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化传统

2024-04-16

非文化传统(精选8篇)

篇1:非文化传统

重视非遗保护,使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2013—10—25马思伟

“近年来,城镇化成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说,从表面上看,非遗保护似乎与城镇化并无直接关联,但实际上,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重视非遗保护,从而使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十分重要。城镇化并不仅仅是使人们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生活变得更为便利,人们道德修养和文明风貌的提升也是其应有之义。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说,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都在探索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在延续老传统的同时,也能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得到真正的实惠。

在武汉汉阳,由于征地改建,原汉阳渔业村村民于2007年被集体迁移到了江欣苑社区,而随之一同迁入的还有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舞蹈——高龙。现在每逢节日,当地居民仍会自发地在小区里伴着锣鼓声舞起高龙,完成一整套的舞龙仪式,居民的文化生活因为非遗变得丰富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睦。2012年,这个社区把更多的非遗项目“娶进门、带回家”,创建了“高龙博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传承园”,以社区传承的方式让古老的传统文化重放异彩,当地百姓的文化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徐艺乙建议,在各地对非遗保护方式进行探索的同时,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城镇化的社会背景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对已有法律体系中未考虑到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变革之处应作相应的修订或调整。

篇2:非文化传统

科学是人类对宇宙的研究思考而形成的理性态度和经由实验分析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国古代社会所处的相对封闭的.国际环境造成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构成了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以及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

作 者:杨韵 薛海 Yang Yun Xue Hai 作者单位:杨韵,Yang Yun(南京理工大学,学校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94)

薛海,Xue Hai(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篇3:非文化传统

1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因素

1.1 地理环境特殊促进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

羌族主要集中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 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3]。深受这样严峻的自然地理环境限制, 羌族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为智慧、勇敢、善良、朴实、勤劳的羌族人民在生产劳作、生活、生产耕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创造出许多有助于健康的体育活动, 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渐渐形成了独具羌族特色的传统体育, 积淀成为具有羌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

1.2 宗教祭祀活动与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结合

多神崇拜仍然是羌族宗教信仰的主要方式, 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羌族人民的生活也充满了宗教色彩, 宗教祭祀便是重要组成部分。万物皆有灵性, 羌族人民长期以来, 自古恒信崇拜多神自然规则, 常常幻想通过与神对话, 祈求得到神明强大力量的帮助和眷顾, 在此过程中, 宗教祭祀便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神交流形式, 进入了羌族人们的生活、生产当中。他们使用一种带来欢乐, 展现身体运动美感的身体活动和特殊文化表达方式, 来表示羌族人民对神的敬畏与祈求。宗教祭祀承载了羌族对神灵的敬畏, 通过原始的身体运动的方式, 展现对神灵的尊敬, 祈求神灵的佑护, 从而使原始体育活动植根于原始宗教的土壤中产生羌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4]。

1.3 民俗传统节日丰富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羌族传统节日有七月七、羌年等, 羌族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 创造了历法, 传统的羌年新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十, 羌年对羌族人民来说是这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5]。这一天, 他们将举办各种欢快、喜庆的庆祝活动, 年轻人跳起来节奏明快, 雄健的舞姿展现了羌族人民勇敢、奔放、豪迈的性格。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羌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坚实基础, 也扩增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2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

2.1 羌族传统体育的物质文化特性

物质是文化形成、发展、传承的重要载体。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 是构成民族传统文化基础和源泉。在羌族生存、生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无论是耕种、打猎和娱乐, 人们都需要与自己周遭的一切物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 羌族人民对绳、棍、棒或动物的骨、皮、毛等原生态物体熟悉观察、认识且并进行改造和运用于羌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中, 这种对各种事物的独特认知能力, 恰如其分地掌握了其功用和大胆创新, 使其适宜于现实生活的各种用途, 满足于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

2.2 羌族传统体育的宗教文化特性

宗教信仰在羌族以独特的价值影响着羌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宗教信仰是羌族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羌族信仰多神教, 崇拜的神有三十种,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自然诸神, 二类是家神, 主要为祖先神引申为设在尾角又称角神, 三类是劳动工艺之神, 四类是寨神及地方神, 有石羊、牦牛等[6]。

