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2024-05-09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共9篇)

篇1: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从中西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差异看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这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范畴广泛,本文仅选取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作 者:刘文红 朱红桂 作者单位:刘文红(邵阳学院外语系,湖南,邵阳,42)

朱红桂(城步二中,湖南,城步,422504)

刊 名: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英文刊名:WORLD OF ENTREPRENEURS年,卷(期):“”(1)分类号:G0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思维模式 价值取向 文化差异

篇2: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从中西民族社交语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汉民族和西方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生活习俗及不同的社会历史,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从中西方社交语的`几个方面研究这种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非常重要.

作 者:桑晓丽 SANG Xiao-li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安阳,455000刊 名:伊犁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LI EDUCATION COLLEGE年,卷(期):19(2)分类号:G04关键词:思维方式 社交语 差异

篇3:从中西问候语看文化差异

一、中西问候语差异比较

1.打招呼语的差异。在英汉不同的文化中, 人们常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 汉语问候语常常以对方的切身生活为话题。日常打招呼, 中国人常用:“你吃了吗?” , “去哪儿?”等。中国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 注重群体意识, 强调感情的沟通。因此, 人们常常会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 去向或评论对方正在做的事情等作为问候语, 表达对他人的关心。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崇尚个人主义, 特别重视个人隐私权和独立意识。年龄, 婚姻, 政治倾向及宗教信仰等是他们禁忌的话题。西方人认为, “吃了吗?”“去哪儿?”完全是个人自由, 和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常把“吃了吗?”误解为对方要请他吃饭, “去哪儿?”误解为对方在了解和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和隐私。西方人打招呼常说“Hello”, 见面常使用“How are you doing?”。

2.称谓语的差异。中西方不同的语言也有其特有的称谓和使用规则。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 对长辈, 地位高的人不能直呼其名, 称谓式的问候语用于不同交际场合的对象, 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汉语里, 熟悉、亲密的人之间可以只称名。如某人的名字叫王小明, 和他关系比较熟、亲密的人就可以直呼其名, 称“小明”。另外, 在中国, 熟人之间对某年老的人可以称“老李”, 这样可以增加亲切感, 拉近说话者之间的距离。大多情况下使用“姓氏+职务”来问候他人, 如:“王书记”, “张校长”, “赵老师”等, 以表示尊敬对方。中国重视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 重视血缘关系。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 亲戚, 年长的人时常用“大哥”, “外婆”, “阿姨”以体现长幼尊卑。有时, 上下级交流中或与地位非常高的人交流时, 汉语中常用“您”来代替“你”, 如:“您好!”以表达尊重之情。在英语中用“You”称呼对方, 以体现双方地位的平等。人们崇尚人人之间相互平等, 称谓上多以名字相称。英语中称谓式的问候语采用Mr./Mrs./Miss./ Ms+ (姓氏) 或直呼其名。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直呼对方名字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 十分融洽。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血缘关系淡薄, 亲属关系松散, 家庭结构简单, 子女成年后离开父母另找住处。所以他们在称谓上就相对简单, 更体现出了一种平等思想。

3.告别语的差异。中西语言中在告别语也表现出不同。比如, 在和病人告别时, 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 “早点休息”之类的话, 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常说:“多保重”, “希望你早日康复”等。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 人们常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 中国人常以“我得走了, 你一定很累了。”这样的方式向主人告别。西方国家的人们常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 而不涉及主人一方。例如:“Tomorrow I will work so I have to go now.”或“Nice talking to you.”西方人认为这样的告别方式更得体。中国人告别中, 客人离开时, 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 有时甚至送很远。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 主人会说:“你慢走”之类的客套话。在西方国家, 他们不会送你太远。这并非他们不友好, 这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 重视人际关系, 提倡和谐相处。因此, 在实际生活中, 中国人习惯问及他人的生活问题, 以此来联络感情, 增强双方之间的关系。然而, 西方盛行的是个体文化, 提倡个性独立和自由。这种和中国文化相反的文化形态也有其自身的历史因素。西方社会主要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们经常流动, 社会竞争激烈, 这体现了工商经济的特点, 也造成了人们血缘关系的淡薄。因此, 个体观念就十分流行。孩子长大成人、结婚后都要与父母分居, 这样他们有了各自独立的个人生活。因此, 在西方社会, 人们不会把私人生活当成问候的话题。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表明, 在一种文化中礼貌的语言在另一种文化中就不一定是礼貌的, 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 我们不能把文化看作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东西。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 不仅要掌握其语言技能, 更要学习其社会文化, 解读文化现象背后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 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总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西问候语也在相互影响, 但差异仍然存在。树立跨文化差异意识,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才能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更好地促进社会交往。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这两种文化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有效沟通。

