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重点精

2024-04-22

管理心理学重点精(共6篇)

篇1:管理心理学重点精

精装修管理工作重点

一、组织图纸会审

1、审查施工图纸有无前后不对应的情况

(1)审查精装修图纸与建筑蓝图在结构方面有无冲突之处;

(2)审查平面布置图、天花布置图同立面图及节点详图之间反映的内容是否完全对应。如果不吻合,根据精装修工程按照详图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就可能给平面和天花效果造成破坏或无法施工。

(3)审查装修图纸中的开关、插座、可视对讲、灯具、洁具、龙头等的布置与水电施工图纸是否相吻合。

2、审查装修施工图纸同施工现场之间的符合程度

(1)现场已经施工完成的建筑结构是否满足精装修设计要求,特别是梁柱的位置及尺寸,主梁和次梁的位置及标高对天花平面设计的影响比较大,柱子的出墙位置及尺寸会影响到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的实现。

(2)检查现有门窗位置、标高及洞口尺寸是否与精装修设计图纸相吻合,尤其是对外的不可变动的门窗。

(3)审查给水管、排水管位置及尺寸能否满足吊顶造型及标高的要求,如卫生间及厨房的给排水管道位置及标高。

(4)审查空调电源插座、预留套管的位置及标高是否满足精装修天花和立面造型的要求,是否满足空调冷凝水排水要求。

(5)消防管道、消防箱、喷淋及各种探测器的位置、标高能否满足天花设计效果。

(6)智能化的管线、设备安装的位置及标高是否满足精装修设计效果。

3、审查精装修施工图纸的深度能否满足施工的要求

(1)材料标注、尺寸标注、标高标注等是否清晰明确。各种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定位尺寸等是否标注清楚。

(2)节点详图的做法是否详细、明确。

(3)需要场外定制的一些成品线条、装饰品、成品门及门套、窗套等部品外加工的图纸是否齐全,确保外加工的部品够按照精装修设计要求的效果保质保量按时送达施工现场。

4、审查精装修施工图纸反映的做法及用材是否合理

(1)厨房、卫生间等潮湿部位不可使用容易吸水变形、受潮发霉的材料。(2)高大空间的石材装饰墙面不可采用湿贴做法,必须采用干挂法。(3)墙面贴壁纸时,一定要将在立面上的梁、不同标高的吊顶等反映出来,否则极易出现壁纸收口在阳角或同一墙面的现象。

二、施工场地的检查、移交

1、建筑的结构、砌筑、抹灰等土建工程是否完成,土建施工质量能否满足精装修的施工要求。

2、铝合金门窗是否按照设计安装完成。

3、屋面防水工程是否已经完成,是否有渗漏现象。

4、空调机的插座、预留孔洞是否布置完成,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5、消防主管、支管及消防箱等是否安装完成。

6、厨房、卫生间、阳台(露台)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是否已经完成防水施工并完成蓄水试验。

7、入户门和户内门的位置、洞口尺寸及墙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组织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精装修施工单位对土建、安装等各专业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交由精装修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各方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避免以后互相推诿扯皮。如有不合格项,要

求土建或安装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重新组织检查验收并移交。

9、精装修施工场地完成验收移交后,由精装修施工单位统一管理。

三、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材料进场计划等的编制与审核

1、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在正式开工前7日内完成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报审工作。

2、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人员、机具设备等配置情况。

3、审核施工单位按照总体目标和精装修施工合同的工期要求编制的精装修施工进度计划。

4、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计划,包括甲供材料计划和自购材料计划。

四、精装修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1、精装修工程正式开工前,工程部根据项目合同交楼时间要求和总体控制计划编制项目精装修工程节点控制计划。

2、严格审查精装修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督促施工单位按计划组织施工。

3、核查精装修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机具设备、材料供应等落实情况。

4、现场工程师每天检查统计精装修实际施工完成情况,每周进行一次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对比分析。如有偏差,查明出现偏差的原因,并提出纠偏措施,督促精装修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落实整改,保证节点计划全面实现。

5、如果精装修施工单位和各分包单位不能按节点计划完成时间完成相应工作,则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其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

五、进场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

1、现场设立精装修材料样板间,封样的材料样板设专人管理,以便比对进场材料是否满足设计效果和合同约定的要求。

2、首批材料进场时,应组织总工室、工程部、施工单位进行对板验收。

3、材料进场时必须提供合格证、材料质量检验报告等资料并存档,所有材料必须满足设计质量要求、国家有关防火和环保的要求。

4、所有进场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颜色必须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

5、所有精装修材料进场必须经现场工程师检验合格并签署材料使用许可证后才允许使用,不合格的必须立即清退出场。

6、材料验收注意事项:

(1)根据材料样板对进场的材料进行验收,对材料的外观及各种技术参数进行检查,按规定需要见证取样、送检的必须取样检验。

(2)对吊顶的线条、板材、吊杆、龙骨进行验收,尤其注意卫生间的吊顶要有防潮要求。

(3)墙地砖材料进场时应对板验收。

(4)门类材料验收:对照样板核对材料的品牌、外观质量、锁孔位置、合页小五金的等方面的质量。

(5)木地板进场材料分批抽样进行对板验收。有地热的木地板须使用地热类木地板。

(6)内墙漆、墙纸材料验收:对板核对材料的品牌及各项技术参数,注意内墙漆的保质期。

(7)工程部应及时落实乙供(石材、木工板、石膏板、龙骨等)样板,交

总工室确定后封样,并重点督促乙供石材的材料计划制定、订货及进场;对进场石材对板抽样验收,检查其厚度、种类、规格、色泽等。

六、以装饰为主的施工阶段工作重点

1、工序样板的施工与检查验收。

2、严格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工序质量和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3、必须进行检查的隐蔽工程包括给排水工程、强弱电线路工程、防水工程、吊顶内工程等。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1)给排水工程所用的管材、安装固定方式、标高及坡度等。

(2)强弱电线路工程所用电线、电话线、网线、闭路电视线以及保护套管等。

(3)防水工程的材料品牌、施工范围、墙面防水高度、工艺质量、蓄水试验。

(4)吊顶内的吊筋、龙骨的品牌、型号、间距;木材的规格、防火、防腐处理;钢材的规格、防锈处理等。

七、以分包为主施工阶段的工作重点

1、进入该阶段后,装修施工就应该关门闭户,采用移交方式施工。橱柜、木门、木地板、卫浴洁具、水晶灯、五金等剩余工序应轮序进入施工,通过场地移交来区分管理责任。

2、这个阶段的组织工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不少杂工参与搬运工作,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钥匙的发放、场地的移交,落实现场管理责任。

3、抓好移交时的施工质量检查,成品保护实施情况检查。

4、做好防盗工作。电线、开关插座、各种五金洁具都可能成为被偷盗的对象;因此需要管理好所有的出入口,第一每一套房屋进行上锁

移交控制,同时加强保安巡逻,第二对栋楼大堂此阶段必须设封闭式管理制度,出入必须凭证、并进行登记、检查(此工作建议落实责任至总包装饰单位负责管理,费用按各配合参建单位工程量及工作时限合理分摊)。

