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2024-04-15

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精选8篇)

篇1: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长洲乡百乐小学    罗 警

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有会思维才能学好数学。在设计计算机如何辅助课堂教学时,应力求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讨论、想象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几大特点,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一)多媒体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完成思维过渡。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直观性有助于形成鲜明、准确的视觉表象。它可以减轻学生从感知具体事物转向理解抽象概念这一过程的负担。那么,仅仅完成感知具体事物这一任务就可以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认为: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感知只是作用之一,而重中之重在于过渡(又称转化)。

在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其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推导出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节课总的设计思路为:步骤一: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面积),得出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面积的结论;步骤二:建立起每排个数与长,摆的排数与宽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知道长、宽可以求面积的结论;步骤三:把各种不同的摆法列出来,通过对一组数据的研究,得出S长=a×b 的结论。应用这个公式,学生分别计算出几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把最后一个图形抽取出来,观察出它是一个正方形,从而总结出S正=a×a。根据总体的设计思路,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在于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进行了步骤一后,我向全班同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每个同学的学具袋里都有不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请你用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摆成一个长方形,并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这时,全体学生通过拼、摆等动手活动,获得了感性的认识。那么,如何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呢?我请相当一部分同学来汇报结果,把大家的答案全部列在黑板上。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把本节课的重点由研究图形过渡到研究数据上。接着,我从中任意选取三组,列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请同学观察图形及面积、长、宽这三组数字的对应闪烁,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吗?”学生一眼就看出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与宽的乘积这一规律,接着我又提出疑问:“你们发现的只是这三组数字的规律,其它的长方形有这样的规律吗?我们一一来验证黑板上的数据”。通过对这一系列数字的研究,学生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我又安排了四个图形,请同学应用公式计算面积。在计算完最后一个图形后,很多同学都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正方形。我问:“正方形的边叫什么?它的面积怎样计算?”,这样,很自然地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比较巧妙地完成了两个过渡。第一:由对图形的研究过渡到对数字的研究;第二:由对长方形面积的研究过渡到对正方形面积的研究。这样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从直观、形象入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层层深入,逐步完成理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二是知识间的衔接自然,在巩固练习中完成了对正方形面积的研究,学生易于接受;三是在教学中渗透了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这一思想,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二)多媒体教学操作方便,易于学生理解动态过程。

为了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课上可增加动手操作和分组讨论等活动。那么,有了这些形式,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的过渡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考虑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以及多媒体如何与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使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能加大课堂教学密度,使电脑演示与学生动手相结合,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让学生在课前作好准备,用两个任意形状的同样大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摆在桌面上,思考这个图形的底、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这个图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第二:在新课部分请同学汇报课前参与的结果,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演示的过程(如图);第三:根据每组图形的演示与比较,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2。由此可看出:学生拼摆的动态过程由计算机来模拟演示,发挥了它快捷、操作方便的特点。

在这节课中,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我认为,这样设计还有以下几点好处:

1. 激发了学生课前参与的热情。教师们常讲“预习”的重要性,其实,预习就是让学生课前就参与知识的学习,为课上的学习打基础,作准备。学生在课前就找到多种答案时,教师应立即竖起大拇指:“你真了不起!”这样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一定心理学意义上讲,也是完成了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转化工作。

2. 节省了教学时间,使练习更充分。思维需要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前就基本上确定了思维的方向,那么课上会避免走一些弯路,从而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学生在操作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那么,课堂中,利用计算机可以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较模糊的认识再次形象地展示出来,观察它的动态过程,巩固这一抽象概括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东西变得清晰,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有了思考的捷径,缩短了新授环节的时间,在练习中就可以多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题目,从多角度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练习更充分.