羌族后代对于祖先的宗教信仰坚信无疑, 宗教活动常被羌族人民看作大事, 要求全民参与, 也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化特征。羌族人民进行各种生产活动时都将举行祭祀仪式, 而衍生的各类体育活动便是祭祀活动的重要环节, 贯穿于整个祭祀活动流程的各个阶段。因此, 在宗教特征的引导作用下, 羌族人民积极参与到传统体育活动当中, 展现了羌族传统体育所持有的浓烈宗教文化特性。

2.3 羌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娱乐和习俗文化特性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和沉淀, 现在羌族仍存留有众多传统休闲娱乐活动, 如推杆比赛等。推杆比赛作为一项热门体育活动在羌族民众中开展最为普遍, 比赛时所需的场地、器械也相对简单, 一块四五平米的场地和一根长约三米手臂般粗细的木杆便足矣。比赛结束后姑娘们先向胜利者敬一碗醇香的砸酒, 然后参赛队员和观众开怀畅饮以示庆贺, 比赛场面热烈、活跃、紧张、热烈喜气洋洋[7]。休闲娱乐的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习俗节日、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紧密相联, 互相渗透, 逐渐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习俗文化特性。每到羌年、春节、七月七等主要传统节日或者在农事活动中, 都会有羌族传统体育活动举行, 羌族民众对休闲娱乐期望较高, 参与的积极性更高, 参与者更多, 节日表现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8]。

3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3.1 羌族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制约

羌族主要居集于阿坝自治州一带, 所处区域大部分均为偏远山区,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限制了羌族得经济发展, 长期依靠农业生产收入为主, 经济状况长久处于低下水平。大量的羌族劳动力迫于生计而选择外出务工, 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滞后, 缺乏经济管理, 大规模的产业链尚未成型。由于交通不便, 各县之间的贸易也较少往来, 经济链相对薄弱。其居住地距省会城市约有400公里, 受到各方面的辐射较小, 交通方式和限制也更深程度地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更多的劳动力输出使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更大地冲击, 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情感越来越淡薄。

3.2 当今外部文化环境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制约

恶劣的自然环境, 特有的民族特性和生活习性及独特的信仰, 为羌族文化沿袭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9]。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不仅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渐繁荣, 汉族和羌族之间的民族文化碰撞也越演越烈, 虽说一方面推进了羌族与外部经济、文化的接轨和发展进程, 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羌族原有的宗教信仰、习俗以及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等。实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和措施以来, 社会经济发展搭上快车, 社会制度急速变革, 大量人口涌入, 冲击了羌族传统固有的文化形态, 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3 现代体育和学校体育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制约

目前各学校体育开设的体育课程和项目类型主要是竞技性的和时尚新颖的时代体育。众多的项目以西方引进项目较多, 当今学校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等竞技运动项目[10]。而作为优秀民族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羌族传统体育, 却在此过程中淡化乃至消散。另外媒体对于新兴项目的直播报道的渲染, 引发学生热烈崇拜和追求之情, 而对羌族特色传统体育文化的知之甚少, 自然其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因此, 值得深思的是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功用到底如何。学校的教学大纲以及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措施的制定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4 文字和语言传承方式对羌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制约

文字和语言是承载文明传承的主要方式, 是当今精神文明的主要体现。追古溯源, 羌族很早就开创有自己的文字, 语言为羌语。羌族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藏缅语羌族支族保存至今的西夏文献, 在21世纪初只被少数学者解读[11]。

现在我们见证的各种羌族民俗活动表演的体育动作或文化舞蹈等, 许多都是通过辈辈口传或者手把手地传递下来的, 也正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和坚持, 才为世人呈现出如此灿烂、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但羌族语在记载上没有形成独立文字, 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发展缺乏深入的考究和记录, 所以,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 羌族传统民族体育的研究便有着一层隐形障碍, 难以逾越。

4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措施

4.1 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相结合, 实行保存羌族精品体育文化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还没有完善的文化保护体系, 其表现为资源本底不清, 研究深度不够, 没有设立专门的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数据库以供考察和完善。所以, 应积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 吸取国内外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经验, 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机制。通过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入调研探索, 总结精品项目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详细记录并以档案的形式保存, 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和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羌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成规律和历史进程应该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努力发展羌族本地群众参与其中, 只有实地追根溯源, 才能真实对研究事物有深刻的理解认识, 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坚固的理论保障。