八、整改、验收、移交阶段的工作重点

1、施工单位地毯式的检查,包括检查所有精装修施工项目是否全部完成,各类洁具五金安装是否有遗漏,并重新试水打压和蓄水试验。

2、组织工程部、物业、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质量验收检查。

3、督促精装修施工单位、材料部品供应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质量缺陷的整改和更换。

4、做好室内清洁开荒和卫生精保,移交物业公司管理。

九、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精装修总包单位建立出入口管理制度,派保安24小时值班,所有施工人员均必须办理出入证。

2、施工现场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工完场清;各类装修垃圾由各装饰单位清理到甲方指定地点堆放整洁,由总包单位及时清运出场,不得在建筑物周围堆积。

3、精装修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任何动火施工必须向精装修总包单位申请办理动火手续,做好防火、灭火措施,并派专人监督施工。

4、精装修总包单位安排保安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巡逻,加强防火、防盗安全管理。

精装修工程管理流程

一、准备阶段

1、甲方、监理主要工作内容

(1)解决系统性的设计问题

(2)督促土建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和移交(3)统一各施工单位之间的管理模式(4)甲供材料采购准备工作

2、施工单位主要工作内容

(1)与甲方、监理沟通协调,排除设计问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队伍及劳动力组织

(3)与土建施工单位进行场地移交(4)自购材料采购准备(5)办公及生活条件准备

二、以装饰为主的施工阶段

1、甲方、监理主要工作内容

(1)现场施工统一指挥与协调管理(2)甲方分包单位进场准备(3)装饰施工质量检查控制(4)甲供材料及时供应

2、施工单位主要工作内容

水电工、瓦工、木工、油漆工分步施工

三、以分包为主的施工阶段

1、甲方、监理主要工作内容

(1)督促甲方分包单位服从总包统一管理(2)装饰施工质量检查控制(3)督促施工单位自检

(4)组织监理及分包单位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2、施工单位主要工作内容

(1)木门框扇安装(2)卫生洁具安装(3)橱柜及浴柜安装(4)五金配件安装(5)木地板安装

四、整改、验收和移交

1、甲方、监理主要工作内容

(1)组织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装饰质量检查,完成分户质量检查验收(2)督促施工单位完成缺陷整改

(3)督促检查竣工资料、组织工程竣工验收(4)组织相关单位共同搞好入伙准备

2、施工单位主要工作内容

(1)地毯式检查整改(2)分户质量检查验收(3)入伙移交

(4)移交后质量缺陷的整改维修

篇2:管理心理学重点精

现代管理学: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特点: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现代管理领域划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者的差别表现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管理过程

管理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是一门软学科;4.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1.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比较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朴素的管理思想强调要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要分析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把我战争局势才能克敌制胜;2.用人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专制管理思想;3.经济管理思想商鞅和韩非子提出了“以农为本、集富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管仲把以农为本发展到由国家控制商品、货币及对社会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荀子把富民视为富国的基础;西汉司马迁提出善因论

古代管理学的特征及表现:1.古代管理学思想具有直观性,表现在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2.古代管理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表现在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泰勒对人多看法是错误的;2.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因素;3.科学管理中所谓的标准定额大部分人完成不了;4.未能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与管理的问题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领导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适当的集权和分权、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团结、跳板原则

梅奥早期行为科学理论内容: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的状况;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构成: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面的理论。比如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等;2.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比如X理论—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人性假设理论等;3.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比如领导方式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Z理论的基本内容:(美籍日裔威廉•大内1.Z理论的前提问题是怎样使人们的努力彼此协调起来产生最高的效率;2.概括了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A型,即短期雇佣制、迅速地评价和升级、职业发展途径的高度专业化、明确且形式化的控制方式、个人决策与个人负责、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局部关系;3.归纳了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J型,即终身雇佣制、缓慢地评价也升级、职业发展途径的非专业化、含蓄与内在的控制方式、集体决策与集体负责、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股整体关系;4.提出了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即长期雇佣制、缓慢的评价与升级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途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集体决策与个人负责、建立整体关系;5.分析了建立Z型管理模式的方法

企业再造理论:特点:1.目标:要实现企业性能和绩效的飞跃,促使企业发生质的变化;2.任务: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反省和彻底性再设计;3.动力:市场或顾客需求是企业再造的驱动力;4.条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是企业再造的条件;5.对象:企业过程,即为完成某一目标任务而设计实施的一系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逻辑相关活动的集合。程序与要求: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4.制定企业再造方案;5.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竞争战略理论:(波特1.假设条件企业经营活动所处的市场结构即外部环境是竞争战略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的竞争战略;2.竞争力的分析模型潜在进入者、代替品的威胁、购买方、供应方、现有竞争者等五种力量公共构成了竞争力的分析框架;3.企业的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差异化、专一化三个基本策略,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实施蓝海战略的原则:(钱•金和莫博涅1.重建市场边界;2.注重全局而非数字;3.超越现有需求;4.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买方效用、价格、成本和接受;5.克服关键组织障碍;6.寓执行于战略 第三章决策

决策与预测的关系:1.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2.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3.预测和决策的区别: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于对有利时机和目标的科学选择,预测强调客观分析,决策突出领导艺术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1.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2.分析了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3.阐述了决策过程;4.提出了决策的准则;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6.研究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理性决策模式主要内容:1.提出了“最优决策准则”;2.设计了严格的决策程序;3.要求决策运用科学方法;4.把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理性分析的过程

渐进决策模式主要内容:(美国查尔斯•林德布1.决策过程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2.决策方案是在原有决策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

集团决策模式主要内容:(美国戴维•杜鲁门和厄尔•莱瑟姆1.集团的互动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内容;2.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3.各个集团占有的资源不同,对决策的影响力不同

精英决策模式主要内容:(法国圣西门1.社会分化为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2.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公众代表,而是来自社会中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3.非精英人物向精英人物的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精英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公众的要求,而是精英人物的主要价值观;6.活跃的精英人物很少受公众的影响

决策程序:1.发现问题——觉察问题、界定问题、陈述问题;2.确定目标——有针对性、明确性、实效性、可行性、规范性;3.拟定方案——提供多种备择方案、考虑从决策方案的多因素性;4.选择方案

全体一致规则的特征:1.决策成员在形式上享有平等的决策权;2.个体选择对集体的决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

现代决策体制按功能分为:决策中枢系统(确认决策问题、明确决策目标、组织决策方案和设计、选择决策方案;决策咨询系统(发现决策问题、参与决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提供决策预测研究;决策信息系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

第四章组织

组织构成要素:目标(第一要素、人员、物财、信息、机构、职位、权责、程序、规则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积极作用:1.协助工作;2.分担领导;3.增加稳定;4.发泄感情;5.制约领导;消极作用:1.保守倾向;2.角色冲突;3.滋生谣言;4.不良压力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1.一分为二;2.无害支持;3.目标结合;4.为我所用

西方组织理论演变四阶段:古典组织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组织理论阶段、系统科学组织理论阶段、创新发展阶段

科层组织理论:(德国韦伯权威的类型划分为传统权威、超凡权威、合理—合法权威;基本特征:1.法定权利为基础;2.严格的等级制度;3.职业化原则;4.专业化原则;5.任命制与由职择人原则;6.照章办事原则;7.公私分明原则

