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2024-05-01

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通用10篇)

篇1: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城市建设发展的繁重任务;也是构建和谐城区的基础基层单位,担负着协调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等各种关系和谐相处的重大任务。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如何构建和谐城区,最近针对和谐社区建设做了较为集中的调查研究,面对这个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课题,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这就是: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一、社区基层蕴藏着很强的和谐建设创造力 调查思考中,感受到基层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的有益做法很多,但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比较成型的做法:

1、“四自一加强”,以平安促和谐。东山社区为打造平安和谐社区,积极探索形成了“四自一加强”的社区建设管理模式,即通过“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多方位地对重点人群、重点路段、重点事情、重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和到位服务,营造了居民安居乐业、社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五年来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上访案件和打架斗殴事件。

2、“有事您就说”,以服务增和谐。永青苑社区树立“有事您就说”服务理念,建立了以社区干部和党团员为骨干、志愿者和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的覆盖全社区的服务网 络,并把全方位为居民服务付诸于行动之中,做到立说立办,有求必应,每年为群众就业、就医和解困解忧办事达数百件,深得群众拥护。社区工作达到一呼百应,齐心协力的境界。

3、“凡事居民定”,以民主求和谐。下王埠社区以尊重民权、民意、民利为核心,凡重大事情和牵涉居民根本利益的事情,皆决于民,严格依法、依靠政策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理顺了民心,调动了积极性,顺利解决了居民养老保险、工业园建设、新居住区建设等一系列疑难问题,整个社区充满了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在近年两委换届选举中,全体选民自愿表达意志,选举期间安全有序,社区的几位主要干部基本都以高票再次当选,表现出干群关系相当和谐。

4、“共建温馨家园”,以团结带和谐。馨苑社区是十七个省市迁来的由四个民族一千多户居民组成的新社区,其中少数民族145户,还居住着一些外国人。据此,社区以共建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事业为载体,先后建起两个文体活动辅导站,五个健身场和一个多功能活动中心;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纽带,几乎天天有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吸引和组织居民进行相互交流融合与学习沟通,很快达到了居民团结的目的,大家形成了“共建温馨家园”的心愿。进而,社区根据居民的民族特点和年龄段,建立健全了各类管理和学习教育组织,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 度,使社区步入了和谐建设的轨道。

5、“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建和谐。河北、东李等社区干部党员认真履行为民服务从我做起的承诺,严格要求做好“三带头”:带头帮居民增收致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扶持组织居民发展创收项目,使社区大多居民有了自己的商业和服务业买卖,无项目户的居民也根据劳资等要素在经济收入上实现了各得其所,推动着生活水平不断攀高。带头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形成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大病的救助制度,使他们的生活就医和子女入学等利益得以实现和发展。带头搞好邻里团结互助,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扶正祛邪,和谐安乐之风渐成气候。

6、“从就业入手”,以发展保和谐。刘家、大枣园等社区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岗位,以就业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一是通过奖学金等形式鼓励社区居民学习深造,向外拓展,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并在居委会设专职副主任做好就业工作。二是采取鼓励扶持政策,放手推进能人创业,刘家社区办起较大的企业14个,大枣园社区民营企业发展到130多个,两个社区创造的就业岗位达到数千个,使绝大部分愿就业者就近入厂上岗,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和零失业。三是协调协商和监督,保证在本社区务工者的薪酬、保险、福利等及时足额到位,务工者的年均收入达到13000多元。充分就业奠定了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二、建设和谐社区面临急待破解的新课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到位和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对如何构建和谐城区,特别是如何建设和谐社区,面临着许多不懂不熟悉的情况和诸多待解的课题。从**区社区建设的实际来看,存在着不同步的问题。

1、思想观念与社会形势发展不同步。虽然作为一个城区在城市化中发展了十年,**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有些同志“转型”很是困难,总做不到顺势而作,思想观念、工作办法和生活习惯同形势发展需求不够协调。尤其是一部分基层同志,习惯于“老城区”或“镇村”观念搞发展搞管理,缺乏统筹能力和发展能力,负责的工作或社区长期无起色无变化。

2、管理观念与社会管理要求不同步。全区城市化的加快推进,使区域内崛起的新型社区越来越多,聚积的流动人口量急剧增加,流速加快,企事业单位体制变化加剧了岗位人员的流动转换,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同时,转型期使人们思想空前活跃,表现出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加,导致群体间矛盾显现,利益纠纷此起彼伏,认识和管理上的不到位,极易影响社会安定。现在不少同志对此认识不足,仍沿用行政手段和包办服务旧模式管理社区,难以形成共管自治相结合的强大合力。

3、工作能力与工作机制创新的要求不同步。机关工 作和很多同志的工作能力,反映在社区建设上折射出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把上级布置的工作加上自身的职能工作通过层层转递一下子压到社区头上,使社区“两委”成为千线都穿的针,连一些双管部门或单位也向社区发号施令,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忙得他们晕头转向,误导社区“行政化”,使他们干了许多不该干的事。另一种是面对社区的发展变化束手无策,只得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履行不了或履行不好自身职责,放任社区建设自流发展。社区发展变化的内在要求,渴望建立一套新的工作机制与之配套,但两种倾向导致我们恰恰没有很好地通过调查研究和积极探索,去提高工作能力,尽快使工作与社区的发展相适应,而是工作落在了社区发展的后头。

