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

2024-05-05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共14篇)

篇1:《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

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篇2:《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合上课本,我反复回味着刚读完的《送东阳马生序》,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借自己幼时“勤且艰”的求学经历来劝告马生要好好读书,不知道马生看到这篇文章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也许和我的感受一样,震撼且有受益匪浅吧。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在当今社会,像宋濂这样抄书的精神,还有几个人有呢?我们借到一本书,大多人只是翻一翻,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尚未领悟其中的意思,便大呼读完了,实际上,自己连这本书的皮毛都没学到;只有少数人想留下这本书多多钻研,最多只会去复印,而根本不会自己去抄一遍,虽然书的内容没变,但是,古人那种求学好学的抄书精神已经改变了。

我也是这大多数人之中的一个,平时,我总是不认真看书,以为书中的知识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宋濂的`故事让我醒悟了。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宋濂就是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难道我要让这些知识白白溜走吗?现在,我们都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在爸爸妈妈给予的优越环境中成长。坐在明亮的台灯下,不用因担心没有书读而抄书,不用担心没有好的老师,不用在寒风中跑好几十里山路去求学……可是,我们却把这些优越的学习条件当成了挥霍的资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却不认真听课;面前摆放着一本本飘着墨香的书却不认真读;做作业时总想一天拖一天……

篇3:《送东阳马生序》的三美

关键词:《送东阳马生序》,说理美,手法美,语言美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文学家宋濂的一篇劝学名篇。因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劝学名篇之一, 它与荀子的《劝学》、唐代韩愈的《师说》和清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历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励志教育的好文章。与另外三篇论说文不同,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长辈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又是一篇优美的说理散文。细读此文, 可以品出其中的“三美”之味, 即说理美、手法美和语言美。可以说, 《送东阳马生序》辞文并茂, 文质兼美, 既具有劝学的教育价值, 又可为写作的范本。

一.寓理于事的说理美

首先要了解此文的写作背景,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 本文写于明洪武十一年 (1378年) , 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 应诏从家乡浦江 (今浙江省义乌一带) 到应天 (今江苏南京) 去朝见朱元璋时, 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 宋濂写了这篇赠序, 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 勉励他勤奋学习, 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作为说理散文, 文章的写作目的是“道为学之难”、“勉乡人以学”, 重在说理。但是, 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1]的宋濂并没有居高临下地用大道理来进行训诫, 而是采用了平等相待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寓说理于叙事之中, 通过自己现身说法, 表达对同乡晚辈的殷切期望和勉励之情[2]。文章以叙述为主, 用事实说话, 兼用描写和议论。通过叙事水到渠成地说明道理, 达到劝学目的。

文章叙事, 一叙己事, 一叙人事 (太学生和马君则) ;详叙己事, 概述人事;前后对比, 理寓其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自己幼时抄书之艰、成年叩问之难、求师奔走之劳和住读生活之苦, 说明自己求学是“勤且艰”, 其结果是学有所成。虽然他说自己“今虽耄老, 未有所成”, 但实际是“幸预君子之列, 而承天子之宠光, 缀公卿之后, 日侍坐备顾问,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语气谦和、委婉, 又实事求是, 绝无夸耀之意。所以文章在结尾强调“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岂知余者哉”。这样以自己学有所成的案例来劝勉晚辈努力学习, 语重心长, 亲切自然, 有说服力。在叙述自己“勤且艰若此”之后, 接着又概括叙述了当时太学生在衣食、住行、师资和书籍等方面的优越条件, 从而指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至此达到了劝勉后辈学生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 刻苦读书的目的。最后, 还简要地叙述了马君则在太学的情况, 阐明了写作意图。文章娓娓道来, 自然天成, 无雕琢痕迹, 结构堪称完美。

二.处处对比的手法美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出彩的关键。而且文中处处对比, 前后照应, 道理不言而喻。总体来讲, 有宋濂年轻时与现在的太学生在学习条件方面的纵向对比, 也有宋濂求学时与同舍生在穿戴方面的横向对比。横向对比比较简单, 而纵向对比方面较多。下面笔者用表格将文章前后纵向对比内容进行梳理, 看看其要说明什么道理[3]。

