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探讨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应用SCL-90量表对东莞市厚街镇325名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对照。结果东莞市厚街镇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一般水平高,且不同性别、不同教学环境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篇1:

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②班主任教师和50~59岁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又偏低;③女教师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结论。注意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关注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关键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焦虑

随着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重视。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他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意识的成长中的人。在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_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家索罗门曾说过,在个体人格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然会造成许多身心发展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据杭州市教科所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王有智等通过对158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10个有关心理健康因子的平均分值都高于国内成人常模,表现突出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女性和年龄较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优于男性和年龄较小的教师。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目前成都市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能从实际着手促进成都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更好地提高成都市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和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从成都市3所中学随机选取教师122人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1份。调查对象分布情况为:男30人,女61人;班主任42人,非班主任47人;20~29岁20人,30~39岁48人,40~49岁20人.50~59岁3人。

1.2 测量工具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测查。该问卷涉及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包括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采取5级评分制(1~5分)。问卷含10个因子,统计指标分为总分和因子分。

1.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测试具有统一的指导语,问卷施测采用匿名操作技术,调查结束后采用SPSS12.0 for Windows200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中学教师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本次调查的91名中学教师量表的总得分略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因子上的平均分也高于国内常模,进一步检验发现,总分与各因子的得分与相应常模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整体情况来看,这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人群要差一些,这一点与1995年戴昭的研究Ⅲ有所不同,李建芹的研究则有类似的结果。

2.2 量表总分和总平均分在各群体上的比较。

在各群体上,非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班主任教师;各个年龄段的教师虽然差异不明显,但也接近显著性水平,其中50多岁教师的得分已经超过了常模;平均总得分在性别上差异较小。

2.3 量表因子分在各群体上的比较

2.3.1 量表各因子得分在性别上的比较。

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以及敌对4个因子上,其中男教师主要表现在前两个因子,而女教师表现在所有这四个因子上。焦虑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得分高于男性。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九个因子的得分均是女性高于男性,可见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高于男教师。

2.3.3 量表各因子得分在年龄段上的比较。

4个年龄段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其它3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在躯体化因子上20~29岁的教师与30多、40多、50多岁的教师均有明显差异,在强迫症状和其它因子上也主要是这个群体和其它群体有差异。30~39岁年龄段上的教师和50多岁年龄段上的教师在躯体化和其它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得分上这两个群体在大多数因子上低于其它3个年龄段。总体看来,各因子得分有随年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0~29岁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敌对因子上,30~39岁教师则主要体现在强迫症状和抑郁因子上,40~49岁教师更可能发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3个因子上,50~59岁教师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其它4个因子上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都非常大。通过各年龄段教师得分与常模的比较发现,20~29岁教师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的低于常模,40~49岁教师在躯体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50~59岁教师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的高于常模。

2.4 各群体在量表各因子和相关条目上呈现阳性的百分比的比较经统计发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4个因子上呈现阳性的教师比较多,平均比率均接近40%。值得注意的是在抑郁、敌对、偏执3个因子上,得分大于常模的教师虽然较少,但呈现阳性的比例却不低,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心理往往队伍健康教育,以防止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心理健康恶化。从总体上看来,呈现阳性的教师的比例高达33%,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

在具体条目上,6、14、26、61、86 5个条目呈现阳性的教师的比率高达60%以上。在这些条目中6、61属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14、26属于抑郁因子,86属于焦虑因子。呈现阳性比率高于40%的条目中有3项属于躯体化因子,4项属于强迫症状因子,5项分别属于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

不同性别群体在8个条目上的选择,即呈现阴性还是阳性有显著性差异,这些条目主要属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通过群体性质与相关选项呈现阴性还是阳性的独立性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19个条目上的选择有明显不同,这些条目大部分属于抑郁和其它2个因子。而是班主任和非班主任这两个教师群体在14个条目上呈现阴性还是阳性也与本身的身份有显著的相关,这些条目则大部分属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4个因子。抑郁因子在所有不同群体上都体现出了差异,应该受到重点关注。

3 讨论

3.1 成都市中学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所调查教师的量表总分略高于成人常模,出现阳性的比率高达33%,中学教师的整体心理状态相对一般人群来说是不太健康的,但具体到每个因子和每个条目上,具体到每个群体和每个个体上差

异就很大了。对此,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因给以格外的关注。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这4个因子上,大部分群体的得分都很高,呈现阳性的比率也高于其他因子。不同群体得分出现差异也主要体现在这4个因子上。在他们所属的条目上,呈现阳性的比率也很高,不同群体呈现阴性还是阳性也有明显的差异。综合这些可以看出,中学教师的心理应激源主要来自这4方面尤其是人际关系上的压力。