4.2 大力实施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场馆建设与传承人的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除了影视、动漫和传承人之外, 文化馆、科普著作、博物馆、知识文化长廊也是非常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学习基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特区等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中占据着重要位置[12]。在经历汶川地震后, 灾后重建的修葺和改善工作理应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如建设新的羌族传统体育体验区和博物馆。

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者的培养也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向来是由传承人通过表演艺术、口头文学等代代相传而得以传承发展。通过自我实践经验不断推动创新和发展, 对于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 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 重视传承人的调查认定与培养, 加大对散居在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人“释比”等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代表人物的保护力度, 是保护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首要任务。

4.3 重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2008年6月3日, 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 初步确定保护区重建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 整合羌区的羌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习俗、祭祀礼仪, 体现羌族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 该方案的贯彻实施将大大有利于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13]。外部文化冲击和羌族居住区域的人口移动在所难免, 但考虑到加强保护羌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理念, 以及其独特的地理、物质、宗教、习俗文化的特性, 尽量减小震后羌族集居地的生态和环境变化, 最大程度地保持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有风貌和生长环境。

4.4 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更新推广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淡出视野, 被人们逐渐遗忘的原因一定程度在于自身所附带的一定局限。因此, 在不改变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的基础上, 应该逐步融合现代体育所具有的时代、时尚元素, 对其进行改造和更新, 以吸引更多群体的参与。提高其娱乐性、观赏性和健身性, 以符合现代人群的运动需求。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 对羌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内涵等进行分析, 探讨了制约羌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多种因素, 并提出了传承与发展羌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些策略和措施, 对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发展羌族民族传统体育和繁荣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篇4:非文化传统

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梳理”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研究色彩浓厚的学术论文等文本。采用自主梳理、自主提炼的形式展开学习。自主梳理,笔者在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梳理学术论文类文本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特点和技巧,以及其中精辟的见解、精彩的语言,从中获得思想美的启迪和语言美的享受。

该教学设计的标志性环节是“四梳理”:一梳理内容和思想,说说自己的概括;二梳理特点和技巧,说说自己的理解;三梳理精辟的见解,说说自己的评价;四梳理精彩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果某篇学术论文内容特别繁杂,则可将“四梳理”定为:一梳理论述的总话题,二梳理论述的分话题,三梳理论述的特点,四梳理论述的语言。本篇设计就属于这个样式。

该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步骤为:教师介绍学习方法;学生诵读感知;讨论学习内容;一梳理论述的总话题;二梳理论述的分话题;三梳理论述的特点;四梳理论述的语言。自由式补充梳理;积累性美读;总结学习收获或启示;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设计展开】

一、教师介绍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叫庞朴的学者写的学术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准备采用自主梳理的学习方法,每人主动对课文进行梳理概括,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堂课的学习质量如何,就看各位梳理和概括的质量了。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不现成讲解和单向灌输,而让学生打开书本,以各自习惯的方式自由诵读,不采取齐读的方式,可以是出声的朗读,也可以是不出声的默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讨论学习内容

高中学生理性思维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加上又是初次接触学术论文,对其精深的内容和语言可能都有一定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不妨让每人按照“两特一先”的原则(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语言学习优先)来讨论和选择学习内容。每人先独立思考,在备用纸上写下四五个关键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努力形成基本共识;再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讨论。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如果前面没有形成基本共识,那教师介绍的过程就是征求意见和讨论共识的过程):这篇学术论文,表达的内容和形式都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两者都可以认为是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其中的内容又可以分为论述的总话题和分话题,其中的形式又可以分为论述的特点和论述的语言;因此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重点梳理:一梳理论述的总话题,二梳理论述的分话题,三梳理论述的特点,四梳理论述的语言。如果自己认为还有值得梳理的地方,课堂上再给出一个自由学习的时间,每人自主梳理。

