 这些商贩们不得不寻找各种各样的营生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与普通的市民相比, 这些商贩的生活环境是相当恶劣的, 商贩们可能会做一些违法的事情。因此, 在城管执法的过程中, 为了一点点的微利, 这些商贩们也会与城管竭力追逐, 从而导致城管暴力执法。

(二) 城管综合执法权缺少法律依据

说起城管, 就不得不提起综合执法。一般而言, 综合执法权涉及环境保护, 公安, 交通管理, 城市建设, 工商管理等不同的工作部门, 基本上包括地方政府所有重要的执法权。另外, 综合执法权的形式缺乏事中与事后程序立法。在执法的过程中, 处罚的决策和执行大都由城管执法人员自行决定, 所以商贩比较反感和抵制城管人员这种行为。

(三) 城管人员的地位和素质

城管人员的工作并不好做。同时, 在法律上, 城管的执法地位也并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所以, 在城管人员的执法过程中, 他们并不能依靠法律对小商小贩进行处罚。例如, 当商贩问一句:“我犯了哪一条法律?”这足以对城管的执法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总之, 立法缺失导致城管执法人员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城管人员的素质还是有待提高的。努力避免暴力执法出现在城管和商贩之间。

三、城管执法如何从暴力走向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因此, 加强立法, 建设健全的法律体系, 明确城管在法律上的地位, 避免城管暴力执法。同时, 也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因为缺少相关的法制法规, 城管人员的工作也比较困难。因此,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是非常必要的。最终, 依靠法律法规, 城管人员可以有效的解决与商贩之间的矛盾, 行之有效, 有条不紊, 科学的开展城管工作, 从而避免暴力执法, 更好的服务城市建设。

(二) 以人为本, 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符合逻辑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重大大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在城管执法当中, 要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也要以人为本, 注意协调和商贩的关系, 努力避免暴力执法情况的出现。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 也要以人为本, 贯彻科学发展观, 从而开创城管执法工作的新局面, 实现城管执法工作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总之, 城管在执法过程中, 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对暴力执法说不。

(三) 努力提高城管自身素质, 在法律上确认城管的地位

现如今的情况是, 部分地区的一些城管工作人员, 执法过于简单、粗暴, 自设“私法”, 并没有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办事, 从而诱发了与与群众之间的摩擦纠纷, 执法人员, 应该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 对待违法乱纪人员一视同仁,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样一来, 才能政令通达, 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另外, 因为城管在法律上的地位依然没有得到非常明确的确认, 城管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会遭遇商贩的反感和抵抗, 所以城管工作人员法律身份的确认有助于解决暴力执法的问题。

(四) 结语

综上所述, 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城管执法对象和城管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城管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导致城管暴力执法的主要原因。因此, 推进法制建设,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协调城管和商贩矛盾, 避免暴力执法。

摘要:城市人口错综复杂, 管理难度较大。城管暴力执法, 老百姓暴力抗法的现象影响社会和谐。因此,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使城管执法从暴力走向和谐。

关键词:城管,暴力执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吴新颖, 皮伟兵.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思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应松年.行政组织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3]丰海东.城管暴力执法之根源探析[J].法学视野, 2007 (4)

和谐城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2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区是创建和谐社会和文明城市的基石。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今后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区,应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就“环境优美”来讲,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涉及到规划、市政、园林、建设、房产、市容等各个部门,就街道职能而讲,在现有范围之内只能就市容管理(行政执法)服务社区、管理社区。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社区是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切实把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社区,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

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管理方式在社区延伸的变革过程。和谐社区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在政府的控制和引导下,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在于增强城市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原则,从而使各系统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以保持社区长期、健康和持续发展。这些目标正是和谐社区的内涵和关键所在,因此,构建和谐社区,对于城市管理职能定位、城市管理的资金筹措、城市管理的政策定向、城市管理观念的变革、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问题1 以及城市管理与市民参与等问题,有重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我们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街道地处南京市最繁华的新街口商业中心,面积3.68平方公里,下设7个社区居委会,人口约10万人。街道辖区特点一是景观路、主干道多,同时因处在老城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多,管理压力大。街道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在和谐社区创建工程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老旧小区出新后的自治管理,强化小区院落保洁卫生,在和谐城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中探索出一定的经验。

