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2024-04-29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精选9篇)

篇1: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3、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篇2: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股骨头坏死;中医治疗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4.01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多关节的慢性滑膜炎,多合并全身多系统损害的免疫性疾病[1]。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是因暂时或永久性供应股骨头的血液不足,致使股骨头变性、坏死、关节面塌陷[2]。笔者有幸跟随蒋连泓教授临床学习,目睹其单纯采用中药治疗l例RA合并ONFH患者,3个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现介绍如下。病例资料

患者,女,55岁,清洁工。因右髋关节间断刺痛1个月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于就诊前3年因劳累受寒后出现双手十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刺痛,晨僵20 min,活动后有所缓解,伴轻度怕风怕凉,无膝关节肿痛、骶髂关节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未引起重视,未予诊治。1年前患者因双手十指近端指间关节僵硬肿胀,活动受限,刺痛加重,自行服用社区中成药(具体药名及成分不详),疼痛缓解,未进一步治疗。就诊前1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夜间右髋关节持续刺痛,持续时间约30 min,伴大腿内后侧放射痛,活动后及左侧卧位可缓解,伴间歇性跛行,于社区医院行X线片提示右侧股骨头软骨部分断裂塌陷,骨小梁大部分消失;左侧股骨头骨质疏松。现为缓解临床症状,前来就诊。查体:手部呈尺侧偏斜畸形,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对称性肿胀,伴色素沉着、扪之发热,腕关节屈约40°,伸约30°,膝关节屈约80°,右髋关节因疼痛无法内外旋,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进一步检查,要求仅服用中药。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结果,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RA分类标准[3]及Froberg等[4]1996年提出的6期分期标准,可诊断为RA合并ONFH Ⅲ期。中医辨证治疗

患者自诉右髋关节夜间刺痛,双手十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疼痛,伴有口干、口渴,喜饮温水,纳差,便秘,约4 d 1次,小便可,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细。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5],初期多为“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外台秘要》),闭阻气血经络,虽有正气不足,但以邪气盛为主,日久,呈渐进性、反复性发作,以正虚邪实或正虚邪闭为主,遂致临床证候复杂多变,胶顽错杂[6];ONFH中医称为“骨蚀”,出自《灵枢》[7]:“虚邪之人于身也深,寒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两病相合,临床辨证以“本虚表实”为纲,治疗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要。患者长年劳累,调摄不慎,消乏正气,加之七七已过,天癸竭,肝肾亏虚,腠理不固,风寒湿毒乘虚而入,窜扰经络,流注关节,邪伏日久,寒凝血瘀,痰郁化热,寒热错杂,痰瘀交阻,深伏筋骨,病势缠绵。辨证当属痹证急性发作期,邪入骨骱,精血暗耗,痰瘀互结,寒热错杂型。治宜补肾续骨、消痰化瘀、搜剔伏邪,清宣湿毒,以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骨碎补20 g、桑寄生30 g、川续断20 g、熟地黄10 g、生黄芪20 g、防己24 g、皂角刺10 g、白芥子10 g、青风藤20 g、寻骨风15 g、老鹳草15 g、?g莶草15 g、黑附子10 g、麻黄10 g、白芍20 g、丹参20 g、桃仁10 g、红花10 g、没药15 g、全蝎10 g、地龙8 g、川大黄15 g、车前子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骨碎补、桑寄生补肝肾而强筋骨;熟地黄大补真水;川续断疗伤续折;生黄芪配防己,共奏益气固表、祛湿止痛之效;白芥子、皂角刺善除皮里膜外之痰,又能消肿散结止痛;青风藤、寻骨风、老鹳草、?g莶草为祛风湿专药;附子配麻黄,搜剔入骨之风寒;芍药养血止痛,并能缓和附子峻烈之性;丹参、桃仁、红花、没药和营之滞,即“补中有动、行中有补”;全蝎、地龙性善走窜、搜剔络邪;川大黄下瘀血、破痰实;车前子通利水道,给湿邪以出路。经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双髋关节刺痛及十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守方继进,1个月后再次体格检查示腕关节屈约50°,伸约30°,膝关节屈约100°,右髋关节可轻度内外旋。据证依法择药治疗3个月,现病情稳定,转入稳定调养期,嘱加强功能锻炼,“交节气”前后,外慎邪气,避免“重感于邪”[8]。讨 论

