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设计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在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从而完善砖混建筑结构设计,力争使砖混建筑实现耐久性、安全性和适用性。从地基基础、裂缝控制与抗震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砖混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砖混结构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砖混结构设计论文 篇1:

对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的研究

摘 要在砖混结构设计中有些技术措施的内容是一样的,如在结构布置措施中的楼板、配筋等,本文目的是帮助设计者在做砖混结构设计中减少漏项、减少差错。

关键词砖混结构;楼板;配筋

在我国,砖混结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唐山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整个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了。

本文是作者由多年的设计工作中得出的有关砖混结构的设计构造、措施和难点,结合规范,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设计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结构布置措施

1.1预制板的布置

通常设计的时候,对于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标注的,一般都采用对角线的方式标注,但是这种标注的方式在预制板多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标注线的交叉,那么可以改用水平线或垂直线进行标注,如果房间的预制板的类型相同的时候,那么可以只标注一块板,相同的板直接标房间类型编号就可以。

编号的时候要注意全楼统一,可按照横向或者纵向的顺序进行,不仅不容易出错,还能提高设计的效率,施工人员也方便看图施工。预制板相互间的板缝一般取40mm,板缝之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应从整个建筑平面的中部开始逐渐向往外侧布置,为了减少板的数量,尽可能的用大尺寸的预制板,如果个别位置不符合模数,需要现浇板,现浇板的位置最好位于门窗洞口的地方,方便整体的布置。现浇板的宽度一般≥200mm,如果尺寸太小,会影响水管和暖气管道的穿板。

为了满足建筑的需要,构造必须使用整体现浇层的时候,现浇层最小厚度80mm,配双向φ8@250,混凝土强度最小是C20。从抗震的方面考虑,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效果更好。

1.2现浇板的配筋

从08年汶川地震的经验总结,尽量采用高强度的钢筋,抗震性能更好。用三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三级钢。钢筋强度高,直径和间距可以加大,但最大间距不能超过200mm,通过计算,当距取200mm时,小于6.6米跨度的板的裂缝都能达到规范的要求。个别跨度较小的板上部的负筋为了便于施工,可以不断,在说明里可以说明,配置为双层双向钢筋φ8@200。为了方便施工。楼板的上下部钢筋间距可以相同,而且钢筋的直径也不宜相差太大。考虑到屋面板的抗裂要求,板的上部钢筋可以不断开,或隔一断一,部分受力较大处要附加钢筋。

为了减少画图的工作量,对于楼板的形状不同,但是配筋相同的时候,也可以编为一个板号。为了防止出错,每层的楼板宜统一编号,方法可以是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编号。由于现在的强弱电管都要走楼板中部,对板的厚度有相应的要求,一般≥120mm,不宜采用楼板较薄,再单独设置垫层埋电线管的做法。个别电管过多的板需要加大板的厚度。为了保持房间的净高,尽量布置大跨度的楼板,减少单独外露的梁的使用,减少对住户的压迫感。

为了减少楼板角部的应力集中,挑板的阳角加辐射筋。挑板的阴角加斜筋。即使是预制板结构的住宅,为了增强防水的效果,屋面板必须采用现浇楼板,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楼板的开裂,尤其是屋面板与女儿墙的连接处,更是开裂的主要部位。对于悬挑结构,应采用现浇板,我国很大省市发生了很多悬挑结构倒塌的事故,事后分析,很大原因是预制板整体性不好,与主体结构连接不牢固,比如雨罩、挑廊,阳台等。

1.3圈梁、构造柱布置

圈梁和构造柱是砖混结构主要的抗震措施,从唐山大地震后,规范中就对圈梁和构造柱提出了很多的技术措施。

圈梁要每层浇圈闭合。如果个别时候圈梁(包括地圈梁)由于构造原因,在外墙楼梯、入口等处被截断,必须在被截断处附加一道梁,并且梁的两端要满足搭接长度。针对唐山大地震倒塌房屋的特点,规范中还特别指出,如果单层房屋层高≥4米,宜在窗户的上面再增加一道圈梁。保证墙体的侧向刚度。规范中,还强调必须保证圈梁和构造柱纵筋要有可靠的搭接及锚固。

