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

2024-04-11

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精选8篇)

篇1: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

从人名看东西方文化异同

人名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人名可以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印迹.文章从东西方人名的异同这一角度分析其相应的土壤--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作 者:梁成功 Liang Chenggong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洛阳,471022刊 名: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U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8(4)分类号:G04关键词:文化 人名 名姓 儒教 基督教

篇2: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

A comparison between some featured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expressions on wine culture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ideolog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s.Key words: wine culture;traditional ideology;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甚至国与国之间)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颇有意义。本文从比较中国酒文化(以汉民族为主)和西方酒文化(以英语民族为主)的传统思想着手, 研究两者有关酒文化的语词表现形态及价值含义的异同之处。

一、从中国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汉英语相关语词表达之异同

千百年来, 中国的酒文化受到传统思想的浸润。因而, 其反映在汉语中的那些语词形式是英语中所没有或无法对应的, 且往往很难被西方人理解。(一)汉语字词“酒”与英语对应词的比较

酒自产生以来, 便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修身养性、关心人性之善恶, 也体现在对“酒”的造字上。《说文解字》解释:“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 吉凶所造也。”清人段玉裁注: “宾主百拜者, 酒也。淫酗者, 亦酒也。”酒有利有弊, 既能让人如醉如痴, 使人性至善至美, 又能让人祸害连连, 荒淫无度, 尽露人性之恶相。鉴于它的两重性, 酒便有许多充满褒贬含义的别名:“欢伯”、“福水”、“狂药”、“魔桨”、“祸泉”等等。

英语中有许多与汉语“酒”相对应的词, 但都不能完全相对应。Alcohol 原指酒精, 现在也用来泛指任何含有酒精的能醉人的饮料, 像葡萄酒、啤酒、烧酒等。Drink 通称包括酒的各种饮料, 也可特指酒。liquor、spirit(s), 均指非发酵的烈酒或蒸馏酒, 相当于汉语的“烧酒”、“白酒”、“白干”。Wine 源自拉丁语vinum 葡萄, 一般指发酵过的葡萄酒等果酒。汉语的“白酒”其实是烧酒, 不能译为white wine, 而应译liquor 或spirit。同理,“绍兴黄酒”也不能直接译为yellow wine, 应译作Shaoxin rice wine。(二)中国酒文化在汉语中的独特表达形态

既然做人要有道、有德和有品, 饮酒当然也要讲究“酒道”、“酒德”和“酒品”。酒道是关于酒和饮酒的道理, 酒德指酒后的行为, 酒品指饮酒的旨趣和品德。“酒德”的语义转变也体现了酒的两重性。它最早见于《尚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 酗于酒德哉!”唐朝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云: “念昔挥毫端, 不独观酒德。”随着时代的变迁, 酒德的词义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多指喝酒的豪爽程度。比如在酒桌上, 我们常会听到“某人酒品很高”, “某人酒品很差”, 或“某人没有酒德”等的评论。这里的酒德或酒品其实应译为drinking manner。一个人的酒品或酒德的好坏, 折射了该人品格和德行的好坏及其处世的声誉, 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儒道崇尚闲情逸致、追求超凡脱俗,饮酒也可以有不同的兴致(如“酒兴”)。人们还可以用酒的方式避世即“酒隐”, 如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句。在酒醉的自由状态中, 摆脱了束缚的艺术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酒喝到极致时, 文人墨客可以诗酒斗百篇(如唐朝酒仙李白), 也可以像唐朝书法家张旭狂写草书、大写“醉帖”, 英雄武士可以大打“醉拳”, 同样人们也可以弹“醉琴”、跳“醉舞”。(三)酒文化在汉语英语中的相似表现形态

无论东西方, 人们面对生活的忙碌和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只有在对酒高歌时、酒酣耳热后, 沉重的心灵才得以片刻的慰藉, 脆弱的人性才得以暂时的解脱。这种相近的人生观, 反映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里。当烦恼不断、忧愁缠身时, 人们习惯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以此“借酒浇愁”。如李白“举杯销愁愁更愁”。杜甫在《落日》里也有类似的诗句: “浊醪谁造汝? 一酌散千愁。”英语也有借酒浇愁、借酒解愁的习语, 如drink one’s sorrows / troubles , drown one’s troubles away , drink down sorrow 等。(四)有关酒礼的汉英词语的比较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无不讲究礼。古代的礼自然也渗透到酒文化中, 酒礼就是人们喝酒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行为等。柳诒徵认为: “古代初无尊卑, 由种谷作酒之后, 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中国文化史》()由此可知, 酒与礼的关系由来已久, 且喝酒吃饭也可体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贵贱、尊卑、长幼等礼仪规范。统治阶级制定酒礼是为了维护统治、保护其特权, 而文人雅士倡导酒礼则是为了满足其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需要, 他们推崇超俗的境界, 追求儒雅的风度。

如今, 日常生活中虽没有以前那么多的讲究,但是人们依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于长幼秩序等饮酒礼节, 如“敬酒”, 其与英语对应词toast 意义相差不大。但俗语“劝酒”是“敬酒”的一种特殊形式, 没有英语的对应词。中国人喝酒喝的是感情,所以只要有适当的理由, 人人都可劝酒让对方多喝酒, 以示友好和诚意。劝酒又有几种方式: 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叫“文敬”即toast;“罚酒”是中国人“劝酒”的另一种独特方式。劝酒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典型表现, 但往往不被异族文化的人理解。

中国人讲酒礼, 并不等于英美人没有酒礼。恰恰相反, 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饮酒礼仪。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 并注视对方, 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但不一定喝光, 也从不劝酒。英语toast或drink 就是提议祝酒, 或是为某人干杯的意思。toast 一词也可指接受祝酒的人或事, 即令人敬慕的人(尤指女士)。二 从西方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英汉语词的相关表达之异同(一)英语酒神和汉语“酒神”