摘要:问候语是日常交际中最基本的一种礼仪, 在社会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问候语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提高读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问候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2]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4) .

篇4:从中西饮食文化看文化差异

关键词: 中西文化 饮食文化 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

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

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

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

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

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

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

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篇5: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摘 要:语言交际作为人类交际的一种重要方式,总是伴随着各种非语言的交际方式,两者相互结合,综合运用,以取得交际的最佳效果。而建筑作为非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不同的信仰。本文主要对中西方的建筑特点做了比较,进而对造成这些建筑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建筑;比较;文化差异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方式和交际工具多种多样,大概可以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简单的来说语言交际就是运用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这种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受关注的,曾经被看作是交际最重要的方式。而非语言交际,也就是作为不用语言的交际方式则往往被大家忽视,但研究表明,在实际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的运用高达65%以上,这充分说明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目前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由其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会和冲突也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开始慢慢的关注这些差异,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冲突。而建筑作为非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信念。

1. 建筑材料的不同。

中西方在选择建筑材料上表现出了他们在物质文化以及在哲学信仰上的差异。西方人选择石头作为他们传统建筑的主要的材料,而中国人却选择木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除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因素之外,大概还是由于彼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所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他们不同的心理在建筑上的体现。以狩猎为原始经济中心的西方人非常看重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石头不仅坚硬,而且简单有力。从他们选择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这点上,可以看出西方人追求真理的理性的精神。而中国的原始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且中国人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的这些思想,他们相信人和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选择有生命的木头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表明了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他们是如何看待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2. 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

西方建筑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和轩敞性。他们很少有类似中国的围墙,即使有,围墙也是在若隐若现之中,并不给人一种压抑、封闭的感觉。这一点跟中国的传统建筑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无论是古代的宫殿、花园还是一般的住宅都是用高高墙围起来的,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四合院,院外的人根本无法看到院内发生的事情。在旧中国,一些有钱人还喜欢在后院修个花园,里面有花、假山、小溪、小桥,亭子、所以即使足不出门,也能感觉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西方人则非常重视建筑的外部空间,他们有时把城市中心广场叫做这座城市的起居室,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他们性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

3. 建筑风格的不同

西方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实用、坚固、美观”。同实用相比,他们把坚固与否作为检测该建筑好坏的第一标准。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可以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古埃及留下的建筑。另外西方人在建筑中喜欢运用直线、轴线以及几何图形来表达建筑的宏伟及气势磅礴,平直、外露和开阔是其蕴含的主要特征,而中国人则喜欢在建筑中运用曲线和含蓄美,所以中国建筑有含蓄型、象征性以及暗示性等这样的美学理念。同时中国的建筑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称性。中国的宫殿、寺庙及住宅都强调对称,对称不仅是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是大统一的象征。

从以上中西建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流露出不同的情感,表达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建筑,体现着不同的信念,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例如,西方的建筑就充满着神秘的宗教主义色彩,而中国的建筑则反映的是儒家文化思想。所以说,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归根结底是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理念造成的。

1. 中西方的信仰差异

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及生活方式,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家庭和文学艺术等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则对西方人的生活、思想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它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它看来人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同大自然之间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关系。但是西方的基督教徒认为人是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所以人优于其他所有的动物。基督教徒强调的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在他们看来,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一切。因此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而非统一和谐的。这样不同的信仰导致了中西方在选择建筑材料上的不同。中国人选择了具有生命力的木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人同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而西方则选择了石头,因为石头简单、有力,可以用来改变大自然,同时也表明了西方人的那种理性以及勇于探索真理的欲望。