对于构造柱来说,首先箍筋在柱子的上下端应加密(加密区的长度取柱子净长的1/3)。同时构造柱要生根于基础。对于较大的门窗洞口,两侧宜加构造柱(洞口宽度2.4米以上)。如果每层的构造柱相同,只需标注一根,其他采用相同的编号。汶川地震以后,很多地区从抗震的角度出发,要求圈梁钢筋、构造柱纵筋必须采用三级钢筋。

如果圈梁外露,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容易产生裂缝,而且圈梁外露,从装饰效果上看,也不美观,所以,如果外墙采用370,圈梁一般采用240,外侧留有120的砖墙。同时构造柱必须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圈梁的钢筋必须锚入构造柱的钢筋里面。

1.4过梁布置

结构师和建筑师应该配合工作,如果结构师发现圈梁下的空间不能放置过梁,可以和建筑师协商,用圈梁兼做过梁。从抗震的角度来说,过梁也应该采用整体现浇的方式。过梁的钢筋与柱或构造柱的钢筋应有可靠的连接。当过梁上有大梁的时候,过梁要兼用梁垫,一般截面较大。

1.5雨蓬、阳台、挑檐布置

为了方便施工,悬挑板的竖板现浇最小厚度为80mm。又是为了加快施工速度,阳台的竖板可以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但是必须与悬挑板中的预埋构件有牢固的焊接。从受力的角度考虑,由于雨棚和阳台上部受力,所以钢筋应放在板的上部,而且钢筋的根部必须牢固的锚入墙体圈梁当中。有些阳台采用门联窗的方式,为了满足日后入住居民装修的需要,可以采用方便凿掉的轻质隔墙材料。悬挑板的长度如果过大,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必须在板下配置構造钢筋。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为了避免清洁的时候尘土下落,挑板内跨板的根部应该加个小的竖沿。挑从很多地方悬挑板发生的工程事故经验分析,板的配筋应该适当的偏大,为了防止施工时,工人野蛮施工,把负筋踩塌,应用大直径的钢筋。和楼板一样,如果挑板的跨度较小,为了方便施工,可以把挑板支座的负筋拉通。

2梁、柱的布置

1)受到集中力的梁应附加箍筋或者是吊筋,从方便施工的角度考虑,宜优先考虑使用附加箍筋。2)主次梁交接的时候,如果把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次梁会导致主梁出现扭转,必须通过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的方式来改善。3)建筑为了造型,很多时候喜欢用有圆柱,但是为了方便施工,设计师最好把地下的柱子设计为方柱。从受力的角度考虑,圆柱的纵筋最少8根,箍筋可以使用螺旋箍筋,规范要求螺旋箍筋的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下部方柱的箍筋宜使用复合箍筋,在上下部要加密。角柱因为受力大,注意要增大纵筋直径并沿全柱高度加密箍筋。幼儿园为了幼儿的安全,防止运动中碰伤,不宜使用有棱角的方柱。4)考虑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柱子的纵筋宜大直径和大间距,但最大间距也不宜大于200mm。从防止出现裂缝的角度考虑,梁的纵筋宜小直径好和小间距,但钢筋间距必须满足构造的要求。5)如果进深梁与构造柱相连接的的高度大于300mm,规范规定,梁端1.5倍梁高范围内的箍筋宜加密。次梁弹性支承在墙体上或者次梁的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梁端的弯矩为零,此时的支座可按简支设计,但安全期间,梁端的箍筋必须加密。

3结论

本文针对砖混结构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遇到的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供设计人员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文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李利华

砖混结构设计论文 篇2:

浅析砖混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措拖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在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从而完善砖混建筑结构设计,力争使砖混建筑实现耐久性、安全性和适用性。从地基基础、裂缝控制与抗震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砖混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砖混结构;地基基础;裂缝控制;抗震设计

1、地基和基础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又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它的勘察、 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实践表明,建筑物事故的发生,很多与地基基础问题有关,而且事故一旦发生,补救并非容易。所以地基和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地基和基础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范围、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方便施工等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权衡利弊,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以便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工作。对软弱地基和不均匀地基尤其如此。

