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制的利弊分析

2022-07-11

第一篇:年薪制的利弊分析

实行年薪制与期权制的利弊分析

仓促实行年薪制弊大于利。

为了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自1992年起,北京、上海、深圳、福建、四川等省市先后进行了经营者年薪制试点。1997年5月,原劳动部正式决定在百家国有企业中推广年薪制试点工作。最近,实行年薪制简直成了企业改革的时髦,不少支持者振振有词,好象不实行年薪制,就不能调动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其实,在我国目前多数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甚至有的股份制企业实质上也是国有企业的情况下,仓促全面实行年薪制弊大于利。

首先,目前国有企业的总经理、厂长,某些所谓股份制企业的董事长,都是上级部门任命、委派,这班人有无资格坐这个位,是由上级部门说了算,还带着很强的行政色彩,这与在市场中产生的职业经理人有明显的区别。所以,适用于职业经理人的年薪制不一定就适用于国有企业的被委派经理人。

其次,目前对被委派的经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措施并不对等,上级往往许诺,达到某个利润目标就可以奖励多少,超额又可以拿多少提成。但对于不完成任务,甚至出现亏损却没有对等的惩罚措施。即使是达到利润指标,其中情况也复杂得很,如运用了多少国有资金,职工收入变化如何,企业的净资产情况如何等,都应该好好加以分析,否则,吃亏的还是企业本身。

实行年薪制要处理好九个关系。

其实,对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不宜“一窝蜂”,可以先在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做试点,并扩大考核指标范围,如除利润指标外还可以有净资产考核指标、资产占用率指标,以及衡量经营者是否完成任务的重要的指标——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情况。当然,最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是经营者不再由上级部门委派,而是由职工选举、由市场产生,而这时候的总经理、厂长实行年薪制,倒是众望所归了。但要真正将年薪制这一现代经营者报酬形式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九方面的关系。

1.年薪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年薪制是根据企业类别、经营规模等因素确定经营者基本报酬并按经营业绩分档付给风险收入的特殊工资制度,核心是对经营者形成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风险机制。其前提条件是企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的产权主体由一元转向多元化,产权客体由封闭型转向社会型,产权的各种权能由统一转向分解,实行经营者年薪制就是适应分解国有资产产权权能,进一步明确各权能主体的责、权、利关系而产生的。两者相比,当前迫切需要在国有企业中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年薪制与企业家市场。实行年薪制虽然是对企业经营者特殊劳动的承认,有利于促使经营者逐步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但年薪制是以企业家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是实行任命制,在企业经营者既没有职业化,也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在机会不均等的条件下大面积地推行年薪制,显失公平,也不合年薪制的初衷。

3.年薪制与年薪确定者。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年薪是由出资者主体确定和发放的。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的确定则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确定;一种是改制为股份制和公司制的国有企业,董事长的工资由国资经营公司决定。当前,为避免因“内部人控制”而可能出现的违规现象,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应由企业外部主体来发放。

4.基薪与加薪。经营者年薪一般由基薪和加薪(风险收入)构成。一般主张两者各占50%左右为宜。加薪的具体数额应视经营效益来定,可为正数甚至超过原定额,也可为负数,达不到原定经营目标或效益较上年滑坡者,则可在基薪或风险抵押金中扣除。不能把年薪制变成旱涝保收的高薪制。

5.年薪制与职工收入。鉴于当前具体国情,年薪过高会拉大与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收入差距,在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条件下,设置上限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来共渡难关。但同时,由于人为地设置上限,不利于调动经营者积极性,所以对于过高的收入应采用个人所得税及超额比例留存制加以调节。

6.年薪制与领导集体成员。由于年薪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对经营者的一种报酬方式,范围过大会加大国有企业负担,甚至会导致人人负责,人人无责的状况,所以实施年薪制应该只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负全责的法定代表。

7.年薪制与健全审核机制。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是具备较健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具有独立、公正的审核机构。对内部来说,主要是要加强年薪制的管理,健全内部审计,准确评估资产增殖程度,并制定有关的约束机制。否则,可能成为经营者旱涝保收的高薪制或敛财的保护伞。

8.年薪制与制止腐败。实行年薪制后,制止腐败主要表现在遏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上。不仅要注意防止“内部人控制”导致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还要严格控制企业交际费用的范围,区分企业交际费用与个人交际费用。

9.年薪制与废除特权。实行年薪制后,应逐步取消企业经营者目前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和“实惠”。

让经营者和自己同舟共济,股票期权魅力如何?

