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2024-04-25

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班级管理

——五年级班级心理健康活动工作总结

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改革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是建立良好班集体,发挥班集体功能,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妥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改革班级管理的有力支撑点和内在要求。正确认识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自觉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学班主任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主要是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重视指导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增进身心健康,获得良好适应能力。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加以调正,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第一、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首先要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和谐、愉快、团结、合作、有序的心理氛围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予以调正。

第二,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还必须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锻炼机会,让学生处于各种情景之中,自主选择,自我表现,以激发其创造性。

活动中一方面努力提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条件,让学生品尝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惑;另一方面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心态和

行为,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增强耐受能力。

第三,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价值观。树立一个正确的学生评价观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才能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中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大量的是心理问题,如果把心理问题看成了品德问题,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处理,结果必然适得其反,激化了矛盾,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甚至转化为品德问题。对于思想品德问题可以采用批评、说服、示范的方法,对于心理问题只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觉参与,通过聆听、接纳、同感、暗示,合作等非强制性、非约束性的方法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第四、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必须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学生的心理档案既是心理辅导的记录又是心理辅导的依据。在学期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是那些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心理状态,随时进行辅导并记录归档。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班主任就可以清楚地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动态,选择有效的方法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同时通过心理档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增强自我认识,预防心理疾病。有了心理档案,在学生心理问题暴露时还有利于班主任老师与心理咨询员进行会诊,探讨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因此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

第五、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途径和方法。

为提高全班学生心理素质,营造班级心理氛围或者解决全班带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可以采用团体辅导方式,就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一定的活动情境,围绕一个中心或者针对一个心理问题,采用调查、访问、讨论、表演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充分打开内心世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启发自己,自己调整自己。科任老师在班级教学管理中,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自觉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管理中主要渗透宽厚、同情心理;诚实、正直心理;开朗、合群心理;顽强、上进心理;勇敢、坚韧心理。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教师积极采取和谐、兴趣、成功等原则,创设学生乐学、好学的环境,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教师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运用激励的手段,创设真实的环境,采用直接的感受,通过真诚的交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引导学生学会教育自我、完善自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目前的心理状况,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势在必行。班主任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树立现代班级管理意识,自觉地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在班级管理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2: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本学期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在建立学生心理动态信息库,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这两方面进行。围绕这两个中心我班进行了以下工作。

为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动态信息库,班级辅导员在军训期间就开始组织各类型班级活动,如中秋节联谊,班级集体游戏等,这些活动使同们更好的融入集体,摆脱离家的不适应心理,也为辅导员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为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想动态,在班主任刘娱老师的要求下,每位同学都写了一份自我剖析。自我剖析更利于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增进身心健康,获得良好适应能力。同时老师可以从中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加以调正,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每周心理健康工作报表是动态信息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动态”二字有力保证。每周五心理委员将本班本周举行的各项活动,以及班级同学对活动的参与度及反响填入此表用来了解班级整体心理状况。班级整体心理状况对班级同学个人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对于本班有情绪不稳定,发生特殊状况的同学也有较详细的记录。在学生心理问题暴露时还有利于班主任老师与心理咨询员进行会诊,探讨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以课堂教育与各类班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心理教育课程主要是利用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心理,自杀心理干预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所有课程结束后每个同学写了一份20子左右的有关心理健康教程的课后感。

在军训结束后,在我班心理辅导员与心理系学长学姐的协助下开展了一次班级团训。这次团训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与个人归属感为主线以松鼠搬家,奥地利女王圈,解千手结三个游戏诠释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每个人都是集体的重要一部分等有利于集体与个人发展的思想。游戏后班上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活动感想,以及班级建设的意见。这次团训有明显成效,同学们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如观看班级篮球赛的人数明显增多等。

班级部分同学更是积极参加心康部举办的各类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活动,如新生心理健康大赛,“我眼中的幸福”征文比赛、“心舟报”手绘大赛、“手手相连 心心感恩”手语大赛等活动。

篇3:关于做好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思考

心理委员制度,是指高校在原来的校级心理咨询中心的基础上,在各个院系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体系,成立以学生为主的心理委员队伍,这是朋辈咨询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本土化形式,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与朋辈咨询员的素质间的差距