可见,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既为我们优化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又为在学科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

 

篇2: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组:刘继贤/文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学改革蓬勃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拓展了一个新的空间。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不考虑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真正作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没有有机的整合,发生了错位,走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下面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件制作一味追求时髦,装点门面的媒体教学成了公开课的“制胜法宝”

勿庸置疑,多媒体教学由于调动了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使教师可供选择的空间扩大,使教学更加灵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课堂的沉闷气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师生都领略到现代技术的魅力。它的蓬勃发展也正证明了它不可抵挡的优势。然而,也许是沾了现代技术的边儿,现在多媒体教学变成一种潮流,于是乎,一节公开课,教师费尽心机地苦战多日,将课堂教学等同于演电影、电视,气势磅礴、色彩艳丽,场面壮观,使整个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在课堂教学中,看似师生互动,学生热情,教师点拨,实质是以“点击”替代“点拨”,以“生机互动”替代“师生互动”,师生被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牵着走”。使学生的热情更多的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放到热闹的场面上,却把课堂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却抛之脑后。这样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画蛇添足,无意间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二、多媒体运用呈垄断之势,忽视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不管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一原则进行。过去,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因素。现在,随着教育改革及创新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重视。但仍然有不少教师,教学老一套,虽然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依然摆脱不了满堂灌的教法,课前将教学过程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成若干步骤,从课题到习题,从问题到答案,从字词句到段篇章等,都用固定的程序将其链接起来,教师画地为牢,学生亦步亦趋,将课堂本应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既不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又不能进行精要的板书。教学中只见机器不见人,教师成了多媒体的附属品,鼠标的“仆人”、课堂的放影员,真正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少,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教师的亲和力不强,师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冷漠和隔阂,其教学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

三、忽视学科的特殊性

各门学科之间有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各科有各科的特殊性。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用课件代替一切。如理化生学科是初中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做好每个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用多媒体代替实验,用多媒体摸拟实验来进行演示,实验只是为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得知识,因为它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与操作技巧,虽然用多媒体可以摸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毕竟是“模拟”实验,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影响很大。

篇3: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使美术教学的情境感更真实

在初中美术课上,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枯燥的语言和课本上有限图片的结合,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学生既体会不到书中热切的情感, 教师也很难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美术作品中丰富的色彩, 学生容易在消极的情绪下, 被动的接受枯燥无味的图文重复。而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图形图像、优美的音乐、动感十足的视频, 从而创造更真实的教学情境, 能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感官, 从而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美术的氛围, 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在制作美术课件时, 为了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主题的理解和对教学知识的认识, 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空间, 可以设计简单的动画效果, 并挑选恰当的音乐或歌曲作背景, 做到视与听结合, 情与景交融, 给学生一种全面的美的享受。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更好的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传统美术教学的欣赏课上, 往往是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 老师在旁讲解, 只能是照本宣科, 缺乏对美的艺术欣赏的情趣, 欣赏教学势必沦为说教。更可怕的是, 无论老师如何用文字表述, 都难以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色彩鲜明的图画, 更谈不上如何去讨论自己的观点和提高鉴赏的水平。欣赏美术作品的认知过程依赖于视觉形式进行, 并且是多多益善, 课本上只能提供有限的美术作品, 而且无论是在表现效果还是画面的鲜活程度上, 多媒体教学中所能提供的点、线、形、色的画面吸引力远比课本上的图片要强许多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欣赏到各类美术绘画作品, 提高欣赏知识的传播密度, 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能拓宽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在设计与应用教学中, 以往的课前准备, 需要绘制各类图画, 而很多图案的制作和完成都比较繁琐, 填色的技巧也比较细致, 因此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各种图形的绘制和着色, 却都非常方便快捷, 比如说绘制单独纹样, 就可以很快的在电脑中制作成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 各种图案中点、线、面等元素的重复组合、渐变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在电脑中就变得尤为简单。而在学习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和在生活中的运用时,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教学幻灯片, 首先安排一组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接着展示一组二方连续纹样, 然后出示一个基本纹样, 在每一次点击鼠标之后, 基本纹样都会自动地向左右或上下不断地重复和排列, 形成一个长条状的花纹。这样学生在观察动画制作过程后, 可以总结出二方连续的概念。运用多媒体技术, 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四、如何有效的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及教学顺序, 围绕着教学大纲和内容搜集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优选, 围绕自己教学目标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在当今信息充裕的互联网时代, 可以很好的找到符合要求的教学资料, 例如, 我在上外国风景画、静物画欣赏这一课时, 可以把每个流派的绘画作品按时间归纳, 按风格特点归纳, 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会比较, 并配以恰当的音乐, 真正做到声、色、形的欣赏。在教学过程中,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用课前准备好的多姿多彩的课件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知,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 通过积极的思维掌握知识。充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情境, 运用美观、生动的图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进入21世纪之后, 传统美术的各种表达形式无论得到了什么样的丰富和改造, 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 它们的地位都将发生变化。与传统美术相比, 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数字美术正逐步走向前台, 这些新的美术教学形式也慢慢的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美术本身就是一门以视觉传达为核心的艺术,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多媒体教学的强大优势已不可避免的为我们所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使用, 尤其可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改善教学效果, 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摘要:现代生活中,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其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各个领域, 其强大的功能已被人们所认可, 在初中教学中, 因其具有图文并茂、直观快捷等众多优点, 可以为美术教学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 计算机多媒体将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阐述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所带来的更简单快捷的方式, 及其所诠释的美术的新的意境。