通过鲜明的对比, 作者说明了:第一, 学习条件的好差, 对学习效果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二, 学习条件不好 (如宋濂) , 可以学有所成;学习条件优越 (如太学生) , 也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第三, 促使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 要“专心”, 要“乐”在其中。等等。可以说, 对比手法的运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 还有用先生“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与作者自己“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仅表现了对老师的尊敬, 更突出了当初从师求学的艰难。

再细读前后对比部分, 我们还发现文章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照应顺序上刚好相反, 第一部分作者是按幼时抄书之艰、成年叩问之难、求师奔走之劳和住读生活之苦的时间顺序;而第二部分又按衣食、行、师、书由主到次的顺序, 产生了循环往复、前勾后联、处处对比的艺术美。

三.朴实生动的语言美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濂文雍容浑穆, 如天闲良骥, 鱼鱼雅雅, 自中节度。”[4]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 强调“辞达”, 注意“通变”, 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 所以宋濂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 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由于作者是以长辈的身份对同乡晚辈进行劝勉, 故而这篇序言辞简洁朴实, 明白流畅, 但又不乏生动形象。这主要体现在情境描写、人物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如写自己幼时抄书之艰:“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天气严寒的情况, 作者的苦痛, 为学的精神, 都作了细致的描写, 却仅用了十五个字。其从乡之先达“援疑质理”的情境是:“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寥寥数语就把先达倨傲之态, 作者对先达恭敬之情, 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文中对“同舍生”的描写:“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可以说这处描写既是神来之笔, 又是形象写真。作者连用“被”、“戴”、“腰”、“佩”、“备”五个动词和一个比喻句, 将富家子弟衣着华丽、珠光宝气、光彩照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我们眼前。但作者对此却“略无慕艳意”, 仅仅五个字就把高尚的精神境界充分表现出来了。因为他的心思不在此, 而在读书, “中有足乐者”。

此外, 文中句式整散结合, 读来朗朗上口。如第二部分概述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对比鲜明, 气势贯通, 结论肯定。“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岂他人之过哉?”“岂知余者哉!”等段末反问语句的使用, 使人无可置疑, 令人信服。

同时代的刘基曾评价宋濂“当今文章第一”, 而《送东阳马生序》可谓其散文中的佳作, 体现了其长者之风、大家之范, 其中之美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方英等.语文教学参考书 (第三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6:109.

[2]王月.寓理于事, 躬行劝学——《送东阳马生序》导读[J].文学界·理论版, 2010 (5) .

[3]朱梁艺宗瑞冰《.送东阳马生序》研究综述与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 2013 (5) .

篇4:《送东阳马生序》的文本价值探寻

一、寻找文眼

阅读文言文要筛除作者有意遮盖在文章表面的“浮云”,而要透过作品的语言,披沙拣金,寻找“文眼”,努力与作者的心灵沟通。“文眼”者,文章之窗也。打开了文眼,文章的结构布局、作者的苦心经营,便一览无余。在教学中,多数教师立足于“嗜学”,以“嗜学”作为教学主线,但这又很难全面概括文章内容,无法有提纲挈领的效果。《送东阳马生序》的两段文字存在并行的叙述结构,即边叙写求学之艰,边描写求学之勤,宋濂求学的勤勉与艰苦贯穿文章的始末,水乳相融,以此达到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目的。而文末的“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恰是本文一气呵成的总结句,此中的“勤”与“艰”犹如渔网的总绳,一拉则纲举目张。抓住这二字展开教学,组织教学活动,课堂的教学思路一目了然。所谓教得清晰,学生也学得明白。因为文章分别呈现的是作者的求学之艰难和勤奋:无书之艰、无师之艰、生活之艰,借书、抄书、还书、寻师、叩问先达,从师。教学中,抓住了“勤”与“艰”,便遵循了文本特质,简化了教学环节,突出了教学内容,所谓“寻常二字,尽得风流”是也。

二、评点副词

副词在表情达意上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若能抓住极具表现力的副词,组织教学内容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体会宋濂的勤奋好学上,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从细微的副词进入,体会其言外之意,细微中的精神世界。“录毕,走送之。”一个“毕”字,我们可以读出作者送书时的焦急、紧张的心理以及对新书、新知识渴求的心理。“益慕圣贤之道。”一个“益”,我们可以读出宋濂加冠成年后对圣贤学说的仰慕之情以及对知识文化的追求之心。“色愈恭,礼愈至。”两个“愈”,我们也可以读出作者求知若渴,生怕先达不教诲自己而学不到知识的恳切的态度。“则又请焉。”一个“又”字,我们又可以读出作者对学习的不倦、不厌、不满的求学态度,等等。

