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论文

2022-05-1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国建筑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建筑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工程技术,而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地理、气候、人文、习俗、政治、经济等情况的集中体现。500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其勤劳、智慧的双手,在华夏大地上构筑了数以亿计的各式建筑,缔造了历史悠久、内涵精深、特点鲜明的建筑文化,对世界建筑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的民居居住形式和传统民居建筑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在其中,其中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文化思想非常复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都想打造一个生态的居住环境,所以建筑的生态文化直接影响着整体环境的生态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亦是如此,在任何时期对于建筑来说都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关键词】生态观;传统民居;建筑;生态文化

中国的建筑发展史源遠流长,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的建筑类型,都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几千年古代建筑遗产中一份珍贵的宝藏,对于当代建筑和将来的建筑发展来说都有着很高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虽然说一直在发展,但都有着自己的地区独有风格特色和文化内涵。传统的民居建筑不只是说有着很悠久的历史、独有的文化价值和建筑形式参考意义。最重要的是,传统民居建筑独有的特色风格内在的生态文化对于建筑发展有着很深的启发和很高的研究价值。

1、融入进建筑中的生态自然观念

谈到生态自然不会离开环境,一个可以称之为“好”的建筑,不单单是这个建筑符合使用者不同的生活工作需求,也要与其所在的环境相适应,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内需”和“外应”。

人-建筑-生态,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国著名诗人杜甫在诗中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战争使得当代建筑受到了严重破坏、人民流散,但即使建筑被破坏了,其应景而生的草木茂密,也依旧显映在人们眼前,这就说明自然的景观事物具有相对的不变性。我国地域辽阔,所以其自然环境类型、气候、地理面貌、和自然资源都是很丰富的,不通区域的人民拥有符合当地特色的生态观,生态观是人们对生态环境一个总的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我们这几十年来,都在持续不断地讲要保护生态环境,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实这种生态的价值观念不是现在才有的,我国古代就有着丰富的生态观,而且古代人在处理生态自然与人的关系时都是非常具有智慧的,而将生态观念融入到建筑理念中,则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最早的生态理念和价值。

2、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蕴含的生态文化

2.1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天人合一不单单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状态,更是古代人们所向往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活状态。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汇总就运用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在最开始进行基地选择、立面外观、建筑形式、风格特点上都在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思想。举个例子说,窑洞我们都知道是自古至今一直保存的一种黄土高原的居住形式,我们都会问到为什么窑洞的建筑形式适合在黄土高原运用,这其中也受到了“天人合一”生态文化思想的影响,因为自然环境制约这别的建筑形式的兴起,我们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因材致用来进行设计建造。

2.2负阴而抱阳的风水观

负阴而抱阳指的是万物内含阴阳两种相反而又想成之气,这种观念很灵活地运用到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自古至今,建筑学一直与风水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居民在进入一个新的建筑环境工作、学习都会有避凶趋吉的心理需求,这可以反映出人类居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虽然我们早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但多多少少会有封建思想的存在,虽然这种想法有点封建迷信的存在,但客观地也反映出了在古代我国居民为了选取一个理想的建筑环境,对环境的认识。

负阴而抱阳和背山面水都是我国古代居民在进行传统民居建筑选址的依据原则。我国地域辽阔,有着多种地理环境从而也有了很多种建筑形式。在进行选址时要面水,这是为了要解决生活的必须用水、还有农业用水以及可以进行水产养殖;抱阳是为了有更好的阳光资源,一是为了日常生活,二是为了农业生产;背山是为了挡住冬天的寒风并且夏天也可以接到南边来的凉风。老子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间存在的万物都有阴阳两面,有阴必有阳,阴阳互补,天人合一。就比如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形式,合院和天井都有着闭合空间,这在古代的生态文化观念中,有利于形成小的生态环境气候,这是负阴而抱阳的有力写照,

