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2024-04-13

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精选10篇)

篇1: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学习语言首先应想到文化内容,而仅仅不是语言本身.我国传统英语教育体制下的产生的“哑巴英语”即是因为互略了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产生的情况.具体而言,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在翻译中,也要注意文化差异,只有真正体会不同文化中语言意义,翻译才能真正实现“信、达、雅”,而不是简单的字对字翻译.

作 者:李凤彦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基础科学部,四川都江堰,611830刊 名:天府新论 CSSCI英文刊名:TIANFU NEW IDEA年,卷(期):“”(z1)分类号:H31关键词:英语学习文化差异 词汇 翻译

篇2: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摘要】笔者从宏观数据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河南省为例,就城乡居民收入方面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我认为可以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次型结构;强化收入分配功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居民收入的多元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村居民增收速度。

【关键词】居民收入,经济结构,收入分配,农业

一、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各级政府在扩大就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力度,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等方面尽职尽责,为确保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根据笔者收集出到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统计表可以看出河南省20至20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显著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从年的4766.26元到年的20442.62元,增长幅度达到76.68%,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从2000年的1985.82元到2012年的7524.94元,增长幅度达到73.61%。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平稳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 图

(二)城乡居民收入构成特点(以最近5年数据为例分析)

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表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中,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其主要特点是:

1、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依然占据主体地位,农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较低。从笔者收集出到2012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可以发现:城市中工资收入从20的9044元到2012年的13666元,所占比例从53.77%到60.22%;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从年的1500元,到2012年的2989元,所占比例从25.02%到30.41%,工资性收入依然不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财产性收入成为增收新渠道,但所占比重仍较小。城乡居民积累的财富不断增加,理财手段日益多样化,加之房租上涨,特别是自以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日趋活跃,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带动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

从笔者收集出2008年到2012年河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情况反映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34元,较2008年增长178元;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35,较2008年增长82元。城镇居民财产收入所占比重从2008年的1.12%到2012年的1.53%;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从2008年的0.88%到2012年的1.37%。增速明显较慢。

二、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收集、汇总2000-2012年河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人均GDP水平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从2000年至2012年人均GDP从5450元到2012年的31499元,增幅近83%,然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占GDP的比重却在逐年减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人均GDP水平低的相当多,而且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说明国家在初次分配中对个人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农村居民,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居民收入的增加,从而限制消费,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甚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2000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使城乡居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十二五”期末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40元的`目标,针对河南的经济增长方式,结合上述有关宏观数据,整理得出以下措施:

(一)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过去集中到城市的非农产业不断扩散到农村中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性倾斜,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走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发展手段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二)强化收入分配功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分配关系,解决好经济发展、企业效益,财政增收与个人增收的关系。把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有力措施适当扩大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使居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付红研.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

篇3: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一、萌芽成长与宗旨之异

和许多艺术形式的差异一样, 中西戏剧文化的差异从孕育时就开始出现。中国古典戏曲最早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时, 在民间出现了“角抵戏”, 具有表演性质的, 在宫廷, 也有为皇帝贵族表演歌舞乐和杂戏的艺人, 发展到南北朝时期成为“歌舞戏”。优伶表演产生于唐宋时期, 包括以滑稽为特点的“参军戏”以及民间“俗讲”和“变文”。“元杂剧”形成于宋代, 瓦舍勾栏等娱乐场所的出现给民间的歌舞和表演提供了一个融合统一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 金代北方的“金院本”与南方的“南剧”不断发展融合, 最终的中国戏曲得以诞生。从整个形成过程来看, 中国戏曲在其孕育和成长期间, 一直围绕着同一个主旨, 那就是娱乐。不管是皇亲贵胄还是平民百姓, 不管是角抵戏还是歌舞戏或者瓦舍勾栏的表演, 皆是为了娱乐。

相对而言, 西方戏剧的起源要肃穆得多。西方戏剧的源头是古希腊戏剧, 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与祭祀大典紧密相连。大典上根据流传的神话传说进行表演, 形成最初的戏剧元素。后来经过内容的拓宽和形式的改造, 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但自始至终, 戏剧都与宗教息息相关, 群众以及统治者对其态度也极其慎重。雅典民主政治期间, 就以向群众发放观剧津贴的措施进行文化传播。而在整个中世纪, 戏剧都是在教堂、广场演出, 且主要是表现上帝的伟大和圣徒事迹。综合而言, 西方戏剧无论是出生还是发展, 都比中国戏剧倍受尊重和呵护。

打个比方, 如果说西方戏剧是贵族的王子, 那么中国戏曲就像贫民之子, 一个在别人的仰望中高傲地成长, 一个在别人的嬉笑逗骂中顽强生存,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外国的戏剧形成要远远早于中国戏曲, 因为相对中国而言, 西方具备更优厚的外部条件。从戏剧的萌芽成长和宗旨的差异中, 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民族殊异的文化心态, 体会到隐藏在文化背后民族的成长与心灵印记。