神话和传说, 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和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这种理解和认识有密切的关系。汉族古代神话和传说有自己的体系, 欧洲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也有一套独特完整的“神”的谱系。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英语中有关酒文化的一些词语也打上了希腊、罗马神话的烙印, 那是汉语无法对应的。例如, 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 在罗马神话中称巴克斯(Bacchus)。酒被认为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 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于是每年12 月末都要举行一次新酒节以庆祝丰收, 即酒神节(Dionysia 或Bacchanalia)。酒神信徒们在酒神颂歌的极大鼓舞下, 结队游荡, 载歌载舞, 纵情狂欢, 完全坠入忘我之境, 人的本性在这里得到最大的释放。酒神节变成了狂欢节, 从古罗马、古巴比伦到当今世界各地几乎都有酒神节的存在。为此, 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了酒神精神, 认为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话日的意义,这种独特的酒神音乐有别于一般的音乐。只有在希腊人那种抛弃一切束缚、回归原始的状态下, 痛极生乐, 乐极生悲, 美才得以展现, 音乐才得以产生, 艺术才得以创造。所以相当一部分欧美文化也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酒神精神。可见,酒和艺术的千丝万缕联系, 在东西方酒文化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只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与酒神相关的英语词语有很多。Bacchus 一词可用来通称酒, a son(priest)of Bacchus 酒神之子(即为酒鬼)。Bacchant, bacchic, bacchanalian, dionysiac, bacchae 等词的本义都与酒神或酒神节相关, 现各自都有相类似的引申义。Bacchant 作形容词意为狂饮作乐的, 作名词称狂饮作乐者;bacchic 作形容词指醉的, 狂欢狂饮的, 但同时也指喧闹的;bacchanalian 作形容词也指狂饮作乐的, 闹宴的, 作名词时指发酒疯的人;Bacchae 原为酒神的女伴, 酒神的女性崇拜者或女祭司, 现指参加酒神节狂欢的妇女们。同时, dionysiac 意为极度兴奋的, 狂放的, 放荡的。而英语谚语Bacchushas drowned more than Neptune 酒神淹死的比海神多, 也就不难理解美酒所造成的祸害胜过大海。希腊神话中还有一个森林之神叫萨提儿(Satyr),其形状为半人半羊, 喜好纵欲贪饮, 代表原始人的自然冲动。英语satyric 意为“性好酒色的”, satyriasis 就是男子色情狂。由此证明, 酒和色是有一定关联的。因而西方很多男人之间都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Wine, women and song, 即都希望能过上“在声色场所狂饮作乐的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以上大部分词语表达多见于文学作品。

相对来说, 中国神话传说中就没有酒神这一说, 却有关于酒的发明人一说, 最早提到的酿酒人为仪狄和杜康。后来, “杜康”在汉语中被借用指称酒。中国文化中没有酒神这一说, 并不等于汉语中没有“酒神”这一词语。汉语中的“酒神”指酒量大的人, 与神话无关。该词出自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酒神》: “酒席之上, 九吐而不减其量者为酒神。”同样, 汉语中的“酒仙”也不是指酒神, 而是古时对酷好饮酒的人的美称。(二)有关酒吧的英语词语和相近的汉语词语

欧美的酒吧文化既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 又是它的延伸: 酒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颠覆现存文化秩序的原初动力。在现代, 古希腊的酒神精神在斯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 形成了其独特的酒吧文化。到了欧美(尤其是英国)不能不去酒吧, 那是朋友之间休闲聊天或聚会的好场所。酒吧文化是西方(尤其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民俗生成了许多相关词语。首先, 酒吧或酒馆的种类有很多, 除了bar, 还有pub(英)啤酒馆, alehouse 啤酒馆(麦芽酒店), saloon(美国西部城镇典型的)酒吧, beer parlor(加拿大)啤酒吧, drinkery(美国)酒吧, waterhole(美国俚语)酒吧间, groggery(英国)低级酒吧间等等。

还有各种各样类似于酒吧的饮酒聚会, 如beer bust 啤酒宴会, cocktail party 鸡尾酒会, bottle party 自带瓶酒的宴会。在美国有bottle club 饮酒俱乐部, 澳大利亚的英语俚语中表示狂饮作乐的聚会有很多方式……

此外, 还有很多由此而衍生汉语中无法对应的英语国俗词语, 如a cocktail dress 原指参加鸡尾酒会时应穿的礼服, 即鸡尾服, 现泛指可在任何正式或半正式场合下穿的礼服;a cocktail hour 鸡尾酒会时间;mixologist 调酒员, 善调制鸡尾酒的酒吧调酒生;bar billiards 酒吧台球;cabaret show 助兴歌舞表演;beer and skittles 吃喝玩乐, 享受;等等。

篇3:从传统服饰看中日文化的异同

世界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 其主要原因就是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 而且这个文化会在不断的交流中日益交融, 却依然保留着自己最独特的魅力。然而在“东方美”中, 中日两国是既相互融合又不尽相同。

1.1 中国传统服饰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 在传统服饰上自然也是经历了不少的变迁。

在中国的传统服饰当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汉服、袍服和旗袍。这也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几个王朝即汉朝, 唐朝和清朝。

汉代主要确立了冠服制, 汉代深衣较为流行, 汉代的裤子是开档的, 外罩以裳或深衣。之后虽然出现满裆裤, 但是开裆裤仍然长期存在。冠服之中以帝王衮冕最为华丽, 衣多为黑色象征着天;裳多为黄色象征地。玄衣袖子很大, 上面会采用五彩丝绣织出日月星辰, 以显尊贵。

唐朝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繁荣, 使其能上承历史服饰之源头, 下启后世服饰制度之经道, 所以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袍服的款式, 各个时期不尽相同, 早期的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 但大袖对域外的民族来说, 则不太适宜。因北地寒冷, 不便采用大袖, 而采取紧裹双臂的窄袖。随着南北风俗习惯的相互渗透, 这种紧身、窄袖的袍服样式, 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 而且成为唐代袍服款式的代表。

清初满族妇女服饰体制严格, 宫廷富贵, 民间朴素无华、简约适度。清朝旗人的袍服, 虽然是满族独树一帜, 但是, 这时期的袍服也仍然是直身式、外及型, 并且同样强调在颜色、装饰上展示端庄、华丽与权势的威严。

而后被人所熟知的旗袍则是民国后期中西合璧的产物, 这一时期旗袍逐渐成为女子主要常服。旗袍的本意为旗女之袍, 直至20年代末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才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改良旗袍。旗袍的剪裁匀称得体, 布料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气质, 衬托出东方女性端庄、典雅的芳姿。

1.2 日本传统服饰

日本的传统服饰可以追溯到奈良时期,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隋唐的鼎盛时期, 所以现在日本的和服和汉服长袍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现在的日本和服是右衽的习惯, 实际上这一习惯并不是自古有之。相反的是在奈良时代以前都是左衽的。据日本史书记载, 只有到了奈良时代的养老四年, 朝廷才“初令天下百姓右襟”。那时日本不断的向中国派遣使者, 大规模的学习中国文化。现在的和服就是那时传人日本的唐朝人所穿的服饰。从《仕女图》中可以发现那些女子的服装和日本女子的和服几乎一样。

平安时代的早期日本仍然与中国唐朝保持着联系。后期日本开始发展了其自有的艺术风格, 织物设计形式和社会各个阶层的服饰有清楚的证明了当时的变化。日本的和服非常讲究“层次之美”, 尤其是“十二单”礼服将色彩鲜艳但是颜色各异的衣服裹上十二层之后, 那重量压的人几乎举步维艰。但是穿戴整齐之后可以看见每一层都比它外面的更长, 从而露出每种颜色的边缘, 在举手投足间都体现了雍容华贵和色彩纷呈的美感。