4、工作落实与工作真正到位的不同步。社区的建设与治理,从法义上讲属于自治行为,但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自治,因此,建设和谐社区需要各级的指导和组织。对此,根据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各级都有具体意见和落实要求,可从工作落实来看,表象上各相关单位和各社区的工作都落实了,但实际上有不少社区和不少工作落实的并不到位,有些是社区自身落实的不到位,如纠纷调处不力和自治引发的上访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特别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而须急办的事不能迅速去办等等;更多的是一些工作部门的慢节奏和工作不到位,如在有关社区怎样帮助群众提高收入,怎样公平公正调处利益关系等等,显得工作滞后或做得不尽如人意。就是工作不到位或“差半步”,使不少工作事倍功半甚或前功尽弃。这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解决。

二、倾力建好和谐社区

社区和谐则全区和谐。社区是城区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因此,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认真解决和谐建设中的不同步问题,积极总结推广基层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梯次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就能够在建设的基础上把整个城区构建成和谐城区。建设和谐社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扎扎实实地从五个方面的工作抓起。

1、夯实一个基础。建设和谐社区,本身就是构建和谐城区的基础工程。它事关我们的城区发展管理能力,事关提高我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能力,更深刻一步说,它事关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因此,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同志,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视野,认识建设和谐社区的重大意义,真正使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凝心聚力从这一基础工程入手抓起,统筹安排,综合运作,扎扎实实的把构建和谐城区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切实把基础工程夯实。

2、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建设和谐社区是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党政组织具有重要责任。要把党政力量、社区力量和社会力量聚集成强 大合力,形成党政组织负责、群团和中介组织协助、自治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机制,齐抓共管,齐抓共做,始终使和谐社区沿着正确的轨道建设。各相关部门和各街道,应当顺应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在理顺社区内部组织工作职能和职责的基础上,调整服务的重点和服务的方式方法,把本职工作和社区工作有机衔接结合起来,改变诸多工作都挤压向社区的老办法,整合工作人力和资源,形成便捷高效的合力,千方百计为社区帮忙解困而不是添乱,以各部门互相间服务工作的和谐运转、相互支持,带动社区间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其他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必须自觉树立为社区和谐建设服务的思想,只有为社区排忧解难的义务,绝无半点向社区转嫁工作任务和负担的权力,应设身处地为社区和谐创造有利环境,实现政府、社会与社区间的关系和谐。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都应带头参与和支持和谐社区建设,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地为群众做好表率。社区要增强开放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善做和谐工作,增强群众的和谐观念,要同各级协调一致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推进社区内部和谐发展。

3、编制一张保障网。通过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直接延伸进社区,就与群众生活、就医、养老等密切相关事项,逐步编织一张全覆盖的保障网。并用这张网中的政策调整,缩小群体间收入差别,调节利益团体间的利益关系,减少不和谐因素。保障网络覆盖到社区关键应着力解决四个问题。一是解决以就业为核心提高收入水平的问题。社区居民可通过保障网络获取经济发展和就业信息或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自谋职业、自办企业一起上,力求使居民的发展抱负和就业愿望得以充分实现,为不断增加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解决以劳动、就业和养老为重点的保险问题。加大保险政策落实力度,加快保险网的覆盖进度,使更多的人进入保险网中,使越来越多的人解除后顾之忧。三是解决困难户、残疾人和“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的长效救助问题。把对这部分人的救助纳入保障网中通盘安排,让政府财力和社会捐助统一起来,使这一群体得到合理有序的救助。四是要细致准确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线政策,防止产生新的分配不公现象。通过建立覆盖全社区的保障网来统筹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抓住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根本。

4、搭建一个解决合理诉求的平台。新时期的社区工作,特别是新开发的社区,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对此,应结合法律法治和科教文卫等进社区活动,建立健全区街两级相关部门参与,以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为主体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以活动室、公示栏、电话等作为诉求交流平台,把调处工作纳入超前化经常化规范化轨道。这一平台要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一是预警。即善于在贴近群众中汇集民情舆情,经过分析及时全面准确把握群众的心态和动态,特别是及时发觉不安定因素,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维护稳定和谐。二是诉求交流。就是提供一个场合,让群众的利益诉求能经过正常渠道及时表达出来,感到话有处说、理有处评、冤有处诉、愤有处泄。通过交流化解和减缓矛盾。三是利益协调。社区经常表现出来的众多事情大部分是家常小事,但这些小事往往牵涉居民或个人的利益,对他而言绝非小事。因此,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办到的要责任到人,立即就办,不推不拖,一办到底;暂时不具备条件办不了的,则要讲清原因,取得理解认可;对不合理不能办的,也要依法依政策给群众一个明白说法。同时,要利用这一平台丰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坚持不懈地搞好社区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5、建设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来落实,所以,建设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决定因素。我区在和谐社区建设中一些典型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班子建设特别是一把手的选拔培养作为基层建设年的重中之重来抓。要着眼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花财力花时间花气力强化社区干部培训,力争使所有社区干部都能进行脱岗轮训。一把手轮训的强度应当更大一些,切实增强其干事创业和建设和谐社区的 能力。着眼提高班子的实际工作能力,应及时总结推广社区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促进互相学习提高;同时,安排社区干部到机关或先进社区挂职学习锻炼,使其快速成长,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着眼提高工作绩效,应理顺社区组织的职能,建立一套适合社区干部工作的考核奖惩制度,增强社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担负起领导和谐建设的重任,一条心一股劲地建设和谐社区。

篇2: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现代化教育的系统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探索学校教育因素合理配置与协同运行的机制,促使学校整体结构达到优化组合。通过和谐育人、和谐教学、和谐活动以及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发展个发生,健康成长,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教育”的运行理念