二、不同的接受心理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 它代表着其民族的感物方式, 灵魂的呼声, 是其抒情达意的载体。从文化接受角度来看, 既然出身不一样, 观众的心里自然不一样。以娱乐为目的的观众, 在观看过程中会将自身情感的愉悦与情绪的抒发放在首位, 在精彩处拍手叫好, 在低落处伤心落泪, 不会管台上表演需要何种环境。所以在中国的表演舞台上, 会有那些扮演反面人物的演员被台下激怒的观众打断表演, 甚至拳脚相加的情况……而对于本身就已娱乐观众为目的的戏曲本身, 观众的这些反应恰恰是一种肯定, 一种承认。所以形成一种台上大唱, 台下小哼, 台上伤心, 台下落泪, 台上人团圆, 台下闹翻天的“热闹”场面。就某种程度而言, 中国戏曲艺术在艺术接受方面做得可谓极致。但是西方戏剧则不然:观众以仰望的姿势看台上的表演, 带有一种宗教神圣感, 这种神圣感融在对艺术的欣赏中, 所以形成观众在戏剧欣赏时特有的礼节, 比如在换场时鼓掌, 在看戏过程中不出声等等, 这些在中国观戏中完全不存在。西方的艺术欣赏里有这么一条:尊重艺术, 尊重艺术家。可以说, 这在中国, 没有上升为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文化态度。这种不同的接受心态, 各异的期待视野实则间接的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主情与明理之辩

与西方戏剧相比, 中国戏曲在内容上更趋向于写意和抒情, 用典雅精致的语言表达世俗情感, 一切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却又更加简化, 即简化叙事重在抒情, 这是中国戏曲尤为突出的特点。西方戏剧, 以莎剧为例, 在语言上自然不乏诗化处理, 然而相对而言, 舞台上的模仿、再现, 通过时空颠倒表现生活的这一言理主旨更为突出。在接受过程中, 倾向于内在抒情的中国戏曲作为封建末期的俗文化, 在当今社会却升格为雅文化, 逐渐出现“曲高和寡”的状态, 更多的贴近生活的视听形式, 比如电视电影, 代替了戏曲。在西方当然也会出现新科技和新视听形式的冲突。但不同的是, 从根本上说,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娱乐需要, 更讲求实际作用, 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消遣方式, 它更多是一种满蕴感情力量的文化元素。西方的戏剧从一开始就站在“艺术”高度, 即使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 却仍以“艺术”为名, 继续被传承和发展, 并且依然是个受人百般尊重的“贵族之子”。它更多的体现人们对于生活真谛、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体悟。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各国文化的交融, 中西方的交流更多, 融合更多, 如果中国传统戏曲等能得到“艺术”应有的待遇, 那么人们更能以“欣赏”的态度接受戏曲。但是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仍归于生活, 戏曲的接受还应该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之上, 给予其作为艺术的该有的尊重和空间。

摘要:中西方文化由于受地域、民族、宗教、思维习惯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在共铸人类文明辉煌历史的同时, 又各具特色, 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质状。本文试从中国戏曲与外国戏剧对比浅探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戏曲,戏剧,文化,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马积高, 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2]谭燧.《外国文学史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俞为民.《中国古代戏曲简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

[4]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92

篇4: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翻译 不对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而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是翻译实践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口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习语只有应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一、英汉翻译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容纳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反映文化的任何内容,同时它也受到文化的制约。正如Juri 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习语是语言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例如,英语中“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是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汉语中“败走麦城”是指古时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打败退兵麦城一事,两个语词来源于不同的历史事件,但寓意相同,都是指惨遭失败。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风俗习惯同样影响习语。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如汉民族在思想深处尤其是政治观念上有崇左惧右的心理,日常生活中眼皮跳人们常常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而英民族则有“尚右忌左”的习俗,清晨起床要右脚下地才是一天吉利的兆头,所以有Get Up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Bed(一起床就心绪不佳)这样的习语,类似Right-Handman(得力助手)等这样的表达。

英汉文化同样也受到明显的宗教影响。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多信仰基督教,因此基督教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非常深远,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很穷,就有As Pooras The Church Mouse,再如The Golden Bowl Is Broken(幻想破灭,生命结束),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

由此可见,在民族各自豐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习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明显独特性,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各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保留语言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差异受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英汉翻译的不对等

翻译学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王佐良先生也说:“翻译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因此在翻译实践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在翻译中要克服这些差异和障碍,做到以文化为原文的绝对对等是不可能的。所以对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对等才是绝对的。

所谓的不对等,即指译入语中没有与译出语直接对应的语词,这种不对等有程度上的差别:有时为完全不对等,有时为部分不对等,因此造成翻译实践中的困难程度也不等,这里我们就从上文提及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神话等方面来分析一下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在英汉翻译中的引起的不对等的情况:

1.源语言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目标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少见或常常被忽视。例如:“拜年(Pay New Yearcall)”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特指在中国农历新年时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访,交流感情。中国人注重社会以及人际之间的交流,过年时拜年也是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而西方人相对独立,也没有过年时拜年的习惯,因此没有特定对应的词存在。又如Pizza是西方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品,有点像中国的馅饼,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是缺少邀一。概念的,自然是没有对应的词来翻译,而翻译成馅饼显然是不恰当。

2.源语言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指代,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由于相对保守的民族特性和数千年来的传统教育,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浓厚,几乎所有的亲戚关系都能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名称,但在英语里却没有,因为英美人的家庭观念淡薄,并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像汉语中的“妯娌”和“连襟”,就不能直译成英语,只能译成Women Who Are Mar Tied To Brothers以及Men Who Are Married To Sisters,但这并不是对等的翻译,只能算是解释,因汉语词典也是这么解释妯娌和连襟的。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妯娌是“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连襟是指“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Women Who Aremarried To Brothers以及Men Who Are Married To Sisters这两句只能说与“妯娌”和“连襟”的汉语定义基本对等,而不能说是这两个词本身的对等翻译。

