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2024-04-10

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共8篇)

篇1: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香山中学 叶见鹏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中学生的适应心理特点进行,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前首先来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1.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2.初中生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针对初中生入学适应问题,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认识、情绪、行为的调整,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辅导活动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辅导活动前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8-10人的活动小组。辅导活动地点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操场、草坪等地方进行。辅导活动地点最好是没有固定的桌椅,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感到活动环境舒适、安静,使人放松。辅导活动形式与地点应与辅导的主题相符,重要的是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新生入学适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辅导活动完成,应采取系列辅导活动,每次活动一个主题。 活动一:我们的学校

目的:了解学生在新环境中的感受,增加学生对新学校的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了解,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心理相融。

活动步骤:

(1)室内讲座

①教师介绍学校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学校的光荣传统、学校的名师、历届优秀毕业生。

②教师介绍学校的各种机构和服务设施。

③教师介绍学校的文化建设、校纪校规和各种奖励措施。

④教师介绍本班任课教师情况。(2)室外参观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服务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文体活动中心、食堂、浴池等。(3)讨论交流

①小组讨论交流

我对学校的印象。

假如我是校长,我们的学校发展是_______

②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③选出最优的学校发展方案。

④教师总结本次活动。 活动二:认识新同学

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活动步骤:

(1)个人名片

①每位学生制作一张个人名片挂在胸前,名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

②全班学生任意走动,可以互相观看名片,并与交换名片的学生自由交谈。

(2)找伙伴

①教师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8-10人。按小组数剪几个“心”型纸片,再把每个“心”型纸片按小组人数随意剪成几块,在每一块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姓名。

②教师把活动前准备的纸片发给大家,要求学生按照纸片的形状寻找自己所在的小组,直到小组的成员聚齐为止。

③小组成员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原来所在的小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④教师收回“心”型纸片,将其多次打乱顺序让学生抽取,寻找他们的小组,以增加学生认识新同学的机会。

(3)采访新同学

①教师采访一位小组成员,然后由这位成员采访另一位成员,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小组成员都被访问。访问内容主要是姓名、兴趣等个人资料。

②自由采访。学生可以打破小组限制,随意采访班里的学生。

(4)读写姓名

①要求学生写出班里学生的姓名。

②小组讨论容易写错与读错的学生姓名。

③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活动三:享受学习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步骤:

(1)入学感受

①小组讨论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

②小组讨论与交流每一门课的主要学习方法。

(2)学习医生

①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演情节分别交给每组。让学生根据相应的情节进行表演。情节包括:被动、依赖、马虎等不良的学习态度,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打游戏很晚才写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等。

②表演完毕,学生讨论剧中人存在哪些不良的学习问题,应该如何矫正。

③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做总结,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的知识。

(3)我的学习计划

①制订个人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②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计划。

③与小组成员两人结伴订立学习计划及实施契约,请同学帮助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

活动四:班级的目标与规范

活动目的:建立班级目标与规范,增加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 活动步骤: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讲解订立班级目标与建立班级规范的意义。

(2)我们的班规

①小组讨论分析本班发展状况,找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

②各小组订立班级发展目标与规范。

③小组合作进行美术设计,将小组订立的班规制作成墙报。

④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及解释小组订立的班规。

⑤评出最佳班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解说。

⑥教师与学生一起整合出本班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与规范。 活动五:我信任的班集体和同学

活动目的:增加学生间的亲和力与彼此的信任感。 活动步骤:

(1)盲人走路

①学生两人一组。一学生蒙上眼睛做盲人,另一学生做向导,帮助他走完一段设有障碍的路。

②两学生互换角色,重走一遍。

③讨论:活动过程是否顺利,活动过程中遇到什么,做盲人和向导时心理的感受是什么,你对向导有信心吗,你是如何帮助盲人的,你是一个成功的向导吗。本次活动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2)信任后退

①学生两人一组。一学生后退三步摔倒,另一学生救助他,不让他摔倒。

②两学生互换角色,重来一遍。

③讨论:你按照要求摔倒了吗,如果你没有作到,解释为什么。你信任你的合作者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者吗。你更愿意做摔倒者还是救助者。谈谈本次活动的体会。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成果需要在辅导后进一步巩固,使学生将在辅导中学来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所以,辅导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心理作业。如,写每次活动后的体会,将自己在辅导活动中的成长与进步记录下来。给同学打电话,到同学家拜访,几个学生合作为班级做一件好事等等。

三、辅导中需注意的问题

初中生的入学适应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一天的活动中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班级的情况,每周开展一次或两次辅导活动,系列活动最好是在新生入学后二个月内完成。

每次辅导活动前,教师需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学生会把活动误以为是游戏,玩玩而已,活动过程中不认真,活动后也不能细心体会与反思,不能达到辅导的目的。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重要的是活动后的经验分享,因此,教师在活动前一定要考虑活动时间的使用,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谈体会。

教师应努力创造融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班级团体中感到温暖、理解、安全,班级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彼此互相接纳的气氛中获得成长。

篇2: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石双 2011134217

初中新生离开小学进入中学,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在这发展的转折点上,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升学常被认为是一项积极的生活事件,但是,它同时也使个体经历与环境关系的多方面的改变,必然给个体带来压力和挑战。目前,虽然小学和初中同属义务教育阶段,却有着非常大的环境差异。小学的教育环境比中学的教育环境宽松很多。一方面,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对小学生是怜爱有加,另一方面,小学升初中原则上是就近入学,全部升学,而初中生除了有升学压力而外,更有能否升入重点中学的激烈竞争。初中新生对这一转折的适应,既直接影响其当前的身心发展,也对其今后的发展和适应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初中生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二次发育高峰,其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是独立与依赖,自觉性与幼稚性交错的时期,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把这个时期称为“危机期”“过渡期”。身体发展阶段和教育环境的不适合性使初中生的入学适应表现出特殊性。如何在适应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尽快适应,对初中生来说意义重大。因此,从生命全程发展观出发。深入探讨转折期适应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团体辅导目标:增进刚入学的初中学生对学校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了解,增进班级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初中生刚入学的适应,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组建团队

