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咨询室建设

2024-05-03

中学心理咨询室建设(通用8篇)

篇1:中学心理咨询室建设

某中学心理社团建设计划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现代德育体系,提高德育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增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不断提升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现成立学生心理社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激发潜能的平台,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一、宗旨

学生心理社团的宗旨可概括为“发展兴趣,激发潜能,传递快乐,助人自助”。

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学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目光。在我校组建心理心理社团,首要目的在于为爱好心理学、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深入感受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机会,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和发展,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利于自身的成长。

其次,心理社团将为各位成员的自主成长、全面发展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心理社团将定期对成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使社内成员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调节,能够正确认识并处理自身问题,达到心理自助的效果,增强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社团还将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组建特定主题的成长团体、开展工作坊、进行户外拓展等,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心理社团作为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桥梁,将通过各种形式把心理健康的理念与常识传递给全体学生,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并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心育氛围。此外,社团成员也以心理观察员的身份,主动观察周围同学的身心状况,并在遵守相关原则的前提下,定期向心理辅导老师或相关的班主任老师做汇报和反馈。

二、内部规划

(一)内部架构:

心理社团隶属于校团委,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由指导老师直接管理。心理社团设社长一名;下设两个工作小组:宣传组和拓展策划组(拓策组),各工作小组有组长一名,干事若干。

心理社团组建常务委员会,由委员会对社团的重大规划与决定、社团活动的开展策划做集体决策。常务委员会由指导老师、社长、工作小组组长及干事两名共同组成。

心理社团的内部架构及职责如下:

1、社长:负责心理社团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加强与指导老师的沟通联系,上传下达,并及时了解社团成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2、宣传组:负责组内各项工作的对外宣传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具体如我校心理博客站点的管理,校报心理专栏及校广播台的心理健康栏目的供稿。

3、拓展策划组: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的开展,适当开拓多种活动形式。

(二)内部建设:

1、定期开展工作坊。

结合社团成员的兴趣或建议,定期组建不同主题的成长性工作坊,促进成员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

2、内部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团辅、拓展训练、座谈交流等,对社团成员特别是工作小组的干部们进行心理学常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强干部成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3、例会制度。

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定期举行例会,交流内部工作感想,积极进行反思,计划每个阶段的初步工作。内部例会提倡轻松活泼而不乏效率的交流氛围。因事不能出席者应事先提出书面请假要求。

(三)社员招募:

1、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成员招募,吸收新成员。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申请加入心理社团(1)对心理学感兴趣,乐于接触心理学;

(2)渴望激发自身潜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熟;(3)有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奉献(4)关注个人的身心健康

3、社员的基本权利:(1)入社、退社、言论自由。

(2)有参加社内各项活动及监督工作的权利。(3)有参加社团事务讨论,对社团工作提出建议的权利。(4)有表决权、批评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4、社员的基本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校纪校规,遵守社团纪律,执行社团决议。(2)有组织、有纪律、有秩序、有原则,服从统一安排管理。(3)主动对社团提出批评与建议。(4)自觉维护社团形象。

5、社团纪律:

(1)社团纪律是内部工作小组和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社团进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全体成员必须自觉遵守社团纪律。(2)社员无正当理由,三次不参加小组会议或活动者,视其自动退出。(3)违反国家法律、校纪校规者,视其情节严重,作出相应处理。

(4)社员缺乏勤奋意志、没有进取心、不履行成员义务,社团有权对其批评或警告,严重者劝其退出。

(四)初期建设规划

1、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拓展、完善

2、方式:

(1)、组建兴趣小组,进行内部拓展,开展心理健康宣传(至少需要一个学期时间);

(2)、成立常务委员会,主要由初期兴趣小组的同学组成,随时招募成员,逐步壮大小组。

三、常规工作安排 心理教育与辅导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我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我们初步拟订由心理社团协助开展以下工作,并纳入常规:

1、建设我校心理博客站点

2、进行心理健康常识宣传

3、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活动

学校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我校心理咨询室虽然对学生开放,但只是针对一些来咨询的同学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不能针对全体学生解决问题,我们现成立学生心理社团,旨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培养学生心理自助能力。通过学生心理社团为同学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让同学们更好的提高心理素质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篇2:中学心理咨询室建设

来源:www.lunw.com

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实践。据此,秋季,各地六三学制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编教材,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

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

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 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