3.源语言和译人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是名牌产品,翻译成英语Three Guns。如果将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三”在这些国家表示“积极”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贝宁等地,则不能将“三枪”翻译成Three Cuns,因为在乍得像“三”这样的奇数表示“消极”的意思,在贝宁“三”含有“巫术”的意思。这也是数字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再如,英语的Black Tea,翻译成汉语是“红茶”,而不是“黑茶”。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而英国人重点放在茶叶的颜色上。

篇5:从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从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习语是文化的一部分,是语言的精髓.习语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习俗和文化背景.因此我们在翻译习语时需要借助文化语境的.帮助,需要了解习语的文化差异,并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

作 者:游娟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330098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H3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篇6: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5结语

当然,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表现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我们看到,其文化上的差异,在语言习惯上,也有着诸多表现,因此,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中英茶文化对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应用价值。当然,在整个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其需要解决的重要困难,就是其语言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障碍,而这恰恰为目前我们开展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宋宗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武夷学院茶学(茶文化经济方向)专业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8):179-181.

[2]黄园园.CBI大学英语分科教学———地方本科院校向职业院校转型形势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需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116-118.

篇7: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心能生万法, 有好有坏, 所以音乐也有好有坏;但“法亦能生心”, 乐也能陶化万物, 好的音乐能使人的性情得到陶冶, 而且这个过程比强制的礼法规训、抽象的道德说教更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于人的塑造。塑造出什么样的人呢?从其下文的描述中我们正可以由此看出儒家对社会中人的理想。

“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 皆形见于乐, 故曰乐观其深矣。” (《乐言》)

“致乐以治心, 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乐化》)

类似句子还有很多,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儒家对理想成人的许多具体描述。余虹先生在他的研究生论文《从<乐记>之“乐”的变迁看中国人美意识的发展》中说:

《乐记》中之“乐”有六种含义, 从“乐器”到“欢乐”, 从感官享乐之物到一种艺术形式, 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到音乐以至德音的纯粹艺术, 几乎包括了先秦了对整个“乐”的看法…… (乐至德音是) 对音乐理性内容的进一步规范与强调。在这个意义上, “乐”成为了伦理善的化身。“乐者, 德之华也”, “德”为“乐”之核心内容, “乐”为“德”之表现形式。“知乐”成了衡呈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志。“乐者, 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不知音者, 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 众庶是也;唯君子唯能知乐” (《乐本》) 。“知乐则几于礼矣”。这就是说, 只知声而不懂音的是禽兽, 只知音而不懂乐的是众庶。只有道德修养极高的君子, 才能懂得乐, 懂得了乐, 也就接近于懂礼了。可见, “德音”之“乐”, 从某种意义上说, 已不是一般的艺术形式, 而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美与善的高度统一。

由此可知, 成人的理想-----道德修养极高的君子———的标准即可为:能懂这种“德音之乐”。

古代“德”与“得”从文字的层面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而施与人, 即一个人将其所“得”恩赐于人, 受施而无此者即“得”, 反之施予的行为人即有“德”。它与“乐”的关系大概出现在《国语》:

“物得其常曰乐极, 极之所集曰声, 声应相保曰和, 细大不逾曰平。于是乎气无滞阴, 亦无散阳, 阴阳序次, 风雨时至, 嘉生繁祗, 人民和利, 物备而乐成” (《国语·周语下》)

天德将“和”的原则授予人 (“和”而生物, 在对立统一中产生出“和”与美) , 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被规定, 在这种授受关系中的双方都应顺了规律而被认为是“美”和“善”, 音乐是正德养善的有力手段。《左传·襄公十一年》又说:“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 礼以行之, 信以守之, 仁以厉之……同福禄, 来远人, 所谓乐也”, “乐”又是“德”的表现形式和物化。

在《乐记》中, “乐”本质上是成为了一种道德形象, 那么就可以从对“乐”的要求看到儒家对人的道德的要求。从总体上看, 儒家对“乐”的外在形式的设计要求是:乐必须有中和的形式之美。徐复观先生就认为“中与和是孔门对乐所要求的美的标准”。中和即多样性的统一, 使主体在“反情”、“比类”中, 身心不致于泛滥流放偏于一端从而能“如琢如磨”, 使得情与志、情与性、身与心和谐圆融, 从而能平其心, 心平则德和, 从而由乐之和自然而然地达成儒家的成人境界。

“乐由中出, 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 礼自外出故文”。音乐能使人淡泊明志, 能在人性需求的本性之中 (情性) 实现“性”“伪”的统一;音乐之和不仅是人伦道德之平和, 亦有天地、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之意, 亦像阴阳五行的互动, 能育养万物。儒家君子能识之并顺行之。

张宇红, 河北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摘要:“人”是儒家的政治、道德、思想著述等种种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 自然儒家最重成人, 在如何教化成人的问题上又一贯重视乐教的作用, 而《乐记》是先秦时期音乐方面的总结性著作, 本文即试从其乐教目的上简单总结先秦儒家关于成人的标准、理想。

篇8: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关键词:烟台福建会馆;妈祖文化; 深远影响

妈祖文化是一种海上文化,于清末传入地处胶东沿海地区的烟台,烟台福建会馆是其驻足烟台的载体,让人们能多方面的了解妈祖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深远影响。近年来,妈祖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有关妈祖文化的著作也逐渐增多。本文针对烟台福建会馆格局与特点结合参考文献资料、以及自身对烟台福建会馆的实地考察,进一步阐述妈祖文化的源流、传播及其深远影响。

