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消费利弊分析

2024-04-10

高消费利弊分析(共6篇)

篇1:高消费利弊分析

高消费利弊分析

“限制高消费令”是限制高消费令的简称。“限制高消费令”按照目前通常的理解,是指:在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对负有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公民或者法人、组织的法定代表人等)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并配合媒体曝光、社会监督、举报有奖等措施,在义务未履行前,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的一项执行措施。在应对执行难的实践中,这并不是一个新鲜招数,广州早在三年前已有基层法院在民事强制执行中尝试过这一举措。最近,在湖南、湖北、上海等地法院又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尝试,同时也引起了新一轮的讨论。本文也就“限制高消费令”的利弊谈谈笔者的观点。

先谈谈“限制高消费令”积极的方面。如今确实存在这样的现实,逃债之风屡见不鲜,信用环境恶劣,一些人连法院的生效判决都可以置之不理。一方面拒绝履行法定偿债义务;另一方面又私下进行高消费活动,肆意挥霍。法院由于很难找到他们的财产,也就无法对他们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些现象的深层危害是带来整个社会的信用恐慌和信-用-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法院创新地尝试用“限制高消费令”来对付那些“老赖”,希望通过限制被执行人的高消费行为,迫使其履行偿债义务,让恶意逃债付出更高代价。这一举措丰富了民事强制执行的手段,弥补了法律的缺陷。实践中解决了部分难以执行的“骨头案”。据报道,今年2月初,湖南长沙芙蓉区人民法院开出湖南省首批“限制高消费令”,此举激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结果,被曝光的16件案件当事人中有9人主动找到法院或申请执行人,有的偿还了欠款,有的制定了还款计划。目前,首批“限制高消费令”公布的案件中已有160多万元案款执行到位。由此可见,确实也收到了一些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从而为最终达到净化信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目的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目前情况下,作为应对执行难的一个辅助性举措,“限制高消费令”的积极意义,正如某些法律专家认为的.那样,更多的可能还在于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谁违背了社会公平,谁践踏诚信原则,谁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在看到“限制高消费令”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它还存在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要想让“限制高消费令”一路走好,我们就必须从法律层面上考虑。所谓的“限制高消费令”现在还没有法律依据。据了解,目前各地法院开出的“限制高消费令”一般都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222条、第223条所作的任意性解释(引申)。但是,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立法法第8条规定,对公民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事项只能制定法律。“限制高消费令” 作为一项强制执行措施也好,作为一项法律制度也好,无疑是对公民人身自由(行动自由)的一种限制和剥夺,而“老赖”在没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前,不管欠了权利人多少钱,其公民身份并未因此有丝毫改变。此时,其人身权与原告的财产权相比,在法理上是上位权与下位权的关系。因此,原则上,在《自然人破产法》出台之前,在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之前,任何法院无权炮制一项法律制度或者强制措施。如果现在非法用限制人身自由(包括通讯、出行、购物等等行为),甚至恨不得在被执行人脸上烙上“老赖”两个字,以期让他们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那么,我们只能嘲笑法律的无能,只能说明法律文明的倒退。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执行法律制度,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就可以执行其财产;暂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就可以依法中止执行。被执行人藏匿可供执行财产,法院可以依法采取调查、搜查等措施;也可以由申请执行人举证或者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如果还无法查明,只能视为暂无可供执行财产。因为此时的被执行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绝大多数)确实无履行能力;另一种是(少数)还有藏匿财产。我们知道,法律是一把“双刃剑”。此时,法院依据什么判断其有藏匿财产而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呢?如果已经判断其有藏匿财产,为什么不设法追查呢?而对确实无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又有什么意义呢?想来想去,有点牵强。在国外,确实也有类似做法,可一般是针对破产自然人的(譬如我国香港地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限制高消费令” 作为学术探讨未尝不可,可有些法院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或作为一项强制执行措施)施行,未免草率,甚至有违宪之嫌。解决“执行难”以及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在我国目前国情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旨在善意提醒法律人应该坚持法律思维。

篇2:高消费利弊分析

稳定模式即固定工资比例比较高,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对于员工来讲,安全感和稳定性比较高,缺点是由于浮动工资部分比例较低,对员工的激励性较差,而且员工工资和公司绩效、员工绩效的关联度较低,不利于控制人工成本。

弹性模式即浮动工资比例比较高,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对于企业来讲,由于浮动工资部分比例较高,对员工的激励性较强,而且员工工资和公司绩效、员工绩效的关联度较高,有利于控制人工成本。缺点是对于员工来讲,由于固定部分比例较低,会感觉不稳定性、没有保障,安全感差。

调和性模式即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的比例较为适中,既能保证员工对于安全和稳定的追求,又能有效激励员工,也利于控制人工成本。

由于弹性模式对于公司控制人工成本比较有效,所以企业会更偏向于采取这种模式,但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虽然弹性模式对企业比较有利,也并非适合于所有的企业。这与企业的文化特点、业务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甚至与企业所在地的社会文化有关。即使企业适用,也可能不是所有的职位都适用,一般来讲,销售、生产等业务类职位由于绩效很容易量化考核,浮动工资比例会相对较高,而研发、人力资源、财务等非业务部门由于绩效指标难以量化,对企业的绩效的影响是间接的,固定工资部分比例会比较高,

即使采取弹性模式,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总的薪酬水平不能太低,而且固定部分要能够满足员工基本的生活保障并能够体现员工所任职位的尊严,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员工的总薪酬水平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企业再把收入的大部分与其绩效挂钩,员工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或者一个中高级职位尽管总薪酬水平不低,但如果固定部分绝对值太低,他会认为与其所担任的职位不匹配、感觉没有尊严。

弹性模式对于企业吸引人才也是不利的。在企业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由于与公司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关系,他们相信年底时公司会兑现占总收入较大部分的浮动工资,但对于新员工,由于他们和公司之间没有这种信任关系,让他们相信年底能够获得浮动工资有很大的难度,这样就不利于人才的引进。

