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

2024-05-05

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精选8篇)

篇1: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

论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

郑灵臆

(南昌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人本原理,是管理学四大原理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人本管理概括的是管理的价值体系,它贯穿了组织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次,是当代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一种理念,因此大学作为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更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为我国新办高校的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人本管理理论 以人为本 高校管理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humanistic-administration

ZHENG Ling-yi

(Educational college,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前言:人类所有的管理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离开人和组织就不存在管理。管理不仅依赖人而存在,也是依赖人而开展的,人是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在组织管理和组织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人本管理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管理理论之一,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根本价值趋向,也是当今高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人本管理理论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其核心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它揭示了管理活动中人与其他多种因素之间的本质关系,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人本特色高校管理理论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在高校管理系统中,人既是管理的主题,有事管理的对象,还是管理的产品,人在高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史高校管理本质的充分体现。

创新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的要求。高校管理理论的创新是实现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保障,人本管理理论的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选择。

高校人本管理理论的涵义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怎样才能实现高校人本管理?高校人本管理与教育创新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本文试图论述的问题。

篇2: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

(三)激发班子活力是促进人本管理的关键

有一个道理大家都很清楚:人们的实践行为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任何单独的个人实践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在学校的人本管理中,单凭校长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应激发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的整体人本管理意识,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这样才能带领全校师生共同进行学校的人本管理建设。而在激发班子活力这方面,校长当然又肩负重任了,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是实施人本管理的保障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个性主动追求的的过程。所以在教师成长方面,更需要“人本管理”,需要人性化。学校必须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贴近人的实际,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形成科学良好的师德,促使教师迅速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有利于人本管理的真正实施。

(五)制度建设是人本管理的有益补充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实施真正的人本管理,当然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一种科学的管理肯定少不了完善的制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这样说,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其最大的意义是强调“法治”,而不是单纯的“人治”,这也是当前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在当前的教育中,要办好一所学校,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

度,所以,建立符合人本管理理念的学校管理制度,也是学校实施人本管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篇3: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校图书馆,服务

随着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促使高校图书馆需转变原有的传统的管理模式, 即将“以人为本”放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途径之上, 才能不断地改进高校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为此, 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思想, 不断地引入以人为本的方法, 将读者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效地联合起来, 完成图书馆的相关工作。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不断从国外引进人本管理的方法。其主要是指组织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满足程度为准的条件下, 通过多种手段 (激励、培训以及领导) 不断地改进组织内的管理模式, 促进组织员工积极性的开发、协调以及员工潜能的发展, 为组织的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 并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一个过程。人本管理的一个核心因素则是需要从尊重人、理解人以及关心人等的方面来满足组织员工的发展需求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而本论文所研究的图书馆人本管理则是指将人本管理的思想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与管理方面, 并将人本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部分与内容, 从而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整体和谐与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人本管理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运用误区

(一) 图书馆工作的观念与意识存在差距

随着我国高校评估工作的开始, 各大高校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潜在问题不断地浮现出来, 如现阶段多数高校图书馆是“以我为主”“任务导向”的观念与工作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这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面仍然依据以图书馆工作为中心而非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先的方式, 这样难以适应读者的需要,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又难以做到简单与简化的需要, 从而忽视了对读者需求的满足。

(二) 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是满足所有的需求

由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为此需要对那些不合理的欲望进行制止, 还需要做好对欲望的正确引导。对于图书馆来说, 其人性化的工作并非是满足所有读者的所有欲望与需求。很多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引入人本管理的时候, 往往态度不明确, 总是模棱两可, 难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人本化管理, 更无法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提供周全、高质量以及热情的服务。

(三) 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不足

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方面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与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结果缺乏一定的约束性, 难以保障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更难以在制度与具体实施方面保证高校图书馆的人本性管理实现。

三、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此本论文结合人本管理的相关概念, 构建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型。具体来说, 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模型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高度 (重视、利用以及尊重人) ;二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长度 (管理、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员工) ;三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宽度 (组织的目标计划、规章制度以及日常事务) 。另外, 还需要明确的是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需求, 满足图书馆读者的需要, 将图书馆日常工作内容放在读者的需求之上。

