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有感高中1000字

2024-04-17

读乡土中国有感高中1000字(精选12篇)

篇1:读乡土中国有感高中1000字

读《乡土中国》有感

刘婧

从“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入手,作者展开了对中国社会乡土性的阐述。在作者看来,“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土气”,是一种城里人对乡下人的藐视;一种是泥土、土地,是乡下人的“命根”,于我而言,一个从农村来的人而言,土对我们,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村落的形成必须有土地的存在,土地,带给我的是种踏实的归属感,突然想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作者论述的乡土社会中,我体会到了一种浓厚的淳朴气息,和谐的乡土社会在渐渐向现代社会过渡,内心真的希望,在世界的某一角落,可以一直有“土气”的存在。

乡下人因没见过先进的器物被称为“愚”,但有些城里人,甚至教授在基本技巧上却不如乡下人,在我看来,各有各的长处,谁也没有资格对另一人做出评价。费孝通先生在文中论述了文字与“愚”的关系,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是在熟人里长大的。”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大家才会使用“特殊语言”,推行文字下乡,的确需要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记忆

学习,若要打破今昔之隔,必须要通过记忆。“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读了这篇文章,愈发的感觉,任何一件事的实施,都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比如推行文字下乡,不仅要考虑社会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还要考虑社会特点(基层)。

作者以苏州人家城里的水道、走廊为例,展开了对“私”的表达,“私”与“公”相对,“私”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以“自我”、“自家”为中心的络结构,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利欲的诱惑,有些人也变得越来越极端,社交的圈子也变得越来越乱,作者提到了孔子的“推己及人”,我认为,人都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由己及人,使自己拥有一种宽阔的格局,一种心怀大事的气魄。

道德

社会的格局决定道德。课本上学到了我们的行为应该以道德为标准,以法律为底线。我认为,道德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引导,引导着个人去构建更美好的社会。提起道德,脑海中首先闪过的是“百善孝为先”,其次便是“忠义理智信”,作者提到了“仁”,“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两个核心,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见闻丰富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

篇2:读乡土中国有感高中1000字

原创: 郑勇 数豆子的人们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可以说是遭遇两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保持了两千多年稳定的原有传统社会日渐解体,逐渐向新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尤其是近四十年更是加速变动的时期,这一切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一方面现代工业社会不是凭空所能产生,一定是脱胎于农业社会,正如说每个中国人往上数三代不是农民的可谓凤毛麟角,是其理也。另一方面传统社会虽然解体然而并未崩溃,它的影响仍然巨大,因为传统很多方面的元素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基因的一部分。所以想要深入了解现在的社会一定要知晓过去的社会,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然而什么是中国传统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有自己的理解,而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通俗而又专业的系统论述著作应当首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了,这本书对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做了最好的阐释。中国传统社会最主要的构成是基层社会,所以费先生重点研究了中国基层社会。他在书中首先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元素即是“土”这是考虑中国传统社会的起点也是核心要素,因为“土”几乎决定了传统社会基层的全部社会行为习惯。因为土地是固定的,人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耕种所以传统社会流动性极差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社会关系以血缘和地缘为最主要的判别依据,所以排斥商品经济,所以不需要复杂的文字,耕作的四季轮回需要经验的指导所以尊重传统重视历史经验,长幼有序、私人的道德是维系社会的主要力量,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也是传统而非法律,诉讼耻辱无讼才是追求的目标。总之土地决定了传统社会的稳定,正是稳定决定了传统社会的各方面。与之对应的西方社会则是商业社会,而商业社会是变动的社会,决定了他们的另一种社会形态和行为方式。

篇3:乡土文学探源——读《史记》有感

一、《史记》具有乡土气息的人民性。而当代乡土文

学作品的创作, 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农民生活的实录, 夹杂着对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司马迁继承了孟子“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真实面貌, 表现出新鲜的反专制、反暴政的民主色彩, 重视下层人民的力量, 赞扬下层人民的品质才干。司马迁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所撰写的《史记》, 给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人物树碑立传的篇章较多, 有刺客、游侠、医卜、倡优等, 这与他早年在家乡韩城龙门寨耕读有一定的必然的联系, 他熟悉农村生活, 晓得乡民们的生活疾苦。

作家与广大文学爱好者是“时代的书记员”, 应该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 深入到乡村, 与广大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写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弘扬主旋律, 描写新时代, 深刻感知和表现农村和农民新的精神风貌。今天的农民英雄与梁生宝、朱老忠、肖长春、陈奂生们截然不同。市场经济时代的新型农民有新的素质、新的观念和新的创举, 他们奔走在土地和市场的半途上, 乡土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情节、人物性格、心理展示和命运都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作家们要力争写出转型时代的农民之魂, 塑造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英雄, 争做当代的司马迁, 为他们浓墨重彩, 为他们树碑立传。

二、《史记》重视下层人民的力量, 赞扬下层人民的

品质才干, 重视经济发展对国家的作用, 与乡土文学创作中所提倡的“关注下层, 关注农村”的观点是相通相融的

《史记》中为下层社会人物树碑立传的篇章有《刺客列传》、《扁鹊仓公列传》、《游侠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 (记述商业活动及为商人立传) 、《滑稽列传》等。《刺客列传》中的刺客荆轲、高渐离和聂政等, 都生活在社会下层, 荆轲刺秦王、高渐离以筑击秦王的故事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他们属于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侠客、壮士;聂政姐弟壮演了一曲“棠棣之花”, 曾被郭沫若改编为历史剧《棠棣之花》。《游侠列传》中的游侠郭解, 《扁鹊仓公列传》中的民间医生扁鹊, 《货殖列传》中以矿业致富的寡妇清等, 《滑稽列传》中的民间艺人优旃, 司马迁为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侠客义士、开诊所看病的、占卜算卦的、民营企业家和民间艺术家树了碑立了传。