弹性模式对公司还有其它的负面影响,假如一个员工的固定月薪是1000元,年底会得到6000元的奖金,实际上他每月的收入是1500元,但如果别人问他的工资是多少,大部人会说是1000元,因为年底的6000元是不确定,他不知道能否得到。即使是与公司已经建立了基本信任关系的老员工,出于人的本性,他也不会把未来并不完全确定的收入提前看作是已经得到的收入。如果有太多的人都这样,对公司的品牌形象是不利的。

篇3:消费券发放利弊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消费券,扩大内需

1 我国消费券发行的背景

发放消费券的提出源于经济学家美好的构想:消费券能带动几倍于现金的消费量, 同时由投资者消费倾向引导企业进行资源配置, 增加合适的产能, 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 1万亿元消费券可拉动有效需求增长3.5%, 而如果把消费券控制在三个月内花完, 则可拉动有效需求上升14%。与此理论相适应, 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曾发放过消费券,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 学者们认为在我国发消费券的效果要远远好过直接发放现金。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植才表示, 发消费券而不发货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 一部分人不会把这部分政府投入资金全部用于消费;其次和我们的消费习惯有关, 有调查显示, 中国人的消费倾向是53%, 也就是说赚100元会消费53元, 47元被储蓄。这就说明, 如果发放货币, 从消费习惯出发, 会有大部分资金被用于储蓄等其他途径。

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 作为对国家出台4万亿元巨额投资计划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回应, 各地也相应出台了许多刺激需求的办法。南京、杭州、成都、广州和东莞等市政府试行发放消费券就是其中之一。

2 消费券发放的利弊分析

2.1 关于利的分析

(1) 消费券是对我国困难群体的实质帮扶。

社会弱势群体是整个社会的短板, 最容易被危机击倒。扩大内需的最佳途径, 在于提高百姓收入, 尤其是贫困人口的收入。以消费券的形式由政府直接发放给困难群体, 不仅能够切实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上困难, 让他们能够有财力买到生活必需品, 也有助于他们度过这一次的经济危机。

(2) 消费券是政府民生服务理念的提升。

发放消费券是地方政府在金融危机之际确保城镇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不至于进一步降低而采取的一种保障性措施。政府将通过各种途径给弱势群体赠送慰问品和慰问金升级为依据社会保障范围, 统一发放消费券, 既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在金融危机期间不至于降低, 又不至于造成救济金游离于流通领域之外。它带来了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契机, 带来了外需拉动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切入点, 它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理念。

(3) 消费券对拉动内需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消费券发放的目的在于刺激消费。从目前的效果来看, 此举对刺激消费起到了一定作用。据杭州市有关部门统计, 此次发放消费券对商场的拉动放大效应为3.59倍, 主要是购买服装;对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的拉动放大效应为5.42倍。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杭州规定使用消费券购买指定杭产家电可享受额外优惠, 直接拉动杭产家电销售增长近5倍, 间接加大了对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2.2 关于弊的分析

(1) 消费券发放的成本较大。

如果政府财政有大量盈余, 且预期财税收入大幅增长, 发放消费券就是让富于民。如果政府财政拮据, 此时发放消费券, 资金的来源主要有税收, 借债, 增发货币等方式。税收会减少消费者或者企业的可支配收入, 支出由纳税者承担, 对消费有消极作用;借债会提高实际利率, 增加企业或消费者贷款难度;增发货币会产生通货膨胀。因此, 消费券的本质是稀释全体国民的财富, 损害未来的消费能力, 这是一种隐性成本。如果再考虑消费券设计, 印刷, 保管、发放等成本以及机会成本, 发放消费券的成本就会更大。

(2) 替代效应不能有效拉动需求, 收入效应有限。

从发放对象上看, 消费券的受益者基本被界定为接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群、退休人员、残疾人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 属于温饱阶层。按照恩格尔定律, 食品等缺乏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在他们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 对这些必需品的消费不会因为收入下降而减少, 也不会因为收入提高而增加。也就是说, 对低收入家庭来说, 由于基本的食品消费在家庭全部收入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 所以其弹性消费能力十分有限, 此时他们从政府那里领取到的消费券对他们来说产生的不是收入效应, 而是替代效应, 即激励他们把家里本来用于消费基本食品支出的钱存入银行, 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发放的消费券, 内需并没有被拉动。

如图1所示:具有U1无差异曲线的人, 预算约束线为IA, 在E1达到均衡状态, 此时有OQ用于消费, ON用于储蓄;当发放了消费券之后, 预算约束线平移到BA’, 收入增加, 此时在E2点达到均衡, 消费保持不变, 仍为OQ, 储蓄增加到OI, 其中增加的NI部分即为消费券所带来的储蓄替代消费的效应。通过图示可以看到, 发放消费券对于消费的刺激作用很有限。

2.3 乘数效应不明显

消费券发放可直接作用于市场消费环节, 减少传导步骤, 配合扩大投资的政策, 共同作用于经济体系, 更大的期望是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也就是“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是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 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乘数=1/ (1-MPC) , MPC是指边际消费倾向, 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MPC越大, 对消费的引致效应越大, 乘数也就越大。以成都为例, 此次发放消费券的总额仅为当地全年GDP的万分之一, 这样的一个比例从实际上来说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 即使产生10倍的乘数效果, 也仅是全年GDP的千分之一, 何况消费不可能会有10倍乘数效果。即使各地纷纷效仿, 如此计算下来, 对全国GDP总量的拉动也不会太明显。

3 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1)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的投入。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取决于其所能得到的安全感, 主要包括生活安全、生命安全和财产完全。只有拥有充足的安全感, 消费者才敢消费。因而在当前形势下, 社保、教育、医疗的改革完善十分必要, 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 将给人民稳定的安全预期, 进而提升消费信心。

(2) 有效利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 优化产业结构, 帮助民营企业成长。

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地位, 减少不合理的管制。激活整个经济体系, 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信心。

(3)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特别是农民收入。

我国目前消费低迷的原因之一就是国民收入增长缓慢。要关注各个社会阶层的收入状况, 增加他们的消费信心。要突出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通过城乡一体化来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提高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的收入, 为这些地区的居民创造就业机会, 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财富, 真正做到藏富于民。

(4) 建立更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

这包括了收入初次分配制度和以所得税为主的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合理建立。在初次分配方面, 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使劳动收入与企业利润的变动能够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收入再分配方面, 政府应减少与民争利、与企争利的税收模式, 调整税收使企业与居民收入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实现均衡。只有真正理顺了收入分配关系, 我国经济消费不足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 才能够真正起到刺激生产与消费的作用。

发放消费券是在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采取的特殊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人们信心和提振社会景气度。但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根本途径还是要解除消费者顾虑、增强消费者信心。我们应该围绕以人为本这一宗旨, 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增加国民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增强社会凝聚力, 刺激我国的消费市场, 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淼.消费券:如何从一个稻草到通向彼岸的方舟[J].财会研究, 2009, (6) .