1、相识时的热身活动:“情有千千结”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2、组建团体活动

将全班同学分成6—10个同学一组,然后让组内成员一起讨论决定小组的队名、队长、队歌、口号和创新动作,然后让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风采,举行一个简单的团队创建仪式,确定团队成员名单和基本信息,建立团体契约,例如,严守保密原则,对其他的队员要接纳和尊重,在团体活动中要真诚开放,不评判他人的感受和看法,积极参与团体活动,准时出席团体活动,缺席应事先告知团队内告假等等,并确立一些违反契约的“友善”的惩罚措施,待契约确定之后,全体团体成员要签字或者画押以示同意通过。

二、自我介绍:个性名片

(一)活动目的1.把自己最想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简洁明了地公布出来,学会推荐自己。

2.通过“个性名片”的交流,让学生了解他人,尽快地彼此熟悉。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20—25分钟。

(三)活动道具

每人准备1个胸卡、彩色笔若干。

(四)活动场地

室内、室外均可以。

(五)活动程序

1.主持人发给每位学生一个空白的胸卡,彩色笔放场地中央公用。

2.在5分钟时间内,每位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名片”,插入胸卡内。

3.“个性名片”要求:

(1)不少于5条个人信息。

(2)除文字外可用图形等多种形式表示。(3)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笔。

4.小组交流,集体分享。

(六)注意事项

1.5条个人信息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含蓄的,但要求是个性化的。

2.主持人发现典型案例要进行交流并重点提问,深入挖掘个性特质,帮助当事人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游戏安排在彼此不熟悉的群体中进行效果特别好,可以推荐自己、了解他人,让陌生人群较快熟悉。

(七)分享感悟

1.有些学生平时不善于表现自己,在陌生人面前不太愿意多说话,更不会在大家面前自我介绍。但是在团体中,他们看到别人都能自然介绍,也就会硬着头皮说自己的情况,说完后会觉得很有自信。

2.会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因为通过“个性名片”的交流,大家可以看到富有个性的每个人。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内心特质,只有自己说出来了,彼此才会更加了解,更加理解彼此。

三、建立信任和接纳

热身活动:抱团游戏

游戏规则:同学们围着场地站好,当主持人说几个人抱到一起时,同学们要尽快找相应数量的伙伴合抱在一起,没找到“组织”的同学就要分享感受或者接受团队其他同学提出的惩罚。主题活动:盲行

(一)活动目的1.通过“盲人”与“拐棍”角色的体验,让学生理解自助与他助同等重要。

2.让学生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40分钟。

(三)活动道具

眼罩每人一只,复杂的盲道设计。

(四)活动场地

室内与室外结合。

(五)活动程序

1.每个人戴上眼罩扮演一个盲人,先在室内独自一人穿越障碍旅程,体验盲人的无助、艰辛、甚至恐惧。

2.所有学生中一半人继续扮演盲人,另一半人扮演帮助盲人的“拐棍”,由“拐棍”帮助盲

人完成室外有障碍的旅行。完成后交换角色重新体验。

3.所有学生均扮演盲人,并两个盲人相互帮助到室外走过一段障碍旅程。

4.学生们交流:在不同情况下,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

(六)注意事项

1.本方案设计了三种情况的“盲人”之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只做其中的一种。

2.障碍旅程的设计,应该有跨越、钻圈、下蹲、上攀、独木桥、上下楼等多种障碍。

3.“盲人”旅行过程中不允许用语言交流。

4.在角色互换的旅行中“盲人”与“拐棍”最好不要选择同一人,以陌生的对象为好。分享感悟

通过当盲人和拐杖两种角色扮演,较为深入的体会了当盲人和拐杖不同的感受,知道了信任和被信任,爱与被爱的感觉,能更好的将这些在团体中所得的感悟带到日常人际交往当中。

四、团队协作

热身活动:刮大风

游戏规则:同学们围坐在教室周围,并保证椅子数比人数少三, 由主持人说出某项特征,如“带眼镜的同学”,“穿运动鞋的同学”等,而具有该项特征的同学立即起立,并按顺时针围绕场地跑,当主持人说停的时候要去抢椅子坐,两次没找到椅子坐的同学要的即兴表演一个节目。主题活动:心中的塔

(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团体合作中体验领导、配合、服从等角色。

2.培养学生学会悦纳自己、欣赏他人的态度。

3.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创新,大胆表现,追求形式与内涵的和谐。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30分钟。

(三)活动道具

每组需要大报纸4张、透明胶带纸1卷、剪刀1把。

(四)活动场地以室内为宜。

(五)活动程序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的组,每组以7—8人为宜。每组领取材料一份:报纸4张、透明胶带纸1卷、剪刀1把,在20分钟内完成建“塔”任务,并取好“塔”名。

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内交流,介绍“塔”名和设计创意。

(六)注意事项

1.选出2个观察员,全程观察各小组建“塔”过程,特别注意组内人员的角色确定过程。交流结束时作观察报告。

2.在建“塔”过程不许用语言交流,请观察员提醒督促。

3.建议在各组完成建“塔”任务后,小组成员与作品合影留念。

报纸的用量可根据时间长短、场地大小来确定,各组的用量基本相同,但要备有余量允许各组适量添加。

分享感悟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在团体中找到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建立自我认同,同时学会欣赏他

人,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团体写作的内涵。

五、规则意识

热身活动:微笑握手

游戏规则:把所有的同学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分别围成内圈和外圈,一个内圈的同学对应一个外圈的同学,当外圈的同学在按顺序走动的时候,内圈同学要根据要求对外圈对应的同学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果只是想认识对方就微笑,如果想进一步认识就握手,如果想做朋友就拥抱,如果想做好朋友就鞠躬。