为了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学校应构建“三四三”式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模式和A、X、O型的创新办学理念,在学校教学管理等纵横块面进行整体渗透。

“三四三”式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模式

“三四三”是指学校教育、家族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和隐性课程四位一体课程模式;低、中、高年级分层递进管理模式。以“全面发展有特长,知能并举有个性”育人目标。

A,X,O型创新办学理念

所谓“A,X,O”是指建立A型框架、形成X型办学格局和塑造型办学形象,其主要内容是:建立A型的办学框架:“A”的宝塔形状意味着在牢固的根基上逐步拔高。学校力求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与未来社会发展超势相适应的学生。这是一种知识扎实、特长具备、和谐发展的A型学生。它要求构建以体育为根基、智美劳育为主体、心育为主线、德育为主导、个性特长教育为顶尖的办学框架,促进学生品德、文化、艺术、社会、个性、机能、心理和身体等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形成X型办学格局:X型的交叉形状意味着开放与辐射。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开放多元、变化快的发展趋势,学校要打破传统办学窠臼,在开放的多维动态中办学,以学校为基点向广阔的社会辐射与吸纳:(1)扩大学校教育信息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信息网络;(2)与社会广泛联姻办学,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3)进行国内、国际的广泛交流。采取组建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等多项具体措施,开通学校与社会交互网络的渠道,为学校和谐教育顺利发展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

塑造O型办学形象:“O”的圆圈形状是完美境界的象征。学校以追求完美的教育境界作为办学形象,主要可以由5个字来概括其追求目标:高“高质量、高效益、高品味)、特(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师有特技、生有特长)、谐(协调、平和、宽容、情挚)、美(校园环境达到净化、绿化、美化、童趣化)。校高则立,校特则活,校谐则兴,校美则润。

篇3:从细节入手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细微处发现学生的美, 让我们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

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必须要经常运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学生。能够迅速地捕捉住每个学生微妙的心理需求和其自身展现的优秀品质。能够让每一位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班”无处不在的关怀和体贴。

记得高二我刚接手班级时, 经常会看到一个女生整天愁眉苦脸, 活脱脱一个“苦瓜脸”。那时主观上我认为这位学生应该不喜欢我。那怎么办呢?于是我就找她谈话, 可她好像特不愿意和我讲话, 一直默不作声, 半天蹦不出一个字, 那时心里别提有多郁闷, 气不打一处来, 真是个怪学生, 也只能承认谈话失败的事实却无计可施。

可是有一天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天她居然主动来找我, 好像有求于我的样子, 原来她准备星期天晚自习请假。我要求她讲出请假的理由, 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哭。看着伤心又倔强的她, 我没有再逼她, 就给她批了假。但隐隐约约总觉得有什么事发生在她身上。于是在她请假的那个星期天晚上, 我主动发了条短信给她, 问她周末过得怎么样?令我很吃惊的是, 她向我说了一件痛彻心扉的事, 那是我始料未及的。那就是她的父亲得了绝症———癌症, 作为女儿的她, 很想多陪陪她的爸爸。那时我才发现原来她愁眉苦脸的真正缘由, 所以当我再见她的“苦瓜脸”时, 感觉到的不再是对我的不喜欢, 而是作为子女对父亲的担忧和牵挂, 也是对如此柔弱的肩膀却勇敢地挑起人生的苦难时所表现的坚强的钦佩。现在的我面对她时, 我总是报以微笑, 希望能够用笑容去告诉孝顺的她, 告诉她我一直在关注着她和支持着她!

每位学生身上一定会有自己的闪光点, 我们如果能够善于发现他们显性或是隐性的优点, 那么对待学生时我们的内心会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自己也多收获一份快乐!

二、在和风细雨中解决问题, 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个别学生早自修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餐, 课间疯狂地玩着漂亮的手机, 课堂上痴痴地看着网游小说, 晚自修时悠然自得地聊着天, 全无读书打算。

每当看到这一幕幕时, 我们都会有一股冲动, 一股想要冲进教室臭骂他们一顿的冲动。可是粗鲁的批评和打骂不但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地严格自律, 而且有时会使问题更加恶化, 那就是班级管理切勿急躁和冲动, 犯了错的学生更需要尊重和理解, 更需要我们耐心地沟通与帮助。我们作为班主任应储备足够的细心、耐心和爱心, 持之以恒、春风化雨地教育和感化学生。

三、善待学生的顶撞, 相信事出有因

学生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态度恶劣、言行失控, 顶撞教师, 伤害教师的尊严甚至损坏教师的形象时, 作为平凡人的教师有时也难免会情绪失控, 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 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个细节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自己先要冷静、从容, 有时还可以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来处理。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就碰了学生的“钉子”, 记得当时我请一位男生起来回答问题, 这位男生不但不站起来, 而且很不耐烦地看着我, 当我再次要求他站起来, 做到对我的最起码的尊重时, 他却说:“我不想回答, 怎么样啊?”

我有点恼火了, 正想说教他几句, 可他径直站起, 摔门而去, 留下尴尬的我站在教室中央。班级的气氛十分紧张, 其他学生正瞧着我的反应, 也许在等着我摔门而去或是臭骂他一顿。那时的我内心虽然十分窝火, 但从他反常的举止中, 我凭直觉相信一定有原因, 而且课堂不是他一个人的课堂, 其他同学的课还得继续上, 所以我灵机一动, 回头向学生开了一句玩笑:说我自己欠这位男生500元, 为了让他消气, 等一下马上还上。该玩笑一出, 惹得学生笑了, 让刚才的不和谐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课上得很轻松很愉快。假若当时我发火, 顺便把班级学生一起教训一通, 那可能会引起公愤, 甚至引起全班的反感。事后, 我从他班主任那里了解到, 他突然变脸的原因是他刚收到他爷爷过世的消息。我主动找他倾谈了一次, 并表明自己理解他当时的行为。“很酷”的他反而变得有点不自在, 露出了愧疚的眼神!十七八岁是一个容易冲动的年龄, 但是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不可理喻的, 只要事后进行了解、沟通,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必能化解双方的矛盾, 彼此露出轻松和愉悦的微笑!