组织平衡理论:(巴纳德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交流;3.权威接受理论;4.管理人员职能的新概括:建立和维护一个信息交流系统、提供必要的服务,努力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规定组织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组织生命周期理论:(格林纳创业阶段(领导危机、聚合阶段(自主性危机、规范化阶段(失控危机、成熟阶段(官僚主义危机、再发展或衰退阶段

学习组织理论:(彼得•圣吉1.实现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基础;3.建立公共愿景;4.加强团队学习(基础;5.进行系统思考(核心

矩阵制组织结构模式将机构分为两类,即传统的职能管理机构和专门任务小组

组织机构设计包括:1.管理层次划分;2.管理职能机构设置;3.管理职位设计;4.编制设计。管理层次的数量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

职位设置考虑因素与原则:1.作业内容的相似性;2.工作内容的整体性;3.工作环境的一致性;4.精力集中原则;5.工作丰富化原则;6.任务均衡原则;7.因事设职原则;8.最少调整原则

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内容:1.职能业务分析与设计;2.人员分工规范化;3.基本职能实现机制设计;4.保障机制和发展机制设计;5.业务规范的协调性检查;6.业务、职能、体制与机构调整

第五章人事

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动性、时效性、时代性、重发开发性、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1.对人的认识不同;2.管理原则不同;3.管理方法不同;4.管理内容不同;5.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1.职位分类为人事选拔提供了依据;2.增强了人是管理工作的针对性;3.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比较:1.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职位分类以“市”为中心;2.品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品位决定,职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职位决定;3.品位分类制下,人员升迁容易,职位分类制下,人员晋升相对困难;4.品位分类简单易行,职位分类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

内部提升的优势:1.被选聘人员能迅速开展工作;2.保证被选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3.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4.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5.手续简便成本低

内部提升的局限性:1.造成“近亲繁殖”现象;2.因操作不公或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3.人员选择的有限性

外部招聘的优势:1.可以发挥“外来优势”;2.利于缓和组织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4.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

外部招聘的局限性:1.外部招聘人员不熟悉组织情况,进入角色较慢;2.存在一定的风险;3.组织成员失去了晋升机会,影响士气

认识选聘的趋势:1.选聘范围的扩大化趋势;2.选聘方法多样化、科学化的趋势;3.社会中介机构、人事测评专家广泛参与认识选聘活动;4.人事预测在认识选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认识选聘的主动性增强

人事考评的内容:1.我国公共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2.企业单位人事考评的内容一般包括劳动态度、业务水平、贡献大小;3.基层人事考评更侧重绩效

人事考评的要求:1.考评标准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2.考评原则具有适应性和可靠性;3.考评方法具有针对性、可行性;4.考评结果要反馈;5.考评工作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

人事培训的特点:对象复杂性、内容实用性、形式多样性、方法艺术性 第六章领导

领导的含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指挥与管理活动应该包括以下含义:1.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一个人不能形成领导;2.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成的;

3.领导活动的手段是领导者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4.领导活动的目标是领导活动的归宿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

领导者影响力的影响因素:1.强制性影响力包括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2.非强制性影响力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

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身体素质

领导群体的结构素质:1.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2.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3.较强的能力结构;4.合理的年龄结构;5.良好的气质结构

X理论-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Y理论内容: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2.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标准;3.激励在需要的每一个阶梯上都起作用;4.人们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5.现代工业条件下,人多智慧和才能只发挥了一部分

不成熟-成熟理论:(克里斯•阿吉里斯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如同婴儿成长为成人一样,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过程,最后发展成为健康的个性

早起特质理论的研究内容:生理特质、个性特质、智力特质、工作特质、社会特质

领导行为理论:领导作风理论(专制式、民主式、放任自流式、领导方式理论(专制-权威式、开明权威式、协商式、群体参与式、领导四分图理论(关心人、抓组

织、管理方格理论(贫乏型1.1、任务型9.1、中间型5.5、俱乐部型1.9、战斗集中型9.9、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民主、独裁与两者综合

权变理论:影响领导效果好坏因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工作任务结构、职位权力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过程包括:确认需要→建立目标→报酬与目标的关系→支持与帮助→绩效与满足→双方目标的达成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方式应由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三因素决定,随着下属成熟程度由低到高,形成一个生命周期,一般为:高工作低关系(命令→高工作高关系(说服→低工作高关系(参与→低工作低关系(授权

领导方式的类型:1.强制命令式(强制性、无偿性、具体性;2.疏导教育方式(启发性、科学性、长期性;3.物质激励方式(平等性、有偿性、间接性;4.榜样示范方式(引导性和感染性

领导方式综合运用的要求:1.注意发挥各种领导方式的优势;2.充分认识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3.系统、综合地发挥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4.注重榜样示范方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

第七章激励

激励模式:需求→动机→行为→满足产生动机的两个条件:一是由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求、欲望和驱动力,二是个体受到客观存在的刺激

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马斯洛1.人的基本需要按照重要程度和产生顺序一次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2.人类需要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3.人类需要的动态性、发展性与个体差异性。

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麦克利兰1.人的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俱来;2.人类社会性需要划分为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社交需要;3.有效管理着的需要结构为高度权力需要、适度成就需要、低度社交需要

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1.保健因素是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的不满意因素;2.激励因素是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3.不同需要追求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4.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使工作丰富化,包括职务内容的扩大化和工作意义的丰富化

期望理论主要内容:(弗隆1.管理实践中各种激励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他所能得到的结果的期望值和他认为得到该结果的概率;2.要调动工作积极性,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个人努力与绩效、绩效与奖励、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激励力量(M=目标效价(V*期望值(E 公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亚当斯)职工工作态度与生产积极性不仅取决于他们所获报酬的 绝对量,而且取决于他们所获报酬的相对量 波特—劳勒模式的基本观点:一个人的努力成都由工作所获报酬的价值和个人觉察的努力 以及获得奖励的概率所决定。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程度取决于激励力的大小;2.工作 绩效不仅取决于努力程度,还取决于个人能力以及对承担任务的了解程度;3.奖励的价值 应以工作绩效为标准;4.一个人对奖励满意与否以及满意程度取决于他对奖励是否公平的 判断;5.人们对所得奖励满意与否将影响下一次承担任务的行为 强化理论:(斯金纳)1.对一种行为肯定或否定的后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今后是 否会重复发生;2.依据在作用是发挥的差异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消退 3.强化的原则有 a.设立目标体系;b.快速反馈,及时强化;c.奖罚结合,以奖为主;d.奖人所需,形式多样;e.多用不定期奖励 归因理论:(凯利和韦纳)1.应根据一贯性标准、普遍性标准和差异性标准判断人们行为 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2.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归隐模式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失败 主要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等 第八章 协调 协调的特点:平等性、互利性、主题广泛性、结果不确定性、对象复杂性 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1.沟通可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 协调创造基本前提;2.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管理政策及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共识,为协调 创造直接前提;3.沟通可以克服阻力,实现协调;4.沟通是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实现内外协调的前提

