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2024-04-28

音乐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共9篇)

篇1:音乐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是草原小骑手》是一首神气、自豪的蒙古族民歌。词作者以质朴、精炼的语言,表述了大草原上蒙古族儿童的生活情趣。曲作者根据歌词内容选用民族羽调式,采用明快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勇敢、乐观的豪爽性格。在第六和第十四小节运用了七度和八度大跳,并在结束中采用了富有蒙古族特色的衬词和下滑音,即“啊哈嗬伊”,进一步抒发了草原儿童的自豪感。

学情分析:

1、知识与技能: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学习能力,但对蒙古族音乐接触较少。

2、方法与手段:采用体现学生的个性,充分营造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

3、情感与鉴赏:带着愉快的心情学唱这首歌曲,从而了解蒙古族少年骑马的高兴心情,在美好的音乐当中理解骑马的韵律。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以介绍蒙古族民俗风情为切入点,师生一起看蒙古族相关图片,在“看、听、”当中感受蒙古歌曲的风格和韵味,体验蒙古风俗,培养学生热爱蒙古、喜爱蒙古音乐的感情。整堂课也以蒙古族的风情画面为依托,让学生在唱一唱、说一说、跳一跳、敲一敲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与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的目的。

教学方法:

这节课,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抓住教材主要音乐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在活动中将音乐本身与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美,表现音乐美的目的。

教学方式:

本节课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谈话式、提问式、讨论式。主要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在感受、体验草原骑手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能有表情的、自豪的演唱这首歌曲。

3、能即兴、主动地参与歌曲的表现歌曲内容。

4、感受蒙古族少年骑马跑动的韵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并主动能用一些方式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

唱准“6.i2和6.i1”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及下滑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感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刚从一个地方采风回来,那如诗如画的景色,令我久久难忘,你们想知道它是哪里吗?让我来告诉你们他的美丽与神奇。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我也骑马巡逻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骑马扬鞭的动作,使学生初步体会“草原小骑手”的风采)

二、感知共享,交流蒙古族相关文化

师:大家能从老师的歌声中听出这是蒙古族,说明你们对蒙古族并不陌生,你对蒙古族还有那些了解。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通过你们的介绍也让老师对草原有了更多地了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靠放牧为生,而我们常说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就是指的蒙古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蒙古的大草原上去欣赏一下那里迷人的风光吧。

师:蒙古族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能用简单地话来说说吗?

(设计意图:课件呈现的草原风光和老师介绍、交流的蒙古族,不仅能给学生生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豪放等特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把学生的视角转向对整个蒙古族音乐的认识,向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的韵律上过度。)

师讲解:蒙古大草原在我国的北部,那里景色非常迷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绿草地。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蒙古族人放养着许多牲畜,需要大量的水源和草地,因此他们要经常搬到不同的地方去居住,所以他们住在这样一个容易装卸的“小房子”里。谁知道这样的房子叫什么?(蒙古包)你知道的可真多。那达慕是草原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在这场盛会上,自然少不了男子三项竞技:赛马、射箭、摔跤,你瞧,他们多神气。

三、感悟引领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5课《我是草原小骑手》,共同感受草原人民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出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师:草原小骑手活泼、爽朗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音乐情绪是怎样体现的呢?请大家认真地倾听歌曲。

情绪(欢快、热烈)、速度(较快)、力度(中强)、拍子(2/4)师:作曲家正是运用了这些音乐要素,来塑造了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蒙古族小英雄。

2、师:草原上的.歌这么美,老师也来唱一唱,边听边思考:蒙古族的小朋友们在进行哪些活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模仿他们的动作。生:……

(设计意图:满足学生爱动、爱模仿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快速记住歌词)

四、学唱歌曲

1、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欢快的情绪一起来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2、学生在老师鼓声的指挥下,模仿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让我们随着音乐,用La的音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一边轻轻地哼唱旋律。

4、旋律已经熟悉了,现在让我们带着歌词一起来唱歌曲的第一段。教师伴奏,学生唱第一段。

难点处理:

师:你们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说出来老师来帮助你。

(1)“下滑音”

师:教师先示范2种不同的唱法。1种有下滑音,1种没有下滑音,你到哪儿唱的不一样?(生:第1种的最后一个音像在滑滑梯一样)对,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位新的音乐伙伴。我们称它为下滑音。它的特点就是像玩滑梯一样,从高音快速滑向低音,而且要唱得轻而短,干净利索。

(2)“6.i2和6.i1”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主要通过模唱、比较和教师的手势来引导。

师:我们熟悉了歌曲,知道了曲作者运用了大量重复的手法,加深了我们脑海中对小骑手的印象,歌词是怎样描写小骑手的呢?指导学生演唱歌词。(指导歌曲中的衬词的唱法和咬字吐字的方法,以及歌词结尾处的甩腔唱法。)

(3)第一段歌曲艺术处理。

师: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那位神气的小骑手,正策马扬鞭在草原上奔跑,心情怎样?(骄傲、自豪)就带着这种情绪来演唱前4个乐句。我停下了马儿,眼前的美景令我陶醉,此时的心情我们用下面的2句衬词来演唱,抒情一点,为生活在这样一块美丽的土地上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放声高歌,一起唱最后一句。

(4)自学歌曲2、3段。

师:孩子们,真聪明。相信下面的两段,老师不教,你们也一定会了。

5、学生跟原唱全班齐唱歌曲,评价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歌曲,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和对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敢于展示自己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

6、合作、表现、创编歌曲

师导语:同学们唱得真好你们想不想真正的成为一名小骑手?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设计简单的歌曲表演律动。

五、扩展、延伸

草原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同样,草原儿女创作的音乐也丰富多彩,有热烈奔放的,有优美抒情的,也有深沉感人的。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让我们在听赏一首蒙古族音乐“白鬃马”。

(设计意图:这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我是草原小骑手”这首歌,更重要的是借这个机会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草原的音乐,多了解音乐中寄托的草原儿女的情感。)

篇2:音乐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带着自豪、愉快的感情演唱歌曲,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体验民族音乐带来的欢乐情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能用一些方式参与表现。教学难点:

唱准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教学准备:

CAI课件、打击乐器(双响筒、铃鼓)、小星星、道具(绿彩绸)教学过程:

一、引情激趣:

师: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新朋友见面,来,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庆祝一下。(放〈草原赞歌〉进行蒙古舞律动。)

二、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跳的真不错。听着这优美的音乐,跳起这欢乐的舞蹈,此刻你们想到了什么?(生:大草原的美丽风景)