一、烟台福建会馆的修建、格局与特点

(一)烟台福建会馆的修建:

烟台作为一个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城市,自古以来经此地南来北往的旅客就很多。在清末年,烟台开埠通商,更是聚集了沿海各省的商人,他们为相互之间能更便利地联络与集会,往往会集体出资建一座仿照家乡建筑样式的会馆。其中有不少来自福建的商人,他们修建了福建会馆(又名天后行宫)。

烟台福建会馆始建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落成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其修建历时较长,修建过程亦极其复杂,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时是由福建同化人

叶庭铭在烟台负责选址督建的,建成后还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庆典仪式。叶庭铭死后,由他的

儿子叶永昌、叶永甫二人负责会馆的管理工作。叶氏家族的人对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烟台市博物馆内至今仍保留有叶氏兄弟的合影。1996年11月12日,福建会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台福建会馆成为一座完全意义上的与妈祖文化相关的民俗博物馆,具有巨大的民俗文化价值。

(二)烟台福建会馆的建筑格局与特点:

烟台福建会馆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雕刻细致、宏伟壮观的建筑艺术特色。总体格局由山门、大殿、后殿、戏楼和两厢五部分组成。进入福建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山门是一座高大的木石结构建筑,主门3间,两侧次门各一间,外加两耳房,高约10米,有14根柱础支撑,屋顶由雕饰精美的斗拱托住,上覆翠蓝琉璃瓦,屋脊上有‘二龙戏珠’龙吻,屋脊瓷板画有花卉、走兽、仕女图等。”[1](P120) 山门的南面是大殿,歇山重檐,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枋木、雀替、槅扇等部件雕饰祥禽、瑞兽、花卉、人物等。大殿坐南朝北,殿内中央供奉着美丽年轻的天后圣母(即妈祖)的神像,大殿是天后行宫的主体建筑,游人可以进入大殿内参观与朝拜。

戏楼坐南朝北,直面大殿内海神娘娘的雕像,戏楼上有较大的戏台。戏台,传原为福建所造,因海运途中构件沉没,后在烟台补建。每到中国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降日)及九月九(妈祖升天日),人们聚集在这里,社戏以祭。两厢坐落于东西两侧,东侧的厢房现为妈祖文化陈列展,展览着从妈祖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的许多文物、图片与史料等。

雕刻精美是烟台福建会馆的突出特点,被人们赞扬为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展览馆。“以品种而言:有木雕、石雕、琉璃雕;就形式而论:有圆雕、浮雕、深浮雕。里面的各种雕刻艺术品

让人赞叹不已,大殿重檐间的琉璃雕色彩鲜艳,精巧细密;山门础柱上的盘龙凌空取势、活龙活现,石狮、石鼓俏丽玲珑,风韵独具;迎壁上的盘龙‘米芾拜石’、‘苏武牧羊’等石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还有整座大门、大殿的构件可以说是无木不雕 、无雕不美,悬于山门梁枋下的花篮和乘莲珠造型优美、流金溢彩,触目皆是的龙凤、狮兽,或怒目、或舞爪,千姿百态,各有情趣。梁坊、雀替等处还雕有近百个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诸如‘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等,刀法细腻,惟妙惟肖,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所罕见。”[1](P121) 福建会馆美轮美奂的建筑风格特点显示了建筑者的聪明才智。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才有幸欣赏到如此活灵活现、美妙经纶的建筑,这也是令每个烟台人引以为豪之处。

二、妈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追溯妈祖文化的源流

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已经与烟台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从心底里对其怀有崇拜敬仰之情。但其历史可谓渊源流长,早在宋代时就已产生。“天后”(闽粤地区称为妈祖,北方地区称其为海神娘娘),其家乡故里位于福建兴化郡莆田县湄洲岛。出生于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的那天,“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并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2](P3)

妈祖林默自小就生长在大海之滨,生前不仅聪明善良,得到神人的赐福,而且她还有防疫治病的本领:“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县尹妈祖有解难之法力。于是,县尹亲自拜请妈祖,妈祖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

来官,告诉他用昌莆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

愈。”[3](P107) 由于湄洲岛当地的沿海居民以出海捕鱼为生,时常会遇到危险,相传妈祖常能救助遇难的船舶、渔舟、商船。其中流传至今的传说故事也数不胜数,如:机上救亲,说的

是妈祖织机上出神营救海上遇险的父兄的故事;化草救商,说的是湄洲西有一个乡名门夹,有商船遭遇风险,求救于妈祖,于是妈祖掷草化木附舟,使其得以不沉。因此她受到人们的敬重与爱戴,被称为“神女”。

然而妈祖林默活的时间并不长,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辞世,此时她年仅二十八岁。这一天,正值重阳,妈祖托言登高远游,然而在湄洲屿“飞升”。 “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嵋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2](P3) 于是人们为她修建庙宇并加以祭祀,其逐渐成为莆田沿海居民的保护神。妈祖信仰原本只盛行于福建莆田妈祖出生地的沿海一带,后来不断向外传播。

nlc202309020811

(二)妈祖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妈祖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主要与宋至清历代帝王对其不断褒封有关。从宋徽宗到清咸丰帝,妈祖受到各代皇帝褒封多达20多次,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

宋代时,妈祖就被册封为“夫人”、“妃”。宋代宣和年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国时,