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

篇3:中学心理咨询室建设

关键词:农村中,校园心理环境建设,模式初探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 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1]。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闭塞, 经济文化发展缓慢落后, 教育经费十分紧张, 但作为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一方净土, 校园文化建设是我们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心理环境可以界定为学校内部形成的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独特的校园空间环境和人文氛围, 是校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总和。

一、农村中学校园心理环境建设的现状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典型的农村中学, 通过走访大量周边农村中学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发现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不足, 忽视了校园心理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集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于一体, 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2]。但笔者对一些农村学校调查得知, 大部分农村学校偏重物质文化, 忽视精神文化;重视校容校貌等室外文化, 忽视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文化;重视学生文化, 忽视教师文化[3]。例如, 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普遍缺乏核心校园文化理念, 有的学校上墙的制度太多, 但落实不力;有些学校标语内容杂乱;有些学校张贴的名人画像、警句格言过多, 属于师生自己创作的内容很少, 导致师生熟视无睹, 形同虚设。显然, 这样的校园文化无法让全体师生认同, 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二、农村中学校园心理环境建设的意义

校园心理环境是学生心理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具有无形的环境力量和精神力量, 是校园隐形课程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培育校园心理环境建设的主要载体。它通过开设课程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促进学生智商和情商发展, 预防心理疾病, 提高心理素质。在农村中学校园文化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使广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留守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进来, 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品质。

三、农村中学校园心理环境建设的策略

1. 以校风建设为重点,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农村学校经费不足, 各项教学基础设施没有全面到位和校舍比较简陋是一个现实问题, 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 从“五化”即“净化、绿化、美化、硬化、规范化”入手, 从校容校貌、教学设施、课外活动场所等校园文化方面来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农村中学处在条件相对艰苦的环境中, 凝聚和提升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爱校”教育, 培养母校意识。要让每一位师生了解学校的历史, 熟知本校校情, 理解校训、校徽的含义, 并唱好一支育人的校歌, 增强爱校意识。例如通过编写校歌、设计校服、创办校刊等突出学校的形象和标志, 打出农村校园文化的“名片”。此外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教师中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教风, 使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 营造“校园是我家, 爱护靠大家”的校园心理环境氛围。

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应是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农村中学可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潜力, 并结合本校特色将校园环境布置园林化, 力争让校园的园落、角落、墙壁、橱窗、教室、黑板以及学生寝室等成为无声的心理辅导老师。例如在学校一些地方贴上学生的童趣性的语言或者漫画;不用铝合金文字的提示牌而通过举办“校园提示牌大赛”之类的活动, 让学生自己设计木质提示牌;班级文化布置要征集学生的意见, 指导学生布置出符合本班特色的“家”的感觉班级文化等。农村中学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创造条件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场地和氛围, 美化校园环境。

3. 坚持以生为本,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应以“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 建立亲情联系站。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疏导、亲情联系等活动;并通过给留守学生的监护人举办讲座, 指导其改进与子女沟通的方法。并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 促使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 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2) 开通亲情电话, 并组织指导学生写亲情书信。学生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烦恼或愿望等。同时鼓励家长、长辈对学生的书信要进行回复。要求全校的留守学生, 每个月要向父母写一封信, 并安排一定的老师对信的内容加以指导。使他们学会表达感恩。

(3)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例如课堂、讲座、心理剧、心育援助行动、心育赠言、心理兴趣小组等。

4. 强化校园人际心理环境建设,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人际心理环境建设是农村校园心理环境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指在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形成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氛围。教师须转变教育观念, 提倡民主教育;反对歧视后进生等行为, 关爱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缺乏父母呵护的农村留守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此外, 做好人际心理环境建设工作, 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引导师生共同参与, 关注心理卫生与心理品质的提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能抓好学生心理素养, 提高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

总之,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中学生个性的发展、终身的幸福, 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农村未来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现代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代先进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教基[2006]5号) .

[2]朱培干.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教育, 2010, (10) :40-41.

