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顺畅地用英语表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在口译课堂上的缺失。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即合理选取教材、在口译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以及提高教师汉语文化素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 篇1:

德国大学频繁新开中国文化研究机构

一天照例查收邮件时,我看到了柏林勃兰登堡科学研究院吐鲁番研究中心Desmond教授发来的邮件。在问候我是否已安全回国之后,教授又发送给我几条粟特语研究的链接。我既感动于这样一位享誉世界的知名学者的平易近人,又被他孜孜不倦投身于中国文化研究的精神所折服。游学的两个月很短暂,如若不是收到回国安否的问候,我还梦游在“丝绸之路”的驼铃中。

“丝绸之路(Silk Road)”的概念最初由德国人提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罗马,全长约7000公里,以商业为纽带,带动了沿线国家的互动和交流。虽历代变化不定,但大致有三条路线,在新疆境内形成了南、北、中三条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道路。 “一带一路”政策提出后,国外的汉学机构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甚至在不追求大学排名、不追赶“学术时髦”的德国都十分明显。

德国的教育在全世界来说认可度都非常高。我自己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育资源配置比较平均,同它的社会体系一样,没有极端的两极化,并不像美国推崇精英教育,德国教育整体素质都较高。高校容许学生修2~3门专业,如一个学习历史的学生,可以同时选择政治、法语等与之相近的学科作为辅修,任意搭配下的复合型学生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出身,也相对唯一。

二是德国人严谨、专业,不妄自追赶“学术时髦”。我曾写过一篇小文,叙述了令我叹为观止的极少做饭的德国人们精致的厨房厨艺,上到刀具下到做饭调料的配置及流程,厨具分工详细、做饭过程“讲究”,如果说明书说某种意大利面煮八分钟,那一定分毫不差。

做饭如此,在学术研究上更甚,我熟知的柏林勃兰登堡科学研究院,便以研究长期项目见长,期限基本都超过15年,有的项目已经持续了200多年,比如古埃及字典研究、拉丁碑文研究。在那儿很少出现学术扎堆现象,即使时下某个研究领域十分吃香,教授们也不会轻易转移自己的研究方向。

故德国大学近几年频繁新开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院系、专业,令我不由得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柏林自由大学是柏林九所相对较好的大学之一,其16个院系和研究中心之一的历史与文化学院下设汉学研究中心(Chinese Studies),同时研究生院还有单独的东亚研究项目(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哥廷根大学是老牌的汉学研究重镇,季羡林等著名学者曾在此留学。

除了传统的儒学研究外,其近年新成立的现代东亚研究中心(Center for Modern East Asian Studies)发展了与中国相关的专业,可授予中国法律与比较法律(双学位)、德中比较文化、对外汉语(非中国人教授汉语)等学位。海德堡大学的汉学系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同时,在2014年又新成立了“中国与东亚的经济和社会(Economy and society of China and East Asia)”的研究方向。漫步在德国的校园里,观看汉学系的海报也是乐趣之一,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里,竟然有那么多“可圈可点”的“研究”,如以香港喜剧电影《食神》为引,研究中国功夫与饮食文化的社团活动。

同样,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也十分重视国外相关机构对我国某一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择优出版相关著述,同时加强合作交流。如勃兰登堡吐鲁番研究院,该院主要长期研究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等地的中古波斯语、回鹘语、粟特语文书。 “一带一路”政策提出后,我国曾多次邀请该院研究人员赴国内交流、讲学。敦煌研究院围绕此主题曾主办过高峰论坛,邀请了多位世界知名专家赴会,时任主任的Desmond教授参会时表示,该研究院计划将吐鲁番学研究延伸至2021年,届时将完成与中国相关的中古波斯语、帕提亚语、粟特语和回鹘语的佛教、摩尼教和景教文书及非宗教内容的文书残片的数字化工作。

中国古代西北经济的开发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丝绸之路”昌盛繁荣的阶段,正是西北经济发达的时期,而伴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明清时西北经济逐渐失去活力。“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赋予了古老的“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规划了中国未来的资源配置格局。

在异国的日子里,我更深刻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影响力,大到各个行业的“中国制造”,小到各种顶级奢侈品店里的中文标识与中国新年的定制款。 这反映的是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巨大的“吞吐”能力。千年之前,中国以丝绸为代表的手工艺品就曾席卷欧洲,成为贵族争相购买的精品,时下,中国制造的各种物品,特别是手工艺品、服装,也遍布了我去过的德国、意大利的主要城市。在國内时,我时常见到中国游客在境外抢购之类的新闻见诸报端,多带有批评意味。但亲历几次之后,我对此事最大的感触是中国人购买力的强大。