中途遇到大风,路允迪所在的船,被认为是由于得到了妈祖的庇佑,得以幸免于难,因而,特赐庙号曰顺济。“乾道乙丑加封善利。淳熙间加封灵惠。庆元、开嬉、景定间累封助顺、显正、英烈、协正、集庆等号,又《夷坚志》兴化军海口林夫人庙,灵异甚著,今进为妃云。则在宋时已封为妃也,《元史·祭祀志》南海女神灵惠夫人,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是天妃之名自有元始。”[4](P625)

元代妈祖被封为天妃,这与当时实行的南粮北运的漕运政策有关,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有助于漕运的顺利进行:“元文宗天历元年夏,备海道万户府分司运粮至大海,遭飓风骤起,巨浪连天。七日夜不息人困力疲,运艘几乎翻复,舟人哀号祷神。会日暮,有灯从天空而下,

掩映舟中,辉煌如昼,宛见神灵陟降。少顷,怒涛顿平,船上觉异香缤郁。二年,漕运复籍默庇无失,加封‘护国辅主庇民显祐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著天妃’。”[5](P205)

明永乐时对其加以褒封,与郑和远洋航行有重大关系:“在郑和的力陈下,皇帝‘赐祠乐师,尸祝者遍天下焉’,使天妃庙祭典更加隆重、热烈,京师城里也兴建起妈祖庙,对妈祖女神礼待有加。”[6](P158)

清朝统治者同样也十分重视妈祖文化,“清代对妈祖的褒封,在历代次数最多、规格最高、字数最多、密度最大、但也最有规则,超过宋元明任何一代。”[7](P282) 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妈祖首次被封为天后,究其原因这与当时施琅成功收复台湾有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水军攻克台湾,也上奏得到海神天妃的帮助,康熙帝欣喜之余于第二年赐封‘护

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把妈祖封号由妃升格为后,这是人间女性名份品位的最高点,可见清王朝对利用妈祖以统一台湾的作用是极为重视的,从此‘天后’称号广为流传”。[7](P160) 继康熙帝以后的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以及咸丰帝也对其进行不断地褒封。因而,妈祖的地位不断提高,妈祖文化也遂由福建地区不断向外得以传播与发展。

三、从烟台福建会馆看妈祖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有利于加深烟台与福建南北两地人民之间的友谊

烟台福建会馆是由福建商人共同出资修建的,是福建商人北上的见证,同时也是妈祖驻足烟台的重要载体。它的建成不仅有利于福建商人业务以及乡情上的往来与联系,同时也有利于两地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加深两地人民友谊的重要作用。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她将烟台比做“灵魂的故乡”,这与她童年在烟台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冰心于1900年出生在福建福州,然而:“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婉莹的父亲奉命到烟台,任海军训练营营长,同时筹建水师学堂,全家从上海迁到了烟台。”[8](P11) 不仅如此,冰心还和父亲一同去参加过烟台福建会馆的落成仪式:“为了庆祝会馆落成,宴请当地官绅,唱戏三天,谢葆璋是被邀请的主宾之一。谢葆璋带着婉莹来到会馆的山门前,婉莹被那金碧辉煌的宏伟建筑惊呆了。特别是那金字的匾额上‘天后行宫’四个字,都是她认得的,她轻声地问爹爹:‘天后行宫是谁?’父亲说:‘这是供奉海神的宫殿······求她保佑海上平安。’这个优美的传说,深深地烙在婉莹纯洁的脑海中。”[8](P16) 妈祖光辉善良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印刻在年幼的冰心的心里,她对这位来自自己家乡的海上娘娘也十分崇敬。因而烟台福建会馆无形之中拉近了烟福两地的距离,妈祖文化对于加深两地人民的友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每当烟台福建会馆举行大型的祭祀妈祖的活动时都邀请许多福建人参加。其中,2010年烟台福建商会举办的第一届妈祖文化节和纪念妈祖诞辰1050周年祭典活动,同时也是历年来烟台市举办的妈祖文化活动中最为隆重的一次。为庆祝这一盛大节日,由烟台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主办、烟台福建会馆、烟台福建商会共同承办在烟台福建会馆举行,主办方举办了大量有民间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传统古装戏、京剧、吕剧、民间杂耍、锣鼓等传统表演节目,福建商会还特别邀请了驻山东各地的福建籍商团、人士齐聚烟台,并从妈祖故乡莆田请来了民间祭祀团进行盛况空前的并具有浓郁福建特色的民间祭祀表演活动。从上述可以看出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不仅与烟台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人们从心底里对其怀有崇拜敬仰之情,而且更有力地加深了烟台与福建两地人们心灵上与感情上的沟通。

(二)对于连接海峡两岸的文化信仰起着重要纽带作用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祖,有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台湾先民早先就把妈祖文化信仰带到了台湾。“台湾人称早期从湄洲分灵的妈祖像为‘开台妈’或‘开基妈’。妈祖在台湾同胞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魅力,是台湾拥有信众最多的一尊神袛。台湾全岛现有妈祖庙800多座。”[9](P34)

台湾人们信仰妈祖而且他们每年都会举办迎立妈祖的活动:“1989年5月,台湾宜兰县

就有19艘渔船载着244名信徒直航湄洲,并迎立回祖国内地妈祖祖庙的38尊小型妈祖像和两尊大型神像。”[10](P187)台湾居民对于妈祖怀有深深的敬意并且他们信仰的十分真诚。福建会馆作为妈祖文化信仰的载体,同样可以为异地他帮的台湾人民在这里找到心灵上的归属感。福建会馆在烟台的坐落不仅有利于烟台与台湾之间经济与贸易上的往来,而且有利于加深两