篇4: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档案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31-01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智能的发展,而且影响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以往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在使用SCL-90量表对某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上[2],实际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的比较少见,具体到遵义市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也鲜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并分析心理健康档案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着重在对遵义市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以了解遵义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为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以期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出一定贡献。

但由于各中学学生人数众多,心理档案要想做到客观、系统、适用,而且具有持久性,必须选择专业人员建构专业的建档队伍,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时机确定心理档案的具体内容,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1 建立专业的建档队伍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成功建立,离不开科学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就要求从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都是不够完善的,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建立一支较强的专业建档队伍是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所必须的。为此,我们举办了多场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帮助相关人员深入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在把握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专业疏导;此外,我们还重点为其讲述心理建档的相关知识,以确保遵义市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顺利完成,并为其储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专业的建档队伍。

2 选择恰当的建档时间

中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我们认为新生入学中期进行测试比较合适,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应该已经了解与适应新的环境;而部分同学的不适问题也可能初露端倪,此阶段测查就可以在问题尚未明朗化、严重化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测试前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让其了解心理建档的意义。在本次建档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三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作为我们的建档对象,选择了本学期中期作为我们的建档时间。

此外,我们还要清楚地意识到处在发展阶段中的中学生,其身心发展特点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中学生心理档案不是一次性的心理调查结果的历史记录。我们应持续跟踪、敏锐地发现问题,要定期、不定期地更新心理档案内容,加强对学生心理档案的补充和完善。

3 确定心理檔案的内容,多方位综合搜集资料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一定要适合中学生的发展,并且尽可能全面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因此,中学生心理档案不仅要涉及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还要包括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具体如下。

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背景资料,以及学生在校状况。具体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在校学习状况、家庭生活环境、个人专长”等等用以帮助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诊断。

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普查的测试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心理状态资料的搜集,包含心理健康状况,心智发展水平,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以及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在此阶段最为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在此次建档过程中我们选取了更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心智发展水平主要考察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可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进行个别测试,也可以采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和卡特尔团体智力测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应着重考察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于1991年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可以很好的反映与学习活动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至于个性特征的测验,大多采用卡特尔个性测验16PF和CPQ来建立学生的个性特征资料。在此次建档过程中,针对心智发展水平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我们主要是在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一部分进行定性考查,采取学生自评、相关教师及父母印证的方法,力求省时省力高效地取得有效信息。

学生咨询记录,包括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交流的文字记录,建议及反馈等信息,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心理异常或疑似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加入学生家长意见等。只有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档案,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

4 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教育对策

在采用多种方法搜集了学生资料后,就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解释,并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教育培养上的建议。

对心理测验所获得的定量资料,相关人员要按照测验所提供的评分标准及其常模进行客观公正的统计分析,并与其他定性资料进行统合,共同解释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仅要描述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可能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价,最为重要的是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围绕如何发展能力、培养创造力、优化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以及指导升学或就业等方面来提出教育培养建议或辅导策略。

5 整理资料,装订入档

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电脑软件式,文本式又有档案袋和专项卡片两种方式。电脑软件的形式,可以减少差错,防止资料丢失,保证资料管理的准确规范、安全可靠,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次建档我们采取的是文本式,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专属的档案袋,档案袋中包含学生填写的各种心理健康档案调查表和测试表、学生咨询记录以及教育培训建议等等。心理档案建成后,由专人保管,切实做到严格保密。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7.

篇5:中学心理咨询室建设

安溪八中刘培德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们在心理课程建设、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宣传以及心理科研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下是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点初浅做法:

一、建章立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兴、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人员间的相互配合。为将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科学的运行机制: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不断完善以校长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心理辅导中心名誉主任,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处主任为中心主任,专职心理教师为副主任,并有专兼职心理教师5人。形成由主管校长牵头、政教主任负责、年段长落实,组建包括“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科任教师、班级联络员”在内的工作网络,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前沿,发挥工作网络的专业管理功能。

2.建立校园监护三级预防系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实施预警预报;对轻度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咨询;对特殊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个别高危个体做出转介建议,并做好因心理障碍而引起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做好向上级有关部门的上报工作。

3.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办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职责、心理健康课程安排、年度工作计划、五年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条例,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落实。

二、加大投入,完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的硬件建设

在学校原有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和计划,学校投资40多万元,对心理咨询辅导中心进行重装改造,购置了中小学心理测评软件(网络版)、箱庭玩具、音乐放松系统、智能宣泄系统(智能打击宣泄、智能呐喊宣泄)及团体辅导室等配备,届时心理咨询室将集办公接待室、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宣泄室、沙盘室、团体辅导室为一体,设备一流,功能齐全,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了硬件支撑。

三、重视科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开展,跟我们长期重视科研,重视心理老师的培训,拥有一支理论扎实、业务突出、素质过硬、意识强烈的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因此,我校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由政教处直接负责,有一名专职教师和四名兼职教师,为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学校积极鼓励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员班、心理咨询师培训、省市级乃至全国心理学会会议。