宽松的和服实际上并不能具体的表现出身体的线条美, 因此它对于身体各个部分详细的尺寸就不感兴趣, 而只是注意穿上身后的效果。所以和服在剪裁上也非常的省事, 但是在穿着上却非常的讲究。记得日本作家水上泷太郎在其1924年发表的小说《大阪之宿》中曾经描写一个女子“她衣着朴素, 与女佣人差不多。但放低衣领, 袒露出背后整个脖颈的穿法, 却明白地告诉人们她是个有身份的女子”。

和服的种类繁多, 不仅有男女有别, 甚至未婚和已婚、便服与礼服之间都各有不同。桃山时期起, 人们开始注意在不同的场合穿着不同的款式。在婚宴、茶会中多为“访问装”, 在各种庆典、成人节相亲中多为“留袖装”。在日本传统的“七五三”节日的时候, 孩子们常常会穿上新和服, 由父母带领参拜神社。婚礼上新娘要穿“白无垢”和服。下班归来的男人要穿“浴衣和服”。正是这样多样的和服致使它已经成为日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中日文化的异同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 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古代, 日本尚未进入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眼界时, 中国史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书籍就予以记载, 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而且也成为研究日本古代史唯一的文字资料。当时, 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国文明光耀世界, 领袖东亚。古代日本举国一致, 倾力学习中国, 引进中国的文字、宗教及典章制度等, 曾几何时, 便也成为一个文明国家, 所以称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流并非过言。然而, 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在孤立、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局限下, 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特质。

2.1 中日文化的相同之处

首先,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一般穿西装, 和服作为正装一般都在正月、成人节、毕业典礼、结婚仪式等庆典上穿。和服的样式、色彩搭配、做工都有所不同。这与中国的旗袍文化有所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人穿旗袍, 只有在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穿着旗袍的礼仪小姐。

在传统服饰的图案选定上也可以看出中日传统文化的一定联系。在日本的和服中, 多会在衣服上印上家纹。皇室家纹图案是十六瓣菊花, 因而所有皇族的家纹就都是菊花的各种变形图案, 如裹菊、枝菊等。皇室除了家纹外还有“御印”。这也是皇室的一种标记, 作用如同商品的商标。因为人们不能指手画脚地去数皇室家纹有没有十六瓣, 这才在家纹之外又用了御印来作皇室的标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皇室也同样采用不同的纹饰以显尊贵。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王权的标志, 其中龙和凤的图案, 也逐渐为帝王专用, 龙成为天子的象征, 凤则成为至尊女性的代表。服饰图案在官职等级高低的标识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传统服饰的家纹中可以看出在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中, 两国都非常注重权势, 将皇室和等级制度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次两国都有一种家族意识, 一个家族通常都会选用相同的服饰纹案。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体现了一种一家为本, 人为家庭的观念。

从传统服饰穿着的场合来看, 中日两国都比较注重场合和礼仪。两国在年节庆典、嫁娶婚丧上对于穿着都各有不同。可见两国强调人自降生以来直至化土而归, 都要有存在与这个世界上重要的意义。而服饰所表现的民俗文化并不都是充满人世的风趣, 宛若百花盛开的花园。比如中国新娘服饰要用一块布剪裁而成以表从一而终, 日本女性和服的下摆束缚着女性的行走。这些也让人感受到了文化当中的凄美。

从服饰风格上看, 中国的服饰和日本和服都表现出了一种含蓄之美, 即一种内蕴丰富的, 不张扬的美。造型上也是朦胧内敛, 在露与不露之间表现了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美感这也表现了以中日两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东方文化更具有内涵, 需要人在初次接触之后再细细品味, 慢慢体会服饰每一层的用意。正是这样恰到好处的魅力致使两国的文化也别有一番风韵。

2.2 中日文化的不同之处

纵观中日两国文化, 虽然从风土上看中国是大陆文化, 日本是海洋文化。从民族成分上看中国是多民族共同繁荣的文化, 日本则是单一的民族文化。这些都影响了两国在传统服饰文化上的差异。

首先, 从色彩审美角度, 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服饰多喜用红、金等暖色。作为经典的旗袍色彩, 其格调更为华丽或者高雅。这体现了中国人在色彩上注重气度和意蕴。在日本的和服中色彩也有所不同。黑色以阴阳对立的象征意义暗示着生与死, 在和服中为最上, 黑留袖便是已婚女各种喜庆场合的正式礼服;青色代表日本人赖以生存的山野和湖泊的自然环境之色, 是较为稳重的外出服;茶色等雅致的色彩是出门访友的常服, 年轻人则常穿较为鲜艳的色彩。和服的色彩还强烈地表现在与季节的关系上———春绿、夏蓝、秋茶、冬绯。这体现了日本人在色彩上注重自然和简素。

在服饰的剪裁上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服饰比如旗袍就会注重体现婀娜之美, 衣领显示端庄之美, 门襟表达流动之美, 开衩则体现出朦胧之美。旗袍适度地强调了中国人开放与含蓄并存的审美倾向。而和服则是自然美与含蓄美的结合, 它体现了庄重, 安稳宁静的气息。而且较为宽松体现了日本文化中调和风庸, 含蓄暧昧的独特之处。

然而历经千年的变更, 现在中国的传统服饰已不是很明显, 也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服饰传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民族也有着自己不同的风俗。提及中国的传统服饰我们常常不能提出一种服装款式作为代表。而与中国不同的是, 日本的民族成分较为单一, 基本上延续着大和民族的统治, 日本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民族形式决定了日本传统服饰的发展态势。所以和服作为日本服饰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流传。日本人的和服情结也就成为日本人大和民族思想的精华。

在日本的传统服饰中家纹虽然体现了两国的家庭意识, 但是日本人是注重的是集团意识, 中国是家族意识。日本人更能跨越血缘的关系与同一个集团的人们融洽相处, 有人评价, 日本人一旦归属某一个集团, 就要将自己的一生倾注于某一集团, 个人、家庭、亲戚朋友都必须放到次要的位置。这一点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日本人对自己所属企业的忠诚上。中国人则更加注重家庭的观念, 以家为重。

服饰所体现的另一个文化不同就是历史基蕴, 中国的历史较为悠久, 且经历了一段较为封闭的时期, 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多来自历史的遗留和古人的创造。而日本的服饰体现了一种虚心学习并不甘心落后的心里状态, 日本的和服是自中国的汉袍演变而来,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又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在吸收学习的基础上糅合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到的大和文化。

3 总结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也必将日益增多, 服饰既是文化的载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传, 同时文化也在服饰上刻上了自己的印记。而在日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带来的摩擦和冲突也将不断的发生, 不然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彼此的行为方式,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彼此文化的学习来加深相互的理解。

篇4: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

神话是人类蒙昧时代的童话,是人类文明最早一缕绮艳无比的曙光。反应了人类童年时期的思维方式,展示了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和起点,人类各种精神活动:宗教、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等,都是从这里起步,构成人类学科异常壮丽的景观。虽然世界上的文化形态多种多样,但是所有的神话都有十分相似的主题:世界起源、人类起源、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