地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更重要的是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信仰把海峡两岸人们之间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妈祖信仰成为台湾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它就像架设在人们心中的一座桥梁,把海峡两岸的胞情乡谊紧紧地连在一起。”[9](P34) 因此,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可以作为见证台湾与大陆之间同根同源的象征,同样可以见证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海峡两岸人们的信仰与感情都会紧密相联。妈祖文化被海峡两岸人民共称为“海峡海平女神”,架起了两岸同胞沟通骨肉情意的桥梁,并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nlc202309020811

(三)有利于中外友好的交往

随着妈祖文化不断地从中国向海外传播与扩展,许多临海国家也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信仰,并建有妈祖庙。妈祖庙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印尼、泰国等地,就连在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美国旧金山等华人居住地,也有妈祖庙的踪迹。因而,妈祖文化可以见证中外的友好交往,下面以中日友好交往为例进一步的阐述。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有许多共同的文化信仰,中国的海神信仰妈祖很早就传入日本,日本作为沿海岛国也成为国外信仰妈祖最早的国家:“试举些例证:琉球(今冲绳)是日本最早信奉妈祖的地区。当地有三座天妃宫:一处是下天妃宫,位于那霸天使馆东侧,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05)。一处是上天妃宫,该宫位于久米村。还有一处是姑米岛天后宫,该宫位于姑米岛真谢港,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神户中华会内有天妃宫,该会创于1892年,由清廷驻日公使李廷芳、驻神户大阪领事洪遐昌发起,内设天后宫。此外,北海道的青森县也有天妃庙。”[11](P52—53)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妈祖信仰早在明永乐时期就已经传入日本,并且像北海道、神户等地都建有妈祖庙。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作用。日本文化对中国也有过一定的影响:“程顺则《重建天妃楼记》称河口原来的妈祖庙很小,康熙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由日本人资助,进行扩建,出现庞大的天妃宫,当时日本人还来此庙学医术,其中的魏士哲专学补唇术,后来成为琉球的著名外科医生,她回国时曾带去天妃像和千里眼、顺风耳像三尊,至今犹存,这是中日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11](P58) 烟台距离日本较近,烟台福建会馆作为妈祖文化信仰的载体,每年烟台福建会馆举行活动时都会有许多日本人也加入其中,这更进一步加深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互动。

(四)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妈祖具有的勇敢、博爱、奉献的高尚情怀让人们愿意把她敬为女神,并鼓励后代向她学习。妈祖文化引人向善的品质受到后人的重视:宋代状元黄公度曾用诗句“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元代诗人张翥曾用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等来形容它的重要作用,加之又不断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使其成为促进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由此可看,毫无疑问妈祖文化组成了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作为博爱、正义、善良的代表,妈祖当之无愧。代代相传的妈祖故事都表达了人们对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向往与追求。关于妈祖优良品行的口传故事和神话描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关于妈祖牺牲自我,挽救海上遇难的人们的故事,体现了她舍身忘我的高

尚情怀;其次是关于妈祖尽心尽力、治病救人的故事,主要赞颂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再次是关于妈祖拼尽全力与危害人间的妖怪作斗争的故事,显示了她爱国护民的品质;最后是通过记载妈祖日常的生活故事,从细节中显示了妈祖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这些故事,都在诉说她的勇敢、善良、孝敬、博爱、扶危济困等美好品质,对

后人心灵的陶冶、社会风气的转变,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包含巨大价值的妈祖文化,充实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起源宋代福建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后因其扶危救济、博大无私的精神使之不断向海外传播,逐渐成为沿海地区民众生活的信仰女神。烟台地处胶东沿海,也深受妈祖文化的影响。其中这座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享有“鲁东第一建筑工程”美誉之称的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就是妈祖文化驻足烟台的象征。

妈祖作为海洋女神形象的代表,寄托了沿海地区民众对航海平安的殷切期盼之情。俗话说:“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妈祖文化信仰作为沿海居民共同的精神寄托,发挥着联结人与人心灵纽带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妈祖文化已超越了一般的民俗文化,成为海内外华人和沿海居民共同的精神寄托,体现着中华民族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另一方面,妈祖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妈祖文化,保护妈祖文化遗产,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刘铭伟.烟台精华[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3.8: 120—121

[2]龙 辉.赤湾妈祖文化概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1: 3

[3] 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宗教信仰[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07

[4](清)赵翼著、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陔余丛考[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625

[5] 林庆昌.妈祖真迹[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 205

[6] 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58

[7] 罗春荣.妈祖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9: 160、282

[8] 卓 如.冰心全传·上[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 11—16

[9]林文豪.妈祖——连接台湾海峡两岸的信仰纽带[J].民俗画刊,1990(4):34

[10]谢必震.台湾历史与文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187

[11]宋兆麟.中国妈祖神与日本姊妹神[J].民俗研究,1993(2):52—58

篇9: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包含很多内容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也蕴含着不少最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些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观点的凝结、概括和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提出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阐释,提炼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焦国成提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集中地表达一定的基本价值理念,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含着三个核心价值理念,即“人本”、“公忠”、“和谐”[1]。徐惟诚等认为,求真、发展、民主、公正、和谐应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容[2]。韩震建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也就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可以进一步凝练或确立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民主可以包含着自由,公平能够注释着正义,和谐已经蕴涵了人道,进取也包括着开放的心态[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最全面阐释。报告用二十四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4]。