RA成人发病率约为1%[9],由于疾病本身、糖皮质激素的服用及股骨区骨质疏松,RA合并ONFH的发生率约为5.73%[10]。本例患者在就诊前3年,双手十指近端指间关节就出现肿胀刺痛并伴有晨僵,但由于对RA缺乏了解,2年后症状加重,自服社区中成药,止痛效果明显,间断服用10个月余,出现右髋关节持续刺痛伴间歇性跛行,X线片提示为ONFH,现考虑该成药含有糖皮质

激素[11]。由于患者经济拮据,不能负担检验及检查费用,未完善相关血清学及影像诊断,这启示临床医生,在RA诊疗过程中不应过于依赖实验室检查[12],要认真分析关节病变性质,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13],延缓或避免患者关节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强RA疾病知识的普及,早明确诊断、早正规治疗[14]。

本案例治疗过程中,传统医学结合现代医学,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RA合并ONFH的病因、发病及诊断做了全面分析,既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客观化诊断,又发挥了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作用,最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参考文献

篇3: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100例。治疗组男44例, 女56例, 年龄最小20岁, 最大63岁;对照组男41例, 女59例, 年龄最小28岁, 最大60岁。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扶他林50 mg, 3次/d, 口服;柳氮磺吡啶, 开始剂量1.0 g/d, 口服1周, 以后每天增加0.25 g, 直至2~3 g;甲氨喋呤7.5 mg, 1次/周, 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穿山龙三藤汤。药物组成:穿山龙45 g, 清风藤15 g, 海风藤15 g, 络石藤15 g, 制附子 (先煎) 10 g, 白芍30 g, 甘草10 g。水煎2次, 共取汁300 ml, 分2次口服, 1剂/d。两组均治疗8周为1个疗程。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辨证护理, 具体如下。

1.3.1 饮食调护

叮嘱患者改善饮食习惯, 保持清淡饮食, 戒烟戒酒, 增加饮食的丰富程度, 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 饮食可以增加健脾、补肝肾的食物。

1.3.2 情志调护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 减少噪音, 护理操作时保持轻柔, 和患者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让患者对自己保持信任, 增加治疗的积极性。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 让其多关心患者, 能够科学的照顾患者[3,4]。

1.3.3 健康教育

宣传相关的疾病知识, 对患者的生活起居禁忌事项进行叮嘱, 提供预防保健知识, 增加患者对中药药性和药效的了解, 能够坚持锻炼关节, 提升自理能力。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风湿病诊疗指南》[5], 统计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 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并比较;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AS)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90/100) , 对照组为84% (84/100) , 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为 (54.7±4.4) 分, 治疗后为 (33.8±3.9) 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 (55.2±5.0) 、 (38.4±3.5) 分, 治疗前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有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疼痛评分为 (14.7±2.4) 分, 治疗后为 (5.8±1.5) 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 (15.2±2.0) 、 (6.9±1.3) 分,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痹症, 采取中医治疗时, 会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 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和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会受到破坏, 其功能受到影响, 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下降严重。为患者使用了穿山龙三藤汤, 全方藤类药与芍药甘草汤为配伍, 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后, 患者的证候和疼痛均有很大的改善, 而且优于对照组 (P<0.05) , 除了使用药物治疗, 中医辨证护理也能够对患者的症状改善起到切实有效的帮助, 让患者疼痛缓解, 治疗效果获得了巩固。

综上所述,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中接受中医辨证治疗以及中医辨证强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辨证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对照组为84%, 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中接受中医辨证治疗以及中医辨证强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穿山龙三藤汤,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少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健康必读杂志, 2011, 11 (1) :183.

[2]李月艳.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吉林医学, 2011, 32 (6) :1236.

[3]于盂学.现代风湿性疾病诊疗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100, 112.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

[5]罗桂香.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3) :75-76.

[6]何培根.风湿病诊疗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26.

