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文化产业论文

2022-04-20

20世纪90年代,全球互联网进入商用并迅速拓展。当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于传媒领域而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为业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更多的发展可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元素文化产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元素文化产业论文 篇1:

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元素及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启示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动漫产业正在逐渐蓬勃发展,日本动漫以其高新的技术和精良的制作,形象生动的人物塑造逐渐在中国打开市场,被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日本通过动漫的发展,也促进了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本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青少年。从日本动漫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行学习和借鉴,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日本动漫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动漫产业的特点,创造属于我国特色的动漫文化,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高动漫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键词:日本动漫;中国元素;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也逐渐被受到关注,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影视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中国文化元素在动漫影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日本作为动漫发展比较快的国家,通过吸取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通过自己的制作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动漫产业,促进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对日本动漫产业进行分析,了解中国元素对日本动漫产业的作用和影响,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较为成熟的发展技术和产业链,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日本动漫产业还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日本动漫产业中体现着日本的民族文化,通过动漫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文化的发展,彰显着日本文化的影响力。

二、日本动漫发展成功的原因

(一)自成一体的产业链

日本的动漫业有其自己的产业发展链条,从漫画的刊载、出单行本到动画片、电影、游戏等,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验和筛选,每一个阶段都在认真调查市场的反应,对市场的反馈及时进行研究和分析,环环相扣,每一环的突破都是为下一环的顺利实施做准备,有效降低了市场的风险,提高了动漫产业推出的成功率。

(二)政府的支持

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日本政府通过在不同时期出台不同的政策开始,通过国家政策的作用,将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实行工业化的生产,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扩大文化产品的出口,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1]。

(三)人才的培养

日本政府对人才的大力培养,在一些高校开设了专门的动漫制作专业,通过政府的支持,大力培养动漫专业人才,在动漫的设计、制作和后期的处理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准,而且专业的动漫专家的指导和动漫机构的支撑,专业的、高素质的团队,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既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又提高了创作的速度和质量,具有较好的制作效果。

三、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元素的应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对人们的精神和思想都具有较为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元素中有很多的闪光点,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日本动漫产业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加入了许多的中国元素。

(一)美食元素

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烹饪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下,受到各地不同的气候、地理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形成了各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食,在中国反响不错的一部动画片《中华一番》中,就是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到广州阳泉酒家修行,获得特级厨师的资格,最后与“黑暗料理界”一较高下,并且周游中国,介绍了各地的美食特色。这部动画片就是将中国的美食元素融入而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二)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日本动画片《少年江流儿》就是借鉴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围棋而广受青少年的喜爱,片中的主人公江流儿与日本围棋手在中国进行较量,两人水平不相上下, 最后以江流儿赢半招而结束,中间的纠葛恩怨皆起因于围棋,通过这部动画片不仅对人们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效果较好。

四、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也具有较长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基础,也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如《葫蘆娃》、《小蝌蚪找妈妈》等,都是影响比较好的动漫作品。然而,如今动漫产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发展仍然比较缓慢,方向单一,题材较为缺乏,效果并不好。在以后的动漫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应加大对动漫的投入,在人才的培养上,不应该去限制人们的思维,给动漫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提高对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专业化的动漫产业团队,在动漫产业的制作过程中能够有强大的、专业的团队支持,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2]。

五、结语

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质量也较好,而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并不好,因此应借鉴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中的良好因素,分析我国传统元素对动漫产业的影响,加入到我国的动漫产业中,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蔡艳艳.日本动漫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及其启示[J].电影文学,2012,21:33-34.

[2]刘瑶.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及现实困境[J].现代日本经济,2016,205(01):63-75.