2 西方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积极品质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5]。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首先提出的[6,7],之后这股积极的思潮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

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不应该只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还应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关注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在个人的层面上,关注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在群体的层面上,关注公民美德,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8]。

3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西方积极心理学的三大基石: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第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例如勇气、希望、正直、公平、忠诚等;第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例如民主的社会、团结的家庭等[9]。两者都着眼于以人为本,都以构建和谐社会、追求人们幸福为目的。

3.1 总体层面——以人为本

积极心理学虽然是上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场重要的心理学运动,但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巨大贡献。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思想,它倡导积极人生理念,消除了传统心理学过于侧重不良个性问题和消极心理的倾向。以人为本,既是积极心理学重要的人性思想,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主张[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价值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物质力量,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总体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一致,都主张以人为本,注重激发人们内在积极的方面和创造潜力,迎合了人性的本质,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培育提供了心理基础,使人们更易接受,使其观念更易被人们内化。

3.2 群体层面——营造和谐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家层次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次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层次和社会层次都属于群体层面,在群体层面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提倡的思想和精神是为了营造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也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层面,也关注群体层面,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美好的组织系统,着眼人们在什么样的组织系统中更能发挥自我的优势等。有研究发现,在跨文化研究中,几乎总能发现主观幸福感与稳定的没有政治压力和军事冲突的民主社会之间存在牢固的联系。而且,公平的社会文化能够带来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另外,在高福利国家、公众机构运转高效的国家、官民关系和谐的国家里,人们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11]。这些研究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高度契合,也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其深厚的心理依据。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积极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培育的根本在于发展人们的积极面,构建让人们感到幸福的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也就是,为了增强人们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认同,同心同德地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焕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了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和谐理念,发扬和谐精神,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12]。

3.3 个体层面——追求幸福

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个体层面,即公民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占阳指出,社会主义终极价值就是普遍幸福主义,它是统领和规定社会主义全部价值的最高价值[1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导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社会组织,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着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权力。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生活幸福是营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心理学的使命就是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与和谐美好的社会[11]。

在个体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积极心理学都以实现人们的幸福为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倡导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继而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积极心理学用实践和科学方法为人们的幸福指出了实现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纲领,以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为手段,可以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培育提供新的思路。

4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12]。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施关键是价值理念经内化而成为人的行为向导,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考虑个体心理因素,能够更大众化,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并内化。

积极心理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和科学方法上的较为成熟的心理学取向,无论是总体层面、群体层面,还是个体层面,其研究目的和指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很高的契合度,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更深入人心,更容易被内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对策和思路。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多个方面存在契合点和共同性,两者都倡导以人为本,都强调人本身的创造力和积极品质,都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们的幸福为目标。本文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通过总体、群体、个体三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进行探讨,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对策和思路。

篇10:试从文化差异看英语学习

关键词:五河民歌;过渡交融性;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12-02

五河民歌起源于安徽省的五河县,具有丰厚的本土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民间艺术特征。上世纪80年代,一曲《摘石榴》,以优美的旋律,欢快、明畅的曲调,大方的表演形式让大江南北识得中国民歌大系中五河民歌这朵艺术奇葩。五河民歌主要有劳动号子、秧歌、小调、儿歌等几种类型,其中由于五河县地处平原和丘陵地区,没有高山大川,因此主要以独具特色的民歌小调为主,其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淮河流域汉族民间音乐文化典型代表之一。2008年6月,五河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河民歌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南北不同文化,多重风格并存,其中以过渡交融性较为显著。本文从五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及五河民歌曲调、节奏特征等方面,分析五河民歌过渡交融性艺术特征。

一、五河的地理、气候及历史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五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下段,东接江苏省泗洪县,南与嘉山县、凤阳县接壤,西同蚌埠市和固镇县毗邻,北与泗县、灵璧县接壤。境内有淮、浍、崇、潼、沱五大河流穿过,地形以冲积平原和丘陵为主,其中平原面积约占79.4%,丘陵8.9%,河湖面积11.7%。

(二)气候条件

五河县受东部季风气候影响,属于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农业气候,该过渡地带的气候造成该地区常年遭受雨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三)历史概况

五河县历史悠久,夏、商属徐州地,周属青州,春秋为鲁国地,战国为鲁、宋、吴三国国境,后属楚国,汉唐其隶不一,北宋始置五河县,元属淮南路泗州,明属凤阳府,清属泗州,民国废道改第四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时期改为泗五灵凤县,建国后由宿县区改归为蚌埠市。

二、五河民歌过渡交融性特点形成原因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五河民歌的风格

民歌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是民歌最基本的特征,而这种特征恰是我国区域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马勇等[1]从音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角度分析了音乐的起源、传播、风格、文化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苗晶等[2]在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中也指出民歌在题材、体裁、传播上与地理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影响民歌风格最基本的因素来自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五河地处淮北平原和皖中丘陵的交界处,境内水路四通八达,这样无山区多水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五河没有高亢、悠长、嘹亮的山歌,只有劳动号子、秧歌、小调和风俗歌等,其中以小调为主,曲调清新流畅、节奏平稳、委婉含蓄,这也与五河所处的平原地貌、田野风光相一致。其表演方式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等。四通八达的水路使五河东部成为南北的过渡带之一,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北方中原文化、东北齐鲁文化的影响,也受到西南楚文化、东南吴越文化的渗透,使本地民歌表现出多重风格并存的过渡性与融合性,其民歌风格、旋律,既包含着淮北那种侉腔侉调、粗犷豪迈的元素,又有着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带有很强的抒情性,形成了南北兼容的音乐特点。