主题活动:规则的意义

(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2.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3.让学生们认识并澄清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学会珍爱生命。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30分钟。

(三)活动道具

阅读材料每人一份、纸、笔若干。

(四)活动场地 以室内为宜。

(五)活动程序

1.将班级同学分为6组,每组8人左右;

2.发给每个小组每位同学阅读材料,读完材料后,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3.每个人思考完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记录员记录,最后总结出小组的观点。

阅读材料 :有一个火车轨道,由于道路改道,原来的铁轨不用了,新的路轨建好并通车了。在新修建的路旁,树了一块牌子,上写“严禁在此轨道玩耍”。有几个学生放学后来到了这里,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的警告语后,他就跑到了原来的旧轨道上去玩,而其他三个学生虽然看到那块牌子,但他们不理会,仍旧跑到新修建的轨道上去玩。这时突然一辆火车疾驰而来,速度太快,学位们已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假定这两个岔道口中间有个控制装置,可以决定火车往哪个方向开,既可以沿着新的轨道也可以沿着原来的旧轨道开。

(1)如果你是控制员,你会把火车调到哪个方向?是原来的旧轨道还是新的轨道?为什么?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2)如果你是下面那三个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学生之一,你希望控制员把火车调到哪个方向?为什么?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3)如果你是上面那个在旧轨道上玩耍的学生,你希望控制员把火车调到哪个方向?为什么?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六)注意事项

1.这个选择游戏看起来有点残忍,在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或许会逃避选择,这一点希望主持人有一个心理准备,有的学生会说在火车来临之前让学生们走开,或者说生活中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这实际上是逃避对问题的回答。

2.主持人在主导游戏讨论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争鸣,主持人也可以和学生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辨析。在活动中,主持人应该尊重学生各自的选择。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仅仅凭自己的经验而轻易判断对错,特别是当假定自己是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学生时,许多学生都希望自己不死,这不能说是学生自私,而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分享感悟

可以让同学们树立基本的规则意识,以及珍爱生命的意识,这对于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尤为重要。

六、告别

热身活动:七彩天空

游戏规则:用腰以上部位(头、肩、手等)接触气球,尽量把球控制在空中,以免其落地。

1、开始每人练习各自控制一个气球;

2、然后2人一组练习控制一个气球,活动结束后2人合力将气球弄破,但不可以用手捅破或用脚踩破;

3、增至多人一起控制一个到多个气球,活动后大家一起将气球弄破。

主题活动:赠送爱心卡片

活动规则:小组内每一个成员要给小组内其他的成员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爱心卡片,里面写上你最想对他说的话,然后与他拥抱或者握手,将卡片送到他手上。

分享感受

篇3: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 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教育、学习督导、行为引导及相关事务管理的重要职责。新生辅导员面对的是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 他们的思维、学习、生活方式还明显带有中学的痕迹, 加上大一新生大多是第一次离家独立过集体生活, 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新生辅导员工作有着特殊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辅导员搞好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教育, 使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过渡, 无论对于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还是对于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生辅导员, 从入校第一天起就应该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用爱心架起一座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二新生入学教育中要注重培养的方面

1.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让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通过逐步树立远大理想而孜孜不倦、埋头苦干, 在求索与奋斗中不断成熟。要让学生明白考上大学对他们漫长的人生道路来说才只是个开始, 从而引导学生思索自身, 思索未来, 思索人生, 把大学的学习、未来的就业, 甚至更高层次的深造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 在远大目标的鼓舞下踏踏实实地过好大学生活。

2.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大一新生处于青春勃发的年纪, 他们敏感好动, 情感丰富, 对未来充满希冀与向往。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他们可以兴奋得睡不着觉, 高声欢呼, 而进入了大学校门, 看到现实的条件, 又容易为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感到失望;参加校园各种活动取得成绩可以喜不自胜, 而在竞赛中偶到失利或挫折又往往思想颓丧, 甚至否定自己;随着各科考试的进行, 看出“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又容易妄自菲薄, 自叹不如。丰富的情感变化和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都是大学生缺乏坚强意志、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表现。作为新生辅导员, 一定要充分估计与了解新生的心理, 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 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了解, 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下看到自己的实力, 树立自信心, 扬长避短, 不事事处处苛求自己。面对新的竞争, 要鼓励学生下定决心克服困难, 坚定地赶上去, 做一名强者。

3. 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学新生, 独生子女偏多, 虽然多数来自农村, 但由于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 意志较薄弱, 自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依赖性较强, 而且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大学集体生活对这些新生来讲是一个较严峻的考验, 能否调整好自己, 以积极的心态学会与人相处, 对其健康成才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培养新生以下几方面为人处世的能力:

(1) 要学会互相尊重。马克思说,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人的天性中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望被他人重视。人人都有自尊心, 人人都需要尊重, 只有在相互尊重中, 才能形成至真至纯的友谊。

(2) 要做到诚实守信。“诚信者, 天下之结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要坦诚相待, 诚实笃信, 不轻易允诺, 以免给人留下浮躁的印象。

(3) 要宽容大度。在与周围尤其是寝室同学相处时, 做到与人为善, 得饶人处且饶人, 以一颗善心待人, 懂得谦让, 懂得关心, 适当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 体谅周围的人, 只有在充满温情与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中, 学生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4. 培养学生树立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

大学与中学不同。中学时, 家长天天催促起床, 班主任天天督促学习;大学时, 几天见辅导员一面也很正常。中学时, 除了白天课程被排得满满的, 晚自习也有教师检查考勤;大学时, 一个星期上课的科目是固定的, 其他时间任由自己来安排。因此要求学生要学会掌控时间, 要懂得自己管理自己, 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批评。

