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04-10

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10篇)

篇1: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数学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将数学融入生活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育才学校程翊

我以为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如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题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应用于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我把书上的例题该为和学生生活接近的问题“要求我们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你会想什么办法知道?”于是有的学生说去问班主任每个班有多少人再加起来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去问教导主任;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校长办公室直接查电脑就行了不用算。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四年级的“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们回家后到超市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8

篇2: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把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公开课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时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猜、量、折、算”等方法,求出了队旗的面积。通过这一学习,让我欣慰地看到,学生的思维多种多样,看问题 的方法也不同。

三、统计教学的生活化

统计 训练“生活化”是指把统计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上完“统计”这一课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统计一下我校共有多少人?”话音刚落,学生们便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去问班主任每个班有多少人再加起来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去问教导主任;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校长办公室直接查电脑就行了不用算。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学应用题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譬如为上好“归一应用题”,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调查,有的深入到工厂,了解一周内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深入到公园,了解公园一周内游客划船的次数;有的深入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当课堂上出示由学生自己搜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并且在教学归一应用题解法之后,学生能根据自己调查来的数据与事例编成归一应用题,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在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时,可以问学生:“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各抒己见,然后适时地问:“你认为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对它的特征便知晓。还有,对于“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的大小”,学生不是很清楚,只是模糊的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为此,在教学中,我特意把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领略1公顷的大小,同时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当然,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四年级的“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们回家后到超市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篇3: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吸纳知识的自觉性就越高.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由生活问题导入新课学习,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的 “垂直” 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垂直的例子? 然后,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十字街口的两条街道它们在位置上有何关系? 校园的旗杆与地面是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都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学习欲望,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形象、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意义. 认识学习内容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辅助教学, 采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形式,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数学概念直观化. 可以增设互动环节,模拟生活实况. 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情趣;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学习了一项数学知识后,教师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实际生活的情境,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中. 例如,六年级学了“按比例分配”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自己家里每周支出的生活费;植树节,让学生算一算学校总的植树任务,按照各年级的班级数比例,每个年级要种多少树,才能完成等.

二、深入生活实际,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千世界的许多事物, 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深入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与计算法则来. 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对新授内容的陌生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许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实例. 例如: 常见的数量关系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开始可能不好理解. 这时教师在新课导入时指定几名同学上台进行拍球比赛. 在规定的一分钟时间内,看谁拍的数量最多,谁的效率就高.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工作效率”含义指的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

教师要从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地引出相关概念;例如,“面积单位”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展现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让学生不仅习得“面积单位”这一现成的结果, 还要经历这个结果的形成过程.

具体做法是先出示两个大小差别较明显的三角形,让大家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结论:面积大小以目力即看出;然后再出示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宽度相等, 长度不相等的长方形. 比较后结论是:可用重叠法测出面积的大小;接着出示长、宽均不等、面积接近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学生比较后认为:可以通过画方格,方格多自然面积大,否则反之;最后教师出示了两个方格数一样,但面积明显差异的图形,问:为什么这两个图方格数相等,而面积却不等? 经讨论得出结论:方格大小必须一致,必须有个统一的尺度. 这个尺度就是“面积单位”. 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面积单位”的概念,并且知道了面积单位是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的全过程.

三、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深圳中学校长王占宝认为“学以致用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眼光研究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生活处处有数学,处处留心皆学问,数学知识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例如,学过“比和比例”后,可让学生测算一下操场上的杨树的高度. 杨树高耸云天, 该怎样测量呢? 有的说爬树、有的说请消防队的云梯……正当大家议论不休时,教师叫人拿来一根长2米的竹子,垂直树在地上. 阳光照射竹子在地上投下了影子, 一量正好1米.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竹子高度与影子长度,能否测算树的高度? 大家讨论: 这时树高与树影的比率应该同竹高与竹影比率是一样的,即都是1:2. 只要量出树影的长度,就可以算出树的高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列出求树高公式:竹高:竹影长=树高: 树影长;或:树高:竹高=树影长:竹影长. 这样,学生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结合中增长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品尝到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再如,学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后,可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五年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说说车轴为什么要放在圆心? 车轮的形状为什么圆的,三角形、四边形为什么不能做轮子? 还可让学生找出水桶底、圆桌等圆心在哪. 这些活动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生活应用价值,明确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突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使数学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4: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创新;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0