(2)地基压缩变形大小与上部荷载值成正比。因此,减轻结构自重是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对于基础,可以选用自重轻,覆土少的基础形式,如宽基浅埋,空心基础,薄壳基础甚至箱形基础;或设置地下室、半地下室,采用架空地板,取代室内填土。对于上部结构,可以选用预应力、轻钢结构和单位容重小的轻质墙体材料,以减轻对地基的压力,减少地基沉降。

(3)合理布置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纵墙拉通,避免转折多变,凹凸复杂。建筑立面应尽量避免高低参差,荷载差异大,或开设过大的门窗洞口,削弱墙体,使房屋建筑质量重心与刚度中心基本一致,提高房屋自身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4)在长度较长的建筑适当位置、平面转折、高低参差、荷载差异大、地基或基础类型改变的部位,设置沉降缝或连接走廓,从屋顶到基础断开,把建筑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大,长高比较小,自成沉降体系的单元。

(5)对于软弱和压缩性很不均匀地基上的建筑物,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情况,采用刚度较大的基础类型,如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片基础甚至箱形基础。

(6)新老或相邻两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对地基产生新的附加应力和应力叠加,引起不均匀沉降。

(7)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 ,应分期分段组织施工。一般应先建荷载较重的高层,后建较轻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

(8)房屋竣工后,不宜随意改变房屋的使用功能,增大使用荷载或任意加大地面厚度,防止地表水渗入地基。

2、裂缝控制

(1)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砌体干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 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严格按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要求设置伸缩缝,裂缝宽度不宜小于30mm。

(2)屋面应设置保温层和隔热层,优先采用装配式有檀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料屋盖,使屋盖与墙体连接改为“柔性节点”,即在圈梁与屋面板接触面上铺设两层油毡夹滑石粉 ,形成滑动层,这样可减少温度变形时墙体的推动力影响,防止墙体产生温度裂缝。

(3)屋面的温度变形与长度成正比,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檐口及较高女儿墙,宜每隔两单元在檐口上设置一道温度伸缩缝。

(4)根据砖混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顶层砖砌体混合砂浆一般为M2.5,可满足强度要求,为了防止温度裂缝产生,顶层混合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0。

(5)在房屋四角檐口下一定高度和范围的墙体配转角钢筋2Φ6 @500,或在房屋两端单元外墙阳角处设置构造柱,并至女儿墙压顶处 ,柱与墙体设拉锚筋,可防止女儿墙及外墙阳角处的包角裂缝。

(6)当房屋长高比较大时,房屋外纵墙门窗的洞口处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较弱部位,应在房屋顶层窗台下二皮砖处设置2Φ6钢筋砖砌体,提高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防止外纵墙出现“八”字形温度裂缝和产生水平裂缝。

(7)房屋空间较宽敞高大,窗口宽度大于1500mm时,应在窗台下二皮砖处设置2Φ6钢筋砖砌体,提高砖砌体抗剪强度,可防止窗台下产生水平裂缝。

(8)在房屋两端单元1个~2个开间的内外纵墙窗台下二皮砖处,设置2Φ6钢筋砖砌体,并在窗户两边缘设置构造立柱,立柱上下两端与楼层,屋顶层圈梁连接,将窗户形成混凝土构件“Ⅱ”字形封闭箍,防止窗户产生斜裂缝,对角裂缝,径向裂缝。

3、抗震设计与措施

(1)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及大的洞口两侧、楼(电)梯间增设抗震构造柱。构造柱可提高砌体墙的极限变形能力,增强内外墙连接的整体性,使砌体墙在遭遇强烈地震作用时约束砌体的坍塌崩裂,阻止砌体突然倒塌,刚度退化慢。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沿墙高度每隔500mm设2Φ6拉结筋。构造柱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其上下连续性,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层高且不宜大于4.2m。

(2)设圈梁。圈梁的作用是箍住楼板,贯穿墙身,增加建筑物整体性,发挥各片砖墙在平面内的抗剪承载力,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抵抗地震和其他振动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由圈梁和构造柱等延性构件组成的带钢筋混凝土边框的抗侧力体系,对砌体结构形成分割、包围,虽然整个砌体的承载力提高不多但可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使其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防倒塌能力大幅度提升。