四、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路径

关于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可以依据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型的三个维度来进行提高, 在此笔者选择较为重要的几个方面来说明提高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途径。

(一)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我国高校图书馆首先需要做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转变“以人为本”的观念, 让组织的员工可以始终围绕着尊重、理解以及激励来开发读者, 为读者提供更为主动的服务。具体来说, 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注重对图书馆服务的情感管理, 实现读者的快乐体验;三是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四是培育先进图书馆文化, 孕育图书馆文化精神, 创造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 提高自身修养, 让读者满意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 其读者自身层次较高, 对高校图书馆的报纸、期刊以及杂志要求也比较高。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掌握图书馆管理相关知识, 还需要掌握相关图书的信息, 对于读者提出的问题可以及时回答。为此,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知识水平, 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三) 向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需要向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尽量提高服务质量, 真正地做到让读者满意, 其具体来说, 需要向读者提供让他们感到愉悦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的好地方。为此,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运用人性化管理方法, 来实现读者的最大需求。

(四) 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高校图书馆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走出图书馆, 将具体的服务项目与读者联系在一起, 如定期组织“专题文献资源使用讲座”“网络资源使用讲座”“多种数据库的使用讲座”等, 还可以不断实行“现刊目次定制推送服务”“原文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活动。

(五) 整合资源,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图书管理水平

高校图书馆要想提高图书的管理能力, 则需要综合地使用信息资源, 并优质地实现读者服务需求。一是需要构建信息资源网络平台, 注重网络图书馆的建设;二是加强对业务流程方面的重组, 不断地开拓图书馆新的业务范围, 促进图书馆的高效运行, 有效地进行机构重构, 调整高校图书馆的业务部门, 促进部门之间合理的运转和协调。

除此之外, 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实施人本化管理, 需要以人为中心, 将读者放在人性化管理建设方面;二是高校图书馆人本化管理是需要建立在激励员工的基础上的合理性管理;三是由于年龄、性别以及专业等不同将会导致读者的需求也会不同, 为此应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 制定合理的图书馆人本管理方式。

五、总结

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模式不只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还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为此, 构建高校图书馆也需要将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有效地联系起来, 使其积极地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不断地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职能, 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积极性, 为广大图书馆读者服务, 激发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积极性, 开拓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李梅.图书馆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J].图书馆杂志, 2002 (2) :89.

[2]胡潜.个性化服务中的信息资源整合分析[J].图书馆论, 2005 (l) :122-124.

[3]曾召.人本思想是图书馆管理的灵魂[J].图书馆论坛, 2006 (3) :163-164.

篇4: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

关键词人本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 运用

一、引言

长期以来,教育的主体——人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在高校中仍然如此。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把人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控制和约束,压抑甚至扼杀了人性的发展,因此,为了克服传统教育的局限,实现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人们在探索现代学校管理中试图找回失落和丢弃的主体,让教育返璞归真,把人作为主体,贯彻“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而高校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基本成熟,时代却赋予了他们压力与责任,他们更需要理解、尊重、支持与鼓励。因此,我们要贯彻“人本管理”理念,优化高校学生管理。

二、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思想,一切着眼于教师

在高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这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念。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就是一切依靠教师,一切依赖于教师,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与创造意识,使其在学校发展中体现出主人翁地位,提高高校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使教师充分发挥才能,参与学校管理,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使教师个人也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应该是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尊重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是高校“人本管理”本质的根本体现。高校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不是异化的加工对象,高校管理应顺应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让他们在高校教育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学的基础上健康、快乐的成长;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人,他们有权对自己做出自我选择;学生是平等的人,学校要实施民主平等的管理,不要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老师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更为重要的是老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个性,形成有特色的知识结构。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就是“人本管理”在学生身上的最好体现。