3、传统民居建筑中蕴含的思想

3.1严明规整的思想

民居建筑不单单只是一种建筑形态,也可以反映出该地所具有的文化特色。例如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四合院,我们都知道四合院的空间布局上有明确的轴线,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有层次序列的前后院落的形式体现,有着严明规整的思想和秩序。传统民居建筑肯定会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中去,不然背道而驰的设计早晚会被淘汰。严明规整的思想也表现在地域文化、社会习俗等很多要素中,并且这些要素在不同的时期段会相互作用和影响,

3.2和谐的生态文化思想

我国各地域的传统民居建筑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在这个演变过程,无论怎样演变都遵循着“和谐”的生活文化思想,“和谐”不单单只表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也表现在建筑与建筑、人文、习俗的和谐。再次拿黄土高原的窑洞来讲,黄土高原的窑洞将黄土的优良特性运用的淋漓尽致,黄土不仅仅保温隔热而且保护环境,节约了很多资源,达到了冬暖夏凉的目的,这就是建筑与当地环境条件的协调,是和谐生态文化思想的体现。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受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思想的影响而建造形成。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差异、材料资源等的影响,而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模式,形成了严明规整、和谐的建筑思想。当今,我们应该保护这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而不是用高楼大厦去替代他们,这种富有生态、文化、地域的民居建筑对当今建筑的发展有着很好地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J].人文地理,199712(3): 26-32.

[2]王其钧.中国传统居民建筑[J].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33:16-23.

作者简介:

王珊珊,出生年月:1990.03.1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河北省邢台市,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

作者:王珊珊

第二篇:中国建筑文化

建筑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工程技术,而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地理、气候、人文、习俗、政治、经济等情况的集中体现。500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其勤劳、智慧的双手,在华夏大地上构筑了数以亿计的各式建筑,缔造了历史悠久、内涵精深、特点鲜明的建筑文化,对世界建筑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流域黄土地带、长江流域多水地带就分别出现了穴居和巢居。到原始社会晚期,先民们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开始过渡到木骨泥墙房屋(如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和干阑式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进入奴隶社会,随着青铜工具、铁制工具、砖瓦材料和奴隶劳动的大量使用,建筑获得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古代建筑风格初步形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在此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古代建筑获得长足发展,经历几度繁荣和变迁,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建筑奇迹。从宫殿、衙署等政权建筑到坛庙、陵墓等礼制建筑再到寺院、道观、佛塔等宗教建筑,从商铺、作坊、旅店等工商建筑到贡院、书院、戏楼等文化建筑再到门楼、牌坊、华表等标志建筑,从宏伟壮丽的城市建筑到引人入胜的园林建筑再到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以皇家建筑为例,尤为著名的有秦代的阿房宫、秦始皇陵,汉代的未央宫、上林苑,唐代的大明宫、乾陵,宋代的艮岳园,明代的紫禁城、天坛、十三陵,清代的颐和园、避暑山庄等。这些建筑作为封建帝王权威和统治的象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历代朝廷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修建,是各个时期建筑技术的集中反映。

