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2024-04-20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共10篇)

篇1: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作者:林百欣科技中专计算机教研室陈楚云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以提高教育水平。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课程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巧妙趣味

1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声更是此起彼伏。与此同时,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站在职业教育的第一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责任。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中等职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三要:要以适当的角色进行教学;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要巧妙运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角色的改变

(1)变知识传授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何谓组织者、引导者?组织者,就是说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结合社会生活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据社会对课程内容变革的要求改革传统课程内容,以一系列新的知识、技能、技巧为基础改组课程,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引导者,是说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引者、导向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以使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自觉地学习。举个例子,如果在单片机实验课当中,教师仅仅让学生按照实验手册里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而没有让学生做更多的思考与分析,这样肯定没有很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完成常规实验外,可以以竞赛的方式提一些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看谁最先设计好程序及电路并自己想方设法证明之。当然,这整个过程少不了教师的参与,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自己也要动脑筋思考,适度启发学生,使得学生们在这整个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同时创新能力、编程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亲密的伙伴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为整个教学活动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居高临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将不敢向教师请教,学生将会很拘束,学习效率会很低,整个课堂将会死气沉沉。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友善、信任与关爱。怎样才能巧妙的与学生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呢?比如,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谈有关他们的就业问题,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最为关心也最为现实的问题。在谈论过程中,可以针对他们怎样才能更好谋得好的职位提出你的建议,例如:建议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一技之长,要争取在校期间竭尽自己所能考取各种有用证书。通过课余时间的谈话,学生会认为你不仅仅是他们某一课程的老师,更是关心他们的朋友,并打心眼里对你产生感激之情。一旦学生对你产生好感,把你当成朋友,今后课堂上你所讲知识他们将会认真学习,你所教知识他们会更认真学好,并能做到不懂敢问。

3巧妙运用现代化教学条件

(1)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帮助学生对某些不熟悉事物的理解。例如,当讲到微型计算机“体积小、质量轻”这一特点时,可通过幻灯片把第一台计算机的实物照片放映出来,让学生与熟悉的PC机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好微型计算机的这一特点。再如,在理论课上讲解主板、内存条、硬盘、软盘等相关知识时,在没有实物情况下单凭口头描述,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完全可以结合实物图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当鼠标点击某一实物图时,能做出相应的解释,不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会增加学习的兴趣。可见,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能辅助学生理解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运用教学软件。很多学生刚学习五笔时,都会感觉比较难学、麻烦、需要背五笔字形助记歌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金山打字”或“打字高手”软件富有趣味性,能够显示正确率,还能够自行设置,如果能够在学习五笔时适当采用这些软件进行练习,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大增,在比较段的时间里就能掌握五笔字型输入法,造就打字高手。再举个例子:当学生学完电子邮件的收发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利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练习题进行训练,鼓励个别学生自愿到教师机器通过投影操作给所有同学看,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这样一来,不仅仅上来操作的同学锻炼了操作能力和胆量,其他的同学也能通过观察同学操作正确与否这个过程学到知识。当出现同学操作错误时,其他的同学会不由自主的给出正确提示,在增加学习气氛的同时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并且能够及时掌握知识点。

4善于运用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联想记忆法。学习过“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的同学就知道,在对“定时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中D6及D2 的C / T 进行“计数/定时”方式的设置时,很多同学经常忘记到底应该是“0”还是“1”。这时只要教学生这样记忆,保证学过之后终身难忘:“计”的最后一笔是“1”(这时教师用彩色粉笔描最后一笔,学生能一目了然看出其中奥秘),往后遇到是“计数”时就懂得对应的位设置为“1”,否则就为“0”。类似的:在对“TCON”的“IT0”和“IT1”两种触发方式的设置时,只要记住“电平触发方式”是“低电平”即“0”就可以了,对应另外的一种触发方式“边沿触发方式”就是“1”了。你看,巧妙的记忆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而且还不会出错。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不会混淆,还会觉得很有趣味,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效果也好。

(2)单词助记法。在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中,有很多指令看起来很,但其用法实际上是相反的,假如没有区分清楚,将会让你的程序错漏百出,无法调试出预期结果。