乡土题材的新乡村小说, 在于刻画农民的生存轨迹, 用心去描摹农村的风土人情, 记录农村的社会更替变迁, 考察农村的乡风民俗以及追问农村的历史未来, 而且要突出时代特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拉开农村“第二次改革”的序幕, 为乡村小说的重振提供历史契机, 以大手笔去描绘当今时代形形色色的农民形象。中国农民在近三十年的变革潮流中, 有的从传统农民蜕变为有作为的现代农民;有的坚守农民的固有品格和美德, 在市场经济社会成为成功者;有的则在历史巨变中被扭曲了、异化了、变异了……当然还有众多的农民变化甚少, 依然是一个传统农业小生产者, 离不开自己的家园, 离不开脚下的黄土地。

三、司马迁具有卓越的民族观, 主张民族间平等友

好, 反对以掠夺、扩张为目的的不义战争, 这与当前提倡的创建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史记》的篇章中, 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和《大宛列传》等。《大宛列传》中的张骞, 西汉时期汉中成固 (今陕西成固) 人, 他于公元前139年、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到了大宛 (古西域国名, 在今中亚费尔干那盆地) 、康居 (古西域国名, 与大月氏同族, 在今新疆北境至中亚西亚之间) 、大月氏 (古西域国名) 、大夏 (古西域国名, 希腊人所建, 故又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地在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 等地。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 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他成为中、西 (域) 友好的使者。从以上可以看出, 早在两千多年前, 司马迁就提出了各民族间要讲求和谐、平等友好, 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

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激励人民奋发进取、创建和谐美好生活的号角, 对于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缓和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独特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树立“以和为美”的审美观, 努力把和谐理念与精神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中去, 善于从火热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创造中吸取营养, 创作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 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 充分展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 更多地发挥文艺作品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四、《史记》以自然朴实、浑厚取胜, 这与乡土文学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笔”是艺术范畴, 旨在拟虚补罅, 饰词运事, 生动细腻地描写人物、叙述事件。《史记》的语言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富于口语化和个性化, 以自然、浑厚取胜, 形成一种简洁精练、叙述流畅的有情有势有力的风格;文中不时插入歌谣和俗语, 雅俗共赏。这使《史记》成为后世文学反繁冗艰涩、倡导简洁清丽文风的范本。像《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魏公子列传》、《刺客列传》等篇章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

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可先生在《司马迁评传》中, 不仅高度赞赏太史公“文笔”, 而且悉心辨析了它与“史笔”之别:“《史记》不是单纯的史笔记事, 而是史笔与文笔交融。单纯的史笔, 如同《春秋》笔法, 记事如断烂朝报, 用以记人, 只能记载事迹功状, 如同履历表, 或生老病死账单。这种档案历史没有文采与文学, 便无法流传。……文笔记事, 则有文采, 用以写人, 则有文学。而文学要求有细腻的描写和刻画, 有时还需要淋漓尽致地泼墨渲染, 烘托运势, 这就带有创作的成分。”

当下, 我们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去写乡村的现实问题, 是一个作家对时代精神的感应。农村需要文化, 需要与他们血肉相连、知脾和性的文学。他们希望看到表现农村生活以及贴近自己命运的乡土文学作品。他们的审美趣味, 已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单一、封闭, 而是钟情于自然。是那种具有民间文艺、古典小说的文学, 是那种在语言上要求白话、口语化的艺术, 超越时空, 给人以启迪。这些, 与《史记》的“文笔”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5.

篇4:读《乡土中国》有感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我对费老在《乡土中国》里那鞭辟入里的分析更是非常的欣赏,也引起了共鸣。在认真了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之后,我大胆地设想把中国的农村社会比喻成一个肌体,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肌体。并冒昧地认为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和“礼治统治”就是这个肌体的骨架,是它们共同支撑着这个安稳的乡土社会结构;把“血缘和地缘”之间的动态关系看作是这个肌体的血液,从而维系着乡土社会的绵延;而土地则作为这个肌体的肌肤,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是这个肌体中最厚实的东西,是永远都离不开的。那么在这个比喻之下,整个乡土社会便被建构了。而费老所概括的乡土社会的林林总总,如“男女有别”、“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家族” 等,则是这个肌体所表现的特征,有外表上的、也有心理上、更有骨子里的。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费老所阐述的在乡土社会中所衍生的土的、愚的、私的、病的等乡土特性,它们是这个肌体所表现出的病态,是需要诊断和医治的。无疑,费老是一个资深的社会医生,他在用自己的眼睛给中国社会看病,而《乡土中国》则是一份极有价值的分析报告。综合看来,中国的乡土社会经过了几千年的变迁,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症状” :

土。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人多地少,但农民却又紧紧地被土地所束缚,生于斯、长于斯、最后死于斯。就像费老所说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在费老看来,“从泥土里讨生活的人,不能老移动,他得守住土。老子产生‘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是很自然的。”因此,乡土社会在土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由此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私。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乡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正如费老所说的“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种毛病的。现在已成为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所谓贪污无能并不是每个人绝对的能力问题,而是相对的,是从个人对公家的服务和责任上说的。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看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西洋人谁不侧目?中国人更不是无能,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大。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

愚。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当然也有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人也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结。然而,费老在《乡土中国》所谈及到的“愚”并不是指的智力方面的,他曾质疑到:“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么样应付汽車,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这又愚在什么地方呢?”因此从理论的层次上理解乡土社会的“愚”,这应该是一种不自觉的“愚”。是因为在这个熟人的乡土社会中,丧失了产生文字知识的需要,而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在不能满足需要的功能的前提下,是很难酝酿的。