多数经理人对股票期权收益不看好。

当新兴高科技企业打出“股票期权”这张牌来吸引人才的时候,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型企业曾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优秀员工忍受不了诱感纷纷跳槽离去而束手无策。那么,何为股票期权?它的魅力之处何在?所谓“股票期权制”是一种把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贡献和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激励措施。它需要企业经营者“用现在的价钱买将来的资本”来获得这种权利,并可以在一定的时期来“行权”,即公司的股票价格在未来会有大幅度的增长,离开这一点期权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也正因此,中国多数经理人并不看好期权收益,但这并不是基于股票期权本身,而是由于中国现时实行股票期权制,存在诸多障碍。 与一般意义的股票期权相比,目前我国国企试行的期股制的一大特色在于延期兑现。当经营者偿清所有资本信贷成为资本所有者,这些股份并不能马上兑现,而是在经营者离任、升迁、转职离开该企业一段时间后,经过严格的财务审计发现没有潜亏等问题再逐步兑现划给经营者。这样就会让企业的经营者和自己“同舟共济”,但由于股票期权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必然存在着不规范之处。

1.股票期权与员工持股的关系。目前我国某些企业实行年薪制,在分红时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扣除其中一部分资金购买企业的股票。由于这种形式使经营者没有选择权,所以不是股票期权,应该是“风险担保金”。而股票期权则有行与否的选择权。就拿行权来说,由于“股票期权制”将股东的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通过股票价格联系了起来,在比较成熟的市场中,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或许有比较大的相关性。但是国内的证券市场,至少到目前为止,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鉴于此,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就有两种角色,企业业绩的经营者和企业股票价格的经营者;企业的所有者也有两种角色,股东和股民。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一些经营者平时不踏实经营,转而去制造题材,在行权前后使股价暴涨。

2.在我国建立股票期权计划还存在着一些制度障碍。比如,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股票来源的问题。在国外,用于期权计划的股票一般是已发行但尚未流通的“库存股票”,而我国在新股发行和股份回购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度障碍。

3.实行期股期权激励还需要经济社会的其它方面来配合。对企业的经营绩效的评价,应该由社会独立的财务审计机构来完成,需要先规范中介评估市场、加强法律规范,建立一个公正有效的社会评估体系。

4.股票期权与经营业绩没有形成直接联系。在我国推行股票期权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都被授予股票期权进行激励。但实际上,公司的股票价值并非衡量部门经理的工作业绩的恰当指标,因为某部门的经理可能会因其它部门经理的行为对公司股票的影响而受益或受损,而这并不是他所能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并不能使部门经理的经营业绩和努力水平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形成直接的联系。

只有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推行股票期权的空间。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这副“金手铐”,企业只有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推行股票期权的空间:第一,初始资本投入较小,这样可以保证有较大的增值空间;第二,企业增值迅速,至少应该有较快的增值预期,而处于平稳发展周期的企业,即使本身是健康的,也不合算;第三,人力资本在增值要素中作用明显。这样以来,高新技术企业等风险型企业是试行股票期权的最佳温床。而对于通过减持国有股来推行股票期权的企业来说,这样做是不妥的,因为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行股票期权的成本不应该完全由国有资产来承担,这样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至于到底谁来享受股票期权的“蛋糕”,只要是企业具备不可或缺价值的人,都是股票期权制的实行对象。

总之,从以上两种激励机制可以看出,在我国推行激励制度试点条件已基本成熟,但不可否认,二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所以一方面要由主管部门提出相应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试点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量身定制”试点方案,避免一哄而上造成混乱和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篇:合伙企业的利弊分析

合伙经营也是许多小型企业的常见模式,尤其是相对复杂的创业构想。实际上,很多生意上了规模之后,通常都会进行合伙经营。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合伙现象是很常见的。如今的市场基本上进入买方市场,各种经营类别都已经有太多的企业在参与,因此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在这种市场大背景下,合伙创业或者强强联合,就有了更多的吸引力。

1、合伙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经久不衰和广受欢迎的企业模式,是因为合伙形式具有许多优点:

(1)合伙组织形式简单,集资迅速灵活,创办手续简便且费用很低。

(2)合伙内部关系紧密,成员较稳定,内部凝聚力较强。

(3)合伙人负无限责任,虽增大了个人风险,但也有利于刺激合伙成员的责任心和巩固合伙组织的信用。

(4)合伙不是纳税主体,也较少受政府干预和法规限制。实践证明,合伙是创业的最好形式。美国的波音公司就是由合伙发展而来。

在现代,合伙不仅是个人集资创办企业的形式,而且是企业之间经营联合的形式。比如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温州,目前有民营有限责任公司2万多家,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但从数量上讲,民营中小企业主要是以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温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大部分实质上是合伙制企业)为主。