朋辈心理辅导要求咨询员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正确的自我观念、积极的态度等品质,而在校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心理学专业的,且本身阅历经验较浅,无法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和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尤其是危机干预面前,非专业的干预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偏离应有的方向,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2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保密性不强,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由于班级心理委员自身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不足,其他学生怀疑其是否能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且认为班级心理委员是“身边人”,没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和约束机制,并担心会泄露自己的隐私,因此不会寻求班级心理委员的帮助。

3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班级心理委员是从班级中遴选出来的,选拔的条件不明确,既没有具体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导,工作得不到班级同学的认可。而少部分高校虽然进行了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但通常是在学校的层面上对全校范围内的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听课人数多,授课时间短、周期长,且受个体因素影响,接受程度参差不齐。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合理定位,明确职责

制订《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把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重点定位在不是直接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发现和反映问题或者协助解决问题,把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界定为“宣传、关注、反馈”四个层面。宣传主要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关注主要是指关注班级同学心理状况,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反馈主要是指第一时间反映问题,以便及时为出现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帮助。

2规范选拔,严格条件

班级心理委员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1)诚信,即取得同学的高度信任。(2)热心,即乐于帮助同学。(3)“耳聪”,即能从交谈中发现同学的心理状态。(4)“目明”,即善于观察,能及时发现同学情绪、行为的细微变化。(5)“能说”,即适时向同学宣传心理学常识。(6)“会道”,即采取恰当方式向上反映学生的心理危机情况。总之,班级心理委员应由那些乐于助人、积极进取、责任心强、观察敏锐、语言表达能力好、个人心理健康普查结果较为理想的学生担当。

3网络管理,系统培训

篇4:班级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8(A)—0015—02

强化责任,培养健康人格

目前,有些学生对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心差甚至无任何责任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班主任的责任,首先就在于时刻把学生置于集体的大背景下,让那些过惯了被呵护生活的独生子女,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逐渐丢弃在家里养成的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狭隘的观念,由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同学、对集体的影响开始,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对集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进而让他们明白,父母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成人,不惜一切代价供他们上学,是在尽作为家长的责任;教师夜以继日地劳累,一丝不苟地工作,是在尽作为教育者的责任……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位置,都是不会被人尊敬的。作为学生,今天的职责就是学习,而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并完善自我,回报家庭和社会。所以,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对家庭负责为起点,学会孝敬;以对自己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共处。”

勇担压力,培养坚韧刚强的性格

每个学生都有对未来的设计,但是在向目标迈进的时候,他们又常常容易被眼前的一些困难吓住,徘徊不前甚至悲观失望。课业负担过重是目前学生们共同的心理,有时候这种情绪会出现整体性的爆发,由于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使得大部分学生厌学。上学期我班的一位同学就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想逃学》。同时我发现,许多同学在作文、周记中也都流露出相同的情绪。于是我把那位同学的文章在班会上进行了讲评,并且让同学们讨论,最后,使大家的认识归于一点: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活力,有活力才能有能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人都不轻松,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承担压力,因为它会使你充实和坚强。

直面挫折,培养愉快的心境

“我爸妈打架了。”当我追问一个男生为什么连续两天不到校时,他终于不再以“我感冒了”之类的借口搪塞我了。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强悍叛逆往往只是外表,他们的内心其实很脆弱,他们往往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但当遇到家庭中出现的矛盾时,他们就会一蹶不振,找不到自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开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善待别人,因为谁都不是神仙,不可能完美无缺。如果能更进一步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机遇,当成超越自我的机会,那么,每当战胜了困难,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力量,感觉到自我的强大。因为一个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自我教育,形成自我控制能力

教育成果归根结底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起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首先要经常提醒学生,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竞争同时也充满了诱惑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没有辨别能力、自控能力的人的结局将会是很可悲的,从而引起同学们来关注自我教育。然后,经常和学生谈心,以他们所熟悉和喜爱的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的反面角色提醒他们,没有谁会喜欢堕落、虚伪、狡诈、无礼、自私、心胸狭窄的人,如果要在以后的社会中被人接纳,就要向周围的人学习,制订自我教育计划。学习方面、日常行为方面、待人接物方面都应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地完善自己。