作者:路嘉欣

中国元素文化产业论文 篇2:

“互联网+”时代中国元素的传播形态研究

20世纪90年代,全球互联网进入商用并迅速拓展。当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于传媒领域而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为业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更多的发展可能。在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概念不断被提及,业内围绕互联网时代下的传媒发展研究也日渐丰裕。本期专题基于此背景,深入剖析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传媒业态,以期探索出一条助推行业良性发展的新路径。

摘 要: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中国元素在不同语境中的传播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外在符号、精神内核和新时期的时代特征3个层面对中国元素的内涵进行定义并展开研究;探讨中国元素在传统文化语境、大众文化语境、新媒体语境中的不同传播特点,从隐喻性与民族认同、通俗性与社会认同、交互性与个体认同3个层面观照中国元素在不同语境中的传播形态和策略,挖掘实现中国元素文本沟通的社会符号性情境特点以及表现形态的传播转向。

关键词:“互联网+”;中国元素;传播形态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2019年度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中国元素在不同语境的传播形态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Q191145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传播媒介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元素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媒介特点和受众群体的社会心理进行精准定位和靶向传播,分析中国元素的表现特点并阐释其符号意义、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是研究其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特点与传播形态的前提与基础。

一、中国元素的表现特点

中国元素的根基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对中国元素的具体表现形态与特点,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阐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首先,中国元素是客观实体存在的外在符号,即物质遗产层面;其次,中国元素的传统内核是无形的精神引领,即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层面;最后,新时代中国元素的时代特征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即科技创新层面。正是基于此,构成了中国元素的具体内涵,并将历久弥新、伟大而独特的中国优秀文化呈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一)中国元素的外在符号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中国元素是世界元素的一部分,是被中华文化圈及世界文化认同的,其本质是特有地域(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国族文明,是一种积极正面的符号与精神形象”。[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中国元素又成为“读图时代视觉传达过程中的显在文化符码,其通过简化、直观、重复的视听符号询唤阅听人的认知心理,令观众最终形成对中国精神的认同”。[2]因此,中国元素的外在表征系统就指向了所有相关的自然物质元素。例如人们熟悉的红色中国结、孔庙、万里长城或中国风服饰等,这些拥有具体形态的符号不只是现代文明所映照的古迹或遗产,更是国人的一种精神起点和思想归宿,能够在社会急剧发展的过程中确认民族价值的标签。

(二)中国元素的传统内核

中国元素的思想意境是悠远的,其蕴藉的精神有助于国人对民族传统产生文化认同,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凝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中国元素使人们有认同感的重要方面正是来源于其精神文化元素,本质上是超脱于自然物质元素的价值内核。这种观念层面带来的丰富性不仅具备从外在符号延伸出来的精神象征内涵,还包含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与行为活动,例如书法、民族节日习俗、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文学经典等。由此可知,中国元素所凝聚的中国精神不仅唤醒了民众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更借助多种艺术类型在不同媒介环境中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元素的传播范围和传受路径。

(三)新时代以来中国元素的时代特征

中国元素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载体,但是,中国元素的定义和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农耕时代古老的中国,神秘的火药、指南针一度令外国人神往,这些元素中就蕴含着科技的因子。当今的中国元素不仅体现在历史符号意义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更体现在新时代高速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技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以中国的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为代表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为中国元素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时代特质,重塑了中国元素的内涵和边界。这些以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元素不仅对我国经济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还通过其科技效益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元素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形态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传播媒介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元素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媒介特点和受众群体的社会心理进行精准定位和靶向传播,在深入挖掘其传播路径和平台的同时,强调中国精神的内核与时代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强语境传播:中国元素的隐喻性与民族认同

爱德华·T·霍尔认为,“语境的强弱水平决定着传播性质的各个方面,也是后续行为所依据的基础(包括象征行为)”。[3]强语境是指在社交活动里,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和沟通的内容,内化于话语环境中的隐性意义多于直白通俗的显性意义;相反,显性意义即直接话语符号占多数沟通内容的为弱语境传播。传统文化语境的交流多是含蓄的强语境传播,其沟通价值在于揣摩话语思想的隐性意义。例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样一句诗,内化在“长城”中的隐性意义,除了体现出诗人的英雄志愿,还表达出长城代表疆域国土的地理符号意义和民族团结、疆域统一的深刻历史文化意义。传统文化语境里以长城为凝聚点而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与符号意义使长城元素的精神内涵在此集结,并通过其隐喻性功能完成了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的传播。