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比较理智的一代, 辅导员要教育学生做到以思维指挥行动, 而不能用行动指挥思维。有的时候, 在我们感觉“占了便宜”时, 实际上是“吃了亏”。因此, 大学生要有一种责任意识, 要对自己的行为以及选择负责, 对自己、父母负责, 对教师、学校负责, 做到三思而后行。个别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而忽略了学习, 平时也不与周围同学相处, 表现为我行我素、集体观念差、缺乏学习动力、上课状态差等。这时, 不仅要求辅导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 还要有严明的纪律对其进行约束。正是有了纪律的约束, 才使新生在行为上加快角色转变;正是有了纪律的规范, 才使新生在思想上强化自律意识, 踏实学习, 讲求实效, 从而树立良好文明的学风、校风, 有规律有目的地生活。

三新生入学教育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

1. 全面了解情况, 掌握各种信息, 做好对学生的生活指导和人生理想教育

新生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来到大学, 从一切由家长办到一切靠自己。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师和同学、新的学习模式……这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一般来说, 学生入学初主要有以下特点:想学但不知道怎么学;生活自理能力差;活动积极但不会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缺乏责任感;少部分人有占便宜的心理;个别学生胆子大做事欠考虑后果。而胸无大志、学习松懈, 思想空虚, 无所事事, 人际环境适应困难, 专业适应能力差, 紧张焦虑又是新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又一表现。针对上述情况, 辅导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情况, 包括家庭状况、经济条件、脾气性格、学习习惯、做人做事原则以及能力状况等, 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 对今后的工作大有益处。

新生报到后要及时开班队会、各种座谈会, 建立学生电子档案, 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 寝室内务比赛;及时召开新老学生见面会, 有针对性地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 倡导学习文明、生活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 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大学生, 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 使新生明白什么可以去做, 什么不该去做。

2. 抓好常规教育, 严格管理, 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

一个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作约束, 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好的学习风气。辅导员应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 向学生宣讲学校及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量化管理条例, 从学习、生活、活动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有了制度, 执行是关键。因此, 辅导员要组建一支精干的学生干部队伍, 加强检查管理力度, 确保制度顺利执行。通过竞选学生干部、选出优秀干部、定期例会, 给他们提供舞台。在教师的指导下, 实行学生自制管理, 锻炼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 开展丰富的活动, 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

新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满怀憧憬, 他们有激情, 爱幻想, 把大学当做理想的天堂。教师要保护他们的热情, 更要努力使他们不要迷失在“天堂”里。适时适地开展各种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 提高能力。学生干部竞选时尽量要求每名同学都能站到台前展示自己。另外, 辅导员要未雨绸缪, 积极创造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锻炼的岗位, 让每个学生都有承担责任的经历和体验, 在岗位上锻炼能力, 在岗位上实现自我发展。班级里能提供的锻炼岗位毕竟有限, 辅导员应该做好统筹安排。学生干部岗位设置不拘泥于形式, 可以因人设岗, 寝室长、楼层长、各科课代表、级队管理委员会成员等都是锻炼岗位, 已经担任学生干部的不得兼任, 推荐至团委和学生会的优秀学生干部不在班级兼职, 积极向各学生社团组织推荐优秀学生, 班级学生干部也可尝试实行定期轮换的方式。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如中秋茶话会、特困生座谈会、第二故乡——大连一日游、大学生活主题教育、迎新晚会、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等, 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提高能力。

4. 狠抓学风建设, 注意对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历时十二年的寒窗苦读, 以为一旦接到录取通知书, 走入象牙塔便是进了“保险箱”, 或是觉得学习了十几年, 该松口气歇歇了, 这类学生有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 情绪懈怠, 内心空虚, 打不起精神学习, 容易出现“平时大撒把, 考试前突击”的做法。据统计, 大学四年中, 大一不及格的人数最多。因此, 入学伊始就应把树立严谨的学风放在首位, 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改变以往的学习习惯, 变填鸭式的被动接受为主动的自我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敢于向自己提问, 敢于向教师提问, 敢于向书本提问。要建立良好的促学、奖励机制, 严厉打击考试作弊现象, 保证学生在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下开展公平竞争, 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激励学生勤奋好学, 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四年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做好、做细特殊学生的工作

辅导员针对部分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个性强、独立意识强, 纪律观念淡化等一些特点, 以及群体学生当中的个体差异 (身体条件不好、思想状况不稳定、家里困难) ,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工作思路包括:特困生工作, 抓两头、带中间, 个别心理辅导等。

方法得当, 事半功倍;方法不当, 事倍功半。辅导员只有不断坚持研究每一名学生的情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重视个别谈心工作的开展, 了解具体情况, 做学生的知心人, 使学生有话敢讲、有话愿讲。开展“学生不记名给辅导员的一封信”等活动, 建立网上电子邮箱, 使学生有袒露心事的机会, 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保障新生有序地进行学习和生活,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四结束语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新生辅导员, 应该抓住大学新生的实际特点, 加强教育引导, 告诫学生珍惜时间刻苦攻读, 诚实正直, 积极进取, 自强自爱, 勇于创新, 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愉快充实地度过四年大学时光。

摘要: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 思维活跃,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可塑性较强。同时, 由于新生意志较薄弱, 自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需要辅导员下大工夫, 做好从高中升入大学这一阶段的适应性教育, 从而有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作为辅导员应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自信心、学会为人处世、遵守校纪校规等几个方面对大学新生进行重点培养, 严格管理, 狠抓学风建设, 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做细做好特殊学生工作。在这一过程中, 辅导员要切实承担起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 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

关键词:辅导员,新生,适应性,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2006[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2006

[2]张奇.高等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张奇.高等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彭凤飞.养成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8 (8) [3]彭凤飞.养成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8 (8)

[4]翟惠根.辅导员教育艺术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7) [4]翟惠根.辅导员教育艺术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7)

[5]杨振斌.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把大学生思政教育推向新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 [5]杨振斌.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把大学生思政教育推向新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