(3)采用配筋砌体。由于砌体本身的抗压强度低,抗弯、抗拉强度更低 ,所以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但水平配筋砌体墙承载力随着配筋率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形能力也与之成比例提高,比无筋砌体墙的变形能力也提高1倍以上。

(4)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规整性是整个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重要的内容。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使各部位受力均匀,减少薄弱环节。如果无法改变建筑的布局,那么可以通过设置防震缝将复杂的建筑分成规则的单元,减轻震害。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因为房屋两端外墙角容易发生破坏,并且楼梯设在尽端也不利于人员的疏散。楼梯间的横墙由于楼梯踏步板的斜撑作用而引来水平地震作用,破坏程度比其他横墙要严重,所以楼梯间横墙宜贯通房屋全宽。

(5)控制房屋的高度、层数、层高和高宽比,砌体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不应超限值。历次震害证明,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 ,它的地震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控制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对减少地震时带来的震害有很大的作用。现行GB500112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有了强制性规定,在设计中房屋总高度及总层数应满足上标的限值,故减轻自重、减少层数、 降低层高是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6)结构体系要合理,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应优先采用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横墙体,纵横墙共同承重的房屋既能比较直接地传递横向地震作用,又能直接或通过纵横墙的连接传递地震力。纵横墙布置宜均匀对称。平面内对齐贯通,上下连续,减少砖墙、楼板等受力构件的中间传力环节,做到传力路径简单明确合理,不中断。楼板要有较大的水平刚度,尽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宜采用预制楼板。

即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中的条款,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应使平面布置规则、对称;立面和竖向设计应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应均匀变化避免有突变;尽量选择有多道设防的结构体系;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以及在结构材料、场地地基方面的选择等诸如此类与概念设计有关的原则。砖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改进(1)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设置和连接规定,取消了可以隔层设置圈梁的要求。(2)对楼、屋盖与墙体连接的要求也有提高,为了加强楼、屋盖的边缘构件,即使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亦应沿周边加强构造配筋以保证楼板边沿与墙的可靠连接。(3)对于大开间、少横墙的砖砌体建筑、提出应降低层数和高度的要求,或者采取一系列的补强措施,以弥补由此带来的不足。(4)对于教学楼一类的,横墙很少的建筑,应严格控制建造层数和高度,即比一般的砖砌体结构降低两层或 6m,同时,还需从抗震措施上加强,来保证此类结构的整体安全。

作者: 章永清

砖混结构设计论文 篇3:

砖混结构设计心得体会

摘 要砖混结构是多层住宅的常见结构形式,做好砖混结构设计至关重要,结合工作经验,谈一下对砌体结构住宅设计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砖混结构;体会

砖混结构对墙体上下开洞的连续性、横墙间距和墙体局部尺寸限值的要求等比较严格,怎样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好砖混住宅是本文主要的主题,以下是本人在工作上的一点设计体会。

1砖混住宅结构方案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1.1层高和总高

当结构设计人员配合建筑人员完成方案设计的时候,首先应确保房屋的层数或总高度不能超出GB50011-2001中7.1.2条的限值。现在不少建筑采用了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应注意6、7烈度时采用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不低于粘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粘土砖房屋减少一层,高度应减小3m,且混凝土构造柱应按增加一层的层数所对应的粘土砖房设置。普通砖、多孔砖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底层框架砖房的层高不应超过4.5m。若因建筑功能要求,某楼层的层高超过规定限值时,应于该楼层承重墙沿墙长每隔不大于2m增设一根构造柱。

1.2楼梯间的位置和相关构造

砖混结构的楼梯间不应设置在房屋的终端和转角处。同时根据抗规要求应在楼梯间的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设构造柱,并应楼梯休息平台板标高处增设圈梁或配筋砖带,在顶层楼梯间增设水平配筋带或圈梁等。