(二)大众文化的融合语境传播:中国元素的通俗性与社会认同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大众媒介的出现是大众文化形成的必要前提,其语境的特点介于强弱语境之间,体现出语境的融合性和通俗性,并使叙事更加具象、微观,始终在追寻社会群体的理解与认同,重视创造情感体验、输出价值观,来吸引并说服受众。

中国元素在这一语境下的传播以严肃性思考与娱乐化手段相结合为主要形态,通过对隐含深意的事物进行通俗化处理,来唤醒受众对中国元素的“集体无意识”记忆。“集体无意识”源于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通过不同群体的一代代人在其群居生活的深层作用下产生的无意识现象,这种集体间的无意识反应与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紧密相连。“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人类的本能和所在社会的原型,它可能以一种无法明确的状态和形式隐藏在人类大脑的记忆结构中,也有可能源于社会创建之初的全体社会成员达成的潜在心理规则并通过世代传播。这种记忆和心理规则不同于明确记载流传的传统文化文本那样有据可循,而是需要借助大众媒介手段努力剖析其中晦涩难懂的隐性意义,再以艺术化和通俗化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使受众内心的“集体无意识”记忆苏醒并主动领略中国元素真实意境和文化魅力。

例如近年来活跃在电视媒介里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其对中国元素的传播不同于书籍和文字,而是利用电视语境的传播特点与传统文化符号有机组合,还原中国元素的精髓,并通过对视听文本的二次创作,唤醒受众内心深处的记忆,使得每位普通的电视受众无须再研究诗词对仗押韵、小说古籍中的字词含义,而是直接“看懂”中国精神的内在气质。

(三)网络文化的弱语境传播:中国元素的时尚性与个体认同

前文中曾提及弱语境的传播特点是指信息传播之间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其显性意义即直接话语符号占多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化语境,话语表达更为直接、简洁,其显性意义也更为明确、醒目,大多以快节奏、大烈度的内容對标不同用户群体,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用户的关注和认同。同时,网络文化语境萌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微型空间内。“微”包含碎片化,所有的信息和内容都被卷进微空间中快速传播,人们只要打开随身的移动终端,任意观看和分享成为常态。当中国元素这样一个整体性的概念进入微空间,既要化整为零、填补受众的碎片式文化需求,还要符合青年群体的个性抒发需求,使其乐于接纳优秀时尚的文化。

中国元素既不应该是被贴上艰深陈旧标签的历史产物,也不应该以固定的呈现形式出现在不同语境中。例如以故宫为符号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近几年一直活跃于新媒体平台,不仅创新了传播故宫文化的方式,还以其在网络文化语境中拥有明确的传播指向性与具体的形态具象性,获得了不同类型用户的关注与认可,使中国元素的表现形态更通俗、清晰、完整。

三、中国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转向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有与生俱来的紧密关联,创造了一种信息时代的媒体语言,更为重要的意义来自观念上的冲击和转变,人们的认知范围被新媒体拓展得更广,新媒体也在不遗余力地传播着中国元素,提升文化影响力。

(一)公共语境的交互性创造个体文化,传播吸引力力趋于个性化

公共语境的时间与空间不囿于各种实体的束缚,是能走到全世界的公共场域。网络所打造的是人们时时刻刻在其中的绝对空间,同时科技力量也能够搭建出虚拟的公共空间,用户在这里可以抒发个性、表达自我,主动变成信息的传播者和分享者。用户为了将自己与其他用户区分开来,自发形成一种由特色组成的群体,形成建立在共同兴趣基础上的网络社区,个体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增强了群体意识。