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是高校实现人本管理的关键

人的发展,始终是在社会群体中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环境影响下进行的。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是高校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条件高校管理要充分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积极融洽的组织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师生都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实现人本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很难想象与学生关系紧张的教师甚至学校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学校营造尊师爱生的浓厚氛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老师热爱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提倡学生像热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自己的老师,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从而营造融洽的人文环境。

(二)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

高校管理者要善于“经营”人心,在处理干群关系时,要十分注重把人心当做一项伟大的工程来“经营”,做到教职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不拆台、互相谅解不指责、互相关心不冷漠,互相之间坦诚相处,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丰厚待遇留住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消除领导干部与教职员工之间的隔阂,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

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也是高校营造人文环境、实现人本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学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要经常做家访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交流学生在家中和学校的各种表现;学校也可以通过开研讨会、家长会,让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加深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四) 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学校的声誉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极大,直接关系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也影响到到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因此,在复杂的社会公众面前,学校要主动出击,通过开展相关公关活动来提高学校的美誉度,树立学校良好形象,营造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五、结束语

学校不是孤岛,实现“人本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教育就是要使人的各种因素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把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目标,实行“人本管理”,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优化各种办学因素,营造和谐的学校教育氛围,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晓娟.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

[2]习缪建红,俞安平.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

[3]侯立华.关于学校人本管理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2.

篇5:人本原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原理要求一切管理都应该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人是管理的核心,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怎样使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们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本原理的有关原则作了如下尝试:

一、遵循能级原则,做到人尽其才

社会上的人都是不一样的,同样在一所幼儿园内的教师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能量是有差异的。就象举重运动员比赛一样,根据其身体重量进行量级的划分,我们的教师据她本身的学识水平、教学技能等划分,同样也有能量大小之分。对能量大的教师,我们除了让她们担当全园示范班的工作任务外,还让她们承担区级示范观摩活动,并提出科研任务的要求,让其挑重担。对于能量中等的教师,我们让她们进行园级公开活动,并进行某方面的教学研究的任务,给以次重的担子。对能量小的教师,向她们提出的要求是带好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并要求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给以较轻的担子。能量不同的教师给不同份量的担子,而教师要达到她们自身的目标,都要经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的能量与工作相符,达到人尽其才的效应。

同样,每个教师的个性、知识水平、个人专长、兴趣爱好等也都是不同的,但是只要知人善用,发挥得当,每个人都会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工作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在组内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及时提拔她担任教研组长。让她带领组员一同尝试改革,从中体现自身价值。她带领大家尝锻模式,安排的科学性、组织的合理性、整个活动的游戏情景性,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体锻形式多样化,使孩子兴趣浓厚,这一模式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并在全园推广。工作上的成功,使她更专注、更投入,又挑起了园内的科研工作的重担,促进了其组织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并成为区中心教研组成员。有一位普通师范毕业的教师原来工作能力一般,然而,我们发现她的美术功底非常好,于是我们想方设法,让她外出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名师指点,她的美术特长,渐渐地在教学中显露出来了,接连在区级观摩活动中亮相,得到同行们的好评。她从一位能力一般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区级骨干,并接受区级带教任务。又如,一位中年教师的学历是初中,在教学第一线是一名不达标的教师,根据责任心、进取心强的特点,让她转岗到二线当营养员,并送她外出进行初、中级厨师专业学习,使她成为一名厨房工作的得力指挥员,第二线岗位上的成功,同样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遵循合理组合原则,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科学合理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安排合理得当,就会使教师间工作直辖市,配合默契,反之则会相互设防,不能形成合力,反而阻碍了每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在幼儿园内一个班级教育工作是由两面三刀位教师安排恰当与否会对教师的工作,孩子的教育带来诸多影响。因此,我们在安排配班时,道德对教师性格、能力、学识、兴趣、专长等进行具体分析,在配班中既考虑到互补,又考虑到兴趣志趣的相投。将性格内向与外向,慢性子与急性子、能力较强与能力较弱、善于交谈与不善于交谈的教师配在一起。将志趣相同的,有一定特长的教师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形成班级特色,但是能力过强的教师与能力过弱的、相互计较或志趣不同的教师不能安排一起,否则,会引起强者骄横、弱者自卑,双方斤斤计较。另外还要考虑年级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相互平衡。每个年级组总要考虑一、二个班起示范榜样作用。对于进取性不够强的教师,则分散到各组,让她与进取性强、工作努力的教师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改变原状的目的。只有合理的组合,达到结构的优化,才能发挥出1+1>2的能量。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与合理组合人员关系十分密切。