2. 中西方的观念差异

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西方人所强调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而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则更注重和谐与合作;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西方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个人的自由,而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强调的则是大统与保守。

在以集体主义观念为主的中国,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个人的隐私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这也就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墙文化”。在中国的建筑尤其是院落建筑中,高高的围墙或许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而西方建筑的围墙即使有,也是在若隐若现之间,并且不给人以压抑、封闭的感觉。

西方个人主义所宣扬的个性的独立造就了卓然独立、各具风采的建筑。从古希腊的古典柱到古罗马的穹窿顶,从哥特建筑的十字拱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外形还是在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集体主义对个性的遏制使其建筑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长时间的保持不变,成为阻碍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是文化差别在建筑上的表现,它反映了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自然环境和物质的差别,人们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这些不同的文化传统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篇6: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何为旅游文化而此于中国又何为?

——从中西对比中看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伸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它既包括旅游者的文化品格、文化需求以及对旅游地文化的感受,包括旅游资源科学而正确的开发,也包括旅游业文化的构建,如为旅游者提供的旨在满足他们心里文化需求的各种旅游产品、专项旅游、各种富有民族和地方风味的服务设施等。

关于旅游文化的特点,理论界诸说并出,论述颇异。大致说来,旅游文化从其自身的范畴、结构和规律来看,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地域性,二是延续性,三是民族性,四是实用性,五是多样性,六是广泛性,七是思想性,八是时代性。其中,地域性、延续性、民族性、实用性和多样性,是旅游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

受中国文明和中国旅游发展道路的影响,在中国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制约下,中国旅游文化形成了不同于异地他邦的类型和特点,如宗法性、封闭性、伦理性、尚近游黜远游、好群游慎独游的特点,它们贯穿于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始终,对今天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仍有着这样那样的影响。

以下则以中西对比来看中国旅游文化特点:

一、在差异的旅游主体文化中见。不同的民族处在各自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中,因此,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风尚和审美标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是相当显著的。西方旅游者都具有主动、热情、不畏艰险的外倾性特点,因而喜欢攀岩爬壁、驾船冲浪、跳伞蹦极、拳击赛车等,与保守稳健的中国人颇为不同。即使同是中国人,处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不同社会层次,其旅游爱好、旅游性格和旅游观念等也会因经济收入、教育程度、职业性质、居住环境、出游工具和闲暇时间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异。相对来说,上层社会的旅游个性较为矜持和稳健;中层社会比较自信和富有冒险精神;下层旅游者比较保守,通常会以较为狭隘与惶恐的眼光看待世界。

二、在差异的中西文化下不同的旅游文化中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表达,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1-

中国旅游文化结课小论文

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旅游文化可分为精神性的和物质性的,中国的旅游文化比较多涉及的是两者的结合,如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人作,宛如天成”。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娱乐场所,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正因为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浏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相互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在差异的民族旅游性格中见。一个民族的旅游性格,无不遵循着该民族的文化模式。濒海的西方民族善于旅行、喜欢旅游,而陆居的中国人则不好远游,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农耕型自然经济,具有高度稳定的发展定势,形成了相对内向稳健、安土重迁、摒弃冒险的民族旅游性格,成为最怕旅行的民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伦理,集中表现为家庭本位和家族本位,与西方的强调个人主义相去甚远。

篇7: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从中西文化的角度阐释模因论与中国英语词汇

随着英语变体研究的深入,中国英语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多是概括性地论述中国英语的存在与发展,还未独立地从各个层面阐述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机制.借用文化进化和传播的`模因论对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中国英语词汇层面单独加以分析,中国英语词汇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强势模因,它通过自身的某些特点,满足了模因复制的选择标准,从而顺利通过同化、保持、表达和传播的四个阶段,因此为人们注意、理解、接受并使用.