稳。乡土中国是亚普罗式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裂。也就是说,乡土社会是一个平稳的社会,而这种稳定性则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上,“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 就是这个稳定的乡土社会的支架。正如费老所说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少,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而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较慢的社会变迁速率则在无形中成了孕育“礼治”的土壤。因为在这种前提下,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乡土社会中出现的生活问题。

认真研读了费老这本对中国农村社会的诊断报告,我对乡土社会的特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份“诊断报告”的背后,我深刻感受到费老“医术”的高明。他采取了“中西结合”的理念,在对乡土社会的分析和反思中始终贯彻着马林诺夫斯基的经验功能主义,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但同时他又在解释过程中高度概括出一些中国化的东西。面对农村社会的种种病态,费老又试图从经验功能主义中“需求的视角”来医治乡土社会。如他在书中提出了用刺激需求来实现“文字下乡”,用“社会计划”来刺激乡土社会的变迁,最终改变其劣根性。而在《乡土中国》之后,费老又写了一本《乡土重建》,探讨中国农村怎样引入工业生产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步入小康生活。这些建设性建议的提出,也算是对中国社会开出的一副良药吧。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之下,他的这些“良药”却被看成了资产阶级的“毒药”,最终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今,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逐步实现,城乡人口相互流动的趋势加剧,我国已经进入了“转型社会”这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农村社会出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二者间发生激烈的碰撞,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如乡土性渐变、礼治淡化、长老统治与教化权力弱化等社会特性。再回过头来参照费老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些思考,倍感切实、中肯,其思路对解决“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将是有益的补充。

篇5:高中读《小王子》有感1000字

从大人们的角度看,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大人们的确太缺乏想象力,太不相信孩子,却老是把“你要把你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这句话烦人的话挂在嘴边。又有多少大人曾记得,自己也有小时候,自己也有天真的时候?答案是只有极少数的大人记得。

小王子在各个星球旅行时,遇到了六个奇怪的星球。

第一个星球上只住着一位国王。这位国王认为全世界的人都是他的臣民,总是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命令,让小王子觉得很不自在。这位国王正如泰戈尔所说的“权利的轮子”一样,压着所有人。

第二个星球同样很小,上面住着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他认为所有人都是仰慕者。当别人拍手时,他便会摘下帽子,端端正正地敬一个礼。小王子觉得这很好玩,便一直拍手。但久了以后便厌倦了这种无聊的把戏。唉,大人真是奇怪!

第三个星球上住着一位老酒鬼,下面是小王子与老酒鬼的一番有趣的对话:

“你在这做什么呢?”

“喝酒呀!”

“为什么要喝酒?”

“为了忘却。”

“忘掉什么呢?”

“为了忘掉我的羞愧。”

“为什么羞愧?”

“因为我喝酒!”

大人们往往是这样的,为着自己的嗜好和贪欲,而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他们还常常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话来为自己开脱。

第四个星球上住着一个商人,他说所有的星星都是他的。他每天一直不停地数,还说不能浪费生命,但这样恰恰是在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是在浪费生命。

第五、第六个星球上分别住着灯夫和地理学家。灯夫墨守成规,最后弄得自己不得安宁。地理学家自以为是,却不会实践。

这本书写出来小孩子的天真无邪,同时也批判了大人的种.种在自我上的迷失。让大人们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

篇6:读乡土中国有感高中10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中国文化导读》有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文化导读》由香港城市大学组织两岸三地学者编撰而成,是一部可供广大青年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读本。全书分为《中国历史概要》和《中国文化导论》两大部分,今天我就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道儒墨”,谈点读书体会。

现在,不少人一谈中国文化就讲儒释道,而讲儒释道又基本上只讲修身修养,这给人一个错误文化认知,好像中国文化是内向的,甚至哲学大师冯友兰都讲中国传统哲学是内向的,追求内心的.和平与幸福。这就是过多关注儒释道,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原生文化的架构造成的错误认知。

诸子文化是中国原生文化的经典体现,显然诸子文化包括了天道、修身、礼乐、法制、纵横、阴阳、兵学、医道、名辩、科技、百工,是内修道德、外治家国、参赞天地完整的合外内之道。其中有代表性的三家道儒墨,都是天道文化贯通到术用器用的,只是道儒两家天道论述更精深有体系,墨家在天道上论述薄弱一些,而儒家又有丰富的礼乐、历史、九数、百工内容,内圣外王体现更有代表性,墨家则在科技、名辩上更有特色,如此道儒墨三家完整体现了内圣外王,法、纵横、兵者只是具体的专科,外王的具体体现领域。所以,中国文化的经典代表应该是道儒墨三家。三家文化内圣如根,外王如枝叶花果。所以,在汉代完整体现于帝国,实现了帝国对东方的文明秩序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实现。

佛教传入在内修方面增加了内容。而道教也发展了两千年,儒家则在唐末宋明展开了理学、心学的深入探究和修身实践,于是,这个时代体现出儒释道三家的争鸣,比之一神教的独霸,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与活跃竞放。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没有破坏中国文化的内圣外王一体性。宋明时代的代表性文化是新儒家,新儒家在宋明时代除理学、心学进一步开掘了内圣,更在制度、科技、兵学、工商业等方面发展了外王。所以,除了理学、心学,中国人还要注意宋代经世之学和事功之学,注意鹅湖之会理学与事功的争论。宋代《大学衍义》重在内圣,明代《大学·义补》则重在补治平外王,开明代实学之风,所以,明朝中后期研究制度研究科技形成热潮,有很多科技成果,如本草纲目、算法统宗、乐律全书、农政全书、广志绎、徐霞客游记、闽中海错疏、勾股义、测量异同、新制诸器图说、神器谱、外科正宗、瘟疫论、物理小识、天工开物、农说、种树书、针灸大成、东西洋考……而明朝实学中有两派曰明体适用、王霸并行,新儒家的实学实际上在文化逻辑上主动复兴了包括墨家的诸子之学,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一贯内圣外王性格。