贸易的往来必然会带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在古丝绸之路上由粟特商人贩卖的赞丹尼锦(这种粟特锦在阿拉伯文献里有记载,最初创造于一个粟特布哈拉古城附近的小村落,名叫“赞丹尼”,它是中古时代最著名的织锦中心,所以这种锦被称为“赞丹尼锦”。在阿拉伯撤出粟特之后的萨曼王朝,赞丹尼锦是粟特最大宗的出口物品之一,但在该王朝灭亡之后,这种锦也随之消失了。赞丹尼锦在粟特本土没有文物留存)不仅发现于西欧教堂,用于保管基督教遗骨圣物,在敦煌地区也有发现。

现今,在“一带一路”影响下,这种文化上的交流更为频繁。前些年,联系我想来中国的外国同学多是想游玩自然景区,这两年则是参加各式各样的暑期研讨班。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比以前高涨。甚至不止有一个外国友人对我说,在未来,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从他们笃定的语言和表情里,我看到了中国的强有力的影响。

在柏林飞威尼斯的航班上,我偶然瞥见邻座的手机屏幕是一尊佛像,旁边配有汉字“佛”。扭头看她时,她居然先开口,用带有浓厚意大利口音的英语问我是不是中国人,继而兴奋地问了一些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回想这么些年,每每当我回答别人我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时,对方的表情,以及在关切之后的那句“将来做什么工作呢”的疑问时,我也曾困惑和迷茫。而此时,面对一位对中国历史如此感兴趣的外国人时,我有了自信。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人类6000年的历史中,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从未曾间断过的文明。无论是千年之前的丝绸之路,还是当下的“一带一路”,中国传统文化都彰显着强有力的影响力,也期待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贯彻,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走得更远、传播得更广泛。

作者:柴小君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 篇2: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研究

【摘要】在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顺畅地用英语表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在口译课堂上的缺失。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即合理选取教材、在口译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以及提高教师汉语文化素养。

【关键词】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黄婷亭(1989.11-),女, 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在新的时代下,学生的任务应该是学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所以,在口译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分析口译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

1. 口译教材中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教材是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很多口译教材主要是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对话练习、篇章练习以及口译技巧的讲解。以宴请口译这一主题为例,书中只是罗列出各种菜肴的中英文翻译,可以让师生在练习中直接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不妥。然而,对于一些蕴含中国文化典故的菜品,如夫妻肺片和东坡肉,若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介绍,在真实的口译场景中,学生不仅无法准确传达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有可能闹出笑话。

2. 课堂内外缺乏中国文化渗透。“口译是一种即时、动态且复杂的交流状态,与笔译相比,口译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口译人员作为协调者,必须准确理解原话并迅速地把听到的信息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这个过程中对译员的听力、词汇、翻译技巧和表达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针对口译的特点,教师应将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掌握翻译技巧及提高表达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针对以上内容进行大量科学系统的专门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因此,在传统口译课堂中,关于技能的训练较多,对文化内涵的渗透较少。在课堂之外,学生们的校园活动大多是唱歌比赛、篮球比赛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较少。

3. 教师的汉语文化素养需要提高。一方面,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教师自己浸润于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中,难免忽略对汉语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现有的英语教师而言,他们接受英语教育的时候,受国外英语文化影响较大,认为只有了解国外文化,才能学好英语,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其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中国文化的渗透”。若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汉语文化素养。

二、口译教学的对策探索

在口译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也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担负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故中国文化的渗透具有必然性。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下面将探讨在口译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1. 合理选取教材。教材内容方面应该考虑中国文化的比例,中英文化的输入需要平衡。书中要包含口译技能的讲解练习,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要涉及传统文化的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还可给学生补充一些材料,如《英语畅谈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关键词》等,此类书中包含许多对于中国文化的解释和相应的翻译,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让他们能够准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概念的特定含义,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

2. 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上能够传递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故而将文化与教学相结合非常必要。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兼顾口译技能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输入。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故事,如刻舟求剑、邯郸学步、凿壁借光等,兼顾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英语能力的提升。也可组织中外学生交流活动,比如由中国学生带领留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美术馆,全程陪同和讲解,实地实景讲述中国故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亦可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或诗词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渗透中国文化。

3. 提升教師汉语文化素养。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质是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的基本前提。外语教师不应只关注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应该注重汉语知识的储备。英语教师参加的培训学习主要是关于外语教学和研究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比较少,故学校应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并组织外语教师参加汉语甚至是对外汉语的培训,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自己更应该广泛阅读,深入研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升双语文化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英语教学。

三、结语

“翻译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的沟通,只是精通英汉两种语言不足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英语专业的学生既要学好语言,更要精通文化,作为中外沟通的桥梁,要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助力民族复兴。英语教师亦要不断学习积累,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汉语文化输出研究[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5(11):393-394.

[2]严晓江.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弘扬中国文化[J].延安大学学报,2013 (1):122-124.