例如:指令JZrel

和 指令JNZ rel

这两条指令都是“零条件转移指令”,其中第一道指令是条件为“零”时,符合转移的条件,发生转移;第二条指令是条件为“非零”时,符合转移的条件,发生转移。因此,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错。那应该怎样记住它们呢。只要明白第一条指令中的“J”代表“转移”,“Z”记为“Zero”即“零”就可以。同样的,第二条指令中的“NZ”就可以记为“Not Zero”就行了。同样道理,还有很多指令看起来很相似,实际上用法是相反的,他们的记忆方法基本相似。

(3)灵活变换法。在讲利用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进行定时这一内容时,编程之前必须先计算好定时初值(十六进制),有些数据非常大,假如没有用一定的技巧,那是很难在短时间里正确完成计算的。

例如:应用T0产生200 uS的定时,使P1.0口输出周期为400 uS的连续方波(如图所示),T0方式1,频率为6MHz。

解:

200uS 400uS

定时时间(uS)定时初值 =2机器周期(uS)

200uS

=65536 -= 65536-100= 65436 = FF9CHuS

其中,要把65436转换成十六进制,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如果不熟悉还可能出错。

如果能让学生理解:

216其实就是二进制数“1 0000 0000 0000 0000B”,而“10000 0000 0000 0000B=1111 1111 1111 1111B+1B=FFFF H+1H ”因此,216其实就是FFFF H+1H

可以这样解:

定时时间(uS)定时初值 =

2机器周期(uS)

200uS

=216-= FFFF H+1H — 64 HuS

=FF9CH

第二种解法是先把十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直接用十六进制数进行加减,巧妙之处在于:较小的十进制数10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比大数65436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来的容易得多。由此可见,巧妙的解答能使问题简单了很多,而且还不容易出错。16

5结束语

作为新世纪的中等职业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将是难以预测的,需要教师结合新的形势,不断对教育教学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学习,寻求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方法不可能是由上面制定好了之后布置下来的,而必须是教学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适应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到教育上的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向智力和实践挑战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教育发展研究 2002.1

[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

[4] 眭碧霞.《单片机及其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投稿日期:2007-06-14

作者介绍:陈楚云(1978-),汉族,广东人,助理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课程教学,大学本科,取得学士学位,现任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林百欣科技中专计算机教研室助理讲师。

通讯地址: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职业学校

邮编:515041

联系电话:0754-6878458

电子邮箱:442747821@qq.com

篇2: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过一段的努力,在校生人数有着较大提高。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已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规模扩大的同时,又面临新的问题,即毕业生的质量问题。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应是课程结构的改革。如何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结构改革,现就我校的实际做法提出以下几点:

一、课改目标的确定

大多数中职学校面临学生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自身:

(一)专业技能方面学生技能水平低,达不到企业要求,企业不愿意留用;

(二)身体素质方面吃不了苦,上不了夜班。身体素质差不能长时间工作;

(三)心理素质方面心理承受能力差,接受不了批评。自身定位不准,上班就想当领导,坐办公室;

(四)处事能力方面适应能力差,与上司、同事处不好关系,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因此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观念。

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认为,课程设置应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为基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目标应变知识传输为建构力、想象力、批评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就业出发,一切为就业服务的原则,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采用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学、探、测”教学法。

二、课改氛围的形成

课程改革重在组织领导,贵在人人参与。学校要成立课程改革机构,制定课改方案,让所有的教师理解课改的意义,理清课改的思路,明确学校要求和自身的任务。同时学校要确保课改中师资培训、课题建设、实训设施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为课改工作铺平道路。要让所有教师都能积极主动投放到课改中来,以保证课改工作逐步、有效地进行。我校组成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教导处主抓落实。

