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生物 2.2.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及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

2024-04-11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生物 2.2.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及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精选1篇)

篇1:(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生物 2.2.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及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生物 2.2.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及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解析: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沿单一方向传递,是因为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从图中可以看出,f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兴奋由e向f方向传递,若f处受损,则兴奋不能由e传向g,即针刺皮肤在肌肉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答案:D 2.下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的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的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的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B 3.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其流动方向是()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 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

解析: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根据电荷移动特点,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答案:B 点拨: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

4.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解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此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由于有递质的释放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故有一定的时间延搁,所以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答案:D 点拨:突触的结构是其功能的基础,要弄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必须先知道突触的结构。

5.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C.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D.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根据图中⑥突触的结构,可知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③为传入神经、④为神经中枢、⑤为传出神经。乙图中a、c部位的电荷分布,膜外为正,膜内为负,都为未兴奋部位(静息电位);而b部位的电荷分布,膜外为负,膜内为正,为兴奋部位。答案:B 6.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报刊时,需要参与的神经中枢有()A.言语区

B.躯体运动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以上全部都参与

解析:手指的移动需躯体运动中枢;感受到盲文的凸凹需躯体感觉中枢;盲文的理解需要言语区的参与。答案:D

二、简答题

7.下图所示为相邻的两个神经元,请据图回答:

(1)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________。其结构如图中方框内所示,神经元[A]________的末梢膨大成[B]________,它的顶端[C]叫做________,与[C]相对应的[D]部位叫做________,[C]与[D]之间的[E]部位叫做________。[a]________能释放________进入[E],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2)静息时,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当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就发生________变化,因而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了________,从而形成了________,使兴奋得以传导。

(3)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突或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传递。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上的传递。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刺激引起兴奋部位膜电位的变化,与未兴奋部位产生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从而向前传导。当局部电流由轴突传导到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答案:(1)突触 轴突 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2)外正内负 电位 电位差 局部电流(3)轴 树 细胞体 反向

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解析: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刺激后,电荷分布变为外负内正。答案:D 2.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 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可能是()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沉默突触”说明冲动传递有障碍,②④是有可能的,但①中的细胞核存在于突触小体所属的神经元的胞体中,突触小体中无细胞核;③中有无受体对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无影响。答案:D 3.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解析:A、B、D项所述反射的中枢都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而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答案:C 4.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特点。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导致Na大量内流,所以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只能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不一定)双向传导。答案:C 5.如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或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

+答案:D 6.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反射弧由A、B、C、D、E组成

B.若从结构①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③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 C.若从结构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①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 D.结构②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A、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E五部分。若从结构①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③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但是若从结构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①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答案:B 7.一只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另一条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下图表示这一复杂反射的过程。图示表明()

图中“+”表示兴奋 “-”表示抑制

A.这一活动至少需要四个突触参与完成 B.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至少有6个 C.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神经元②和④

D.同一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神经递质

解析:由图可知这一活动至少需要6个突触、7个神经元参与,图示中由上到下第二个神经元抑制神经元①兴奋,促进另外两个神经元兴奋,所以A、B错,D对。兴奋传至④比②多一个突触,所以兴奋先传至②,后传至④,C错。答案:D 8.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解析:注意审题,该病人的受伤部位在腰椎部,故受损的部位可能为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不可能是效应器。答案:A

二、简答题

9.如图所示图甲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图甲

图乙

(1)图甲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电位。(2)当该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__性发生变化,________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图中纵轴表示膜电位,横轴表示钠离子浓度对数值

答案:(1)a 静息 c 动作(2)通透 钠 内 b(3)D 10.如图所示中,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6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d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b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e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2)当人体产生反射时,兴奋从A到B是以________(填一种物质的名称)形式传递的,用字母、箭头写出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途径____________。

(3)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中这样的结构有________个。(4)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的膜。

解析: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由图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突触,d是神经中枢,e是传出神经,f是效应器。另外,此图中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组成,故突触有两个。答案:(1)效应器 低级神经中枢(或脊髓)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2)神经递质 a→b→c→d→e→f(3)c 2(4)树突 细胞体

点拨:突触由突触前膜(轴突上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对应的胞体或树突膜)构成。

综合创新

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________。

(2)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________。(3)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为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生理盐水的两个培养皿中。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答案:(1)胞吐(或外排)(2)有利于接受递质

(3)第三步:在装置1的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用电极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现象。实验结果:装置1的指针持续向左偏转,装置2的指针向左偏转后恢复。

上一篇:大宁县工商局 2010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培育和发展水路运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