教给学生一些激发自己意志,鼓励自己的方法,以取得自我教育的信心与决心,使其能坚定不移地实现自我教育计划,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在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势必面临“新我”与“旧我”的斗争,要让积极的、进取的、乐观的、自信的“我”,战胜悲观的、自卑的、懒惰的“我”,这样心灵就会逐渐由狭隘走向广阔,由自卑走向自信,由懒惰走向奋进,这样谁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

巧妙暗示,影响和转化学生态度

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些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这种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极自尊、学习极好又极脆弱的学生,他们在赞美声中长大,听不惯任何指责却又常常存在一些自己无法察觉的缺点,如任性、自负、自私等。另一类是过早涉足社会,染上种种恶习,积重难返,自暴自弃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做思想工作往往会非常尴尬、进退维艰。这时教育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班曾有一个学生,酗酒、打架、抽烟、早恋等劣迹使他在师生中无人不知,他曾有一个多月不上学的历史,我几次找他谈话,他一言不发,这使我无法知道我下一步该怎么办。有一次,我看到了他的作文里有这样的话语:

我觉得云的一生像人的一生,不是吗——它的出现就像人的降生;它的消逝就像人的死亡;它的美丽就像人的成功辉煌;它的昏暗就像人的失败困厄。

从他的作文里我看到了一线改变他的希望。我在评语里写道:我真为你精彩的文章而喝彩,真为你独到深刻的观察问题的角度而叹服,又为你行云一般的多变而惆怅!云和人可能有许多相似,但人的一生绝不等同于云的一生,云的消长起落、生死聚合都是自然的造化。而人的是非荣辱、功过成败完全可自己把握!

篇5: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一、走进还是心灵帮助适应小学生活。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篇6:心理健康进班级活动总结

光电1008班的心理健康进班级活动,在发展中心的资料的指导下,结合自己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已经完成,在班里同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借用国光教室,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完成了团体辅导的活动,我们班的同学能在考试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能够全班都参加团体辅导,说明大家对于这个活动的重视。同时在活动中大家都能够很积极的参与进来,因此现场得气氛也非常好。尽管没有进入答辩环节,但是只要自己班里的同学能够从中缓解自己的生活,学习压力,这样才是真正要达到的目的。之后,我将学院下发的折页册发给同学们传阅,他们也对里面的内容深有感触,觉得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同时,每周一次的班级晴雨表,大家也会抽时间填写,反馈自己在本周内遇到的开心或是不开心的事情,他们可以给我们分享这些,说明他们对这个集体有着充分的信任,我认为这就是心理健康进班级活动带来的收获,它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同时也促进了班级的凝聚力。

本次心理健康进班级活动给了大家别样的感受,它不同于学习,体育或者其他一些。它真正带给了我们班凝聚力,同时也让大家有了一个放松的环境,来缓解心理压力。尽管在某些方面还有欠缺,比如有个别同学会因为自己情绪较低落而对心理晴雨表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或者是有少数同学认为这样的活动是浪费时间,我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心理服务部的同学们加大宣传力度,让同学们真正能够

相信心理健康进班级的活动是有效的,同时本班的心理委员也需要传达心理服务部的意思,将心理健康真正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同学去接受心理活动,而不是消极的去对待这样的活动。

以上就是本次心理健康活动进班级的总结,有好的方面同时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能够达到目标,这样的活动就是对我们有好处的。

光电1008班

篇7: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苗丽

一、基础现状分析

我国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期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学生现状分析:

三(2)班现有33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3人。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在总体上不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适应不良。从性别来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从成绩来看,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较好,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四、工作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

2、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关心爱护学生,培养他们活泼、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

五、具体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班主任多与学生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4、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各门学科产生兴趣,热爱学习。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5、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加大研究力度,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6、积极加强心理教育的班级管理的研究。

篇8:班级工作中的心理方法例谈

一、进行学法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有“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当大脑处于兴奋时,精力旺盛,记忆力强,学习效率高;当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时,思维迟钝,精神萎靡,学习效果较差。兴奋和抑制过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学习中,长时间的连续学习会使大脑由兴奋状态转为抑制状态,据此,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劳逸结合,科学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要休息一会,放松一下,让处于抑制的大脑又转入兴奋状态。同一学科长时间学习,大脑也容易转为抑制状态,因此,要进行学科调节,学习内容调节,最好文理搭配,记忆与理解搭配,这样学习会取得高效率。