2、合伙经营的优势非常明显,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资金的压力较小。所谓合伙,就是一方的力量不强,因此合作创业,这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创业期间千头万绪,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共同创业,则可以分工合作,可以促进创建的进程,并顺利展开经济活动。

第三,合伙人各有特长和自有资源,因此可以取长补短,并各自负责特定的工作,可以实施较为复杂的创业构想与计划,规模也可以比单枪匹马大很多,而发展速度上,也远远优于单打独斗的企业。

第四,合伙企业有较大实力,可以进入起点相对较高的行业,也因此可以承担较大的市场压力与风险。

3、当然,合伙经营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

首先,由于是几个人共同创业,产权区分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划分,会有很大的隐患,在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会对原始分配比例提出疑问,而又很难达成一致。

其次,付出与收益之间,并不是精确对应。比如几个人共同创业,每个人的能力、对企业的作用也有一定

的差异,分工合作往往会加大差异,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同时,利润的分配往往是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配,合伙人之间往往会有一定的想法,并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利润被合伙人分配,往往十分有限,降低了创业经济利益的吸引力。

第四,合伙人在管理方面、企业发展、利润分配等方面往往产生一定的矛盾,这是必然的现象,关键在于如何各司其职,分工合理。

第五,在创建期与营运初期,本身企业就处于投入和亏损阶段,但同时合伙人又必须支取一定的个人费用,加大了资金的紧张程度。

第六,合伙对于人身的依赖非常高,假如特定合伙人的中途退出,对创建的事业是一种巨大的风险。

4、合伙协议及法律风险防范

在民营企业之间,由于产权机制、管理机制的自主性,两个企业的合作,往往具有高效性,但也不可避免的失之于盲目与草率。而类似于这种合作往往形成在口头上,即使形成书面合同,也是三言而语,没有面面俱到。不理性、不规范的操作方式为合作双方日后纠纷埋下隐患。

而具体到合伙实际,“一年合伙,两年红火,三年散伙”这种无奈情形,甚至成为了合作企业难以走出的怪圈,这一合作企业难以走出的怪圈,极大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在合作之初合作人间不能重情轻法,初期就应当规范公司的各项制度,这样既能使大家不伤感情,避免纠纷发生,也能使公司顺利地发展壮大。此阶段可以聘请律师代为拟定、审核公司的各项制度及相关协议,再由合伙人就具体条款提出修改建议。

(1)确定合伙之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合作前,理清自身的账目。理清自身账目,为的是在将来合作中,清析自己的投入,在发生争议时能明确自己的权益。这点为很多人所忽略,糊里糊涂地投入,到合作终结清算时,便相互扯皮。

第二,认真审查对方的资本实力。审查合作伙伴的资本实力,同时也是检验对方的诚信。在合作中,对方如果实力不足而以实力雄厚的面目出现,不但增加将来生意上的风险,也容易发生争执。

第三,拟定合作协议。许多人合伙创业到最后总不免落得对簿公堂的原因,经常是以前合条件未谈妥写明。合伙协议写得愈清楚明白,对合伙人彼此的保护程度也就愈高。如有专业律师能协助合作协议的拟定,则更为合适,对于法律风险的防范也就能更为深入与全面。

(2)签订合伙协议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第一,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依法经核准登记,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合伙人应当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合伙人的权利有:①合伙事务的经营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无论出资多少,每个人都有表决权;②

合伙人享有合伙利益的分配权;③合伙人分配合伙利益应以出资额比例或者合同的约定进行,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④合伙人有退伙的权利。合伙人的义务有:①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维护合伙财产的统一;②分担合伙的经营损失和债务;③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个人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或监督的权利。合伙人可以推举负责人。合伙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民事责任。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3)合伙协议的主要内容

第一,利润分配与双方的权利义务。说明分离利润和分担损失方式,具体事务的分担,经营过程中的合理支出比如每个合伙人每月的经营成本的计算。

第二,投票权和决策权。一般而言,合伙人有同等投票权,这在涉及企业重大事务时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第三,合理的分享利润权。比如说明在合伙者即使生病或休假也有权分享利润,但须作出一定的时间限制。这通常是会引发争议的重大问题,需要在合伙协议中列明。

第四,撤资的条件和处理方法。比如当合伙人离开公司,或合作公司解体时,每个合伙人资本份额如何估价,如何处理等等问题。

第五,订立合理的财务制度。最为重要的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对会计准则达成协议或让可靠的会计人员从事这一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对于不参加实际业务的合伙人,更要坚持这一点,从而能从专业角度把握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