四、在工作的细节中寻找自己的美, 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我们默默耕耘可能并无获得太多的荣誉, 再加上对学生的教育成效缓慢, 有时甚至是没有显著的成效。于是缺乏成就感的我们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逐渐失去自信心, 产生焦虑、急躁不安的情绪。

其实在平凡工作的点滴细节同样凝结着我们的成功和收获。要学会发现自己的“美”并给予一定的自我肯定, 会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我们使一位忧愁的学生露出笑颜, 让调皮捣蛋的学生能够安静十分钟, 使经常迟到的学生做到今天不迟到, 让内向的学生和你敞开心扉倾谈一次等等, 这些似乎微不足道, 实际上那也是我们工作上的成功, 也可以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

篇4:从细节处入手,构建和谐班集体

面对一群来自不同学校,有着不同教育背景,性格各异,思想各异的学生,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组建一个新的班集体,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引导、组织好学生树立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尽快入轨上道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树立最初的集体意识

高一军训时期,学生之间共同生活一周左右,彼此之间不是很熟悉,仅限于初中同班或同校之间的小范围活动、交流。

有几个爱打篮球的同学自发地与其他班级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在军训休息时,我对全班同学说到:“希望同学都到操场为这几位同学加油。”当中午比赛时,班内除参加比赛的同学外,只有两个同学到场观看。很明显,同学们还没有对新的班集体产生归属感,还没有明确的集体意识。在晚饭后组织自由活动时,我对到场观看的两个同学大加表扬,同时对学生讲了这样一段话:“请大家永远记住,我们现在叫高一七班,我们是一个整体,今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不再是个人的,而是被贴上了七班的标签。”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让学生认识自我的同时,增强他对集体的认同感,感受自己是集体一员的重要。一个班集体,如果能抓住最初的绝好时机进行引导、教育和整合,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树立起正气,凝聚人心,而且会为后继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方便。

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之间通过军训的共同生活,彼此已经渐渐熟悉,对班级可能会得到的第一个集体荣誉充满期待。

军训已经接近尾声,学校为了丰富军训生活,也为了不同班级之间能通过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组织了拔河比赛。在闯过第一轮后,过关的五个班级抽签决定对手,我幸运地抽到了好签,看到同学们激动兴奋的样子,我也在暗自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最后的对手是实力强大的六班。看到强大的对手,同学们都非常的紧张,对最后的结果不敢奢望。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也没底,但我还是对同学们说道:“我们今天的运气很好,让我们大家一起加油,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结果我们在全班同学整齐响亮的“一二”口号中,艰难地战胜了最后一个对手,取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这是我们这个新班集体的第一个集体荣誉,学生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男同学更是把我抛了起来。

在班级荣誉面前,让同学们深深地懂得集体利益与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关系,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自觉地以自己的行动为集体争取荣誉,维护集体荣誉,集体荣誉感就会迈着轻盈的步子在悄悄地走进每个同学的心田。

三、一个好的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学校号召班级文化建设,我们班经过集体讨论后,决定在教室内设立班级目标栏。

中午时间,我在班内新设的目标栏内张贴各个阶段的目标,同学们纷纷围了上来,当看到期中考试一栏中的目标为“提高班级整体成绩”时,学生们纷纷表态,“老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外语的成绩提上来。”“我争取考到前十名。”“我一定不会给咱们班拖后腿的。”……听着这些充满激情的话,我欣慰地笑了,并说道:“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实现我们的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拥有一个让所有学生共同追求的正确目标,师生为争取达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总之,完善的班级管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必定会使一个班级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相知、从相知到信任、从信任到依靠。这样一个过程每一步都必须踏踏实实的走过,当我们蓦然回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班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篇5: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和谐稳定是加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富民强区的根本体现。要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做好城乡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再就业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就业优惠政策,支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大力发展商贸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发展社区新兴服务业,充分发挥街道劳动保障站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作用,开辟灵活多样的就业岗位。继续推行“双带”、“零就业家庭”援助等就业援助活动,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

人员、企业军转干部、特困职工等实现再就业。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技能定向培训,努力扩大劳务输出。加强劳动监督,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支持进城务工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全年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950人,其中“4050”人员7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使其主动参保,加大对改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宣传,全年争取实现养老保险扩面2180人,医疗保险扩面4480人,生育保险扩面3450人,工伤保险扩面3450人,失业保险扩面2530。各部门必须树立抓社保基金征缴就是抓财政增收的观念,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确保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提高低保补差水平,完善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和“五保”财政供养制度,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大力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活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严格按照”维稳第一责任”要求,完善综合治理动态管理体系,积极发挥基层作用,努力提高社区和农村治安防范水平。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两抢一盗”等恶性犯罪,继续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从重从快惩处犯罪分子,确保社会安定。完善区政府信访专题会议制度,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努力减少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执法力度,抓好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工作机构,提高应变能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抓好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城区绿化等基础工作,努力改善城区周边生态环境。严格土地管理,年内完成土地修编工作。扎实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第一审批权”和“三同时”制度,逐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的和谐。以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总要求,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突出抓好农村和城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全年力争人口出生率控制在20‰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以上,力争实现保类争优目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强化公务员队伍管理,通过培训、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和优秀人才引进力度。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开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等理论的宣传学习,营造加速发展、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的公民道德教育,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加速发展社会事业。加速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1个,培育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家。巩固“两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检;全面推行“两免一补”,加速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寄宿制学校建设1所,确保河西学校主体工程完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完成4个乡镇文化站改扩建工程。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控,搞好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国防教育,搞好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关心老年人、残疾人事业,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