宋、明时代文化、科技在元明时代传播西方,引动西方近代发展,才有西方科学主义发展与回传。

篇7:读乡土中国有感高中1000字

今年是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美国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正式发行80周年。

1936年6月至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这本书为世人呈现一个较全面也较客观的“中国红区”.斯诺写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斯诺站在一个“老外”的角度,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片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去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去了解一下是什么让他们战无不胜,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又是什么让他们无坚不摧。

当读完红小鬼这一章后真的触碰到了我的心扉,斯诺是用最真实的情感去描述出了最感人的真实画面,千言万语,我对红小鬼只有满腹钦佩,斯诺问那位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年仅12岁的小男孩为什么当红军,他答到:“红军为穷人而战斗,红军抗日,怎么会有人不想当红军?”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道”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回想起我们小时候,懵懂无知,整个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局限在个人的稚嫩躯壳里,尽情与同龄人共同享受着快乐的童年时光,根本不会知道在很多年以前,一位和我同龄的红小鬼的爱国信仰如此的令人尊畏。如今走上社会,进入单位,爱国教育的洗礼和红色书籍的滋养,让我明白无论是时代背景的影响还是思维模式的差异性,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爱国的本心。先辈们用经受的苦难、鲜血,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难道还要辜负这唯一留下来的革命的财富吗?我们的精神力量必须要足够强大,怀着必胜的信心和乐观的态度,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更是要对得起不屈不挠,奋勇直前,坚韧不拔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为之发扬光大。我们也要敢于像斯诺这样的外国友人学习,用不畏惧一切的勇气以及孜孜不倦精神去追求真理。

篇8:读《乡土中国》后感

在网上看到一段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评论感觉甚是恰当,特引用之作为开头:“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

这本书写于1937年,在这个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相信会有很多人说,近八十年前的理论,还符合现今中国农村的情况吗?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不对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农村产生影响吧,我相信大家的疑问不止于此。然我却认为费老先生的理论着实没有落后,至少于我个人来说,读后,受教匪浅,感触良多。下面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然后我会就其中一个我个人特别有感触的点,写一点浅薄的感受。

费老先生这本书很精简,一共分为十四篇外加一个后记。费老先生在开篇的“乡土本色”中像我们描述了在漫长的历史中,农民养成的以土地为根,视之为命的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一些习俗,例如远行的人,带一包家乡的土来防止自己在异地水土不服。私以为,这是全书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章。它为下面几章做了开场解释,因为有它,后面的章节才可以自自然然的剖析乡土社会下遇到的种种问题,例如:为什么文字下乡那么难;为什么法律普及那么难……而且顺利地引出了有变化节奏太慢和流动性甚小特点的乡土社会所产生的特有情况,例如: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全书结构清晰,围绕第一章进行了完整和精致的剖析。这本书无疑是我们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地认识中国农村的不二之选。

读完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大感触的是这样一句话。作者说:中国的家庭担负了太多的职责。以至于太过于沉重。”沉重到什么程度呢。

作者在文中提到:“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并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只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西方,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作者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然而在乡土社会中是什么样子呢?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向的,不是横向的,因而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男女有着里里外外的隔离,就是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他笔下的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晚上回家自然也是交流不多,因为他们各自有各自要忙的,他们唯独忘却了感情是需要交流的。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待和保留,不肯象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格局中养成的性格。私以为中国的家庭,中国的夫妇并不算完全或者纯粹意义上的夫妻,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分工合作的一对伙伴。这种分工合作,让彼此都过得更好,感情反而成了一个幌子,反而孩子成了他们之间最深刻的关系和一起走下去的一个最充分的理由。当然在这之前的相亲我们不得不提。相亲呢,顾名思义就是相和亲,相就是男女双方见面,亲就是结亲。但在此之前两个人如何能见面呢?或者说为什么是这两个人见面了呢?好吧,说来也很简单,但细细想来又甚是悲哀。以女方为例,女方到了适婚年龄,根据自己的条件开始在适婚的男子中找合适的结婚伴侣。怎么找呢?她们以男性的经济和外在条件为依据进行初次筛选,然后在优胜者中逐一见面,逐一比较各个条件,最后就像把数据输入计算机一样,然后输入一个指令,得到一个想要的结果。在这个各路亲戚活动里,大家都是明码标价,待价而沽,就是要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或许这也可以多多少少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国夫妻更像好的合作伙伴而不像亲密的爱人一样吧。与其说是耳鬓厮磨,不如说是相敬如宾。在社会压力如此巨大的时代,家不能是你的生活堡垒,不能在你遇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给予安慰,那么家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一份责任吗?一份由婚姻和血缘所带来的责任吗?如果说是这样,那么家就是负担,无论对于强势的一方还是对于弱势的一方,都是负担,如果你非要美化它,改为甜蜜的负担,那么我也没有办法,毕竟美丽的自我安慰多少能起到一点安慰的作用。

这样结构的家庭组合对于孩子有什么影响呢?最近一直听说一句话:“最好的家教莫过于,和谐有爱的家庭关系”,我并没有写错字,不是“友爱”而是“有爱”。而一般来说,这正是普遍中国家庭所缺乏的,我们的家庭关系普遍很严肃,大家长制。一般而言在一个家庭里面,父亲具有不可质疑的权威,母亲和子女只有服从,反抗没有意义,交流也没有渠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仅仅是很好的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试问有多少家长可以做到周六日的时候陪孩子玩,一起做作业,而不仅仅是督促他们去上各种特长班。在他们青春期里,家长又为他们解答过多少迷茫呢?孩子的未来是由他们自己的爱好所决定的还是家长自我梦想的延续又或者仅仅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为目的呢?我想这些大家都有自己的体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也逐渐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然巨大的惯性,让这一切很难改变。大家都在埋怨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人才或者说时势下的英雄,最后大家都说是教育制度的失败。然我更想说,这是中国家庭的巨大失败。