[2]张诗宇.浅议政府发放消费券[J].地方财政研究, 2009, (4) .

[3]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分册) 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 .

[4]梁小民.刺激经济不能强制消费[J].创新科技, 2009, (3) .

[5]左小蕾.消费券政策要盛行[J].中国外资, 2009, (3) .

篇4:我国消费税调整的利弊分析

[关键词] 消费税调整利弊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这一次调整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对于进一步增强消费税调节功能,有效组织财政收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好地引导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消费税概述

1.消费税的基本含义。消费税是对消费税品或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为世界各国所普遍开征。在税收理论与实践中,“消费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研究的对象即为狭义的消费税,是指以特定消费品或消费行为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属于商品劳务税的范畴,本质上是一种有选择的特殊商品劳务税。

2.消费税的课税依据。我国征收消费税的依据主要是国务院的条例和部门的规定。如:1994年开始实施的《消费税暂行条例》和《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1993年底发布的《消费税征收范围注释》和《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2006年3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征收管理规定》等。

二、调整消费税的优势

消费税的政策调整要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协调一致,才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利于建立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同时,要根据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消费税的税率和征税范围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引导好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消费税缺位与越位并存的现状。此次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一是改变了征税范围的“缺位”现象,将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高档消费品列入征税范围。二是改变了征税范围的“越位”现象,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13年前,人们心目中的“奢侈品”与现在的“奢侈品”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用化妆品、护肤护发品,那是有钱的象征。现在,这些物品早已成为大众消费品。取消化妆品消费税,将有利于行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也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同时更多的国际品牌将进入中国。而游艇、高尔夫这些都是当时想象不到的“奢侈品”,当然也就没有纳入到消费税的征收范围里。此次调整解决了在征税范围、税目设置、税率结构等方面存在着的与当前经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2.利于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此次调整也是根据居民收入水平而进行的,生活必需品不征消费税,而向高尔夫球、高档手表、游艇等奢侈品征收消费税。这一增一减,总体上财政收入会增加。一般来讲,政府征收消费税也有财政收入和税务行政方面的考虑。作为对消费行为进行调节的一大税种,消费税可以成为很好的宏观调控手段,更好地体现国家宏观战略意图。政府也不是看重财政收入,主要目的是向公众体现财税政策“劫富济贫”倾向,尽管此次征重税的税目并没有完全达到人们预想中的奢侈品范围,但已向外界显示,今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对奢侈品征重税的范围。

3.利于抑制超前消费,增加财政收入。税收调控理论表明,只要税收存在,就必然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来源于纳税主体对课税的回应,包括正向回应和负向回应。政府利用税收调节经济实质上是通过税收利益差别来引导纳税主体行为使之产生正向的影响,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抑制超前消费成为此次调整最大的特点之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迅猛。一些手表的价格高达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有些手表使用贵金属,并镶嵌宝石、钻石,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计时功能,属于一种高档奢侈品。要再不对它进行征税,对企业来说就太不平等了。同时,大量奢侈品进入中国,中国消费奢侈品的人群也日益扩大,这与中国此前没有征收相关商品的消费税有关,原本该归中国的钱,到头还是归了外国,这也是这次消费税扩大征收规模的原因之一。

4.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2005年全国实木地板产量8000万平方米左右,80%是用进口木地板坯材作为原料生产的。在这种背景下,把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实木地板纳入征税范围,是鼓励节约使用木材资料,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木地板行业的整合和优胜劣汰,体现的是一种导向作用。国家此次对之增收消费税,其实也可以说是用另一种方式来植树造林,是对资源的保护。木制一次性筷子也被纳入了消费税征税范围,税率为5%。一次性木筷的生产存在两大危害:一是造成木材的大量浪费,严重损耗森林资源;二是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卫生质量往往不能达标,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其征税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们节约使用木材资源,其中对一次性筷子征税还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基于以上原因,国家在保护环境,对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应采用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采用税收政策来实施调控效果将十分显著,对其征税在保护环境和聚集财政收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利于引进外资。这一次消费税调整传递一个重要信息:“两税合一”已在“小试牛刀”。中国的消费税是在生产环节征收的,对于只在中国销售的外资企业来说,不用交消费税。这显然对于在中国设厂生产的企业不利,对引进外资不利,如果取消化妆品消费税,这就意味着对于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实行“国民待遇”。

6.便利税收征管、兼顾财政收入的原则。消费税政策的调整要有利于强化税收征管,完善征管办法,堵塞漏洞,减少税收流失。同时,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也要兼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三、消费税调整带来的弊端

消費税调整在调节消费结构,抑制超前消费,正确引导消费方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此次消费税调整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很多企业将面临两难境地。企业一方面成本必须提高,另一方面又很难转嫁到市场售价中。比如汽车,国产车消费税是在生产环节征收,执行新税率肯定会提高生产成本,但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提高车价显然是不现实的,这部分成本只有在企业内部消化。

2.对部分行业成长影响较大。对刚刚启动起来的部分市场,如游艇市场,眼下征收10%消费税可能“弊大于利”。也许应该等市场成长起来之后再征收,这样可以扩大财政收入,对于行业而言,亦无大碍;而现在立即征收,对国家并不能起到太大的增收作用,却对行业影响很大。而且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在选择消费品征税时,必须考虑对相关产业和消费需求的影响。