篇4: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咨询、集体咨询、小组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高职新生入学初产生的心理困惑

1.孤独感

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当个体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不愉快的主关感受和体验。高职新生的年龄大都在19、20岁,处于青少年晚期(18-21岁)(Steinberg,1999),青少年晚期是人生中最孤独的时期之一。对于高职新生来说,他们刚刚经历过一次相对失败的高考,进入一个新的学校,来到新的集体中,面对全新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往往感到举目无亲,心里的话不知道如何去倾诉,他们非常渴望关心和理解,但又觉得别人不了解自己,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2.自卑感

对于许多高职新生来说,选择高职院校是不得已之举,高考和升学,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反而成为他们心中的隐痛。面对现实,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带有深深的自卑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仍然停留在中学时代,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突出表现为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动力不足,对自己的潜力和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相当模糊,感到失落和不知所措。

3.交往困惑

社会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而困扰高职新生的最大问题就是人际交往问题。进入大学,是高职新生首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在新的环境中,他们渴望与人交往、被接纳、被理解,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与技巧,常常自视清高,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各人性格气质的差异,羞怯、恐惧‘、嫉妒等心理因素,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知如何处理。

4.集体意识淡漠

刚入学的高职新生,多为独生子女,有很强的优越感和依赖心理,独立生活能力弱,集体意识淡漠。他们往往沉浸于自己在中学时期的人际圈中,采取过多的个人行动,对于集体活动较少投入极大的热情,班级团结合作意识不强,从而对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非常不利。

三、在高职新生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可行性

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常常采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高职院校的发展不均衡。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讲座、播放录像等,学习中以课堂传授为主,时间短,参与人数有限,理论性的知识很难真正融入新生的实际生活中,不能真正达到普及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就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五个阶段循环往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的成长。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主要是以班级管理为主,注重班风的建设。每个班的人数一般在40—50人左右,平时的上课和集体活动都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是以各个自然班级为团体,而且班级成员在入学时按照专业划分之后,中途几乎都不会有变动,人员相对稳定,适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高职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

针对高职新生在入学初会产生的心理问题,我院在09级新生的入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首次尝试了以班级为单位,以老生带新生的方式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事实证明,这种思路和做法是十分可取的,朋辈间的引导与交流,不仅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和效果,而且免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离感,便于活动在新生最真实的表现状态下开展。

1.明确主题,制定计划

通过团体“游戏”的活动形式,促使新生班级中成员尽快相识,初步形成班级、宿舍集体意识,建立互信互助关系,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和能力,为个人与班级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心理咨询室于新生人学前拟定并印发了《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须知》、《班级团体心理活动操作手册》和《团体心理活动主持人须知》。

2.培训团体心理活动主持人

由于我院新生的人数多,而专职心理老师人数有限,心理咨询室通过与各系领导进行多次沟通后确定了培训计划:各系选拔组织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大二学生作为班级团体活动开展的主持人,其中包括各班的助理班主任和全体心理委员,由咨询室老师统一安排接受培训。通过培训,大二学生骨干对团体心理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主持和指导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3.新生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

为期一周的新生团体心理活动中,各班主持人依据《班级团体心理活动操作手册》,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了新生入学适应与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活动。活动共分四个阶段,首先,热身阶段一设置破冰游戏(如抓手指)和团队组建活动(如大风吹),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开放心灵做准备;其次,相互认识阶段——设置如生日线、名字串串烧等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作为活动主线,各组分别选了组长、取了组名和口号,使得学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初步建立起共同的话题;再次,团体合作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使学生学会沟通。这个阶段是活动的重点,设置了如解手扣、蜈蚣翻身、坐地起立、人椅等活动,要求团体在遇到困难时相互协作、有效沟通、精诚团结,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战胜困难和挑战:最后,结束阶段——要求每一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反馈给心理咨询室。这一阶段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和巩固自己在活动中的认识、体验与成长,而且为今后心理咨询室开展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4. 反馈活动结果

总的来说,活动的反响很好,从活动结束和新生反馈来的活动感受来看,全体新生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感受是满意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一开始彼此不熟悉的同学,到最后慢慢熟悉起来,敢于和他人沟通与交流,很多大一新生都表示能够开始积极融入到集体中,结交了许多的朋友,刚入校时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在慢慢消失,期待全新的生活。我们整理了部分新生的感受如下

A:距离的拉近,力量的结合!

B:生活在群体里,友善的交流是人生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要珍惜大学生活。

C:活动培养了本来不相识的同学聚成一团,让我们一同欢乐,一起思考,也把我们更好地凝聚在一起。

D:手拉手,心连心,背靠背,战胜一切困难,挑战每个游戏,团结就是力量!

E:这些游戏拉近了彼此的心。希望类

似的集体活动多开展。

F:团结就是力量,拥有这股力量方能走向未来!

G: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一个团体,谁都不能被落单!

H:美丽的校园,我想,我们选择没有错。我的梦,将在这里——放飞。

I:班里同学的热情,让我紧张的心情一下放轻松,融入这个家庭中,体验在大学中的生活原来可以这么有趣。

J:全班成员就像天上飘下的雪花,落下来,聚一起,化成水就会谁都离不开谁。

K:一个集体犹如一片大海,我们个体就犹如一滴水。只有我们融入了集体,才能生存。

L:要记得向集体靠拢,因为这里有爱,有笑声,暖暖的……

M:我在游戏当中知道了同学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助与合作中得到加强与升华,从而为我们日后的生活美好打下双赢的基础。

N:“生日线”把我们牵在一起,“大风吹”让我们体验了被拥抱的感觉。每一个人都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另一个寂寞的心锁。

O:在游戏中凝聚一份爱,把真实和笑脸——呈现。

P: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有爱的精神。

Q:生活中,一个人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你不是惟一,所以需要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帮助、团结。和你身边的人一起,携手共创未来,记住,你不是一个人。