(4)合伙人法律风险防范的三点意识

第一,合伙人之间签署《合伙协议》一定要遵循自愿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自愿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的从事民事行为和订立合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合伙双方订立合伙协议并不例外。这就要求合作者开展合伙时,彼此尊重对方的个人意愿,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如实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知给对方,而不能采取隐瞒欺骗的手法,更不能在对方不知道本事务所和自己个人的有关情况时,在《合伙协议》中限制对方的权利、加大对方的义务,否则,一旦引起法律诉讼,人民法院将会以“不是出自本人真实意愿”和“显失公平”为由,宣告该双方签署的《合伙协议》无效。

第二,合伙人一定要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不履行出资义务的合伙人在法律上是不能认定其合伙人身份的。同样,假如该合伙企业的所有合伙人都不履行出资义务的话,则该合伙企业的法律主体资格也是不被承认,因而不受法律保护。因此,为了防止此类风险的发生,合伙人应该按照合伙协议的

约定履行出资义务。

第三,“挂名合伙人”也要注意防范自己的法律风险。在实际案例中可以常见“挂名合伙人”现象,所谓“挂名合伙人”,是其不出资、不参与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只是该企业形式上的合伙人,并不是真正合伙人或法定合伙人。鉴于此种地位,就有两方面的法律风险存在,一是当法定合伙人与“挂名合伙人”之间产生经济利益纠纷时,“挂名合伙人”的地位由于得不到法律上的认可,因而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自己的权益也不能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另一方面,“挂名合伙人”还会面临利害关系人请求其与真正合伙人一并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诉讼风险,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往往会判决挂名合伙人与真正合伙人一样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总之,合伙形式是我国民营企业制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由于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迅疾,而相关法律制度上尚有不少空白,民营企业在实践中应该不断摸索,在理论上也可以不断吸纳合理的合伙方式,从而灵活开展合伙事宜。比如有限合伙这一制度,在法律角度看,它在许多发达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其民商法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然而,对此,我国此方面的立法至今还很落后,这是我国企业制度中的一个缺憾。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民营经济多样化、规范化发展。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应适时进行有限合伙立法,引进有限合伙企业制度。而在市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在实践中摸索探寻一条合理高效的合伙之道,将更有效率。

第三篇: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初稿

目录

一、背景 .................... 1

(二)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 ........... 1

(三)“表哥”杨达才事件 ................ 1

(四)“房姐”龚爱爱事件 ................ 2

(五)李亚力事件 .................... 2

结语: ......................... 2

二、我国反腐态度与现状 ..................... 2

三、网络反腐的优势 ..................... 4

(一)更小顾虑,敢说实话 ........... 4

(二)网民参与,群众路线,成本低廉 ............. 4

(三) 腐败分子能够形成强烈的警示震慑作用 ...... 4

(四)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 4

四、网络反腐的弊端 ..................... 4

(一)真实性无法保证 ................... 4

(二)利用网络恶意攻击他人 .............. 5

(三)网络反腐存在固有局限 .............. 5

(四)网络反腐尚缺乏系统的法律支撑 ............. 5

五、启示 ....................

5网络反腐利弊谈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一系列大案要案通过网络被曝光,让许多大贪官胆战心惊。显然,网络已然成为反腐的又一大利器。据媒体统计,十八大以来,至少十多位官员以网络方式被举报,进而被纪检部门公开停职并调查,有的甚至踉跄入狱,广大网民掀起了一场网络反腐的大风暴,网络反腐可谓风生水起、格外耀眼。下面总结了近几年一些典型的网络反腐案例:

(一)单增德“承诺书”事件

2012年11月,一份据称为山东一官员写给某女子的承诺书在网上流传,并遭到围观。该承诺书写道:“我单增德承诺,自今天开始一个月之内与张风云离婚。离婚后与苏春媛结婚,特此承诺。单增德,2012年11月21日。”该承诺书的结尾,另有见证人署名“山东省农业厅办公室”、“史访”等字样。据报道,单增德“离婚承诺书”问题经媒体曝光后,山东省纪委即予立案调查。现已查明,单增德与苏某长期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收受他人贿赂。日前,单增德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

2012年11月20日,一段重庆北碚区原书记雷政富与赵红霞的性爱视频被放诸网端。视频不足一分钟,引发的强震却余荡至今。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仙人跳”迷局,最终引重庆21名厅局级官员入彀。重庆市北碚原区委书记雷政富为其中最著名的一个,重庆市委已经免去雷政富同志北碚区区委书记职务,并对其立案调查。

(三)“表哥”杨达才事件

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在延安车祸现场面露微笑的照片被人传到网上,引起了不满。该官员随后又卷入争议漩涡,大家的关注点转移到他在不同场合所戴的手表上,这些手表都价格不菲。被网友戏称为微笑局长、浑身都是