关键词:现代美术教学,多媒体,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铭.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 2003.

篇4:谈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导入部分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导入,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 课堂导入有很多方式,如下几种:

(一)音乐激趣导入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月光曲》一课记叙的是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课文以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暗线是贝多芬的情感起伏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由盲姑娘情感变化交织而成的。要想讲清这两条线索,体会课文内容的含义,重要的是讲好开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体会。我是这样处理的,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后,立即播放《月光曲》乐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悦耳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此刻,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气道来:“现在我们听到的是钢琴曲──《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它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的巧妙点拨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探究的心理,又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月光曲》的欣赏,也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导入

在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进入课文的意境。

二、讲授部分

(一)置疑启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重点讲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词句,重点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小学语文《草船借箭》中的“神機妙算”一词是课文最后通过周瑜的话出现的,这是周瑜自叹不如的感慨之言,也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高度概括,光理解“神机妙算”一词,学生很难体会人物的性格,悟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必须放在借箭过程中去理解。故此应围绕“神机妙算”启发思考:在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借箭的经过,同时配合使用复合投影片。讲“去借箭时”,推上底片。投影出现一支船队连接向北岸开去。“受箭时”,放下复合片,呈现的是船队头西尾东一面受箭的情景。诸葛亮下令调转船头时,把投影片翻过来映出,出现的是船队头东尾西另一面受箭的情景。投影的演示,使学生看清了借箭的全过程,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引读,学生各抒己见的议论,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井然有序。学生认识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在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谋划,进而体会到,诸葛亮能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他运筹帷幄文治武功的经天纬地之才,及其胸怀天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气魄。

(二)直破难点

例如小学语文《黄河象》一文,属于科普作品,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推理过程。让学生参与科学家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支配、运用已有知识,从中探求真理,发现真知是培养思维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于是我把阅读的思维突破点、结合点安排在假设推测成因结论上。如讲《黄河象》一文,即采用变序式教法,先讲难点第四段(推测依据),再讲第二段(故事过程)。设计制作投影片(刚发掘时象骨架图),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投影,动脑思考:(1)发掘时为什么先发现象牙(2)骨架为什么斜斜地插入沙土里为什么脚踩砾石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大胆地假设推想,再让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各组代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修正,不断完善。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成因及小结:先发现象牙是由于黄河象落水时曾抬头呼救过;从“沙土”和“砾石”可以推测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曾是一条河;从“脚踩砾石”可以想象黄河象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在推测中,学生的头脑进行了一番紧张的比较、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活动,直接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堂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学习《挑山工》一课,讲读后,投影片:在高高的山上,一条通向极顶的小径,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肩负重担,正弓着腰向上攀登。学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见解。通过热烈讨论认识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在心中树立起一个目标,朝着目标像挑山工那样,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不停地攀登,就一定能够达到胜利的顶峰。这样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地印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永远攀登的形象,这种印象对于学生以后踏上人生之路,将起到多大的作用,是我们现在难以估量到的。

