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浅探

2022-09-11

优化课堂练习作业设计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积极推进课堂练习和化学作业的改革, 优化课堂练习和化学作业的设计。教师要以此把自己由主演变为导演, 把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那么, 教师要如何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切合教学内容的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要求

(一) 练习或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 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起到及时反馈, 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 适时地穿插安排, 多选用难度不大, 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 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达到加深理解, 综合运用, 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性、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其中内容上多样化的同时, 数量和表达方式上也要多样化。一是搞些“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 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可多可少, 可自行设计也可广泛参考。基本要求是:做你喜欢做的作业 (目的是体验喜悦, 激发做作业的内驱力) ;做你认为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作业 (目的是体验不同的自我需求) ;做你能够胜任的作业 (目的是体验成功, 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二是“质疑袋”、“我的疑问”。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老师。任何方面的疑问都可以提, 可以是关于课堂、当前所学单元的疑问, 也可以是本学科的其它内容。惟一的要求是:对于自己的疑问先尝试写出解决方案。三是“与老师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老师对话, 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可以向老师指毛病、谈建议、提要求, 可以交流学习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释放自我, 拉近师生情感, 形成合力, 教学相长。这样经过相当时间的培养、训练, 学生的解题能力、思考能力就会伴随教学进程的发展得到提高。

(二) 练习或作业的内容应体现趣味性

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 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 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如在试卷空白处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化学谜语、化学小故事、环保知识等, 或布置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如自制汽水、制作番茄电池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利于学生调整心态, 产生学习的激情。

(三) 练习或作业的内容应体现复习性

在学新内容时, 为了巩固旧知识, 布置作业时选择数量少且比较好的前几章的练习题, 让学生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练习, 逐渐积累。或者每隔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温习纠错本上曾经做错的题目。这样, 不仅学习了新知识, 而且巩固了旧知识, 一举两得。

二、设计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要尽量体现个性化色彩

(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设计分层型作业

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 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 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如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查阅资料写一份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报告。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 则布置一些基础型、知识型的作业, 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如背诵元素符号、化合价口诀、金属活动性等识记性作业。因此, 学生作业不能一刀切, 齐步走, 要注意使之具有层次性:约2/3作业较容易, 大部分学生会做;1/3左右的作业有一定的灵活性, 允许有些学生不做;另外再适当布置少量创新性作业, 只要求部分学生完成。

(二) 作业的设置遵循认知规律

作业的设置遵循认知规律, 即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课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题 (含补缺查漏题) 、巩固题和综合深化题。各层次题量各不相同, 完成形式及要求也有区别, 有的层次要详细解答, 有的只要写出答案, 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 量力而行, 对难以完成综合灵活的稍难题的学生, 则要求他们将客观题按解答题格式完成。这样布置作业, 让学困生完成基本作业要求后, 从成功的喜悦中, 激发起获取更大成功的愿望;让上层生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让中层生从“前后夹击”中追求新的满足。

(三)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设计实践型作业

化学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结合, 可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试一试、查一查等不同形式的作业, 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海洋, 充分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启发了思维, 激发了想像。

(四) 促进学生多向交流, 设计合作型作业

新课程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 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 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各有所长, 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 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五) 培养学生研究精神, 设计探究性作业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作业设计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设计探索性问题, 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及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优化高中化学的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 尤其是作业设计, 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地极其重要的一环,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丰富经验。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轻松的氛围下一篇:加强建筑施工单位工程进度管理,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