教师的用词可能与学生的差异较大,但主要意思会逐渐形成共识;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讨论学习内容,意在体现“把人当人、自主成长”的“非指示性”教育理念,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四梳理”

以下按四个方面来预先设计。课堂实施时可能会根据学生的意见随机做些调整。

1.梳理论述的总话题

每人先自主梳理。梳理前教师先引导,主动说明学习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请梳理提炼本文论述的总话题,先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再把这个词展开,用一个句子(可包含多个短句)来概括;边概括边说说该词句在文中的位置(即使不是完全现成的),或内容对应的位置;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3分钟左右。

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然后由小组长领头,整合出全组的最佳答案,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梳理心得(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取舍)——

本文论述的总话题,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传统(在课文开头部分的第2段)。把“传统”这个词用一句话(包含多个短句)展开就是:什么是传统(在开头部分第2段),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在开头部分第3段),包含哪些内容(在第二部分“传统文化”和第三部分“文化传统”),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在第四部分“财富和包袱”)。

教师顺势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发表于1993年,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传统”的态度而写的。(以下内容引自苏教版教参)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根据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进行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自己的分析。

2.梳理论述的分话题

每人先自主梳理。梳理前教师先主动说明学习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请梳理概括本文论述的分话题,对着总话题的那句话具体展开即可,让读者对本文的内容有更具体的了解;边展开边说课文相应的出处;梳理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10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长领头,按照要求(尤其是后者)整合出全组的最佳答案,向全班介绍,在介绍中自评互评,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梳理心得(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取舍)——

前面提炼出来的总话题用四层意思具体展开来就是:第一层,什么是传统?传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在开头部分第2段)第二层,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在开头部分第3段)第三层,传统与文化的关系包含哪些内容?一个是传统文化(在第二部分“传统文化”),它有自己的内容(第4段)、特点(第5段)、范围(第6段)和后人分析批判的任务(第7段)。另一个是文化传统(在第三部分“文化传统”),它有自己的本性(第9段),有形成的条件与过程(第10段),以及稳中有变的特点(第11—13段)。第四层,如何对待传统?传统既是财富(第14段),也是包袱(第15段),应该辩证地了解和掌握(第16段),而不是做得相反(第17—18段),要让传统与时俱进(第19段)。

教师顺势介绍学习方法:学习一篇学术论文,要从理清作者的要点入手,从繁杂丰富的内容中梳理提炼出主要的内容,并且要能先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再用多句话表达。

3.三梳理论述的特点

每人先自主梳理。梳理前教师先主动说明学习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请放眼全文,梳理本文在论述上的特点和技巧,有几条列几条,每条都先用一句话概括,再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明,然后说说其论述效果;要梳理得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边梳理边在备用纸上写下来;时间8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边交流边评判,形成本组的共性答案;然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共性答案。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梳理心得,继续促进共识的形成(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取舍)——

本文论述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是结构上总分总的布局。全文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总说,提出传统的话题,指出它与文化密不可分;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分说,先说“传统文化”,后说“文化传统”;第四板块总说,先将传统总括为既是财富又是包袱,再谈如何对待传统,并作深入的剖析。这种结构如同一个四合院,既严密精致,又秩序井然,读者阅读起来多而不乱,循序渐进。第二是加小标题的形式。如“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财富和包袱”,这些小标题总领本节内容,纲举目张,使得全文条理清晰,表意清晰。第三是论证严密。全文总分总的结构就体现了论证的严密和规整,而文中的小节同样论证严密,比如“文化传统”这个小节(全文第8—13段),论述时一环扣一环,逐步推向问题的核心,从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导致变异的原因、文化传统的评价、民族文化传统与超民族超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等等,层层推进,缜密有序。

4.梳理论述的语言

每人先自主梳理。梳理前教师先主动说明学习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请梳理本文的论述语言,找出理性严密类的和感性形象类的两类语句,每类都不少于两句,用心感受和欣赏,然后说说自己的欣赏心得;要求找得准确、典型,说得细致、深入;时间8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评判;然后由每个小组推出一位找得准确、典型且说得细致、深入的代表,向全班介绍,细化、深化每人的学习。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梳理心得,与学生交流(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取舍)——