3.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由于进口汽车的消费税在进口环节征收,这意味着进口成本将至少上涨3%,企业已很难消化这一成本,因此不排除转嫁到购车者身上,估计车价涨幅会达到3万~5万元。同样的对实木地板征税,使得企业提价,也会将税额嫁接到消费者身上。目前实木地板均价大概是每平方米300元,价格提高5%之后,意味着每户装修大概要增加1000多元的开支,对于精打细算装修开支的工薪阶层来说,费用的增加必然导致钟爱实木地板的部分消费者只能放弃对实木地板的消费,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实木地板市场份额的减少。

4.调整缺乏与时俱进。此次还未确立一个把消费税的调整变成一种常规的原则,即把与时俱进的原则纳入到消费税的调整中,而不能等10多年才调整一次。当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到一定阶段,既有的消费税税目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时候,就应该适时调整。人们心目中“奢侈品”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必然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应该定期对奢侈品项目进行调整,以利于正确引导消费和生产。

5.征管的操作性有待加强。目前由于征管条件和技术上的一些原因,对有些产品很难征收消费税,主要原因是对这些产品的档次界定比较困难,征管上达不到要求。比如对高档家具征收消费税从政策上讲是合理的,但在操作上难度就较大,因为家具具有多种材质和形态,什么是高档,很难确定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标准,按价格分档征税也有很多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因此,对高档消费品征税,还要看是否具备征管条件。就目前征管状况而言,还不能将所有认为应当调节的高档消费品都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

向奢侈品征收消费税的效果上,仍然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劫富”是否就那么理所当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劫富”后是否就能达到“济贫”的目的,还需拭目以待。无论是要扭转社会风气,还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征税更多的只是一个调整步调的信号,一个意义深远的警示。

参考文献:

[1]尚可文:以可持续性税制为目标重构我国现代消费税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8

[2]赵迎春李金峰: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消费税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4

[3]苏圻涵黄渝祥:消费税结构的优化[J].华东经济管理,2002,2

[4]黄衍电:中国税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篇5:学前教育消费高

如何让孩子轻松上幼儿园

究竟谁应该是破解“入托难”的责任主体?明确了责任主体,也就知道了依靠力量。追问下去,会指向一个问题:学前教育应当如何定位?它的性质是什么?有人提议,学前教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有人反对,认为应当动员社会力量办园……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比较明确:无论如何,政府都责无旁贷。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然而,人的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在0——6岁之间形成的。当今的幼儿园,无论条件多好,收费多高,充其量也就是物质条件好些。精神上能给些什么呢?让“技能”的学习迷惑了人们的眼睛,打杀了孩子们的天赋。我国的幼教,不仅是形式上需要创新,内容上更需要创新。这些创新,需要能人。再好的建议,放在庸人手里也白搭。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孩子,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怕自己的孩子进不了幼儿园,干脆别生了,也减轻国家负担啊!

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清楚地显示,从2000年开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幼儿园的数量在减少。据统计,2000年时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为3.5万个,企事业、机关办幼儿园为1.6万个,街道乡镇等集体办幼儿园为8.1万个,社会力量办园为4.4万个;到了2007年,企业事业机关办园和街道乡镇集体办园急剧减少,分别下降为0.5万个,2万个,公办幼儿园下降得缓慢些,变为2.7万个,只有社会力量办园增长较大,变为7.7万个。但是总体数量从 2000年的17.6万个减少到了2007年的12.9万个,几乎减少了30%。而北京市幼儿园的数量在2000年以前一共是5000多所,截止到现在竟然锐减至1600多所,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八之多!

显然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两年的事情

上幼儿园贵过上大学?

发布时间:2011-01-17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学前教育再次成为今年市“两会”期间网民讨论的热点话题,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收费较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发动社会力量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如何解决我市幼儿特别是农村幼儿入园率不高这个难题?对此,市物价局和市教育局负责人分别作出了回应。

焦点一:幼儿园收费高

在河源网上,有网友反映,市区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的收费较高。一些私立幼儿园,一年下来各项收费加起来上万元,读幼儿园比读大学还贵。

对此,市物价局局长谢雄鹰表示,公办幼儿园的收费在政府的监审之内。对于公办幼儿园每个学期的收费,物价部门都会根据成本等各项因素,经过审核,定出合理的价格。像机关幼儿园这样的公办幼儿园,一个学期的学费为750多元,价格合理。私立幼儿园收费较高,是因为其办学成本较高,教师工资等都需要算入收费之中。相应的是,私立幼儿园办学条件、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也较好。选择私立幼儿园还是公办幼儿园,选择权在于家长。家长如觉得私立幼儿园收费太贵的话,可以为孩子选择公办幼儿园。

焦点二:社会力量加盟

对于解决幼儿园收费较高的问题,有网友建议,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如多建几所私立幼儿园,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力度。

对此,市教育局局长苏晖回应说,作为山区地级市,河源财政十分有限。政府和教育部门一直鼓励有爱心的企业家积极参与捐资助学,兴办学校。企业家到山区建学校、幼儿园等,省政府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收费较高的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多建几所公办幼儿园,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其次可以发动社会力量,针对不同市民的需求,建设不同层级收费标准的私立幼儿园,通过市场的调控,形成良性竞争,使私立幼儿园的收费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

焦点三:幼儿入园率不高

网友“沙洲2008”说,学前教育非常重要,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目前我市幼儿入园率还不高,主要是农村儿童入园率不高,有的镇还没有幼儿园。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市教育局局长苏晖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我市有具体的规划,主要思路是在每个镇建设一所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则作为中心幼儿园的分校。人数多的大村可办一所独立的幼儿园,小村则联办幼儿园,再偏僻一点的村可以办一个混龄幼儿班。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将部分生源差的“麻雀学校”改办成幼儿园,学校教师通过培训转岗,担任幼儿园教师。(日报记者 黄小星)比上大学还贵的是什么?是幼儿园。“天价幼儿园”建园费动不动就上万。金猪宝宝到入园年龄,成都幼儿园今年纷纷涨价。教育部正在研究“学前教育”纳入13年义务教育。