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其主要特征,一是以木架建筑为主。虽然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建筑类型众多,如南方潮湿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北方游牧地区的毡包式建筑、黄河中上游的窑洞、福建山区的土楼、西藏地区的碉房、东北和西南大森林中的井干式建筑等,但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还是以木构架承重的建筑。二是以群体组合见长。古代建筑往往不是以单体建筑而是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除了主要的屋宇,还有厢房、围墙、走廊等附属建筑,共同组成一个庭院。可以说,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灵魂。除了规模、结构不同,庭院的组合方式也多种多样。以普通民居为例,典型的有北京的四合院、山西和陕西的窄长形合院、皖南和江浙地区的天井式合院、四川的横式合院、福建的六壁大厝合院、云南的“一颗印”式合院等。三是工程技术精湛成熟。不论是穿斗式、抬梁式、混合式等建筑结构,还是硬山、悬山、歇山、攒尖、庑殿、重檐等各式屋顶,不论是门、窗、柱、梁、檐、斗栱、榫卯等构件和木、砖、瓦、泥等材料,还是彩画、雕刻、油漆等工艺,都有一套完整、成熟的技术体系。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古代建筑技术书籍──宋代《营造法式》,就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施工方法共3272条。四是施工过程管理有序。自周代以来,就开始设立工官制度,专门掌管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古代众多建筑大手笔之所以能够问世,与一些杰出工官的才华和贡献密不可分。唐代提出用材制度,将木架部分的用料规范化,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工生产和统一装配,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五是传统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烙印深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这在建筑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不仅各级官式建筑在大小、高低、图案、着色、用料等方面有着严格规定,按照等级区分不同制式,而且连普通民居的格局也按照长幼尊卑进行布置。中国古代推崇“天人合一”思想,因此十分重视“风水”之说,强调建筑要善择基址、因地制宜,与自然相协调和融合。

中国近代建筑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序幕,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一样,中国建筑也进入了一个新旧并存、中西交汇、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中国建筑虽然在古代也曾受过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各种佛教、伊斯兰教建筑),但在这一时期受到的冲击却要强烈得多。随着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步伐不断加速,在沿海地区和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外来建筑样式。这些建筑主要集中于租界,在风格上直接移植和复制西方模式,在类型上有花园洋房、高层公寓等住宅,厂房、银行、车站等工商建筑,以及行政、教育、医疗等公共建筑。与外来建筑并存的,是数量更多的、分布于广大内陆地区和农村的传统建筑。1911年清王朝覆灭,终止了皇家建筑活动,但没有终止民间建筑活动。这些民间建筑虽然开始在局部运用近代材料和技术,但整体上仍属于传统建筑体系。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强烈碰撞,也出现了许多试图在建筑上实现中西结合的探索和实践。有的是在中式建筑的主体中揉入西式建筑的要素,有的则是在西式建筑的主体中揉入中式建筑的要素。

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国近代建筑注定是纷繁杂呈的,以“万国建筑博览”相喻实不为过。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近代建筑在管理制度、学科教育、工程技术、施工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为推动建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创造了积极条件。

中国现代建筑

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社会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和动荡不定的战乱局面,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事业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建筑工作者也获得了施展才华的巨大舞台,但在不同时期,建筑发展的情况也存在明显不同。在头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经济基础脆弱,国家制定了“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工业、交通、国防等建筑得到重点扶持,居民建筑发展相对滞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影响,建筑领域的思想禁锢较多,对传统和外来建筑经验的借鉴都面临较大障碍;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有效发挥,如从1958年到1959年,仅用280天就完成了规模宏大的人民大会堂建设。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家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快速增长的经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物质文化需求,都对建筑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环境下,建筑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大大提高,学习借鉴各种建筑思潮和理念的机会显著增多。尽管实行改革开放只有短短30多年时间,但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堪称伟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式建筑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们居住、工作、娱乐、出行的条件明显改善。

当然,我们在看到中国现代建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在规划上缺乏科学论证,导致交通拥堵、城区内涝、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愈演愈烈;有的建筑一味强调高大或新奇,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有的建筑则一味推崇标准化、模式化,缺乏创意,致使千城一面、千篇一律。因此,中国建筑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台湾建筑和祖国大陆建筑的关系