三、赏析写法

抓住文本的写法进行教学,在品评文章的艺术特色之中,感悟写法的魅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和评价的素养。

本文可鉴可赏可圈可点的写法,不一而足。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的余地较为广阔,其中以细节化描写和对比描写两种写法最为引人注目。如作者表现自己求学艰苦时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抄书的辛苦自然明朗。然而,作者写作目的并不止于此,因为他还意犹未尽地补写了一句特写,“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一处细节化描写的目的何在?教学中我们就此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法的探究,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无这一处特写,其表达效果差异何在?作者显然不是仅仅想告诉马生他是通过抄书来求学,即使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也不放弃,也不懈怠。细节化描写意在表明自己无论何时都坚持抄书读书,表现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读书毅力,没有这一句,宋濂的苦学、嗜学的精神则无法凸显,也无法感人至深。对比描写在文中又是一种值得评价鉴赏的写法。文中宋濂自己与同舍生在穿戴与吃食方面进行比较,宋濂在严冬大雪纷飞的时节,屣行深山巨谷中,拖着破鞋子行走直至足肤皲裂,四肢僵硬;在吃食上,宋濂每天只能吃两顿,且“无鲜肥滋味之享”。相比于同舍生优越的生活条件,宋濂的生活可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通过对比描写,可以让学生评价,对比写法的目的是衬托宋濂的生活之苦和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

四、还原空白

文言文的特点之一在于言简义丰。极为简约的语言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语言空白,阅读时需要去想象和还原,丰厚文本的内容,读出文言的趣味和意味。

文中最引人寻味的一处语言空白莫过于描写同舍生的文字。“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同舍生穿戴几近奢华,“被”“戴”“腰”“佩”“备”序列动词的连用,突出强调了这点,正如宋濂所说“烨然若神人”。作者对同舍生穿戴的描绘极尽笔墨,而他们每天吃几顿,吃什么却只字未提。然而文章却写到了作者的吃,“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阅读教学中,我们基于这一语言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还原,具体描述同舍生每天可能吃的食物,从中去体会宋濂的生活之艰、求学之苦,感受宋濂“冒风雪受饥馁以求名师,叙以往述己志为勖后人”的殷切劝勉之情。

五、体悟内涵

宋濂为什么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孜孜不倦,勤奋苦读,乐以忘忧?不止是其嗜学,更是其发现了且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言“以中有足乐者”,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足以让作者内心得到快乐和满足,这才是宋濂能够苦学乐学的根本原因。教学要走向深刻,触摸文本时这句话切不可肤浅地淌过,而宜深入挖掘,深耕细作,进行细读品悟,这是引导学生以言悟文、循文探思最好的契机。

宋濂觉得读书的快乐在哪里呢?文本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作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溯到文本中去,进行理解和阐发,进行整合和提炼,从而归纳出宋濂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能够博览群书的阅读快乐,能够追慕圣贤的快乐,能够得到释疑的快乐,能够获取知识的快乐,有内心满足的快乐,有内心充实的快乐……这些快乐最为重要的是能让宋濂的精神得到愉悦,因为心灵的快乐最为重要,它是一个生命体健康成长,最后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仅仅满足于文本本身还不足以引发更为深刻的阅读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尤其读古代经典作品,有“谋生”和“谋心”之效,前者可以“学以致用”,后者能“心有所安”。阅读经典,要抱以古为今用的态度,让经典的作品滋润当下每一个日渐枯竭的心灵,故而作为每一个阅读者都有必要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内心“足乐”。我们可以在宋濂的求学经历中,寻觅到我们每一个人内心足以快乐的源泉,引发学生思考以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内心,追慕圣贤之道,淡化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诸如此类。

上述五个方面的教学,从语言的感悟还原作者的感知,以此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让他们通过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发现挖掘自己的心灵图景,发挥教学内容的最大价值。

篇5: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现在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像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篇6: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原文:

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注释

[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2]余:我。

[3]嗜:喜欢、特别爱好。

[4]无从:没有办法。

[5]致书:得到书。致:得到。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借。

假,借。

于:介词,从。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7]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8]走:跑。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以是:因此。以:以为;是:这样。

[11]加冠(guān):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2]患:担心。.