之一 协调的内容:目标协调、利益协调、思想与行为协调、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 协调的过程:1.了解、把握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要素之间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 的矛盾与冲突;2.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3.采取 措施,消除矛盾与冲突 协调的原则: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灵活机动、注重整体 协调的方法:酝酿协商、建议说明、思想教育、冷处理或缓冲 管理体制建设应考虑的问题:1.权责划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2.机构设置方面可能出现 的问题;3.人员配备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4.组织沟通渠道的问题 第九章 控制 控制的内容:人员、财务、作业、信息、组织绩效 控制的作用:1.控制发挥执行和完成计划的保障作用,而且可能在实际控制中产生新的计 划、新的目标和新的控制标准;2.就组织成员来看,在一个管理系统中,是否每一个成员 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的工作绩效如何,需要加以评估并分析原因,已确定下一步的行 动;3.就整个管理系统而言,现代管理的复杂性及管理环境的动态性决定了计划和预设方 案都不能尽善尽美,只能在大方向上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各种疏漏不可避免;4.控制保 证组织活动沿着预定的计划顺利进行,离开了有效控制就没有有效的管理 控制的过程:1.确立标准;2.对照标准检查实际绩效;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4.控制是一 个连续的过程,他使管理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闭路系统 控制系统设计考虑内容:1.计划要求;2.组织结构;3.关键控制点;4.未来趋势;5.主管 人员的个性 第十章 系统分析与网络技术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一种决策辅助技术,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 析并提出各种可行的方案或策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帮助决策者提高对所研究问题 的认识程度,以便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案 系统分析的作用:1.促使决策者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便面片面性和盲目性;2.提 决策者的决策效率;3.帮助人们理解政策决定,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政策研究并进行政策之 间的比较;4.为人们对系统要素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5.有助于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系统分析的内容:1.根据系统的组织情况和与外界的管理,对系统进行整体分析、结构分 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和环境分析;2.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流程进行的系统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量化、系统修改与简化、系统评价 系统分析的过程:1.确定目标;2.拟定方案;3.选择可行方案;4.选择计算准则;5.应用 模型技术;6.生

成要输入的数据;7.模型运行和操作;8.结果分析;9.反馈 系统分析的原则:整体性原则、最优原则、模型化原则、层次性原则 模型化原则的要求:模型的逼真性、模型的简单化、模型的客观性 系统分析的方法论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范畴:行为研究、价值研究、规范研究 网络计划方法:指应用网络图全面反映整个工作的流程、计划内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和进度,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线路与机动时间,以对计划进行优化的一种科学 管理方法 绘制网络图的规则:1.网络图是有方向的;2.任何一项工程的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 和一个终点事项;3.网络图中不能有回路;4.箭线要用水平线或具有一段水平线的折线,尽量不画或少画交叉线 绘制网络图的步骤:1.确定目标;2.收集、研究编制网络图所需的资料;3.划分供需项目; 4.确定每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和劳动定额;5.确定工序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确定该工序 的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和平行工序等;6.绘制网络图,包括构画草图、检查调整、给节点 编号、进行综合平衡,选择最优方案、按最优方案绘制网络图 第十一章 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 目标管理: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目标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 目标管理的特点:1.注重管理实效,是一种成果管理;2.实行参与制度,是一种民主管理; 3.实行自我控制,是一种自觉管理 制定目标的原则:1.统一性系统性原则;2.科学性预见性原则;3.应变性协调性原则;4.先进行可行性原则 有效目标的标准:1.目标的制定应该有具体的对象;2.目标的表达一定要简洁清楚,一目 了然;3.分解出来的子目标尽量实现定量化;4.目标应有明确的时间界限;5.目标的数量 应该适当 目标的制定过程:1.收集信息;2.确定责任;3.确定关键目标领域;4.进行能力分析;5.提出基本假设;6.编写有效目标;7.制定目标实施计划(说明目标、确定可选择的方案、权衡和选择方案、制定实施方案的计划)目标的实施:1.授予权限(以目标为准则进行授权、责任明确原则、统一梯次原则、权力 有效原则);2.分配资财;3.目标控制(环境、目标、计划、资财、日常工作控制)成果评价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实事求是原则、重在激励原则 成果评价的内容:目标状况(目标实现程度、目标实现进度、目标实现难度)、目标实施 手段、工作态度 成果评价的步骤:1.管理人员对目标成果的自我评价;2.相关领导对目标执行管理人员的 评价;3.评价小组对目标执行者的评价;4.单位主要领导做出结论性的评价意见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基础上的 一种管理方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是全面的,即所指的质量 是广义的质量;2.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即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管理;3.参加人员 是“全面的”,即全员参与;4.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计划环节、实施环节、检查环节、处理环节,四步骤构成每项 质量管理工作的完整周期,整个质量管理活动案 PDCA 顺序逐步进行,首尾相连形成了循环 的工作圈(周而复始、环环相套、阶梯式上升)质量改进过程包括步骤:标准的选择、过程评估、过程标准化、过程改进 第十二章 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的步骤:明确议题、确定人选(8-12 人)、热身阶段、介绍问题、重新叙述问 题、专家提出方案、会后设想处理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1.“庭外判决”原则;2.自由畅想原则;3.追求数量原则;4 取长补 短和改进原则 头脑风暴法的缺陷:1.实施成本较高;2.对参与者素质要求较高;3.易受潮流思想的影响 德尔菲法的特征:匿名性、多次信息反馈、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 德尔菲法注意的问题:1.给专家提供充分的信息,使其能做出准确的判断;2.所问问题应 试专家能够答复的问题;3.使过程尽可能简化,不要问没有必要的问题;4.保证所有专家 能从同一角度理解所用方法的意义 德尔菲法步骤:设计函询调查表、组成专家小组(20-50)、进行函询调查、分析统计结果 德尔菲法的局限性:1.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2.缺乏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3.方法论的约 束较强;4.妨碍重大问题的突破 模拟决策法的步骤:建立模拟模型、对模型的运行、对模型进行分析 方案前提分析法的步骤:1.分析方案,找出各种方案的前提假设;2.在找出各种方案的前 提假设之后,将前提假设提交会议全体参与人员讨论;3.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决策中心 对各种不同的意见进行综合,集思广益,做出比较科学的选择 决策树法:用树形图的形式,找出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果,计算和比较 各个方案的损益期望值,最后从中选择令人满意的方案。整个决策树由决策结点(□)、方 案枝、状态结点(○)、概率枝和结果点(△)五要素构成 决策树发的步骤:1.把待解决的问题以决策树的形式绘出图形;2.标出每一状态结点分支 出现的概率值;3.进行必要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写在决策树的树梢上;4.进行不同方案的 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第十三章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传统控制方法有:现场