一、和谐城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政策导向

1、改变城市管理行政化倾向。加强社区建设必须坚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质,改变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因此,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包括街道办事处)在行使城市管理职能过程中,应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自身行为,增强服务意识。要依法尊重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地位和社区居民的意愿,依法保障社区的自治权和对国家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权。要支持社区的工作,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履行其工作职责,努力为社区建设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内在活力。城管部门作为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社区搞好社区环境治理,科学指导社区建设,努力在健全社区运行机制,强化社区功能,发挥社区作2 用等方面提出有益的指导意见。街道办事处更应在做好辖区卫生工作过程中,指导社区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区通过自治管理社区。

2、坚持依法行使管理权。构建和谐社区,创建和谐城市,必须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社区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要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在制定和谐社区评判标准中,细化城市管理的的具体规范性、可操作性项目,保障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操作平台。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属地街办的业务联系,建立起联动机制,在城市管理职能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城管一体化格局。

3、加大和谐构建的资金支持。目前的社区建设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建设模式,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社区建设的进程。因此,为构建和谐社区,为创建和谐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必须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社区的日常环境治理等,并列入财政预算,其额度随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另一方面,切实保障城管部门的日常工作经费,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扎实到位。

二、和谐城管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的途径

1、推进社区自治。民主是社区建设的灵魂,自治是社3 区建设的方向。城管部门应坚持政社分开的原则、把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的主导权放在社区方面。从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标出发,理清政府和社区的职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剥离那些原本属于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应具备的社会职能,把城管部门作为社区环境治理工作中的组织规划者、裁判者和执法者的行政管理角色。扩大社区民主,实行居民自治,保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治理和决策,充分保障居民对社区建设行使的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使社区居民委员会由政府的“腿”逐步成为居民的“头”,使居民真正成为社区自治的主体,成为社区的主人。

去年南京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市掀起了创建热潮,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华侨路街道在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各社区在有条件的小区实行居民自治,实现自治管理。我街道在4个社区的5个小区实行了自治管理,通过召开居民自治会议,确定自治章程,由小区自管会自治管理小区。首先由自管会确定每户每月缴费数额,然后在本小区居民中安排门卫,并落实卫生责任制。街道作为奖励,资助部分费用给其建立公共自行车棚。通过这种形式的小区自治,既解决了卫生问题,小区居民关心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2、创新体制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实行执法重4 心下移,推进城管综合执法的构建模式,更好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实施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工作片区管理制。

我们街道的模式是建立分片包干制,按地理位置将7社区分成10个片,成立相应的联合执法工作站,执法工作站由城管执法队员、城管协管员、社区主任、社区卫生干事、社区保洁员组成,工作站点所在的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片长。定期由片长召集相关人员互动办公,社区民警每次必须列席会议,一般性的问题现场解决,难度较大的统一由城管局与街道办事处协调各职能部门解决,由片长跟踪落实问题解决情况。片区工作站使社区互动参与,简化了工作程序,减少了管理层次,变垂直管理为扁平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多种模式加强环境管理。一是创导式管理,为有效提升社区环境管理品位,城管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分批次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二是前期介入式管理,组织对辖区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介入式明确要求、规范管理,力求环境管理水平上台阶;三是堵疏结合式管理,“堵”即联合驻街工商、城管、城警等各单位进行联合整治,“疏”即疏导式帮扶,切实帮助社区弱势人群解决实际困难,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四是投入人力、物力,因地制宜、实事求事抓好长效管理。

4、加大设施投入。一是多方筹集资金,改扩建道路。全面推进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协调开发商、物业公司,对居5 民小区卫生、休闲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和兴建,对老城区居民区进行综合改造。二是修建景点式小区绿化,形成社区绿化品位;三是限时尽力、想方设法牵头组织多部门协作,解决小区居民生活中的不便,重点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保障问题,集体处理小区养狗、噪音扰民、破墙开店等难点。

去年文明城市创建期间,街道广泛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共发放社区居民意见征求表2万余份,主要集中反映在小区环境、配套设施、安全问题等与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街道从中筛选了“为民服务10件实事”,拿出建设资金50余万,集中解决了这些长期困扰社区的疑难杂症,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今年,街道又列出了“为民服务10件实事”,其中大部分已建设解决完毕。通过街道的逐年投入,社区面貌得到很打改变,社区群众的凝集力日益增强。