例如哔哩哔哩弹幕视频文化社区类网站开辟的国创社区,其中包含国学动漫、国风古风歌曲、汉服文化普及等,这些内容的个体传播者通过对中国元素的具象化事物进行介绍、教学、传播,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网站的个体用户通过自己创作蕴含中国元素内容的作品,上传至平台并逐渐获得播放量和关注,在“圈粉”后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转变为中国元素对粉丝的吸引。这一文化传播路径在传受过程中通过信息交互不断创造着个体文化,而个体文化也提升了中国元素的传播吸引力。因此,通过新媒体促进个体对中国元素的认知与互动交流,以“柔性”形态提升中国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成为了中国元素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虚拟场景的沉浸式体验创新欣赏模式,传播想象力趋于感性化

基于传统文化内核的中国元素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形式,不单单表现在视觉文化层面,对用户而言,其更可以是调动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来体验的沉浸式欣赏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元素的传播使得受众不再局限于欣赏事物本身,还能直接进入其创造过程。[4]例如近年来各大博物馆尝试的通过中国元素交互与虚拟技术开发的虚拟场景,大多能给受众强烈的沉浸感,其最终目的就是文化体验。走近具有种种中国元素的场景,受众仿佛身临其境、穿越古今。储存传统文物资源的历史场馆使受众具有距离感与陌生感,而依附于新媒体、基于感知的网络虚拟展馆则试图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通过高清摄影技术保存数据信息,使受众无需亲临现场便可身临其境地感知与欣赏展品和相关历史文化。这使得各大博物馆在提升接待能力的同时,还通过跨越时空的“在场”参与感,使受众对中国元素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进而提升其文化想象力。

(三)新媒体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传播影响力趋于国际化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而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则在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同样因新媒体技术而发生了形态上的更迭,以网络文化社区、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剧、移动短视频等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产品的用户数量和传播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中国元素的传播内容逐渐深入、产业链不断升级,不仅使其商业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还因传播形态更为符合全球网络文化语境的传播特点获得了国际的普遍关注。这使得中国元素的文化输出作用日益明显,也不断提升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有51%的海外受众倾向于通过新媒体了解中国文化,[5]由此可见,提高中国元素的传播影响力不仅是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重要环节,更是加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必经之路。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提高中国元素的传播效能不仅有利于巩固我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还将成为中国形象在对外传播上的有力抓手。这就要求广大媒体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元素的传播路径与传播效果,注重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形态及传播转向,肩负起宣传我国优秀文化的使命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价值引领责任。

参考文献:

[1] 成阳.“中国元素”论[J].文艺争鸣,2010(12):61-64.

[2] 战迪,李凯山.从中国元素到中国精神:当下中国电视文艺中的国家形象探赜[J].新闻春秋,2017(4):78-82.

[3] 黄清源,王毅萍.传播学视域中的传播误读——由《阿凡达》如何变成“钉子户”说起[J].新闻前哨,2010(10):48-49.

[4] 金江波.当代新媒体艺术特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54.

[5] 唐绪军. 2017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8.

作者简介:陈婧薇(1984—),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传播方向的理论研究。

韩昀(1999—),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主要从事广播与电视方向的理论研究。

周苑(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广播与电视方向的理论研究。

作者:陈婧薇 韩昀 周苑

中国元素文化产业论文 篇3:

《时代周刊》封面中国元素传播范式研究

摘 要:主流杂志往往代表主流群体的价值观,它们历经时间的沉淀,文风严谨,具有话语权和超群素质。《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力和权威性都极高的主流杂志,经过历史的积淀,历久弥新、魅力非凡,占据同类杂志媒体中的权威地位,对受众具有强大的舆论传播与导向作用。其封面上的中国元素不仅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渠道,而且是在国际上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时代周刊》;中国元素;传播;国家形象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播的发展日益影响并改变着国家形象的传播。杂志作为品质优良、针对性强的纸质媒介,其信息传播更加强调传播者的意向。本研究以《时代周刊》(美国版)1923年创刊以来的68期出现了中国元素的封面为研究对象。从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元素在《时代周刊》封面设计中所呈现的传播学现象,对西方主流杂志封面中国元素的传播历程、传播范式、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思考西方主流杂志封面上的中国元素为国家形象带来的文化传播效果。