R:我们由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相识,由距离到了解,这种转变源自沟通。

S:你没有理由把昨天的黑暗带到你今天的生活中去,今天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充满各种可能使你的生活如你所愿。

T:感动往往来源于一瞬间。

U:家,是每个人用心去构造的,仅仅一个眼神,也是鼓励、温暖。

V:朋友是最好的依靠。

五、反思与探索

1.反思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与常规的理论教学不同,学生在设定的参与式活动中获得感性体验并在团队主持人的带领下通过交流、分享从而升华为团体共有认知,这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更符合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实践来看,是适合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的。由于大一新生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所以大都觉得比较新奇,每一位同学都热情参与进来,大家都是主角,这样更能从自身的角度体会到活动的乐趣和意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活动的目的,而不是通过传统的灌输教育让学生知道活动的意义。但是,由于我院首次举办这种互助性的大型团体活动,难免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时间紧、任务重,对于主持人的培训较为仓促,不少主持人对于团体心理活动操作手册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一些游戏的开展较为冷场;由于参与人数过多和场地限制的原因,导致活动有一定的组织难度,使得活动刚开始时现场小有混乱;团体活动忌迟到和早退,但是由于事先没有和主持人传达清楚,导致此类现象的发生;游戏活动只是载体,游戏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分享感受才是最重要的,由于时间的限制,大部分主持人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游戏中,少有与学生交流体会。

2.探索

根据已有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经验,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能有一些新的探索。

(1)凝聚班级团体的力量

班级团体是一个自然班级,班级团体可以成为班级成员的支持体,班级团体内的每个成员都能被关注,不会疏远和抛弃班集体的任何一个成员,包括那些过度防御或自我为中心的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起到心理问题及早预防和干预作用。目前,虽然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团体辅导,但是由于学校心理咨询资源的不足,受益的也只能是少部分学生,如果学校的每个班的班主任或者辅导员都能进行团体辅导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成为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指导者,相信既能解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也能让学生在整个在校期间随着不同阶段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得到有针对性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普及。

(2)把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方向

篇5: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促使班级成员尽快相识,初步形成班级集体意识,建立互信互助关系,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和能力,为个人与班级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团体成员:初一各班同学

三、活动时间:90分钟

四、活动地点:教室

五、指导者:心理健康教师

六、活动方案

七、具体操作过程:

(一)暖身阶段:(5分钟)活动一“大风吹”

目的:让同学们很快地行动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放松心情;建立团体契约。操作要点:

1.全体围坐成圈,主持人没有位置,立于中央。

2.主持人开始说:“大风吹!”大家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所有带手表的人。”则凡是带手表者,均要移动,另换位置,主持人抢到一位置,使得

一人没有位置成为新主持人,再吹。

备注:可“吹”之资料:穿X颜色衣服的人、戴眼镜的人、长头发的人......活动二“订立团体契约”(5分钟)

为使我们这个团队形成一个彼此接纳、安全、关怀、支持、亲切温暖的大家庭,在活动中,我们大家要订立一些规则:①要专注;②要坦诚;③要不评价;④要保密。

(二)相识阶段:(45分钟)

活动一“滚雪球”

目的:.增进彼此相识,在短时间内认识更多的人。

时间:30分钟。

操作要点:

①两人一组自我介绍:主持人先让全体同学自由漫步,见到其他同学,微笑着握握手。给一定的时间让同学自然相遇,鼓励同学尽可能多地与其他人握手。当主持人说:“停”,每个同学面对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两人一组,面对面坐下,采用“剪刀、锤子、布”的形式确定发言次序,分别进行自我介绍(姓名),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等。每人2分钟。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者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

②四人一组他者介绍:刚才自我介绍的两个组合并,形成4人一组,每位成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同学向另外两位同学介绍。

③八人一组重叠自我介绍:两个4人小组合并,8人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括3个内容(来自哪个小学、爱好、姓名)。规则是当第1个人说完后,第2个人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第3个人一直到第8个人都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

例如:第1个人说:我是来自新市场小学的爱好吹葫芦丝的xxx”,第2个同学说“我是来自新市场小学的爱好吹葫芦丝的xxx旁边的来自爱民小学的爱打乒乓球的xxx”

第3个人说:“我是来自新市场小学的爱好吹葫芦丝的xxx旁边的来自爱民小学的爱打乒乓球的xxx旁边的来自乐凯小学的喜欢游泳的xx” „„

④十六人连环自我介绍:两个8人组合并,里一圈朝外,外一圈朝内,里外成员面对面一一对应,开始“循环沟通”。对面而坐的两人分别自我介绍,并讨

论一个话题。第一轮时间到后,主持人说第2个话题,请外圈的同学起立向右移动一个位置,并介绍自我介绍,并讨论第2个话题。第二轮时间到后,主持人说第3个话题,内圈的同学向右移动一个位置。内外圈交替移动,依次进行,直到第8轮结束。

每次讨论的话题可以为:①我对乐凯中学的第一印象;②我对咱们班的感觉③上中学与上小学的不同之处;④在乐凯中学三年中我打算这样过。提问: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请与大家分享。请4-5位同学发言。活动二“丢抱枕”

目的:使同学们进一步相识,增进班级凝聚力。

时间:5分钟

操作要点:

全体同学站成一圈,选一个拿抱枕者站在圈中间,由他面扔抱枕,他把抱枕扔向谁,其他同学就要大声说出那个同学的名字,之后接抱枕的同学站在圈中间,依此类推,让大家再进一步熟悉互相的姓名。

活动三“打开千千结”

目的: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时间:10分钟。

操作要点: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10—12人,让每组成员手拉手围站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左右手各相握的人。

2.在节奏感较强的背景音乐声中,大家放开手,随意走动,音乐一停,脚步即停。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

3.小组中所有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手链”。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中,主持人要求大家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无论用什么方法,将交错的“手链”解成一个大圆圈。