“孩奴”是近段时间的新名词。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被套上了“紧箍咒”,其中孩子上幼儿园的花销就让年轻的父母喘不过气来。为了解放“孩奴”,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曾智,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郑尚维昨日就幼儿教育问题提出建议:将幼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实行幼儿教育免费。

代表建议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当然,有一天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现在网上流行一则脑筋急转弯:“比上大学还贵的是什么?”“出国留学。错,是幼儿园”。据了解,现在上幼儿园每月少则数百元,多则要数千元,一年下来少的也要花近万元,多的则要好几万元。一些年轻父母不断呼吁:幼儿园费用太高,比上大学还贵。

据曾智介绍,按照财政预算,四川省及成都市的教育经费都在逐年递增,成都市年增加达到了25%,但投入幼儿教育的经费却很少。据统计,一方面,有的公办幼儿园为了生存,开始收取捐资助学费(有的叫建园费),金额从每年2000元至20000元不等;另一方面,一些私立幼儿园大量涌入,将孩子作为赚钱机器,建园费动不动就是上万,每月还要收取几百上千的保育费。“天价幼儿园”也就在这种环境下被催生了。郑尚维说:“(在这种环境下)幼儿园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问题,违背幼教原则”。

四川省教育学院教育学教授姚文忠称,从整体上看,国家对幼教投入不够,幼教从业人员及幼教人才不足,可能是幼儿园收费逐年上涨的一个原因。若想要改变幼儿园收费高的现状,最好把幼教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曾智告诉记者,由于我国规定“义务教育”是9年制,将幼教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要根据国家政策而定,但尽快将幼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普及幼儿教育,强化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却可以做到。由于全省各地的财政收入不均衡,成都市可以作为试点城市先行。“当然,有一天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记者调查 幼儿教育让家长“被自愿”

家长得交上一大笔捐资助学费,还要签“自愿捐赠书”,如今被戏称为“被自愿”

成都市民罗女士的孩子今年满3岁了,最近她正在为孩子入园的问题发愁。“我家住上同仁路,周围就两所机关幼儿园。但我们不是事业机关的人,两所幼儿园都说先要满足事业机关的孩子。”罗女士只得联系民办幼儿园,“联系了附近的几所,都说拿钱都不行。一所幼儿园说名额都排到2012年去了”。

据记者调查,2007年是民间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为了生个“金猪宝宝”,不少夫妇“扎堆”结婚和怀孕。而2010年,“金猪宝宝”全都到了入园年龄,造成各幼儿园“金猪”爆满。

由于名额有限,今年成都市幼儿园纷纷涨价,有的幼儿园几乎还翻了一倍。四川音乐学院幼儿园去年教育费为4800元,今年初就涨到了7800元。成都市第五幼儿园前年建校费为1800元,去年为3500元,今年已到4000元(提前一年预交),三年一起交优惠每年300元。武侯区一家民办幼儿园建园费、学杂费也年年看涨:去年建园费为3500元,现在已达5500元,伙食费每月得缴700多元,兴趣班、英语和美术课等加起来费用近千元。

在成都收费较高的民办幼儿园金苹果和橄榄树等,年花费均超过5万元,而且还不容易入园。在费尽周折进了幼儿园后,还得交上一大笔捐资助学费。同时家长还要签“自愿捐赠书”,如今被戏称为“被自愿”。

“金猪娃娃仅仅是一个特例,不是主要原因。幼儿教育早就难堪重负,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太少,公办学校无钱扩大规模,民办学校为了收钱追求高端。造成幼儿教育成了卖方市场,什么建园费、捐资助学费、教育费一窝蜂地上涨。”曾智代表说,“一个孩子读个幼儿园就可以把一个家庭压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将幼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切实解放这些„孩奴‟”。

曾智还建议,为了吸引幼教人才,稳定幼教队伍,我省应该修改《四川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试行办法》,将幼儿教师纳入教职工编制,将学前教育纳入管理体系。

观点PK“不现实”与“当务之急”

“我们希望国家能增加对幼教的投入,让更多家庭在幼儿教育上有更多选择”

在广东也曾有人大代表呼吁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3年(学前教育免费一年,高中免费三年),并引来网络热议:很多人称“不现实”,“目前要真正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恐怕做不到”。“我们现在还正在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债,如果再搞幼儿教育免费,这个缺口就更大,同时很多地方更多地在考虑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曾智认为,“免费教育到底是向上延伸(即推行高中阶段免费),还是向下延伸(幼儿教育免费),我觉得都不是问题,两者都是应该的。对于经费来源,这是政府考虑的事。实际政府可以在每年要做的事当中衡量,什么事情是最重要,是当务之急,什么事情不重要,可以缓一下。我觉得教育才是当务之急,不管是学前教育,还是高中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我们希望国家能增加对幼教的投入,让更多家庭在幼儿教育上有更多选择。”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园长曾琴说,现在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这导致幼教投入不够。如果政府能在增加教育补贴方面延伸到幼教,比如通过发放教育券,在幼教上有所倾斜,让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在一些相对优质的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可能在一定程度能改变目前上幼儿园难的局面。

新闻链接

实现13年义务教育没有时间表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赵沁平曾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如果成功推行的话,义务教育时限将有望延长至13年。“要实现13年义务教育,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目前还没有具体时间表”。

各国幼儿教育政策

英国:幼儿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阶段,招收5-7岁儿童。

法国:学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虽不是强迫的,但免费实施,所有2-7岁儿童均可就近上学。