5、加强违章建筑管理。很多老社区由于没有及时阻止居民违章搭建的行为,使社区的违章搭建泛滥成灾,造成社区环境乱七八糟,居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新社区,尤其是新城区的居民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好,环境优雅。如果管理不当尤其是违章搭建不及时处理,不出几年老社区的处境将会在新社区当中重蹈覆辙。因此要在新社区目前违章现象刚刚萌发时期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违章的管理,采取行政执法手段强行拆除和行政处罚,确保社区整洁和优美,推进和谐社区构筑。

6、增强服务理念。城市执法管理直接与社会底层群众面对面接触,其中部分居民为弱势群体,执法不是简单地解决表面问题,而要尽可能设身处地为执法相对人解决生计问题。如:为合适条件的人进入低保,帮助有条件者安排工作,充分吸收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社区公益岗位等。努力将执法管理与亲情服务融为一体,让居民群众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构建和谐城管的体制路径分析 篇3

一、搞好城市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与层级分工

(一)顶层设计

它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强调的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国家开始把这一工程学概念应用于军事与社会管理领域,成为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思维方法。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确立了顶层设计的重要地位。

现在所说的体制顶层设计,主要包括宏观体制策划和上层体制设计两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中央与地方的依附关系,地方民主意识大大增强,上下磋商机制已显雏形,城市政府更加注重对自己利益和目标的追求[3]。尽管如此,城市管理仍需要一个上下有机衔接的体制设计、职能分工。以地方为主、强调属地化原则是城市管理的基本规律,也是科学的指导思想,但是上层的调控、监督和指导也不可缺少。这里仅以城管执法的体制问题为例进行分析。

在现行政治、行政框架下,构建和谐城管必须把体制设计放在首位。假如体制不顺畅,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自从国务院法制办主导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试点以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体制规范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这个“无主管部门”的队伍先天不足,但具体到城管的地位、身份、编制、装备等方面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讲,城管执法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务院法制办的努力,但是这个国务院内设机构显然不具备成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地位。实践证明,要把城市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安排数字城管、市容市貌管理、城管执法、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如果说,法制办是城管执法队伍的“接生婆”,在现有体制框架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应当是城管执法队伍的“婆婆”,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责任。

(二)层级分工

中央政府主导着城市的行政等级、管理职责、领导任免、项目审批等很多重大事项,是城市管理的方向主导者、宏观决策者。省级政府也有类似的职责,发挥着相对应的作用。在现行体制下,中央、省级政府在城市也都有巨大的利益沉淀,与城市政府有着共同的目标诉求,即把城市管理好,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利益相关方。

具体到城市管理职责,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以推进法律法规建设、政策引导、总体调控为主;省级政府主管部门侧重于行业的监督考核、标准规范的制定、业务工作的指导等。城市政府则是城市管理的具体实践者,对城市管理负总责,市长是第一责任人。市政府主要负责本城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宏观决策、综合协调、政策制定,确定方向、政策、机构,决策行业大事、重点项目、资金安排等。区级政府具有任务分解、组织实施、具体决策的职能,是城市管理的基层政府。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执行的职能,在一线直接处理具体业务。居委会、社区管理委员会虽然属于居民自治组织,却是城市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市、区、街道的纵向层级关系来看,他们都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权化是伴随全球化而来的一个趋势,很多国家通过向地方分权,以适应资本、技术、信息快速流动的要求,使地方政府在竞争中争得主动。从上海市提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管体系,到目前的“重心下移”,各地一直在探索怎样把城市管理的责权从纵向上划分清楚。关键是责随权走、费随事转,责权一定要对等,区一级的财力、人力、物力都有限,不能过度把责任、任务都下放,在现阶段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的主要职责还是市人民政府,而不是区政府。

从实践情况来看,城市层面不宜单独设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而应当按照“大城管”即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格局,把城管执法与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的管理捆在一起,组建城管局,具备条件的也可把园林、市政养管归并进来。区一级的城市管理机构,可与市级设置相对应,再往下的办事处就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的实际来设置管理机构。

二、推进城市政府在管理领域的体制转型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有五项基础性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即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保护环境[5]。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职能转变、体制转型越来越迫切,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必然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和“新公共管理运动”使政府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从单纯的管理者逐步变成公共事务的服务者。随着人本主义理念的不断传播,以及公众参与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在政府管理中的服务意识日益强烈,新公共服务理论受到尊崇,其主要理念包括: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承认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是只重视生产率[6]。