第一类,理性的严密的语句。如第2段:“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这句话讲的对象是“过去”,用了一大串词语来修饰、限定和说明。前面有“主要”“即”,后面有“精神及表现”,而中间用了三个整齐的短语“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用词准确,用语多样,体现了作者的思维严谨度和语言表达力。如第3段:“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这句话规整对称,表意严密准确。再如全文倒数第2段:“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这句话用对称的句式、否定的方式,把传统的财富和包袱的特点表述得准确严密。以上这些理性的严密的语言,都运用精准的词语和整齐的句式来表达,读来有绵绵不绝的气势和久久不去的回味。

第二类,感性的形象的语句。如第3段,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差别类比作蜜蜂与蜂蜜的差别,便于理解,风趣有味,虽然原句中的“相媲美”三字用得不太恰当。再如“传统文化”一节的第3段:“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这两句话在句式上两两相对,运用了六七个成语,句式整齐,词语雅致,把意思表达得充分而又鲜活。再如“文化传统”一节的末段:“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而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这句运用拟人化手法,对两种文化触碰的过程做了情景化的精彩描述,生动形象,并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再如全文倒数第2段:“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这两句话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把传统的特点表述得形象可感,通俗易懂。作者的语言表达力,令人敬佩。学术论文,需要深刻的思想,也需要智慧的语言。

五、自由式补充梳理

在前面统一梳理内容的基础上,再给出一个自由学习的时间,让每人个性化地补充梳理,根据自己的需要,就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惑的内容自由梳理,让学生的心灵和智慧自由绽放。时间机动。

六、积累性美读

先聚焦新鲜字词,边读边积累,因人而异,不求统一。每人独立过关后,先在小组内相互检测,然后由教师现场检测。

再聚焦两个语段,美美地读,一是有学术色彩的语段(比如第10段);二是有文学色彩的语段(比如第17段、18段)。前者要读出理解和体会,后者要读出感受和享受。对其中的妙语佳句,则熟读成诵,生成积累,并现场展示。

七、总结学习收获或启示

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先在备用纸上写下来。时间2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之后教师先随机抽点三四人,再自主发言三四人,边说边自评和互评。随机发言,能听到真实的;自主发言,能听到精彩的。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学习启示,继续提升学生的认识:这篇学术论文,既体现了学术的严密和严谨,也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智慧和语言素养,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八、推荐课文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同时“得益于课外”,需要课外阅读。请各位上学术期刊网查找两篇学术论文(篇名不定)自主阅读,体会学术论文的特点,并阅读丁帆的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读札》,此文已粘贴在班级语文学习博客上,请直接打开阅读,并留下你的一句话感想或评论,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篇5:非文化遗产报告

调查报告

——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探析

姓名:刘扬扬

系别:造型与设计艺术系 班级:08设计教育本科一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探析

——以聊城市保护与传承“柳林花鼓”艺术为例

目前聊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11项,省级的有13项,其中的10项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名录项目。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聊城市文化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的重视,每年都会拿出专款对此给予支持。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个文化遗产日能够担当的,而是一项来自民众、融入民众的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每一位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据调查,“柳林花鼓”是聊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一.“柳林花鼓”生存现状与特征分析

柳林花鼓为鼓子秧歌的一种,又名“寸跷秧歌”。从第四代传人开始演变成现在的“地秧歌”形式。它以花鼓为主要道具,在伞、锣、鞭的配合下,载歌载舞,展示技巧。柳林花鼓因是民间舞蹈,历来为正史所不载,所以至今未见任何文字资料遗存。建国后,柳林花鼓曾一度兴盛。目前,柳林花鼓仅存于柳林镇柳林村,其他地方至今未发现有掌握此项技艺者。

据老艺人回忆:柳林花鼓产生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花鼓班子称“秧歌会”,由热心艺术的农民自愿组成,有会首负责会务。成员农闲演练,年节、庙会、庆典或应邀在红、白事上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柳林花鼓受到各级政府重视,曾一度兴盛。1953年,花鼓队代表堂邑县(当时柳林属堂邑县建制)参加“华东民间艺术会演”获一等奖,被授予“文艺向导”锦旗一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亲自设宴款待全体队员。会后,又被派参加“祖国亲人慰问团”赴抗美援朝前线进行了慰问演出。此后,柳林花鼓一直活跃在民间文艺舞台上。