荷兰:幼儿教育属于义务教育,招收4-6岁儿童。

以色列: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5岁起即属义务教育阶段。

朝鲜:在宪法中规定国家对全体儿童实行一年学前义务教育。

日本:政府已计划将幼儿教育纳入免费义务教育范围,9年制义务教育将会延长到10年至11年。

不丹:幼儿教育也属义务教育范畴。记者陈诚摄影杨涛

·我国民办幼儿园的存在“质”“价”矛盾

·幼儿教育不应以赚钱为目的可考虑公益组织

·高价的幼教并不一定能够换来真正的高质量

·国外的学前教育80%属于公益性

·我国教育经费仅1.3%投入幼教远低于国际平均值

·专家:约40%孩子没有享受到国家幼教投入

·我国教育经费仅1.3%投入幼教远低于国际平均值

今天,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刘占兰做客人民网,谈民办幼儿园发展之路。访谈中,两位专家介绍,有调查证明,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比高达1:17,学前教育纳入义教是趋势,专家建议先试行免费幼教试点。

刘占兰老师介绍,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发展趋势。建议在义务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试行学前教育免费,向义务教育发展。“学前一年义务教育,或者是再逐渐向三年,免费。我们可以先不义务,先实行免费,这是很重要的。”

刘占兰介绍,学前阶段对孩子的投入效益是特别大的。“现在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研究,叫做培理学前教育项目,它的长期最终研究,这个研究发现,如果对孩子们在入学前实施一到两年的优质教育,当他们长到40岁的时候,学前投资一美元,在40岁的时候就可以获得17美元的回报。这个研究就发现,这些回报就包括提高他的个人的收入,减少犯罪率,家庭和谐等等,许多的方面。还包括在他上学阶段提高孩子们的学业成绩等等,这些效益实际上既有对儿童个体的作用,也有对家庭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效益。这个测算还发现,到他40岁的时候,幼儿个人的回报率是1:4.17。那么咱们社会的回报率是1:12.9。也就是说,你给学前投资一美元,那么整个社会的收益会获得12.9美元的收益。而总体,个人加上社会的是1:17这样的回报率。”

刘占兰建议,先进行幼教免费的试点,然后逐渐推开。“所以从国际局势来看,把学前纳入义务教育,或者说参照义务教育的发展思路可以分布来做,先实行免费,也可以进行一些试点。在经济条件,教育条件成熟的地方,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先进行免费的义务的试点,然后逐渐地来推开。可以说这应该是世界的一个趋势。”(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幼儿园短信告知家长我们要涨价了今年1800明年4000》追踪

市民反映:民办幼儿园涨价明显 涨价原因:物价上涨以及幼师工资上涨

幼儿园收费比大学还贵!”昨日,本报报道了成都东光幼儿园由于物价大幅度上涨,孩子的教育成本补偿费由每年 1800元调整到4000元后,很多市民打进本报热线反映,民办幼儿园比公办幼儿园涨价更明显。记者随机选取市内近20家民办幼儿园进行调查,发现超过六成幼儿园要涨价。“公办幼儿园太少,物价上涨和幼师工资待遇的提高,是民办幼儿园提高收费的诱因。”幼儿园园方表示。

收费太高

网友感叹不敢要小孩了

昨日,某网站转载本报《幼儿园短信告知家长我们要涨价了今年1800 明年4000》一文,并开设“你的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涨价了没?”及“幼儿园不断涨价的原因?”两项调查。

截至记者发稿时,79.7%的网友表示自己孩子所在幼儿园已经涨价,13.7%的网友表示“暂时没涨,但迟早要涨”,6.6%的网友表示没涨价。

至于涨价的原因,74.9% 的网友认为成都等待入园的孩子多,幼儿园不怕没生源。13%的网友则偏向于物价不断上涨,幼儿园确实面临成本压力。2.4%的网友表示“幼儿园确实想募集些钱来改善孩子的环境”,还有9.7%的网友认为是其他原因造成学费上涨。

同时有很多家长跟帖认为幼儿园收费过高。网友“泡泡鱼”说:“公立幼儿园太少是入园难的主要原因,我的孩子也在私立幼儿园读书,一年的学费将近2万元,但是高昂的学费换不来让人放心的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待遇非常低,因此对孩子没什么耐心,幼儿园的伙食也非常差。”

还有不少未婚及刚结婚的网友表示,看到幼儿园收费居高不下,以后真不敢要小孩子了。

记者调查

民办幼儿园涨价很明显

记者随机选取市内近20家民办幼儿园进行调查,逾10家幼儿园表示已经涨价或即将要涨。

位于武侯区的“成都译华国际幼儿园”日托班,费用从每年22400元涨到27400元以上。成都唯佳蒙氏、金起点幼儿园学费也有不同程度上涨。而启明星幼稚园等园方表示,目前暂未涨价。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几家没涨价的幼儿园——崔家幼儿园、东京幼儿园等。这些幼儿园位于安置小区内,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工家庭,由于学生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幼儿园几次想涨价都涨不起来。

不少幼儿园负责人表示,物价上涨和幼师工资待遇的提高是涨价原因,如果不涨工资,幼师很可能会离开,涨价的费用将投入教师工资、生活开支、建设投入等。

娃娃学费

占全家总收入五分之一

但涨价并不能阻止家长拼命想挤进好幼儿园的想法。“4年前,娃娃还没有出生,我就去金苹果成都花园幼儿园排队报名,能读上就不错了。”家住青羊大道的邹女士的孩子今年4岁,入学刚一年,幼儿园的收费已从一年12800元涨到了15800元。

邹女士算了一笔账:家庭年收入10万元,在成都算是中等偏上水平了。原本是1080元一个月的全托班,现在是1380元一个月,一年就是15800元,加上每学期报3个兴趣爱好班共1800元,一年就是3600元,全托加上兴趣班,一年总共要19400元,占全家总收入的近五分之一,而这还仅仅是娃娃学费这一项的花销。

公办太少

民办幼儿园涨价也得读

还有不少家长抱怨,公立幼儿园数量太少,民办幼儿园收费昂贵,报名还需“排号”。

某公立幼儿园负责人直言:“出现学费高、入学难这种现象,我看到了家长的辛酸,也看到目前公立幼儿园的尴尬。”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目前成都市上幼儿园难,症结在于公办幼儿园数量太少。“在家长心中,公办幼儿园正规且稳定,大家更愿意将孩子送进公办幼儿园。但公办幼儿园数量太少,而且班额有限,各班人数有相应的标准,一个班定在30人左右。”