观察法、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法、专题报告分析法、人员管理控制法、内部审计法 人员管理控制法步骤:1.工作分析;2.制定工作标准;3.衡量、鉴定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成 绩;4.评价与反馈;5.分析组织中各种人员的比率与组织任务、组织目标的关系 程序的特征:程序是一种优化了的计划;具有系统性;是一种控制标准 导致程序失效的因素:程序冲突、过分依赖程序、程序过时、对程序的不了解 程序控制原则:1.将程序视为一个系统;2.将程序减至最少;3.保证程序的计划性;4.要 关注程序运行所需的费用;5.控制程序的运行;6.使程序具有权威性 预算编制的程序: 1.下属各项职能部门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方案,由上级部门的管理者审批; 2.上级管理者对下属各部门的预算草案进行综合平衡,并制定出本部门的总预算草案;3.预算委员会审核个部门的预算草案,进行综合平衡; 4.预算委员会与高层管理者进行协调,拟定出本组织的预算方案; 5.预算委员会将整个组织的预算草案呈报组织高层管理者审批,审批后将预算方案在组织内逐级传达 如何实现有效的预算控制:1.高层管理部门的支持;2.所有管理者的参与;3.制定相应的 标准;4.重视信息反馈 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原因:1.直接控制在“不确定性因素”面前无能为力;2.管理者缺 乏知识、经验或判断能力 预防性控制法的前提和途径:以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的存在为前提,途径:高等院校培训、工作岗位的实践锻炼、上级的指导、自学提高 信息技术发展对现代管理的影响:1.管理者直接参与管理信息系统;2.提高决策能力;3.改变着组织的结构;4.改变着组织的内部权力关系;5.引起组织交流方式的变革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步骤:1.对决策活动的系统分析;2.信息需求分析;3.信息“过滤” ; 4.信息处理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预调试、培训、用户参与、安全性检查、定期评审 第十四章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 社会调查研究遵循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抽样调查的优点:调查成本低、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问卷法的优点:1.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3.便于对所得资料进行 定量处理和定性分析 问卷设计中常见问题:1.概念过于抽象的问题;2.诱导性问题;3.问题与答案不协调;4.敏感性问题 提高问卷的回复率的方法:1.要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的支持;2.要挑选适当的 调查对象;3.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课题;4.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5.采用回收率高的

篇3:精装修工程施工管理重点

1 精装修工程管理重点

不同于其他分项工程, 精装修工程有以下特点, 并且, 基于这些特点, 精装修工程在管理过程中的重点也显得更加突出, 需要特别关注。

(1) 精装修工程是在原有的结构构件基础上进行施工, 只是在室内或室外附着在原有结构表面的面层, 以及支持面层的构架, 即精装修工程要基于现有的结构构造及实际尺寸进行施工。

(2) 精装修工程不仅是工程技术的应用, 更是艺术设计通过工程技术的表现, 从而需要不断更新, 使用新的施工方法及工艺以满足艺术设计的要求, 且新的施工方法不能随意使用, 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进行选择。

(3) 精装修施工涉及的材料品种繁多, 材质各异, 价格悬殊, 使用时须全方面考虑质量、工期和成本等各项因素。

(4) 施工工艺复杂, 施工面受到限制, 施工交界面多, 使得机械化生产困难, 多依赖工人手工施工。

(5) 精装修工程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对于功能性、美观性、舒适性、环保性及安全性的要求不能放松。

2 精装修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2.1 实现与设计方的无缝对接

加强施工前的设计交底, 对图纸进行充分的消化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精装修工程, 设计交底既是一次包含设计方、施工方等相关各方人员对图纸的审核和检查, 也是一次对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图纸要求、节点大样、材料选择等的探讨和进一步明确。不仅让施工方理解设计方想要的效果, 同时也让设计方提前预知施工效果, 以便更早地对设计作出深化和调整, 避免为实现一个技术上不可行的设计浪费人力物力。只有设计交底做得深入、细致、全面, 才能使施工方让设计方知道能否达到想要的效果, 评估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 大大减少了施工后期因完工效果不满意而出现的变更调整。

此外, 还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深化, 设计单位所出的施工图, 往往不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及下料, 作为施工方, 需要依据施工经验以及对材料性质的理解进行深化设计, 包括工艺设计、节点大样深化、平面分格排布等给设计方进行确认, 必要时召开设计协调会进行讨论, 确保后期材料选择的准确。

2.2 保证全方位的合同交底

施工方须与建设方进行深入的合同交底, 并对可能发生的合同变更及分歧进行有效把控。合同交底不仅是施工方内部由主管领导向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更重要的是在合同执行前, 合同双方相关人员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分析, 使双方参与工作的人员对合同有统一的理解和执行标准。精装修工程不同于结构工程等, 经多年的总结已经基本固化的施工方法, 各种施工标准、规范相对明确以及较少材料品类可以选择, 每一个精装修的项目都有其单一性和特殊性。仅饰面材料, 精装修工程可用的材料便成千上万, 同一种材料也分各类不同档次, 对于同种饰面材料, 不同的基层处理对于效果和成本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这些往往很难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因此合同交底工作格外重要。合同的范围、与其他分项工程的分界线和收口处理方式、材料的选用规格、档次以及试件的确认, 材料的性质、规格、尺寸以及进场时间等都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及工期, 均须在合同交底过程中进行明确, 以防后期双方合同界面理解分歧或者建设方认定材料不符合要求而返工或建设方提供材料的问题而造成工期延误。除此之外, 精装修工程复杂多样, 每个合同均有一定的特殊性, 合同交底的内容也相应不同, 加强对合同的理解并进行细致的交底尤为重要。

2.3 与专项工程施工方保持良好的沟通

当单位工程进入精装修阶段, 现场各种机电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分包方在场施工, 施工界面较为复杂, 总承包方自行施工部分已基本完成, 常驻管理人员数量减少, 对于现场各单位的协调管理投入力量较少。该阶段, 精装修施工方往往需要担当起半个总包的管理职责, 通过各种方式将空调、消防和弱电等施工方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界面统一考虑, 以满足现场的要求, 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因为这些专项工程往往与精装修工程密不可分, 多数终端都在精装修的施工面上, 由精装修进行收口, 工期上相互制约, 节点上尺寸要密切配合, 稍有不慎便会造成窝工和返工, 所以加强与专项工程施工方的沟通协调至关重要。

2.4 严控材料质量、把握验收标准

随着人们对精装修的日益重视, 相关部门对精装修工程的验收标准越来越严格, 特别是近年来装修材料的环保指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施工方应特别注意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把关。

参考文献

[1]黎惠取.浅谈装修施工现场的管理[J].改革与开放, 2010.

[2]姚丽蔚.装修紧固件与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相互影响[J].建筑技术, 2014, 45 (10) :904-905.

[3]罗灿.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建筑技术, 2014, 45 (10) :943-945.

篇4:管理心理学重点精

(1)句中who live life “on the go” and use cellphones为定语从句,先行词为teenagers,并且关系代词who充当定语从句的主语,因此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用复数。例如:

H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who come from the USA.

他是那些来自美国的学生中的一个。

(2)teenager[′ti:neid?廾?藜] n. (13~19岁的)青少年

When he was a teenager, he usually helped his mother with housework.

当他还是一个少年时,他经常帮母亲做家务。

(3)on the go本意为“忙碌;活跃”。例如:

She’s been on the go all day. 她终日忙碌。

Healthy, happy people are usually on the go.

健康愉快的人总是活跃的。

2.Some parents worry that their children will spend too much time and money on phone calls.