我以为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

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应用题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应用于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我把书上的例题改为和学生生活接近的问题“要求我们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你会想什么办法知道?”于是有的学生说去问班主任每个班有多少人再加起来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去问教导主任;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校长办公室直接查电脑就行了不用算。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篇5: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全面分析单元知识结构,准确把握学习标准。

本单元教材分为“数数和数的组成”、“读数和写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等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按照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和儿童学习的认识顺序,经过适当的扩充和有序的编排,构成了如下相对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附图{

}

从上述结构图不难发现,前面三部分可概括为100以内数的认识,它是全单元教学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也是教学的重点。第四部分虽是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但实际上可看成100以内数的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因为整十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就其本质而言刚好反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特征。

上述结构图还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全面展示了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只有达到以下学习标准,才算是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真正掌握。

①熟练地数数。既要能熟练地结合买物数数,又要会准确地抽象数数,特别是接近整十数时能连续正确地数数。在数数时,不仅要能一个一个地数,还要能十个十个地数。

②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③正确理解数位概念。数位概念在本单元学习中特别重要,它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等内容。

④正确理解“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的基本规则,并能根据这一规则熟练地读写100以内各数。

⑤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大小比较。

上述学习标准告诉我们:本单元教学不只是单纯地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问题,而是要帮助学生全面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学习标准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系统掌握100以内数的概念所包括的内容,确保他们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掌握真正落到实处。

二、抓好数位概念的建立,通过数位概念促进学生掌握100以

内数的读写方法。

数位是指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一个数的数值意义就在于这种数字和数位的有机结合。任何数学,都只有赋于具体的位置值后才有大小的意义,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从数值意义上对其进行读数和写数。显然,正确理解数位意义,切实建立数位概念,是正确读、写数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应把数位概念和读数写数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数位概念去促进读数、写数基本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1.突出“数位”教学、帮助学生切实建立个位、十位等数位概念。

在“数位”教学中,首先应利用学生熟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的有关概念,引导他们按照数的组成方式去观察、认识排列的小棒或小棒图,为数位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其次要充分利用计数器,特别是计数器珠子下面数位表的中介作用,让学生主动从小棒和珠子中抽象出数,并突出各个数学所占的具体位置,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概念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读出抽象出来的各个具体的数,让他们在读数中初步体会数学与数位的有机结合,并从中了解每位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如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自然数是数字和数位的高度统一,还应引导学生对照数位表对“11”等特殊数作深入观察和思考,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数位不同所表示的大小也就不同的道理,由此让学生对数位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对照数位表帮助学生了解每个数位的具体名称,并熟练地掌握其排列规律。这样,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获得对100以内数的数位的完整认识,他们头脑里关于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的概念也就比较清晰了。

2.正确理解读数和写数的基本规则,较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读写的一般方法。

教材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概念以后,明确给出了“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的结论,这一结论概括了整数(甚至小数)读数和写数的基本规则。由于这一规则是直接建立在数位概念基础上的,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引导他们用已获得的数位概念去正确理解这一规则的含义,然后用规则去指导读数和写数。

①正确理解“高位”的含义。“高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三位数来说百位是高位,对两位数来说,则十位就是高位。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读数和写数理解这种相对意义,要防止他们用静止的观点去片面理解它的含义。

②引导学生在读数和写数的活动中主动概括其规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一规则。

③引导学生及时将概括出来的基本规则广泛运用于读数和写数的活动中去,促进其读数、写数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以数的组成为中介、实现认数和计算的有机统一。

在本单元教学中,数的组成和数位概念是处于同等地位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理解100以内数的大小和数位意义的重要基础,同时又是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减法最直接的理论根据。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它在知识结构中的这种中介作用,进一步密切100以内数的概念和计算之间的关系,促进

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及其计算的整体把握。

1.在数的组成教学中适当渗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思路。

学生在数数基础上对两位数有了初步认识以后,教师应适当注意引导他们按照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思路去观察和分析数的组成与分解。如教学数“35”的组成时,除要求学生“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思路去思考和表述外,还可引导他们按照“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组成35”的思路进行叙述。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的组成有较全面的理解,而且可以从计算方法上为后面的计算作必要的孕状。