幼儿园的数量,也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这个负责人说,以前公立幼儿园大多集中在东城、西城的中心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有了二环、三环后,这些原位于市中心的公立幼儿园拥有稳定的生源,不可能轻易搬离市中心的位置,但在二环、三环开办的幼儿园则很少。在此背景下,二环、三环的多为民办幼儿园。

据统计,成都市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799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333所,公办幼儿园466所。全市在园婴幼儿316369人,3-5岁的幼儿入园率为93%。

相比同一区域的民办幼儿园,不少家长更愿意选择收费低、办学规范、师资力量强、办学质量有保障的公办幼儿园。但由于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加之还有一些只招收机关子女的机关幼儿园,这就让想上公办幼儿园的学生家长越来越“打挤”。

已有行动>>>

解决“入园难和入园贵”

小孩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呼声越来越大,成都市已有所行动。

11月15日,在成都市首次开展的中美合作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提升培训会上,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智慧透露,今年3月,成都市政府成立了“成都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成都市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政策,就成都市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刘智慧表示,近期即将出台《关于促进成都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将对幼儿园入学办法、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进行改革规范,缓解当下就读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提醒:今日起,本报将启动“你家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涨价没”活动,如果你的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也迎来“涨价风”,请拨打本报热线86757777。

早报记者 吕澜希 房欣 实习记者 周娜

上海最贵幼儿园年收费过万 学费比大学还高

中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据报道,近日南京60多家公办幼儿园称入不敷出,向政府申请集体涨价,要求把现有的保育教育费提高到每月600元,一时间公办幼儿园收费问题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焦点。目前本市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每月一般在一两千元到四五千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收费标准基本都在公办园之上。

据报道,近日南京60多家公办幼儿园称入不敷出,向政府申请集体涨价,要求把现有的保育教育费提高到每月600元,一时间公办幼儿园收费问题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焦点。

在本市,家长选择幼儿园时,也大多愿意让孩子上公办幼儿园,理由是公办幼儿园不以营利为目的,可以更放心。然而不少家长开始向记者反映,现在公办幼儿园的收费也不便宜,好一点的公办幼儿园每年收费甚至超过万元。上幼儿园贵过上大学,这样的情形让不少工薪阶层的家长感觉“有些吃不消”了。沪上公办幼儿园收费贵不贵?贵的话到底有多贵?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好一点的公办园收费比大学贵

成才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为此,从入园开始,家长们就力图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最好的。

近日,郭女士就千方百计地托人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本市西南片一所示范性幼儿园。然而高兴之余,郭女士没想到,公办幼儿园的收费也那么贵。“现在幼儿园通知我们的管理费是每个月800元,餐费每月180元,再加上我为孩子报名兴趣班的费用,半年在2000元左右,第一个月我就要为孩子付出近3000元。”由于幼儿园的费用是一个月一付,按一年收费12个月计算的话,郭女士粗算下来,为孩子上幼儿园一年要付出费用近16000元。作为普通工薪阶层,郭女士认为,这样的费用对家庭经济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且,真的是比上大学都贵。

家长王女士对此也有同感,她孩子所在的公立一级园,每月管理费500元,餐费另计,这样算下来每个月要付出去700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是8400元。而现在上普通大学一年的学费也不过在五六千元。

相比之下,好的公办幼儿园的收费竟然高于一般大学的学费。

相比收费家长更看重幼儿园品质

虽然费用不菲,但采访中,多数家长还是表示,能进一所好的幼儿园才是最重要的,费用高点也就算了,不能作为主要的考虑目标。

“公办幼儿园的老师比较认真,而且大家都想进示范性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得好,费用并不是考虑的重点。”郭女士也如此坦言。她告诉记者,在家长圈子中,大家都觉得好一点的公办幼儿园,特别是示范性幼儿园,相当于是幼儿园中的“市重点”,名额很抢手,所以能进去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费用贵过上大学,但就冲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花这点钱也是值得的。“更何况,好的幼儿园想进还进不去呢。”

费用高不是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还会有意识地选择收费高的幼儿园,因此,在进不了公办示范园的情况下,那些收费相对更高的民办幼儿园也成为了不少家长的首选。

记者了解到,上海的幼儿园有民办与公办两种性质,民办幼儿园虽然收费偏高,但一般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使得近几年选择民办幼儿园的家长越来越多,民办幼儿园也开设得越来越多。

据报道,近日南京60多家公办幼儿园称入不敷出,向政府申请集体涨价,要求把现有的保育教育费提高到每月600元,一时间公办幼儿园收费问题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焦点。目前本市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每月一般在一两千元到四五千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收费标准基本都在公办园之上。

据报道,近日南京60多家公办幼儿园称入不敷出,向政府申请集体涨价,要求把现有的保育教育费提高到每月600元,一时间公办幼儿园收费问题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焦点。在本市,家长选择幼儿园时,也大多愿意让孩子上公办幼儿园,理由是公办幼儿园不以营利为目的,可以更放心。然而不少家长开始向记者反映,现在公办幼儿园的收费也不便宜,好一点的公办幼儿园每年收费甚至超过万元。上幼儿园贵过上大学,这样的情形让不少工薪阶层的家长感觉“有些吃不消”了。沪上公办幼儿园收费贵不贵?贵的话到底有多贵?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好一点的公办园收费比大学贵

成才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为此,从入园开始,家长们就力图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最好的。

近日,郭女士就千方百计地托人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本市西南片一所示范性幼儿园。然而高兴之余,郭女士没想到,公办幼儿园的收费也那么贵。“现在幼儿园通知我们的管理费是每个月800元,餐费每月180元,再加上我为孩子报名兴趣班的费用,半年在2000元左右,第一个月我就要为孩子付出近3000元。”由于幼儿园的费用是一个月一付,按一年收费12个月计算的话,郭女士粗算下来,为孩子上幼儿园一年要付出费用近16000元。作为普通工薪阶层,郭女士认为,这样的费用对家庭经济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且,真的是比上大学都贵。家长王女士对此也有同感,她孩子所在的公立一级园,每月管理费500元,餐费另计,这样算下来每个月要付出去700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是8400元。而现在上普通大学一年的学费也不过在五六千元。