三、课程结构改革的具体实施

1、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的调整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中职学校和课程改革应积极探索现代课程模式,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培养目标,从学生实际、从就业需要出发。课程设置分为文化课(数学、语文、英语)、专业课(专业理论、专业技能)、通用技能课(计算机、公关礼仪、普通话、书法、就业指导、美术、音乐、体能训练)、综合活动课(模拟招聘、演讲、辩论、专业技能比赛、英语故事大赛等)四大板块。专业课与其它课程之和的比例为1: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综合活动课是由教务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组织和活动,客观存在属于教学的一部分。这些活动必须人人参与、层层选拔、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2、教学大纲及内容改革

由于地区差异、专业不同、学校特点不同,中职学校教材没有统一的要求,提倡一纲多本。中职学校学生一般基础都较差,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文化课是高深繁杂的内容他们无法听懂学会,而有些内容对就业也无太大帮助。因此,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文化课上,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以教研组为单位,反复研究教材,围绕就业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围绕学生未来发展,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合理增补,编订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大纲。细化课题。如:语文课分为欣赏课、写作课、阅读课三种课型。欣赏课即讲读课(每周2节),选择教材中最优秀的篇目讲解,并要求背诵或复述;写作课(每周1节)主要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阅览课(每周1节),阅览指定的作品,练写读书笔记。英语课分为口语课和阅读两种课型。口语课学习日常用语,扩充专业词汇;阅读理解课进行短文学习、写作练习、要求能够借助工具书读懂简单的故事、说明书、信函等。数学课分为基础和智力部分。基础部分主要是学习最基础的要领公式等工具性的知识;智力部分主要是通过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判断、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内容的改革使知识的宽度增加了,难度降低了。教学看似简单,实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落实学校的教改思想,如何让学生学会、学好,教学方法是关键的问题。学校必须有统一严格的要求,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的:

教学原则:A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B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方法:A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如实训课先带学生去实训室,告诉他们我们要做什么,大家研究怎样做,然后让他们带着疑问与好奇听老师讲。

B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如故事会、数学智力比赛、专业技能比武等。

C站立听课,训练学生体能,夜间实训,训练学生上夜班的能力。

4、考试与评价的改革

一直以来,中职学生面对考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逃避;二是不以为然。原因是自卑或无自信心。因此,考试一方面要检查、反馈,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考出信心和希望。(1)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确定

凡开设的课程都进行考试,但分值不等同。要根据中职学生培养目标以及所定教学大纲确定各学科板块之间的比例,文化课、专业课、通用技能课的分值比例为2:5:3。

(2)考试形式的多样灵活

考试是一种手段,传统的考试形式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考查。对职业学校来说,考试不仅是检查手段,更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因此考试形式不能千篇一律。如语文,一篇读书笔记,一份协议,名篇诵读都可以是考试。数学可以以智力测试的形式考试。专业技能考试可以以作品比赛的形式进行。通用技能考试可以模拟面试的方式进行。

这样的考试形式新颖,学生有兴趣;这样的考试每个学生都可一试,学生积极性高,这样的考试能考出学生的个性,能考出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评价标准的改变

中职学生基础差,但不等于他们各方面都差,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闪光之处。作为学校,作为老师,必须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因此我们的评价标准应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平时表现、个性特长等方面着手,改变以学科分数论英雄的提法。

篇3: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思想教育

大部分职校生因在中学时学习成绩较差, 缺乏自信, 因此, 加强对职教生的思想教育, 鼓励他们重新树立自信, 是非常必要的。职教工作者要善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在班级管理中, 积极地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及时夸奖, 激发其上进的动力。利用成功效应, 如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教育, 让学生明白“职业无贵贱, 行行出状元”, “学校无优劣, 关键在自己”的道理。使其逐步树立起做人的自尊, 彻底抛弃“破罐子破摔”的错误思想, 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现自己的价值, 积极主动地向着自己既定目标努力奋斗。此外还可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站,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教育, 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为什么, 应该怎样生活。