三、遵循动力原则,鼓励超越自我

人的能力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动力,动力是对人管理的制约因素,人如果缺乏动力,那么其情绪就会低落,无积极性可言。动力则可分三种;它们是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1、运用物质动力,激发人的干劲

物质条件是人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处在经济体制到改革的当今,人们更把物质的获得看作自身价值体现的标准之一。因此,物质资历必不可少,特别是对那些成绩显著,贡献大的教师更应加大奖励力度。我们根据教师的工作情况,确立奖金分配方案,建立奖励制度,进行季、月考核,奖勤罚懒。同进,还设立了各项成果奖:园、区级骨干教师奖。从物质奖励上来体现贡献与奖金成正比关系,调动了大家工作积极性。出现上班提早到,下班领导到,教师们以园为家的好景象。同样,教师们忘我工作也激励着园领导更加注意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园内开设了浴室、健身房、教工活动室、图书室,改善办公条件,组织教师旅游,安排家属联高官厚禄活动等等,使教师们以园为荣,工作更上一层楼。

2、运用精神动力,提高人的境界

精神动力可以使人们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有了精神支柱,才能增进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精神动力支配着人的意志,使人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精神动力最关键的是教师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为此,我们注重抓好青年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她们学习师德风范,聆听名师事迹报告,举行演讲比赛,谈人生、谈理想。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外出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教师收听当前国际形势及国内经济发展报告,明确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爱国热情作为精神支柱。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被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加深了,对事业的追求更迫切了,很多教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报告,确立了人生奋斗目标。通过一月一次座谈,教代会等形式,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商园内大事,更激发了教师主人翁的意识,挑灯夜战,抱病工作,互相帮助,无私奉献情景产生发,相互理解、信任、尊重、关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

3、运用信息动力,拓宽人的视野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新的动态,将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启示,它是一种激发工作欲的动力,一种创新意识的动力。谁的信息新,谁就超前,谁的信息传播快,渠道多,谁的行动就快。为此,我们幼儿园购置了多台电脑,并通过上网,了解到各种幼教动态。园与园之间的交流、信息互通在网上进行。同时,派出大量的教师到其他幼儿园跟班学习,以获取最新的教材教法,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图书室内专门设有信息员,每周、每月向全园进行新闻发布,既有园内自身的工作动态新闻,又有园外的教学改革与思路的新信息。拓宽教师的视野,形成一种新的动力。教师们根据新的信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例:计算教学教师据操作感知获得经验的模式,在实际操作尝试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形成操作感知观察体验总结讨论再操作体验获得经验这样一个模式„„由于信息的及时获得,加快我园幼教改革步伐,教师们竞争、向上,并转化到工作实际中,提高了我园在本地区的声誉与知名度。

篇6: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应用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 图书馆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 许多学生和教师来到图书馆进行学习, 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 加强图书馆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要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应坚持人本管理的理念, 把学生和教师作为管理服务的主体, 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促进图书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人本管理的理念及实施人本管理的意义

1. 人本管理的理念

人本管理的理念就是把人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核心, 围绕人展开各种管理活动,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人的实际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 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发挥人的主体优势和能力, 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就是在遵循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尊重读者的发展, 满足读者的需求, 及时为读者解决麻烦和困扰, 为读者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氛围, 引领读者积极进步, 关心、爱护读者, 使读者感受到管理人员的亲切友好, 能以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进行学习、阅读。