相比之下,好的公办幼儿园的收费竟然高于一般大学的学费。相比收费家长更看重幼儿园品质

虽然费用不菲,但采访中,多数家长还是表示,能进一所好的幼儿园才是最重要的,费用高点也就算了,不能作为主要的考虑目标。

“公办幼儿园的老师比较认真,而且大家都想进示范性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得好,费用并不是考虑的重点。”郭女士也如此坦言。她告诉记者,在家长圈子中,大家都觉得好一点的公办幼儿园,特别是示范性幼儿园,相当于是幼儿园中的“市重点”,名额很抢手,所以能进去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费用贵过上大学,但就冲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花这点钱也是值得的。“更何况,好的幼儿园想进还进不去呢。”

费用高不是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还会有意识地选择收费高的幼儿园,因此,在进不了公办示范园的情况下,那些收费相对更高的民办幼儿园也成为了不少家长的首选。

记者了解到,上海的幼儿园有民办与公办两种性质,民办幼儿园虽然收费偏高,但一般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使得近几年选择民办幼儿园的家长越来越多,民办幼儿园也开设得越来越多。

据了解,民办幼儿园是通过对自身的特色、教学质量等来作为制订费用的依据,向物价部门提交,再由区物价局备案。它的整个运作都是靠企业、机构自己出资,收费没有最高上限。

目前本市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每月一般在一两千元到四五千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收费标准基本都在公办园之上。

幼儿园收费标准怎么定?

各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如何划定的?幼教专家告诉记者,各幼儿园的管理费是按各自所属的等级作区分的,一般越好的幼儿园费用就越高。其中,示范性幼儿园每月收费在800元左右、一级幼儿园每月收费在500元左右、二级幼儿园每月收费则在300元左右,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收费标准,但一般不超过每月800元,而这些收费标准是由各区物价局根据市教委要求强制规定的。

“公办幼儿园是由国家资助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管理相对比较规范,所以费用还算是比较公道的。”王顺妹表示,她进一步解释说,即使有家长觉得幼儿园每个月收的管理费看似不少,其实这些钱还不足以维持整个幼儿园的正常运作。“因为这些收取的管理费需要用于为孩子们添置玩具、设备的维修和添置、老师的工资和福利、学校的日常开销等,费用支出的地方很多。

虽然国家也会按比例拨款补贴,但主要用于园内设备的维修和添置上,因此一般除了一些示范园的收入能勉强让幼儿园在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正常运作外,其他的一级、二级幼儿园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作。”

●记者调查

公办幼儿园中市级示范园最好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上海的公办幼儿园一般被统一划分为三类,分别为示范性幼儿园、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其中示范性幼儿园又有市级和区级之分。“其中市级示范性幼儿园由于在全市起着示范作用,应该是幼儿园里最好的。”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幼教专家王顺妹告诉记者,示范性幼儿园的数量很少,在规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优势。

据她介绍,公办幼儿园的分类,不是随便划分的,而是以市教委出台的有关文件为依据,同时需要经过专家的各方面评定,包括外部环境、设施设备、师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等。评定的满分为100分,一般达到85分即可被评为二级园,达到90分则可以被评为一级园,而市级示范园的评定要求则最高。而最后的评定结果将由教育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据了解,目前全市约有1050所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总体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每三年一次的教学评估保证各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其中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示范性、一级一类的幼儿园约占总数的28%。而上海市现在约有41所幼儿园是示范性幼儿园。因此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可以把幼儿园的分级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

●专家建议

幼儿园好坏与收费未必成正比

幼教专家表示,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应该先考虑接送方便,其次再考虑费用问题。“现在很多家长觉得收费高的就是好幼儿园,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杨浦幼儿园园长李丽娟指出,费用高低对于民办和公办幼儿园而言是不可比的,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

幼教专家指出,有些幼儿园可能因为规模小、硬件条件跟不上而没有申办一级或示范幼儿园,但却有着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一批循循善诱、亲切和蔼的老师,这样的幼儿园可能是更适合孩子成长的选择。

篇6:限制高消费申请书

诉讼代理人:___,四川___律师事务所律师。

申请事项:

请求解除对申请人的限制消费令。

事实和理由:

执行申请人XX申请执行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贵院以申请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于20xx年2月27日作出对申请人的(20__)川XX执XX号《限制消费令》。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时,应当考虑被执行人是否有消极履行、规避执行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以及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因素。申请人在收到执行通知书之后,并无消极履行、规避执行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而是因客观上无履行能力才未能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给付义务。贵院也已依法查询申请人名下财产,已证实申请人并无可供执行财产的事实,申请人并不存在需要限制消费的情形。

2、本案所涉金额较大,在执行期间,本人与其他被执行人XX、X,一起想办法履行了大部分债务。因经济能力有限,本人无法完全清偿债务,但本人敢庥貌撇蛏昵胫葱腥饲宄ケ救烁旱7荻睿救嗽敢庥谜诠笤褐葱械腦X民间借贷执行案款大概X万元作担保清偿申请执行人的这笔债务。本人从始至终都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本人从来没有逃避执行的情形。

3、XX项目经营严重亏损。除了申请执行人这个案件,还有开发税款未付,买房人办证过户急需解决。申请人必须四处奔走去不断开拓收入来源。只有具备偿还能力,才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现在申请人在西藏、新疆、海外等地从事商业活动,需要经常性出差,限制高消费后无法乘坐高铁、飞机等便捷交通工具,对申请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人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没有经济来源,本人从根本上无法解决面临的上述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八条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因生活或者经营必需而进行本规定禁止的消费活动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进行。第九条在限制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消费令。

为早日偿清执行申请人的债务,多途径寻找资金化解XX的各类矛盾,本人特向贵院申请解除限制消费令。请求贵院依法审查并予以解除。

此致

XX县人民法院

申请人:__

上一篇:男士美容院店长职责下一篇:小班我爱我的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