篇5: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小学 宋海燕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电教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时,我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完全由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机器人,机器人的一个手臂可以动作,并配上了录音:“咳,大家好!我是机器人小天星……这节课谁表现最好我就和谁交朋友。”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然后,我让学生指认机器人身体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这样的导入,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首先让学生看到的是自行车、汽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接着再将它们的`轮子换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形状,这样学生个个笑得前仰后翻,连连摇头。最后换成椭圆形的,同学们都说:“也不行,没法走。”教师接着说:“为什么圆的轮子就行呢?而其他形状的都不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话,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兴趣达到高潮,寻求知识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时,教师再讲新课,效果很好。利用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电教媒体可为重难点创设巧妙的突破

数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我在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通过电教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目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条棱通过移动和相对的棱可以完全重合,从而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这一结论。这既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将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习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电教媒体可为实践操作教学强化感知

利用电教媒体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操作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使学生真正能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电化教学能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转化时,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有些学生对转化的过程还是理解的不够透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在教学时通过电教媒体动画演示剪、拼、移的过程,然后再通过电教媒体进行转化前后的比较,使学生清楚的认识转化过程,这样利用电教媒体教学使学生强化了感知。

四、电教媒体可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在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思维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圆柱、圆锥的认识”时,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圆柱是由长方形围成或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形成的,然后,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图形的旋转形成过程,学生很快在大脑中形成图形在空间变化的印象;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让学生展开思维去想象一下,圆锥是怎样形成的?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图形形成过程,圆锥是由一个扇形围成或直角三角形以一直角边为轴旋转而形成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篇6: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现代教学媒体较之传统教学媒体,有着显著的优势,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画面以及逼真传神的声音,科学地展现大千世界的宏伟与微观,“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具有设备电子化、教材形声化、教学过程再现化、表现方式多样化、教学形式新颖化的特点,因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积极思维,唤起审美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凭借一篇篇课文为范例,以作品欣赏和阅读理解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各项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活动受信息传递媒体的限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现代教学媒体较之传统教学媒体,有着显著的优势,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画面以及逼真传神的声音,科学地展现大千世界的宏伟与微观,“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具有设备电子化、教材形声化、教学过程再现化、表现方式多样化、教学形式新颖化的特点,因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积极思维,唤起审美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历来被许多人公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情感体验,通常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课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音材料,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创设一种悬念或愉悦的情境。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精神。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进而产生一种探究课文内容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集中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沉浸在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心灵得到净化。

2.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计算机能为师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难免枯燥无味。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轨迹运动,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静态的图画可以像动画一样变化移动,可以像流水般呈现一幅幅变幻的图像,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口技》中,利用多媒体呈现许多动物的图片,运用动画模拟动物的叫声,将学生引入到即将学习内容的有关情景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3.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反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地过度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三峡》一文的教学中,三峡的风光,文章是怎样把三峡形势的险峻和优美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据课文设计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借助幻灯投影,物象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两岸连山,略无缺处“的意义,对文章的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整合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借助幻灯,点明文章题旨;利用课件,理解课文内容。在运用媒体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我们再组织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能力。例如,学习《春》这篇课文时,在播放了课文录音后,我们马上便组织学生理清结构层次,弄清文章主旨。如果单凭学生自己去分析,很难较好地把握。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可以让学生按课文后面的网址去浏览网上信息。然后,教师组织综合汇报各种信息,师生共同甄别比较。最后,学生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独立确定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指导品读,激发创新,培养思维能力。