[13]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14]游:交往。

[15]尝:曾经。

[16]趋:赶到。

[1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执:拿着

[18]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望,声望,名望。

隆:高。

[19]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20]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

[2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提出。

质,询问。

[22]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23]或:有时。

[24]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25]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恭:恭敬

[25]至:周到。

[26]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27]俟(sì):等待。

卒:最终。

[28]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箧:书箱。

屣:鞋。

[29]穷冬:隆冬。

[30]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31]舍:指学舍,书馆。

[32]支:通“肢”,肢体。

[33]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34]汤:热水。

[35]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36]衾(qīn):被子。

[37]拥:盖着。

[38]而:表承接。

[39]乃:才。

日再食(SI):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

[40]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41]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42]朱缨:红色的帽带。

缨:帽带。

[43]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

[44]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5]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6]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敝,破旧。

[47]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48]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49]盖:句首发音词。

篇7: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对照翻译

余:我。即:就。嗜:喜欢、爱好。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

无从:没有办法。致:取得、得到。这里指买书。第一个“以”:连词,相当于“来”。第二个“以”相当于“而”,不译。每:常常。

于:向。假借:同义复词,这里的“假”也是“借”的意思。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之:指“笔录”,抄写。

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走:跑。

之:指所借之书。

逾:超过、越过。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以是:因此。

以:把。

“假余”:即“假于余”,借给我。

因:副词,于是、就。

得:能够。

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既:已经。

加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

益:更。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他们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患:担心、忧虑。

硕师:大师,这里指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游:交游。趋:奔向。

乡: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12 500户为一乡,这里指当地。

执:握、持。

叩问:同义复词。叩,发问、询问。

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高,学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色:脸色、表情。

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援:引、提出。

质:询问。以:连词,跟“而”的作用相同,相当于“地”。或:有时。

至:周到。俟:等待、等。

焉:语气词,不译。

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卒:副词,终于。

1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破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还不知道。

之:助词,无实意,不译。负:背。

箧:小箱子,这里指书箱。

曳:拉、牵引,这里指拖。屣:鞋。穷冬:严冬。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而:表轻微转折。

1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

劲:坚强有力,这里有“硬”的意思。媵人:本指古代贵族妇女出嫁时陪嫁的人,这里指服役的人。

汤:热水。沃灌:同义连用,都有浇的意思。

以:用。衾:被子。

拥:围着。

而:表修饰,不译。乃:才。

1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

寓:寄居、居住。逆旅:旅店。逆,迎。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再:两次(古代汉语中的“再”不做“又”讲)。

1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和我在一个学馆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没有羡慕他们的心意。

被:通“披”,穿。

绮绣:指绣花的丝绸衣服。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朱缨、宝:名词作状语,用朱缨、宝石。朱,大红色。容臭:香袋。臭,气味。烨:光彩照耀。则:连词,用在对比句中,有“却”的意思。

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衣。緼,旧絮。敝,破。衣,古代指上衣。处其间:即处于其间。于,在。略无:毫无。慕、艳:羡慕。

1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以:因为。有„„者:有„„的事(人、东西等)。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意思是吃的穿的。

篇8:《送东阳马生序》结构之我见

有人会说:“宋濂乃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他的文章在当时堪称一流, 哪有瑕疵之处呢?”可是, 认真读过《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的人们可能会发现, 整篇文章在第二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的照应顺序上恰好相反, 这就违背了一般性的照应规律。前面与后面既然要照应, 就应当一一对准, 像我们大家都熟知的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其照应就非常严谨, 顺序一点不乱。

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是作者在讲述自己求学之难和在极端艰苦情况下的勤奋、用心之专。而这一自然段中作者是按幼时借书抄录之难、成年后求师之难、行路之苦、生活之苦的顺序来安排结构的。但是, 行文到第二自然段时, 作者虽然是采用对比手法, 讲述今日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 可写作是按照生活、住宿、求师、借书的顺序来完成的, 刚好与第一自然段的叙述顺序相反, 这是宋濂大学士故意安排的呢, 还是其疏忽之处呢?我认为这一点很值得推敲和商榷。