当然有人要说了,那总是要生活的吧,父母总是要工作的吧,当然会很忙了。这个问题我想,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有共识,那就是:需要工作。可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协调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协调好爱人和孩子与你所面对的外面的世界的关系。又有多少人能够安然享受生活,而非做生活的奴隶呢。

作者简介:王盛蕾(1991—),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在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法专业。

篇9:读《中国文明史》有感1000字

曾琪

大一升大二的这个暑期,是充实而有收获的。先有幸在学校的推荐下去赣南日报实习学习,后是控制住了自己,在假期认真阅读了老师推荐的书单,对历史有迷一般热情自然更喜欢阅读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化史之类的书籍。这次来简要谈谈个人读冯国超先生《中国文明史》后感。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中国文明史》是光明日报出版社重点图书工程——光明彩图书系历史系列中的一种。所以整本书阅读起来非常的舒适抓目,整本书将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通过思想文化、文学、宗教、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服饰、工艺美术、音乐舞蹈、体育与博艺、剧剧与贡艺、饮食文化、民欲等十六个方面,深入开掘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和愉快体验。

小时候,我们就背诵“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认为这一本书是必看的,它简要地梳理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如果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文明,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昨天老爸还在说我追星的事情,说我不应该追星,应该牢记的是先辈们的付出。但是我认为记住先人传承中国文化方式有多种多样,我喜欢吴亦凡,喜欢他尽己所能在世界推广中国嘻哈,身体力行告诉世界中国不只有武术,还有很多非常棒的音乐人,喜欢他在国际上拿了大奖主持人问他感受的时候,全球直播下,他开口就是中文,喜欢他在世界的眼光下说“我来自中国”…我想,移民改变不了什么,骨子里的中国血依旧热血沸腾,即使有一天由于种种原因我移民了,但是我依旧会时刻记住我是中国人。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将来如果真正地坚持走上对外汉语这一条路,我们会出国教学,会与外国人有更多的交集,甚至可能会嫁一个外国人,生一个混血宝宝…但是我们最最最应该记住的,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来传播中国文化的,当然,咱们也可以把外国小哥哥拐回国,在自己国家发展更多留华外国人。

篇10:读《乡土中国》有感

李正美

20090140114

中国乡村基层行政的僵化

——读《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一书由现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获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硕士学位、获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哲学博士学位的费孝通先生所著,此书于200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书分四大部分,即乡土中国、皇权与绅权、乡土重建和生育制度。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乡土重建”中的“基层行政的僵化”这一小个章节的内容。此章节里,作者又分为题前的话、传统皇权的无为主义、由下而上的政治轨道、自治单位完整性的破坏和政治双轨的拆除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题前的话:讲述了作者写此章节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乡土重建中基层行政的僵化的独到见解,并解释他自己的相关观点都是和几位同事直接在云南乡村观察所得的。虽则相信中国各地情况不完全相同,但是在这里分析的若干原则问题,据询问所及,都相当普遍。如若不合于某些地方的实情,他极愿意知道,且愿意修改此处的结论。

传统皇权的无为主义:这是作者认为导致基层行政僵化的第一个原则问题。其中,作者论述了防止专制政治发生暴君的第一道防线是政治哲学里的无为主义。西洋的政治史是加强对权力的控制,使它逐渐向民意负责,那就是宪法;中国的政治史是软禁权力,使它不出乱子,以政治的无为主义来代替宪法。

由下而上的政治轨道:这是作者认为导致基层行政僵化的第二个原则问题。借此,作者又论述了防止专制政治发生暴君的第二道防线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单轨只筑到县衙门就停了,并不到每家人家大门前或大门之内,而由下而上的政治轨道又因管事决不能在公务上和差人接头而淤塞,故也导致基层行政的僵化。

自治单位完整性的破坏:这是作者认为导致基层行政僵化的第三个原则问题。其中导致自治单位完整性的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报价制度的实施和推行,使原来是同一个单位的被分割、原来是分别的单位的被合并,甚至东拼西凑、支离碎割,绝对的数目化规定虽然达到表面上的一律,但实际造成了内部的混乱。

政治双轨的拆除:这是作者认为导致基层行政僵化的第四个原则问题。也是保甲制度导致政治双轨的拆除,传统的绅士为了不让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淤塞而不能进入行政机构,却把不代表地方利益、在社会上没有声望的乡约推上保长之位,导致地方上有地位的人和保长处在对立的地位而没有桥梁可通,从而导致政治双轨的拆除,进而导致基层行政的僵化。

综合而言,作者认为基层行政的僵化是因为我们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堵住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把传统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关键破坏了,而并没有创制新的办法出来代替旧的。

通过阅读此书,我发现自己有很多有关于乡村政治的概念都很模糊,读得很勉强,有时甚至完全读不懂到底说的是什么,要反复读

很多次才稍有理解。这让我感到恐慌,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而言却是如此不懂农村、不懂农村政治、不懂弄农村的运行机制。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懒散下去了,是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了,我应该多看看和专业有关或无关的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涵养。

真的,读这本书给我的打击挺大的,我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连看别人的思想、观点都如此费劲,更别提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了。我对自己过去的两年多的学习表示怀疑,我都干嘛去了?怎么会如此无知?