(1)too much是形容词短语,常修饰不可数名词,意为“太多的”。例如:

A bottle of beer is too much for me. 一瓶啤酒对我来说太多了。

(2)worry此处为及物动词,意为“担心”,后接that从句。例如:

He worried that he would fail the exam. 他担心考试不及格。

worry用作及物动词,还可表示“使着急;使发愁;打扰”,后接sb.作宾语。例如:

What’s worrying you? 什么事让你着急?

His sickness worries me. 他的病使我担心。

be worried (about) (为……)发愁;着急

worry about(为……)发愁;着急

3.The answer seems to be that we have a need to stay in touch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no matter where we are or what we are doing.

(1)seem意为“似乎;好像”,其用法及搭配有:

例如:

This problem seems complicated, but actually it is simple.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

I seem to have seen him somewhere before.

我好像以前在哪儿见过他。

It seems that everything is going on well. 好像一切正常。

It seems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 看来快要下雨了。

(2)no matter指“无论;不管”,后面常跟疑问词引导的从句,其意相当于疑问词后加ever。如,no matter what=whatever; no matter where=wherever;no matter how=however; no matter when=whenever。例如:

No matter when (Whenever) I meet him, he is always wearing that old hat. 不管我什么时候遇见他,他总是戴着那顶旧礼帽。

No matter how(However) expensive the cellphone is, I’ll buy it because I need one badly.

无论这手机有多贵,我都要买,因为我急需有个手机。

4.She says that her cellphone helps her do whatever she wants to do.

whatever“无论什么,不管什么”,在句中用作连接代词,引导名词性从句。例如:

With the money, you can buy whatever you want.

有了这些钱,你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歌词)

无论你去哪,也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在这等你。

类似用法的词还有:whoever, whomever, whichever等。例如:

Whoever leaves the classroom last should remember to turn off the light before leaving.

不管是谁最后离开教室,都应记住走之前关灯。

You may choose whichever you like.

不管你喜欢哪个,都可以选。

I will follow you wherever you go. 不管你去哪儿,我都跟着你。

5.Now, the world is dark and dirty, with no room for happiness and fun.

(1)room此处意为“空间;空地”,是不可数名词。例如:

There is room beside me. Come along. 我旁边还有空位,过来吧。

There was only standing room in the square.

广场上只有站的地方了。

(2)room还可表示“余地”。例如:

There’s no room for changes. 没有改动的余地了。

leave room for 为……留出地方

make room for 为……腾出地方

相关链接:

(1)表示“空地”、“地方”时,room指足够某一目的所需的空间,侧重大小、尺寸等。

place指某人或某物所占的特定的空间。

(2)place是可数名词,room表“空地”、“地方”时是不可数名词。

6.The leader of the humans has decided that it is time to do something to stop Q12, bring the machines and people back together, and make the world beautiful again.

(1) 本句中用了三个并列的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即to stop…, bring…,make…,后面两个不定式省略了to。

(2)It is time to do sth. 为固定句式,意为“该干……了;是干……的时候了”。

相关链接:

7.Steve Jones is an environmental expert who tries to keep animals and plants from becoming endangered.

(1)keep sb.(sth.) from doing sth.意思是“制止或阻止某人或某物做某事”,其中from不能省略。例如:

Nothing can keep us from changing the plan.

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改变计划。

(2)与keep sb.(sth.) from doing sth.结构相似的还有prevent(stop) sb.(sth.) from doing sth., 在现代英语中from常常可以省去,但在被动句中不能省略。例如:

Nothing will prevent us (from) reaching our aim.

什么也阻止不了我们达到我们的目的。

相关链接:

keep back 阻止;留下

keep fit 保持健康

keep off 让开;不接近

keep…in mind 记住……,想着……

keep up with 跟上

keep up 保持;继续

keep one’s promise 履行诺言

keep in touch with sb. 同某人保持联系

keep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表示动作的反复,动作之间略有间隔)

keep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表示动作状态持续、连续不断)

8.If we know more about what causes endangerment, we may be able to take measures before it is too late.

(1)know about意为“了解;得知”。例如:

I happened to know about him. 碰巧我了解他的情况。

I know about how it should be done. 我知道该如何做。

know of意为“听说过;知道”。例如:

I know of him, but I can’t really say that I know him.

我听说过他,可是我不能说我认识他。

I know of the town but I’ve never been there.

我听说过那个小镇,但从没有去过。

(2)measure[′me?廾?藜] n. 尺寸;措施 vt.测量;测度。例如:

An hour is a measure of time.

小时是时间的一个度量单位。

My coat was made to measure. 我的上衣是按尺寸订做的。

相关链接:

make…to one’s measure按某人的尺寸制作

take measures to do sth. 采取措施做某事

measure temperature测体温;测温度

measure one’s words 斟词酌句

The rope measures ten metres. 这条绳子长10米。

(3)从属连词before最基本的含义是“在……之前”,但在具体的句子中,译法多种多样,如:“……才……”,“……就……”,“没等……就……”等。例如:

I hadn’t waited long before he came.

我没等多久他就来了。

He measured me before I could get in a word.

没等我插上一句话他就给我量好了尺寸。

I waited a long time before he came. 我等了很久他才来。

相关链接:

由before组成的常用句型:

(1)It won’t be…before…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

(2)It will be…before…过(多长时间)才……

(3)It wasn’t…before…没过(多长时间)就……

(4)It was…before…过了(多长时间)才……

9.When the habitat of a species is changed or destroyed, the animal or plant has to either adapt to the change or find a new home.

(1) either…or…表示“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连接两个并列部分。当either…or, neither…nor(既不……也不……),not only…but also…(不仅……而且……)连接两个并列主语时,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应遵循就近一致的原则。例如:

Neither you nor I am willing to do that.

我和你都不愿做那事。

Either you or she has to give me a reply.

你或者她得给我一个答复。

(2)adapt to意为“适应”。例如:

The new teacher was very slow to adapt to the unusual rules of the school. 这位新老师对学校的那些不寻常的规章制度适应得很慢。

adapt多作及物动词, 意为“改变,使适应”;“改编”。例如:

I suggested he should adapt himself to the new situ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我建议他尽快使自己适应新的形势。

Let’s try to adapt this old play to our needs.