(二)过渡性地带气候成就五河民歌独特的风格

不同气候可以塑造当地人们不同的的气质、性格和情感,对民歌的理解、审美情趣也有所不同,从而对当地的民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五河属过渡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温差变化较小。这样的气候使人们更喜欢线条平缓、变化幅度较小的民歌,因而五河民歌曲调抒情、细腻、委婉。

(三)人口迁徙对五河民歌过渡交融性风格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明初洪武年间为改旧制,将江苏苏州以及山东等地的庶民大批迁移到五河及周边地区。移民和原居民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文化空间中不断交流融合,为当地民歌增添了异地的音乐元素。民歌在不同的文化因素中吸取营养而茁壮成长,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与交融日趋成熟,逐步形成了它独特风格。它的独特韵律既包含有淮北平原那种侉腔侉调、粗犷豪迈的元素,又有着清秀委婉、节奏平稳、抒情的元素,这种独特性——过渡交融性是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

三、五河民歌的艺术特征

(一)音阶、调式特征

《五河民歌选》收录了60首民歌曲谱,其中五声音阶所占比例约为61.67%,六声音阶所占比例约为36.67%。我国民间音乐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方音乐和五声音阶为主的南方音乐。五河民歌中的音阶正处在从六、七声音阶向着五声音阶过渡地带,因而六声音阶占据了一定比例,可见五河民歌的音阶特征充分表现出了南北融合性。

五河民歌的调式以徴调式为主,所占比例约为63.33%,其次则是宫调式,约占比例26.67%。安徽省民歌调式统计宫调式约为11%,可见五河民歌宫调式所占比例要高于安徽省平均数,这主要与人口迁移有关。由此也能充分表现出五河民歌调式特征的融合性。

(二)节拍特征

五河民歌的节拍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规整拍子以及变换拍子。规整拍子主要体现在小调和劳动号子中,这类民歌是五河民歌的主体,节拍节奏相对规范,以适应节拍强弱的规律性以及语言强弱的规律性。变换拍子主要体现在秧田歌中,通常在民歌中的衬字、衬词以及衬句中出现。拍子变换有助于音乐情绪表达——从陈述性转变为抒咏性,以渲染音乐情感。五河民歌这种规整拍子到变换拍子的转化也体现出了南北音乐的过渡性。

(三)节奏特征

五河民歌节奏相对灵活丰富,不稳定性的节奏类型常常出现,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在五河民歌停顿的部分,往往会使用中性节奏,这种节奏能够使停顿处表现出稳定性,同时又在句中表现出不稳定性,这种节奏通常会与级近音型相结合出现在结束部分,以便化简为繁,有效表现出五河人民的细腻内心情感。五河民歌中还有一种OX节奏,这种节奏在淮北平原的泗州调中非常常见,同时在辽宁的民歌、河北的民歌以及东北二人转等北方民歌中也较常见。OX节奏能够表现出更加风趣、轻松的情感,与南方细腻、含蓄、委婉的密集型节奏完全不同。

五河地区处于南北过渡带,虽然节奏中多为南方密集型节奏,但是偶尔也会出现轻快的北方闪板节奏,这也是南北艺术风格的融合性在五河民歌的体现。

(四)音程特征

所谓音程,就是指音与音之间的高低关系,五河民歌的音程主要表现为级进为主、辅以四、五跳进的旋律,偶尔可能出现七度跳进,这种音程表现和泗州戏中的女声拖腔较相似,柔美细腻。五河民歌由于受到江南音调的影响,音程中的小三度和大二度级进出现较为频繁,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七度以及十度跳进。而七度跳进除了在南方音乐中有所体现以外,北方的民歌中也存在这种特性音调,可见五河民歌从音程方面也能表现出南北交融的特点。

总之,任何地域的民歌风格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受到该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影响,五河民歌亦是如此。五河作为皖北的门户,水陆交通便利,毗邻洪泽湖、高邮湖、大运河,南来北往有舟楫之利。因其南北交汇的地理特征,以及历史上人口的大量迁入,使该地区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楚文化的渗透,其民歌风格自然就有了淮北的粗犷豪迈、壮美大气和吴侬软语之风韵,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五河民歌以淮河流域民风流俗为根,兼容并蓄而独树一帜。它虽然深深打上了南北文化碰撞、融合的印记,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韵味,既区别于江南的吴侬软语,又不同于淮北流域的粗犷豪放,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人们的喜爱。它是五河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五河风俗民情的再现,也是中国民歌文化的重要构成,自古以来始终扮演着民间文化传承桥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马勇,邓亚波.试论音乐与地理环境[J].人文地理,1995,(04):52-55.

〔2〕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下)[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29-40.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760-761.

〔4〕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10.

〔5〕安徽省五河县文化体育局.五河民歌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108-110.

〔6〕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5.53-54.

〔7〕五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五河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44-46.

〔8〕王丽坤.《明清民歌时调集》俗语词释例[J].文化学刊,2009,(04):96-102.

〔9〕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上一篇:网络投诉专员个人求职简历下一篇:贝的读音和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