二、关心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充分关心学生, 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 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支点, 利用好这个支点, 班主任才能感到管理得力, 班级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班主任应经常和学生谈心、开班会,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奋学习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 研究学生的语言和行为, 从而找到开展思想工作的切入点。在关心学生方面, 用爱感化他们, 通过班主任的关心来换取学生对爱的感知, 使学生与老师的心贴得更紧。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对待学生既要爱又要严, 对班级管理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开展工作时, 应尽可能的体现以关心、理解、尊重为表现形式的情感教育, 并以此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当然, 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把自己融化到班级中去, 和学生一起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管理班级, 班级才能真正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三、明确目标, 健全制度, 细致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应先专政后民主, 一个班级必须有铁的纪律, 才能取得胜利。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处罚, 而且班主任一定要一视同仁, 坚持原则。在对学生的具体管理上, 制定《班级管理量化实施细则》, 狠抓学生日常举止行为、纪律道德。班主任应有效监督, 经常跟班, 检查宿舍, 及时发现、阻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不定期的检查巡视, 让学生感到老师虽然不在, 而又随时出现, 久而久之, 在学生的心里植入监督的种子, 加强自我约束, 养成良好的生活、处事、学习习惯。

四、在管理中充分发挥班级干部队伍桥梁作用

一个健全的班级组织更有利于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在开始接这个班时, 就注意观察和考察每一位学生, 从他们中间选出敢作敢为、能说能做之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其他学生的推荐, 确定班干部人选, 带领他们做—指挥他们做—帮助他们做—暗示他们做,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桥梁作用。同时应加强对他们进行综合考评, 采取自愿竞岗、同学测评的方式改选班委组织。

五、多鼓励、少批评

任何一个学生, 不管他的身上有多少缺点,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 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这些闪光点正是班主任引导教育学生逐渐进步的难得的“切入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在适当的机会进行启发和引导, 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很好, 从而鼓励他们从拾自信。

六、进行人性化管理

当代的学生自主性、独立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时决不能态度粗暴, 更不能体罚及变相体罚。而是要以尊重为出发点, 对其进行人性化的管理。要爱字当头, 真诚对待, 与其建立互尊互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坚信“没有坏孩子, 有的只是不称职的老师”。走进学生中, 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教育、多引导, 少曝光、少训斥的原则, 真正做到尊重、关心、爱护他们,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降低管理难度, 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七、合理设置课程

开设课程时, 要以技能培训为基础, 同时开设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还要适当增设选修课、活动课, 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总之, 课程要降低难度, 增加广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其自信心, 让那些自认低人一等的职校生深切感受到自己也能听得懂、学得懂, 增加对知识的渴望, 那么我们的管理自然也就容易得多, 省心得多。

综上所述, 只要能够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 职校生的管理是有章可循的。

摘要:班级管理主要是做人的工作, 而人是千差万别的,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往往来自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 因此, 职业学校应采取与普通中学不同的管理方法,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谈了几点班级管理的体会。

篇4: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 推广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工作能力。

利用财会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教育者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根据所讲的内容,引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由学生们分析、判断、讨论,从坚持原则方面出发,正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最佳。如在讲增值税有关知识时,给学生们举例某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让学生懂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与开出,都必须依据实际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得虚开或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讲各类支票的填制时,我举了经济生活中真实的一个案例,有一个企业的出纳,开了一张价值10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一位客户,在填大写金额时,由于一时粗心大意,将“壹拾万元整”写成了“拾万元整”。客户拿到支票后,马上发现了这漏洞,但遗憾的是,这客户并没将这情况告诉我们的出纳,而是拿回去后,在其大写金额拾万元前添了个伍,并在银行成功的将这伍拾万元转入其账户,从此销声匿迹。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疏忽,导致企业损失40万元人民币。通过这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会计,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多么的重要。