作 者:胡丹 刘爱真 HU Dan LIU Ai-zhen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镇江,江苏,21刊 名: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年,卷(期):10(1)分类号:H310.1关键词:中国英语词汇 模因 强势模因

篇8: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语言与文化是一对孪生姐妹, 密不可分;没有不包含文化内容的语言, 也没有脱离语言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离不开文化。正如美国翻译家和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所说:“对于真正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语言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我国的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 未来的文化也仗它来推进。”[1]

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 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历来有经验的译者或者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因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2]谭载喜说:“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3]

杨振宁教授指出, 中国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 而西方文化则向准确与具体的方向走。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的不同, 翻译时也必须做等值意义转换。[4]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英汉民族的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对植物词语翻译也是一样,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导致人们对同一种植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 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 而有时为表达同一种情感或喻义会采用不同的植物作喻体。

二、中西文化差异

(一)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善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看重集体利益, 家族利益、国家利益,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利益, 追求人权, 崇尚自由。

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 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西方民主政治认为, 政出于民, 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注重先人的经验和权威, 创新和探索精神有时不足;而西方人则重视实践和理论, 富于探险精神, 倡导理性思维。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西方重契约, 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 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 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道德以人性恶为出发点, 中国儒家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 讲究克己复礼;西方人主张用“法制”, 通过制度约束制约, 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中国人内敛、自省, 推崇中庸思想, 思想保守、创新和开拓精神不足;西方人热心于公益事业, 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 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 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 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 求同求稳, 以“和为贵, 忍为高”为处世原则;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 文化比较外向;“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 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 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喜欢“以史为镜”, 而空间意识较弱;西方国家大多数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工商业、航海业发达, 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 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

三、植物的象征意义分析

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汉语中的许多植物因而具有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对植物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东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 赋予花木的象征意义异大于同, 对花木习性的观察和所产生的联想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趣和民族特性[5]。

1. 象征意义相同。

人脑相同的生理机制和思维能力及共同的认识规律, 使得一些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在汉英文化中基本相同, 如:月桂都象征着胜利和荣耀;win (gain) laurels得到荣誉;rest on one’s laurels满足已有的成绩;look to one’s laurels小心保持已得到的荣誉。英语中一些花木的喻义为汉语所接受, 如:玫瑰象征爱与美, 橄榄枝象征和平;a bed of roses愉快舒适的生活;rose-colored象征乐观、愉快, 以及玫瑰色的梦、玫瑰色的前程、玫瑰色的眼镜等表达法。

2. 象征意义不同。

观察的角度和侧重点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 东西方国家对同样的花木联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不尽相同, 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类:

(1) 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花木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性。如:在中国松、竹、梅、兰、荷花、菊花和牡丹等的象征意义丰富, 而西方人对此难以领略。汉语的谐音也赋予了一些花木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杏与“幸”谐音, 杏便象征幸福;枫叶因为“枫”与“封”谐音, 故有“受封”的意思;水仙又称作“年花”, 为来年走运的一个标志。

西方人重视rose、lily、tulip、violet、oak、palm、olive等, 如:a heart of oak刚强勇敢的人;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像栎树一样坚忍顽强;carry off the palm获胜、得奖;in sb.’s palm days在某人的全盛时期;yield the palm to sb.向某人认输。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制约, 对英美文化缺乏了解的中国人不可能了解它们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信息。

(2) 不同文化对同样的花木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可能不完全对等, 其象征意义可能部分重合, 部分错位。如:“百合”比喻“纯洁”, 英汉语义重合;lily还象征“美貌”, lilies and roses花容月貌, as fair as a lily美如百合;汉语中, 百合却无此种联想。

(3) 有些花木在两种文化中人们联想的特征不同。如:汉语“桃李满天下”喻门生众多, 桃也象征长寿, 英语peach则指漂亮女子、杰出的人或物。汉语垂柳表示依恋, 英文willow象征仁勇, weeping willow则表示悲哀。

四、植物词汇翻译

千百年来人们不仅利用植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 而且根据它们的颜色、形状或习性赋予一定的喻义, 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述事喻理, 抒情托志, 翻译时必须熟悉其具体的颜色、形状和特性, 了解短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喻义内涵, 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1. apple (苹果) 苹果喻义丰富:

指棒球运动, 俗称“同伴、家伙”, 指大城镇、热闹或娱乐的街区 (纽约“the Big Apple”或“the Apple”) 。古人把瞳孔、珍贵或宠爱的人或物称为apple of the eye.其他, 如:Mary is an apple-polisher;she will do anything for the boss.玛丽是个马屁精, 老板叫她干啥她就干啥。

2. banana (香蕉) 外形相似, banana常被喻指大鼻子, 尤其是鹰钩鼻;

喜剧演员, 最出色的演员“top banana”, 二流演员“second banana”;banana oil指奉承拍马的花言巧语。如:Cut out the banana oil;flattery will get you nowhere.别再花言巧语了, 溜须拍马之词无补于事。

3. bean (豆) 豆子大多为圆形, 用来指人的头或俗称“脑袋瓜”;

还指零星小钱或毫无价值的东西;bean eater专指波士顿人或俗称豆城人, 波士顿市则称为Bean Town。如:He broke my beans a little, but I thought it was worth it.他使我稍有破费, 不过我想这也划得来。

4. orange (橘子) orange用于短语a sucked orange之中, 喻指“血汗被榨干了的人、被充分利用而如今不再需要的人”;

在药品用语中, orange sunshine, 指“迷幻药”。如:After working twenty years for the company, Alex was discarded like a sucked orange.为公司干了二十年之后, 亚力克斯像只榨干了的橘子被抛弃了。

5.

peach (桃子) peach因其形状优雅、色泽白里透红, 常用来喻指“年轻貌美的迷人女子”、“特别出众、令人钦佩的人”或“出色、优秀的事物”。如:She really was a peach.她过去的确是个年轻漂亮的美人。

6. pepper (辣椒) 因其强烈的刺激味道, 能增强食欲, 具有“精力、活力”的喻义, 如:

There was plenty of pepper left in the old man.那位老人

依旧精力充沛。

The old moral support is what gives our players the oldpepper.传统的道德信念为我们球队队员注入了昔日的活力。

7. potato (土豆) 在日常生活用语中, potato常用以喻指“人、人物”或“一个美元”;

the clean potato喻指“正派的人”或“正经的事”。如:The girls I met in Australia and America seemed very small potatoes to me in comparison with her.在我看来, 我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碰见的所有的女孩子, 和她比较起来, 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8. nut (坚果) 各种干果的总称, 在十九世纪末开始喻指“怪人、疯子、傻子”等;

口语中, 常喻指“入迷的人、狂热的人”, 电影迷 (the movie nut) , 让某人着迷 (turn sb.into a nut) ;nut常用以指“家伙、花花公子”等男性伙伴;在商贸用语中, nut喻指经费或固定投资等;nut又可委婉含蓄地喻指“贿赂、非法的受贿资金”;“be (dead) nuts on”“非常喜欢、爱得发狂”;“be nuts to sb.”“给某人极大的满足、给某人以巨大的愉快”。

其他, plum (李子) 喻指“最好的东西”、“令人垂涎的东西 (尤指声望好、待遇高的轻松工作) ”。cherry喻指“童男、童女”, “没有作战经验的替补士兵”。lemon指令人不满意、质量低劣的产品, 尤指新出产但毛病百出的汽车;还指肤色较浅而迷人的黑人女子;在吸毒者用语中, lemon用以指稀释的麻醉剂。onion (洋葱) 常用于短语中, “know one’s onions”为“精明干练、精通本行”;“off one’s onion (s) ”, “神志失常、神魂颠倒”。spinach (菠菜) 常用以喻指“胡说八道、无用之物”。tomato因其鲜红的颜色、光洁的外表, 常喻指“迷人、漂亮的女子”。vegetable (蔬菜) 在口语中用来指植物人, 即因脑部严重受伤而处于昏迷状态或不能动弹、不能思维的人。“swallow a watermelon seed”为“吞下一颗瓜子”, 转义为妇女“怀孕”。