2006年柳林花鼓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柳林花鼓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虽然近年来聊城市在民俗文化保护的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也不少,如果不对这些不足与问题加以重视与研究,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就会从根本上影响聊城民俗文化保护事业的发展,对今后聊城民俗文化工作的深入与提高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柳林花鼓也面临着极大的濒临危险。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柳林花鼓”也开始渐渐消亡,文化资源也缺乏有效地管理,“柳林花鼓”甚至受到侵权盗版的伤害。

造成当前聊城市“柳林花鼓”保护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自觉意识。当前聊城的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和民众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看重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因素与商业利益,忽视文化对于社会以及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重要作用,前几年社会上曾经十分流行的一句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十分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典型的观念倾向。出于这样一种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认识,民俗文化保护问题在许多人的眼里,往往便成了一件可有可无之事,做与不做都无所谓。2 资金投入不足。3 机制不够完善。除了观念、资金等方面的因素以外,机制不够完善也是制约聊城城市民俗文化保护工作至今还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聊城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长期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运作,政府色彩较为明显,其结果是导致聊城的文化事业形成办事效率不高,部门分隔现象严重,民间社会力量薄弱等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对聊城城市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疑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三.所采用的调查方法

1.浏览法:在相关的网站、资料库、期刊、出版社等浏览最新的关于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及“柳林花鼓”的研究动态。

2、追溯法:利用相关的资料连接查找到一些需要的资料并加以利用。

四.传承与保护的建议、主要措施或展望

由此可见,当前聊城虽然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加强聊城城市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弘扬聊城的民俗文化精神,促进聊城的城市文化建设,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改善工作,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篇6: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中,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字样。惹人麻烦的是,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特别是当着那些著作等等向读者提出任务,要大家来批判、继承、发扬或弘扬传统的时候,更有无所适从、无可施技之感。因为,至少从字面上看来,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如果进而追究内容,则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对此大家耳熟能详,无待赘述。现在需要仔细讨论的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culturaltradition),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摩,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响往,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象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时间在前进,生活在交替,经验在累积,知识在更新,传统中某些成份会变得无所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份。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发生一蹴而就的奇迹;虽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篇7:《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课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唤醒他们的尊崇传统的意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

和感受。

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

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也是一篇堪作典范的议论文。作者用思辨语言阐述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二者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对传统我们应该采用的态度。在教学时要想避免枯燥,可利用文章的语言特色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把握课文思路的基础上,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研读课文,注意探讨问题时应注重思路、突出重点。学习本文,不仅要完成文本研读,更要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探究、训练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学案

一、字词积累

媲美 威慑 烙印 筛选 攻讦 咀嚼 蜕除 积淀钳制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昙花一现 销声匿迹一蹴而就 斑驳陆离 时过境迁 刮垢磨光

二、课文梳理

1、给第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从概念、特点、我们的态度等方面比较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呢。

课堂教学: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庞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与山东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辩证法研究》等写作背景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了深刻透彻的分析。

四、整体感知

1、释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可见,本文主要阐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区别。(从文章的清晰结构上我们也能看出来,分别有对这两个概念的阐释,最后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态度)

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2、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引子部分:(为第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传统)是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重大意义。提出应区别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总起)

“传统文化”部分: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范围,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文化传统”部分: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财富与包袱”部分:论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阐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总结)

总结: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三、精读分析

3、精读引子部分(我们为之一部分加了“传统”这个标题,那我们看看都讲了传统的那些问题)

(1)、第一节,细节分析

“一个多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

“社会实验”——仁人志士们的救国图存的运动,从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维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这些都是以抛弃传统为出发点,力图西化救国。

“终于”——懂得这个道理的代价之大,摸索的时间之长

“地基”、“大厦”——譬喻,生动阐释了处理时代发展与传统之间关系的正确做法,即在妥善利用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发展。

“如果只愿„„某些糟糕的角落”——从反面揭示了不妥善利用过去的危害,将抽象形象化。

总结:第一节,通过正反两反面的对比,指出了正确审视过去的必要性。

(2)、第二节,提问:思考什么是传统?(用原文回答)

明确:传统是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

族精神及其表现。

从时间维度、生活经验范围的“过去”,引入到“传统”,深入浅出,切入了论述的中心,带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3)、第三节,作者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差别,说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该如何理解?