二、 建立完善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是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会计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在平常的教学中重视实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把财会模拟室作为主战场。而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至少要有两个实训室:第一个是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手工操作。第二个是会计电算化教室.手工记账与财会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每年竞赛必赛的项目,也是考证科目。这两个实训室也是提高学生会计能力的主阵地 。充分运用财会模拟实验室,组织学生模拟会计实践操作,模拟实践操作中我们购买并且使用了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资料,让学生真正处理一部分真实的经济业务(具体包括购进材料的业务、各类成本费用的归集、支付房屋租金、水电费、交纳税金等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有关的付款业务);另外,还让学生根据一部分真实的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的一些明细账。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我们开设了“会计主管”、“制单”、“复核”、“出纳”、“记账”这5个柜台使得学生通过处理会计业务等情况来模拟会计核算的主要过程。如此,经过这样的情景与业务的模拟后使得学生们有种真正参与会计、财务管理实践的感受,从而增强了学生们实践动手的能力。同时做这些模拟的时候可安排学生亲自到工业企业车间参观实习,加强校企合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基地。教材、模拟实训室与会计的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差异,为学生能够初入工作岗位顺利地工作,就应该有在企业实习的经验。将自己平时演练的和实际看到的加以结合,使所学知识更能很好的记住,将疑惑解决。但因为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少,能容纳的实习生也少,这就要调动学校全体职工的人脉关系,每个教师安排一两名学生,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三 、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中职学生基础差、素质低、自主学习的能力差,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知识有限,而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则越来越短。会计行业更是如此,随着会计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学生在完成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以后可能会在各种行业的不同财务工作岗位就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很难适应各种岗位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和渴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这是教师站稳讲台的立业之本,是教师所有能力中的根本。面对需求不一的学生,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如快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分层次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向往。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学能力。职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源于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错误和漠视。而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对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样重要,因此专业教师要多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上下功夫,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才是师者的精华与精神所在。教师要有正确有学生观,要拥有阳光心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和示范,也要有赏识学生的慧眼,让学生了解教师对他的关心与期盼。多数学生能理解教师的用心,就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努力学习,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对于父母来说都是百分之百,我们学校也要把每一个学生当成学校的百分之百。

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本人也是这样,专业教师只有基本理论,没有实际会计操作的经验。即使个别的有些经验也不是全面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所以学校应该为专业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组织专业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鼓励专业教师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允许专业教师到中小企业进行兼职锻炼。这样能够帮助专业教师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其实训课的水平,也能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上是多年从事一线会计教育工作的我的深深体会,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素质与会计从业能力,就必须树立会计教学的素质观。“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是会计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我们只有与时俱进的改进会计教育,才能培养合格的种植学生。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2]陈学元.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咨询,2009,(16).

篇5: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45400)杨承友

提要:

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增强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可操作性。关键词:中职

学分制

看法

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制度,这是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分层次教育,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合理化、专业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合理化、科学化;有利于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人的终身学习及建立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更完善、上水平。

利川职校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教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需要的更加灵活、开放、高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模式,更好地实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特在2008级中专生班级中试行学分制管理。在试行过程中,领导重视,成立专班,添置实习实验设备,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组织骨干教师和相关人员起草了学分制实施方案、教学大纲、不同专业课程编制计划、不同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德育及美育实施方案等,为试行学分制创造了基本条件。但是,在学分制试行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课程开发不足,系统性欠佳;师资的管理使用欠合理,没有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师的转岗培训较滞后,职业转换能力差;学生教育管理有漏洞,缺乏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学习,自主性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对停学后的及时复学驾驭不够,顶岗实习的服务指导、监督管理及考核评比办法不够完善,对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情教育较少,导致流失学生数有所增加,就业安排上存在随意性,就业成本较高,就业质量不太理想;必修教材使用上没有稳定性,给考核评比带来了随意性。

根据以上问题,我认为学校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增强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可操作性。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要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发[2002]27号),开发或引进相关部门测评、符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教学 管理软件,装备相关部门,增强学分制管理的可操作性,提升学分制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

2、要进一步加强对师生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宣传、培训活动,积极争取就业服务机构、学生实习和就业单位以及广大家长对学校推行学分制的认可和支持力度,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扩大其社会参与面,使大家共同去完善它、执行它,使学分制管理制度成为大家的共识,使之成为塑造人、培养人的好法、良策。

3、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从目前来看,作为一所山区职校来说,我校的条件是比较差的。学分制下“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需要学校提供大量的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课程和多样化的选修课,要克服过去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要避免黑板上阉猪、种树等脱离生产实践活动的纯理论式教学方法。为此,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起了旅游及饭店专业实训室、机电及电子专业实训室、财会专业模拟实验室、数控机床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语音教室、舞蹈室、多媒体演示教室、建立校园网络系统等。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业务需要,尤其是实验室、实训室的规模太小,数量不足,机房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要逐步创造条件,在校园内满足工学交替,创办勤工俭学工厂、实习农场、社会化服务网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工学岗位。