1 中国元素的传播历程

1923—2018年《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上中国元素的出现频次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统计发现,创刊以来的《时代周刊》对于中国的报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01年《时代周刊》设立了亚洲版,关于中国的报道转移到了亚洲版块,所以在美国版《时代周刊》中国元素出现的频次大大减少。《时代周刊》上中国元素的传播见证和创造了历史,同时也反映了不同阶段美国对中国的认知程度与态度倾向,早期以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为主,中期多结合其他图形元素使视觉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后期进入信息时代后,中国元素的运用更具有趣味性和多元化。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时代周刊》一共有18期出现中国元素的封面,这一阶段是中国在民族意识觉醒之后,战争与革命的关键时期,西方国家了解中国的途径以军事上的交集为主,对于中国元素的概念并不太清晰,所以都是以中国具有国家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为封面元素。其中,蒋介石出现了高达9次,平均每3年出现1次,可见在当时美国人的眼中,蒋介石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政治人物,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扬到了美国,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形象。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时代周刊》一共有30期出现中国元素的封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以新姿态出现在世界人民面前,美国格外关注新中国的发展状态,平均每年至少有1期杂志的封面有中国元素,人物形象仍占据每一期杂志封面的重要位置,毛泽东出现了高达11次。同时,中西方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上的诸多不同,使美国对新中国充满了未知的恐惧,对于中国元素的设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即带着西方的偏见进行了本土性、想象性、刻板性的方式去表现中国,使中国一度成为西方的陪衬。

20世纪80年代至今,《时代周刊》一共有20期出现中国元素的封面,包括普通人(群)、邓小平、五角星等,其中,普通人(群)形象的使用体现了《时代周刊》开始关注中国人民和社会的新时代特色。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图像的表现形式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现实性的报道出现在美国主流媒体上,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越来越广泛,但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在美国看来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仍存在警惕心理。

2 中国元素的传播范式

2.1 中国元素的传播本质

西方看到最早的中国元素是通过中国的商品流通传到西方的,通过商品的形式传播中国元素实质是传播中国文化。在《时代周刊》封面设计上经常运用的五角星、长城、龙等表现中国的元素,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更是其他国家难以复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象征符号,也是帮助中国塑造国家形象的资本。这些中国元素是信息浓缩后的体现,每一个元素并不仅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中国元素背后所隐喻的内涵才是信息传播的核心。因此,中国元素的视觉传播本质是信息的传达与散布。《时代周刊》在传播信息时,一方面通过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传达给受众一定的信息,同时在设计与表达中渗透着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主观意见,体现了一定的美国立场和政治倾向。

在2013年6月17日的《时代周刊》封面上出现了中国传统的剪纸元素(图1),剪纸整体是中国地图的形象,其中还有铜钱、花朵等元素,放射式的线条使受众的视线集中到剪纸上,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这一期杂志的封面故事讲的是《时代周刊》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政治,并且提到了中国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在美国媒体眼中树立了积极的大国形象,而剪纸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出现在美国杂志封面上标志着中国文化输出的更进一步。

2.2 中国元素的传受关系

施拉姆说:“传受关系看起来是简单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所谓传受关系,是由传受双方相聚而成,只有传受双方聚集到一起,才发生、构成与发展关系。在《时代周刊》的传播活动和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美国和受众在总体上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和适应的关系。