宝的"表哥"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被认为存在严重违纪问题,终于被撤职了。这一场与网友之间的拉锯战总算暂时告一段落了。

(四)“房姐”龚爱爱事件

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龚爱爱在北京拥有20多套房产,折合人民币近10亿元。此后,龚爱爱又被披露,除在户口所在地神木县外,还在山西省临县、兴县和北京市房山区各违法违规办理了1个户口。 1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此事件挂牌督办,并下发通知要求北京市、山西省、陕西省检察机关立即介入调查,依法查处假户口背后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犯罪。山西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随后迅速派员赶赴吕梁市督办此案。

(五)李亚力事件

网曝太原市公安局长李亚力之子涉嫌醉驾殴打交警,日前被打交警夏坤告诉记者,10月13日早上,他对一辆越野车进行执法检查,司机李正源连骂带打,使劲掐他的脖子。增援交警将李控制住,酒精测试结果为89ml。随后,派出所一负责人穿便装将李接走。据悉,因儿子醉驾殴打交警而遭停职调查的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目前已被双规。

结语:网络时代,人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和言论的自由。微博,微信,博客等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载体,信息的传递大大加快, “坏事传千里”这句俗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表哥”、“房姐”的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等网络事件,都是先网络曝光,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然后有关部门开始介入调查,最后查实处理。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反腐已经成为悬在贪腐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剑,对我国反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此同时,网络反腐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我国反腐态度与现状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

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习近平主席指出,“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民生与反腐工作密切相关,一些地方和领域民生问题解决不好,与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严查腐败有助改善民生”;“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指出,“当前反腐要以治标为主 为治本赢得时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抓好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硬,打造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全党动手一起抓,既要坚持打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要害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官员思想堕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战胜了理智,贪财好色,最终走上贪污腐败的不归路。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对贪污腐败是零容忍,发现一起, 查出一起。网络时代的到来,反腐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手段,应该辨证看待,既要看到其优势,也要认识到它的弊端,合理利用。

三、网络反腐的优势

(一)更小顾虑,敢说实话。

由于身份地位的差别,很多时候,面对横向霸道,贪污腐败的官员,人们敢怒不敢言,害怕遭到打击报复;而网络举报可以很好的保护举报人的隐私,保障了举报人的人身安全,规避了监督风险。网络反腐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举报新途径。

(二)网民参与,群众路线,成本低廉。

网络反腐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全社会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有效弥补了制度反腐的缺陷,而且网络反腐是网民自发参与,可以大大减少监督成本,也有利于发动群众,提高人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

(三) 腐败分子能够形成强烈的警示震慑作用

在千千万万网民的监督下,必能有效警示震慑腐败分子,让腐败分子人人自危,如履薄冰,增大贪污腐败的成本,使其想贪不敢贪,进而匡正社会风气。

(四)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既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又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了网络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更注重了通过互联网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畅通网络举报渠道,不断改进工作。更使各级开始重视深入研究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网络反腐的弊端

(一)真实性无法保证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混杂,特别是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每个人都成了新闻的发布者,但是这些发布的信息未必能够做到"真实"、"可靠",这也就很容

易出现假信息。网络反腐的信息缺乏权威引导,很多信息未得证实便在网上泛滥,往往造成对他人无谓的困扰,也会淡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人肉搜索”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例子,造成政府疲于应付

(二)利用网络恶意攻击他人

网络反腐可能被某些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从而造成对他人的恶意诽谤、造谣。容易侵犯他人隐私,“人肉搜索”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例子。

(三)网络反腐存在固有局限

网络反腐”无法覆盖“空白区”,这些“空白区”包括不会使用电脑的老年人,还有广大的农村群众以及弱势群体。网络反腐只适用于网民,而且很多时候具有偶然性,把网络反腐作为主要反腐形式并不现实。

(四)网络反腐尚缺乏系统的法律支撑

网络反腐可能流于形式,一个事件在网上成为热点后,可能只在一定的时间广受关注,一段时间后就流于平静,很多贪腐官员在风头过了以后重新复出或者停职不停薪就是例子,而且网络信息容易泄露反腐机密,容易打草惊蛇,让腐败分子有所警觉,不利于有关部门对案件侦查。

五、启示

与传统的反腐败手段相比,“网络反腐”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善于运用、引导、规范网络反腐,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反腐积极性,及时、正确回应网民的诉求,才能充分发挥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尽快完善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依法依规进行应对处理,同时也能对恶意诽谤及侵犯公民隐私权行为进行相应的惩处,净化网络环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是政府对网络舆情给予高度关注,要着力于搭建起和公众的网络互动平台,引导公众理性、有序举报。三是要及时对网络舆情做出迅速反应,快速跟进调查,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调查情况,维护政府的形象。