4、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施行学分制管理的关键。目前,我校教师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在:中、老龄教师多,有青黄不接的危机存在;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比例不调,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较少;能够胜任大量选修课的教师配备不足;实习实训教师缺乏;不同学科的教师内部结构也不协调,导致工作量奇轻奇重(多的每周达50余节、少的只有5—6节)的现象。对此,我认为,学校要大力鼓励教师参加转岗培训,学习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把自己打造成“双师型”、多面手的教师,努力提高自己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能力。在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批行业专家来学校任教,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多面手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1)、将现有的专业教师送到专业对口院校进修,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2)、将富余文化课教师送到有关培训机构进行转岗培训,提高其职业转换能力。

(3)、将相关教师送到大中型企业去顶岗实习锻炼,提高其实习实训能力。(4)、招聘优秀技能人才。

(5)、聘请能工巧匠、行业专家任兼职教师。

5、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特色课,扩大选修课规模。我校的专业多,2 头绪繁,一下要做得尽善尽美,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要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实训课是学生的必修课,要突出这些课程的教学力度,以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得以实现。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构成学生的选修课系列,要创造条件,大力开发和引进选修课,合理安排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比例,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合理、科学、均衡地设置各类课程,确定各门学科的学分,鼓励学生多选修,自主选修,组织好教学管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6、解决好学分制管理下的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困扰中职学校发展的两大难题是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招生问题,在我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办学规模在逐步扩大,基本上解决了这个“进口”问题,而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要解决毕业生“出口”问题,我认为,必须研究制定一个长效机制,确保毕业生顺利“出口”,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严格考试考核制度,处理好“滞后生”问题,坚持合格一个,毕业一个的原则,保证“出口”产品是合格品,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

(2)、开展校企、校校“联姻”活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我校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实质性尝试,如:与中国长航集团宜昌造船厂合作开办船舶班,与湘鄂情饮食集团公司联合开办餐饮班等,但还不是很稳定,今后要加大力度,加强与“联姻”单位及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工作,真正发挥“联姻”作用,不能只有“联姻”,没有“结晶”。

(3)、最好采取6月、12月两期集中安置方式,降低就业安置成本,避过就业安置高峰期。

(4)、为了解决学分制下就业安排的不集中现象,可以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服务处,收集可靠的就业信息,给需要安置的学生及时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同时,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就业成本和就业等待期。

(5)、在学分制管理下,由于学生就业比较分散,一次性就业人数较少,学校还可以与有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联合安置学生,确保学生的就业。

中职学校推行学分制管理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这个新鲜事物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中等职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01]3号。

篇6: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作者: 赵 桓

湖南省湘潭县一职中专学校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三:注重过程,强化管理;四: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专业思想教育目标定位换位思考因势利导

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有些年了,这些年来尽职尽责,所担任的班级都曾成为学校的先进文明班集体。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和积累中,我对比普高和职高学校的班工作进行过仔细研究和思考,已经在实践中明显找到各自不同的管理经验,并且现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班级工作谈谈以下的几点看法: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

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

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

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因此,首先: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

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

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职业中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把人力转化为智力,把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劳动,是把职校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职业。因此,我们

首先:应加强常规管理工作,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其次:要把握正确的心理导向,使之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成才

观和价值观。

再次:应同步地把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和做好铺垫。

此外,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多加强指导并充分挖掘和利用活动中的教育因子,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竞争真实的存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真地玩味发展和表现自我的成功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和敢于创新的顽强精神。

四、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

(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三)是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

