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放牧音乐教案

2024-04-17

草原放牧音乐教案(通用9篇)

篇1:草原放牧音乐教案

音乐与人生《 草 原 放 牧 》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学习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

2、引导学生听赏、分析并描述音乐。

3、熟悉歌曲《草原小姐妹》的旋律。【教学重点】

1、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2、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学生回答)音乐家巴赫说:“人生如同一首乐曲,只是看你要演奏何种乐曲!”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时刻都在谱写着适合自己演奏的乐章。生活中,很多人习惯在心情沮丧的时候听轻快的旋律借以疗伤;也有人喜欢“以毒攻毒”选择在悲伤中尽情渲泄。悲也好喜也罢,关键在于你能否从音乐里面感受到它的美妙,获取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与心态的平和。

二、新课内容

(一)聆听

1、让学生自主聆听赏《草原放牧》全曲,让学生在没有教师对音乐要素概念的提示下,学生是怎样去聆听、理解这首乐曲的。

2、简单介绍《草原小姐妹》的故事情节。

3、通过教师对故事情节的介绍,让学生有感情的聆听音乐引子、第一主题音乐,并再次谈对音乐感受,引出音乐要素的概念。

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4、介绍音乐要素的概念。

5、分段聆听音乐,在各音乐要素的铺垫下,让学生更细腻的理解音乐,并描述出每段音乐表达的内容。

引子:在力度由强-----弱,速度由快—--慢,的变化,给故事情节的发生做了场景铺垫。

第一主题:乐曲的主题清新活泼,充满活力,节奏轻活泼,具有舞蹈性,表现了两姐妹在草原放牧欢歌跳舞、天真烂漫的快乐情景。

第二主题:用琵琶模拟风雪声,主旋律若隐若现,表现了两姐妹为保护羊群,不畏严寒,与风雪博斗的情景。

问:从哪些方面去感受音乐的变化?有哪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讨论后小结出:节奏……)

6、再次聆听全曲,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二)歌唱

1、聆听歌曲《草原小姐妹》,熟悉歌曲主旋律。

2、看歌谱学唱歌曲主旋律。

(三)感受

1、聆听乐曲《草原放牧》的引子和第一主题部分。

2、聆听歌唱版的《草原小姐妹》

(四)体验

1、播放乐曲《草原放牧》引子、第一主题,让学生随着音乐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随着音乐描述的内容,用肢体展开律动。

小结: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无论是优美动人抑或是悲怆痛苦的,每一个跳动的旋律,犹如倾听每一次清晰的心跳,灵魂在时缓时急的韵律中被触动、被唤醒。音乐与人生就这样在一点一滴相互渗透,静静地回味,悄悄地释放,体验着生命中那份宁静、那份致远。生活没法彩排,永远都只是现场直播,祝愿朋友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播”出自己的精彩。

篇2:草原放牧音乐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引导学生感受草原英雄小姐妹在草原放牧的愉快心情,分辨两个部分的情绪变化。

2、通过听赏,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能准确分辨乐曲的两个部分,并能表现音乐情绪和内容。

3、记忆主题音乐,能哼唱第一主题。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要素,速速、力度、节奏、情绪等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激发学生自己创编律动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和内容。但对于听到的内容进行联想并把联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有待提高。3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律动、哼唱、竖笛等方式表演乐曲《草原放牧》,体验音乐情绪及内容。难点:

1、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所塑音乐形象。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体会乐曲意境。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律动

播放《草原赞歌》,随音乐律动

师:上课,同学们好!首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动起来!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情绪怎么样?你觉得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有人这首歌叫什么吗? 师:说的真好,你一定是个音乐爱好者,了解的真多啊。

设计意图:提前让学生预习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了解歌曲背景,对接下来的欣赏乐曲做好铺垫。

活动2【讲授】分段欣赏--第一部分

1、有歌曲引出乐曲《草原放牧》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刚才这首歌曲所改编的乐曲《草原放牧》,首先我们来听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听一听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出示琵琶

师:对,A段的主奏乐器是琵琶,那同学们,你们了解琵琶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琵琶,大家来看一看。首先看看他是什么形状的,有几根弦,琵琶是我国的民族弹拨乐器。由头和身构成,曲颈,半梨形音箱,四根弦。大家来听一下它的声音,清脆柔和的。它的演奏方式也很多样,比较常用的有弹、挑、轮指和扫弦,有没有人想来试一下? 模仿琵琶演奏