6.全班交流,分享感受。

活动四“三年后的我„„”

目的:让学生初步交流自己学习规划。

时间:25分钟。

操作要点:

8人小组围坐一圈,每人一张白纸一支笔,请每位同学写出三年后的我„„,写完后,请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谈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每位同学怀着对发言者的尊重,认真倾听、相互学习和探讨。然后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将大家的打算归纳后在全班发言。

(三)结束阶段(5分钟)

篇6:新生入学适应心理健康教育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对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张元粉,是咱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非常欢迎大家在这个金秋送爽的季节来到上口一中,今天在座的有六年级和七年级的同学,虽然年级不同,但在这之前这个学校对于你们来说都是一样得陌生。今天,我们一起坐在这里,来聊一聊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初中的三年或四年的生活吧。

从小学进入中学,我们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你是否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我们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我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来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看看大家的问题是不是这些呢?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你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新生入学适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来到这个学校,首先要先了解一下这所学校,了解这所学校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学校的光荣传统,学校的名师以及历届优秀毕业生;学校的各种机构和服务设施;学校的文化建设;校纪校规和各种奖励措施;本班任课教师情况等等。还要了解学校服务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文体活动中心、食堂等。其次,要准备认识新同学了。为使同学们能尽快的相互认识,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可用下面的小方法试试,每位学生制作一张个人名片挂在胸前,名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全班学生任意走动,可以互相观看名片,并与交换名片的学生自由交谈。这个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主持来练练。再次,也是较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掌握中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先让大家谈谈入学感受,然后以小组形式讨论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 讨论与交流每一门课的主要学习方法?班长在同学们讨论后做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的知识。最后可根据个人情况

制订个人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计划,与小组成员两人结伴订立学习计划及实施契约,并请同学帮助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最后,大家一起建立班级目标与规范,为增加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做准备。如我们的班规 :(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

①小组讨论分析本班发展状况,找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

②各小组订立班级发展目标与规范?

③小组合作进行美术设计,将小组订立的班规制作成墙报?

④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及解释小组订立的班规?⑤评出最佳班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解说?

⑥大家一起整合出本班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与规范?

进行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我们的学校,对你们的班级以及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不会再感到陌生了吧?人生是一次的旅行,这一次旅行又分好多阶段,你们刚刚结束了小学阶段,步入了初中阶段,对于新的旅程,充满着好奇和期盼,在这里,你们继续攀登知识的高峰,同时,也应该庆幸,接下来的青春年华,有那么多人陪你一起走,在这条路上,你不会感到孤独,你会结识更多好朋友,结下最真挚纯真的友谊。同时,还有众多的老师做你们的向导,陪伴你们一起走过这段青涩而又珍贵的时间。接下来的三年或四年,你或许会一帆风顺,或许或遭遇挫折,磕磕绊绊,无论怎样,同学们,都要微笑走下去,当你心存迷茫或忧虑时,请记得还有一个我随时准备为你排忧解难,请相信我的人格和职业素养一定会让你满意而归。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心理健康的标准,希望能在以后的日子对大家的自我心理调节有帮助: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希望以后慢慢了解,也祝福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切顺利,微笑面对每一天。谢谢。

新 生 入 学 心 理 健 康

教育 上口 一

篇7: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01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又是独立生活,要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首先,思想上要独立。不要再妄想父母或他人的帮助,清楚明白地告诉自己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次,充分熟悉校园环境,接受了这个环境就是在适应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第三,学会利用校园里的资源,比如图书馆、体育场、专题讲座……让它们成为自我成长的助力。

02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大学与高中学习大不同

变化一:内容多了

变化二:老师管得少了

变化三:讲课快了

变化四:教室、同学不固定了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学习方法

“放羊式”的大学学习方式可能会让很多新生一时间无法适应,其实从现在开始,就要自己管自己。

①学习要自主

大学老师的角色定位是“引路人”,自学是大学学习的主要特征,大学课堂学的是“知识的精要”,不仅上课所学的要靠你的自觉性去消化吸收,整个的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去补充完善。

② 制订学习计划

制订一个学习计划,以月或周为单位(便于执行),列明具体的科目和计划学习的内容。

03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环境

(1)大学宿舍

大学室友是最有可能成为挚友的人,因此我们需要善待室友,学会尊重、宽容、忍让、关心。

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请记住以下三个建议:

1. 宿舍是大家的,你和室友就像家人,相互迁、宽容、接纳就很重要。

2. 学会尊重别人,不探究别人的隐私。

3. 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因为小事和室友闹矛盾不值得。

(2)自己的班级

大学的班级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室,但大学同学的情谊却可以无比坚固。

①重视新生见面会

班级新生见面会上,同学们的自我介绍要用心听,记住每位同学的样子和名字,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

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班级活动就是班级大融合的最佳途径, 当需要你为班级出力的时候,例如校运会、班级文艺演出等,一定要挺身而出,千万不要因为怕苦怕累,作为班级的一员,对班级要有一种责任感。

04适应新的角色定位

确立自己在班级、院系、学校的新角色。成绩的好坏,一直是中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标准,但在大学里,评价标准比较多元化,除了学习外,还有品德、文体、社团、班级服务等多方面的评价。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但要适应在校、院系的新角色,而且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发展自己。

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原来所想象,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解决方案:接纳现实,提高自身的自理和自立能力。再找到一些新的目标指引自己前进,例如大学四年之后的职业生涯。

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出现爱困惑、性困惑,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 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解决方案:学校可以给学生们上一堂正儿八经的情感管理课,甚至是有关性教育的都可以,要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恋爱、友谊的关系,培养成熟且科学的恋爱观。

人际关系的困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交往恐怖、沟通不良。

解决方案: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学校也可以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对于一些性格特别内向以及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同学,教育工作者可进行咨询,通过一些活动或训练班的形式使这些同学最终可以融入大学这个集体中。