师:前几天,老师去了一趟蒙古大草原,把那里一些美丽的风光带了回来,你们想不想看?(想)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放课件《大草原》《牧歌》为背景音乐)

师讲解:蒙古大草原在我国的北部,那里景色非常迷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望无际的绿草地,在那里居住着以放牛、放马、放羊为生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的人们特别豪放,喜欢赛马、射箭、摔跤,而且他们个个能歌善舞,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礼节。由于他们放养着许多牲畜,需要大量的水源和草地,因此他们要经常搬到不同的地方去居住,所以他们住在这样一个个容易装卸的“小房子”里。

提问:谁知道这样的房子叫什么?(蒙古包)你知道的可真多,奖你一颗小星星。

三、学习歌曲

师:蒙古族是一个非常勇敢、勤劳、善良的民族,因为他们都喜欢骑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前面有一群蒙古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

1、放范唱,老师带同学们按节奏晃动身体,感受歌曲。

(听歌曲)

师:谁能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骑马、射箭、摔跤。师:同学们听的真仔细。

2、老师弹琴范唱

师:蒙古草原上的小姑娘也会骑马、射箭,下面我也来当一回蒙古人给大家演唱这首歌曲。如果老师唱的好,请同学们来点掌声,好不好?

(老师范唱歌曲)

3、闯关

师:你们想成为神气的草原小骑手吗?(想)这可不容易呢,要经过很多考验,你们有信心吗?(有)好,老师决定帮助你们,让我们一起来闯关。

(!)按节奏说歌词

师:进入第一关,按节奏说歌词。(老师将电子琴调到鼓声)a生在老师大的鼓声指挥下,模仿老师有节奏的念歌词。

(第三乐句歌词以衬词为主,突出抒发了小朋友愉快、自豪的心情,我们要注意“啊哈、嗬伊”的节奏,把每个字都说清楚。蒙古的小朋友骑着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心情非常舒畅,这样的衬词在蒙古歌曲中经常见到,让我们也共同体会一下吧。

b.学生边说歌词,边跟歌词内容做自己想做的动作。c.一二组念歌词,三四组律动配合。(2)演唱旋律

师:进入第二关,演唱旋律。a.老师范唱

师:先听老师来演唱,同学们用身体表现歌曲。b.老师弹琴,学生小声用la模唱。

(老师指出学生唱的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七度、八度音程可通过模唱和教师的手势来引导)。

c.老师学生对唱旋律。(师第一乐句,生第二乐句).(3)学生演唱歌曲.师:进入第四关:自学演唱歌曲。a.学生随范唱自学歌曲。(放歌曲,让学生自己跟唱2遍)b.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老师用稍慢的速度弹琴,学生演唱歌曲。(对唱的不准的音及时纠正)

提问:歌曲哪一句抒发了学生自豪、愉快的心情呢?(学生回答)B.老师用稍快的速度弹琴。

学生比较哪一种速度更适用。(稍慢的速度表现了小骑手愉快、快乐的心情,稍快的速度表现了小骑手自豪的心情)

(4)歌曲处理

师:我刚才听见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唱的(范唱下滑音的部分)你们也一起来试一试,觉的这样唱好听吗?为什么?

采用分组唱,一三组唱衬词,二四组唱其他部分;老师唱衬词,学生唱其他部分等,让学生风趣的演唱歌曲。

四、合作、表现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这首歌呢?(加上动作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脚和手打拍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全班同学分组。

1、布置任务:各小组讨论、编创: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2、分组练习

3、每组选代表上台表现歌曲。(用道具绿彩绸)

4、集体展示:播放动画,全体同学大胆表现。

五、扩展、延伸

师: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闯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你们都成了神气的小骑手了!给自己来点掌声吧!(学生鼓掌)

师:草原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同时,草原儿女创作的音乐也丰富多采,有热烈奔放的,有优美抒情的,也有深沉感人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由草原歌手滕格尔演唱的《天堂》。

六、总结、结束

篇3:《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掌握一定的基本乐理知识是必需的,但是难度性却很大。因此笔者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让学生先了解蒙古族的民间风俗,体验和感受蒙古族的舞蹈音乐,并具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这样既能让学生易接受,又能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就感。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民间风俗,体验和感受蒙古族的舞蹈音乐,激起学生的兴趣。

2.有感情的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民间风俗,体验和感受蒙古族的舞蹈和音乐。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五、教学难点:掌握二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能够为歌曲编创不同的节奏和动作。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头饰、筷子、音乐器材。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亲爱的小朋友大家好!愉快的四十分钟又和大家见面了,大家高兴吗?(高兴)请坐。

上音乐课自然是离不开唱,那同学们你们做好唱的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好。那我们先一起来坐坐发声练习。请同学们做好来。(抬头、挺胸、做凳子的三分之一、脸带笑容)

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小鸭怎么叫,嘎嘎嘎。

公鸡怎么叫,喔喔握。火车怎么叫,呜呜呜。

(设计意图:给学生热身,用可爱的动物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激情导入

1.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模仿一组动作,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老师模仿的是什么动作,会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来跳。(播放视频音乐老师跳,学生也跟着一起跳。)

2.师:刚刚老师模仿的什么动作啊!(骑马)同学们回答真好。

3.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那还有谁知道刚刚老师模仿的是什么吗?(骑马)是哪个民族的人民最擅长的呢?(蒙古族)回答真棒,表扬。对于蒙古族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他们吃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吃羊肉、和牛奶;衣服很鲜艳;蒙古人喜欢骑马;住蒙古包。

4.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啊,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大草原吧。

5.(播放课件)师:这里的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到处绿草茵茵。在牧人动听的歌声中,可爱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绿海中慢移,马儿也悠闲地吃着嫩草,一切都是那样的恬静、祥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业为生,他们喜欢骑马、射箭、摔跤,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当中骑马是非常重要,他们放牛、放羊是离不开马,外出也是离不开马,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6.了解蒙古族,当然还要来唱唱蒙古族的歌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蒙古民歌《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学习歌曲、培养兴趣

(播放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了解了蒙古族,自然是要来听听大草原的歌声了,它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聆听,在歌声里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呢?(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设计意图:用美妙的歌声来感化学生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草原的歌声美吗?请大家赶快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听后的感受吧。(你最想做什么)

生:听到歌声好像我来到了大草原,和小牧民一起放牧。生:……

2.二次聆听歌曲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拍着手小声的地唱一下。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用M唱一次。第二次跟着老师的琴声小声唱歌词。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刚刚哪一句最不好唱。