师:好了,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模仿一下,弹奏琵琶首先要坐直,两腿放平,将左手放在琴头的位置,右手放在弦上,我们用弹、挑两种方法来演奏,一起来试一下。(老师边唱边指导)遇到长音的时候,我们用轮指来表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恩,大家演奏的不错,注意弹的演奏方式使用食指,挑用的是大拇指,大家在演奏的时候身体摆正,头可以随着音乐晃一晃,我们再来试一下。

师:这遍演奏很专业了,那我们随着欢快音乐弹起来吧。

师:大家表演的真不错,那老师问一下,同学们有会弹琵琶的吗?这么多啊,那谁能给大家弹一段?我们掌声欢迎。师:弹得太好了,你先别急着回去,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模仿一次,大家随音乐来模仿她演奏琵琶时的手型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琵琶,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琵琶,通过模仿琵琶演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记忆主题旋律。

4、哼唱主题旋律

师:谢谢你的演奏,好了同学们,我们这首乐曲是羽调式,结尾音是6。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唱一下这段主题。用“啦”来模唱。(唱一遍)师:大家在模唱的时候要注意,这里面有一个66八度的出现,在模唱时,音高要唱准。再唱一遍。(二遍)师:唱得很好,这个主题有几个乐句构成?两个!通过刚才的模唱,你发现这个两个乐句有什么特点?也可以观察一下谱子

师:很好,你们发现了吗?这两个乐句很相似,但是是完全一样吗?不是,后两小节不一样。这种创作手法叫做变化重复。

师:这一遍我们来唱谱,速度慢一点,齐~(三遍)师:很好,刚才我们说过这段音乐情绪是很欢快的,很活泼的,那我们怎么唱才能体现出音乐的活泼呢? 师:说的非常好,那你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吗?唱一句就可以。你唱的非常好,谁还能用弹跳的声音来演唱?那我们大家也来学习一下,用弹跳的声音来演唱。(四遍)师:这一遍唱得非常好!设计意图:通过模唱、唱谱,都可以更好的记住主题旋律,同时引导学生用弹跳的声音演唱,纠正演唱技巧,也感受乐曲情绪。

5、竖笛吹奏主题

师:请拿出我们的小乐器竖笛,我们一起用竖笛来吹奏一下A段主题。注意这段主题里出现了低音6和高音6,它们的演奏指法相同,但是吹奏方法相同吗?师:所以大家吹奏的时候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吹第一遍)

21*cnjy*com 师:大家注意,我们看第一乐句的这小节(倒数第二小节),这小节里是前十六和后十六连起来的节奏型,吹奏时候要注意节奏的把握,气息变换的要快(单独吹一遍)。(再连起来吹一遍)

6、有请小乐手演奏琵琶

师:这遍吹奏的很好,请大家把竖笛放起来,那刚才了解了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会演奏琵琶,那有没有人能现场挑战一下,为大家来演奏我们这首乐曲的主题!谁能跳战一下?下面我们就有请他为我们大家演奏一下。有请。

7、加入节奏声势

师:真是小小演奏家,演奏的太棒啦,同学们听够了吗?那有请你再演奏一遍,我们一起来为他拍手伴奏。用这个节奏来伴奏(老师带领大家轻轻的拍手)X 0|X 0|X 0|X X| 师:表演的太棒啦,那下面我们分为两个组,一个表演组,一个伴奏组,我们将先后进入来表演。看好老师的指挥手势,由表演组先开始!我们共同完整的演绎一下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请你记住你一共表演了几次。

8、总结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演绎的非常好,刚才你们小组表演了几次,你们呢,那就说明我们这一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6次

师:每次出现的力度相同吗? 师:他是通过方式什么来增强的呢?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随着主题音乐的不断出现,加入的乐器更加丰富,管乐和弦乐,这就叫做协奏曲,我们这首乐曲就是以琵琶为主奏乐器,和交响乐队一起竞奏的演奏方式,叫做琵琶协奏曲。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草原放牧》就是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第一乐章。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部分,那你觉得我们这部分音乐表现什么样的场景?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姐妹俩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表现了姐妹俩在草原上愉快放牧的情景)设计意图:每一部分的欣赏都有相应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欣赏。问题的设计由简到难,层层递进。交给学生如何来欣赏,欣赏的方法。并达到教学目的。活动3【讲授】分段欣赏--第二部分