篇5:管理心理学重点精

管理主体的分类:对管理主体的分类就是对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的分类(1按管理者的职责,可以分为一般管理者和管理的领导者(2按管理者所处的位置和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3按管理者所管理的对象,可分为行政管理者、经济管理者、科技管理者、文教卫生管理者、军队管理者等

管理主体的地位: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的各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以下方面(1管理主体决定管理的性质(2管理主体决定管理活动的方向(3管理主体决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管理者的涵义:管理者是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我们这里所说的管理者,就是指在一定组织中担负着对整个组织及其成员的工作进行决策策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责的人。管理者的职责: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他的职责必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管理者是管理目标的主动提出者(2管理者是计划者(3管理者是组织者(4管理者是指挥者(5管理者是协调者(5管理者是人员的选拔配备者

管理者素质涵义:是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成的、在其管理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它具体包括如下涵义:一是管理者的素质形成于后天的社会实践;二是管理者的素质是一个多因素的组合,是禀赋、品质、知识、能力的总和;三是管理者特别是管理的领导者处于总揽全局的统帅地位,因而他应具有高于普通人的素质;四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管理者应该具有不同的素质,以适应不同岗位管理工作的要求;五是管理者素质有很强的时代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管理者的素质包括:(1政治素质:一是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能用马克思之一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三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品德素质:一是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二是公道正派,与人为善,三是谦虚谨慎,作风民主,四是以身作则、清正廉

洁(3知识素质:一是自然科学知识,二是社会科学知识,三是专业知识(4业务素质:一是科学决策能力,二是知人善任能力,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四是开拓创新能力

管理结构的设计类型:(1直线制(2职能制(3直线职能制(4矩阵制(5事业部制管理结构的设计原则:(1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2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适当的原则(4任人唯贤、择优录取的原则(5精简效能的原则

管理职能在管理中的地位:管理职能在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管理职能是管理劳动的具体实现形式(2管理职能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3管理职能的正确行使,是管理主体按管理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

管理职能类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人事、调集资源、沟通、决策、创新。管理职能分工的发展过程,归纳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由粗到细,由少到多。二是由“硬”到“软”、“软”“硬”兼施。

管理客体的内涵: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所谓管理客体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

管理客体分类:

1、从管理组织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学校等各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和事业单位。

2、从管理领域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不同领域和不同产业部门

3、从管理资源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

4、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还主要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各种不同社会活动范畴

5、从管理性

质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制度和不同所有制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实体和活动领域。

管理客体的特征:(1客观性(2系统性(3规律性(4可控性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特征:(1个性(2社会性:一是团体性,二是阶级性,三是交往性(3能动性:一是参与管理的能动性,二是对管理信息做出反应的能动性。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作用:(一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二反馈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三管理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地位:(一从政治、经济、法律上来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管理主体的人,都是同样的劳动者,因而其地位应当是平等的。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情况有所不同(二从管理中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来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虽然具有行使管理职能或参与管理的一面,但与作为管理主体的人相比,他们则是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也即是被管理者(三从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

1、当他们参与管理、行使管理的功能时,处于主动管理的地位,即管理者的地位

2、当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处于服从地位的时候,这种服从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盲目地服从,而是主动地服从、有条件地服从

3、在同一管理客体中,人与其他组成要素,如物质要素、资金要素、时间要素等相比,始终处于有意识的主动支配的地位,因而是管理成败的决定要素。

经济系统的特征:(一人工性与自然性(二商品性与比例性(三生产性与效益性 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一般把它们归纳为(一基本经济规律: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决定社会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决定某一社会生产本质的规律。主要包括社会生产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二共有经济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的经济规律,属于这种经济规律的主要有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2、价值规律。(三特有经济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反映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经济的某一特殊本质的经济规律,二是指不同经济领域或不同经济部门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上层建筑系统界说涵义及分类:上层建筑系统是一个国家范围内除经济系统以外的另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基本组成系统。一般说,上层建筑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按不同性质划分,主要由三大分系统构成:(一政党系统(二国家系统(三意识形态系统

上层建筑系统的特征:上层建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但总体说三个方面(一社会性与阶级性(二传统性和继承性(三主观性与客观性

上层建筑系统的运行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上层建筑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必须和经济基础相适应,表现三方面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内容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变更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主要表现

1、当新的生产关系尚未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时,与它相适应的新上层建筑的萌芽极力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反对现存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新生产关系的发展扫清前进的道路。

2、当新生产关系取代旧生产关系,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之后,原来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萌芽,也就必然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3、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由新变旧,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时,它的上层建筑会千方百计地压制新的经济基础的成长,竭力延长旧的经济基础的寿命。

管理目标的涵义:管理目标是指人们进行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说,管理目标和一般所说目标在涵义上有所不同,管理目标不但要考虑预期结果,而且要考虑如何达到这一预期结果。所以管理目标这一概念包括双重内容:一是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

预期结果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管理目标分类:管理目标有丰富的外延并可按各种标准进行分类。(一按管理的领域分,管理目标可分为经济管理目标、行政管理目标、科学技术管理目标和社会管理目标等。(二按管理的职能分,可分为决策目标、计划目标、组织目标,协调目标、监督目标、控制目标等。(三按管理层次分,可分为高层管理目标、中层管理目标和基层管理目标。(四按管理目标的实现期限分,可分为长期管理目标、中期管理目标和短期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的特点:(一统一性与矛盾性(二结合性与可分性(三时间性和阶段性(四明确性与伸缩性

管理目标的作用: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它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说(一凝聚作用(二导向作用(三激励作用(四评价作用

管理的人本观念涵义: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为此,管理中所说的人本观念包括以下涵义:(1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在任何管理中都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手段。(2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最高追求目标。(3人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存在、类存在,也有社会存在、个性存在(4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既是必要的,又是必然的。树立人本观念的这种必然性,既是由管理要素构成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管理目标的不断实现所决定的。(一在管理客体诸要素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二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三人与人的关系是管理众多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管理者追求的根本目的(五从管理思想的演讲过程看,“以人为本”是各管理流派殊途同归的共识。

管理的人本观念的主要表现:

一、人的因素第一观念。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三、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树立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管理观念,一方面要把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管理的最高追求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其实现的历史性。

四、“人和第一”的观念

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主要途径:

一、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二、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三、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

四、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

管理系统观念的形成:历史上,管理的系统观念是在一般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孕育中产生和发展的,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古代管理系统思想的萌芽。

二、近代管理系统观念的产生。

三、现代管理系统观念的形成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管理的特点及划分的阶段:四个特点:(1它是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2它是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子系统的最优化(3它是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工作效果(4它是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来付给报酬。阶段:(1决定系统的创建(2进行系统设计(3控制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转(4检查和评价系统运转结果

管理的整体观念主要表现:(1任何管理系统都是由各个管理要素、管理部门、管理单位组成的有机整体(2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彼此依赖(3用系统观念来考察管理活动和管理成果,要看其整体功能的发挥情况和整体效果的大小,而不能只看

局部功能和局部效果。

管理的动态观念主要表现:(1在任何管理活动中,管理系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2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管理的开放观念主要表现:一是任何系统在运行和发展变化中,总是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否则就难以生存下去,二是相对来说,任何系统总是处在更大的系统即环境之中,都与其外部系统即环境发生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管理的层次观念或等级观念主要内容:(1管理层次的划分要与管理的要求相适应(2不同的层次要授予不同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责任(3要把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相应安排在不同的层次上,使其各尽所能、各显其才。

管理的信息观念:(1信息的投入是最主要的投入之一,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管理的主动权,就获得了管理目标实现的最可靠的保证。(2任何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都必须以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利用为前提,这是管理组织建设的一条不可缺少的原则(3信息反馈是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4系统分析与数量分析是密不可分的。

系统方法在管理中应用的特点:

一、考察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性。

二、考察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

三、考察和解决问题的严密性。

运用系统方法遵循的步骤:

1、明确问题:通过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目标选择:确定为解决问题所应达到的目标和指标;

3、系统综合: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制定达到目标的几种可能方案;

4、系统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对各种方案进行计算、模拟取得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5、系统选择:通过比较分析,选择若干较好的方案;