篇7: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要进行学校课程建设,首先要弄明白学校课程建设的概念。我认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概念应该是基于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的统一要求前提下,找准自己学校的最基本的校情、教情、学情和学校的育人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和学科间的有机整合。而不是脱离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及学校实际的五花八门的乱为之举,弄明白了理念问题,是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首要前提,否则,学校课程建设只能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二、为什么要进行学校课程建设,国家教材是为国家建设的整体育人目标而设计的统一要求教材,他具有宪法性质,他是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母本,具有绝对权威性和指导性,而地方教材是基于一个区域性质的地方共性,是对国家教材的进一步具体化,学校课程则是建立在国家教材、地方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学校的管理者、从业者根据学校校情和问题,而对本校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进一步矫正与整合,是对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做好学校课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如何进行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找出问题,确定切入点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2、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学校总体规划要明确、准确、到位。3、要凝心聚力,打造一个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有专业文化素养的愿意进行课程建设的教育团队。4、要在充分挖掘本校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发展的要求,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5、要充分调动学校的一切正能量,营造学校课程建设的浓郁氛围。6、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让学校课程建设取得成效,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否则,学校课程建设要么进入盲目发展的状态,或者一遇到问题便半途而废。7、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艰辛而庞大的工程,它既需要全员参与,同时,更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否则,一遇到问题就会茫然若失,裹足不前。

总之,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工程,做好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学校全员参与,同时,又要营造一个浓郁的气氛,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来引导和约束每一个成员的行为,使之有序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是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的有机整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势在必行,我们必须躬身践行。

★ 学校推进课程改革方案

★ 课程心得体会范文

★ 迎新大会心得体会

★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 学农课程心得体会

★ 信息技术课程心得体会

★ 护理课程心得体会

★ 篮球课程心得体会

★ 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篇8: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 是提高公民数学素质, 为职业学校学生今后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是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 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它的主要任务是体现实用性 (帮助个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公民性 (使公民能明智地参与社会事务) 、职业性 (为学生学专业、就业作准备) 、文化性 (传递人类文化的主要要素) 。

2. 课程理念

(1) 构建必需基础, 提供发展平台。数学课程基础部分的知识内容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学习数学学科内在逻辑系统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认知规律, 提供劳动者必备的知识基础和能力, 满足专业学习的要求, 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和能力。

(2) 注重学习过程, 突出能力培养。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 在达到知识目标的同时, 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 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能以数学的方式、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求解的能力。 (3) 通过读表、读图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 (4) 绘图、制图、制表的能力。 (5) 应用数学工具解决专业学习及实际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3) 精选数学内容, 体现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和不同需求实施分层教学;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对学生不同需求的知识内容要能转换、调整, 又能互相衔接;以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内容及其本质为目的, 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整合, 积极鼓励学生应用计算机和计算器合适的平台, 以提高学习效率及加深对数学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从生活和专业实际中寻找知识源泉, 从中体验数学的存在、数学的作用与方法, 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探索”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4) 建立多元机制, 实施有效评价。建立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包括数学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及进步; (2) 建立多层次的评估体系, 允许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3) 评估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意识的形成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 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4) 评估中既要注意考核的检验功能, 也要注意考核所含有的学习功能, 允许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前提下, 经多次努力后取得成功; (5) 教师的评估方法将直接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 积极探索合理全面的评估方法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必要步骤。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是获得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所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 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二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 提高运算求解、简单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 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的能力, 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 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审美情趣, 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三、优化课程内容, 强化服务功能

1. 教学内容上实施层次组合

将教学内容分为三种类型, 即基础的数学、实用的数学、发展的数学。基础的数学是高中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和内容, 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要学习与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 意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实用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的数学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特点而选学的数学内容,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发展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学有余力的学生或有志对口升学的学生, 拓展、加深的数学内容, 意在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为进入高一层学历学习做准备。

2. 教学内容强调“三贴近”

(1) 贴近专业。结合专业特点, 整合数学内容, 强调实用性, 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对于不同专业, 该部分的内容可以不同;如机电类专业, 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析几何有所侧重;而财经类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应用较多, 计算机专业对集合、数列、矩阵、一元二次方程, 算法设计等应用较多。由于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 强调学以致用, 故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2) 贴近生活。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提出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 改变那种学习和生活相脱节的状况,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贴近学生。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基础、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确定教学内容、进度、方法与策略, 设法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参与学习过程, 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