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政府来讲,当前要适应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利益主体和社会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推进管理创新,重新厘清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需要突出强化三个方面的意识,一是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建设法治政府,真正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落到实处,减少随意性、盲目性;二是强化政务公开意识,建设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三是强化简政放权的意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只有这样,城市政府才能做到制定政策更全面、更科学,决策行为更稳妥、更规范,管理城市更公平、更合理,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现在社会正处于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后工业化阶段,各级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构建和谐城管,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为了城市的公共利益。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整洁优美、秩序良好、生活方便的城市环境”的指导思想贯彻始终,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以服务市民为宗旨,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nlc202309012125

城市政府的管理转型,还有一个内部机构的体制转变问题。我国目前的城市管理工作,基本是各个城市各自为政,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模式。对城市来说,城市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市民之间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综合协调、配套联动的体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城管执法究竟是“大综合”还是“小综合”?有的城市把建设、环保、交通、交警、文化、工商等部门的部分处罚权集中到城管执法部门,有的甚至把生猪屠宰的处罚权也集中过来,成了真正的“大综合”;有的则把城市规划、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建设工程、建设市场等建设系统的执法权集中起来,是“小综合”的格局。

这些年来的实践表明,必须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和划分城管职能范围,对于可以很好地执行的、管理效果明显的职能应当继续予以保留,对于那些在客观上与城市管理关系不大或已经无法实际履行的职责应当重新清理或分配。《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就将街道综合执法事项从20项收窄到11项。《城乡规划法》在处罚中就没提到城管执法这个体制,实际等于没有认可城管执法的处罚权集中模式。再就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市民之间要形成各就各位、良性互动的格局。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是不是要把一切人一切事都由政府包下来呢?当然不是,许多人,许多事,可以由社会团体想办法,可以由群众直接想办法,他们是能够想出很好的办法来的。而这也就包括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之内,我们应当指导社会团体和各地群众这么做。”与此相适应,要积极推进街道和社区的职能转变,赋予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职能,尽快健全相应管理组织,真正担负起辖区内市容整洁、环境卫生、道路秩序、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的监督和维护,最终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格局。

三、做好城市管理具体事务层面的体制设计

(一)建立城市管理决策目标体系

一是决策机构。具体到一个城市来讲,市委、市政府要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确定城市管理重大战略、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统筹各方利益关系,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目标体系。创建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以及人居环境奖等,这都是城市发展的共性目标;北京的“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威海市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聊城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等,也是城市发展目标和形象定位。这些目标在凝聚群众意志,振奋市民精神,传播城市形象等许多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每个城市,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阶段,也都要有自己的城市管理目标,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比如很多世界城市是全球观赏活动的举办地,东京就是奥运会、世界杯和摇滚音乐会的出色举办城市,它的成功因素包括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举办全球观赏活动的管理能力[7]。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成功,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保障作用尤为突出。在一个时期,保障重大节事活动的顺利开展就是城市管理的目标。要按照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及时提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目标、发展方向,引导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城市管理执行责任体系

城市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主体明晰、职责明确、权责统一的执行责任机制。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原则,从纵向上,落实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监督”的工作体系,明确市、区、街、居四级的职责,建立起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区、街道、居委会的职能转换,突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从横向上,要充分发挥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和监督约束机制,做好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搞好行业规划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同时,要坚持条块结合,统筹协调,通过合理的分工,提高执行能力。要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以块为主,特别是区一级的责任和职能必须强化。要将城市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分解细化,层层抓落实,形成分工科学、协作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要注意把握重心下移的基本原则。区、街、居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对较弱,能力建设滞后,有些任务难以承担。因此要遵守人跟事走、费随事转、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但绝不能一放了之。一些重点地段、重大设施,管理水平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就不能轻易下放。比如跨区的快速路、高架桥等,这类设施的养护维修就不能一段一段地下放到区里,而要统一管理、统一养护。“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城市管理的基础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我们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会有大量的单位人成为社区人沉到社区,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社区,大量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进入社区,社区已经成为政府贯彻政策、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化解矛盾的重要平台。要强化社区管理,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的“社区供给”,加快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改革,解决经费、职责等关键问题。把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等组织从创收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真正解决城市管理的原发问题,实现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建立城市管理考核监督体系

城市管理工作的日常性、反复性、动态性都比较强,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监督体系。要建立城市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相应的管理工作标准、设施养护标准、有关的指标和定额等,为考核提供依据。同时要制订出一个科学的考核方法,包括什么时候考核、谁来考核等,都要拿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实施细则,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检验城市长效管理的实现程度。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监督制度,形成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自我监督相配套的监督体系,由市、区、街三级城市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构成全市城市管理监督检查系统,同时配套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城管问题整改反馈制度,通过推行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询制度、巡视制度、跟踪制度、通报制度等,使城市管理全过程透明、公开,扩大考核监督过程中的民主和透明度,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644.