篇4: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穿山龙三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中医辨证护理方法。方法: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扶他林、柳氮磺氨吡啶、甲氨喋呤,同时口服穿山龙三藤汤,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药辨证的心理、疼痛和关节功能锻炼等强化护理干预,两组8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定关节僵硬评分、疼痛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84.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总积分、疼痛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中医治疗同时施行中医药辨证强化护理,可以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穿山龙三藤汤;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96-02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易致关节强直,关节功能丧失和脏器损害,生活质量会严重的降低[1-2]。笔者运用中药穿山龙三藤汤为主治疗本病100例,强化中医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病例均来自井陉县中医院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的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齡20-63岁,平均45.5±8.3岁;对照组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齡28-60岁,平均44.2±9.6岁。两组病例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关节功能分级及X线分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2治疗和护理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扶他林50mg,每日3次口服;柳氮磺吡啶,开始每日1.0g,口服1周,以后每日增加0.25g,直至2-3g维持;甲氨喋呤7.5mg,每周1次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穿山龙三藤汤。药物组成:穿山龙45g,清风藤15g,海风藤15g,络石藤15g,制附子(先煎)10g,白芍30g,甘草10g。水煎二次,共取汁300ml,分二次口服,日一剂。两组8周为一疗程。

2.2中医护理

2.2.1中医饮食调护

嘱患者以清淡饮食为宜,戒烟戒酒,进食品种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少进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可加饮食上经常食用补肝肾、健脾胃、散寒邪之品。

2.2.2情志调护

护理应提供舒适、安静和放松的环境,减少噪声,操作轻柔,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彼此信任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病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同时对其家属要求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关心与照顾,以坚持配合治疗。

2.2.3中医“治未病”指导

积极宣教中医对本病的病因和病机认识,日常生活各种起居禁忌和预防保健知识;熟悉中医药效和药性,中药煎服方法等;坚持功能锻炼及关节、肌肉的按摩,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2.3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风湿病诊疗指南》[6]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

2.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结果

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100例,痊愈53例,有效37例,无效10例,總有效率90.0%。对照组100例,痊愈40例,有效4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表明两组的总有效率无差别。

3.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组10054.7±4.433.8±3.9▲对照组10055.2±5.038.4±3.5□注: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P>0.05,▲与□相比治疗后评分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前评分比较P<0.05。

3.3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组10014.7±2.45.8±1.5▲对照组10015.2±2.06.9±1.3□注: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P>0.05,▲与□相比治疗后评分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前评分比较P<0.05。

4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根据中医证候分型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护是辅助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针对性中医护理与康复指导在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同时是极其有效[7]。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进行研究,为临床上积极开展中医辨证施护提供参考。

类风湿关节炎最终有关节的破坏和功能改变,影响生活质量和生活。穿山龙三藤方全方藤类药与芍药甘草汤为配伍,祛风通络,散寒止痛。临床配合中医辨证调护,疗效确切,临床有效率总有效率90.0%,虽然两组有效率比较无差异性,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后,治疗组对于疾病的证候和疼痛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除药物治疗外,中医辨证护理不但可减轻症状,减轻疼痛,提高和巩固疗效,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少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J].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183.

[2]李月艳.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6):1236.

[3]于盂学.现代风湿性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0,112.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

[5]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9.

[6]何培根.风湿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6.

篇5:中医怎么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篇6:中医怎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桂枝、制川乌(先煎)、当归、乌梢蛇各10克,仙灵脾、熟地各15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避风寒。

【加减】若风盛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20克;湿盛者,加苍术、白术各10克,生薏仁、炒薏仁各15克;寒盛者,加制草乌(先煎)、熟附片各10克;刺痛者,加地鳖虫10克,参三七3克(研冲),延胡15克;痛剧者,加炙全蝎3克(研冲)。

篇7: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性关节炎治疗

时间:2010-11-12 08:32:38来源:网友提供

标签:黄芪,鸡血藤,桂枝,熟地,威灵仙,地龙,全蝎,知母,细辛,甘草,赤芍,忍冬,牛膝,南星,黄柏,桑枝,秦艽,生地,当归,蜈蚣

简介:经验方在所有的治疗方法中,辨证论治最能体现中医诊治特色,也是目前最常用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对本病的具体分型尚未完全统一,从分二型、三型、四型到分五型的都有。较多的分型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寒热错杂型、气血亏虚型、正文:

经验方

在所有的治疗方法中,辨证论治最能体现中医诊治特色,也是目前最常用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对本病的具体分型尚未完全统一,从分二型、三型、四型到分五型的都有。较多的分型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寒热错杂型、气血亏虚型、脾胃虚弱型、肝肾亏损型等。还有些医家先把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早、中、晚期,或急性期、亚急性期、缓解期,然后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

1.谢建华分五型论治

(1)湿热阻络型。

治以清热祛风,利湿活络,消肿止痛。

药用生石膏30克(先煎30分钟),知母10克,防己20克,苡仁30克,苍术1 5克,黄柏12克,海桐皮15克,鸡血藤20克,忍冬藤20克,威灵仙15克,羌活、独活各12克,甘草6克。

(2)风寒型。

治以疏风散寒,化痰通络。

药用制川乌15克,(先煎30分钟),麻黄10克,桂枝12克,羌活、独活各12克,细辛4克,威灵仙15克,姜黄20克,鸡血藤12克,稀莶草20克,甘草10克,炙没药6克,痛甚加全蝎3只、蜈蚣2条。

(3)寒热错杂型(亚急性期)。

治以清热散寒并用,通经活络止痛。

药用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桂枝12克,赤芍15克,鸡血藤20克,鹿角霜10克。热重加桑枝、忍冬藤;寒重加麻黄、细辛、附子。

(4)气血两虚型(亚急性后期)。

治以益气补血,舒筋活络。

药用黄芪30克,当归12克,熟地20克,桂枝12克,附子10克,鸡血藤20克,白术12

克,甘草6克,忍冬藤20克。

(5)肝肾亏损型。

治以补肝肾,益气血,舒筋活络。

药用川断15克,寄生12克,怀牛膝12克,炒杜仲12克,熟地20克,狗脊20克,木瓜12克,地龙10克,白术10克,云茯苓20克。

共治疗523例,总有效率94.7%。

2.王继学分三型论治

(1)湿热瘀阻型。

药用汉防己、苍术、黄柏、土茯苓、独活、海桐皮各12克,薏苡仁20克,宣木瓜15克,松节10克。

(2)寒湿痹阻型。

药用制川乌、桂枝、生麻黄各6克,附子、细辛各3克,白芍、威灵仙、猪苓、川牛膝各12克,茯苓、桑寄生各15克。

(3)痰瘀痹阻,内脏亏虚型。

药用鸡血藤、首乌藤各20克,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制南星各9克,赤芍、川芎、白芥子、广地龙各12克,半夏、全蝎、蜈蚣各6克。

治疗48例,总有效率85.4%。

3.周学平将中、晚期分二型治疗

(1)阳虚寒凝,痰瘀互结型。

用舒关温筋冲剂(由淫羊藿、制川乌、威灵仙、白芥子、土鳖虫、熟地、鸡血藤等组成,每包5克,含生药16.5克),每次1包,1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阴虚热郁,痰瘀互结型。

用舒关清络冲剂(由生地、制首乌、石楠藤、秦艽、凌霄花、鬼箭羽、胆南星、露蜂房、地龙等组成,每包5克,含生药12.5克),每次1包,1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共治疗87例,总有效率90.8%。

4.宋安尼按早、中、晚三期分型治疗

(1)邪袭肌表型(早期)。

治疗取重剂黄芪配合祛风散寒除湿,温筋通络之品,药用生黄芪90克,羌活、熟附片、桂

枝、苍术、秦艽、川芎、牛膝、威灵仙各10克,乳香、没药、甘草各6克。

(2)邪郁化热型(中期)。

治疗取重剂黄芪配以寒热并用,通阳行痹之品,炙黄芪60克,白术、桂枝、防风、熟附片、赤芍、知母各1 0克,白芍、忍冬藤、络石藤、威灵仙各20克,延胡索15克,麻黄、甘草各6克。