学:“啊哈啊哈嗬”这句最不好唱。

师:这句里面有个什么记号,(附点)讲解附点该怎么唱。请同学来说说这首歌里哪里还有附点。

学:“美在眼里喜在心”这句重点拿出来唱。

师:跟老师的琴声演唱一次。再请同学来说一说歌曲里哪一句最能赞美自己家乡的美。

学:“草儿青青样儿肥”这句。

师:教唱,草儿这应该怎么唱,有个什么记号,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记号你们从来没看过的。

学:休止符、后十六、前椅音。

师:同学说得真好。讲解这些地方该怎样唱。完整的跟老师琴声大声地唱一次。

(设计意图:这里的跟唱就是为后面的学唱部分做铺垫。)

3.学打节奏

(1)(出示筷子)(示范打节奏)

师:在学习歌曲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自制的打击乐器,是什么呢?(筷子)筷子不仅仅是我们吃饭的工具。还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大家来听听。(示范)好听吗?老师也给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双筷子,请拿出你们的筷子跟老师打一下。跟老师一样拿好啊!仔细听。(生打)老师又换一个,认真听,会吗,同学们。(师生一起打)我又换了,注意看(一起做)。

(设计意图:用自制的乐器来打节奏更能开动学生智慧,也更能让学生对节奏充满好奇心。)

(2)(出示课件)

师:这个节奏就是刚才老师领大家敲打的,我们再分组来敲一敲,第一行节奏就是老师敲的第一组节奏,(师示范,生学打)第二行(继续打)第三行(继续打)。

(3)分组打节奏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成三个组,各自先试打一遍你们的节奏,然后我们在一起来合奏?现在看老师,我叫到哪组,哪组就演奏。(师哼唱打击)两遍。

(4)听伴奏打击

师:下面我们和着伴奏一起来演奏一遍。(师生演奏)有哪位同学听出来了吗,哪组同学演奏了两次?这组同学先接哪组,又接哪组?这回我们再和着音乐一起来一遍好不好?大家的表演太精彩太出色了。

4.认识打击乐器

师:出示打击乐:响板、双响筒、铃鼓。教同学们怎样使用。然后请同学们打,其余同学用筷子一边打一边唱。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乐器引入音乐器材里的乐器更加有新意感,这样学生就更能对乐器有兴趣,玩起来就更加顺手。)

创编活动:(1)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歌曲已经学会了,舞蹈自然是不能少的了,下面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编动作。(2)请同学来展示自己的动作看看哪组最有创意,加以表扬。(3)老师和同学一起边唱边跳。再加上我们的打击乐器。

(四)课堂小结

师: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咱们的课马上要到尾声了,同学们请你们学着骑小骏马的动作,跟着美妙的歌声走出教室吧!

(五)教学反思

在歌曲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听、读、节奏训练、唱来完善歌曲的教学,在这几个环节中,节奏训练完成的不是很好,有些同学掌握得还是不够准确。可能用的方式不对,如果换一下打节奏的方式学生可能会掌握得更好更快!

在演唱歌曲的时候难点学生掌握得很好,两个八分音符连唱学生掌握得不好,可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开始的两个字就唱跑了,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不自主的就在两个八分音符中间加了一个八分休止。如果在读歌词的时候注意到及时纠正学生就会唱的好些。可见,在备课的过程一定要考虑的周全一些。

篇4:音乐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我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并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其中播放的曲子《我是草原小骑手》比较合适。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好铺垫。之后又让学生谈了谈对蒙古族的了解,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到了研究学、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个环节上时间把握的不好,有些过长,可以再提炼,争取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的更快更好。

在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中,听一听和唱一唱两个环节完成的非常理想,但学唱这个环节时间过长,出现了一些小误差,这说明我在课下没有很好的评估学生的能力,前面拖延了时间,直接影响到后面教唱的环节,到了学唱歌曲的时候课巳过半,所幸的是,学生对曲调比较熟悉,最后还是把歌曲学会了,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歌曲情感的传递还不够到位,心里感到很遗憾。

这节课虽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很多老师对我的教学都给予了肯定与帮助,我的内心很满足,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取长补短,多听优质课,争取让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不断提升!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2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觉运用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发学习的动机。如我在教学《我是草原小骑手》一课中,我应用多媒体播放草原上美丽的风光以及草原上孩子们生活的欢乐场景,带给了学生无以伦比的视听感受。让他们从中真正的感受到了草原人们的豪爽性格,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对蒙古族的了解。此时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参与演唱活动的强烈愿望。

2、在唱歌教学中注重学生唱歌技能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演唱方式会让歌曲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因此我对学生的演唱姿势给予正确的指导。首先要多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能够区分正确和不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唱歌姿势,要求是身体站立,自然放松、胸自然挺起张开,腹部顺其自然收缩,下颏收回。另外精神要饱满,有从容之感。坐式唱歌,要求上身自然垂直,端正,两腿弯曲分开,两手平放在大腿上,看课本唱歌时,要求两手拿课本视唱,划拍时,左手持书,右手用小动作轻轻划拍。姿势正确自然美观,有利于唱歌和身心正常发育。

3、做好教师的范唱,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在<<儿童合唱队>>一书中说:一书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唱歌中,声音固然很重要,但对中小学生来讲,关键在于培养从内心起歌。教学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就是教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也是教师。其中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印象。为了启发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体验们蒙古族歌曲风格我声情并茂的进行了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当学生在唱歌发生困难时,教师适当的演唱示范使学生掌握了蒙古族衬词的演唱方法。正确的范唱远远大于重复的讲解,达到功倍的效果。

我教这个年级的学生时间很短,以前没有音乐老师,学生没有基础,在唱歌教学中进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及情感的训练,是为了完整地演唱歌曲,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所以,我觉得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很重要。音乐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必须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表现出来。在这种表现过程中,每个人的自信心也非常重要,而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中小学唱歌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通过教学使唱歌这一音乐活动形式成为学生终生的爱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应采用鼓励、肯定式的教育方式,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作为老师不要吝啬表扬,要大胆地夸奖孩子们。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多次这样讲道:“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足见鼓励对学生自信心的确立有多么重要。培养学生唱歌,形成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我想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3

在《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教学导入中,我采用先让学生模仿学骑兵骑马的游戏,让孩子们对美丽草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仰慕以久的草原有了进一步了解。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教师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真正把教学对象放到了主体位置来对待。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有效地调动出来,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变成学生新的经验。这时教师的角色是当好一名师生教学互动的组织者。

音乐课程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趣味性,灵活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没有压力下完成学习的全过程。本课老师在孩子们表演欲望非常浓厚时,及时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表演和互评的机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随机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尤为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活动,目的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兴趣为主线,让学生从评价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小懂得欣赏他人。从课中的评价活动可以看到,即使是三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教师应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正确地引导,并对学生的评价能力加以培养。积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即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等综合艺术素养得到提高,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巧妙和生动地体现出来。

篇5:音乐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接力出版社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页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的韵律,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2、过程目标:通过学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让学生体验蒙/族民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儿童的生活情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蒙/族以及蒙/族音乐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难点:

唱准“ 1”和“ 2”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验

在《草原赞歌》的旋律中,老师带领学生做骑马的动作进教室。

1.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一起“骑着马儿”,非常神气地进了教室,你们知道哪个少数民族的人最喜欢骑马吗?