1、听B段,对比欣赏,情绪有什么变化,讲了什么内容。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乐曲第二部分,想一想,这部分音乐在情绪、速度、节奏上有什么变化。这部分内容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小舞蹈家表演并随音乐律动

师:听完了这段,说一说情绪有什么变化,这一段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这么美的场景,你们觉得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段音乐更好呢? 师:我觉得你的想法非常的有创意,你愿意帮我们把这美丽的景色画出来吗?那我们也随着音乐来感受奏一下这大草原上美丽的景色。我需要两个小姐妹来配合一下。请你们用优美的舞姿来表演,谁愿意来?在表现的同时,也请大家注意听,这部分音乐除了琵琶还有哪些乐器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照耀着美丽的大草原,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美丽极了,湖水静静的流淌着,羊儿在悠闲地吃着草,姐妹俩在草原上玩耍、嬉戏,高兴极了)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画,也画的非常好,他把我们表现的太阳、白云、湖水还有小姐妹都画出来了,真是栩栩如生啊。

师:那再来看一下,乐曲的第二部分分别出现了提琴、双簧管、马头琴、圆号、长笛等乐器,使我们的音乐表现的更加丰富和优美。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表现、画画,进一步了解这部分音乐的情绪和内容。活动4【活动】完整表现乐曲

师:好了,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请全体起立。(你可以用相应的方式来表现乐曲。当第一部分主题出现时,模仿琵琶演奏,也可按X 0 | X 0 | X 0 | X X |的节奏为主题拍手伴奏;当第二部分主题出现时,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活动5【活动】小结

篇3: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样地的自然概况

本研究于2010~2011年在新疆伊宁县的天然羊草草原进行。新疆伊宁县位于天山西段, 伊犁河谷中部。伊宁县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冬春温暖湿润, 夏秋干燥较热, 昼夜温差明显, 年均气温8.4℃, 年均降水257mm。

1.2 方法

1.2.1 植被调查

在土壤与地形条件相似的区域设立两条样线长600m, 在5~9月植被生长季的每月15号进行植物群落调查。调查过程中随机选取四个样方, 记录样房内植物种的盖度、密度、高度、频度以及生物量, 取四个样方的平均值。

1.2.2 土壤特性调查

在调查植被群落的同时采集不同深度 (0~10cm, 10~20cm, 20~40cm, 40~60cm) 的土壤样品, 测量土壤的水分含量以及0~10cm表层土壤的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中钾、镁、钙等金属元素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放牧强度对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放牧对草原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对草原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决定草原群落性质、结构及功能的重要指标是植物群落的组成[2]。放牧等人类活动对草原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五脉山黧豆、羊草等优质牧草减少, 而耐牧、矮小的糙隐子草、寸草苔等逐渐增加, 并逐渐被角碱蓬、赤碱蓬等盐生植物取代。其次, 放牧对群落盖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羊草种群的盖度逐渐降低, 糙隐子草、寸草苔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土壤裸露面积增大, 加速了土壤表面的蒸发, 破坏了土壤积盐和脱盐平衡, 如此恶性循环, 致使裸露碱斑出现, 植物消失殆尽。最后, 放牧对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差异性明显。

2.2放牧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首先, 放牧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从图2可得知, 放牧强度的增加导致土壤容重逐渐增加, 过牧时段的容重是轻牧时段的1.14倍, 主要原因是牲畜的反复践踏致使土壤表面被压实, 土壤空隙减少。其次, 放牧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由于土壤容重的增加, 导致土壤通透性、蓄水能力降低, 尤其是土壤表层含水量将逐渐降低。第三, 放牧对土壤p H值的影响。放牧强度以及土壤容重的增加, 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植被的盖度和密度减少, 地表裸露面积增大, 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 可溶性盐随着毛管水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 导致土壤p H值增加。最后, 放牧对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过度放牧导致土壤环境趋于干旱化、板结以及盐碱化, 导致土壤有机质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减少[3]。