[2]彭国甫.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98.

[3]傅小随,等.比较、前瞻与制度分析—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3.

[4]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5]珍妮特·哈特,罗伯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45.

[6]Short,J.R.Y.Kim M.Kuus and H.Wells(1996),The Dirty Little Secret of World Cities Research:Date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4):697-717.

(责任编辑:赵静)

创建和谐城管工作汇报 篇4

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书面材料。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如今,走进XX县城的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和靓丽,群众的脸上洋溢着文明带来的幸福。“生活在这舒适幸福的环境里,与我们城管队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县城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局在工作中,推行“和谐城管”工作理念,城市管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城管工作越来越受市民理解。

学习取经拓思路

该局从拓宽干部职工视野入手,先后为全体干部职工购置《罗亚蒙说和谐城管》等城管知识书籍学习,组织业务骨干外出到城市管理工作优秀的江苏淮安市、广东中山市、江西宜春市、广安市等地“取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进一步拓展视野,解放干部职工思想。

学习取经,是一种带队方式的转变。在这种转变里,干部职工看到了工作中的差距,城市管理服务中的不足。城管执法一队负责人说:“以前,我们缺少对城市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学习,管理观念封闭自守,缺乏创新意识,等、靠、要思想较普遍。”

工作中存在的差距、问题,主要根源是干部职工的素质问题,提升干部职工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该局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心慈不带兵的带队理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抓严管,动真碰硬。同时,领导班子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带头执行各项制度,带头做好表率,带头转变作风,在开展各类整治活动时坚守第一线,既做指挥员,又做战斗员;在生活上,尊重和关心职工,了解职工在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困难,用身教影响形成积极向上、干劲十足的工作局面。

转变观念促发展

“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把岳池城市管理打造成为川东片区县级城市第一流。”这是该局提出的奋斗目标。

城市管理,重在一个‘管’字,首先是要有新的管理理念。把城市当家管,是岳池城管人共同追求的一种理念。因为城管人心里明白,城市管理的“管”与“被管”这种矛盾始终是客观存在的,构建和谐城管,就是要不回避矛盾,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不断地化解矛盾,在“管”与“被管”的对立统一中求得共识,达成和谐。管就是服务,使“管”与“被管”的双方,缩小差异,求同存异,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城市管理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为此,该局干部职工在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主动牵头、担责,对城区马路市场及集贸市场周边菜农商贩占用城市道路、人行道经营的违章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做到座商归店、游商归市。同时,对城区一些容量不足的市场,采取疏堵结合,设立了小吃、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集中交易区12处。

把城市当家管,转变的是一种观念,带来的是干部职工变粗暴执法为柔性执法、人性执法,杜绝了“踢摊摊”的恶习,多了与管理对象交朋友,多了干部的用心工作,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城市管理新方法。

乐于奉献强责任

好理念是一种力量,一种催生干部职工乐于奉献的力量。

“过去,我们在宣传上方式单一,摆个摊摊,发点单单,群众大多没有看,没有达到宣传城管的作用。如今,我们的宣传用上幻灯片,走进了校园。”县城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

“利用幻灯片展示城市脏乱差,城市乱象乱点,学生们对什么是不文明行为一目了然,记忆深刻。”执法二队负责人说,这种宣传孩子喜欢,效果明显。而在执法三队,还开展城管校园互动活动,制作答题卡,让孩子抢答,在活动中提升对城市文明的认识,提高自身文明素养。

“尽管城管工作没有完整的节假日,没有过多的空闲时间顾及家庭,但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做到出门就上班,上班就管事,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一个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城管局工作了多年的一名老同志说,有了这种责任,工作就多了思路、多了方法,有了效果。如今,岳池城管人早上六、七点就上班,晚上十一、二点才下班,节假日放弃休息已成为一种常态,把城市当家管更是他们的一种追求,一种为民服务、管理城市的理念和责任。在这种责任背后,处处是他们文明服务、用心工作的感人故事,是他们乐于奉献的精神。

以上创建和谐城管工作汇报范文是由

上一篇:语音报警数据采集下一篇:高效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