(3)久病虚损型(晚期)。

治取大剂蜜炙黄芪配以养血活血,补益肝肾及虫类之品,蜜炙黄芪90克,生地、熟地、丹参、当归、仙灵脾、续断、桑寄生、杜仲、透骨草各1 O克,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细辛6克,全蝎10克,蜈蚣5条。

共治疗21例,总有效率90.5%。

5·姜华按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二期治疗

(1)急性发作期(炎症期)。

中药以清热养阴,润筋通络方药为主,生地30克,赤芍30克,当归15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20克,鸡血藤20克,秦艽20克,金刚刺1 5克,丹皮10克,虎杖15克,牛膝1 o克,乳香5克,没药5克等。

伴鼻衄或齿衄,舌红绛者,可加水牛角、紫珠、鳖甲等;如口干目涩症状明显者,可另加杞子、麦冬、石斛各10克,泡水代茶。

(2)缓解期。

以中药左归饮加减,熟地15克,山药15克,枸杞子10克,甘草3克,茯苓10克,山茱萸15克为主,加以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赤芍30克,生地30克,秦艽20克,金刚刺15克,鸡血藤20克,培补肝肾,润筋活络。

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总有效率91.4%。

6.蒋绍义分为周围型及中心型论治

(1)气虚(肾气虚)血瘀,湿留关节周围型。

治法以补肾活血,祛风利湿,强筋散结为原则。

生黄芪40克,仙茅9克,淫羊藿15克,红花5克,川芎12克,桂枝15克,桑枝20克,细辛5克,雷公藤10克,怀牛膝20克,松节10克,乌梢蛇15克,砂仁10克。

关节肿胀明显加苡仁、防己;热象显著加白花蛇舌草、生地、滑石;疼痛甚者加三棱、莪术、蜈蚣、全蝎;肢节怕冷,得热痛减者加附片、川乌。

(2)阳虚(肾阳虚)寒凝,湿阻腰腿中心型。

治疗以温肾活血,祛风通络,散瘀逐邪为法则。

鹿角片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5克,杜仲15克,狗脊15克,雷公藤15克,赤芍、10克、红花5克,丹参15克,乌梢蛇20克,砂仁10克,甘草10克。

不规则发热者加知母、地骨皮、滑石;脉搏快加柏子仁、当归、石斛;寒象甚者加附片、川乌;气虚者加沙参、黄芪、玉竹。

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阿胶。

(3)阴阳两亏,痰血凝集混合型。

本型患者病情较重,具有周围型和中心型的特点,治法以滋肾活血,清热逐痰,消肿止痛,软筋散结为原则。

知母15克,地骨皮15克,山茱萸20克,白芥子10克,胆南星10克,鹿角片15克,淫羊藿15克,雷公藤15克,穿山甲15克,乌梢蛇20克,黑蚂蚁7克(瓦片焙干研粉冲服),三七20克(研细冲服),红花15克,神曲15克,砂仁10克。

关节疼痛较剧者加全蝎5克,土鳖虫10克;得热痛减有寒象者去知母、地骨皮,加附片、川乌、桂枝;肢体麻木,苔白厚腻,脉象濡滑者,加桑枝、细辛、僵蚕、防己、苡仁;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伴发热,口干,烦躁,苔黄厚腻,脉象数或滑数者,去鹿角片、胆南星,酌加生地、黄柏、忍冬藤、白花蛇舌草。

7.胡绮云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残阶段分二型治疗

(1)肝肾两虚挟寒湿型。

治以祛寒燥湿通络。

龟板30克,熟地30克,骨碎补20克,田七片10克,首乌15克,地龙10克,北黄芪1 5克,蜈蚣3条,甘草6克,熟附片15克,桂枝15克,鹿角胶15克(烊冲),海风藤15克。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2-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率为57.1%。

(2)肝肾两虚挟湿热型。

治以清热利湿泻火。

龟板30克,熟地30克,骨碎补20克,田七片10克,首乌15克,地龙10克,北黄芪15克,蜈蚣3条,甘草6克,知母15克,桑枝15克,络石藤30克,黄柏9克。

疗程同上,治疗后显效率66.6%。

疗效判断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南》。

8.么远对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三型论治

(1)湿热内蕴型(共38例)。

治以清热化湿,通络止痛。

方药:

青风藤30克,乌药9克,威灵仙9克,独活9克,生石膏30克,知母1 0克,桑枝30克,滑石9克,丝瓜络15克~30克,苡仁9克,桃仁9克,红花9克。

(2)寒湿阻络型(共9例)。

治以散寒除湿,活血通络。

方药:

制乌头3克~6克,麻黄9克,细辛3克,桂枝9克,秦艽9克,防己9克,生苡仁9克,鸡血藤30克,熟附子6克~9克,丹参9克,全蝎5克。

(3)肝肾亏虚型(共3例):,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方药:

生黄芪20克~30克,独活9克,川断9克,桑寄生15克-30克,狗脊9克,牛膝9克,全蝎5克,熟地15克-20克,穿山甲9克,青风藤30克,海风藤30克。

治疗后显效7例,有效3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

关键字: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食,类风湿性关节炎医院,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疗

相关资讯:

百度_类风湿性关节炎吧_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篇8: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以微信为主的即时信息交流平台,由于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优点,在护理管理中具有巨大优势。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在风湿免疫疾病[3]、强直性脊柱炎[4]及支气管哮喘[5]等疾病的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已得到公认,但其在RA护理中的应用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拟选取RA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微信平台在RA患出院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旨在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共12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caniRheumatism Association,ARA)制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分型标准。纳入标准:(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意识清楚(3)了解微信,且日常有使用微信的习惯。排除标准:(1)生活无法自理者;(2)精神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36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7.8±4.5)岁;病程1~7,平均病程(4.2±1,8.)年;分期:Ⅱ期15例,Ⅲ期25例,Ⅳ期24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35.6±4.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8±1.1)年;分期:Ⅱ期16例,Ⅲ期26例,Ⅳ期22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出院指导。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管理。由护理人员建立名为“微护之家”的微信公众平台及微信交流群。出院时,将印有“微护之家”二维码和情况简介的卡片发放给患者,并帮助患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确认其关注“微护之家”的微信公众平台并加入微信交流群。微信公众平台每天于早上10点定时推送1条于康复护理相关的链接,内容包括国内外最近护理动态、健康教育内容、运动疗法视频、物理治疗方法、病例分析、自我护理经验分享、心理疏导方法等。患者在查阅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后,根据自身阅读情况选择回复“完全理解”或“不理解”,护理人员每星期统一对反馈信息进行一次整理,对超过20%患者反馈“不理解”的推送内容,在微信交流群中进行详细讲解说明。利用微信推送,每天11点定时提醒患者开展日常生活训练,从而达到督促训练的目的。每天下午3~5点,护理人员在微信交流群中持续在线,接收群友对康复护理相关问题的咨询;同时鼓励群友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群内交流,分享自护心得。连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负性情绪

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评估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SDS及SAS量表分别包括20个项目.总评分越高则代表抑郁或焦虑程度越严重。

1.3.2 生活质量

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hort-Form-36 HealthSurvey,SF-36)[8]评价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共36个条目,各维度评分在0~100分,评分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好,反之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差。

1.3.3 症状评分

对肿胀、疼痛及活动度等症状进行0~3分的4级评分,0分为无症状,3分为最严重。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SF-36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症状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肿胀、疼痛及活动度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微信在延续护理中的价值

治疗依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RA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RA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是导致RA患者治疗依从性低的主要因素。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微信平台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即时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不产生额外费用、不占用大量物力和精力的前提下,采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可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及时获取康复护理相关健康教育信息,从而大大提高患者护理干预依从性[9]。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树立患者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使患者从被动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配合,自觉遵医嘱服用药物,正确对待药物毒副作用,采取健康的生活及行为方式,按要求定期复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避免不利因素对病情康复的影响。通过微信群的交流互动,还可迅速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距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此外,采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造口相关内容,简便快捷、针对性强、成本低廉可大大节省护,理管理的人力、时间及费用,对于基层医院开展延续护理十分有利[10]。