我们无法知道神话起源的时代,它仿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性。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在任何原始部落中,即使没有文字,但图腾崇拜、原始巫术、祖先崇拜、神话传说都是相当繁盛的。在文献资料中,神话总是具有最悠久的历史,它简直是人类各种精神活动的起源,诸如文学、宗教、艺术等等,无不可以追溯至原始神话。倘若我们审视今天依旧在传衍的文化形态,就不难发现,这些文明无不是从原始神话走入现代文明。

如果从原始先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来探讨神话的起源,困惑,恐惧,崇拜是神话产生的心理根源,并且各种神话都有相似的发展历程。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和原始的基督教文化。中国最古老的历史记载也是从神话传说开始,例如已知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卜辞中,触目皆是祭祀祖先之灵的繁琐方式,求助天神地祗赐福的虔诚特写。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述了殷周民族的起源,是当时史诗性的作品,充满着浓郁的神话色彩。《诗经》开篇的《五帝本纪》,基本以神话传说为基础,构成了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由此可见,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最早的历史文献都是虚构的神话与历史的真实搅拌和在一起的混合物,这因为人类的祖先对历史的起源不怎么了解,他们只有凭借神话才能对那些令人迷惑不解的事物得到一种能自圆其说的解释。又由于最早的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人们要追溯的历史就只有那些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了,这些也是最容易流传和保存的了。不过如果从严谨的历史学的角度来说的话,这些自然算不得信史,但是如果要构筑远古时期文字未产生之前那段历史的话,除了依靠现代的考古学手段,也的依靠这些口耳相传的传说故事了。

二、中西神话中的“创世”

有关天地形成或起源一定时古人感到最困惑的事情吧,因而他们创造了很多的神话来试图圆满地给以解释。他们认为天地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载体,现有天地然后才有了万物。没有天地,自然也就没有了万物。关于创世神话在各个民族文化中都有十分突出的位置,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具有特色的创世神话。本文主要以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创世记》中五则神话的前三则:创世神话,伊甸园神话,挪亚方舟,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伏羲、女娲兄妹和女娲补天分别作对比研究。

(一)上帝造人与盘古开天辟地

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创世记》开篇便说上帝创造万物的事。上帝是《圣经》中唯一的神,也称为“神”。《创世记》中记载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花了六天时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1}(p.1)有光之后,光被称为昼,暗被称为夜,这是第一天。第二天“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神称空气为天。”第三天,“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集处为海。”水陆就这样分开了,然后神又让地上生出青草和结了种子的菜蔬,还有结着果实的树木,让它们“各从其类” {2}(p.1)。第四天和第五天神分别造出了管理昼夜的太阳月亮和水里地上天中的活物。第六天就是神造人的日子了,“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神就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出男女。” {3}(p.2)如此这样天地万物算是全部创造出来了,于是“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 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4}(p.2)要提到的是犹太系基督教的安息日就来源于此。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有关天地开辟的传说恐怕要数盘古开天辟地了。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文献就是三国时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遗憾的是这本书已经佚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我们只能在后人转述的著作中见到它的影子。“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5}(p.13)除此之外,以后的历代神话典籍中也颇有记载。托名梁朝任昉所撰的《述异记》在记述了盘古一系列开天辟地的事迹之后写到:“昉案: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 {6}(p.13)这里“生物始于盘古”指的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后身体的四肢五体化为天的四极和五岳,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血液成为江河,经络成为地理,须发化为满天繁星,肌肉化为肥沃的田地,皮毛化为草木,牙齿和骨头化为金石,声音化为雷霆,呼吸化为风云,汗水化为甘露,而他身上的无数小虫变化成了千千万万的人类。所以他也是人类的始祖。

上帝造人和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都是人类祖先在蒙昧时期对天地起源,万物之始的思考。虽然都具有浓重的神话色彩,但是从客观上讲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这两个传说都秉着天地先生,而后万物,最后是万物之灵长——人类的诞生。所不同的是《圣经》中上帝创世只用了区区六天,而盘古开天辟地却用了几个“万八千年”。从两者所经历的时间来看,后者的传说更接近于近代关于地质年代的考证:天地形成与亿万年之前。而且《圣经》还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沿袭至今,对基督教尤其是犹太系基督教影响甚大,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虽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并流传了千古,但是它并没有宗教色彩,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不大。

(二)亚當夏娃与伏羲、女娲兄妹

亚当和夏娃在西方的基督教史中,尤其是犹太教中,被视为人类的始祖。亚当是上帝创世时仿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的第一个人类,为男性,被上帝安置在伊甸园之中。上帝又见他独自一人没有伴侣,就将“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没有预见配偶帮助他。” {7}(p.3)于是上帝就让他熟睡,取他的一块肋骨造了一个女人,领到亚当面前。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8}(p.4)亚当让女人做了他的妻子。在他们偷吃智慧之树的果实被被赶出伊甸园之后,给女人取名为夏娃,也就是众生之母。他们就在大地上繁衍生息,渐渐地,地上便充满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亚当夏娃也被西方尊为人类的祖先。

在中国也有与亚当夏娃类似的神话传说,即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故事。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传说由来已久。清朝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引《春秋世谱》:说:“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9}(p.22)这说明伏羲、女娲是兄妹关系。关于他们成婚的情况,唐朝李冗的《独异记》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10}(p.22)而后闻名远古的伏羲氏族便这样形成了。

亚当夏娃虽然被西方尊为人类祖先,但其意义基本也就止于此了。而伏羲在古史系统中位列三皇之首,女娲在一些典籍的排列中也被列为三皇之一,他们二人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有关他们的记述在先秦典籍及以后的历史古籍中屡见不鲜。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总结各种古籍补写《史记》之《三皇本纪》,比较全面地勾画了伏羲的事迹、功绩:“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3}(p.4)另外,伏羲传说自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于儒家经典和诸子之书后,伏羲不仅被纳入了我国的古史系统,而且位居首席,是一位集始祖神和發明神于一身的中华人文始祖。与他同时代的女娲与他是兄妹成婚,共同繁衍了人类。因而伏羲、女娲被尊为始祖,也可以说他们是中华民族最早和最具广泛代表性的始祖。

(三)挪亚方舟和女娲补天

洪水是远古人民记忆中最深刻的大事件,大灾难。作为当时人们难以抵挡的大劫难,各民族的神话中常常把这劫难作为改天换地的转折,于是就有了借助于某种工具而留下幸存者,幸存者又继续造就人类的神话模式。