2. 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的意义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忽视人的主体地位, 部分管理者态度强硬, 与读者发生矛盾, 使许多学生、教师对图书馆产生抵触心理, 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人本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许多高校为实现自身的发展,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开始采用人本化的理念, 把人作为主体, 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发展需求, 把读者放在首位, 为读者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 使学生、教师能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对推动高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中的应用

1. 树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要实现科学、高效的图书馆管理, 就要坚持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 把人本管理贯穿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始终。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 许多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自由散漫, 消极工作, 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使许多高校图书馆出现工作效率低、管理风气差的现象。因此, 要转变管理观念, 树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认识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 师生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来, 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2.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

为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制定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要依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 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 规范所有参与人员的行为举止, 保证图书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根据馆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对违反规定的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 使每一位馆员都能严格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为图书馆营造良好的氛围, 为其他读者提供优质的学习、阅读环境。

3.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舒适的阅读环境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能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因此, 为实现良好的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应为读者创造优质的环境。在图书馆的布置方面, 色彩应合理搭配, 在馆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花卉, 陶冶学生的情操。装饰一些名人名言,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管理人员要热情、微笑地对待每一位读者, 为读者创造舒适、轻松的阅读环境。

4. 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能力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图书馆是传递信息、知识的地方, 作为管理人员更应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 所以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 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待遇, 实现图书馆的高效管理。高校也应积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 对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促使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也促进高校实现良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部门, 它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对整个高校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图书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 为了实现良好的管理, 高校的管理人员应积极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 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琪.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12~13

[2]宁锐.论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7) :32~33

篇7: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

一、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就是在管理活动中以人为中心,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为根本的管理思想。高校后勤人本管理就是在高校后勤管理活动过程中以人为本, 采用人本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目的, 以“三服务, 两育人”为宗旨, 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培养人、塑造人、激励人为手段, 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从而推动高校后勤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主要特点

人本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1) 以人为中心, 把人的因素放在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位置; (2) 重视人的需要, 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3) 人是管理的目的。

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实行模拟企业化运作, 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没有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行, 加之其所处的行业、服务的对象有其特殊性, 因此高校后勤人本管理除了具有人本管理的一般特点外, 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其主要特点如下:

1.高校后勤人本管理具有姓“教”的特点。

高校后勤是以“三服务, 两育人”为宗旨, 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校的师生、员工, 因此高校后勤的人本管理在运用过程中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必须坚持姓“教”。

2.高校后勤人本管理具有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

高校后勤工作是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 它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服务,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职责, 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对创建和谐校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高校后勤实体与一般的社会企业不同, 其经营的目的一方面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谋求师生的满意,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两个效益兼顾、并重, 不可偏废。

3.高校后勤人本管理具有跨行业运作的特点。

高校后勤涵盖了饮食、物业、水电、能源供应、通讯、医疗服务、旅游接待、学生公寓管理等行业, 因此人本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具有跨行业运作的特点。

4.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 高校后勤人本管理呈现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的特点。

随着校园一卡通、智能IC卡、全自动洗碗机、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等一批技术含量高, 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新产品在高校后勤的广泛运用, 网上报修、网上投诉、网络沟通与交流等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 高校后勤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品位有了较大的提高, 基本实现了零距离服务, 人性化管理。高校后勤人本管理与现代高新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高校后勤人本管理呈现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的特点。

5.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存在层次差异的特点。

近年来, 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稳步推进, 高校后勤实体虽然按照“新人新办法, 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引进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加入后勤实体, 但后勤职工仍然普遍文化水平偏低, 专业技术水平较差, 正式职工趋于老龄化, 一线职工基本来自农村。因此不仅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主体 (后勤员工) 之间存在着层次差异, 而且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主体与其服务的对象 (老师和学生) 也存在着文化层次、社会地位、个性修养、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差异。