3.2 微信平台管理有助于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RA患者生活质量。RA病程均较长,本组研究中病程最长的患者有7年RA病史。由于长时间遭受关节疼痛和(或)畸形的折磨.RA患者多表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易对常规治疗和护理产生排斥和抵触,严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不良心理状态又可诱发RA复发或病情加重。运用微信平台,有利于医护人员对RA患者持续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鼓励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纳自己[11,12,13];平台中相关康复护理信息的定期推送,使于患者学习护理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护能力;而微信群中患者与患者间的即时交流,则方便患共享自护心得,加强同伴交流和支持,减少患者孤独和无助感[14]。

3.2 微信平台管理有助于改善RA症状近年来运动疗法

日常生活训练及物理疗法等运动干预在RA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医患的重视,综合开展上述运动干预可延缓RA患者骨质疏松进展,减轻四肢关节损伤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但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大多渐渐遗忘出院指导的相关内容,导致运动干预依从性降低,进而影响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肿胀、疼痛及活动度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RA相关症状。微信公众平台的链接推送服务,极大丰富了患者对运动干预知识的了解;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直接沟通可及时解决患者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纠正患者的认识误区,从而持续提高患者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康复护理配合中医药浴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128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管理,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e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此较,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疼痛及活动度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篇9: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活动期;关节功能;中医护理;临床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外周关节最常受累,炎症期以关节肿胀、发热、疼痛和运动障碍为特征。本病目前尚无根治特效药物,需要长期治疗,适当的护理和行为干预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医学注重整体观与患者体质个体差异的饮食、运动调护原则,并在多种疾病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本研究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及辨证施护对RA患者关节症状及功能的改善程度,为更好地探索和评估中医特色护理对提高RA患者临床疗效提供实践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住院RA患者90例,按简单数字随机法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女 30例,男15例;年龄25~72岁,平均 (45.23±4.9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1年,平均(4.96±4.92)年。对照组女32例,男13例;年龄23~75岁,平均(46.87±13.14)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3年,平均(5.09±4.9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1987年ACR颁布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DAS28疾病活动评分>3.2,即RA炎症处于中等活动程度以上的患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肺功能异常及肝、肾功能受损者;②对所用药物过敏或有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者;③入院后慢作用抗风湿药需要加量或新增药物种类联用的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需要加量的患者;④病情属于RA晚期,多关节严重畸形、功能丧失的患者;⑤精神病患者,无自制力或不能确切表达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风湿科常规抗风湿治疗:口服美洛昔康片每次7.5 mg,每日2次;甲氨蝶呤每次10 mg,每周1次;硫酸羟氯喹每次0.2 g,每日2次。观察期为14 d,期间对照组患者给予风湿免疫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特色护理。

2.2 中医护理方法

2.2.1 关节疼痛护理 ①中药外敷:按患者辨证分型,偏寒型选用寒痹方(药用附片15 g、雷公藤20 g、麻黄15 g、巴戟天15 g、鸡血藤30 g、淫羊藿15 g、桂枝20 g、细辛5 g等),偏热型选用热痹方(药用黄柏15 g、忍冬藤30 g、薄荷15 g、土茯苓15 g、牡丹皮30 g、络石藤30 g等),中性体质予通络方(雷公藤20 g、益母草20 g、桑寄生15 g、川续断15 g等)。将中药药包蒸热至38~

45 ℃后置于疼痛关节,每次30 min,每日1次,以驱除病邪,疏筋通络,活血化瘀止痛。②中药药酒(消痛酊)涂擦(药物由青风藤30 g、黑骨藤15 g、乳香30 g、没药30 g、乌梢蛇30 g、木瓜50 g等组成)。将浸药酒的纱布置于疼痛关节,以双手大小鱼际肌透过酒纱对关节进行按摩,直至局部皮肤发热、酒纱变干。药酒涂擦时注意力度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若皮肤破损或有过敏皮疹出现则停止。③中医穴位苗药磁贴敷疗法:按照经络循行及痛点选择穴位,将磁石置于穴位之上,再外敷药膏棉垫,外用弹力网套固定。运用特制苗药五藤散加磁石穴位贴敷治疗各种关节病变,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炎镇痛等作用。