3 讨论

本研究以新疆伊宁县的羊草草原为例, 从植物的群落组成、生物量、以及土壤特性综合阐述了放牧强度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过度放牧导致植物群落恶化的同时, 对土壤特性, 特别是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影响较为明显, 是引起羊草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 放牧活动对羊草草原的影响取决于三个方面, 分别是放牧强度、频度以及牲畜的种类。因此, 合理的、科学的放牧强度会促进草原生态平衡, 提高生物多样性。此外控制放牧强度以及放牧季节, 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草原管理机制对于维护羊草草原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羊草草原的植被覆盖程度和生物量取决于放牧强度的增加与否, 倘若放牧强度增加, 羊草草原的植被覆盖程度和生物量将随之减少, 盐生植物将取代优势羊草群落, 而群落结构将趋于简单化, 物种将向旱生化与盐生化演变。此时, 土壤中的水分、有机质、微量元素等的含量也将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因此必须控制放牧强度。本文研究全面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的植物群落组成、生物量以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得出采取科学的草原管理措施, 控制放牧强度, 尤其是春季限制放牧对于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植物,土壤,草地,生态,放牧强度,羊草草原,试验

参考文献

[1]敖伊敏, 焦燕, 徐柱, 等.典型草原不同围封年限植被-土壤系统碳氮储量的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10) :1403-1410.

[2]陈芙蓉, 程积民, 刘伟, 李媛, 陈奥, 赵新宇, 等.不同干扰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草地学报, 2012, 20 (2) :298-311.

篇4:草原夜放牧我们的激情

我一下子醒了过来,当然,他的微笑正在眼前,他的唇舌正在我的耳畔。然而我却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了,那浩瀚大地,那蓝天碧草,那如云羊群,那奔腾野马,更有远远近近珍珠一般散落的蒙古包。

草原到了。

我们下了旅游车,双脚踏踏实实地踩在草地上,那草地是有弹性的,绵绵实实的质感透过靴底传递上来,像是掌心与掌心相抵时的温暖。他接过草原人递来用银碗盛满的马奶酒,用无名指三蘸马奶酒,朝天一弹,敬天;朝地一弹,敬地;在额头上一抹,敬祖先。最后将碗中的马奶酒一饮而尽,他望向我,眼里荡漾着柔情,似有千言万语,他一饮而尽的,除了酒,还有什么?

我们俩合骑一匹马,马在起伏的草原上行进,有些颠簸,又像船驶在风波迭起的江面。我与他前胸后背地紧贴在一起,密得几乎没有一丝缝隙,我的小手握着马缰绳,却也被他大大的手紧紧握着。我们信马由缰。

身边有牧人在放牧马群,马队里有不同颜色的马,红色的,黑色的,白色的,跑得极快,从我们的身前一掠而过,像闪电,或是疾劲的风,昂扬的姿势令我们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地,我们的手紧握在了一起,我们的手握紧了缰绳,我们的座骑听懂了我们的语言,它也奔跑起来了。马蹄扬起一骑尘土,在我们的身后。路边有些石头堆,那是防止游人迷路而设置的,只要沿着石堆走,就肯定可以在人迹稀少的草原上看到蒙古包,看到人间烟火。

我们的衣袖鼓荡起来,像鸟儿张开了翅膀。策马扬鞭,我和他都似在飞翔,什么也听不见,除了风声,不,还有什么声音与我的呼吸环环相扣?是的,是他的心跳声。天空蓝得让人落泪,也有静静的浮云,似乎只要我们再往前奔跑几步,就可以伸手抓住它,并且可以攀援到云彩上去。

马儿随心地奔跑着,一会儿疾驰一会儿放缓脚步,它将我们带到了哪里?东西南北除了草原还是草原,东西南北不见人影。它低着头在干什么?我的脸颊绯红,也正该下马歇息一会儿了。

啊,原来马儿在与小草接吻。我笑着对他说。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我,他在想什么?他一跃下马,随后牵我下来。我的动作不够连贯,调皮的马儿突然地一摆身,于是我便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正跌进他的怀里。他却顺势往毛毡一样的草地上一趟,天为被地为床。

遍地野花,紫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纤弱却又顽强,我们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们捧它们在我们的手心。我们在草原上自由地翻滚,那无边无际的宽广啊,让我们自由。我们将身影潜伏在草丛中,那无边绿意里两个舒展的身体啊,让我们快乐。

情爱,原来发生在草原上时,它如此无拘无束,如此信马由缰,如此天高地远。

天是高的,天却并不是空的,夜幕可以落下来,星星点燃一空的灯火,与草地上蒙古包前的篝火遥相呼映。我们在篝火前尽情地舞蹈,让火光映红我们的脸,让血液也随之燃烧起来。

我和他悄悄舞离了人群,我们牵手坐在草原的夜色里,我们仰望星空。生平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我们离星星如此之近,也许因为身在高原吧,也许因为草原的星空无比辽阔和清澈吧。