五、结语

纵观上述源于日常生活含有瓜果蔬菜名称的短语, 其喻义产生的最大特点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些词语无论是用于日常交谈, 还是文学作品中, 形象鲜明而喻义丰富, 都可以起到言简意明、雅俗共赏和令人回味的修辞效果。植物的象征意义与中西方文化差异相辅相成, 后者是前者的内在原因, 前者是后者的外在体现。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中西方文化也更深层次地融合, 英语词汇的象征意义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联系更加紧密, 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准确理解。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庄绎传.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祝东江, 彭家玉.英汉互译一本通 (基础篇)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篇9:从中西问候语看文化差异

【关键词】问候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问候语是日常交际中最基本的一种礼仪,在日常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不同国家的问候语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对中西文化不了解,会造成交流不顺畅,导致交际上的误解和失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在言语交际中实施恰当的礼貌策略,是极其重要的。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西方问候语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西问候语差异比较

1.打招呼语的差异。在英汉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常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汉语问候语常常以对方的切身生活为话题。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常用:“你吃了吗?” ,“去哪儿?”等。中国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注重群体意识,强调感情的沟通。因此,人们常常会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去向或评论对方正在做的事情等作为问候语,表达对他人的关心。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崇尚个人主义,特别重视个人隐私权和独立意识。年龄,婚姻,政治倾向及宗教信仰等是他们禁忌的话题。西方人认为,“吃了吗?”“去哪儿?”完全是个人自由,和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常把“吃了吗?”误解为对方要请他吃饭,“去哪儿?”误解为对方在了解和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和隐私。西方人打招呼常说“Hello”,见面常使用“How are you doing?”。

2.称谓语的差异。中西方不同的语言也有其特有的称谓和使用规则。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对长辈,地位高的人不能直呼其名,称谓式的问候语用于不同交际场合的对象,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汉语里,熟悉、亲密的人之间可以只称名。如某人的名字叫王小明,和他关系比较熟、亲密的人就可以直呼其名,称“小明”。另外,在中国,熟人之间对某年老的人可以称“老李”,这样可以增加亲切感,拉近说话者之间的距离。大多情况下使用“姓氏+职务”来问候他人,如:“王书记”,“张校长”,“赵老师”等,以表示尊敬对方。中国重视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重视血缘关系。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年长的人时常用“大哥”, “ 外婆”,“ 阿姨”以体现长幼尊卑。有时,上下级交流中或与地位非常高的人交流时,汉语中常用“您”来代替“你”,如:“您好!”以表达尊重之情。在英语中用“You”称呼对方,以体现双方地位的平等。人们崇尚人人之间相互平等,称谓上多以名字相称。英语中称谓式的问候语采用Mr./Mrs./Miss./ Ms+ (姓氏) 或直呼其名。在西方文化中,人们直呼对方名字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十分融洽。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血缘关系淡薄,亲属关系松散,家庭结构简单,子女成年后离开父母另找住处。所以他们在称谓上就相对简单,更体现出了一种平等思想。

3.告别语的差异。中西语言中在告别语也表现出不同。比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常说:“多保重”,“希望你早日康复”等。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常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中国人常以“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这样的方式向主人告别。西方国家的人们常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例如:“Tomorrow I will work so I have to go now.”或“Nice talking to you.”西方人认为这样的告别方式更得体。中国人告别中,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有时甚至送很远。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会说: “你慢走”之类的客套话。在西方国家,他们不会送你太远。这并非他们不友好,这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重视人际关系,提倡和谐相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中国人习惯问及他人的生活问题,以此来联络感情,增强双方之间的关系。然而,西方盛行的是个体文化,提倡个性独立和自由。这种和中国文化相反的文化形态也有其自身的历史因素。西方社会主要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们经常流动,社会竞争激烈,这体现了工商经济的特点,也造成了人们血缘关系的淡薄。因此,个体观念就十分流行。孩子长大成人、结婚后都要与父母分居,这样他们有了各自独立的个人生活。因此,在西方社会,人们不会把私人生活当成问候的话题。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一种文化中礼貌的语言在另一种文化中就不一定是礼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我们不能把文化看作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东西。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不仅要掌握其语言技能,更要学习其社会文化,解读文化现象背后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问候语也在相互影响,但差异仍然存在。树立跨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才能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交往。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这两种文化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2]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上一篇:队列队形反思下一篇:元旦节经典跨年祝福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