笔者拙见, 第二自然段若能这样安排顺序, 则更天衣无缝。即:“今诸生学于太学,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 假诸人而后见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 求而不得者也;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无奔走之劳也;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无冻馁之患也。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

而原文是这样:“今诸生学于太学,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 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 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大家可以做个对照, 便一目了然了。

当然,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我们知道, 第一自然段作者主要是按时间顺序, 即以自己从幼时到成年后的求学经历为顺序来安排的;而第二自然段作者可能又按由主到次的顺序, 即先写当今太学生的主要优越之处, 再写他们的次要优越之处。而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刚好又与第一自然段倒着照应, 虽然它与一般的照应规律不相符合, 在结构安排上似也合情合理。

篇9:《送东阳马生序》文化常识小百科

一、称呼

文章中涉及到的称呼有“先达”“宋学士”“东阳马生君则”等几个。在古代。对人的称呼比较复杂。有直称姓名的,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中的“吕师孟”“贾余庆”;有称字的,如称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等:有称号的。如称欧阳修为六一居士,陆游为陆放翁等;称谥号的,如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死忠烈公等;有称籍贯的,如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称康有为为康南海等;有称官职的,如称文天祥为文少保,柳永为柳屯田等;还有称官地的,如称刘备为刘豫州,陶渊明为陶彭泽等;另有称爵名、斋名的,如称寇准为寇莱公,梁启超为饮冰宝主人等。另外,在称谓中还有尊称、谦称,贱称、兼称等。像本文的“宋学士”则是称宋濂的官名:“东阳马生君则”是兼称,“东阳”是地名。现在浙江省,“君则”是马生字。“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先达”则是晚辈对长辈和前辈的尊称。

二、官职

本文涉及到的官职有“学士”“司业”“博士”等。“学士”在古代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称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政事,有“内相”之称,明清以后的侍读、侍学等也称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的地位和权力略有不同。历史上像白居易、欧阳修、苏轼、文天祥都曾是翰林学士。古时的“学士”以及下文的“博士”都是官职。秦汉时“博士”是掌管书籍文典的官,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工作的官职。而现在这些与“硕士”“博士后”等已成为专用的学位名称,已不具有行政职能。“司业”与“博士”一样也是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的副长官。另外,本文的“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的“县官”是代指朝廷。

三、科举

“今诸生学于太学”的“太学”是指古代的学校。古代对学校的称呼在不同时代也不同。殷商时代称“痒”。周代称“序”,到秦代则又称为“国学”“乡学”,“太学”是从魏晋时期开始设立的全国最高学府,主要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它同时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后又开设“国子监”。有时与“太学”同时设立,有时只设其一。这里的“诸生”是指经过考试录取而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也称“监生”。后来,监生只成了一个虚名,捐钱也就能取得监生的资格。我们熟悉的监生有《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鲁迅《祝福》中讲理学的老监生“四叔”等。

四、礼仪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其中的“加冠”是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到了二十岁时,由父亲主持,在宗庙里行加冠的礼节,戴上成年人的帽。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二十岁则称作“弱冠之年”。而在此之前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说法。如称儿童有“孩提”“童龀”“垂髫”等说法;到了十岁左右,因为儿童将头发分作两半扎结,宛如两个羊角,所以又有“总角”一说;到了十四岁左右。女孩子则称“豆寇之年”,豆寇是一种在初夏开花的植物,“豆寇之年”表示人还未成年;十五岁以后,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二束,所以又称“束发”。二十岁以后则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另外到了八九十岁则称之为“耄耋”,百岁则称之为“期颐”。

五、文史典籍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此处的《诗》《书》实际上是泛指古代的一切经书。封建时代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正统教育的必读教材,并被统治者作为宣传封建宗法思想的理论根据。后来又有“六经”“十三经”之说,“六经”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乐》,也有把“六经”称为“六艺”的,如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就是指六部儒家经典。“十三经”是指十三部儒家经典,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和《诗》、《书》、《易》、《孝经》、《论语》、《尔雅》称为“十二经”,宋代把《孟子》也列入经部。故有“十三经”之说。

六、文体

篇10:送东阳马生序翻译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人。选自

二、解释下列加线字。

余幼时即嗜学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 ....