远处熊熊燃烧的篝火前有蒙古的老者拉响了马头琴,一个年轻人刚劲雄浑的歌声在草原上越传越远,空气都在传递那震撼人心的回响:“辽阔草原,美丽山冈,群群的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烂,挂在蓝天上。有个少年,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轻轻哼着,草原牧歌,看护着牛和羊……”

虽然草原广阔,人是如此渺小,可有一种情感是人与草原息息相通的,那就是激情。激情在夜草原上放牧着,昭示着草原的广博,也显现着我们的热烈。

有流星掠过,我不由地伸出双手,流星划过坠落,似乎就在我们的身畔,也似乎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苍穹深处。我悄声问他:喝马奶酒时,讲究对天地神明的礼仪,当你喝下那碗马奶酒的时候,你眼里写着感激,你在感激什么?

篇5:草原放牧教案(范文)

一、课题:《草原放牧》

二、教案背景:《面向学生:高一年级 学科:高中音乐

面向学生:高一年级 学科:高中音乐 课型:音乐鉴赏课 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在网上搜索关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的资料、关于“草原小姐妹”的故事。

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草原放牧》是个呈示性段落,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在乐队的引子后,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题,节奏轻松活跃,旋律明朗欢快,这是取自于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它是这部协奏曲的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表现了蒙古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丽风光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活泼可爱的形象。这里写景是为了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内蒙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教学方法

本节课充分应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平台,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并根据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特点采用对比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草原放牧》,使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形式要素。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重点:

1、体会乐曲意境。2了解什么是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

教学

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分析、探究音乐形式要素的艺术作用。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 HYPERLINK “http://cai.edudown.net” 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歌曲《天堂》

师:歌曲的曲名是什么?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在那里,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引导 HYPERLINK “http://” t “_blank”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对我来说还处于一种探索、学习的阶段。就《草原放牧》这课的教学,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时,让学生自主地体验音乐,分组讨论,要求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述,让组员在小组中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用音乐语言表达和理解事物,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横向及纵向的对比、认识,畅谈学习体会、讨论对艺术作品的情感态度。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之下,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寻找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路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未果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进行铺路搭桥。这种教学实践,既使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的感悟,又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方法和乐趣,保证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独立思考、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享受发现美、表现美的愉悦,增强了自信心。在审美鉴赏、思想品德、情感表达、创造能力方面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在学会表达中学会学习,在学会审美中学会创造和学会做人。

第二、从生活实际中挖掘课程资源。根据认识规律的迁移,有了体验的事物学生就容易理解,再把这种体验和感受进行迁移,就使学生易于理解作品。本节课的导入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歌曲《天堂》;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时启发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内蒙古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谈自己了解的乐器琵琶;教授蒙古族舞蹈动律时更是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学习等等,我发现这一切足以使学生产生共鸣。

第三、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最后设计了一个情景表演环节,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给学生创设即兴创造的平台,让“http://www.edudown.net/student/Index.html” |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

HYPERLINK

教师个人简介: 南昌市第十八中音乐教师魏燕萍 中学高级教师

篇6:《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2、舞蹈练习

3、创作活动:蒙古旅游。

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乐曲一段。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第一主题是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情景。E羽调,3/4拍子。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抒发内蒙人们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欢快活泼的音乐情景中,聆听和演唱《快乐的节日》,通过欣赏《草原放牧》,表现了祖国的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动人形象。

重点难点:

欣赏《草原放牧》,体会乐曲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画画工具等。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律动教学法。

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这就是新课标下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之一。那么,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让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音乐,让学生通过欣赏增进感情?本课试图在欣赏过程中探索以感受、体验及教师的有效性提问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谈话引导:你们喜欢蒙古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那些辽阔的大草原看看吧!(播放《蒙古人》音乐)

美的音乐,美的声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学生身临其境。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听到所想到的。

3、猜谜:有一句诗叫“犹抱××半遮面”,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媒体出示谜面)

4、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琵琶,并进行评价。

在此我用谜语导入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从感情上激起学生与教材的共鸣。

5、画草原放牧的场面。师:你能将刚才所想的画下来吗?背景音乐为《草原放牧》。

6、展示作品。

新课程中强调音乐要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敢于当众表现自己。在此我创设情景,在教学中给孩子提供表演和表现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欣赏乐曲 深化主题

1、初听,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首乐曲情绪怎样?