生:蒙古族。

2.看一看

师:对,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今天,我就带你们到蒙古的大草原上去欣赏一下那里迷人的风光吧。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二、学唱歌曲

1.看视频,听歌曲录音。

师:大草原可真美呀,许多蒙古族的小朋友都在这里比赛骑马呢,而且她们的舞蹈也融入了骑马的动作,老师这里就有这么一种歌舞表演,同学们想不想看啊?

生:想。

师:但是老师有小小的要求哦,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带着这些内容听歌曲,“歌曲的情绪;大切分和大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把握; ”和“ 是怎么唱的?” (放《我是草原小骑手》视频)

2.解决问题

分别提问学生。

师:我看哪个同学是细心的孩子,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a.歌曲的情绪:优美,欢快,自豪地。

b.师敲打黑板上写出的节奏。

c.“ 2”和“1”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3.学唱歌曲

同学们真像这神气的小骑手,这么多难关我们都一一闯过了。好,那我们来一起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a.模唱旋律(放慢速度)

b.轻唱旋律(放慢速度)

c.唱歌词

4.歌曲处理

师:我刚才听见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唱的(范唱有下滑音的部分),你们也一起来试一试,觉得这样唱好听吗?为什么?

(有模仿牛羊叫声的感觉,这么唱就更加贴切。)

三、合作,创编,表现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呢?

1.分组讨论,创编

2.分组展示

3.集体展示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游玩了一番,非常高兴。蒙古族还有很多我们没有了解过的东西,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去了解。下面,我们就以蒙/族一首非常典型的民歌结束我们本节课。

篇6:音乐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草原小骑手》就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为素材创作的四二拍儿童歌曲。歌曲旋律明快,节奏跳动,表现了小牧民在草原上策马扬鞭的音乐形象。歌曲中的衬词“啊哈荷伊”以及下滑音富有动感,表现了小牧民愉快的心情和豪放的性格。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法、自由创编法、讨论研究法将在课堂中一一呈现!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掌握下滑音的甩腔唱法。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用固定节奏拍手跺脚或用打击乐器伴奏及律动表演等形式参与歌曲表现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用舞蹈和乐器表现歌曲。

3、情感目标: 在演唱、听赏及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美、表现音乐美,通过音乐激发学生对草原及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能用喜欢的方式参与表现。

能唱好八度音程和下滑音

教学准备:CAI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筷子、双响筒或小竹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心中的内蒙古大草原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内蒙古大草原旅游吧!(师放课件)学生边聆听歌曲《我和草原有个约会》边欣赏蒙古草原上的风景动画。

2、师:“同学们,美丽的草原风景让你流连忘返,能歌善舞的草原上的小朋友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蒙古族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播放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

3、“看了舞蹈,你们知道蒙古族的小朋友他们最喜欢干什么吗?”(骑马)“那里的小朋友最喜欢骑马了,那里的小朋友个个都是草原小骑手。

二、模仿练习创编节奏

(1)师:同学们,内蒙古的的景色美吧!舞蹈也好看吧!还有好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你们一定想去吧。现在,我要考考你们的能力,你们必须会敲下面的节奏,唱会下面的旋律才能继续旅游呢!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师出示节奏,用马蹄声、嗬嗨声奏出,生跟师模仿)

⑴打一打 ×

×|×

××|

×

×

× | ×

—|| ××

××| ×.××|×.×

— ||(2)唱一唱 3 3 6 6 | 6. ⅰ 2 | 3.5 | 3-|| 3 3 6 6 | 6. ⅰ 1 | 6.1 | 6-||

三、学唱歌曲,感受情绪

师:草原美吗?(美)草原的小骑手们神气吗?(神气)听!他们正在放声歌唱呢!(课件播放歌曲视频)

1、初听歌曲,感知情绪

师:歌曲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抒情优美的、还是低沉伤感的?(活泼欢快)

2、体验动作,感受节奏

师:“蒙古族小朋友最会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

“下面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猜猜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拉

弓射箭)”教师表演:“大雁见我绕道飞呀,黄羊见我躲着走,我是草原——小射手。”

“谁愿意上来表演小骑手呢?”(学生表演,老师用双响筒模仿马蹄声伴奏)┃

“老师还想当小摔跤手,谁上来跟老师比试比试?其他同学为我们加加油!”

在表演中我们接触了两种节奏:

一种是马蹄声节奏(双响筒)× × × ×┃ × × × ×┃一种是加油的节奏(铃鼓)× ×┃× ×┃ 用双响筒和铃鼓练习这两种节奏

3、有节奏的念歌词(第一段跟老师念,二、三段试着边念边敲)

4、模唱旋律

师:小骑手看我们表现这么棒,骑着骏马高兴地唱起“啦”,大家和小骑手来比比赛吧!(1)(“啦”音模唱旋律)

师:小射手箭瞄得真准啊,神气地唱起了“嘿”,你们也来试一试!