2.在计算中突出数的组成算理的指导作用。

篇6: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潘松梅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培养,也就是使其认识到蕴含于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数学信息,在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篇7: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也是数学教学实际活动中的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相关知识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了应用题的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供大家交流和思考。【主题词】: 培养 低年级 学生 解诀问题 问题意识 成因对策

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也是数学教学实际活动中的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小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多能性目标,对于孩子的思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前一直被称为“应用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应用题的教学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邻域,而是融合于数的运算等教学内容之中。因为数学应用题是一个相对开放的题目,学生的思维可以进行扩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转化。所以解决问题在低年级数学教学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只有从低年级抓起,才能为学生以后学习好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解决问题”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从数学知识的本身魅力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化抽象为形象,把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事物。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因此游戏及故事也是他们乐于和愿意思考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创设小朋友们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积极地发言,接着引导学生,“你能从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乘过山车的有几人?坐摩天轮的有几人?做小火车的有几人?然后继续引导:“那你们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在这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对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便会有积极主动的去解决。在解决乘过山车的有几人问题时,由于学生的知识差异,在部分学生提出加法算式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另一些学生便会很高兴很骄傲地提出他们已经接触过的乘法算式,面对不同见解,学生便兴趣高涨,都自主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效果非常好。通过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并在主动的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培养低年级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数学过程非常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却总是出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语文阅读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由于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原因,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数学概念认识与辨别模糊不清等。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数学语言含义的敏感,而这种敏感又来自于其坚实的数学语言基础。优秀的学生总能从一个关键词、一种关键符号中捕捉住最关键的信息,对题意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对于“低分”学生而言,不理解题意也就是一些学生常抱怨的“读不懂题”和解题过程不规范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高度抽象,学生学习困难;另一

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重视不够,缺少训练。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语言文字的阅读很重要,往往通过一个重点词学生就能很快领悟解题思路或方法。

案例1:

1、苹果有21个,梨有比12个,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2、苹果有21个,梨有比12个,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在教学时,可以试着让学生比较这两个不同句子的差别

像这样,抓住重点词“比„„多”“比„„少”等来理解,这是比较两个事物或两个数的大小,它有几种不同的提法,但是解题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

三、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问题解决”教学活动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是由问题来引发的,所以 “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最关键的要素。而在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采用“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

1、问题意识的形成

问题意识指的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感觉到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等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变化,正是由于问题的难以解决,所以此时心里就会产生怀疑、焦虑,进而就有强烈的探究意识,这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更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一个深层次的反应,学生只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才能形成问题意识。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学习的问题是由学生来引发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问题情境的呈现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2.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理解

为了解一道题首先要弄清题里给了哪些信息,要求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现低年级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常用图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因此分析关键句、理解重点词,可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扫除应用题的障碍。应用题中经常见到些常用的数学术语,即重点词,有的学生不能从图中准确的找出已知信息,常因词意不理解而不会列式。因此为扫除这个障碍就要理解词意,如“每辆客车各坐10个人。”问学生:“‘各’是什么意思?”再问:“通过‘每辆客车各坐10个人。’你知道了什么?”为加深对此方面的理解,可以通过演示,举例子,说一句话等。这样练习有助于对题意理解,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是使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对数量及重点句还可进行联想,使学生灵活理解数量的含义。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有目的,有条理,有步骤,有秩序地扩大思路,不断突破,从多方面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对概念的理解、延伸。在学生进行联想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他们回答得有新意的要鼓励;有合理因素的要肯定;欠妥的要加以引导,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每组有8盆花”这句话,问:“8盆什么意思?”再问:“每组有8盆花又是什么意思?”接着又问:“由此你能联想到什么?”学生明确到“有1组就有8盆花,有8盆花就是1组,组组8盆花。联想到有2组就有2个8盆,有3组就有3个8盆„„”在教师的一系列“问题”驱动下,学生能积极主动思考。对此句的联想可以帮助同学打开思路,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了良好的铺垫和渗透。

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收集信息,找准信息。教师可提问:“通过图(或题),你知道哪