2、介绍弹拨乐器琵琶,提问:你知道中国民乐中弹拨乐器还有哪些吗?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实物出示琵琶,加深印象。学生观察,提问:你知道它有哪些特征吗?通过实物观看及课前搜集的有关弹拨乐器的介绍,引导学生说出它的特征。

3、复听乐曲,区分两个主题音乐的不同。

4、分段欣赏,思考两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四人小组通过欣赏解决课后的两个问题

5、再听,教师介绍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师示范,生跟学,并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

6、跟着旋律,哼唱两个主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多次反复的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性的提问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舞蹈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起来,同时也加深了对乐曲的喜爱。

三、拓展乐曲 想象创造

1、创设情境

师:昨天晚上,龙梅和玉荣给我捎了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同学去蒙古做客。你们想去吗?然后用“可怎么去呢?”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发言。同桌相互讨论,为“怎么去?”出谋划策。

2、师:我们坐火车去吧!她们为我们准备了好多节目,你们想看吗?

3、欣赏《蒙古人》《青藏高原》。生听,会唱得可以跟唱。

4、多层展示,尽情表现。学生采用唱、画、说的形式在《草原放牧》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篇7: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放牧教案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牧童》

2、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表演《牧童》

4、表演《放牛歌》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第一首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习起来比较的轻松,第二首歌曲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在演唱时容易把第一遍的最后一句的低音唱成高音,这个地方老师要多加提醒。其次两首歌的.情绪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表现两首不同情绪的歌曲。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

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

3、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听前,与学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

教案《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放牧》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网!/JiaoAn/YinYueJAX/87805.html

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3)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歌曲《牧童》

2、学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认识双响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牧童》,并学习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双响筒,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双响筒认识。教师介绍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欣赏童声合唱《牧童》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可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作伴奏。

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图形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可加上锣鼓的伴奏学习与运用)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篇8:放牧灵魂,草原行旅散文

最美的风景,始终在路上,最悦人的风景,总在不经意中抵达内心,带来强烈冲击的余震,以及过后深远的缅怀。

——题记

我带着灵魂上路,带着那些一路牵挂的眼睛,在山长水阔里游荡,在恬淡的边陲小镇寂寂行走,在静静的白桦林里独坐,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奔跑,把风景尽数看透。

阿尔山丰盛壮美,抵达的路途,艰难崎岖,迎合了我欢喜的心情。

独自穿越原始森林,处处可见小心野兽出没的警示牌,并无丝毫的惧怕。树叶悉悉索索的抖动,不明昆虫或小动物跳跃穿行的沙沙声,间或泉水汩汩而涌的清脆,令我顿时欣喜若狂。走在栈道上,感觉自己像是森林里的一只白兔,雀跃,保持警觉,行动安妥。

看到大量火山爆发遗留的凹陷,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包容,黑色礁石中生长出奇异花朵以及无法辨认的植物。我在兴叹大自然神奇的时候,想到更多的是,那些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植物,在这样逼仄拙劣的环境之中,是以怎样的毅力来承载生命的重量。