6、决策:最后确定一个最好的方案;

7、实施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运用系统方法划分的工作阶段或工作流程图:

1、规划阶段:包括程序设计等;

2、拟定方案:进行具体的系统设计;

3、系统研制:试制方案,进行系统开发;

4、生产阶段:进行系统各部分的生产;

5、安装阶段:将系统各部分进行安装,并提出系统运行计划;

6、运行阶段:使系统按原定用途服务;

7、更新阶段:通过运行,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或去旧换新。

系统方法在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一、对复杂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有效工具。

二、对大型施工和科研项目进行组织指挥的必备手段。

三、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有力武器。管理择优观念的涵义: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管理的择优观念要建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二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体现于管理全过程的优化和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三树立管理的择优观念要坚持相对满意的准则。

择优相对性表现在:(143页

1、在所有方案中选择所谓最优、最佳方案,只是相对备选方案而言,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案。

2、管理过程是复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 的。

3、由于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人们的认识在一定时期也是有限的。

3、在空间上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些范围较大的宏观性的管理,各地区、部门、单位所处环境和内部条件差别,因此出现同一种管理方案在各地的适用度不同。

4、择优不仅要考虑产出,而且还要考虑投入。

树立择优观念的必要性:(一在管理中树立择优观念是现在管理本身的要求(二在管理中树立择优观念是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三在管理中树立择优观念是培养和选拔管理人才的要求

管理的择优观念内容:

一、质量第一的观念:狭义的质量概念是指产品使用价值或者说是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用途。但是,广义的质量概念则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管理中质量是反映整个管理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

二、时间第一的观念:就是讲求效率的观念。所谓效率,主要是指工作效率、劳动效率或管理效率。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或劳动量,也可以指完成单位工作量或劳动量所需要的时间。

三、效益第一的观念。效益表现在各个方面, 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四、人才第一的观念。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的内容:(1全方位的管理(2对全部过程和环节的管理(3由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

树立时间第一观念是管理的择优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内容,原因:

一、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千方百计地节约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二、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尽量合理地安排时间、分配时间。

三、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善于赢得时间,抓住机遇。

效益表现的方面:首先,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多的产出,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因而也是管理的择优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次,我们所说的效益,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相统一的效益。再次,我们所说的效益主要是指整体的效益,而不是单指局部效益。

管理择优遵循的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是指整个管理系统的优化,管理全过程的优化,也是指管理总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的优化。

二、全面优化原则: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择优要进行多种方案的全面比较,包括对各种管理目标方案的比较,对各种管理目标实施方案的比较,也包括对各种管理评价方案的比较。

篇6:管理心理学重点精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参照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校重点实验室是江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高校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省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第四条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科技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其主要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我省“两个率先”和建设教育强省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省教育厅是高校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和省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

(二编制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三对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销进行 审批。

(四会同省有关部门拨发高校重点实验室有关建设和运行经费。

(五组织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检查、验收和评估。第六条高校的主要职责是:(一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列入学科建设计划,组织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二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后,成立由校长负责的,科技、设备、财务、人事、研究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三负责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建学术委员会。

(四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提供其他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

(五对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有关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重大调整建议进行研究审核。

第三章立项与建设

第七条重点实验室的立项与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申请、专家论证评审、公示、批准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调整等。

第八条重点实验室申请立项的基本条件:(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1.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属于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先进

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5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5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二省重点实验室: 1.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个别新兴、交叉学科应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领域属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较高、结构比较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三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1.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主要面向尚不具备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条件的省属和市属本科院校立项建设,符合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布局,已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2年以上。

2.主要研究方向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属

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或高新技术研发,在本领域中具有省内先进水平,能承担和完成省部级研发项目。

3.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较高,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研究、技术队伍。

4.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第九条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由学校填写《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申请报告》(附件一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申请报告》(附件二,向省教育厅申请立项。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的,由省教育厅公示,对符合立项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的,由省教育厅审核立项,并下达《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三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四。

第十条学校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目标和要求,履行第六条规定的各项主要职责,负责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情况与计划任务书有较大变化的,学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书面报告。

第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应围绕建设目标,坚持以科研带动建设,以建设保证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应与相关重点学科建设密切结合,努力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服务;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积极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创新实践环境;应与科技创新组织建设密切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应将网络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作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十二条积极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机制。鼓励依托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跨学科、跨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与国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开发。

第十三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期一般为3—5年,在3年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5年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提前申报。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学校向省教育厅报送《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五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六,申请验收。

第十四条重点实验室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重点实验室验收实行回避制度,学校相关人员与聘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不能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验收专家组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以及验收申请报告,通过听取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形成验收意见。

第十五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的验收与申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结合进行。对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然视为验收合格。对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基本合格,可继续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继续予以重点支持。对在确定的建设期内既未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未批准

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不合格,即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资格。其他重点(建设实验室的验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第十六条省教育厅根据经济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状况,对重点实验室布局和研究方向等进行调整、重组、整合或撤消。

第十七条实验室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调整、重组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或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提出论证报告,报省教育厅审定。

第四章运行与管理

第十八条重点实验室是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十九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是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11人,本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

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学术造诣高,在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2年龄不超过70岁,身体健康。

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年龄不超过60岁,任期为3-5年。每次换届更换的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二十条学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作实验室工作报告。

第二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本领域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学术带头人。(2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3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5岁,任期3-5年,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

第二十二条重点实验室实行课题管理制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由学科、学术带头人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获得课题等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使用流动编制,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或实验室统筹解决。实验室应重视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建设和稳定一支高水平的研究人员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

第二十三条重点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研究生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要加大开放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学校要提供配套条件和资金。

第二十四条鼓励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专项研究基金和研究生奖学金。

第二十五条在学校配套经费中设立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可用于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

第二十六条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产出、管理、实施和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在国外学习、进修、从事客座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凡涉及实验室工作、成果的,在论文、专著等发表时,也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重点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日常管理。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防止闲置和浪费。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

据的真实性。加强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要逐步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并保持运行良好。

第二十八条重点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学术不正之风。重点实验室不得以其名义从事或参加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第五章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学校应每年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考核。重点实验室必须编制报告,并按规定的格式和时间报送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每年发布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报告。

第三十条在考核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周期评估。评估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评估按照《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

第三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的滚动管理。对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省教育厅予以奖励,并按要求给予配套投入;对被评估为优秀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奖励,并优先遴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对评估成绩差、不符合要求的重点实验室,予以淘汰;对被评估为优秀的重点建设实验室,符合省重点实验室条件和总体建设规划的,可申请建立省重点实验室;对评估不达标的重点建设实验室,予以淘汰。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或“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所在单位”。

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英文名称为“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依托单位”。如: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重点实验室标牌和印章的制作标准另发。第三十三条重点实验室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布。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江苏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一: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 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二: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 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三: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 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1学术带头人介绍(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

(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

(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用款计划以 及主要支出项目

(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 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四: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

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

(1)学术带头人介绍(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用款计划以 及主要支出项目(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 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五: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验收 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十、专家验收意见 11 附件六: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上一篇:歌名下一篇:中承式钢管砼桁架拱桥运营养护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