3.2 班主任教师和50~59岁的教师 班主任是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他们在总得分和大部分因子的得分上以及呈现阳性的条目数量上均高于非班主任教师。中学班主任除教学上的压力外,他们还会受到其他方方面面的压力,这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更易失衡,并表现为心身上的不适应、强迫症状以及产生抑郁和敌对的情绪。所以,在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针对班主任的心理特点,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渠道宣泄不良情绪。50~59岁的教师是中老年即将离退休的教师,他们在所有的教师群体中是最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在量表总分上他们的得分已经超过常模,进入了警戒状态,尤其体现在身体、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上。由于这部分教师开始进入更年期,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加上面临即将退休的不适应,相对年轻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很多方面诸如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使用上等会感到较大压力。对于这些中老年教师,应着重加强放松、疏导训练,帮助他们协调好人际关系,并提前做好离退休思想工作,保障好他们退休后的经济来源。

3.3 影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学生的、同行的及自身的。在社会因素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发展迅速,知识的传播普及也很快,这让教师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师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当前素质教育普及和教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冲击着教师的心理。在职业方面,在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的根源。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救好每个学生,但是学生作为具有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发展中的个体,其学业成绩较易衡量,但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不仅缓慢、难以评价,而且往往与教师的付出不成比例,大部分教师难以证明自己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这很可能导致教师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也常常被教师体验到。同时教师还要面临同行的挑战,每天都要面临各种竞争。教师有一定的理想和抱负,很渴望在事业上能获得一定的成就得到同行的认可,一旦有所差距,就会给教师带来一些失落感和落差感,这也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自身来说,新课改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临诸多问题和新的要求教师在对比之下会感到自身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与危机感,这样也不利于其心理健康。

作者:王亮生 黄岑杨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篇2: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应用SCL-90量表对东莞市厚街镇325名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对照。 结果 东莞市厚街镇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一般水平高,且不同性别、不同教学环境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结论 社会和学校应重视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

Analysis on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CHENLijiangHUANGXiaoyunHUANG DanyuZHU ChangWUYufang

Houjie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523945,China

[Key words]Middle school teachers;Mental health; SCL-90

中学教师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使命,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着教学质量,更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因此,开展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进行团体测试,调查厚街镇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中学教师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依据和参考,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东莞市厚街镇中学教师共325名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2方法

采用统一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1]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该量表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等。分5级评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45份,回收332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回收率96.2%,有效率94.2%。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中学专职教师共325名,其中女教师186人,平均年龄(31.12±9.26)岁,男教师139人,平均年龄(30.35±10.21)岁。普通中学236人,职业中学89人;中专学历21人(6.5%),大专学历143人(44.0%),本科及以上学历161人(49.5%)。

2.2中学教师SCL-90各因子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本研究之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其中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较常模略高,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其余各因子分均较常模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2。

2.3不同性别教师SCL-90各因子比较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性别有关。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男教师差,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3。

2.4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教师SCL-90各因子比较

本研究发现,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其中“焦虑”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4。

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倍受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教师自身和学生身心健康及教育的整体发展都十分必要[2]。

3.1厚街镇中学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学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人群,特别是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与国内外部分研究结果一致[3,4]。分析原因,可能与我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较发达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重,独立性强,教师队伍受教育程度较高,个人素质不断提升,同时教师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及可靠的社会保障,因而我镇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较常模高。国内外亦有报道,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5-7],可能与教师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随着教龄增长,教师的健康状况不断提升[8]。

3.2不同性别的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性别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关。有研究表明男性中学教师的生活事件评分显著高于女性。本调查则显示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男教师差,尤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心理压力主要源自人际关系压力、环境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方面。

造成中学女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职业的压力,教育的改革、升学、科研等因素导致教学压力上升。同时作为职业女性,家庭问题往往加重女教师心理负担。女教师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回报常低于男性,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与挫折感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导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生。因此中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及教育界的重视。

3.3不同教学环境的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环境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要素之一,相对来说,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教学环境不尽相同,前者升学的压力较少,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难以管理;后者升学、教研的压力更大。本研究通过比较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职业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略差,尤其焦虑因子,可能与职业中学生源有关。

我镇地处沿海发达镇区,职业中学的学生通常素质偏低,如今社会环境复杂,学生极易出现行为偏差,如何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必然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难题,同时构成教师的焦虑压力。

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心理健康疏导,针对不同教师的不同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愉悦感, 最大限度地实现心理满足。同时鼓励教师自身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学习, 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在面对来自工作的压力时 能够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学习、完善自身,与时俱进。而对于从事心理健康的医疗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多方位掌握教师的心理动态,结合教学的实例, 切实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提高中学教师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胜,马弘,等.心理卫生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06-310.

[2] 张丽娟.师源性心理伤害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7):28-29.