多媒体提供的现象清晰、直观、生动,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到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间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多媒体教学在日渐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针对目前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情况,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语文多媒体教学也要注重情感,不要过于强调娱乐,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所选择的影视、音乐、图片等资料一定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 制作的课件千万要注意,不能过于体现娱乐性,而缺少文学性。过于色彩感,过分的强调学生的欣赏,会使课堂过于活跃,上课时虽热热闹闹,却偏离了教学主题,导致学生认为语文多媒体教学课好听,好玩,但没有教学重点。提倡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进行语文教学,但一定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指导到位。千万不要把网络变成了游戏机。文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必须注重情感的体验,要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不要简单的用图片来代替学生的诵读、感悟。

2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要适当合理,不能脱离实际。

第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密度强,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包容大量课文内容和课外知识,通过点击鼠标就能展示给学生。大大地节省教师的教学板书时间,一目了然的板书亦能让学生轻易掌握,往往一课时可以上完传统教学两个课时或更多的教学内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运用不适当,非常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倦,幻灯片的播放学生很难做好充分的笔记,如果加上很多的习题必将形成变相的“题海战术”,很可能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过多地、不结合实际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时不但收不到应得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不能紧密地与教材、教学要求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教学目标不能实现,甚至完全脱离开书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和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因此,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应该以语言和文字为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将视觉、听觉有机融合,提供教学所需的视听形象。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语文能力的转化阶段(语言文字内化阶段和语言文字的外化阶段)的不同特点,合理使用多媒体。

也就是说,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语言文字内化阶段要慎重使用多媒体提供的视听形象,以避免视听形象对语言文字的冲击;在语言文字的外化阶段则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视听形象调动学生的情绪兴趣,为语言表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3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它亦只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唯一的,不能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会致使学生感觉是看教师演戏,教师只是一个“解说员”,形成“以机代人”或“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本教育,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重视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比以机代替更为重要,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讲解,通过灵活的或适当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行之有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对课文的朗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多读是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因为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力最旺盛的阶段,这个年龄智力和技能的主要优势就在于记忆。学生读的次数多了,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也会逐渐加深,不但可以锻炼其记忆的能力,又可以发展其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往往会形成教师的一言堂,由于人机交流方便,界面好,操作方便,教师往往只注意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上很少注意到朗读这个重要环节,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需要注意屏幕上出现了什么就可以了,很容易形成疲劳,也不能有节奏地调节课堂气氛,不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学生的印象自然也就不深刻了。

篇7: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朱少华

(巢湖学院 教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发展。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并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 信息化; 效果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Zhu shao-hua

(Chaohu college Eduction department,Anhui Chaohu 238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cience, Rising the education level and education of human.Multimedia teaching with its distinctiv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content-rich, vivid image of the teaching situation,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discusses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use of the status quo and mode of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nalysis.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multimedia;technology; information;effect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及现状分析

(一)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育。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

(二)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

根据作者戴琴和冯正直对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作者采用自编半开放式问卷《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情况调查单》,共18题。教师问卷包括对多媒体的认识、制作、使用、评价和对学生的了解5个方面,学生问卷包括对多媒体的认识、需求、评价及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4个方面。调查的结果是:

1、教师对多媒体的制作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多、手段单

一、字多、字体与背景不易分辨,图片、动画、视频应用较少,多种媒体链接的百分比不足50%。使用中讲解速度快,操作不熟练,少数教师播放有困难。不同职称教师对多媒体应用的喜好有差异:初级职称教师应用图片多,幻灯片上字多,喜欢鲜艳的背景;中级职称应用动画多,讲解速度偏快;高级职称应用视频多,喜欢浅色字,讲解速度快,播放有困难。