第四篇:分析会计人员轮岗的利弊

来源:

摘要]伴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位在单位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如何继续加强企业会计的监督和财务管理职能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推崇会计人员轮岗的方式,本文将对会计轮岗产生的原因进行综述,然后分析出会计轮岗制度的实行会对企业产生的利弊影响。

关键词]会计轮岗;弊端;优点

会计人员轮岗制度产生的原因企业在整个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会计人员所处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其担当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因此,作为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其自身的业务素质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在知识的摄取上不管是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应当有一定层次,但是,我国现在的会计人员的现状却并不那么完善,给人感觉比较呆板,在大局上无法拿捏得当,把握不好,而出现问题之后更是表现得死板,不够灵活,很多专业的会计知识因为长时间不更新,已经渐渐老化,那些身处重要位置的财会人员,也会因为对会计工作中大流程中的部分不熟悉而影响正常工作,他们大多无法提出有意义的方针,更无法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总之,能够完善的将会计工作做到位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一个现象根本无法满足整个经济的运行要求,而会计轮岗制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诞生的,会计人员轮岗制度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继续深化,从而从本质上对会计人员的财会工作进行完善。

会计人员轮岗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会计工作是一套非常复杂、烦琐的工作,是由很多的部分组成的,我们最常见的分工就是主管会计、出纳、流动资金核算、工资核算、固资核算、成本核算、最终利润核算,最后还有总账报表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不同的岗位,在人员的处理上也各不相同,像比较烦琐复杂的岗位,可能由两个人或三个人组成,而那些工作量较少的,可能就两三个岗位让一个人在做,总之,会计人员各自都有各自的专属岗位,因此,对于自己岗位的工作,不管是总体流程还是具体的内容,都非常的熟悉,工作起来,都比较稳定,但是,一旦实行了会计人员轮岗制度,那么各个岗位业务的连续性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样的发展给业务在前期和后期的对比问题上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这样复杂的一个工作流程,想要实现真正的全体轮岗,就必须要保证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同时达标,所谓的软件设施也就是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它要求参与的会计人员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因为只有自身素质达标,才能够胜任项目如此之多的会计工作,而所谓的硬件设施就是公司本身,倘若这个单位很小,财务部门根本不健全,没有完整的财会系统,更没有足够多的会计人员,所谓的实行会计人员轮岗制度也就无从谈起了,这就能看出会计人员轮岗制度的一个相当大的弊端,那就是,无法适用于全体大众,其制度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会计轮岗制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一,在会计的工作中,很怕发生的一种情况就是,因为长期从事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从而利用这个工作环境,结交了一个关系利益圈,这种关系利益圈如果能好好的利用,自然会让工作事半功倍,但是,一旦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是很优秀,不好好地利用这个关系利益圈,就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比如,这个关系利益圈中的人互相包庇对方并且为对方提供一些自己所能给予的方便的条件来进行一些损人利己,或者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作弊行为,就会非常的麻烦。而定期的进行会计轮岗制度,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想要结成一个这样的关系利益圈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而且,像这种关系利益圈,想要维持其稳定性,就必须要定时定量的给对方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一旦实行了会计人员轮岗制度,那么,和关系圈中的朋友打交道的时间少了,另外,因为自己经常要在别的岗位上工作,所以,既不需要对方所给予的条件,也没有条件可以给予对方,两者之间就没有了利用的关系,就完全没有交集了,这样的关系利益圈自然就不会成形了,所以,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第二,在会计的工作中,会计业务操作的熟练程度主要是取决于这项工作所重复的次数,重复的多,自然就熟练,重复的少,自然就不熟练,除了这一点以外,它也受到对会计业务分析判断的影响,只有有了一个敏感的判断力,才能将操作过程更好的执行,不采取会计轮岗制度的话,会计人员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的业务操作水平自然更加提高,但是,总是这样重复一样工作的 话,就没有办法知道整个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这样也就缺少了更加客观的判断力,别人很容易利用这种虽然有熟练的业务能力但是没有精准判断力的人,利用他们来做一些不利于企业的事情。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实行会计人员轮岗制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看清楚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流程,并且亲身参与到每一个组成部件当中,进而进行亲身体验,从而将自已的判断能力大大提升,将不应当发生的操作失误从萌芽处遏制。