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在低年级可适当出现信息不完整的题目,让学生从实际中收集,加以补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收集必要的信息的能力。也可以适当出现多余信息,使学生能在较多的已知条件中,正确选择有用的和必需的来进行计算。这样经常练习对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很有好处。

3、信息的分析

在认真理解信息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即解题思路。这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开始,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步骤。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辅助手段,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地显示来,减缓思维坡度;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的思维方向是逆向思维--执果索因。即从最后问题想起:“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一步步的逆推析,把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即通过已知量之间的某种运算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正向思维--由因导果。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由两个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一个必然结果。依此法,在基本数量关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前进,直至最后求出问题。第三,在学生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简缩思维过程,要求学生直接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同时逐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拓宽思维广度。

利用“问题”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题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掌握方法能使解决问题更灵活。如“乘除两步应用题”教学时,如“把这些花可以平均装在几个瓶子里?”就要求学生明确:“这些花是哪些花?你怎么知道的?”再让学生看图,问:“这些花有多少?是直接告诉我们的吗?”经过学生再仔细观察图,进行判断,得出未知,需要先解答一步,它也就是所必求的中间问题。使学生明确中间问题的重要性,理解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四、对学生进行编数学题能力的培养 在前三步的训练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技能。通过编题,给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板块,进入知识的运转状态,在思维的创造性活动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部分训练主要包括:仿照例题编题;看实物编题;看直观实物编题;根据线段图或示意图编题;根据算式编题;定范围编题等。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活跃,解题方法不断创新,解题能力大大提高,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方法科学优化,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成梁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篇8: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 而非学以致考, 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 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 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 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这时, 许多同学都难住了, 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 问他表示什么意思, 回答说, 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 一种新的数 (分数) 的学习, 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创设了较好的教学情景,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 是内在的隐性活动, 因此, 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达到能力的创新。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 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 难以理解, 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 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65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3元, (应加上3元) 。所以, 多减去的要把3加上。这样教学, 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 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 多加要减去, 少加要再加, 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公开课“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时,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小组合作“猜、量、折、算”等方法, 求出了队旗的面积。通过这一学习, 我欣慰地看到, 学生的思维多种多样, 看问题的方法也丰富多彩。

三、统计教学的生活化

统计训练“生活化”是指把统计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 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上完“统计”这一课时, 我布置了一个作业, “统计一下我校共有多少人?”话音刚落, 学生们便活跃起来, 有的学生说去问班主任每个班有多少人再加起来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去问教导主任;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校长办公室直接查就行了。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 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掌握了技能, 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教学应用题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通过社会调查, 数据收集、整理, 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 积累生活经验。譬如为上好“归一应用题”,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调查, 有的深入到工厂, 了解一周内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深入到公园, 了解公园一周内游客划船的次数;有的深入到商场, 了解商品的价格。当课堂上出示由学生自己搜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 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并且在教学归一应用题解法之后, 学生能根据自己调查来的数据与事例编成归一应用题, 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了他们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篇9: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并能有效运用这些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背诵定义公式、运用公式解题,也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简单的数字结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而现如今,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平时的了解和检测结果看,正确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仍然是学生难以跨越的鸿沟,如何教会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始终是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显然,机械地让学生多做几个应用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除了在课堂上将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外,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要明确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由于现如今,受升学压力大和教学任务繁重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上安排都是以课本为指导,以考试成绩为目标,使学生变成机械的解题工具,一旦脱离教室、试题,遇到生活实际问题时,很难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问题联系起来,造成学生思维缓慢、运用能力低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的中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发现哪些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关,可以运用哪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给生活所带来的便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分析和探索,注重学生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教师要拓展教学内容,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1)开展生活中的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模型探究,合理、有效建模,通过建模,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联系的基本规律,并将抽象的问题实物化。如:有理数运算知识建模:如温度变化、盈利与亏损、存款与贷款等生活中常遇的相关计算问题;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知识建模:如买卖商品的最大量或最小量化、物资配备中需求量的满足、产品运输等生活中的问题;方程与方程组知识建模:如工程、行程、浓度、经济发展、生产规划等实际问题;几何知识建模:如长度、角、面积、体积、测量等问题;函数知识建模:联系生产生活中发展变化快慢等问题,探索合理构建一次、二次函数给予解决;统计知识建模: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记录、分析数据,估计一些常见事件发生的概率。