1.3承重纵墙和横墙

多层砌体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三道承重纵墙,且每道纵墙沿各自轴线对齐、贯通。这项规定在执行的时候还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有所调整,例如位于新疆自治区的砖混结构可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则》认为纵墙错位相差很小时(小于900mm)可近似看错为一道纵墙。但若因建筑布局必须错位时,每段纵墙的高长比不应超过相应烈度的房屋高宽比限值,较窄墙段的两端还应增设构造柱。横墙间距应根据屋盖类型和烈度查表,例如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砖混住宅,应控制其横墙间距不大于15m。但当多层砌体房屋设置的大会议室横墙间距超过抗震规范的限值,其外纵墙除应在与横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外,各开间窗间墙均应于轴线处增设组合柱,此构造柱和组合柱均应至少向下延伸一层。

1.4洞口检查

房屋的承重外墙,每个开间最多只能开设一个窗洞,当同一个开间兼有门和窗时,门与窗应连成一个洞口。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等宽。应尽可能使门窗洞口上下对其,这样及利于施工,也利于抗震。另外,多层砌体房屋中常在墙体内设置烟道、风道、垃圾通道等,布置时必须注意不应削弱墙体。

1.5墙体厚度检查

砖墙的厚度较厚,设计时一定要细心检查建筑图中关于墙体材料的定义,一定不要把隔墙和承重墙混淆,如果建筑上要求是隔墙的,结构专业自己为了抗震效果把隔墙改为砖墙又没有通知建筑专业,后果可能使得房间用起来很不方便。本来可能是刚好能放置一张床位的小卧室,可能就会因为墙体厚度的改变而不得不改变功能。而且隔墙变为承重墙体后,也不方便甲方后期的房间装修改造,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经济纠纷。

根据新疆细则,当地下室承重砌体墙厚度不小于底层墙厚的1.5倍,地下室现浇钢筋砼顶板厚度不小于150mm,且采用双层双向通长配筋时,每层每个方向配筋率不小于0.25%时,地下室顶板可作为嵌固端。

1.6圈梁高度

按抗規7.3.4的规定,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但在确定地下室圈梁高度时,还应根据地下室外墙窗口高度、面层厚度综合确定,同时还要确保地下室门洞高度。对于屋面圈梁,当有悬臂女儿墙时,圈梁的配筋和高度还应满足抗扭承载力和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

设置圈梁时除了按规范要求确定位置和间距外,还应注意在规定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

2砖混住宅结构应注意的构造措施

1)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尤其注意构造柱上下端箍筋应加密时的配筋。在墙端有构造柱时应锚入构造柱,当墙端无构造柱时,应将水平筋弯折成直钩。2)对住宅阳台当窗洞净宽大于2.4m时,洞边应加设构造柱。3)当在住宅顶层有跃层构造柱间距过大时候,除将抗震墙及相应的纵墙构造柱加强外并向下延伸一层外,应在顶层处新增构造柱,且应将该构造柱向下延伸一层。且此时应将新增构造柱下相应的圈梁配筋增大。4)在地震区,砌体房屋的圈梁应符合抗震规范GB50011-2001表7.3.3要求,现浇楼盖不单独设置圈梁亦未沿墙周边设置加强钢筋,该加强钢筋一般可用2φ12mm通长筋平放或竖放于墙中板边,与板的钢筋绑扎,两端可靠地锚固于构造柱内。当圈梁设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底时,预制板应相互拉结,且从其板端伸出的“胡子筋”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5)对于住宅中加大的客厅,有较大的梁支承在墙上或砌体柱上时,支座处应设置抵抗水平向作用的措施:加大梁的支承长度(不少于500mm)、支承处墙内若有构造柱,则应增大构造柱内配筋,也可设置仅承担地震竖向荷载的钢筋砼梁柱结构。6)对于主卧中卫生间等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3.3.3.1条采取拉结措施,做好轻质隔墙两端与主体墙体的拉结措施。

3结语

砌体结构设计是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对建筑物功能要求改变,又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得以实现和解决,本文提出的几点处理措施和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3]苑振芳.砌体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施楚贤等.砌体结构设计与计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3.

作者:肖 楠

上一篇:港口物流发展论文下一篇:医院会计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