2.2.2 情志护理 RA病因不明,病程较长,治疗较复杂,故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可产生对自身形体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虑和忧郁、恐惧等心理特点。护士应积极主动、反复地向患者宣讲与本病有关的知识、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充分认识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重复强调“疾病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心理暗示,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关节功能锻炼 患者入院第8天至出院继续给予辨证施护并配合关节操锻炼,每日2次,每次30 min,具体方法如下。①指关节操:握拳与手指平伸交替运动,握拳时可紧握铅笔或粗一点的棍棒,平时可将手掌和手指平贴桌面或两手用力合掌。②腕关节操:两手合掌,反复交替用力向一侧屈曲,亦可紧握做伸屈运动。③肘关节操:手掌向上,两臂向前平举,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达肩,再迅速伸掌及伸肘,反复进行多次,然后双臂向两侧平举,握拳和屈肘用力如前。④肩关节操:一臂向前方从颈旁伸向背部,手指触背,同时另一臂从侧方伸向背部,手指触背,尽量使两手手指在背部接触,每天反复多次。⑤踝关节操:坐位,踝关节分别做屈伸及两侧旋转运动。⑥膝、髋关节操、下蹲运动与向前抬腿运动,每次重复活动10~15次。

2.3 观察指标 一般项目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诊断指标如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关节症状体征(包括疼痛VAS评分、关节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

2.4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标准。临床控制: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75%,ESR及CRP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50%,ESR及CRP有所改善。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ESR及CRP有所改善或无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 < 30%,ESR及CRP无改善。

2.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组间数据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自身前后对照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所有受试患者均全程参与试验,无脱落。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控制32例(71.11%),显效8例(17.80%),有效3例(6.67%),无效2例(4.44%),有效率占95.55%;对照组临床控制26例(57.78%),显效6例(13.33%),有效8例(17.78%),无效5例(11.11%),有效率占88.8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2 两组患者关节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等,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3 两组患者DAS评分及炎性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DAS评分及ESR、CRP、RF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或P < 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DAS评分及ESR、CRP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2。

4 讨 论

RA是一种高度致残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本病全世界发病率为0.5%~1.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

青壮年居多,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

高[2-3]。70%的患者2年后可出现关节破坏,继而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劳动力丧失,从而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生活等方面[4-6]。特别是在疾病活动期,关节肿胀,疼痛严重,关节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快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RA病因不明,属中医学“痹证”“尫痹”“顽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生主要是因正气不足,感受风 、寒 、湿 、热邪滞留肌肉经络,导致气血经脉闭阻,从而引起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7],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疏通筋络为治痹原则。中医药对RA治疗有上千年的历史,特别是中医外治法,因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外治法既可治疗身体外部病变,直接就近驱邪,又可通过体表吸收药物,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而有效调整体内的脏腑功能[8]。我们依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中医特色护理,将传统的中药外敷,中药药酒涂擦及苗药磁石贴敷有效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改善RA患者活动期炎症。中药外敷利用热力的作用,通过经络 、穴位作用,能疏通经络,使药效直达病灶,并使邪从毛孔透出,发汗而不伤营卫;中药药酒局部涂擦,可改善局部循环,进一步促进药物吸收,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缓解局部炎症,减轻症状;苗药五藤散加磁石贴敷,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可维持恒定持久疗效。现代研究证实,可以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松弛肌腱,具有抗炎止痛的效果。三者联合使用,步步紧扣,能相互促进疗效,更快减轻痛苦,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5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9.

[2]Drosos AA, Alanamos I, Voulgari PV, et al. Epidemiology of adult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Northwest Greece[J].Rheumatology,1997,24(12):2129-2133.

[3]Uhlig T,Kvien TK.Is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appear-ing?[J].Ann Rheum Disease,2005,64(1):7-10.

[4]李全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20):1685-1687.

[5]姚血明,马武开,唐芳,等.贵阳市区类风湿关节炎就诊患者抑郁情况调查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3):222-225.

[6]马武开,姚血明,唐芳,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2734-2736.

[7]陈萍,王晓亮,马茜茜.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4):13-14.

上一篇:最什么的时刻初三作文600字下一篇:的450字作文:游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