困难,确保全省首个优抚对象疗养中心投入使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法开展工作,推进计划、统计、编制、审计、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

篇6: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性质决定了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独特优势

1、政协具有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优势。和谐社会是一个

文明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协在履行三大职能过程中,既能促进党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又有助于形成融洽和谐、良性互动的局面,对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直接促进作用。我们在召开各种会议和开展各项活动中,为委员努力创造良好氛围,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鼓励讲真话、报实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积极组织委员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出提案,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充分发挥政协的协商监督、民主议政的优势。

2、政协具有位置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和谐社会是一个言路畅通、各得其所的社会。政协是唯一按界别组成的政治机构,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和联系性,是各界人士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一个平台,了解各界别的意见就基本了解了多数人的意见,掌握了各界别的情况就基本掌握了全社会的情况。我们区政协不同于区委、区政府,位置相对超脱,渠道相对多样,自身利益关系较少,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在构建和谐城区中,政协可运用各专门委员会发挥界别优势,广纳群言,博采众议,以超脱的位置和畅通的渠道,通过提意见、建议、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使各阶层、各界别的利益诉求和意愿上达区委、区政府,各种利益冲突通过政协得到调和与缓解。

3、政协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和谐社会涉及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政协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及优秀人才,具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我们充分运用这一优势,坚持把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选择关系构建和谐城区建设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鼓励和支持委员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创优争先,多作贡献。

4、政协具有团结各界、联系广泛的优势。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政协由各党派、团体、界别组成,与各界群众有着广泛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与协作,定期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共商发展大计,定期走访慰问,增进友谊,把各方面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共同致力于和谐城区的建设。

二、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重要作用

1、发挥建言献策的“参谋”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协必须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和服从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调研和建言这一基本途径,充分发挥政协在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参谋助手作用。近年来,我们把“重调研、多建言”作为履行职能切入点,抓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选题上突出“精”,在调研上体现“深”,在提出意见建议上力求“实”。先后围绕城市长效管理、社会保障事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招商引资等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有见解、有份量、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使参政议政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力量。

2、发挥反映民意的“中间”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既离不开“议大政、顾大局”的政情,也少不了方方面面的民意,政协因其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在党政与社会之间起到了反映社情民意的“中间”作用。因为政协不是权力机关,政协的工作不靠权力,而是靠团结、民主、协商来履行职能,靠调研、建言、反映社情民意来发挥作用。为此,近几年,我们强化信息员培训,构建信息工作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创办了直接报送区政府领导的《信息专报》和向市政协反映市管问题的信息,并建立了委员约谈会制度。去年共编发《社情民意信息》16期,《信息专报》5期,向市政协报送信息4条,共编辑社情民意信息126条,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使社情民意信息在构建和谐城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发挥上下联通的“桥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真实的愿望与呼声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政协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我们积极组织委员通过区情通报会、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委员大视察等活动,使委员了解区情;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委员撰写提案、提案人视察提案办理工作、提案办理“后

评议”、委员约谈会、开展特约监督员和民主评议等活动,使委员反映民情,搭建起区委、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

4、发挥化解矛盾的“调合”作用。和谐社会首先是要社会稳定,政协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把履职为民、履职惠民作为政协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在全区16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委员信箱,制定了

委员信箱办理程序,成立了委员信箱政策咨询小组,强化了委员信箱信件的办理工作,达到了为群众反映呼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的目的。二是开展了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三深入”活动。到目前,深入社区的市、区政协委员先后开展了义务咨询、讲座义诊、扶贫帮困、解决信访问题、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及辅导、捐赠图书等项活动,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扎实推进“五个一”活动。本着宏观议大事,微观办实事的原则,鼓励委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参加招商引资引智、帮扶困难企业、扶贫帮困、安排下岗职工、咨询服务等活动,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为构建和谐城区做出新贡献

1、坚持服务发展,为构建和谐城区献计献策。“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就没有民心的和顺、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要把促进发展、服务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贴近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实现全国经济强区、文明城区、和谐城区和争创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区为目标,以加快推进“五区、三街、两点、一带”发展战略为主线,紧紧围绕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我区经济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2、坚持团结民主,为构建和谐城区凝聚力量。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和谐城区的群众基础。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转化一切消极因素。通过政协的工作,把各界人士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区委提出的目标上来,并为之奋斗;通过政协的工作,使各界人士真正理解政府工作,设身处地的为政府工作献计出力,无论是协商还是监督,都要以支持政府工作为出发点,使政府的工作“更好做”、“做得更好”;通过政协工作,促进各族各界的大团结、大联合,共同致力于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政协工作,积极宣传区委和政府的决策,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政协工作成为密切区委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粘合剂,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社会稳定的催化剂。

3、坚持履职为民,为构建和谐城区营造环境。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都得到合理协调的社会,更是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我们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于履行职能的始终,把履职为民、履职惠民放在开展政协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要以委员地区活动组、办理“委员信箱”、“三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关心各界群众的利益,努力在扶贫帮困、安排下岗职工、为民排忧解难等方面多做贡献,积极协助区委、区政府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构建和谐城区创造良好环境。