第三,在会计的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进行核对工作,这项内容基本贯穿于整个会计的工作流程中,如果这项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话,就容易产生对那些已经做好了的业务中的错误无法及时发现,更无法及时地纠正,这样自然无法杜绝发生在会计工作中的那些徇私舞弊的行为,自然地更应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我们目前的会计工作中,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根本无法做到全面到位,对于核对工作总是如走过场一般,没有把核对这项工作应有的效应发挥出来,但是,倘若能实行会计轮岗制度的话,工作的责任主体就会发生变化,在轮岗之时进行交接的时候,必然会进行审核工作,因为,如果因为审核的不到位导致某些结果不明确,一旦发生了什么问题,责任的分配就会非常的不明确,后果就会很严重,所以,会计人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会特别的重视这项工作。

第四,在会计工作中,想要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非常大的一个依靠途径就是让会计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的监督,只有利用会计人员的集体力量,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让财经法规在单位中顺利的进行,而实行会计人员轮岗制度就能大大的方便,在会计人员轮岗制度上,要渐渐的从定期轮岗制度变为末位淘汰制度,这样不仅能把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还能让整个流程中的各个岗位之间更加的理解,从而更加配合,而且还能大大的提高监督职能,在内部会计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上,财产清查制度上都能得到更加完善的进步,从根本上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

如何对会计人员轮岗制度的利弊关系加以协调会计人员轮岗制度有很多的好处,但是也有缺点,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只要能够采取一套正确的方法,对于他们之间的矛盾是肯定可以避免的。我们一定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可以采取培训的方式,让其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保证能够适应于更多种类的会计岗位,对于岗位交接的过程必须要加以规范,将会计人员轮岗变得更加制度化,让会计人员产生安定感,从而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在会计人员轮岗的人员分配上可以进行分批的轮换,这样会计人员在交换的过程中,能够熟悉岗位,从而保证会计岗位的连续性。

本论文来源于中国硕士论文网,参考文献:在职教育硕士论文,转载敬请保留链接,谢谢。

第五篇:明星广告代言的利弊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广告业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许多企业或品牌为了提高知名度采用明星代言作为宣传手段,从而获取许多关注量。然而,明星广告代言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在市场巨大的利益吸引下,明星广告代言缺少了监管,使原本利处很大的明星代言变得过于泛滥,且有些广告商和明星不负责任,大大降低了产品和明星的影响力。

关键词:广告代言 明星效应 益处 弊端 信任

有人说:如果你想看明星,你只需走到电梯旁看正在播放的楼宇广告;如果你想看群星,你只需要打开电视机,里面的名人代言广告囊括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功夫皇帝李连杰告诉你穿柒牌男装的男人最性感,蒋雯丽要你吃盼盼法式小面包,风流男人任达华暗示你三正半山酒店服务很好,双料美女影后李冰冰在你耳边呢喃奔驰汽车的迷人„„当你最后为这些喋喋不休感到烦恼的时候,嘉士伯啤酒又告诉你:“不准不开心。”不得不承认:名人广告,已实实在在大行其道了。

一. 明星效应

古语有云:‘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换到名人广告上,可以理解为“人们因为对名人的认同,而将这种认同感转移到其所代言的品牌上面”。

明星代言作为近年来运用较多的广告宣传手段,正成为许多企业梦想快速促进销售和塑造品牌形象的捷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社会注意力资源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所以明星效应的实现,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注意力,这不仅包括代言的产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对明星自身来说,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曝光率,提升了自身的人气,这同样也是一种社会注意力的吸引。明星效应的关键,是明星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又是一个人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星效应之所以具有号召力,原因也正在于此。

选择明星作品牌代言人要慎重,必须综合考虑其形象、魅力、知名度、亲和力、可信赖度、现代感、受欢迎程度等因素,要让明星真正融入到产品和企业中去。

二. 明星广告代言的利弊

名人广告,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记住品牌而和名人放置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让品牌傍名人。可是事实上往往很多消费者在看完名人广告后对名人记忆更深了,至于具体是什么品牌的广告却一无所知;同时也有一大批的品牌因为名人广告而被众人所知,迅速崛起壮大。我们不禁要怀疑:名人广告到底是好还是坏。

(二)1.明星广告代言的利

中国自古以来就知道名人广告的好处:伯乐相马,然后售以高价;文君当垆沽酒,而后买者众。发展到现在,各种名人广告代言更是不计其数。如:因《来自星星的你》大火的金秀贤和全智贤合体代言了三星,李敏镐代言雅迪电动车,汪涵代言老坛酸菜面,00后“小鲜肉”Tfboys代言了雅客肉松饼...... 名人所代言的内容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几乎所有在你身边出现的所有东西都会有一个或几个名人告诉你:“相信我,没错的。