(2)(“嘿”音模唱旋律)

小摔跤手开心地笑了,活泼地唱起了“哈”,你们也来笑一笑!(3)(“哈”音模唱旋律)

师:草原上的小朋友们玩的真开心,你们想不想玩游戏?(想)那老师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好不好?(好)熟悉旋律

(4)教师范唱曲调(介绍下滑音)下滑波浪小记号,左边翘来右边掉。唱好它也很重要,位置不变声音掉。

师:你能找出这首歌曲中一共有几个下滑音?(三个)

5、学唱歌词

(1)跟师模唱第一段歌词,体会歌曲速度及情绪

(2)采用师生对唱,男女接龙唱,小组比赛唱等形式,引导学生跟琴试唱二、三段

6、艺术处理

师:小骑手神气吗?(神气)高兴吗?(高兴)那就让我们神采飞扬的唱一唱。

(1)强调衬词“啊哈嗬咿”的作用。(2)下滑音甩腔的唱法

师:小骑手们一边唱歌一边挥着鞭子在唱,来!让我们也挥起鞭儿唱起来。(带领学生做挥鞭动作唱下滑音)

(三)自由创编,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咱们草原上每年都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就像我们过年一样热闹,每到7——8月份时,草原上的牧民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他们会举行各种有趣的活动,比如赛马、摔跤、套马、射箭等,这就是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可有意思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同老师一起去参加那达慕大会吗?(视频播放《我是草原小骑手》)

第一场(我是舞蹈家)

师:歌曲中的盛会一共描绘了几种草原活动?(学生回答)你能根据这些图片想象动作吗?(课件出示骑马、射箭、摔跤的图片)学生配乐自由创编骑马、射箭、摔跤的动作。

师:看到你们的表现,太棒了!接下来第二场是什么呢?(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第二场:小小演奏家

××

×× |

××

×× || ×

× |

×

× || 加

油 ××××

×× | ××××

×× ||

快点跑呀

快跑

快点跑呀

快跑

师:哪种乐器的声音像马蹄声?(双响筒)谁能打击屏幕上出示的节奏?(请学生上台表演)

师:那串铃可以为各位选手加油,请拿到串铃的同学一边敲击一边说:

加 油|加油|| 好吗?

师:你们知道吗?筷子可是蒙古族人民的舞蹈道具呢,今天我们把它做为一种乐器来代表拉拉队员们说的:快点跑呀

快跑 | 快点跑呀

快跑|| 下面三个队的同学由队长带领大家排练好吗?

1、分组训练,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展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第三场:大家演一演

1、小组讨论、创编

选择用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或小乐器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2、集体展示、评价(鼓励学生自信地参与表演、评价)

小乐器组、舞蹈组、策马扬鞭组…表演,邀请学生上台跟老师一起跳舞。

五、小结评价

教师小结:“这堂课我们一起随着小骑手在音乐中走进了美丽的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小骑手的欢乐,在小骑手的心中草原就是人间的天堂,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安妮安娜两姐妹演唱的歌曲《我是草原小骑

篇7:从草原女骑手到古建守护者

1967年,文革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我和北大附中(在读高一)的一批同学,报名去了内蒙古锡盟东珠乌沁旗胡热图淖尔公社三队插队。

敢驯烈马的北京姑娘

当地草原都是游牧,牧民很朴实。我们住蒙古包,生活很艰苦。但我很快学会了骑马放羊,后来还包羊群放牧。白天放羊,晚上下夜看羊。夏天草原上的蚊群特别厉害,叮得羊群直跑,牧人要不断拦住羊群,不让其乱跑。因此,睡不了一个囫囵觉。白天除了牧羊,还四处去找牛羊粪,捡回去做燃料。平日,除了放羊,还要在春天接羊羔,夏天剪羊毛、洗羊(消毒杀灭寄生虫),秋天打草、擀羊毛毡(做蒙古包围墙、铺地用)。我还学会了宰羊、赶牛车、搓马鬃绳、做皮衣等手艺。不仅能在草原上骑马飞奔,还学会了驯马。

冬季雪大就要转场到有草的地方,骑马赶畜群长途跋涉,甚至要远走数百公里到吉林的大山里,气温有时降至零下20~30摄氏度,冷得出奇。蒙古包中间生一个炉子,烤火时胸前暖和,但背后仍很冷;夜里睡觉用皮德勒(冬日穿的皮袍)裹身,上面再盖皮被蒙住脑袋,或者戴着皮帽睡觉,哈气在头发、被头或帽檐处结一圈冰霜。

1967年,刚到内蒙古的第一个冬天就遭遇了大雪灾,我住一户牧民家,因搬家速度稍慢而脱离了东迁的大队人马,以致几乎与外界隔绝,羊群陷在雪中,冻死不少。开始时我一只一只往回抱,但羊草不够,眼看着羊活活饿死,非常痛心难过。后来几乎断粮,只能宰杀快死的弱羊吃。天寒地冻,化雪水喝,没有可能洗衣洗澡,身上长了虱子,痒得难受。无奈,夜里只能将长满虱子的衬衣晾到蒙古包外去冻,白天再拿回来将冻在一起的虱子和虱子仔用手指甲挤死。那年我脸被冻而浑然不觉,感觉面部发麻好像涂了蜡,因为没经验用手挠了,待解冻后脸上流脓流血,好在年轻好得快,没有留下伤疤。

在这些活计中,驯马最具挑战,危险性最大。有一次驯马,我驯的那匹三岁小烈马,脚踩进春天解冻的软土坑而马失前蹄,把我从马背上甩下来,马蹄尥在我的右眼眶上,一阵麻木。我虽感觉异样,但死抓住缰绳不放,不能让它跑掉(跑掉就基本驯不过来了)。当拴好那匹马后我才发现右眼沉重得睁不开,血流从如注。同蒙古包知青叫来正好从附近路过的赤脚医生,用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再用纱布包扎伤口。第二天,我自己骑马去30里外的大队卫生站换药。以后伤口慢慢愈合了,但落下一块永久性伤疤作纪念。总之,那些当地男人干的活,我作为一个女知青基本都能干。

我很快和牧民打成一片,并学会一口流利的蒙古语。牧民们选我担任新成立的小学老师,教小孩子们念书。我从北京背回各种中小学课本和读物,骑马走牧户宣传,让牧民送孩子上学。开学了,我从语文、算术教到音乐、体育,不仅教汉语还在蒙古老师不在的时候代教蒙古语,课后还要给孩子们挑水吃,大师傅生病时还要代为做饭,生活很艰苦,但教学和生活的内容很丰富,我很快乐。

1974年,北京在草原招考大学生时,我因有教书和学习的机会,文化考试中,我的成绩好,甚至有的科目拿了满分,被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录取。

投身古建保护,

向“修旧如旧”的设计观念转变

1981年,我从轻工业部设计院调到国家文物局资料研究室工作,参加的第一个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是实测山海关长城和对关城倒塌城墙进行勘测与修复设计。在罗哲文、傅连兴等古建筑老前辈指导下,经过近三年时间顺利完成了任务,积累了第一次古城墙修复的宝贵经验。