从传播的起源来看,传播者和受众是同时产生的。在《时代周刊》封面中国元素的传播过程中,美国作为传播者掌握着发送和解释信息的权利,一方面通过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传达给受众一定的信息;另一方面,在中国元素的设计与表达中渗透着对客观事实的主观意见,体现一定的美国立场和政治倾向,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实际需要。而受众拥有自由选择新闻媒介与内容的权利,他们的自主性也可以反作用于传播者,大部分受众都依赖于传播者传送的新闻而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受到传播者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的影响;但同时,受众拥有选择新闻媒介与内容的自主权,并反作用于传播者。传播者与受众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构成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传播运行中不断地相互协调与自我调整,以适应对方,从而共同完成信息的传播。

3 中国元素的文化传播效果

纵观《时代周刊》通过中国元素呈现的中国,既有积极正面的客观表现,也存在全盘否定中国成就的“误解”,可见中国对自我的形象认知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存在差异。这一方面是源于美国基于国家利益主观地塑造,另一方面还源于中国对外传播能力的匮乏。从《时代周刊》封面上中国元素的设计应用来看,中国元素的设计并不限于中国传统图像的复制,可以从多个方面作出思考。首先,中国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区域性民俗文化等;其次,中国元素还来源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国元素的设计风格和特色;最后,中国元素的设计还受当代精神文化氛围的影响,新中式风格正在发展,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还存在更多的可能性。总体而言,全球语境下中国元素的设计应更具有融合性、客观性和代表性地发展。在中国元素的创新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融合是当下乃至未来中西文化和谐发展的大趋势,通过中西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与整合,能带给中国元素设计更多的创新性思路,从而使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上更加客观真实。第二,在全球语境下,中国元素的设计不再仅仅是为中国人而进行的设计,它需要面对世界各国的审视,使世界各国更加全面真实地认识中国,因此,在设计中要客观性地表现中国,让中国的元素以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第三,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圍内极具代表性,在这种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提炼出来的中国元素具有与生俱来的特殊性与代表性;但同时,正是传统文化的界定,使中国元素的设计不断地从传统中挖掘,导致中国的设计发展缓慢,未来中国的设计需要在形式和内涵上做到创新与突破,用更加现代化、深层次的眼光去创造和拓展中国元素的设计。

美国文化学者托马斯·英奇曾说:“美国大众文化传遍了全世界,它默默地起到了我国一位无声大使的作用。我们应该知道美国的大众文化是怎样向全世界宣传西方的。”同样,中国也可以博采众长,学习西方国家传播国家形象的技能,将如今富有时代朝气的中国展现给世界。因此,中國要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在对外传播当中,需要发掘并树立更加全面、多元、有时效性的主体,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中国元素的设计与应用。除此之外,中国的政府官员在国际交往中要更多地表现真实的个人形象。对于世界而言,中国要通过自身的建设赢得世界的眼光和信任;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吸收多元文化的同时,通过彰显传统文化,融入全新内涵、塑造全新的中国的方式,打造中国特有的国家品牌和大国形象,给国际社会塑造一个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

4 结语

对《时代周刊》封面中国元素传播范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阶段美国对中国形象认知的倾向性,作为传播者的美国与受众之间存在需要与认同的关系,传播的主观性、个体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在传播中国元素的文化内涵时,元素符号的选取与设计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意义来源于元素象征及蕴含的信息,其作用还源自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相互解读。从传播的角度而言,中国还需要以更具民族特色的创新方式传递给国际社会积极正面的能量,主动用恰当的途径向世界再传播中国,逐步增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客观了解,从而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 施拉姆,波特(美).传播学概论[M].陈亮,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41-48.

[2] 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7-60.

[3] 李怀亮,刘悦笛.文化巨元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7-49.

[4] 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62-109.

[5] 何靖.《经济学人》封面设计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J].现代出版,2017(01):12-15.

[6] 陈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反思与调适[J].对外传播,2018(05):50-52.

作者简介:刘铭瑶(1995—),女,山东人,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告创意设计。

何靖(1978—),男,安徽人,清华大学博士生,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刘铭瑶 何靖

上一篇:电视文化雅俗管理论文下一篇: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