篇11:读乡土中国有感

(一)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

中国,一个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乡土文化。这种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渗入了每个人的毛孔,融于血脉中。即便在工业化大发展的今天,这种乡土气息仍处处可见。中国人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处世之道:办事爱讲关系;讲究安土重迁与落叶归根;对陌生人和对 “自己人”有截然不同的道德标准;法律意识淡薄;男女有别……这些我们可能习以为常的东西已经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阻碍a作用,而我国广大的农村整体上依然处于贫穷落后阶段,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我们都能找到详细的答案。

为何我们的道德水平比欧美低?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的经济和制度都没有什么大的缺陷,那么我们就把问题放到文化的角度去看。我们今天的很多思考方式和文化都是传承自我们农业时代的祖先,纵使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和新中国几十年的教育发展使我们的基础知识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但乡土社会的那一种习俗却在农民占人口总数一半的中华民族里口耳相传,每个新一代的孩子也在耳濡目染地学习着——克己中庸,长幼有序,天人合一等。

可是,乡土文化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当然不,只是它与现代化不能很好地兼容罢了。例如,在乡下,流动性低和交通不便使几代人不出乡,而在缺少变化的土地上,人们就更看重习惯和情面。但在当下,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现代社会更看重创新和法律,这就使那些乡土人在面对着转型发展时“水土不服”,产生诸多矛盾。比如:我们过去的道德观念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讲究“克己”,对别人的标准随亲密度变化。现在我们学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都是讲求人人平等的,要求我们能“大义灭亲”,不偏不倚。这是显而易见的应当人人遵守的规矩,可直到现在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这种难以动摇的社会观念,大概就是我们保留下来的乡土性的体现吧。

全书仅仅六万字,被分成十四章,每章所分析与讲述的事情都极有代表性。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只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穿插着鲜活的实例,对现象进行剖析。读完后,读者会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妙不可言。

费孝通虽然是在1947年出版的此书,但书中很多现象直至今天都发生着,他的观点也能依旧可以对今天的农村现状加以解读。可见其研究功底之深厚,以及我国乡土习性积累之深。

读《乡土中国》有感

(二)若论及中国,则必然无法忽略占中国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阶级;若论及农民阶级,则必从其赖以生长的乡土社会中寻找蛛丝马迹以期了解中国农民是何样的一个群体。

土地可以说是农民的命根子。大凡历史上发生改革在位者必先从土地入手,出台抑制兼并、不得私自出售土地等政策打击豪强士绅等特权阶层,保证农民阶层的权益。因而,农民将土地看得更重了,即便离乡外出死后也要不远万里将灵柩运回家乡、落叶归根。在这片土地中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农民也会受到土地的束缚,正如人的思维观念及认知模式一旦形成便很难更张。在社会流动速率较慢时,这种危害是不易显现的,但是当社会流动速率加快时,这咋弄个危害就如火山喷发,积蓄多年的力量在刹那间喷薄而出,对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障碍,经验等同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持续而固定的刺激在一定时期内作用于人的大脑会使大脑逐渐适应这种刺激,就如高三经过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以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适应那种生活。但大脑一旦对外部事物带来的刺激变得不再敏感时,那么由大脑发出的信号必然比那些没有适应并一直让自己处于兴奋状态的人慢,也就无法推动系统配置升级,因而落后于社会。在这里,习惯、因循守旧是进步的最大障碍。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于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利用第一希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迅速抢占了世界市场半数以上的绝对话语权,从而一举奠定自己的霸主地位。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却仍然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摇篮中做着酣甜的美梦,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知后觉,不愿放弃第一次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工厂、设备倒是后力不足,被德国与美国两个国家相继超越。从表面上看,没有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仍然是老牌资本主义大国,实际上此时的英国早已是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罢了。所以在社会流动速率较慢的乡土社会中,要想农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外来事物难度可想而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不仅表达了思乡之情,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在于指明了自己的身份:异乡人。我们熟知乡土社会中农民以向土地讨生活,土地是无法流动的,赖以为生的人们只能选择定向而居。生产是季节性的,所以生产的特征决定了必须在村落中储备大量人口以备农忙。但是消费却是全年性的,匮乏经济中定然没有更过的剩余以养活过多的人口能耕种的土地面积是固定不变的,人口若不分流只能向内推动土地的精耕细作从而提高产量,受边际效益规律的支配,在一定时期内有限的土地只能养活固定的人口,因而在推力大于拉力时多余的人口必须分流出去自谋生路。在适宜耕种的地方依地缘而聚居在一起,与以血缘为纽带构成的村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在不变的状态下构成了“熟人社会”,每个人从处是开始便在全村人注视的目光下茁壮成长,村民之间的关系较之于以地缘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村落显得更为亲密、更为团结,彼此之间的戒备之心也大大减弱。但是当有异乡人到此扎根生活的时候,原来属于村落中的人立马结为一体,小心提防着异乡人。即便在此生活多年,异乡人仍然无法像种子落入泥土中在此扎根生长,他们的地位永远是寄居在村落边缘的人。与此同时,他们不被视为自己人,不被人信托。可是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却找到了适合乡土社会中的特定职业。

血缘社会的亲密关系导致个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彼此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的,彼此之间都有拖欠未完的人情,因而人情越多也就越害怕清算。清算就以为着人情到此刻为止,那么也就无需来往了。长期以往,不受限于制约的人情关系必定会加重彼此之间的负担,于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进行清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抛开了诸多的社会关系,在结算时就需要当面点验清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外乡人”的身份正适合经营此种职业,他们没有繁杂的人际关系,没有碍于面子的人情往来,因而在生意场上往往能够如鱼得水、一展宏图。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不仅仅是社会性质的改变,更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尽管上文论述了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但不与城市社会对比恐怕很难确切理解乡土社会的独特之处。城市社会既是由陌生人组建而成的社会。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和资源丰富的经济社会中想得到满足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由陌生人组建的社会因为彼此之间的不了解多少让人为安全担忧,因而在众人同意的基础上大家签订契约,以法律治理社会,每个人出让自己的权力同时组建国家、政府以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他人侵犯。所以城市社会是依据法律、规章制度等不近人情、硬性的东西联结成一体的。与城市社会相比,乡土社会重视人情、重视以往的文化,()更加尊重长辈和富有生活经验的人。