《创世纪》中的挪亚方舟便是遵从这个神话模式的一个典型。从上帝创世造人,将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他们在大地上生息繁衍了千百年后,人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11}(p.7)于是神要降下大水,淹没世界。然后这个时候有一个叫挪亚的完人,与神同行,于是神就他建造了可以躲避这场灭绝之灾的方舟——挪亚方舟,带着其全家和天下的鸟兽各取一公一母避于舟上。后来神降的大水淹没了一切高地,也淹死了一切活物,只剩下挪亚方舟的人和动物活了下来。当洪水退却,人们和动物走出方舟,重新繁衍生息,当然这个时候的人都是神眼中洁净的人,世界也就被更新了。

女娲补天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另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往古之时,天塌了,地陷了,到处是浩渺的大水,没有水的地方便是熊熊烈焰,猛兽恶禽袭击百姓。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而且凭人类本身无法消除这些灾难。于是超自然的女娲就出现了。“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于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12}(p.25)

女娲在补天的传说中所充当的角色类似于基督教文化中的上帝。所不同的是上帝是“灭世”,而女娲是“救世”。这一“灭”一“救”就体现了在不同的文化概念中,神在人心目中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上帝先创造了人类,然后又企图毁灭人类,最后拯救人类的也是上帝,这与基督教教义中将上帝看作是唯一的,不可亵渎的,与之同在即可得永生的理念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西方人心目中的神有着神圣不可侵犯,一担拂了神意了便会招来灭顶之灾,可以说是畏神。而中国的女娲“救世”则与其明显不同。女娲是人类在面临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人类自身无法自救时,女娲是作为一个超自然力的代表出现,补天立极,使天地恢复正常,止住大水,杀死猛兽,彻底改变了人类生存的条件,使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而女娲在神话中是一个女性形象,历来中国女性都被颂为具有自我牺牲的美德,女娲在补天之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元神惧灭。女娲救世牺牲了自我,也没有像上帝那样要求人类必须服从她。或许中国的神比西方的神更具有人文关怀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吧。

三、结语

以上是本文对西方《创世记》中五则神话中的前三则神话:创世神话,伊甸园神话,挪亚方舟,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伏羲、女娲兄妹和女娲补天分别作的对比研究。对神话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文字产生之前,没有文献资料记载的人类蒙昧时代的历史进行研究。因为正像古老的问题:世界上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人类困惑的是天地如何形成,人类的父亲到底是谁?这些的起点又是什么呢?时至科学发达的今天对这些问题也不能完全正确回答,因此借助那些从祖先开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让我们能一窥真相的一角,这是研究神话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注释:

{1}{3}{4}{7}{8}{11}圣经[M].联合圣公会.2004

{2}{5}{6}{12}王德保.神话的由来.[M].中国人民大学.2004

篇5:从鬼文化看中西文化异同

摘 要:中西方文化因为民族性格等原因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对“鬼(ghost)”却表现出基本一直的认知。究其原因,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淳朴观念和敬畏之心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文明的发展,受到宗教、民族习惯的影响,由“鬼文化”引发的丧葬制度和鬼节在中西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关键词:“鬼文化”ghost;丧葬制度;鬼节;中西文化异同

中国和西方因为历史、政治、地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一直以来,大多数人致力于研究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如含蓄内敛与开朗外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等各种相反的特点。然而,在对“鬼文化”的认识上,中西方却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一)中国的“鬼文化”

“鬼”是指人类死后所化作的灵体。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中认识到中国人对“鬼”的认识:

《礼记?祭义》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①

《说文解字》曰:“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鬼?气?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古文从示。居伟切。、,古文鬼。”②

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说明了什么是鬼:

“人所归为鬼。以叠韵为训。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郭注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左传。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礼运曰。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从儿、?象鬼头。自儿而归於鬼也。从厶。二字今补。厶读如私。鬼阴气贼害、故从厶。阴当作?。此说从厶之意也。神阳鬼阴。阳公阴私。居伟切。十五部。凡鬼之属皆从鬼。”③

也就是说“鬼”字是一个象形字,表现出古代中国先民对于鬼魂的形状想象:下面是人,上面是个奇怪可怕的脑袋。

鬼虽为人死后所化,但是却比人多了很多强大的力量。我们从各种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鬼可以飞,可以穿墙,可以隐身,会法术,甚至也可以附身到活人的身上。但是鬼属阴,《说文解字》曰:“鬼,阴气”,民间以阳气为人,阴气为鬼。所以鬼一般在晚上才出来,不能见光,遇见阳光就会灰飞烟灭。虽然人鬼殊途,但是中国自古的传说、话本小说中,却经常出现“人鬼情未了”的桥段,如《聊斋志异》中最常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聂小倩》就是讲一个叫宁采臣的书生和女鬼聂小倩相爱的故事。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丰富了地狱和转世投胎的观念。即是说,人死之后,魂魄会进入地狱,若生前善事做的多,则可以转世投胎重新做人。而若坏事做多了,则会根据罪恶程度要么投入畜生道,来世做牛做马;要么会在十八层地狱受刑,永世不得超生。并且,转世投胎,会根据前世的恩怨纠葛,有债还债。中国人常说,“孩子是父母前世欠的债”,父母骂不争气的小孩时,也会说“你这个讨债鬼”。

同时受到道教的影响,鬼亦可修道成仙,造成人、鬼、神混杂的局面。并且道士逐渐取代了巫师的位置,实行招魂、超度、驱鬼等活动。

发展到今天,除了原本的意义外,“鬼”也有了很多其他的意思。《新华字典》关于“鬼”字的词条有6个:(1)迷信的人以为人死之后有灵魂,叫鬼;(2)阴险,不光明:鬼话,心怀鬼胎;(3)机灵(多指小孩子):这孩子真鬼;(4)对小孩儿的爱称:小鬼;(5)对人蔑称或憎称:酒鬼,吸血鬼;(6)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可以看出,“鬼”字的使用多数是带有贬义色彩的,“鬼话连篇”“赌鬼”“人不人鬼不鬼”等。偶尔,会变成带有褒义色彩的词汇,比如有时候用于小孩子身上的“小鬼”“鬼灵精”就是带有宠溺口味的爱称;还有情人夫妻之间,女人称呼男人“死鬼”也是听着不好听,但带有爱意的称呼。

(二)西方的“ghost”

在西方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我们所常见的“鬼”也基本是人死之后的灵魂。苍白的脸颊、飘忽的身影,在阴暗的古堡徘徊,夜晚出来作恶,神出鬼没。

(三)中西“鬼文化”相似的原因。

从鬼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西方民族,古代先民将鬼看成非常可怕的东西。这是因为,在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科学知识匮乏,非常的蒙昧无知。当原始先民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时,他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便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些是由一种非常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控制的。