明确:类比论证(由构词方式的同即都是用了相同的词可是次序不同——内涵上的不同)。化抽象为具体,既形象生动又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之大,又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

(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来吗?——牛奶、奶牛;)

(4)、第一部分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全文的总起,阐述了什么是传统,从日常经验范围内的“过去”,谈到人们并非完全理解的“传统文化“,切入论述的中心,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4、精读传统文化部分

(1)、这一部分介绍了“传统文化“的那些内容?(提炼概括)

明确:概念、特性、我们的态度

(2)、概念

文章从几个层次上为“传统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明确:四个层次

A、从传统与文化的关系方面,指出修饰词——传统、中心词——文化;

B、从时间、空间方面,是不同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即是过去的、本土的;

C、从内容上,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是可见的,可言说的)

D、包含的成分方面: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

最后还有一个总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内涵与外延定义了这个概念。

(3)、特点

第5节,概述时代性、民族性;

第6节,具体论述,列举了传统文化的几种类型:

与时俱进——对联红灯笼; 抱残守缺——线装书黄包车

播迁外邦——武术中药昙花一现——鼻烟壶阴阳宅

(4)、我们的态度

理论上:我们应该怎么样:分析批判——明辨、确认、接受或拒绝

实际上:我们已经怎么样:

 发掘抢救——泥人、书法、皮影戏、面人、风筝、瓷器、刺绣、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 批判继承 ——孔孟之道(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

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他们做出表率,反映了

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这种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可见,社会道德、人伦规范,对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而我们当下遵循的“八荣八耻”,正是对这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古为今用——修身克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

庸之道,以和为贵

【板书: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时代性 民族性】

(3)、总结:这一部分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概念、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课时过渡:

 阅读第三部分,从概念、特点和态度等方面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进

行比较;

 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 作业:完成《新学案》的课内部分

第2课时

5、内容回顾:

作者的作品、引子部分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概念、特性、我们的态度等

6、精读文化传统部分

(1)、概念(第8-9节 作比较)

 表现形态方面:不可捉摸、无所不在 产生过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 总结:就是民族精神

举例:

 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英雄:战国时的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代的苏武、北宋的岳飞、南宋的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近代的林则徐。 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重视人的精神:《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2)、形成的条件和过程(10节)

A、填空

形成过程:同一片园地的人们,形成共同心理状态,并且为群体所崇尚。而后其道大行,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

B、举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中国人,“吃了没?”英国人“今天天气不坏!”中国古时是农耕社会,追求“民以食为天”,行事有着人际关怀的心理状态,所以,借此来表达对对方的问候、关心;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天气多变,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所以很关心天气。因为生活在同一中环境中,长期用同一种语言交往,就都认同了“吃了没”或是“天气不错的‘的问候方式,日积月累之下,就形成了本民族各自的传统。

(3)、文化传统有哪些特点?

 惰性(11节)

侧重的是稳定性。辩证地来看待这种惰性,一方面,它有着消极的影响,会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和悬置,体现了对人类发展的禁锢;另一方面,它也有积极的作用,能使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社会稳定和国家巩固。所以,并非完全是要否定的成分,而是一把双刃剑。 渐变性(12)

文化传统有着变的一面,并且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渐进地。

举例:爱国精神——在古代爱国就是忠君;新时期的爱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爱国精神的内容也在变化;同时,这种变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是缓慢而渐进地。

(4)、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

A、(当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交流时,会有什么现象呢?)

变化的全部过程:惊奇观望——攻讦拒斥——学习交流

B、举例:

【板书:文化传统 :不可捉摸、无所不在、民族精神;惰性、渐变性

(5)、概念比较

 区别:【PPT,表格】

 联系:两者是密不可分。

举例:福字、春联,我们过年过节时会贴福字、春联,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有形的实体;其中所寄予的除旧布新、避邪祈福的愿望,是民族共同心理状态,又是文化传统。类比“蜜蜂与蜂蜜“,两者的确有很大的区别,完全是两种事物,但我们要看到的是,蜂蜜是蜜蜂采集而来的,没有蜜蜂就不会有蜂蜜;传统是由文化的积淀而得,没有文化的积淀,又如何形成传统呢?