弗之怠录毕走送之稍逾约 ......

因得遍观群书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

尝趋百里外先达执经叩问德隆望尊 ...........

稍降辞色援疑质理或有时叱咄俟其欣悦 ..........

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支僵劲持汤沃..........

灌以衾拥覆被绮绣缨 ..

寓逆旅主人腰白玉之环右备容臭 .....

烨然若神人緼 袍敝衣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盖余 ..........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篇11:三、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自己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天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可以相互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陪伴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能够获得知识。当我跟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冻僵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用热水浇洗(我的手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给我)两顿饭吃,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住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年纪老,而且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注释

选自《宋学士文集》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明初文学家。

中心主题: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文章中心是“劝学”,通篇围绕这一重点来写,开头提出“嗜学”,接着叙述“力学”,然后说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最后归结到学生“善学”,脉胳分明,前后呼应,有力表现了激励太学生学习的中心思想。

主要写作手法: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先写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经历,再写今日太学生读书的优越条件,然后说明,如果“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那主要是因为自己用心不专,而非他人之过,对比鲜明,词顺理达,颇有说服力,通过对比说明自己的读书勤奋。送东阳马生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1.通假字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读zhī。句意是:到了住所,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读pī,穿。句意是:跟我同住在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2.古今异义 ①走送之

走:跑。今常用义为:行。句意是:赶快送还。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句意是:因此,人家多愿意借书给我。③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快步走,这里有“奔”的意思。今常用作表趋向。句意是:(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④主人日再食

再:两次。今常用义为:又一次,继续怎样。句意是:旅舍主人每天给准备两顿饭。3.词类活用 ①腰白玉之环

名词“腰”带宾语“白玉之环”,用作动词:腰佩。句意是:腰上佩有白玉环。②录毕,走送之

动词“走”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走”的状态:跑着--赶快。句意是:抄完,赶快送还。③余立侍左右

动词“立”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侍”的状态:站着。句意是:我站在他的身边。

重点句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 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4、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文章中心

篇12:《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面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的年轻人马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送东阳马生序》赏析: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作者赠他这篇文章,是以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中引申而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硕德长者对晚生后辈的殷切期望,读来令人感动。

全文分三大段。第一段写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内中又分四个层次。第一层从借书之难写自己学习条件的艰苦。因家贫无书,只好借书、抄书,尽管天大寒,砚结冰,手指冻僵,也不敢稍有懈怠。第二层从求师之难,写虚心好学的必要。百里求师,恭谨小心。虽遇叱咄,终有所获。第三层从生活条件之难,写自己安于清贫,不慕富贵,因学有所得,故只觉其乐而不觉其苦,强调只要精神充实,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第四层是这一段的总结。由于自己不怕各种艰难,勤苦学习,所以终于学有所成。虽然作者谦虚地说自己“未有所成”,但一代大儒的事实,是不待自言而人都明白的。最后“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的反诘句承前启后,内容十分丰富。首先作者用反诘的语气强调了天分稍高的人若能像自己这样勤奋,必能取得越自己的卓绝成就。同时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并不是天才,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都是勤奋苦学的结果。推而言之,人若不是天资过分低下,学无所成,就只怪自己刻苦努力不够了。从下文知道,马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青年,他只要坚持下去,其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所以这一句话虽寥寥数字,但含义深厚,作用大,既照应了上文,又关联了下文,扣紧了赠序的主题,把自己对马生的劝诫、勉励和期望,诚恳而又不失含蓄地从容道出,表现出“雍容浑穆”的大家风度。

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写当代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反面强调了勤苦学习的必要性。“日有廪稍之供”云云是与上文生活条件之苦对比,“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云云是与上文求师之难对比,“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云云,与上文借书之难对比。通过对比,人们很清楚地看出当今太学生在读书、求师、生活等几个方面,都比作者当年的求学条件优越得多,但却业有未精,德有未成。最后用一个选择句式又加一个反诘句式,强调指出:关键就在于这些太学生既不勤奋又不刻苦。这又是对上段第四层的照应。