(2)注重将现实生活背景转换到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抽象能力。①将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某个基本问题,用数学观念、数学思想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经过深入分析之后,做出一个与实际问题相吻合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数学求解之后,给数学问题做出现实的解释,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实物化,这种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上体现得非常广泛。②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原理的应用,或者说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在数学中找到依据。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实现解题的突破。由于数学本质往往被问题的表象所覆盖,这就要求我们想办法呈现问题的本质,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信息经过数学符号编码和加工,避开代数的繁锁推理,展现其本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有比较熟练的运算技巧,清晰的逻辑思维,充分的空间想象,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分析,高度深刻的抽象能力等。

(3)正確引导,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数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践与应用,学生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好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①重视形成过程,再现知识来源。数学中每一个概念的建立都有一个被提出、积累、提炼、概括的过程。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过程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因此,我们在教新知识时,要从学生特定的心理世界出发,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现过程,再现数学知识的来源,创设实际教学情境。当我们要呈现那些被浓缩的数学过程时,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过程的磨砺,吸取更多的思维营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意识做好必要的准备。②构造实际背景,培养应用意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学生之所以感到困难大,其原因是无法将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并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它。因此,在教一个定理或者一个概念等新知识时,要有意构设一些实际生活背景,在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搭桥”,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有一个具体背景和生动、直观的体验模式,使学生首先理解,达到能应用的目的。③收集信息,编写习题。在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要有意布置一些“别具一格”的数学作业,主要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编拟习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这样,不仅让学生把实际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融洽的结合在一起,而且使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④多开展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要培养学生在面对身边的实际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测量不可直接到达的两点的距离、物体的高度等,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启发思维,动手操作,求得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组织学生讨论、分享数学体验

教师在完成课堂知识教学,并对学生进行数学体验任务分配后,要及时对学生运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讨论和分析,并积极的分享数学体验的经验教训。教师对于数学体验过程中的经典案例应该着重指出并分析,对于学生的正确思维和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应该给与及时的赞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其实数学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是进行数学教学最好的素材,而数学知识则是解决实际生活的工具,二者相互联系,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分享数学体验结果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白二者的关系,并将数学知识有效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带来的乐趣,并激发他们更加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总之,学以致用,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意识,用数学意识去看待实际生活问题,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达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苗启.联系生活实际 解决数学问题[J].吉林教育,2009.35

[2]蔡冬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想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3

篇10: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如何才能提高初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和探讨,以供大家交流和思考。

【关键词】:能力

培养

学生

解诀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也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多能性目标,对于孩子的思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思维可以进行扩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转化。所以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解决问题”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从数学知识的本身魅力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化抽象为形象,把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事物。七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因此游戏、生活也是他们乐于和愿意思考的学习内容。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数学过程非常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却总是出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语文阅读的特殊性。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原因,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对数学概念认识模糊不清等。优秀学生总能从一个关键词、一种关键符号中捕捉住最关键的信息,对题意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对于“低分”学生而言,不理解题意也就是一些学生常抱怨的“读不懂题”和解题过程不规范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高度抽象,学生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重视不够,缺少训练。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常用图文结合或文字的形式出现,因此分析关键句、理解重点词,可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扫除应用题的障碍。应用题中经常见到些常用的数学术语,即重点词,有的学生不能从图中准确的找出已知信息,常因词意不理解而不会列式。因此为扫除这个障碍就要理解词意。

三、鼓励学生尝试、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要使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现实。为学生充分提供有趣味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学习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加强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其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成长平台,给予更多的展示机会和时间,使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尝试、探索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可能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猜测、尝试,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以再创造。教学时,注重指导学生画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充分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灵活选择解题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在讲解练习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最后,在学生尝试、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他犯错误。教师通常认为在需要克服困难的地方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因此,常常在学生犯错误之前就提醒学生加以注意,甚至直接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实际上学生的错误是必然的,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它是通向更高理解水平所必需的中间阶梯。教师应该意识到,如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探索和尝试,学生可能会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认识。

上一篇:关于学生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意见下一篇:科学备考:新高三全年复习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