3. 重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重视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改变教学内容单一的方式, 使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直观化, 便于化解抽象与深奥的内容,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整合也使数学教育发生了变化, 传统计算能力的强化训练已经过时, 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应该抛弃, 而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应用的教育和训练则应强化。整合还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

四、改革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1. 走近学生心灵, 解开学生“望数生畏”的心结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在绝大多数场合下, 都在于教师忘却, 上课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 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于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职学生从心理上疏远或害怕数学学科和数学教师, 因此, 中职数学教师要通过课内外主动接近、了解、研究学生, 关心、帮助学生, 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摸清学生差异形成的原因, 通过有的放矢的工作, 解开学生“望数生畏”的心结。并通过理解、尊重与信任学生, 使课外的关心、帮助与课内的包容、尊重、民主相得益彰, 从而创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意境。

2. 关注起点差异, 做好知识修补“链接”

在摸底的基础上, 了解学生的学习差距与知识缺陷, 做到心中有数。对知识的缺陷可用讲义的形式做好相关知识的修补链接, 供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别学习。在中职教育的起始阶段, 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 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 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有效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为整个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 要注意旧知识的复习, 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辅垫和引入, 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 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解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

3. 推进区别化教学, 培育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中职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 因此, 中职数学教育要通过教学目标区别化、教学内容区别化、课堂提问层次化、课后作业区别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区别化教学改革,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 不断动手、动嘴、动脑, 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

(1) 尊重差异, 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 其知识水平较低, 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入手, “扶着学生走”;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数学基础知识, 多数知识只要求他们能识记或简单理解, 初步掌握知识的应用。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 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从学法指导入手, “领着学生走”, 学习时着重放在对数学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上, 使他们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 掌握基本知识的应用。数学基础较好或有志对口升学的学生, 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 教师要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入手, “放开学生走”, 学习时要突出重点、画龙点睛, 重点向他们强调掌握知识的方法, 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及学习创新的能力。

(2) 因材施教, 课堂活动全员化。从数学概念的引入到例题的讨论, 从课堂提问到课堂板演,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 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 让他们广泛参与学习过程。倡导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提问、大胆交流就该得到表扬与肯定。教师更要注重纵向的激励, 淡化横向的比较, 在激励一个人的同时, 让更多的人获得上进的信心。

(3) 量力而行, 作业、练习层次化。基础较差学生的作业、练习以记忆领悟式为主, 理解应用式为辅, 达到“依葫芦画葫芦”的水平。基础一般学生的作业、练习以理解应用式为主, 综合应用式为辅, 达到“依葫芦画瓢”的水平。数学基础较好或有志对口升学的学生作业、练习以理解应用式和综合应用式为主, 探究创造式为辅, 达到“依猫画老虎”的水平。

目前我们面对的是:

一群特定时期的独生子女,

一群应试教育的失意者,

一群被边缘化的青年人。

作为职教工作者, 我们目标是:

帮学生重塑自信,

让学生快乐学习,

使学生个性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应该:

多一点倾听, 少一点武断,

多一点宽容, 少一点责难,

多一点呵护, 少一点歧视,

多一点期待, 少一点浮躁。

摘要: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本文在分析中职数学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对优化课程功能、改革教学方式作了深入思考, 以期使中职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充发展个性, 重塑人生目标。

篇9: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是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其专业兴趣。

二是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首先,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是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强化班级日常管理。首先,应加强常规管理工作,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要把握正确的心理导向,使之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再次,应同步地把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和做好铺垫。此外,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竞争,去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是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其次,要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再次,要赋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他感觉到教师的关心和信任,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最后要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去体会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篇10: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专业

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职业中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把人力转化为智力,把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劳动,是把职校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职业。因此,我们首先应加强常规管理工作,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要把握正确的心理导向,使之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再次,应同步地把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和做好铺垫;此外,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多加强指导并充分挖掘和利用活动中的教育因子,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竞争真实的存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真地玩味发展和表现自我的成功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和敢于创新的顽强精神。

四、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

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三是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

上一篇:致台儿庄战士的慰劳书名家散文下一篇:小关小学2011年度志愿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