[3]姚向礼.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高等教育,2018 (3):144-145.

[4]张永敏.浅谈大学英语口译课堂教学[J].新西部,2013(32):150-151.

[5]朱丽云,徐静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9(10):24-26.

作者:黄婷亭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 篇3:

工笔花鸟画中的传统中国文化研究

摘要:中国工笔花鸟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禅宗里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即是此种现象的思想体现。花鸟画要进行创新、发展,必须得去认识传统,在传统中吸收养料,厚积薄发,并融入时代,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寻找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工笔花鸟;传统文化;继承;创新

正文

一、绘画中的传统文化

在中国,中国文化思想大都会说老子思想,因为老子的思想从有开始就一直被人们所接受。他的《道德经》,虽说只有五千字,但是对后世的影响是空前的。纽约时报也把孔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名人”之首。这样的名誉也是古今第一人了。中国画是先工后写,像最开始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龍图》等,都是比较工整的,发展到后面才有了写意画。这也说明中国工笔画的渊源是比较深的。而工笔画中又以花鸟画见长,发展也最完整。尤其是在北宋,工笔花鸟画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这其中,宋徽宗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借景抒情和对自然的审美完美的阐释出来。

二、宋代花鸟画中的传统文化

从宋代花鸟画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宋代给考画院的考生出的许多考题,例如“竹锁桥边卖酒家”、“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等等,都是传统生活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像“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一题。有个考生画了苏武牧羊的故事,画中苏武卧于荒远的草原上,身上盖着毛毡被,头枕着大汉使节,周围有数只羊围绕着,一只蝴蝶在他的头上盘旋飞舞,而背景则是朦朦胧胧的,让人想到家乡的遥远,稀疏的林边,一只杜鹃栖息于枝头,微闭着双眼,天空中明月高悬,地上树影婆娑,意境之美,让人不禁为之叫好。这种意境,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绝对画不出来的,在欣赏的时候,也是需要有中国文化的底蕴的。

三、当代工笔花鸟中的传统文化

在当代,中国的经济、文化都在极其快速的发展与演变,多元文化的形成也使得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很大改善,审美要求也发生改变,就使得画家们不断地去创新。但是工笔花鸟画在发展的同时,有些画家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而去追求形式。他们为了利益、名誉根本无心去探索绘画,这就使得绘画流于形式,作品缺乏气韵。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不足,在以后的创作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应该立足于传统,抓住其本质,这就要求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工笔花鸟画的融合,在创作中逐步体现绘画的精神内涵。

四、构成绘画元素中的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工笔画主要是使用熟宣和熟绢,而它们的优点是材质细腻,纹理柔和,但缺点就是不能反复制作。而其他的纸制品虽能反复制作,但是作品的气韵和表现力却不如传统制品。就今天而言,虽然纸类制品的批量生产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但是若想找到传统工笔画的绘画气韵和绘画精神,在绘画纸制品的选择上就应该遵循古法,寻找一种传统自然的纯真精神。而在构图方面,工笔花鸟画讲究前后、主次、各种搭配,追求一种浑然天成、天人合一的意境。体现了老庄思想当中的道法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画家们通过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理解自然,也即是古人说的眼中之竹、手中之竹以及胸中之竹来返璞归真。在此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也使画面有一种美好的氛围。在色彩方面,谢赫的六法中,就讲到随类赋彩,即根据绘画对象的不同赋予它不同的色彩。中国从远古时代就使用自然的颜料,传统颜料分矿物质颜料和植物性颜料,在色彩上是较为单一的,却都是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精髓。用这些颜料画出来的作品气韵生动、色彩鲜明。而现代工笔花鸟画用的颜色种类繁多,但是却导致工笔花鸟画流于普通。其实在古代,工笔花鸟画之所以如此的经典,与画家们讲究天人合一的意境以及他们所使用的颜色是密不可分的。这些颜色都来自大自然,是上天的馈赠,艺术家用它来作画,这里面就有艺术家的主观感情、技法和大自然的气息,作品里自然就有了天人合一。

总结

中国的传统绘画一直追求的是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它并不仅仅追求绘画的技法性,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绘画技巧的高度融合、概括、统一。它里面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符合时代的审美趣味,有体现了画家的真实情感。解读中国工笔花鸟画,使我们能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6.

[2]梅忠智.20世纪花鸟画艺术论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3]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4]江宏伟.当代名家艺术观——教学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5.

[5]陈传席.陈传席文集[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6]李峰.中国画构图原则[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

[7]申元元.论新文人画与复古[D].华东师范大学,2007.

[8]许余燕.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的复古现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任安容,女,1995年2月,汉,贵州遵义人,硕士学位,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画

作者:任安容

上一篇:进军物流行业论文下一篇:英语教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