4、坚持求真务实,为构建和谐城区尽职尽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活动舞台,也为我们区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如何发挥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和解决在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区委提出进一步完善履行政协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的建议,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城区开动脑筋、倾心尽力。

总之,在构建和谐城区中,政协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政协特点,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新领域,就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为构建和谐城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7: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和谐新城区

谐社会,关键在于发展区域经济,重点是大力推进工业化。近年来,××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充分发挥汽车产业优势和中心区位优势,坚持以建设全市新型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工业经济作为区域经济

“火车头”的拉动作用,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切实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建设和谐城区,工业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36.8;完成工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32.7。

一、加强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找准工业经济发展方向产业发展,规划先行。我们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坚持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和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业等非汽配产业并举,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信息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大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壮大总量,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1、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充分发挥地处××商用车基地的地缘优势,按照集中集成和系统化、规模化、模块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车身、车桥、齿轮等重型车零部件及总成件,满足主机配套要求。2004年,全区汽配产业完成产值1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0。同时,大力发展改装车、客车、专用车等整车生产,形成零部件生产与整车生产的协调发展。目前,全区具有整车生产能力的企业达到近10家,年产值达到近4亿元。

2、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依托南部山区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加强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绿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绿色食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精细加工,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逐步创立绿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效益。目前,以××生物、××魔芋、××灵芝等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已逐步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实现产值近2亿元。

3、积极培育信息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适应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以汽车电子产品、商务软件系统及中小型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为重点,积极培育电子元器件、应用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和支持电子企业和软件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建立产品研发、生产及售后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止去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家,软件研发企业达到5家,仅××软件园2004年就实现产值1600万元。

4、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位居中心城区的区位、交通等有利条件,依托××火车站、××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积极筹建“火车站经济圈”,大力发展仓储、配送、运输、流通等新型物流业态。重点发展与汽车产业基础相适应的“4S”店、××汽车运送、小商品配送及大中型仓储等新型物流业,逐步形成立足十堰、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现代物流中心。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构筑工业经济发展平台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针,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园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孵化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群和特色产业群,全市新型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初见雏形。

1、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群。积极支持××工业园扩大规模,整合周边土地,从最初规划的500亩发展成一个面积约1400亩的新型工业园区,今年底将完成投资3亿元,产值达到6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积极适应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三堰老邮政大楼为基地,建成××软件园,大力发展应用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软件园已入驻××、××等软件研发企业7家,2004年实现产值1600万元。筹划建设××工业园,以××开发区为载体,以××大道为纽带,以××、××、××三个片区为重点,筹划“××工业园”,努力构建全市新型汽车零部件基地,真正把工业园培育成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引导资源合理流动,提升园区竞争力。按照“抓重点,培骨干”的发展思路和“过千万、过五千万、过亿元”三个层次,选择××、×××等一批对区域经济有支撑作用的重点骨干企业,注重引资和引智相结合,通过在领导联系、政策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扶持,积极支持其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核心零部件及重型车、水泥泵车等专用车和改装车生产,催生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产业拉动作用大的区域性龙头企业。截止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8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家,过5000万元企业3家,过1000万元企业26家,2006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0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4。

篇8:从细节处入手,构建和谐班集体

面对一群来自不同学校, 有着不同教育背景, 性格各异, 思想各异的学生, 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组建一个新的班集体,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 引导、组织好学生树立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尽快入轨上道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树立最初的集体意识

高一军训时期, 学生之间共同生活一周左右, 彼此之间不是很熟悉, 仅限于初中同班或同校之间的小范围活动、交流。

有几个爱打篮球的同学自发地与其他班级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 在军训休息时, 我对全班同学说到:“希望同学都到操场为这几位同学加油。”当中午比赛时, 班内除参加比赛的同学外, 只有两个同学到场观看。很明显, 同学们还没有对新的班集体产生归属感, 还没有明确的集体意识。在晚饭后组织自由活动时, 我对到场观看的两个同学大加表扬, 同时对学生讲了这样一段话:“请大家永远记住, 我们现在叫高一七班, 我们是一个整体, 今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不再是个人的, 而是被贴上了七班的标签。”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 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 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班主任, 我们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让学生认识自我的同时, 增强他对集体的认同感, 感受自己是集体一员的重要。一个班集体, 如果能抓住最初的绝好时机进行引导、教育和整合, 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树立起正气, 凝聚人心, 而且会为后继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方便。

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之间通过军训的共同生活, 彼此已经渐渐熟悉, 对班级可能会得到的第一个集体荣誉充满期待。

军训已经接近尾声, 学校为了丰富军训生活, 也为了不同班级之间能通过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组织了拔河比赛。在闯过第一轮后, 过关的五个班级抽签决定对手, 我幸运地抽到了好签, 看到同学们激动兴奋的样子, 我也在暗自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最后的对手是实力强大的六班。看到强大的对手, 同学们都非常的紧张, 对最后的结果不敢奢望。看到这种情况, 我心里也没底, 但我还是对同学们说道:“我们今天的运气很好, 让我们大家一起加油, 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结果我们在全班同学整齐响亮的“一二”口号中, 艰难地战胜了最后一个对手, 取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这是我们这个新班集体的第一个集体荣誉, 学生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 男同学更是把我抛了起来。