以上两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勤苦学习的重要性,虽未明言是对马生的劝励,而劝励之意自明。然而文章毕竟是为马生而作的,所以至第三段便明确地写到马生,点明写序的.目的,这就是“道为学之难”,“勉乡人以学者”。因为劝励的内容在上两段中已经写足,所以这里便只讲些推奖褒美的话,但是殷切款诚之意,马生是不难心领神会的。

宋濂为人宽厚诚谨,谦恭下人。此文也是一如其人,写得情辞婉转,平易亲切。其实按他的声望、地位,他完全可以摆出长者的架子,正面说理大发议论,把这个青年教训一通的。然而他却不这样做。他绝口不说你们青年应当怎样怎样,而只是说“我”曾经怎样怎样,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地位上,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去和人谈心。不仅从道理上,而且从形象上、情感上去启发影响读者,使人感到在文章深处有一种崇高的人格感召力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与作者思想上的距离,赞同他的意见,并乐于照着他的意见去做。写文章要能达到这一步,决非只是一个文章技巧问题,这是需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作基础的。

其次,作者在说理上,也不是凭空论道,而是善于让思想、道理从事实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而在事实的叙述中,又善于将概括的述说与典型的细节描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文章具体实在,仅在行文上简练生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说到读书之难时,作者在概括地叙述了自己因家贫无书,不得不借书、抄书,计日以还的情形后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就使人对作者当初读书的勤奋及学习条件的艰苦,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具体感受。理在事中,而事颇感人。这也是此文使人乐于赞同并接受作者意见的又一个内在的原因。

而且,文章浑然天成,内在结构却十分严密而紧凑。本来文章所赠送的对象是一篇之主体。然而文章却偏把主体抛在一边,先从自己谈起,从容道来,由己及人,至最后才谈及赠送的对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在文章的深层结构中,主宾之间有一种紧密的内在联系,时时针对着主,处处照应到主,而却避免了一般赠序文章直露生硬的缺点,使文章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在写作中又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使左右有对比,前后有照应,文章于宽闲中显示严整,“鱼鱼雅雅,自中节度”。这一点给人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

篇13:《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

一、了解文章背景

学习文言文时要了解文章产生的背景, 要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根据他自己特定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创作出来的, 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感情的产物, 因此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作家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助于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应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再去朗读课文。在我的课堂中, 每节课都能听到学生的读书声, 无论课文有多长都让学生朗读。我觉得这样比教师站在讲台前枯燥地说教文章内容要有用得多。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从而走进作者的心里。

二、翻译古文要做到信、达、雅

虽能熟读感知课文内容, 但由于文章是古人写的, 时代、背景、语言习惯等有许多不同之处, 对于一些字、词、句, 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要想很好地翻译文言文, 理解其内容, 就要做到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就是指译文要通畅明白;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这样在译文时, 就既能使句子忠实于原文内容, 又使句子流畅典雅。总之, 信、达、雅三者是互相联系的, 而又各有侧重, 译文时只要把握好这三点就能准确地翻译文章内容, 就能和古圣先贤对话, 他们深邃的思想、非凡的智慧、透辟的见解、广博的知识, 就会随着精湛的语言文字汩汩流入学生的心田。

三、品味鉴赏

品味鉴赏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把感知、理解的阅读结果重新联系统一起来, 对文章进行鉴赏, 从而悟出文章深藏的人生精义和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方式, 并对文章或对文章的某一局部作出评判或进行鉴赏。《送东阳马生序》以记叙为主, 适当的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 显得更加生动。文中写家贫无书、借书、抄书的艰难, 学生从中可感受出作者用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支撑着自己。通过品味赏析, 学生可从宋濂身上悟出:要想学好, 必须要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在求学过程中, 应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这样学生的品味鉴赏就会在文章中跨越文字界限, 领略本文艺术境界的无限风光, 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人格的升华。

四、再次回归文本

在教学的最后, 我们不能脱离文本、脱离文章艺术形象的创造基础, 不能“尽舍文中所言, 而别求文外之物”, 而是再次回归文本。这是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的回归,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 来重构文本的具体化形态。学生通过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从整体上感受着宋濂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与表达出的一种恳挚情感, 自然会亲切动人。这样, 学生就会感知美、体味美, 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篇14:《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