6.高校后勤人本管理所指的“以人为中心”的内涵比一般社会企业更为丰富。

一般社会企业所指的“以人为中心”是指以其管理对象员工为中心, 而高校后勤不但具有服务育人的职能, 而且具有管理育人的职能, “以人为中心”的人不但包括管理的对象员工, 而且包括其服务的主要对象学生, 因此“以人为中心”的内涵比一般社会企业更为丰富。

三、高校后勤人本管理存在的误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等人本管理思想被越来越多高校后勤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所推崇, 人本管理思想的认可和运用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很多偏差和误区。这种偏差, 迫切要求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要注意总结经验, 既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又注意充分运用人本管理原理, 大胆创新, 走出误区, 以求对策。

1.误区一:

误以为人本管理就是传统的人事管理。传统的人事管理, 即人事工作, 主要任务是获取所需要的人员, 并合理调配、安排其成员,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组织成员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传统人事管理虽然含有人本管理的成份, 但主要以事为中心, 而不是以人为中心, 管理活动局限于人事部进人、用人、考核等日常事务, 管理工作只有人事部和相关联的一个或几个部门参与, 其它部门基本不参与或参与得少, 因此管理活动缺乏全员参与性。而人本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 人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 管理活动不但需要后勤实体全体员工的参与, 而且需要取得师生的理解、支持、配合和参与, 是一种全员参与式的管理。

2.误区二:

误以为人本管理的“以人为中心”就是以员工自我为中心。许多高校后勤的管理者没有深究人本管理的内涵, 不明白人本管理原理的实质, 空谈尊重人、理解人, 凡事以员工自我为中心, 员工只求回报, 不求奉献, 只愿意享受企业主人翁的权力, 却不愿或没有能力承担自己的岗位责任。这一点在高校后勤正式职工中表现尤为突出, 正式职工自以为自己是国家正式职工, 拿的是公文包, 享受的是“铁饭碗”的待遇, 一个正式职工全年收入是一个临时工的3~4倍, 而其工作量却是临时工的三分之一。

3.误区三:

误以为人本管理作用仅仅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许多高校后勤的管理者一是把人看成和机器一样的工具或者把人看成经济人, 过分强调物质刺激, 这种观点仅停留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对人的认识是有缺陷的;二是过分强调人的需要、人际关系和对人的激励, 误以为人本管理作用仅仅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把人本管理看成是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

真正的人本管理应该不仅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而且是“以人为中心”, 把人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 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需求, 更多地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顺应人性, 塑造整个企业的价值观, 全面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

四、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运用

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运用就是要正确认识人本管理思想, 按照人本管理原理建立并完善高校后勤各项规章制度, 并正确运用人本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由于各高校的校情不同, 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广度、深度不同, 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运用的过程中, 各高校后勤实体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实施运用人本管理。

1.正确认识人本管理, 全员参与人本管理。

首先是高校后勤实体的领导层要站在战略的高度, 提高对人本管理的认识, 重视并正确运用人本管理;其次是人力资源部门要制定详细的人本管理实施方案、措施, 后勤各部门各中心要推动人本管理方案的实施;再次是后勤全体员工要主动参与人本管理, 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 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人本管理的实践中。

2.坚持“三服务, 两育人”的服务宗旨,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为学生服务, 是学校体现“育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为教学服务, 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需要, 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教育事业的成败;为科研服务是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和根本。因此, 高校后勤要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 增强服务意识,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服务以人为本, 以学生、教师为主体, 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各项工作中, 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根本出发点, 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教学, 一切为了科研, 真正将人本管理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后勤服务、后勤保障的各项实际工作中。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员工凝聚力。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要突显人本管理, 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合理使用人、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采用教育、启发、诱导、吸引、熏陶和激励等多种方法来培养员工的命运共同感、工作责任感、事业开拓感和集体荣誉感, 以增强后勤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必须把实现和谐后勤作为所有后勤员工的共同愿景, 促使每个人都能把其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最大地发挥出来;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包括工作条件、设施、设备、生活空间等物化环境以及经营理念、服务理念、标志、标徽、口号、文化娱乐等无形的文化环境, 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运用好、开发好人力资源。