从梦境中和昏迷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日常生活和人,甚至是一些死去的人,醒来之后又一切如常,仿若不曾见过。碍于低下思维能力和贫乏的科学知识,人们猜想,人是有肉体和灵魂之分的。并且,从可以见到死去的人这一点上,再推断出灵魂不死的观念。原始先民认为,死去的祖先和亲友可以来到梦中活动,便是灵魂之说最好的铁证。而古代常说的“托梦”也是此观念的表现。死去的人若有心愿未了,或者思念亲人,便会托梦,到在世之人的梦中告知和相见。对于原始先民的灵魂观念是从梦境中产生的问题,恩格斯曾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久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除此之外,影子也是原始先民相信灵魂观念的依据。影子是紧紧跟随人类的一种东西,并且是黑色,人类对于黑色有一种本能的未知恐惧。他们认为影子是人生命的终于组成部分,也就是灵魂的象征。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相信,如果踩着影子,或者伤害影子,那么就会真的伤害到人的躯体;如果没有了影子,那么人也就会死去。时至今日,有些地方小孩子依然会玩“踩影子”的游戏,虽然已经没有了禁忌,但是依然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伤害”对方。这也印证了人们认为影子是身体的一部分的观念。后来,古代人们就将这脱离了肉体的不死灵魂称之为“鬼”。

(四)中西“鬼文化”的风俗比较

由“鬼文化”直接引发的就是丧葬制度和鬼节。虽然对“鬼”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这两点上中西方则开始形成比较大的差异。因为对“鬼”的敬畏,人们都比较重视丧葬仪式,并且中西方都产生了鬼节。但是因为宗教和民族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在丧葬习俗和鬼节上,中西方明显不同。

4.1丧葬习俗

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认为死亡是灵魂回到上帝的怀抱。葬礼比较肃穆,人们一般祈祷死者能够洗净罪孽,早日升上天堂。并且,基督教认为上帝面前“灵魂平等”,所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实行简丧薄葬。在葬礼上人们一般会穿黑色,或者带黑纱,为死者献上鲜花以示哀悼。

而中国因为孝道文化和祖先崇拜的影响,对丧葬仪式十分重视,讲究“厚葬”。并且在仪式上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影响。丧葬仪式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讲究:棺材的选择,丧服“披麻戴孝”,烧纸扎、头七礼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陵墓,特别是皇宫贵族,陵墓拥有非常庞大的规模,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物。最早的时候贵族流行以活人(通常是奴隶)、牲畜殉葬。后世文明发达一点之后,觉得此法太过残忍,改为以陶俑代替活人,著名的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陪葬。除了陪葬品众多之外,墓葬还非常讲究风水,人们认为必须给祖先找一个好的风水宝地,祖先的灵魂才能福泽子孙,否则亡灵不得安息,会有祸患。

除此之外,与西方葬礼肃穆的氛围不同,中国的葬礼都很热闹。虽然很多地方有自己的习俗,但基本都很喧哗,如哭丧,敲锣打鼓的送葬队伍等。甚至会有有些地方娱乐节目,如四川地区有些丧礼上守灵的人们会在灵棚内打麻将。

但中西方在丧葬仪式上也有相同之处,比如基本都实行火葬和土葬。(中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风俗除外)特别是到了现代,为了环保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和西方都开始从土葬改为火葬,将骨灰安置在公墓。

4.2鬼节

中国的鬼节其实并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定,但是在民间流传,并且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形成很多不统一的风俗。俗话说,“七月半,鬼门开”。虽然道教是过“中元节”,佛教叫做“盂兰节”,但是日期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除了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的百姓在这一天主要就是祭祀祖先,放贡品,烧纸钱。并且,传说这一天“鬼门开”,所有鬼魂都会到人间来,所以除了在家祭祖以外,人们还会在路边或湖边烧纸钱,供奉给所有孤魂野鬼。

篇6: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

从创世神话看《淮南子》的天、人观

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达了不同文化的宇宙观或世界观.《淮南子》的.创世论是以阴阳为基础的感应生成思想,从宇宙天地生成到人与万物的生长,从安身立命之道到仁义礼乐之举,都不能脱离阴阳感应的作用.

作 者:熊开发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520228刊 名: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4(4)分类号:B234.4关键词:创世神话 感应生成 阴阳之道 感天应时 天人合一

篇7: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

纳税评估在我国开展以来,理论架构基本建立,工作程序逐步清晰,评估方法不断丰富,评估效果日趋显著,其作为“四位一体”税源管理运行机制的其中一个环节,在强化日常税源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度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常实际工作开展中有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一、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的异同

根据《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据此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而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它包括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专案稽查等。

从以上两者的概念,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均是税务机关依据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的税收行政行为。该税收行政行为均具有明确的行政相对人,在具体执行方面,两者均具备筛选对象、组织实施、定性和定量判断、执行和处理等程序,另外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均是税源监控的基础手段,属于“四位一体”税源管理运行机制的其中环节。

当然,起源于我国1998年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审核评税”的纳税评估,由于出现的时间较晚,其操作程序相较税务稽查更具灵活性,两者的不同之处也较多,主要归纳为:

(一)法律保障不同。作为税收行政行为的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从法律保障上看,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之处。执行纳税评估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评估主要通过分析、约谈、评估等手段影响或改变纳税人的申报数据,它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事实上对纳税人的申报行为,即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了影响。纳税评估虽有《纳税评估管理办法》作指引,但一般没有严格的法定程序和调查取证要求,如果纳税人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也不能对其采取税收强制等措施,而只能移送专职的稽查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实质是属于税收行政行为中的税收行政事实行为。执行税务稽查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稽查则主要通过录音、录像、询问、查帐、调查等手段获取纳税人的涉税真实数据,它一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具有明显的法律效力,其法定程序和调查取证具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纳税人如对相关的结果拒绝执行,税务机关可采取进一步的税收保全,税收强制等措施,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税收行政法律行为。

(二)税收执法环节不同。我国税收征管查格局中的“查”,对应的是税务稽查,而不是笼统的税务日常检查,纳税评估作为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即使涉及对税务检查权的运用,也属于管理型检查范畴,故应将其定位于“征管查”的“管“的环节。在日常税收执法中,通过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确定疑点指明方向,通过纳税评估引导纳税人税法遵从,为税务稽查提供稽查案源,通过税务稽查查处案件,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并向管理环节反馈查处结果,从而形成各环节之间相互联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税源管理工作机制。