[3] 麻超,张桂青,翟永丽,等.新疆地区教师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3):267-268.

[4] 谢爱武.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217-219.

[5] 杨建华,边玉芳,蒋芸. 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21-222.

[6] 肖少北,李玉美. 海南省4 市县400 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 2005,9(26): 76-77.

[7] 王亮生,黄岑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7):661-664.

[8] 王有智. 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0,9: 23-26.

(收稿日期:2011-05-1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陈丽江 黄晓芸 黄丹宇 祝嫦 吴玉芳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篇3:

试论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当前,部分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重视,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有心理健康的教师。由于很多客观和主观原因的影响,有的中学教师心理具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如何做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同时还决定国家未来建设者的价值观取向问题。因此,分析目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对整个的教育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向上,阳光健康,学高身正,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有的中学教师虽然身心疲惫,但是有时却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有的年轻中学教师课时严重超过正常的课时要求,心理压力较大;有的中学教师认为做一个好的教师非常难,压力较大;有的中学教师对教书工作感到厌烦和疲倦,有转行的想法;还有的中学教师在应对社交方面无力招架,甚至感到不知所措、厌烦;同时,有的中学教师没有正常的睡眠质量,对其身体健康感到担忧。这是对全国不同中学的教师做调查之后得出的结果,几乎可以反映我国广大中学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少部分教师的心理问题有些令人担忧。

二、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类型

(1)无法控制情绪。有的中学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情绪阴晴不定,无法控制恶性情绪的出现,且将所有的恶性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学生和同事肆意发泄,造成学生厌恶教学课堂,且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日益恶化。在不良情绪的干扰下,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2)人际交际恶化。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教师,常表现出对生活的不满情绪,且对事情一般只看到不好的一面,对同事不能以比较客观的态度去评价和相处,总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并总是攻击别人的缺点,不去发现其他人的优点,造成关系恶劣,影响工作。同时,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更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不断指责,不善于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鼓励学生,使学生心怀怨恨,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3)自卑、焦虑、郁闷。出现心理问题的教师常常会觉得自己同别人不一样,总是以为自己低人一等,因此常出现自卑心理,整天怨天尤人。在看到其他教师取得好的成绩时,甚至还表现出嫉妒心理。冷漠对待学生,同时整个人常常表现出一种精神萎靡的状态,还将这种负面的情绪带到课堂中。这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也厌烦这种精神萎靡的教师,也就不会去尊敬去效仿。

三、中学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工作压力过重。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书育人,担负着为国家未来建设培养接班人的重任。但是,若学生升学率不高、成绩上不去,则有的教师工资被扣,甚至有可能被辞退。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工资以及这份教师工作,有的教师整天为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而烦恼,从早到晚,加班加点做学生工作,希望他们可以有好的成绩,能够保住自己的工作。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教师没有更多时间去调整这种精神压力,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最后导致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2)工资与投入失衡。中学教师要从早到晚将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有的重点中学的教师更是连周末都要花在补课上,完全没有休息时间。但是,教师的回报有时不太理想,有的地区甚至出现拖欠工资的现象。有的中学教师,由于付出与回报的严重失衡,加上身心疲惫的原因,使其心理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造成心理崩溃。当出现付出与回报严重落差的情况时,直接造成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

四、改善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1)首先要正视心理问题。中学教师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首先要直面它,而不是去逃避,可以寻找一些治疗心理问题的资料进行自我调节。在工作中,当出现情緒问题时尽量克制自己。也可以向家人或者朋友求助,让他们监督并时刻提醒自己要控制好情绪。同时,进行自我安慰,不能责怪自己,不能消极对待问题。

(2)培养新的兴趣不断调节情绪。中学教师除了每天要下到班级之外,在课后可以尽量争取时间进行一些兴趣的培养,如唱歌、运动等,使紧张的精神能够时常得到缓解。在运动过程中,尝试将脑袋放空,使心理得到最大程度释放,从而达到舒缓压力,消除障碍的目的。

(3)用科学方法预防和治疗。学校使用科学仪器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试,将发现的早期心理障碍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出现严重现象。同时,在发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时,要给教师更多的休息时间和心理安慰,并尽量争取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尽早发现,尽早治愈。

(4)努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中学教师要学会释放和转移工作压力,通过和同事友好交流收获快乐,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中取得快乐。工作出现问题时,能够往好的方向努力,将消极的心态扼杀在摇篮中。

结语:总之,要及时发现中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并能够及时地帮助其调整。在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时,同事和朋友以及家人要多加理解,给予更多的关心。学校方面要适度地减少教师的压力,给予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够有健康的心态,并且用这种健康心态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江苏省涟水县陈师中学)

作者:沈培根

上一篇: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论文下一篇:石油储备体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