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

解决方案:首先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自主和能动意识,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其次就是要变换学习方法,培养自学的学习方法。最后就是注意把握好学习的计划和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意志引发的心理问题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想方设法阻止学生的一切业余爱好。上大学后,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多才多艺的同学,在活动中脱颖而出,而受家长压制的学生,除学习外,没有一技之长,很自卑。有的家长强迫学生念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以至于上学后,对大学没感情,对学习没兴趣,甚至有的想退学。

篇8: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关键词:团体辅导,中职新生,入学适应,设计实施

作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课程班学员, 在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的心理适应问题上, 在中科院大学的学习中学习了大量理论知识, 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校执教工作生涯中就入学适应问题做过长期的探索和教学实践, 还专门在社会上和工作单位组织并参加过两个关于新生入学适应的培训课程。

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高级职业中学新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和增长知识与才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 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 情感日益深厚、稳定, 带有闭锁性。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 在情感方面又很脆弱, 并且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文化成绩、学习能力、自我管控等方面比普通高中生较弱。由于这种现状, 社会往往把中职学生看做是特殊的群体, 导致他们在心理上表现为脆弱、逆反、自卑及敏感, 行为上的表现是经常出现各种违纪行为以及厌学现象。初入校园的新生, 面临着新学习生活环境下的自我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等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扰。教师要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平稳开始校园生活, 是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重要工作。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 是普遍且严峻的问题。

一、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师生关系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调查数据显示, 师生关系是中职学生中最不适应的方面。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交流方式与初中不同产生不适应;另一方面,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成绩不好, 在初中时的师生关系就不和谐甚至恶劣, 导致这些学生对教师群体存在偏见, 从而影响入学后的师生关系。

(二) 同伴关系

职业中学录取条件和课程专业导致学生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较初中和高中大, 一般中职生情绪管理能力、交流能力也较差。同伴意识、班级意识较差, 不易形成知心、亲密的关系。

(三) 物理环境的改变

物理环境的改变导致生活适应问题。大多数职业学校新生是初中毕业生,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限制, 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 自理能力都不强, 环境适应能力差, 对环境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忍耐力差。

(四) 自我接纳

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 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文化成绩、学习能力、自我管控等方面比普通高中学生较弱, 使社会往往把中职学生看做是特殊的群体。社会舆论和客观现实导致他们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低, 很多学生由此产生“我比我那些上高中的同学差”“我缺乏能力”等想法, 甚至还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从而对现在的自己不能接纳。

综上所述, 中职生迫切需要切实可行的辅导以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平稳开始校园生活, 是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重要工作。

库尔特·勒温 (Kurt Lewin) 长期从事群体心理的研究, 创立了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群体气氛的研究。勒温与利皮特的实验结果证明, 在群体情况中, 民主的领导方式创造的群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团体动力学理论主要思想:团体不是简单的个体相加, 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 团体决策有动力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有两个基本的核心要素, 那就是辅导的理念与团体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既要看运用了团体的方式, 又要看是否运用辅导的理念与注重团体成员的互动。团体辅导特别适用于人际适应不良的人。如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训练、性心理困惑、学习和人际交往困难、升学与就业。

二、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选取

随机抽取秦皇岛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某班学生共28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同样为28人作为对照组。

(二) 测量工具

“信任他人量表”“容纳他人量表”“自我接纳问卷”。

(三) 活动内容、流程

开学后每周周一下午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团体活动, 为期四周, 连续四次活动。

三、结果

本研究采用协方差分析考察团体辅导对中职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经检验, 在各测量维度上, 组别和前测分数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因此可以使用协方差分析。将前测分数作为协变量, 对实施班级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成绩进行协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实施班级团体辅导前后, 除依靠性外, 大学生的各项得分均有改善, 在可预测性 (F=5.125, P<0.05) 、依赖 (F=11.659, P<0.001) 、信任总分 (F=8.015, P<0.001) 、容纳他人 (F=5.357, P<0.05) 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差异, 见下表。

在自我接纳维度上, 团辅结束后得分显著高于团辅活动前 (p<0.05) 。在自我评价维度上, 团辅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 (p<0.05) , 见下表。

在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还对参加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很多同学表示“这次活动后感觉跟同学尤其是小组成员成为朋友”“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在团体中很开心”等。从访谈的结果来看, 参与成员大多对本次团体辅导活动持肯定的态度, 认为团体使同学间的距离减小了, 这说明班级团体辅导对中职生入学适应有一定帮助。

本研究方差分析表明, 这说明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可以改善中职新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接纳, 主观支持指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 从而可以帮助中职新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团体班级辅导活动来促进其入学适应, 从而增进个体的身心、技能发展, 是行而有效的方式。更深层次地讨论班级辅导活动有效的原因来自于以下方面:第一, 班级团体辅导营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同时又相对宽松的情境, 使参加者在共同的交往情景中掌握交往技巧, 培养信任感, 提升价值感;第二, 班级团体辅导具有针对性, 有的放矢, 在团体的影响和指导员的引导下, 成员可以去观察、体验、分析情境, 与平时的行为进行对比和改进;第三, 成员之间在建立了关系之后, 还可以相互学习, 交换经验, 获得社交技巧, 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把在活动中的表现带入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陈顺利.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冯观富.教育心理辅导精解 (上册) [M].台湾:心理出版社, 1993.

[3]王丽萍.曲海英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及其治疗性因素探究[J].社会心理学科, 2008 (6)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班级读书活动计划10-24

初中生入学自我介绍08-06

初中生入学教育总结08-06

初中生入学教育材料08-06

谈谈初中生入学教育08-27

初中入学时间04-14

初中生入学班主任讲话10-26

初中入学教育总结06-25

初中新生入学须知06-25

适应初中生活教后记08-27

上一篇:【笔记整理】2018年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考点:原材料下一篇:宽容是福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