1985年,我调到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做古建筑保护维修专业工作。当年参与保护修复十三陵昭陵的陵恩门修复设计。这是我参与的第一个木结构古建修复设计项目。古建室主任祁英涛是该项目负责人,他高度重视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为清楚了解陵恩门的历史,他让我去国家历史档案馆详细调查明清皇家档案。虽然明代档案不存,但在清代皇家奏销档中有很详细的工程更换构件的记录。例如,哪个部位的部件拆下何种木料,更换为何种木料,规格尺寸、用工用银等都一一记录在案。我和一个同事每天去档案馆,埋头翻阅堆积如山的皇家档案,通过三个月的查询,终于从中了解到乾隆年间几次大修十三陵,将原来明代建筑遗址中部分金丝楠木换走用于清宫建设,还将明代建的五间陵恩门由大改小,变成清式三间硬山房等。祁工对我们查到的档案很满意,并要求我们再去现存明代长陵的陵恩门进行实地测绘。

祁工是古建筑保护维修业界资深老前辈,他有40余年的古建修复实践经验,他老人家不辞辛苦,总是亲临古建筑现场,亲自参加和指导我们测绘、记录、保护维修设计与施工指导,并与丰富经验的古建筑工匠师傅反复讨论方案、研究工法,非常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我跟着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紧张施工的日子里,我经常跑工地,与从故宫来的承担施工项目的老木匠师傅戴季秋等人,切磋建筑构造和构件制作工艺等,我从戴师傅那里也学到很多知识。有一次,戴师傅提出我计算的角梁长度不正确,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在现场画出1:1的构件平、立面大样图后,终于明白,我只考虑了角梁在图纸上的平面二维尺寸,而没考虑它在实际位置上的立体关系,欠缺了第三维方向考虑,尺寸显然出现了错误。实践出真知,我深感自己在古建筑行业中,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需要从头学起。

修复陵恩门是我从现代建筑设计观念,向古建修复设计转变的第一步。通过修复工作,我深感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博大精深,其木结构采用榫构连接的巧妙构造,却能抵御强大的地震力,在唐山、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都出现过“墙倒屋不塌”的木构古建筑实例,实践证明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我国木构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还深深影响着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中国古建筑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价值和信息,其中的趣味无穷。但令人惋惜的是,许多懂规矩、知传统、有经验,曾为保护修复古建呕心沥血的高工和老匠师多已辞世,古建维修队伍已然后继乏人!

nlc202309090403

“布达拉宫保护女神”

布达拉宫是我国西藏高原上的建筑奇迹,是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建筑群。

1985年,我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赴拉萨做布达拉宫现状调研工作。这是我第一次进藏。到拉萨后我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头疼气短,胸闷,脚底像踩了棉花,后来在宾馆竟倒地昏厥了几秒钟。好在第二天逐渐恢复,很快投入了工作。

我随罗老对布达拉宫建筑进行全面调查,上至屋面金顶,下到漆黑的地垄(基础),对每一角落都进行了仔细勘察、简易绘图,发现很多地方存在严重残损和险情。根据调查情况,我负责撰写调查报告的技术部分。后经国家文物局和中央政府统筹考虑,批准对布达拉宫实施抢险维修工程。1989年至1994年,国家拨专款和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对布达拉宫建筑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保护与抢险维修工程,为期五年。

1998年,全国遭受洪涝灾害,拉萨连降暴雨,降雨量超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布宫墙体受潮严重,出现局部坍塌。国家文物局紧急组织赴现场调查,由于我对布达拉宫情况较熟悉,被指派立即奔赴拉萨工作。经实地调查发现数十处险情,如布达拉宫阿嘎土平屋顶普遍漏雨,局部墙体和边坡石砌体松动、开裂、出现变形坍塌等,严重威胁到布达拉宫的安全。在现场,我与布达拉宫管理处的领导、灯香师(僧人)们共同连续工作20天,走遍各个险情角落、夹道暗层,检查测量、摄影记录。是共同一致保护遗产的责任心和愿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圆满完成了灾情的调查任务。我们夜以继日一起工作的经历和相互了解,使布达拉宫第一次接受了由一个女同志主持爬高下低勘察,担当殿堂、僧舍修理技术负责人的事实,灯香师们誉我为“布达拉宫保护女神”。

2002年,布达拉宫第二期保护维修工程方案,经过数年调研、勘测、论证后开始付诸实施。本次工程任务依然是以排除险情和现状加固维修为主,既要不改变建筑原状,又要使其“恢复健康、益寿延年”。工程措施主要针对布达拉宫问题最大的屋顶和基础两部分。其中对坐落于红山之上布达拉宫基础墙的加固措施,采用灌浆技术修补裂缝。施工中标的北京某古建公司,不懂灌浆加固的工艺技术和操作工艺,也没有聘请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而主观按照喷刷墙面的方式错误操作,不仅未能修补裂缝,还把基础石墙喷涂成了“大花脸”,产生了恶劣影响。为此,该公司被有关部门责令停工整顿。为此,我反复补充设计技术交底,并坚持请北京东阳建筑加固技术公司的专业队伍实施。为了让公众对加固技术有所了解,实施前我们进行了两处现场实验。一处选择布达拉宫山下一处贵族宅第开裂老墙进行灌浆修复试验;在另一处现场,我请来布达拉宫一位老瓦匠亲自按传统方式砌筑了一面石墙垛,对墙垛预留的缝隙进行灌浆。通过试验,我们成功解决了灌浆材料的配比、灌浆实施的操作工艺,明确了质量保证的要求和检验的标准。现场观摩的当地领导、技术人员、工匠和群众,还通过提问方式和我们讨论、沟通,达成了共识,缓解了由于前期错误施工所造成的、对我们设计方案的种种疑虑。

此后,为了慎重推广灌浆加固技术,确保施工质量,北京东阳建筑加固技术公司在工地现场依然坚持先行试验,待所有问题顺利解决后才开始推广实施,从而顺利解决了灌浆技术难题。同样,在布达拉宫传统阿嘎土屋面进行提高防水性能的改性实验中,我们也坚持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专家评审、不断改进完善等步骤,直到取得成功经验,获得广泛认同后,才扩大范围实施。这样做的效果比较好,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后来,专业技术队伍还在工程中,对有意学习技术的小工们进行了业务培训,普及技术知识。并通过传帮带,为布达拉宫培养了一支能够在平时负责小修保养工程的施工技术队伍。后来,这支队伍常年活跃在布达拉宫各建筑和院落小修工程中,这是一份更加可圈可点的附加成果。