(三)执法力度不同。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虽然在执法过程中均会对行为相对人作出行为的定性与定量判断,但由于其法律保障不同,自然执法力度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纳税评估的执法力度远远低于税务稽查的执法力度,同样是追补税款的行为事实,纳税评估是补税另加收税收滞纳金,而税务稽查则既要补税加收税收滞纳金,还要处以一定幅度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需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对纳税评估的处理结果,纳税人如拒绝执行,在法律执行方面会出现瓶颈,也即有法难依的尴尬局面,而税务稽查则不会,一旦纳税人拒绝执行,税务机关则可依《税收征收管理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工作重点不同。纳税评估在税收管理各环节中应定位于纳税人是否足额申报环节。在日常税源管理中,很多税收手段对纳税人是否足额申报缺乏有力监控,而纳税评估则可以在税源角度分析判断纳税人是否足额合理申报,这决定了纳税评估的工作重点在于分析与约谈方面,通过分析发现纳税人的申报疑点,通过约谈提请纳税人自行修正申报。税务稽查的工作重点则是涉税证据的合法搜集,其案件定性定量的重要来源是获取的真实的合法的涉税证据,而税务稽查过程中的分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五)要求不同。纳税评估的工作要求不像税务稽查严格。在完成工作时效上,税务稽查从选案到结案有一定的明确时限,而纳税评估没有;在工作程序上,税务稽查的工作程序具有明确的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个环节,纳税评估没有明确的环节界定,且在筛选对象到结果处理上均可同一人多岗操作,纳税评估实施过程中不对纳税人发送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书,而税务稽查的文书则具有法律效率;在工作定性方面,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完稽查作出定性后,还必须由案件审理人员审理把关,其定性准确性较高,而纳税评估定性时没有严格的复核规定;税务稽查案卷必须定期规档,具有明确的管理期限,纳税评估档案管理没有清晰的工作指引,这容易在日常工作中丢失历史价值资料;税务稽查看重证据的真实性和程序的合法性,而纳税评估则看重涉税数据的分析和税务人员工作经验判断,主观性较强,自由裁量权大。

二、管查互动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有利于在税务机关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目的在于加强税源管理,促进纳税人依法足额申报纳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但是,在日常税收实际开展过程中,评查互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作的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就税评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税源的关联性,人为地分税种进行评估,如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其计征关系中会涉及企业增加值、企业收入和利润等指标,而企业材料消耗评估的增与减,既影响增加值的变化,也影响企业利润的变化,在其他因素均不变化条件下,材料消耗估值的减少额,即为企业增加值和企业利润的净增值额,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同时补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如果仅对增值税进行评估,必然导致企业所得税的流失,反之亦然。就税评税给后续的税务稽查定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纳税人仅自行修正增加增值税应税收入申报或执行“免抵退”税政策纳税人仅更改调减企业所得税直接材料成本(征退税率存在差异),在稽查过程中,其评估影响的少补企业所得税或增值税在定性上值得商榷。

(二)以评代查。当前评估移交稽查环节上存在“执法两难”的困境,即执法尴尬和执法风险:前者表现为如果评估案件严格按偷税界定全部移交稽查,则税务稽查不堪重负,导致纳税评估形同虚设或成为查前准备环节;后者表现为如果不按偷税界定移交稽查,则带来不作为等执法风险。按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对稽查局专司偷、逃、骗、抗税案件查处的规定及现行纳税评估管理办法中有关评估移交稽查的规定,凡涉嫌偷税的评估案件均要移交稽查部门处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简化程序,加快税款入库的进度或减轻稽查环节重负,往往存在涉嫌偷税的评估案件未按规定移交稽查部门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基层开展纳税评估税收业务的执法风险。

(三)评查混用。在税收征纳关系中,税务机关处于主动地位,即征纳关系的起始、中止以及终结都由税务机关决定。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产生争议时,纳税人通常希望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和交流,尽量避免引起行政对抗性争议,而税务机关通过推行预约谈话制度来解决争议,也无疑降低了征税成本,因此,稽查部门通过约谈方式解决纳税人涉税问题的现象较为常见,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留下诸多漏洞。在纳税评估实施过程中,一些税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不按程序办事,直接通过稽查手段检查纳税人的帐簿和涉税资料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评查混用既存在一定的税务执法风险,也有违我们建立“四位一体”税源管理运行体制的初衷。

(四)避实就轻。在税收纳税评估中,由于质疑提请纳税人自我纠错的合法性,且各地使用的纳税评估方法和软件,也无统一章法,导致部分税务人员在开展纳税评估中,重形式,轻实质,没有按《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认真执行,往往采用企业自查或与企业预约谈话方式来替代整体评估程序,从而较难保证纳税评估工作质量,一方面执法力度大为减弱,不能起到威慑纳税人改错纠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直接增加了税务稽查的压力,不能从源头上阻止纳税人偷骗税的侥幸心理,另外,对有价值的案源也因工作中选择不恰当的处理方式而错失,影响了日常税收的评查互动。

三、纳税评估的完善方向

(一)法律完善方向

1.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完善纳税评估制度。基于“法无授权不得行”的法理,建议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确立纳税评估的法律定位,一是赋予税务工作人员在纳税评估中实地调查核实、责成纳税人提供涉税资料等税务检查权应用的基本手段;二是在法中对纳税评估针对无知性税收不遵从而“为纳税人提供自我纠错机会”这一机制予以明确;三是针对评估移交稽查环节存在的“执法两难”现象,重新界定“偷税”的概念及“主观故意“的标准,减轻税务稽查的压力和纳税评估的执法风险;四是明确纳税人和涉税关联方不按规定提供或不如实提供涉税信息的法律责任;五是明确纳税申报和税务稽查环节外,税务机关有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调查采集涉税信息的权利,以及行政相对人应予配合的义务。

2.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纳税评估自2005年在我国全面开展以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一是降低征纳成本,扩大税收监控面,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二是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以提高其针对性和威慑力;三是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管理提供依据;四是促进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但随着全国各地税务系统轰轰烈烈的开展此项工作,各地既有值得借鉴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也在工作开展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指引纳税评估工作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国税发[2005]43号),自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以来一直没有作进一步的完善,建议规范统一的纳税评估工作底稿、文书,确定纳税评估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增加相关纳税评估工作跟踪、考核和监督机制内容,明确纳税评估信息化管理指标体系,丰富和细化纳税评估内容等。

3.细化纳税评估工作规程。为使各地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增强其可操作性,有必要对纳税评估工作制定专门的工作规程,与税务稽查工作类似,制定专门的税务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规程包括总则,纳税评估对象确定及管辖,纳税评估的实施,纳税评估评价,纳税评估结果处理及纳税评估案卷管理、附则等。

(二)信息化完善方向

税务机关根据合法信息化资料,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及有关涉税事项进行系统的审核、分析、确认和评价,往往能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行为中的错误,但合法信息化资料资源的整合是否合理、高效,往往能提高评估对象的筛选准确性和评估实施效率。

1.明确纳税评估信息化管理指标体系,细化行业评估模型。税务机关应广泛收集纳税资料和相关基础资料,确定相关指标,运用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采用数学模型等先进计算方法,测算有关指标(如行业税负率指标、零税负申报指标、财务比率指标、财务项目分析指标等)峰值,丰富和细化行业评估模型。

2.融通评估信息来源渠道。对外要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逐步建立与公安、工商、金融、地税、保险、城建等政府部门以及政府专业性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对内要充分利用目前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编制纳税评估信息化管理专业管理软件,建立纳税人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纳税评估信息化管理、税务稽查至税收统计报表分析等征收管理全过程资料链接,根据评估需要的指令自动形成同类纳税人横向对比数据库,同行业纳税人申报资料库等数据库。