2.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2011年以来,我校就有《新课程理念下“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转化策略研究》和《感恩教育在农村中学品德教育中作用研究》两个泉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市级课题研究,并获得好评。还有《中学生考试焦虑症研究》、《正确对待异性交往,拒绝早恋》两个省级课题获得二等奖。

3.打造强有力的班主任团队。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一期的班主任培训,通过德育研讨会和班主任例会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并和心理辅导老师一起探讨相关案例,不断提高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和谐心理氛围的形成。

四、加强宣传力度,让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平时的宣传非常重要。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我校重视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让教师更了解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当然更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功能、实施途径与方法,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我们把宣传的一个重心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正确认识上。结合各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多派心理教师参与充电、专业知识培训等。

2.让学生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变态、神经病、心理治疗等字眼来,内心极不舒服,下意识地排斥。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广,心理治疗(矫正性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更为普遍和重要。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是我校开展活动的重点。具体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中学生解疑释惑。在初

一、高一年段开展青春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帮助青少年学生掌握必要的青春期知识,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好学习和人际交往、交友恋爱等方面的困惑顺利度过青春期;在初

三、高三年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学生的情况做好考试心理讲座,帮助学生调节考试心态,做好应考心理准备。

办好心理健康简报:报纸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宗旨,办好每月一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简报《心之舟》,分别发至全校教师、学生,每个月出版一期,简报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平时来信咨询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面对各年段学生,内容上坚持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相结合;报纸也结合学生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投稿及体会择优刊登在相关版面。

广播、黑板报宣传: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每月向老师和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个案分析,让学生学会主动关心自己的心理问题,并能积极地寻找帮助。

五、以活动为载体,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立足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广泛深入的开展,学校还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各项德育活动和特色活动中,在军训、校运会、艺术节、课间跑操、每周一歌、阳光体育、志愿者服务、农村社会实践、关爱福利院孤寡老人等活动中多角度渗透有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拓展性、欣赏性、审美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凸显了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

2.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做好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

我校将发挥泉州市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积极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不断开拓创新思路,把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延伸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我校地处农村,生源大部份来至于农村,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我校就读,由于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立足于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我校重点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展开相应的研究活动,关心和鼓励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3.依托心理健康协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

心理健康协会是由学生自发组织,自由组合起来的,本着“助人自助”的原则,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的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协会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指导下,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一人,下设秘书部、宣传部、科技部、咨询活动部。我校的心理协会有着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有科学的活动计划,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组织相关的心理活动,并在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开展朋辈之间的互助活动,充分发挥着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

4.预防为主,努力把心理咨询工作落在实处

我校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实行日常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心理咨询室每周一—周五的中午12:00-13:50和下午17:30-19:00均有心理咨询老师接待学生个体咨询,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材料和档案:咨询室材料、档案的进一步整理、完善、充实为了使心理咨询室工作朝着规范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状态发展。将继续按照心理咨询的专业要求,对心理咨询室材料和档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完善和充实。

加强心理咨询室和各班班主任、各班心理协会会员的沟通与协作。班主任、心理协会成员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心理困惑时,建议其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心理咨询老师发现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及时向有关班主任和政教处进行反馈,如有必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篇6:民勤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室简介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的固定场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根据当前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需要,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由校长直接领导,政教处具体负责,设有心理教师两名,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咨询室以关爱、尊重、理解、保密为服务守则;以“诚意帮助中学生掌握各种心理调节方法,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消除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顺利度过中学生活”为服务宗旨。

一、心理咨询室建设原则

我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使用严格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尊重科学,着眼教育,立足学校,服务学生。

二、心理咨询室的布置:

心理咨询室的装饰装修布置,也是精心设计,心理咨询室的布置首先考虑让咨询学生安心、放松、舒适、注意力集中和易于保守秘密。我校心理咨询体现以下三个特点:温馨性、宣传性、隐密性。

三、辅导方式

篇7:重坊中学心理咨询室简介

重坊中学心理咨询室简介

重坊镇位于鲁苏两省、邳郯苍三县交界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思想意识活跃,信息流通迅捷,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特多。使重坊中学留守学生的比例每年均在66.7%左右,给重坊镇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重坊中学在2006年2007年近两年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调研发现,学生的厌学、逃学、辍学乃至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深层次的原因都在于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不解决学生的心理偏差问题,就不能真正落实深化素质教育。为改变工作局面,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张则友校长的英明决策下,于2008年3月创立了心理咨询师室。