天安门大修,保留历史信息

我两次参与天安门大修工程。第一次是1998年,为国庆五十周年,提前对天安门城楼和城台进行检查和安全评估。我负责现状勘察评估和维修设计,对城楼大木梁架、山花、装修和建于明代的砖砌城台进行全面调研、检测。先后发现城楼后檐柱柱根、山花板糟朽和城台的渗漏水、墙面局部空鼓等问题。

天安门城楼曾于1970年重建,是周恩来总理批准的工程,建筑质量非常好。但始终没有找到当时的设计资料。为了掌握详细的建筑情况,经走访、咨询当年参加重建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了解到设计图纸存放在西山国家档案库。我和天安门管理处领导终于在国家档案库查阅并复印了全部当年城楼复建的设计和竣工资料,为后续开展的各项维修工程找到了第一手完整资料。

当年,国家花巨资从非洲进口了优质的大木料,修复了天安门城楼。修复工程正值“文革”中,设计将黄琉璃瓦屋檐的皇家专用龙纹雕饰(勾头、滴水龙雕饰),改成了葵花雕饰,象征“葵花向阳、人民心向党”。在对城楼屋顶维修中,有些专家希望按照明清官式建筑形制,恢复和故宫宫殿同样的龙雕饰瓦檐。但我和一些专家坚持保留文化大革命历史事件真实的信息载体,最终得到支持,保留了葵花图案雕饰,保留了“文革”的历史印记。

2003年天安门城台大修,对1970年为加强城台防水而浇筑的混凝土厚板进行了拆除,恢复了原青砖铺装的传统做法。由于混凝土厚板与原来明代的砖砌城台膨胀系数不同,产生不均匀横向变形而出现裂隙,不仅未能提高防水效果,反而出现了查找不出来的渗水裂隙。城台向下渗水一直很严重,我们一时苦于找不到渗水点和治理办法。

厚重的混凝土加层被故宫瓦作老师傅比喻为“绝户活儿”,不可救药。恢复传统城台做法以后,现在经过了十余年时间考验,证明修复效果较好。让我们更加相信,在古建筑修复工程中,沿用成熟的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正是最可靠的做法。

古建筑保护维修工程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而保护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尽可能保留原物、原构件、原装饰、原材料、原工艺和原特色,尽可能保护真东西,不造假古董。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这些原则落实到设计实施的工程方案中,是要与现场施工相结合,落实到每一位工人师傅手里,才可能达到目标。为此,我经常到工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绝不含糊。

nlc202309090403

故宫维修,不必搞“金碧辉煌”

2002年,故宫大修,我承担中和殿区古建筑保护维修勘测设计任务。当时有人提出大修要“再现乾隆盛世”,即把故宫搞成所谓“金碧辉煌”的古建群。我和很多专家坚决反对,提出要坚持文物修缮一贯的“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但故宫还是修成了“焕然一新”,使参观的群众都感觉把故宫宫殿修得像仿古建筑,甚至造成国内对古建筑维修方法认识的混乱。例如曲阜古建筑维修时提出重新彩绘,并向专家质疑“为什么故宫可以重新彩绘而我们不可以?”面对此乱象,有老专家痛心地说:“这都是钱多惹的祸(大修工程要投入巨额资金)!”

这一情况还引起了国际遗产保护专业组织的关注,专门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的国际研讨会,讨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如何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后来会议形成的北京文件,也再次强调遗产真实性保存和最少干预做法,明确提出“应当将材料、构件和彩绘表面的替换或更新降至合理的最小程度,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住历史原物”。

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针对故宫古建筑的保护维修,明确指示不搞大规模维修,要按照规律正常维修。维修与研究相结合,以“传承”“理解”为核心,通过测绘调查、检测分析、档案梳理,将建筑的价值研究清楚,力求在维修中最大化地保存遗产价值。坚持平时的小修保养,维护古建筑的“健康”常态。现在故宫对古建筑保护的做法,正在成为全国遗产保护的示范和表率。

力倡保护古民居,担任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

还有一个问题是要重视保护古民居。老一辈古建专家如罗哲文等,生前曾为此奔走呼号。像北京古城和四合院,保护方面问题很多。特别是搞大拆大建,破坏了古城风貌,拆了不少具有很高历史、科学、文化和美学价值的四合院,实在可惜。多年前,有人提出恢复圆明园原貌,我和很多老专家都反对,那样搞出来的东西只能是假文物,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又如,山西南部古建筑(包括大量的民居)极其丰富,据统计,中国70%的早期木构建筑(指元代和元代以前的建筑)在这一地区,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的摇篮。但损毁情况也非常严重。须知,正因为古人设计的高水平、施工的高质量,才能在千百年风雨地震中屹立不倒,才能保存至今,成为仅存的历史证据。如果这些珍贵的古建筑残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我们岂不是历史罪人?专家的强烈呼吁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自十一五期间就把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项目,正式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之列。由于山西南部早期建筑的珍稀性、重要性,维修工程自始至终特别注意把真实保护、最少干预、最多保存历史信息作为目标,牢牢把握。通过各级政府的严格管理,设计、施工、监理团队的认真实行和专家团队的及时监督和指导,自2008年开工至今8年,抢救保护了105处早期建筑,大大缓解了险情,有效保存了这批珍贵的早期建筑遗存。

现在网站和网友也很活跃,如“六椽栿”“爱塔传奇”等,都十分关注山西省内古建筑的保护情况,经常举报、投诉不利于保护的行为和事情。这充分反映了公众对古建筑遗产的深深热爱,对保护工作的期待与监督,是非常积极的正能量。但古建筑保护维修也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懂得文物保护原则理念、具有保护技术和传统经验的有资质人才,按照严格程序去实施。现在国家和民间手里有钱了,热衷古建艺术的人多了,维修投入大了,如何去做、如何做好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保护理论理念仍有待提升,古建维修技术队伍人才缺乏、专业力量薄弱的问题有待解决,专业队伍培训、各级领导以及公众相关保护知识的普及都应该跟上。我在工作中也应多宣传古建筑保护观念,多介绍保护技术知识,使人们认识到,应该注重平日的保养和维护,可以花钱少、效果好,让古建寿命延长。在维修工程中要尽多保存、尽少更换,质量优先,不要赶工省料;尤其需要避免大拆大建,搞假古董。

所以,在各单位培训五大员之时,我也要在古建筑保护行业中,担负起古建保护研究员、宣传员、保护工程技术员、工程质量检查员、保护方案评审员的职责,为遗产保护事业发挥余热。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篇8: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1

在《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教学导入中,我采用先让学生模仿学骑兵骑马的游戏,让孩子们对美丽草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仰慕以久的草原有了进一步了解。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教师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真正把教学对象放到了主体位置来对待。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有效地调动出来,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变成学生新的经验。这时教师的角色是当好一名师生教学互动的组织者。