在学习中,遗忘是一件让学生烦心的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绘制成一条遗忘规律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我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复习,经常复习。首先是日复习:即第一次复习的最佳时间应该是24小时内,日复习环节可安排为回忆、复习梳理、做作业、拓展提高、错题集整理及浏览。其次是周复习:即第二次复习,每到周末都要对这一周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复习,也就是说在记忆的内容遗忘掉之前就再次复习。最后是循环复习,就是每月复习、半期复习、期末复习循环往复地进行。

二、树立学习信心

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很多,这里列举三种小方法。

方法一: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与别人横向比较,特别是不要与班上的尖子生比较,如果这样比,会越比越没有信心。要与自己纵向比较,看看自己跟以前相比有了哪些进步,看看自己有哪些优势,这样就可以看到希望。

方法二: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给一些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作为试点,努力帮助学生获取成功。借此学生获得一次次成功的体验,随着成功体验的积累,学生的自卑心理就会被自信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成功是成功之母”。

方法三:巧用心理暗示。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暗示有消极和积极两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的成长会带来不利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和信心。教师要用好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掌握心理暗示的多种形式,把学生教育培养成为幸福、成功的人。首先是用优秀文化暗示:一幅画、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首小诗、一个小品等,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其次是夸奖暗示: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的背后是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父母表扬、老师称赞、客人夸奖,对孩子全方位的积极暗示无形中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增强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自信豁达的人,有所作为的人,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再次是学生自我心理暗示:每天诵读励志格言,在书桌旁、床边写些激励自己的小纸条,如“我自信、我成功!”“我会超过别人!”等都是不错的方法,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心理力量,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三、减轻学习压力

学习难免会遇到压力,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压力过大,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烦恼等不良情绪。

首先,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心理方法。例如:1.正确地自我评价,合理地制定目标,量力而行。2.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3.适度体育运动,利用周末,到近郊旅游,开展休闲运动,给心情放个假,以健康的体魄来对抗压力。4.养成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及时调节情绪。5.心胸开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处事态度,以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6.自我宣泄:找好友倾诉、书写日记、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闭目放松、深呼吸、吃块巧克力等。

其次,进行个别心理疏导。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个别心理辅导更具有针对性。笔者有一个学生周某,由于自尊心强,对自身要求高,导致一段时间学习压力大,心理紧张,紧张到寝食不安的地步,家长很着急。笔者找到他,进行单独指导,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分析他学习上的优势与潜力,指出他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帮他树立自信心。经过几次谈话,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周同学饭吃得香了,觉睡得好了,成绩上升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此外,游戏也是心理减压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用一些小游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营造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学习成功、生活愉快的基础。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与父母的关系都很重要。

在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时教师可以做以下尝试。

赏识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课堂上,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学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调节气氛。利用课间、课外时间与学生聊天,拉近师生距离。

肢体语言。对学生课堂中的小问题,巧用眼神暗示,轻轻摇头或轻敲课桌等,避免当众的批评损伤学生自尊心,给师生造成隔阂。

心理换位。教师要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想想学生的心里感受。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多给一些关爱,要多给一些温暖。在学生偶犯错误时,要宽容一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宽容对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具有积极作用。宽容学生的错误,并不是软弱、妥协,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有反思的机会,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把外在的规范约束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压力,进而变为改正错误的动力。学生得到老师的宽容,自然会跟老师亲近,宽容会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解决学生问题

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但笔者认为,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更有效、更省力。

学生做错事后,往往不承认,怎么办?首先要消除学生心里的担忧,放松思想包袱,给“梯子”让其下台阶。其次要找准问题的原因。调查时要变换问话方式,“这事是不是你干的?”改变为“我知道你干这件事自有你的原因,你能说给老师听听吗?”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中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心理问题,多数与道德无关。不能随便给学生贴道德标签,给学生贴上什么标签,学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追问,找准学生问题的心理结点。比如:学生心理需求没得到满足,心情不好,身体状况欠佳等,都会引发学生的其他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是简单地处理学生,而是找到有利于学生改错的办法,给学生以后的行为指明方向。

上一篇:祥达服务集团“洗涤”公司简介下一篇:垄断抑或技术进步主宰--中国电信业市场开放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