我校以心理咨询为龙头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作了三年多的探索,积累了部分经验。学校现设有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辅导室、沙盘游戏治疗室、催眠治疗室、心理测量、心灵港湾宣传栏、心理信箱及网上咨询等八处服务实体;聘请兼职心理教师两名(李树军李秀泉)有专职心理教师一名(管仪柱,男,42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临沂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临沂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还有以班主任为主体的20名心理辅导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每学年除了搞好正常的授课外,还为学生进行两次心理健康测试,为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检查,每学年通过心理信箱处理学生心理问题130多例,接待社会孩子家长咨询50多例,管仪柱老师还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知识利用临沂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平台先后在临沂市罗庄区付庄中学、册山中学,郯城县的实验中学、育才中学、褚墩中学、胜利中学、港上中学、高峰头中学、红花一中作报告或心理辅导9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校两年来没有任何事故发生。2010年,学校顺利通过了郯城县中小学健康校园的验收,被临沂市心理学会评为“临沂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篇8:中学心理咨询室建设

我校是一所四年制农村初中学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已呈现出多元化变化。初中生作为身心高速发展的一个群体, 体验到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便利和成长的喜悦, 更有对社会的不适和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许多留守子弟, 由于长期与爷爷奶奶 (姥爷、姥姥) 生活在一起, 幼小的心灵中满载着诸多诉求却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细胞的裂变, 许多单亲家庭子弟的内心承受着缺失父 (母) 关爱和有效家庭教育的痛楚, 这一切就像块石头重重地压在他们的心中。如果这些心结长期积压得不到释放, 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心体验, 会逃学、沉溺营业性歌厅、网吧, 有的还会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为伍, 有的离家出走, 个别学生甚至会过激地选择自伤、自残、自杀。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引导学生正确宣泄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 我校在校舍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腾出专门房间建成了团体辅导活动室和充满家庭温情氛围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 配备了必需的办公用品, 制定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并成立了由多位教师组成的咨询团队, 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 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意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 让每一位前来咨询或通过心理信箱书面向教师咨询的学生, 都能够尽情释放忧郁, 解开心结, 放下心理负担, 走出心理阴影, 走进温情脉脉的集体生活, 以阳光的心态开创自己的幸福人生。

二、新的问题

“心晴驿站”成立伊始, 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团队内的兼职教师, 都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 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 高起点地开展的具体工作;为前来咨询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发展变化档案袋。并对个别压力较重的学生进行跟踪式服务,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化解。许多接受咨询的学生因为心结解开了, 上课更加投入了, 听讲也更加专心了。学校的“心晴驿站”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 教师成了他们可信赖的亲人。

一段时间以后, 来咨询的学生明显减少, 原因有如下:

(1) “心晴驿站”的成立,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窗口,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很多学生来咨询, 并不是因为有烦恼或不适, 而是因为对“心晴驿站”感到好奇, 好奇心满足之后, 也就不再感兴趣了。

“心晴驿站”的成立, 较好地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治功能, 即出现问题, 然后矫治, 但这并不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长久之策。目前没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 不能保证以后就不会出现。青少年时期是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可塑性大, 此时如能得到积极的心理辅导, 即使以后出现心理问题, 学生也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 克服困难与挫折, 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所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不能只停留在矫治的阶段, 更应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改进的措施与做的工作

为实现我们朱台中学“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追求,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确定了“以人为本、心辅为主、全面渗透、个别咨询、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 以“塑阳光心理, 成就幸福人生”为宗旨, 以学校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的成立为契机, 创新观念, 注重预防与发展, 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家园。

1. 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 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1) 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明确列出心育目标:学校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 还要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良好生活态度的养成方面制定具体的目标。

(2) 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中,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 深入挖掘和发现教材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渗透点, 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引导, 扩展学生的自我生活体验, 帮助他们确立合理的抱负与期望, 培养良好的自制力, 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观念与修养;数学教学可以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 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人, 懂得如何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并进行正确的归因;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改变。

(2) 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课外活动课, 各种活动丰富精彩:乒乓球对抗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 还有各种兴趣小组, 如诗歌朗诵比赛、科技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如男女对抗赛“蜈蚣翻身”“我们的团队”,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 在活动中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辩论赛—网络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 学会正确上网;“个性名片”让学生在陌生学生面前大胆介绍自己, 学会自我推销的技巧, 为自己组织班级活动、积极宣传心理知识提供支持。组织学生观看励志视频, 如著名演讲家邹越的《让世界充满爱》、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隐形的翅膀》《妈妈再爱我一次》等, 引导学生学会交往, 全面认识自我, 培养健全的性格。