音乐课程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趣味性,灵活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没有压力下完成学习的全过程。本课老师在孩子们表演欲望非常浓厚时,及时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表演和互评的机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随机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尤为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活动,目的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兴趣为主线,让学生从评价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小懂得欣赏他人。从课中的评价活动可以看到,即使是三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教师应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正确地引导,并对学生的.评价能力加以培养。积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即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等综合艺术素养得到提高,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巧妙和生动地体现出来。

教师要多扮“合作伙伴”的角色,提高孩子们学习兴趣,本课在做跟着音乐节奏速度律动的游戏中,我也情不自禁地跟孩子们“玩”到了一起。教学中使自己真正融入学生,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活动,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学生是我的“好伙伴”,学习的爱好者。孩子们在这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兴趣极大。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2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觉运用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发学习的动机。如我在教学《我是草原小骑手》一课中,我应用多媒体播放草原上美丽的风光以及草原上孩子们生活的欢乐场景,带给了学生无以伦比的视听感受。让他们从中真正的感受到了草原人们的豪爽性格,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对蒙古族的了解。此时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参与演唱活动的强烈愿望。

2、在唱歌教学中注重学生唱歌技能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演唱方式会让歌曲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因此我对学生的演唱姿势给予正确的指导。首先要多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能够区分正确和不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唱歌姿势,要求是身体站立,自然放松、胸自然挺起张开,腹部顺其自然收缩,下颏收回。另外精神要饱满,有从容之感。坐式唱歌,要求上身自然垂直,端正,两腿弯曲分开,两手平放在大腿上,看课本唱歌时,要求两手拿课本视唱,划拍时,左手持书,右手用小动作轻轻划拍。姿势正确自然美观,有利于唱歌和身心正常发育。

3、做好教师的范唱,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在>一书中说:一书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唱歌中,声音固然很重要,但对中小学生来讲,关键在于培养从内心起歌。教学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就是教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也是教师。其中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印象。为了启发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体验们蒙古族歌曲风格我声情并茂的进行了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当学生在唱歌发生困难时,教师适当的演唱示范使学生掌握了蒙古族衬词的演唱方法。正确的范唱远远大于重复的讲解,达到功倍的效果。

我教这个年级的.学生时间很短,以前没有音乐老师,学生没有基础,在唱歌教学中进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及情感的训练,是为了完整地演唱歌曲,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所以,我觉得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很重要。音乐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必须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表现出来。在这种表现过程中,每个人的自信心也非常重要,而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中小学唱歌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通过教学使唱歌这一音乐活动形式成为学生终生的爱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应采用鼓励、肯定式的教育方式,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作为老师不要吝啬表扬,要大胆地夸奖孩子们。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多次这样讲道:“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足见鼓励对学生自信心的确立有多么重要。培养学生唱歌,形成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我想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3

本课是小学音乐二年级的内容,要求是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能即兴、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课后,我自己也做了反思,现将自己的不足分析如下:

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我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并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其中播放的曲子《我是草原小骑手》比较合适。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好铺垫。之后又让学生谈了谈对蒙古族的了解,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到了研究学、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个环节上时间把握的不好,有些过长,可以再提炼,争取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的更快更好。

在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中,听一听和唱一唱两个环节完成的非常理想,但学唱这个环节时间过长,出现了一些小误差,这说明我在课下没有很好的评估学生的能力,前面拖延了时间,直接影响到后面教唱的环节,到了学唱歌曲的时候课巳过半,所幸的是,学生对曲调比较熟悉,最后还是把歌曲学会了,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歌曲情感的传递还不够到位,心里感到很遗憾。

这节课虽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很多老师对我的教学都给予了肯定与帮助,我的内心很满足,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取长补短,多听优质课,争取让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不断提升!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4

本节课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在观看草原上的美丽风景,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人情,启发学生说一说:假如你是一个蒙古族的小朋友,骑着马儿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你会是怎样的心情?由此创设一种情境,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情感,不仅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一些特点,这样既为后面的歌曲学唱中的大跳音程这一教学难点作了铺垫,又把学生的视角转向对整个蒙古族音乐风格的认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随琴声拍击歌曲的节奏,按节奏读歌词的方式,既让学生熟悉了歌词,感受了其中的文字形象,又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这一切又为后面的创作、表现环节做了铺垫,同时,在活动中,歌曲热情欢乐的氛围与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也逐渐显现出来了。难点教学“611”八度音程主要通过模唱和教者的手势来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唱准音,并在八度音程和下滑音处体会感情,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学生熟悉歌词后,教师伴奏,学生齐唱,然后进行歌曲处理,最后组织创编活动。**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本课的**就在创编活动这一环节。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用电子琴伴奏,学生们自由表现歌曲中小骑手、小射手、小摔跤手的.形象,将课堂气氛推向了**,既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又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升华,学生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教师重点辅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等活动中将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美,表现音乐美的目的。难点教学八度音程主要通过模唱和教者的手势来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唱准音,并在八度音程和下滑音处体会感情,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9:《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 案 设 计

我是草原小骑手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2.在聆听二胡独奏器曲时,感受二胡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热烈欢快的赛马情景,能主动参与表现乐曲情景。

教学重点: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2.感受《赛马》的基本情绪,并能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难点:

1.唱准歌曲中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2.听赏时能创造性地表现乐曲的几个场景。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体验

在《赛马》的旋律中,老师带领学生做骑马的动作走进教室。1.说一说

师:刚才小朋友们和老师“骑着马儿”,非常神气地走进了教室,小朋友们知道哪个少数民族的人最喜欢骑马吗?

生:蒙古族。【百度图片】赛马

http://

师:你对这个旋律有什么感受? 生:(略)3.学一学

师:刚才在屏幕上你们看到草原上的人在进行哪些活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生答)师:你能上台来做一做你最感兴趣的那种活动的动作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并称赞他们是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等。

二、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听一听

草原小精灵:蒙古族的小朋友看到我们来了,高兴地唱起歌来,你们听: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学生聆听 【百度视频】

http:///?__m=mboxCtrl.playSong&__a=17722784&__o=/search_songListIcon&fr=ps||#loaded

五、小结

师:今天,咱们在草原小精灵的带领下一起感受了草原上迷人的风光,并体验了草原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下节课老师再带领大家继续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各种有趣的蒙古族人民的民俗风情。

上一篇:某委员会会议提案下一篇:我为妈妈做件事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