毋庸置疑的是,名人广告之所以发展到现在这么疯狂,是因为名人广告本身确实有很大的作用,如叶茂中所说厂商是“尝到了甜头”。名人广告的益处表现为多个方面。

第一.品牌。能够提高品牌的吸引和传播程度。名人本身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一旦出现,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尤其是些创意独到、贴切的名人广告,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反响,帮助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名人广告正是利用人们喜欢明星、崇拜明星、模仿明星的心理,吸引广告受众。当年,成龙代言小霸王,借助成龙的英雄形象,小霸王学习机从默默无闻到知名度达到行业顶峰,经典的广告口号也被竞相传诵,“同样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十多年还在流传。

第二.消费者。能够帮助消费者快速做出购物抉择。名人依靠自身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的眼光,然后引领其目光转移到具体的产品上,让产品信息迅速为消费者获知,从而帮助顾客在茫茫的消费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如邀请陈道明做代言的利郎男装,在广告中将利郎男装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定位表露无遗,在众多的服装品牌中找到了自己独特定位;同时,众多与利郎气质相同的潜在消费者通过注意陈道明,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所需求的产品。

第三.名人自己。众所周知,名人的成名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历经坎坷,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开始,最终通过不断努力成为名人。相对于名人,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实力,依靠名人广告的大范围传播,名人的知名度得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提升。可见,名人广告对于名人自己也大有裨益。

第四.整个行业。一个品牌如果请有巨大影响力的名人为自己代言,通常能起到扩大知名度的作用,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其他品牌也会竞相请名人广告为自己代言。众多的名人毫无疑问会吸引大众的眼球,并最终吸引人们付诸购买行动,整个行业规模也因此得以扩大。

(二)2.明星代言的弊

在2014年8月,台湾当红小生柯震东在北京吸毒被抓,一时间社会哗然一片,其阳光的形象一下被毁,负面新闻缠身,大众对柯震东失望至极。连柯震东代言的广告也被禁止播放,其代言的产品销量大幅度下滑。明星和品牌都受到影响,明星广告代言究竟害了谁?

第一.品牌。首先,由于名人有较高的夺目率,往往会分散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注意力,容易喧宾夺主;其次,如果名人与广告产品无任何内在的或明显的联系,会形成牵强附会的感觉,这种明星广告对企业来说达不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更有甚者,可能激发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再次,当企业将一个品牌的形象和一个代言人联系在一起时,他们之间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了“荣辱与共”的关系。但是由于品牌代言人的形象品质不是恒定不变的,名人又不享有事实上的隐私权,所以品牌存在被名人不良形象波及的危险。2008年的艳照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艳照门发生后,门中男女主角代言的品牌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部被波及。最后,名人的出场费与制作费比例失衡。一些广告主盲目追星,花巨资请明星代言,但难以提供相应的制作费,导致创意缺乏,制作水平不高,不能准确传递品牌个性。

第二.消费者。由于名人立于舆论领袖地位,其所代言的品牌往往会在消费者中产生很大影响力。可是往往名人所代言的品牌自己并没有用过,消费者受广告鼓动去购买名人所代言的产品。当发现与自己意中的产品相去甚远时,或影响对品牌、企业、明星以及对社会的信任,或危害到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名人自己。同一个名人做的广告太多了,就会给大众一种“广告名人”的印象,而不再是“名人广告”。诚然,的确有个别名人会利欲熏心,利用其社会影响力,夸大、虚假地为一些产品做宣传和推广,但对于打拼多年才出人头地的名人来说,珍惜自己的形象和美誉度,从而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恐怕是每一个名人的真实想法。明知代言的品牌是不安全、质量不过关而“飞蛾扑火”式自毁前程的,毕竟不多。更多的都是曾经代言的产品后来出了问题,他们由此被溯及、牵连。

第四.整个行业。当名人广告代言形成了行业风潮,势必会造成消费者的视觉疲劳,使名人广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高昂的名人代言费用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无节制的采用名人代言广告,势必引起行业的不正当竞争,使市场更加混乱,最终受害的还是整个行业自己。

三.如何规范明星代言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有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拿上等马对付齐王的中等马,拿中等马对付齐王的下等马,最终在整体实力较差的情况下战胜了齐王。同时有很多良驹是好事,可是如果有几匹不听话,你要如何驾驭他们?同样,广告中有众多名人代言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个别名人趁此之机大做虚假广告,毫不负责,我们又该如何规范名人广告?

1.广告主应正确认识名人与广告的关系 2.消费者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 3.名人要注意代言广告时的自律性 4.广告发布媒体增加行业监管力度 5.政府要制定健全的广告法规

事实上是:不管喜欢与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名人广告还是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当名人广告问题已经被提到日程上,当整个行业开始觉醒,当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名人广告的发展被纳入正常渠道已不远了。

上一篇:年终总结个人模板下一篇:农作物秸秆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