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代替了空洞乏味的说教。活动中, 很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心灵深处也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3) 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校园和教室文化以及橱窗、雕塑等各种自然景观的隐性教育功能, 让学生通过对它们的欣赏和解读,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 确保校园干净整洁, 为学习提供一个舒畅的环境;让读书园、池塘、奋斗雕塑等静物, 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2) 每个班级外面的悬挂展示牌上要展示本班的班风、班训;每个教室内都有“会说话”的墙壁:理想树、承诺树、师生对话、才艺展示等栏目, 分别体现班级的特色, 营造温馨氛围, 培养学生的自信、情感和意志。

(3) 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用阵地 (办公楼二楼走廊) 宣传心理知识, 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求助;张贴海报, 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全校展示学生的心理知识手抄报、主题活动手抄报等相关作品;校园广播站开辟专门栏目, 广播励志小故事, 宣传心理知识。

(4) 日常学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举办心理讲座。针对每个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心理教师或邀请专家, 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 解决学生困惑。如举办“学会调控情绪”的心理讲座, 邀请著名励志教育专家 (赵一博) 为全体学生和家长做“学会感恩”的主题讲座, 邀请家庭教育专家 (刘树国) 做“如何与父母沟通”讲座。活动的举办, 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 选举“心理联络员”, 开辟多条心理沟通渠道。根据初中生有问题最喜欢与同龄朋友交流的特点, 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由心理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心理委员上岗后, 许多学生不愿与教师、家长说的话, 都愿意和他们交谈, 再由他们向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求解, 这些小助手帮助教师解决了不少问题。

(3) 开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结合不同的节日, 学校通过举行感恩手抄报比赛、心理知识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心理漫画等形式宣传心理知识, 引导学生以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同时, 在初三级部举行了“写给自己最好朋友的一封信”活动 (这个“自己最好的朋友”指的是一年后的自己) , 引导学生在信中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许多学生在写信时, 因想到了自己虚度的光阴或父母的辛劳, 流下了动情的泪水。信的最后,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一年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一年之后, 学校会把这封信再交到学生手中, 并让学生写下感言。

(4) 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 活跃学生心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情景剧把中学生微妙的心理活动搬上舞台, 再现中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 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度过初中生活。参赛的节目涉及初中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关于戒除网瘾的, 有关于表达亲情的, 有关于建立友情的……舞台上的节目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 学生或开心大笑, 或流下感动的泪水, 或陷入沉思, 虽然没有像文化课那样获得学科知识, 却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珍贵的心灵盛宴。在演出过程中, 学生流露出的情感、表现出的高超演技, 不时博得师生的阵阵掌声。

2. 编写校本教材,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首先, “心晴驿站”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手段, 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前期调研和评估, 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 掌握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困惑:如初一学生的入学不适应症状 (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适应住宿生活等) , 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初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困惑;初三学生的情感困惑、厌学情绪严重;初四学生的升学压力与就业选择等。

然后, 学校心理辅导团队结合自身实际, 编写了专门的心理校本教材:初一《竹外桃花三两枝》、初二《小荷才露尖尖角》、初三《槐柳成荫雨洗尘》、初四《山意冲寒欲放梅》, 并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3. 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人格素养以及父母的和睦程度, 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 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因此, 学校力争做好学生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心晴驿站”通过家长开放日, 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不定期地印发一些家长学习材料, 有的放矢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 引导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教师利用家访的机会和家长沟通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方法, 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与重视, 使家长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 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由于学校重视, 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迅速提高,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正逐步形成。学生认识到了心态积极乐观的重要性, 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中考学科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核项目结果年年在区内领先。教师科学民主的教育观念日渐增强, 他们时时以自己良好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五、在不断努力中前行—对未来的展望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让阳光普照心田, 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 要继续抓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并在创新中提升, 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开发学生潜能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 研究每名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情绪特点, 开展课题研究, 形成有一定价值的值得推广的研究报告。每学期在不断更新的前提下, 把研究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 让教师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更好地开展教学工。“心晴驿站”将根据课题专项研究结果, 联合德育处,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主题活动, 提高心理活动的预防性与实效性。

上一篇: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试题及答案参考下一篇:汽车驱动桥的设计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