平静深邃的天池,是曾经令人愕然的火山口。这一池天水,佐证与容纳了自然的无常变幻,并成为了独树一帜的风景。这是付出、隐忍后的所得,是宿命的归属。

我用类似贪婪的方式截取需索,企图保存阿尔山给予我的所有震撼。

一路向北,去往一望无际的草原。清亮的蓝天,成簇的云团,遥远又似触手可及的透彻绵软。

这是令我毫无理由便可感动到轻易落泪的地方。

绿莹莹的草地中,随处可见散落的蒙古包。马背上飒爽朗朗的汉子,挥舞手中的鞭子,追赶着健壮的马匹以及成群的牛羊。令我难忘的更是那一段马背上的时光。

听说放牧人的马野性难驯,不容主人之外的人驾驭。这是后来知道的事情。

当我站在黝黑健硕的放牧汉子面前,说出我的希冀与条件,他毫无停顿的应允。带上我在苍茫草原上奋力驰骋,那一刻迎风而舞的洒然,至今难以描慕的.心情。

惊心动魄,转而为安,从容欢喜。

纵然在之后的旅程里,也有骑马的经历,而此时无以言表的情愫,会成为珍贵的记忆。

事后给予报酬,却被谢绝。我还是被这些驻扎在草原上的风景,再一次深深感动。

纯良,质朴。硬朗,腼腆中直爽。这是草原上的汉子,他们直接,热烈而羞涩。

草原上流连,不经意间发现的大片紫色花田。令我倾力与之相拥,我敞开双臂跳跃奔跑,躺在花田里汲取泥土花草的气息,清香,甘甜,令人迷醉。心无旁骛的自娱自乐,孩童似的天真,或趴伏或仰躺,竟沉睡不问归处。

在之后抵达的呼伦贝尔草原,也未曾再体会如此般的欢乐满足。

这是游牧民族安营扎寨的陈巴尔虎旗,生活着大半的蒙古部落。在抵达小镇的蒙古大营时,素无表情的面孔,洋溢着甜美的微笑,走进一家蒙古包,试图与漂亮的蒙族老奶奶交流,言语不通,却并未令彼此感觉沮丧。这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蒙族人,即使已是古稀之貌。皮肤是在这片土地上难得一见的白皙,面容安详笃定,夕阳渐落,静静坐在门口,感受着生命与时光一起逝去的怅然。这是她已然垂暮的人生,回望命途中承载的几十年经历,而后满足、淡定、感觉幸福,带着这样的归属感,直至死去。

篇9:音乐教案-草原上

草 原 上

课 型:音乐课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其他的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在小组集体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老师通过听、唱、吹、奏来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教 具:多媒体、钢琴、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易拉罐)

一、组织教学:

(一) 师生问好

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听音点将。

(二) 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flash给学生看)

1.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2. 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放《草原上》这首歌,并把有草原图片的歌谱展示出来)

出示多媒体:

速度

情绪

节奏

旋律

《草原上》

《小酒窝》

A.稍快

A.舒展地

A.宽广

A.欢快

B.中速

B.活泼地

B.紧凑

B.优美

学生回答问题: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学生分组先讨论。)

(1)比较:再听学过的《小酒窝》(片断),对比一下以上四种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

师:同学们请再听一段《小酒窝》,对比两首曲子的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

学生回答:《草原上》速度比《小酒窝》慢,是中速,情绪比较舒展,节奏宽广,旋律优美。(出示答案)

(2)老师与学生一起小结内蒙古歌曲的风格:

(结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草原上》)这两首歌的节奏非常舒展、宽广,旋律十分优美,使人感到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热爱和赞美家乡的情感。

3. 进入新课:

师: 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 舞。

二、导入教学:

(一) 唱歌

1. 记歌词,听录音伴奏唱第一次。

师:在草原上蓝天怎么样?

生:高

师:太阳呢?

生:照

师:草原是什么样的气氛啊?

生:草原好热闹

师:为什么热闹呢?

生:因为马儿跑,羊儿叫

师:有马儿跑还有羊儿叫所以这里风光怎么样?

生:这里风光好!

师:还有歌词中说草原人欢笑,那为什么呀?

生:因为马儿壮,羊儿肥。

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草原人的生活……

生:很好

师:所以年年光景好,草原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得很幸 福,对吗?

生:对!

师:好,下面听着录音伴奏,看老师手的指挥,一起来草原唱歌。 2. 有感情地跟老师电子琴伴奏

师:全班同学自己再来唱一次,要求有感情地,就好像我们正在大草原上正享受着美好的风光。

(二) 知识点

1. 初步感受

师: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一些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比如在哪个小节里的哪些词?请同学回答。

生:高、照、跑、跳、壮、肥

师:那他们分别相对唱什么音呢?

生:“高、跑、壮”唱6,“照、叫、肥”唱6。

师:请一组的同学把这两个音前的短音唱出来,另一组同学接着用竖笛把长的这两个音吹出来感受一下。

(一组同学唱短音,另一组用竖笛吹长音,然后轮换)

师:师:我们把这个长音叫做二分音符,短音叫做四分音符,虽然二分比四分还少两个数,但二分音符要比四分音符多唱长一点时间,表现二分音符的音后面还拖着一根线,那么四分音符有没有?

生:没有,只有一个音

师:对了,以后看到了音后带一根线的要唱得怎么样啊?