7、精读财富和包袱

(1)、作者是如何看待传统的,又是如何论述的?

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分析问题(14-17)——解决问题(18-19)。

(2)、总结

最后一部分阐述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综合二者而论,批评了错误倾向,分析造成这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指出我们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3)、问题讨论: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呢?

明确:分三步。第一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明辨其精华与糟粕;第二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步:赋予“精华“符合当代的新内容,谋求新发展。用原文的话来回答就是,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这才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四、写作特点

(1)、说理全面,论证严密(11-13)

这是一篇学术论文,根本要求就是持论的严密性,本文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例证,11-13节的开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时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

(2)、层次清晰,由浅入深

(3)、说理形象,深入浅出

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

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类比论证富有趣味性,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且例子明白简单,清晰明了,一般人都能接受。例: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蜂蜜和蜜蜂的差别相媲美。

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事物的特征和

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

 比喻论证。用形象的比喻加强对论点的证明,它不同于一般的比喻形式,它不是用

“甲像乙”这样的形式来说明事物的相似点,而是从“一个事物的具体形象”出发,阐述“一个抽象的道理”。例:第18节,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借外衣和角质表皮来说明传统都不具有它们那种可以随时而脱、定期而蜕的特点,而是“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的。)

总结:本文是学术性的议论文,在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肃性的前提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有议论文辩证性,又饶有风趣。

六、总结全文

篇8:非文化传统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 由误读和曲解所产生的思想是贻害无穷的,这是值得思考和警惕的。

由于过去百年来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和现代化的冲击, 当前国人的传统文化知识整体上显得非常薄弱。在央视《百家讲坛》走红的钱文忠在大学师生中作过一个小调查, 对过去七八岁小孩子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所调查的大部分人只能背诵“人之初、性本善”等几句,没有一个能够背到二十句的。这从侧面反映出国人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多年来, 有知之士纷纷提议, 让传统文化进校园,让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前不久,教育部也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提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中。

这当然令人欣慰,但欣慰的同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认识。由于传统文化纷繁磅杂,在学习热潮中,一些伪传统、伪国学会趁机兴起,影响人们的思想,甚至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恶果。因为当学习某种文化成为一种潮流或掀起热潮时, 人们就容易盲目,从而跟风追捧。之前社会上出现的打着传统中医文化幌子的张悟本、气功大师王林等人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事件中所表现出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和盲目崇拜,以及一个骗子的“传统养生学”让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绿豆市场出现巨大波动,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恐怕绝无仅有。

而当初一些媒体均以“传统文化大师”的形象大肆包装、宣传这些人。成人在面对传统文化时都出现如此尴尬和荒唐之事, 何况辨别和判断能力较低的中小学生。

理性地说, 对传统文化的这种盲目崇拜也反衬出当代文化的困境, 人们无法从当代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于是把目光投向过去,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和文化的自信。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反而被一些伪传统文化所蒙蔽。

误读和崇拜源于无知, 这需要我们反思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以及学习的方式和目的,这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用什么样的视角引导学生看待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这不仅关系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也关系到孩子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创新。

传统文化有其复杂多样的流传、承载方式,经典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 让学生诵读经典无疑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让学生穿着戏服或舞台装式的所谓古装去诵读《三字经》或生搬硬套地让学生践行《弟子规》中的行为方式就以为传承了“仁义礼智信”以及“孝行文化”等做法,如果不是作秀和炒作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和曲解。

因此,在学习传统文化时,有必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否则就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盲目学习中。

传统文化进校园, 让中小学生从小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同时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 传统文化不能填补当代文化发展的贫瘠和人们精神的空虚,也不是包治道德、诚信、信仰缺失等社会病的良药,误读、曲解和盲目崇拜传统文化可能会误导人们的思想。

上一篇:刘志坚个人简历(中文)下一篇:说法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