高校后勤的员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类是正式职工, 一类是外聘员工。正式工是指学校正式编制的员工, 这部分员工大部分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前的老员工, 即老人, 这部分职工按照高校后勤人事制度改革的“老人老办法”仍然享受原有待遇, 因此职工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思想观念转变难, 危机意识不强, 当“工头”, 吃“大锅饭”的陋习仍然存在。外聘员工是指高校后勤实体根据需要引进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 这部分职工按照“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进行管理, 虽然在用人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 但也存在着引进人才难, 留住人才更难的困惑。由于高校后勤员工的类别不同, 所采取的人本管理的方法不同, 因此在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运用过程中, 要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别区别对待, 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正式员工和外聘员工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要从制度上打破员工身份限制。既要考虑打碎正式员工的“铁饭碗”, 让正式职工放下公文包, 拿起工具包;又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经济利益和实际承受力, 确保改革的稳定。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塑造员工;通过管理运用好、开发好人力资源,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人才引进, 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 充分发挥员工的能量, 提高员工积极性, 形成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争相创新的良好氛围。

5.正确运用人本管理, 按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激发员工积极性。

有效的激励政策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本管理既强调物质激励的作用, 又强调精神激励作用, 二者并重。在日常工作中, 高校后勤人本管理既要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以提高企业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激励员工不断超越自我, 完善自我;又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健全工资福利体系, 继续推行后勤分配制度改革, 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总结

总之, 要正确、有效地运用高校后勤人本管理, 就必须领会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深刻内涵, 掌握高校后勤人本管理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剖析高校后勤人本管理在运用过程中的认识误区, 才能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篇8:人本思想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的关键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环境, 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给管理造成的落后局面。运用人本管理思想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 重新认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更多的是考虑馆舍的面积、图书经费的投入、设备的配置, 以及图书的外借量、接待读者人数的多少等, 一味追求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 很少考虑馆员的需要和读者的需求, 在重视“物的发展”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 在管理和服务中, 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管理”和“读者第一”这两个根本所在,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如何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 有效地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

2 创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图书馆的库房分布和设施安放应充分考虑读者对其利用的方便程度, 应体现出人性的一面。把最适用的图书资料放在读者最方便的地方。搞好新书介绍宣传栏, 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借阅。阅览座位充足, 设备完整齐全, 查阅快捷方便, 借阅手续简单, 空间宽敞明亮等。一个现代图书馆应该拥有满足读者在借阅、检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需的一切服务设施。应建立完善、稳定的电子检索系统, 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检索途径, 如关键词、书名、作者、索引号等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

3 尊重、理解和信任, 对馆员实施人本化管理

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 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尊重理解是信任的前提。图书馆所有服务都是通过馆员的辛勤工作实现的, 各个工作岗位都有不同要求。信任馆员就是要相信他们的人格、人品、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尊重不同性别、年龄、资历、性格及不同家庭社会背景的各个馆员, 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不用一种尺度、标准来衡量所有馆员, 同时管理者要善于对馆员取得的成绩多加赞赏, 用人性化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来管理馆员, 使馆员们具有成就感, 从而使管理者自觉地、主动地实现知识和智力的碰撞, 并积极配置能体现其工作特点的工具、设备, 为馆员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减轻馆员的工作负荷。根据每个馆员的特点, 将馆员的事业发展与整个图书馆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让馆员既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又与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相适应。

4 愉悦心情, 创造舒适的人文阅读环境

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是他们学习、求知的最好地方, 是他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馆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馆员应该是读者利益的体现,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在制度建设上, 应变更那些损害读者利益的条文, 使图书馆各项管理条款人性化、科学化;在服务上, 图书馆员应把“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渗透落实到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面带微笑、礼貌热情地接待好每一位读者, 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感染每位读者, 创建舒适的人文阅读环境。

摘要:运用人本管理思想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 重新认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要求馆员发展与读者需求形成互动、相互促进, 加强管理就要实施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

上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下一篇:专家提醒:莫入考研院校选择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