3.优化评估信息分析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纳税评估信息化管理软件,可增加评析指标,如成本利润率,成本费用率,毛利率等,也可根据每个不同行业,计算出或有的销售收入和税负,与各企业自动对比查找疑点,有效提高纳税评估准确性。

(三)实施完善方向

1.组织专门团队。纳税评估业务是一项税收高端业务,其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涉及税收数据分析、税收政策适用及税收数据信息化管理维护等方面知识,单凭税收管理员的简单组合实施评估远远达不到阻漏疏源的作用,也容易导致纳税评估出现就税评税、以评代查、评查混用等问题,只有组织专门团队,明确分工,加强沟通协调,才能真正达到利用评估改善税源管理、加强税源监控的目的。一般来说,对重点税源和风险大的税源,要组成专业化团队进行各税种综合评估,风险较低的中小税源由税收管理员进行日常化、简易化交叉评估。

2.抓好信息比对和分析。对外,把社会经济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信息引入到工作领域,最大限度地掌握纳税人的各种经济信息,把这些信息与纳税人申报的资料进行对比。对内,充分利用税务机关已掌握的信息,积极进行有关税种的票表比对、增值税征扣退税比对、货物劳务税与所得税税基比对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启动纳税评估程序,同时,根据上级发布的数据,分析本地区的征管状况,加强税收征管状况分析监控。

3.加强评估成果的跟踪和使用。评估中发现纳税人的一般性问题,应提醒纳税人自我纠正,并改进税源监控措施;发现纳税人涉嫌逃避缴纳税款违法行为的,要移交稽查查处,坚决杜绝“以评代查”; 稽查部门也应及时将稽查结果反馈给税源管理部门,落实以查促管。定期回访已评估纳税户,督促其彻底纠正税收不遵从行为。

篇8:从隐喻看英汉词汇中的文化异同

关键词:隐喻,词汇,文化异同

一、隐喻与语言

传统隐喻学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 并且仅仅只是一种修辞而已, 隐喻以一种非常规语言表达形式来描述对象。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 首次在认知语言学范围内对隐喻进行了研究并表明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一种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思维方式。[1]事实上, 隐喻是人们深刻认识世界的必要的思维能力, 是人认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 是人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隐喻更是人们认识世界, 感知世界, 理解世界, 尤其是理解抽象事物及现象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 隐喻在语言的帮助下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词汇虽然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无论哪种语言的词汇对于描述和理解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十分匮乏的, 所以通过隐喻充分挖掘词汇其他方面涵义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就会显得十分重要, 这样人们才有可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因此, 多义关系的出现是提高语言效率的必须,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语言使用的有效性、活动性和适应性。[2]隐喻是一词多义的主要来源, 词义的扩大与缩小主要依赖于人们的隐喻思维, 使得某个词汇具有其他相关的意思。在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中一般都会有一个基本或者核心词义, 在核心词义的基础上, 通过隐喻思维如隐喻、转喻等, 词义会不断地延伸或扩展。

二、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 总体来说, 语言与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其充当的作用却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更重要的是促进交流以及体现精神文化。[3]德国语言学家洪堡尔特认为, 语言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各种精神文化, 语言是传递和表达社会文化的独特手段与方法;BWRobinet认为, 语言是社会的一种重要工具, 并且在社会的使用过程中反映着该社会的文化特点;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提到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语言, 能够反映出其所在社会的文化。事实上, 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没有文化, 语言也很难形成, 这正如萨丕尔所言, 语言无法独立于文化之外, 更无法脱离社会来传递人类的各种思想和观念。可见, 对于真正学会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 只学习和了解语言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 学习和掌握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必须的。[4]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 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中的词汇往往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 在不同文化中词汇的使用也存在着异同, 换句话说,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词汇具体表现出来的。词汇除了含有本义, 更重要的是其喻义即引申义, 这种象征义与文化关系极为密切。

三、从隐喻看英汉词汇中的文化异同

1. 从隐喻看英汉词汇中文化的差异性

词汇特别是很多常见词汇 (如go, do, have等) 在不同语境和场合中会有不同的喻义。而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由于隐喻及人们认知思维的发展以及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很多词汇的词义得以不断发展, 或扩大或缩小或被创新等。

隐喻思维的差异会引起文化的不同, 而这种不同会出现在词汇中, 所以基于英汉思维的不同, 我们可以从词汇中窥见英汉文化的不同。例如:在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 象征着勇敢、凶猛, 威严, 英国人甚至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但中国人认为老虎才是百兽之王, 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和威严。所以, 英语词汇lion在汉语中常用虎代替。

2. 从隐喻看英汉词汇中文化的相似性

当然, 英汉隐喻思维中也有相同点, 这种相同使词汇在词意上出现共性。例如黑 (black) 本义是基本颜色词, 在英汉隐喻义中, 黑和black都有“不正当的”、“不对的”、“不干净的”、“肮脏的” (以下例句中a为英语中含有此种喻义的例子, b为汉语中含有此种喻义的例子) , [5]如:

例 (1) 比喻不正当的、罪恶的。a.That is a black deed.b.一个黑心的商人

例 (2) 表示不对的、错误的。a.Saying black is white.b.颠倒黑白

例 (3) 表示不干净的、肮脏的。a.There is a black factory chimney.b.黑黑的脸

眼 (eye) 在英汉两种隐喻中也有极大的相似性, 所以在词汇喻义和表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文化的相似性。[6]其隐喻义主要有 (P661-662) :[5]

例 (4) 比喻像眼一样的东西。a.There are many Hooks and eyes on a dress.b.台风的风眼

例 (5) 表示贵重的人或物。a.She is the apple of her father’s eye.b.她父亲拿她当眼珠儿看待

例 (6) 表示打听或窥探别人信息的人。a.He is a private eye for a company.b.他是一名私人眼线 (私人侦探)

例 (7) 比喻注意和关注或受到别人的关注和注意。a.He is always in the public’s eyes.b.眼盯着某人 (注意某人)

例 (8) 比喻看问题的角度。a.To western’s eyes, this is a traditional custom.b.在西方人眼中, 白色象征着纯洁

例 (9) 比喻对事物的欣赏和鉴赏能力。a.she has a special eye for beauty.b.她对美有着独特的鉴赏眼力

例 (10) 比喻一种见识。a.Studying in other countries can open our eyes.b.在其他国家学习可以让我们大开眼界

例 (11) 比喻一种情感。a.he cuts an eye for the beautiful woman all the time.b.他一直在向那位美丽的少妇抛媚眼

参考文献

[1]GEOEGE LSKOFF,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 等, 译.北京: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 1987:7.

[4]况新华, 曾剑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述要[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1) :61-64.

[5]英汉大字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186, 661-662.

上一篇:新奥燃气真诚沟通,创造美好未来下一篇:撒播环保种子,放飞绿色希望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