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同祖同宗,在建筑上也不例外。早在汉代,就有部分祖国大陆的闽越人进入台湾,成为台湾平埔族和高山族的祖先,干阑式房屋等建筑形式开始被带到台湾。后来特别是到了明末清初,随着祖国大陆向台湾的人口迁徙和交流日益频繁,祖国大陆对台湾在建筑上的影响越来越深。在古代,台湾移民主要来自福建,而福建居民的主体又来自中原地区,因此台湾传统建筑明显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一般性特征,如在空间布局上强调群体组合、中轴对称,在建筑结构上采用穿斗式或抬梁式木构架,屋顶使用硬山和悬山等。在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受福建传统建筑的影响犹为深刻,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特征。许多台湾居民把聘请祖国大陆师傅(称“唐山师傅”)为自家建屋视为荣耀,不仅建筑形式完全模仿福建民居,甚至连建筑材料也大多是从闽南运来。从福建和台湾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如一明二暗式和一条龙式、单护厝式和单伸手式、三合天井式和三合院式、四合中庭式和四合院式、多护厝式和多护龙式、竹筒屋式和街屋式等)对比来看,都基本相同或相似。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建筑出现了一些日本建筑的成分,如修建木板通铺、在住宅入口设玄关等,但台湾人民保留和复兴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努力从未停息。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各省居民大量进入岛内,带去了祖国大陆近代新旧并存、中西交汇的建筑风格。加上台湾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流日益密切,建筑领域的留学人员可以方便地接触西方建筑思想。因此,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台湾经济得以恢复和快速发展,台湾建筑出现了新的一波大交汇大融合现象。各种建筑文化,包括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以及台湾岛内本土的,纷纷发生碰撞和交融。这个时期,台湾建筑多元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一大批风格迥异的建筑作品相继问世。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台湾建筑一直有意识地尝试对古今元素、中外文化加以综合,追求自身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而且事实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有的侧重形式的综合,如1959年建成的台北南海学园科学馆,下部以西方风格的3层办公楼为基座,上部为类似天坛的会堂;1972年建成的台北孙中山纪念堂,保留了层顶、柱梁、斗栱、回廊、台基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却按照现代建筑的形式加以转换和组合。有的则侧重形式和内涵的综合,2005年建成的台北101大厦曾是世界第一摩天高楼(508米),其外型做成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样子,象征台湾经济和人民生活日益向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台湾馆“山水心灯”的创意来自台湾民间放孔明灯祈福的习俗,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理论,表达出祈求平安、回归自然的意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建筑文化若要继续在世界建筑之林占有重要位置,就必须具备鲜活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显然不可能来自西方,也不可能完全来自过去。它需要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和吸收西方现代建筑文化成分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真正的创新。鉴于祖国大陆和台湾在建筑史上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两岸同胞尤其是建筑界人士完全有责任也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新时期中国建筑文化的创造,推动中国建筑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作者:谭舯

第三篇:地域文化对中国建筑风格的影响

【摘要】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地域文化对中国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民族建设者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设计、施工,积累形成了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向世人展示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大步推进,不可避免地与文化构建产生矛盾,现代建筑鳞次栉比,建筑项目日趋增多。但是很多民风民俗淳朴的地带,部分被穿上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的外衣,不能将地域文化特色很好的呈现出来,使地方区域的建筑风格呈现规则化、死板化,缺乏代表性。又因对建筑标准重视度过高,整体缺乏建筑的地域性特色,致使我国建筑面貌过于中规中矩,不敢大胆想象,毫无创新感。基于此,本文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对地域文化与中国建筑风格做了简要概述,并阐述了地域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风格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地域特色也不尽相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深厚的文化,多种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展现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从世界的角度看也是这样,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不同,所形成的建筑风格也是不同的,地域民族特色在这些不同的建筑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对此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重视民族地域文化,重视民俗风情,并将其广泛宣传,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1、地域文化与中国建筑风格的联系

1.1 地域文化的介绍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1]同理,地域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来说,地域风格的建立是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刻所建立的,建立的区域也是特定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寒流、疾风等,还有人的影响,地域建筑之所以能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能够一直延续至今和人们的创新和探索是密切相关的,它们能够代表当代的历史文化,是对当代文明最直接明了的解释和诠释。