无论如何,乡土社会想避免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的影响而独善其身是断不可能的,积极主动地去迎合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学习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模式才是正确之法。但是当思维观念及认知模式依旧固话而未有所改变的情况下,盲目地去学习反而会适得其反。旧有的文化体系和协同处理问题的能力仍然盘桓在人们脑海中,新的模式如果强行介入定然会遭到人体本身的强烈排斥。只有当内部自我觉醒,外部新鲜事物方有可趁之机,从而一举占据主导地位。不过这种模式是否能够适应乡土社会的土壤还需精心观察。

读《乡土中国》有感

(三)龙嘉栋

在此次党代表读书活动中,我选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该书以类似地方志的形式,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描绘出中国乡村社会最为真实的面貌,《乡土中国》可谓是社会学中的经典之作。乡村社会在我国社会进程中一直处于关键性的地位,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乡村社会既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带动者。

充分了解乡村社会,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作为繁华商务区与农村社区共同存在的朝阳区的领导干部,在如何认识乡村社会,如何推动乡村的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拜读费先生的《乡村中国》,可以获得很多启示。

第一,“熟人社会”.费先生在著作的前面就提到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具有地方性的,是熟人社会,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乡村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地方性,虽然在对乡村发展中有一定的限制,但其中的稳定性也保障了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农村出现“空巢现象”,只有老弱病残留守乡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耕地荒废,无人耕种,既造成了粮食生产的不足,也导致耕地的浪费。而熟人社会是由乡村的地方性衍生出来的特性。这种熟人社会,其实是打通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村民之间心照不宣的熟悉关系,正是当前现代化城市中所欠缺的,当今社会的信任缺失与备受诟病的冷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生疏与不信任。而熟人社会中大家之间的“默契”,更是为现代都市人所津津乐道、所向往之的。这也为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区域的思路上提供了扩展,应该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建设同步,将陌生的社会变为充满人情味的大家庭。

其次,“特殊语言”.费先生通过教授的孩子与乡村里的孩子之间的对比,具体而又残酷的向我们展示了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阶级偏见问题。换句话说,所谓的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城市人认为农村乡下人没文化没素养,但那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非差距。一是因为农村人也在积极渴望文化与知识,也在努力认真的学习;二是因为城市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比农村人更高的文化水平,但在劳作、表达等等其他方面,未必如农村人般优秀,这便是差别而非差距。而这些文字之外可以用来交流沟通的便称之为“特殊语言”.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文化水平高低的评判标准,并非只有识字能力这一项。沟通能力、理解能力等等也是不可或缺。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都是值得研究的。文字上的东西大家都懂,但如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准确的理解对方的观点,将所理解接受的东西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才是最为重要的。

第三,“公”与“私”.对于“私”的认识。当前的中国社会,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一己之私”都被无限放大,很多人认为公家的便宜要多占,自己的利益则不能损害一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公”本质上也是由“私”构成的,每位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的公共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公共利益受损,个人利益难保完整。很多人说中国人的“自私”是来自于小农经济的传统,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农村人比城市人更为自私自利,但却没有看到乡村社会中的分享与共担。分享与共担也是我们需要在工作中深化的思想:分享成果,共担风险。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成果,共同分享;同时,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对于风险,更是要共同承担,以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也是对公共利益及个人利益损失的最小化。

第四,“礼治”.一般我们将社会分为“人治”和“法治”,但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我国乡村社会的“无法而治”其实是“礼治”.“礼”为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国家社会的治理,不能单靠“人治”、“法治”与“礼治”的任何一方,而需三者结合。我们在日常的社会治理中,要以“法治”为根本,健全法律制度,填补法律空白;以“礼治”为重点,通过社会中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以社会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长久而又有效的社会治理效果;以“人治”为辅助,通过领导干部的个人魅力、政府官员的行事作风来影响政策的制定、执行与改善,以完善社会治理。

第五,血缘与地缘。费先生指出,血缘与地缘是社会稳定的两大要素。在我区的实际管理中,应充分利用血缘与地缘来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血缘是无法割断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由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也是人们最大的牵挂。而在地缘方面,则通过人们对故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来推动其对地方发展稳定的努力。当前,我国人口流动性较大,血缘关系逐渐向地缘关系转移,聚集在同一地区的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工作等,参与到新的区域中来,使其对新的地区有了归属感而形成故乡以外的地缘,将地区内的人们联系起来。

第六,权力。全书中,费先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通过几章的篇幅来阐述“权力”一词。权力来源于经济利益,而体现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政府的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权力的主体是官员,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是官员自身要平衡好欲望与需要,欲望是超出自身的权力而牟取利益;二是官员自身要认清“名分”的真实性。所谓“名分”,通俗来讲就是“头衔”,一定的头衔是对官员工作的奖励与认可,但为了头衔而不择手段,到头来获得的知识虚无缥缈的“名分”.从客观方面来说,一是国家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使得所有行为均有法可依,所有诉讼均有法可循,长远地看,健全的法律制度带来的不是诉讼的增加,而是诉讼的减少;二是社会形成清廉之风,以社会舆论与社会风气影响政府官员。

篇12:读《乡土中国》有感

姓名:杨庆泽

专业:电子商务

读《乡土中国》有感

一.对《乡土中国》的初了解

作为大三的一名学生,今年是第一次选社会学这门跨专业课,在这之前,我对“社会学”这个名词感觉挺模糊的。通过姚老师一个学期的讲解,我对它已经有了一点初步了了解。我们组的选择的是读《乡土中国》或者《金翼》,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所以我读了《乡土中国》,由于专业知识的贫乏,刚开始看对于这本书,只看了个一知半解,对于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等名词也不能完全理解。但是随着慢慢的深入了解后,开始能够看懂很多内容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让我对中国农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虽然这本书只有5万多字,但它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