在班级荣誉面前, 让同学们深深地懂得集体利益与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关系, 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自觉地以自己的行动为集体争取荣誉, 维护集体荣誉, 集体荣誉感就会迈着轻盈的步子在悄悄地走进每个同学的心田。

三、一个好的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学校号召班级文化建设, 我们班经过集体讨论后, 决定在教室内设立班级目标栏。

中午时间, 我在班内新设的目标栏内张贴各个阶段的目标, 同学们纷纷围了上来, 当看到期中考试一栏中的目标为“提高班级整体成绩”时, 学生们纷纷表态, “老师, 你放心吧, 我一定会把外语的成绩提上来。”“我争取考到前十名。”“我一定不会给咱们班拖后腿的。”……听着这些充满激情的话, 我欣慰地笑了, 并说道:“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实现我们的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 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 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 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拥有一个让所有学生共同追求的正确目标, 师生为争取达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 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 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 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 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篇9: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一、在师生关系方面,做到师生共同成长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教师不再只是管理者、传授者,同时也是班级活动的策划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成长进步的合作者。“教学相长”的含义被深化了。班集体看成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成长的沃土,这主要表现在:

1.共同谋划,自主开展班集体活动。由于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具有同样的地位、同样的发言权来策划班集体活动,这就激发了学生参与谋划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教师则可以从中发掘教育资源,变“一言堂”为师生共同成长进步。即使是很普通的点子,如果是来自学生的创意,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学生自己依据“节日怎么过”这个思路,可以自行设计“快乐植树节,增添一抹绿”“爱眼日知识竞赛”“春天的脚步”等活动。

2.自我管理,服务协调。班主任教师要担当学生自我管理的参谋部、后勤处,为学生自我管理创设条件,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树立“向学生学习”的意识。如可以通过“小班主任”“值日班长”“我给班级提合理化建议”“班名、班徽、班歌征集”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自我管理,提高学生自主、自立意识,班主任教师只起服务协调作用就可以了。

3.心灵对话,相互砥砺。一方面,通过班会、谈心会等形式搭建师生思想心灵沟通的平台,做到师生之间敞开心扉、相互激励、立足现实、共同讨论做人做事的道理。另一方面,在特殊对象、特定情境下师生个别谈心谈话。如当优秀生遇到挫折、中等生出现交际问题、学习困难的学生遇到学业问题等时,教师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春风化雨、细致入微地去关怀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同时,教师也要从案例中积累素材,整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在生生关系方面,做到竞争、合作、互助

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班集体中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既竞争又合作,既各有特长又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这是班集体工作的重中之重。

1.树立班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以班集体为荣,以贡献为荣,营造一个积极、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在班集体荣誉感的感召下,学生努力学习,自觉克服缺点毛病;在活动中,学生团结友爱,分工合作。如参加校运动会,不上场比赛的学生就积极做好拉拉队员、宣传员、服务员,每一个学生都和集体的荣誉融为一体。

2.在良好班级舆论氛围中的竞争与自律。班主任要带领全体学生营造团结平等、自律有序的班级环境,建立自己的班风。可以在学生守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范围内,制定“班级公约”“十要十不要”,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学生行为有据可依。应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展开竞争,如开展“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才艺之星”“奉献之星”“礼仪之星”等的评比竞赛活动。

3.促进学生之间在学习活动、社交等方面的互助互补、互勉互谅。可以在班集体设立“小老师”帮助学习和行为上有困难的学生。如开展“同桌的你”征文活动、“同学,我帮你”的行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来自集体中的温暖,使学生能正确看待别人,学会与他人交往与合作。

三、在家班关系方面,做到联合、互补、共赢

学生的茁壮成长,是教师的心愿,更是家长的期盼。班主任要主动发掘、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主动取得家长支持,同时,又要引导家长的教育技巧,以达到教育资源的互补、互助,教育目的的共赢,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成长。

1.促进亲子沟通,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和谐顺畅的亲子关系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基石,由于学生的向师性,以及成长中自主意识的不当表现,导致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代沟现象时有发生。班主任老师有责任通过对家长的引导和对学生的指导来改善亲子关系,让爸爸、妈妈真正“蹲下来听孩子说”,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回报父母,耐心倾听。如开展题为“怎么说,孩子才肯听”的家长座谈会、写一封题为“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家书、设计“给长辈洗脚”的感恩作业等。

2.无缝联系家班,整合学校、家庭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家访电访,随时让家班取得联系,也可以通过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要认真填写家长通知书和阅读家长意见,发挥这两件传统联系方式的作用。教师平时多用心一点点,学生成长就更顺利一点点。

篇10: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城区

在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动员会上的讲话

中共内江市市中区委常委黄文勇

(2008年12月25日)

同志们:

明年3、4月份将要开展“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检查验收工作,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动员会,主要任务是动员部署“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有关工作,进一步统一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创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进一步提升全区社区建设水平,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一、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切实增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06年11月,我区以96.4分的好成绩通过了省级“和谐社区示范区”的检查验收。在此基础上,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级和谐社区示范区”的更高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大投入力度,社区基础建设和办公条件得到较好改善。

近几年,在财政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全区投入了上千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建设,社区基础建设和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仅2007年,区财政就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城西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内锻社区、翔龙社区、大洲广场社区等办公用房的购置、建设,全年共新增社区办公场地7处,社区硬件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社区建设专项资金220万元,用于牌楼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其四个社区服务站的建设。2008年又安排社区建设资金220万元对甘泉寺社区办公室、牌楼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牌楼街道4个社区办公室进行装修改造,并投入资金对城市34个社区警务室进行了改造和规范。