地域建筑风格的形成受着多方面的影响,地域环境,民族背景,历史传统,多方融合成品格迥异的地域建筑风格。时代、背景不同,所认同的观点也是各种各样的,环境和人文因素制约着人们的发展和风格的形成。例如山西的风格是窑洞风和吊脚楼风,结合当地潮湿阴冷的地理环境,人们在天然土壁内开凿窑洞,数洞相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不仅节省土地还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再例如北京的四合院,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封闭式住宅,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一家人与世无争,其乐融融。正是由于我国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点,各地的建筑风格表现出独有的民俗情怀,创造出代表各地区文化水准、民族风情的时代建筑。

1.2 地域文化对中国建筑风格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辽阔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经验。最初人们为了获得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材致用,因地制宜,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和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风格各异的建筑环境。优秀的建筑群体反映着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地域的精神面貌,形成良好的地域精神与道德风尚。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必须是开放地与外界交流,不断汲取营养而发展壮大,同时,还应发扬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使地域特征更为明显。[2]

例如,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在建造园林时,受山水写意的影响,与中国隐逸文化思想相融合,园林建造更加田园化。原因归结于封建士大夫普遍持有的中隐思想,在处世态度上追求“隐”、“仕”兼具,或者说是亦“仕”亦“隐”,既渴望思想自由,摆脱封建礼制的束缚,期盼宁静生活,又不甘于淡泊,希望入仕耀祖。园林在一定程度上恰好既能满足“隐”又不失“贵”。同时,苏州园林的建筑规制又反映了江南人民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与礼仪习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正是苏州园林极具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想品质的真实写照。

2、地域建筑与文化的传播

2.1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地域建筑风格的形成和我国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呈现出于文明交织渗透的永久联系。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分析,还是从地域的角度考察探究,中国有着建筑与文化互相渗透的呈现。从留存下来的建筑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建筑与带有时代和地域气质的文化间不可分离的关系。

例如,黑龙江哈尔滨市,经过历史的沉淀包容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风情,通过对欧式建筑的保留与修复,尽量完善重点地带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一脉相承,形成了哈尔滨市的独特韵味,体现了哈尔滨人的博大胸襟,展现了哈尔滨“博大”的城市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3]

再比如,川西民居的建筑特点也是外界了解川西文化的一座桥梁。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区域,据史料记载,先后发生过几次大批移民入川。因此,川西居住文化呈现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融合文化,其许多川西特色的形成,都是在不排外的基础上兼容并包的结果。川西并未因吸收外来文化而丢失传统,而是在兼收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适应本地自然与经济条件的,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

2.2 建筑与时代的关系

在每一个社会阶段中,都有具体特定的建筑形式和内容,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精华,建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探索、表现建筑文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例如,著名的南京中山陵,已成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手法,都为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树立了榜样。

2.3 建筑与绘画的关系

绘画是建筑表现的最直接的形式和方法,建筑正因为有了绘画的支撑才能够使人们更加了解建筑,传播建筑的文化精髓。绘画与建筑在本质上有着同一性的关系,换句话说,二者的灵魂可以相融为一体,中国绘画在某种意义可以说是一种表现在二维世界中较为抽象的艺术作品,而建筑只是建立在三维中的立体构成。例如中国绘画常以建筑为题材,将建筑以最融洽的方式与自然结合得天衣无缝;与此同时,中国的园林建筑也时常会用到绘画的一些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并且地域特色多样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建筑风格精彩各异,建筑风格可以说是民族文化一种特殊形式上的体现,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息息相关。对此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注重地域建筑设计的民族文化的渗透,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合理设计建筑风格,从而保证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建筑行业实现良好的发展。

參考文献:

[1]孙建军,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门窗,2017,1,20.

[2]胡群,全球化背景下建筑室内空间的地域性研究.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5.

[3]网络,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2017,2,9.

作者简介:

吴岳阳(2000年6月16日出生),性别:女,籍贯:四川省西充县,学校:成都市第七中学。

作者:吴岳阳

上一篇:绩效管理体系论文下一篇:药品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