《乡土中国》中,费老对中国农村的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家族、男女有别、理智秩序等特色为我们描述与分析了中国农村的现实特色。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在。

二.对《乡土中国》的整体的把握

书的第一篇说的是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本章中费先生用中国与美国的乡下做比较。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费孝通先生本篇的第一句话。费老的《乡土中国》著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费老已指出中国社会已经有了从乡土社会中分离出去而独立存在的一种社会模式了。我想,这种区别于乡土社会的独立模式应该就是“城市社会”吧。

接下来的两篇说的是文字乡下。我们知道,乡下人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交流方式的知识很是缺乏。在费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乡下人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不要说写文章,可能大多数人大字都不识一个,文字的发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乡土社会这一基层上,“语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的格局上,熟人社会的面对面亲密接触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最后作者指出:“只有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说到差序格局,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和新奇的词。字面上意味着这是一种有差别的社会格局。我的理解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费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说到了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

接下来的是家族这一部分。首先,对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书中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不仅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作者认为,乡土中国的家和族是分不开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不但承担着生育功能,更是作为一个事业社群承担了许多生育以外的职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态呈现的

第七篇是“男女有别”。开篇总结了上篇家族的一些重要结论,又证明了感情在男女关系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总结说:“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在第八篇的礼治秩序中,开篇以西洋和我国的礼治秩序论战开始的,由此说到了“法治”和“人治”。本篇主要讨论“法治”和“人治”。费先生“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所用力量而非它们的名称“法治”也依赖与人,也要靠人来执行,由此也就推翻了西洋“法治”的绝对公平性。然而乡土社会并非上述的秩序。我们知道,中国是乡土社会,因此,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首先说到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第九篇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崇尚礼教、礼治,这就给人民生活控制以松弛,只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上面说到了无为政治,在“长老统治”中又再次提到。长老统治最显著的表现在于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束上。第十二篇说到了血缘和地缘,阐述了从血缘到地缘的变迁。在稳定的社会里,“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是不分离的。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依然存在,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寻找老乡,家乡人给我们一种亲切感。

最后两篇说的是名实的分离和从欲望到需要,经过血缘到地缘的变迁,长老统治的名实分离,社会结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欲望到需要”展示了经过变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们在行动指南上的区别及背后的原因。在乡土社会,个人只需依着欲望活动。因为,人们经过了社会的教化,欲望就受到了文化的规定,如同感情定向受到文化的规定一样,使得欲望不是生物事实而成为文化事实。作为文化事实,欲望便是传统,是累积的经验了,经过历史的检验和筛选的得以基本上符合生存条件,依着欲望总是利于生存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依着欲望行动却是不行的。因为现代社会变迁很快,原来的文化很快不能带来有效的满足,欲望作为文化事实也不能带来有效的满足,旧的一套生活模式不管用了,人们不得寻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联,按着生存的目的生存的需要去发现新的行为方式。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的行动从盲目的被动的遵从变成了理性和自觉的,从没有选择地被教化变成了有选择的探索,行动指南从欲望变成了需要。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里程碑。

三.从《乡土中国》看我身边的现实生活

在我看来农民喜欢依赖土地,种地或许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虽然说乡土性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看到这本书中某些篇章时会会心一笑,因为《乡土中国》解释了中国社会人们身上一些很深层的东西,虽然他指出他所写的是中国的基层,但现代的中国社会也是有基层发展起来的,或多或少的带着乡土的痕迹。

比如我身边发生的例子。我家的小区对面那块地,划定是用来建学校的,但是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动工。那块地就是一大片土坡,长满了半人高野草,不知道谁最先开始的,那块土坡被一点点开垦出来,最后变成整整齐齐的田地,纵横交错,种起合时节的瓜果蔬菜,我外婆也是辛勤开荒的一员。我父母老是担心她老人家过于辛劳常常劝她,可是老人家完全听不进去,反而说闲适在家不如下地更精神。这是生长在乡土社会的人民灵魂深处对土地的一种眷恋,像是本能,看到闲置的荒废的土地就迫切的渴望种上庄稼,不然就浑身上下不舒服。“就是劳碌命,停不下来。”老辈都这么说。

还有就是村民间彼此的信任和代际之间的孝与慈。我很惊讶父母把钱投在舅舅的公司里却没有签订任何的合同协议,而他们双方之间却认为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书面凭证是对他们之间信任的怀疑,而几年下来我们两家也的确没有任何利益上的矛盾发生。在我们农村,骗亲戚或是朋友的钱和物都是可耻的,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出于声誉面子,本地人作出坑蒙拐骗的事的几率极低。孝道更甚,农村人重孝,这点从白事的排场上就能看出。当然我认同人死了排场越大越能体现出孝,但是在农村这个落后的观念依旧占有一定分量。老人生前子女不孝顺,人前人后都挨白眼,长辈死后没有一场体面地葬礼,也要被说小气不孝。

书本中说到“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确实,当社会的现代性与乡土性想冲突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矛盾出现,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某人要建房子,于是请了另外一个乡的一支明间建筑工队来建房,后来房子在完工的时候发现质量有问题,于是主人家就拒绝把工资付给工队,后来包工头请了一个律师,把这个人告到了市法院,最终因为缺乏证据(双发没有签订任何协议)那个人败诉,赔偿了很多钱。按照大家心理的想法,房子没有建好,还浪费了材料,不给钱了理所当然的,对方也不应该来拿钱。但法律却不知这么认为,在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因为是熟人,所以不会建立现代社会所说的什么合同的东西,这样就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礼治和法制间出现了矛盾。

还有在我们农村男女在很多方面都有别,而且我们农村的生活很安定。以上就是我看了《乡土中国》后,所联想到的发生在我生活中以及我所了解的事情。

上一篇:学化妆好发展吗下一篇:草原放牧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