2、学生对多媒体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师多媒体的使用满意率随着学生学历的增高呈下降趋势,研究生满意率最低,少数学生认为多媒体质量较差,中高级教师与研究生选择相近,喜欢 内容、形式简洁;初级教师与专、专升本、本科学生选择接近,喜欢具体、丰富、新颖;各层次学生均喜欢图像;在对学生的了解所设的5个选项中,除丰富和新颖外师生在其它项目上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教师对学生较了解。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方兴未艾,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以计算机为中介,通过人机交互功能来完成教学目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

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征,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

多媒体教学具有的特点是: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资源不仅来源于本地电脑,而更多的来源将是分布在网上的信息。网上有各学科同步教学课件、同步备课素材(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内容丰富,拓展得当,对教师在教学的构想、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以及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都有极大的帮助,师生可以浏览公共资源、个人资源,也可以上传资源、下载资源、教案上传、教案备份等操作。师生通过联网迅速地得到世界上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所以说多媒体教学信息来自于世界各个角落,其信息呈现多元化趋势。

(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综合化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促使了教学方法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综合化以下几种:

1、协作讨论法

协作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辨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双方的学习与交流仅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协作学习的机会。多媒体教学则不但保证了教学双方随时、随地的学习与交流,而且还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从而使他们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共同讨论、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全面的认识。讨论法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思考问题,在思考、分析、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兴趣,同时又能收到在启发诱导下举一反三的效果。

2、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安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去发现所学内容的事实、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的思想是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

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要适应这种急剧发展变化的形势,人们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必须终身学习。因此,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3、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我们可以从搜集资料、处理教材、创设情境等方面入手实施模拟教学并在事实过程中改进模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声、画等技术溶为一体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接合起来,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5、自主学习法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氛围。由于多媒体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关系,因此它为学生创造性地提供了多途径、多方式学习知识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三)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丰富化

传统的课堂班级式教学,是集体化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人的个性和特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多媒体教学方式则是集体化和个体化二者的有机结合。利用网络学生可参加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组,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发言,发挥各自的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进行分工合作,最终通过讨论达到一致的答案,这就使得课堂学习、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交互辉映。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开展多媒体教学,充分使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是基础,因而多媒体教学在吸收与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等媒体长处与不足 的同时,将现代诸多媒体特点融为一体,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体手段,确保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五)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个性化

网络环境的多样性,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教和学,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三、多媒体教学在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有着巨大优势,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并且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容易流于呆板僵化

现在出版的教学软件能够被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主要是PPT、方正奥思、3D动画等,教学软件的开发还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即使一批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制作,而成型的东西往往时间一长就易流于僵化呆板。

2、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

传统的备课,有参考书、备课本、笔就够了,而多媒体教学则需用微机。多媒体教学要求不仅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精神,而且要结合微机的特点来编制电子教案;不仅要输入文字还要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图片或电影画面;不仅要将内容准确地讲授出来,而且还要通过微机的视听效果表现出来。因此,教师熟悉内容只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环节,而熟悉微机、掌握微机的各项功能成为多媒体电子教学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必须学习微机课,这在不远的将来,是可行的,但对于现在的尤其是年龄稍大点的教师,就有着一定的难度。他们编制电子教案的速度可能稍慢些,编制的效果也可能不能尽如心意。

3、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语言占主导地位。当然,有时也使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语言是抽象的,对于一些山水风景人物的描绘,却需要靠想象来丰富起来。读小说中对于美人的描写,往往想象这远胜于一个活生生的人。电视剧把这个人物演出来,往往让人大感失望,这不及想象中的美丽。多媒体教学中,画面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收到了具体、形象、易懂的效果,勿庸语言,它也降低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不断缩小。

4、教学课件的质量参差不齐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参差不齐,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重形式而轻内容,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美观漂亮却内

容匮乏的黑板报。计算 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 网络 功能,但许多课件都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三大功能。而且由于课件的开发技术还不成熟,整个教学都是按事先设计好的模式和流程进行的。因此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组织课堂活动,不能像教师一样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节奏,觉察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回答,结果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屏幕、记笔记,学生淹没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学习变得既枯燥又使人疲劳。