本篇的第一部分是对宋濂青少年时期艰苦的求学生涯的回忆,以及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执著的求学精神。此段是全文的重点。本段的第一句写的是“余幼时即嗜学”,也正是这一句奠定了全文的基础,才会有了后面的宋濂的艰苦求学,才会有了宋濂的卓越成就。由此句可以看出兴趣是成功的基础,作为学生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尤其是对学习的兴趣。第二句的“家贫”,是造成宋濂求学艰苦的原因,也正是家贫才磨练了宋濂钢铁般的意志。可以说这也是逆境出人才的一个范例。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宋濂的求学生涯吧,“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是宋濂在文中写的第一个困难,宋濂当时是不是上过私塾,我们无从考证。如何认识的字,也应该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吧。买不起书怎么办?“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只能放下面子向别人家去借,借来以后并不是看完去还,而是“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自己要把书抄下来,准备以后再学。如果是夏天还好说,可是到了冬天对这样贫穷的家庭来说,肯定是没有取暖设施的,那就只能受冻了。再看宋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在被冻得连手都伸不开了的情况下,一点都没有懈怠。宋濂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的另一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你看他“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把书抄完了,一路小跑地送回去。一是为了把书送回,有一个良好的信用,另外也应该是尽快地去借另一本书。这样的求学精神怎能不让人感动,这样的讲求信用怎能不让人喜欢?所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人们多喜欢把书借给这个勤奋刻苦的小男孩,小男孩也终能“遍观群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宋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随着知识的增加,自己更感到不足,对更多的东西产生了疑问,对知识的渴求,对经典的探索已是书籍无法满足的了。他需要与学问更高的人进行交流,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见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养气。可是宋濂在本地已经无人可及了,附近的人们已经无法满足宋濂的求学要求了。于是他外出寻师,百里外有名人就到百里外,他背着书箱去请教。这位大儒贤师怎样呢?“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来求访这位“先达”的人络绎不绝,填满了屋子。这位“先达”一直是神色严肃,根本就没有一点笑模样。宋濂又是怎么做的呢?“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那时的学生就是规矩,宋先生站在老师的旁边,有机会就向老师请教。请教的时候低着头,弯着腰可以说是恭敬极了。可即使是这样,这位“先达”有时也会发“大腕”的脾气,对宋濂严加“叱咄”。宋濂倒真的是恭敬,脸色更加虔诚,礼节更加周到。等到老师高兴了,就又去请教了。宋濂就这样在自己的恩师处,学到了许多知识。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宋濂终于取得了不朽的成就,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顾问级的人物,并成为太子的老师。

宋濂给我们讲述了他在求学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令我们每个人感到心痛。首先宋学士讲了在一个冬天去拜师旅途中的经历。他说:“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在一个寒风凛冽,雪花飘飞的冬日,宋濂又踏上了求师的行程。他自己一个人顶着刺骨的寒风,踩着过膝的积雪,背着那沉重的书箱。可怜宋濂身上的衣服是如此的单薄,那双单鞋也已经漏了底,只能半拖着走。就这样走啊走,宋濂全身都已经失去了知觉,尤其是那双脚已经被冻裂了。百里行程过后,宋濂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的一家旅馆,这时他全身已经不能动弹。旅馆的仆人们用热水给宋濂擦身子,然后用被子把宋濂裹起来,过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真是为了求学,自己的性命也可以不顾。再看看宋濂吃的是什么呢?“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因为条件差,宋濂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并且肯定没有鲜菜肉食。再看看同住的那些学生吧,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这些为了功名求学的富家子弟们一个个比着穿戴,穿着绫罗绸缎,帽子上顶着红色的缨子,腰中佩戴着白玉的腰环,挎着刀,戴着香囊。相比之下,我们的宋学士却是“缊袍敝衣处其间”,多年的棉衣,破袄在身,真的是有点格格不入。可是我们的宋濂没一点羡慕,反而是醉心于学习,乐在其中。正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至此宋濂把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展现在我们面前。此中表现出的种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宋濂由于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嗜好,真的是以学为乐,真正地做到了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一心向前终于取得了成功,他的种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此段,我出了一个上联,希望同学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出下联。我的上联是:“昔宋学士为求学受尽抄录、叩问、奔走、冻馁之苦,终成一代宗师。”以上就是我对此段的分析,希望对各位老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上一篇:关于教师对好书心得下一篇: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创新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