生:唱长一点。

师:师:对,同学们很聪明!

1. 实践活动

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表现短音?(请回答的同学来演示一下,一些同学用碰铃表现长音,一些用拍铃鼓表现短音)

师:在草原有什么动物奔跑?

生:马!

师:那么可以再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呢?

生:双响筒!(让这位学生来演示)

师:你们看过马跑吗?

生:看过!

师:那么马跑得怎样的啊?

生:很快

师:所以我们敲双响筒时应该要敲得怎么样?

生:要快一点!

师:师:而且要按节奏来快,听老师示范(老师演示一遍马蹄声,然后让同学来表演)

另一位学生发言:生:老师铃鼓还有一种方法表演,可以摇动它来表现长音(请其演示)

师: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好!现在就请这些同学来伴奏表演,请你们用刚刚所创造的演奏方法来表演,其他同学请你们来给他们唱并讨论一下谁表演得好。(学生在歌声中用自选的打击乐器表演,并选出了演得较好的一位)

(三)分组创编表演

师:(面向全班)同学们都表演得不错哦!那么你们能不能也来表演表演?

生:能!

师:师:好,我们不但可以用这些打击乐器表演,还可以用身体上发出的声音来表演,请看老师(带音高的吹唇、打舌)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可以用来表现草原上什么声音?

生:生:前面的动作可以表现长音,后面的可以表现马蹄声!

师:师:好的,现在你们分组然后分配好各自用什么方法来表演,要求能把长短音很好地表现出来,可以自己再创作别的方法来演,看那组的表演方式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

((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师:每一组都表演得很好!希望下一次你们能更好地发挥出你们的创意和合作精神!

(四)进一步掌握风格:

师:师:现在老师放一段朋友跳的蒙古舞蹈给你们看,叫做《我也来当小骑兵》,好不好?

生:好!

(看完以后)师:同学们你们感觉到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吗?

生1:很活泼 生2:动作很大 生3:有骑马的动作

师:为什么会有骑马的动作呢?

生:因为内蒙古人爱骑马

师:哪位同学举手来做几个内蒙古舞蹈有代表性的动作:骑

(请几位做得比较好的同学来给学生们示范,然后跟着做)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很有天分。

三 、课堂总结

1.总结风格

师: 师:我们已经唱过了内蒙古歌,跳过内蒙古舞了,那么你们感觉到内蒙古人的性格应该是怎么样啊?

生:很开朗

师:师:对了,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名组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下课

师:好,现在下课,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教学反思

新课标,新理念

――《草原上》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在教授此课中遵循了以下几点:开展情境教学、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创造性以及简化理论知识。

一、 开展情境教学。为使学生开始对本课感兴趣,导入部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看时下网络上最流行的flash,这是用多张草原照片做的动画,先让学生进入课题的情景中,激发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爱慕之情,从而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接着进入主题,让学生在欣赏新曲的同时思考音乐的表现基本要素,并且与学过的、风格相差甚远的曲子作比较,这样通过对比使学生能在无意中掌握了情境与音乐的关系,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情境,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 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能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笔者在情境提示中让学生主动地去记歌词,并不是让学生去硬背歌词。根据这个班的情况,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长短音。先让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来表演,以此给其他学生做榜样,这样就能调动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组创编表演能够顺利地进行。在欣赏舞蹈后让学生跳舞也是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来进行,而且在这个部分之前已试过让他们表演打击乐器,在这个部分他们的学习已被调动起来,都显得很积极主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小组作努力取得好成绩,增强了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团体合作精神。

三、 尊重学生差异。每个学生各有各不同的特点,在分组创编活动中,我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演,一些演唱较弱的学生用了竖笛来表达,喜欢唱歌的同学则用歌喉来表现,并且配上打击乐器进行。笔者还往更广的方面去提示学生,如果不用打击乐器能不能也可以表现呢?然后老师示范了两个,随后就让学生自己选择来做,并且还创造出别的方式如拍手、跺脚、(这是他们曾经有过的课堂体验)。这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演,这样更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更能让他们能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 简化理论知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不要给孩子灌输复杂的音乐理论,要简化其并转化成有趣、生动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本课就先通过让学生听、唱、吹、奏来感受音的时间长短,在无形中接受了这个感知后,然后再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知道长短音的基本概念。

上一篇:读乡土中国有感高中1000字下一篇:0Imehrb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