5、学生的多媒体“排斥心理”

现在的高中生还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枷锁,相对于多媒体教学,学生更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他们早已习惯了“一张嘴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教学。相比之下,当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他们反而不适应。在调查中,有一半的学生还认为教师这是在“偷工减料”(因为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省去大量的书写板书的时间),或不负责任。

6、教师在操作运用不当

在学校,不少教师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自己开发制作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或是使用课本随带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将整节课从展示教学目标到课堂教学的导入,从复习旧内容到讲授新课内容,一直到课堂总结、课堂练习全部包揽到课件中。这样的课件的确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是机械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是—种现代化的“注入式”。这是一味追求教学的“技术含量”,而忽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7、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不当

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制作应遵循一定的规律,画面设计要科学、直观、生动、鲜明,才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体现。但由于部分教师对课件制作软件、课件制作要求不是非常熟悉、素材收集不够,将多媒体课件搞成文字教材的简单“翻版”;模拟实验、动画不符合科学原理,画面不够真实;画面构图、文字、色彩、配音等方面处理不够恰当,导致部分课件制作不够科学准确。

8、技术应用水平偏低

有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原有课本中的内容被堆砌和罗列在多媒体课件当中,或者是在此基础上插入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仅仅实现了纸质教学内容的电子化,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丝毫没有变化。这样的做法,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和设备的优点,盲目地将其取代,强势地加入了不必要甚至多余的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这既分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又剥夺了他们自由思考和想象的权利,不但显得课件内容突兀冗余、制作水平低劣不

堪,而且很难凸显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喧宾夺主,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递和思想启迪大大受阻。这使得多媒体教学变成了机械的教学模式,不但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技术同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技术优势,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和学习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水平,根本无法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9、课堂缺乏真实感

有些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缺乏真实感,过分地夸大或缩小,学生与机器交流本身就缺乏一种真实性,而多媒体教学中的画面又于夸张、虚拟,那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科学失去信心和丧失科学能力。(二)解决策略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1、要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要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高瞻远瞩,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明确设备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使设备生诱、贬值;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高度。

2、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

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

3、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

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4、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费时费力,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非常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

本来低级一些的课件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漂亮,采取更高级的多媒体手段做课件,这样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付出高倍的时间和精力,而

取得的效果并不与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相反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具的选择。

5、增进交流,促成资源共享

由于缺乏简洁、易操作的课件制作平台,使得课件的制作相当麻烦。如果能加强校内、校际之间的交流,促成资源的共享,无论是对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还是课件的使用率都将大有裨益。

6、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机要适宜

事实上,就使用的方便性和效果来说,常规教学媒体要更好一些。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的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会导致多媒体计算机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

7、所采取的图片和音频资料不宜过多,防止学生兴趣迁移

教师必须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否则,过分追求视觉形象,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把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成缺点。

8、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

多媒体计算机在丰富表象、补充文字教材不足方面具有很大作用。但是表象不能代替经验,不能忽视语言逻辑的作用,要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

9、课件信息含量很大,很容易形成无重点现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不同的形象来展示重点,并且要加以强调,让学生明白。

总之,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交叉互补。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具有存储量大、准确性高、直观性好、处理速度快、交互对话和逻辑判断等诸多优点。教师在教授具体课程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多媒体的课件教学可以使教师从课堂的板书及劳作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更多的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难点以及没有掌握的问题,恰当地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样才能更好提高教学效果。

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力求做到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避免滥用,要重视教学主体的参与性,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重点在于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质量。

只要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课堂,从而开创教育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8: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含义和优缺点分析

1.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包含各种声音、图片、文字、图像、动画等多项内容的一种现代化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的主要载体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形象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同时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情感等因素更加活跃和集中, 这无疑有利于教师讲授教学内容, 传递有用信息, 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有着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