(二)拓展社区服务领域,社区服务进一步深化。以“民情日记”服务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为每个社区常职干部发放了“民情日记本”,要求每名社区干部每周入户不少于4个半天,入户居民户数不少于10户,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全区6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顺利运行,建立了6个街道志愿者服务窗口和14个示范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志愿者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和拓展。大力开展社区居民自助服务和互助服务,在“党建进社区”、6

“民政进社区”等九进社区的基础上,突出做好社区环境卫生、信访工作、维稳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三)以点带面,品牌社区和星级和谐社区建设顺利推进。34个城市社区和两个重点场镇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各自的社区品牌,并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社区服务。牌楼街道自创《社区文化》期刊、黄桷井社区在全市首推“惠民学校”、“爱心书屋”和签约大学生进社区等特色服务。3月底,根据《市中区星级和谐社区考核办法》,在全区评出和表彰星级和谐社区39个。其中五星级和谐社区1个,四星级8个,三星级12个,二星级18个。

(四)制定完善相关考核办法,加强社区管理工作。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内江市市中区镇乡街和责任单位、联系部门社区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内江市市中区社区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星级和谐社区考核办法》、《市中区星级和谐社区考核评分细则》、《市中区社区服务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制定了社区居民小组长设置及社区居民小组长补贴的调整方案,建立了各乡镇(街道)责任单位按月报送社区建设及帮助支持社区建设的情况制度,这些办法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五)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素质和履职能力。连续两年,组织举办了各乡镇、街道和社区建设责任单位领导及社区书记(主任)、副主任等参加的社区建设工作培训会。与区文明办一起的城南街道黄桷井社区召开有城市社区书记(主任)、街道分管社区工作领导参加的惠民学校经验交流会,这些培训和交流使社区干部的素质逐步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社区工作,钻研社区工作的干部。为社区建设工作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最近两年,民政部副部长姜力视察了我区的两个社区,省民政厅的黄厅长、杜厅长先后两次到我区视察,他们对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多次在全市的会议上肯定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分析,清醒认识创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单位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充分,没有把社区建设放到重要位置。

二是硬件设施不够达标。部分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活动中心的设施简陋,功能不够齐全,社区环境卫生差。

三是运作机制不够完善。社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社区服务网络不够完善;服务功能还比较单一,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四是社区发展不够平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必将影响“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的深入开展,就不能确保区委、区政府创建目标的实现。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把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离“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检查验收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集中精力,迅速行动,按照倒计时安排的要求,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一要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这次创建活动,区上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廖永聪同志任组长,区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城工局和各街道等有关单位的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将有关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头,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整体推进。

二要全面发动,营造氛围。“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动,形成良好舆论氛围,调动和发挥社区所驻单位和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社区成员单位“资源共享、事务共办、文明共建”的机制。区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示范创建的重要意义以及社区工作先进典型、社区建设先进经验的宣传力度,教育和发动群众,扩大创建工作的影响。

三要制订方案,有序推进。这次“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准备阶段(2008年11月14日—12月20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建区、街道创建机构;制定区级工作方案;召开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分解创建任务;街道、社区对照创建标准进行自查,收集整理创建资料,形成综合汇报材料。

第二阶段:申报阶段(2008年12月21日—2008年12月30日),主要任务是:完成申报工作;对申报的街道、社区检查指导;完成区、街道和社区创建申报资料。

第三阶段:迎检阶段(2009年1月—2009年6月),该阶段是这次创建工作中最重要阶段,工作量最大、工作要求最高。各街道、相关单位和社区要根据国家创建标准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及时制订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在明年2、3年份通过省民政厅交叉检查,5、6月份通过国家民政部抽查。各个环节的时间衔接,哪个时段做哪些工作,达到什么标准,都要十分明确,保证完成。

四要对照标准,全面落实。各部门、街道和社区要明确定具体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负责创建工作,并于12月30日前将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报区创建办。同时,认真对照“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具本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各街道、部门、社区工作方案务必在2009年1月10日前报区创建办。具体任务分解和要求是:社区建设的组织机构和政策规划由区城工局牵头,区民政局、区发改委、区委政府督查室、街道、社区为相关责任部门,全部工作和所需资料在2009年1月底之前完成。

区发改委负责将和谐社区建设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街道和社区为责任部门,全部工作和所需资料在2009年1月底之前完成。

社区社会救助由区民政局牵头,其中养老服务机构和老人日间照料室的建立在2009年3月底之前完成,其余工作在2009年1月底之前完成。

社区卫生由区卫生局牵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关系,由区卫生局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在2009年2月底之前建立和完善,其余工作在2009年1月底之前完成。

社区文化由区文体局牵头,除多功能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及图书室建设在2009年3月底之前完成外,其余工作在2009年1月底之前完成。

社区治安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全部工作在2009年1月底之前完成。社区环境卫生由区城工局牵头,在2009年2月底之前完成。

社区绿化由区建设局牵头在2009年3月底之前完成社区绿化,绿化面积要达到35%以上。

社会评价由民政局负责在2009年2月底之前完成。

社区建设的组织保障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必须在2009年1月底之前完成。20%以上的社区工作人员具有社工任职资格由区民政局负责落实。

经费保障、设施保障、制度建设由区城工局牵头,全部工作在2009年3月底之前完成。

社区信息化建设由区信息办牵头,其中网络建设由信息办负责,平台建设由区科技局牵头、区科协配合,在2009年2月底之前完成。

社区注册志愿者队伍建设由团区委和各街道、社区负责,在2009年2月底之前完成。

上一篇:大学五月份班级工作计划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