2.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在当今信息社会, 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在大家的面前,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也使得教师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更加充分。伴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初中的英语教师也都普遍采用多媒体来辅助课堂教学, 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在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几个比较突出的优点。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创设语言情境,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比如我在讲授旅行那一知识点的时候, 播放了一些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风景名胜, 通过多媒体材料学生对这几个国家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 上课时便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一时之间课堂气氛被调动了起来。显而易见, 这些生动美观的课件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如此, 多媒体的使用使得新课的导入也变得更加的有趣和自然, 因为多媒体能让班上的同学观察得更为细致, 有更为真实的体验。比如笔者在上《万圣节》那一课时, 事先在网上找了不少万圣节来源方面的资料, 还准备了不少世界各国庆祝万圣节的图片, 这样一来学生在无形中丰富了有关万圣节的知识储备, 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进而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课的内容。

此外,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能帮助学生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和图片等丰富的内容, 所以其往往能将课文内容简明扼要、直观易懂的展现给学生看, 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攻克学习的难点。作为一门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英语有着语言学科的共同特征, 都需要多加练习, 不管是听说读写的哪个方面。在这点上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标准的英文材料, 以可听或是可视的对话或情境, 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生活化的英语, 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多媒体教学所蕴含的信息量大, 且改变了教师费时板书所带来的课堂节奏缓慢的情况, 这些都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

3.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能承载很多的信息, 有的教师对此理解不到位, 认为教学效率取决于课堂知识传授的数量, 而盲目地增加知识传授的密度。笔者曾经见过有的教师将传统两三节课才完成的教学目标在一节多媒体教学中就全部覆盖, 可想而知她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的速度有多快。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不仅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 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和迷惘, 连课件都看得头晕脑胀, 何谈认真听讲, 跟上老师的进度?因此,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先摸清班上同学的情况, 从客观实际出发, 否则极有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此外, 多媒体教学有时会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只是一种信息的载体, 如果过度依赖多媒体则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本末倒置”, 因此教师不能过度片面的使用多媒体, 而忽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总是把握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而不是单纯地播放和解说那些多媒体课件。在利用多媒体服务课堂教学时, 要尽量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情况, 比如有的教师上课时没有准备把握教学目标, 而是过度地追求表面的美感和华丽, 这常体现在一些华丽花哨的课件上, 这些课件包括视频、音频等诸多内容, 信息量大又热闹, 在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这一问题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 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

二、完善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1.内容要精挑细选

多媒体所承载的信息量很大, 音频、视频、图片、文字都是信息的载体, 教师在选用多媒体材料的时候不能只图数量的多少, 而应当从学生的真实水平出发, 要本着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的原则来挑选所用的资料。过快的课件展示和过于表面和花哨的课件都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久而久之, 学生最终会厌倦英语的学习。因此,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来丰富教学内容时要综合考虑信息量和难易程度等猪肚因素, 好便于学生掌握和吸收。

2.整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

如前所述, 多媒体教学有着生动形象等诸多优于传统教学手段的特点, 但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 比如传统教学中的简笔画等对于课堂教学就十分重要, 以及教师漂亮的板书往往能让学生钦佩不已。因此, 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融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

3.设计好课件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 所应用的画面能简就不要繁, 画面太多复杂往往会分散学生的集中力, 一般每个画面都有自身所想要突出的重点,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抓主干, 舍弃过多的枝叶。要尽量做到重点内容突出, 主次分明, 以实用性为最主要的评判原则。

4.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多媒体只是英语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手段, 课堂的主体依旧是要学习知识的学生, 教师则依然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就算要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教师也应当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鼓励学生发问和探索, 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媒体手段在初中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辅助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 它以自身的特色, 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 同时增加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了不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是学生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方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媒介和手段, 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 取长补短, 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进而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以期取得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慧.试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特点[J].外语电化教学, 2000, (1) .

[2]李金.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J].河北教育 (综合版) , 2007, (11)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2001.

上一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下一篇:临床输血及申请分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