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2023-02-07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 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 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 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要实现这个目标,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因为只有一个对化学充满疑问的人, 才会去注意与化学有关的现象, 才会去积极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进而产生兴趣。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实现联系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 我们老师平时要注意收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新闻事件, 并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知识时, 我提出:“同学们都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和文艺演出, 你知道联欢晚会中的舞台云雾是如何产生的吗?”同学们有的说不知道, 有的说知道, 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我趁机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不知者不怪, 等我们学习完了二氧化碳的知识, 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 聚精会神, 立即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再比如在学习空气的知识时, 我告诉学生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氧吧”, 连一向被人们认为不要花钱的空气也要花钱买了, 你们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学生所没有想到的, 学生非常想得到答案, 于是学生就积极主动地去想寻找答案。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没有半点的强迫感, 真正是“我要学”, 而不是“要我学”。

2 利用与化学有关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青少年都喜欢听故事, 与化学有关的妙趣横生的故事很多, 如果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选讲与教材紧密联系的故事片断, 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 又能收到寓教于趣之效。

例如在学习钢铁的生锈和防锈的知识时, 我给学生介绍了“古剑不蚀”的故事:在我国古代, 剑不仅是武器而且也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因而, 统治者所拥有的剑往往又是出类拔萃的“宝剑”, 比如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的宝剑就锋利无比,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出土后的越王勾践剑竟然依旧金光闪闪, 完好如初, 甚至连剑身上的两行铭文也清晰可见。你知道为什么越王勾践剑保存这么长时间而不腐蚀的原因吗?你对此有何感想?这样导入既生动有趣, 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一种难得的好方法。

再比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时, 我给同学们讲“水变油”的闹剧。我首先提问:水能变成油吗?水能燃烧吗?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听故事。前些年我国出来个王洪成, 到处表演水变油的把戏, 把一种神奇的药液滴到水中后, 水变成了油, 水就像油一样燃烧起来!这就蒙住了不少人, 以为真的出现了伟大的发明家。接着一些报刊对王洪成大肆吹捧, 说这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向王洪成投入了巨额资金, 企图得到他的神奇药水, 然而最后这些企业损失巨大。这原来是一个伪科学的大骗局。所谓的“水变油”只是个骗人的小把戏, 实际上水是不能变成油的。想知道水为什么不能变成油吗?等我们学完了质量守恒定律之后自然就明白了。同学们这时激情高涨, 很想知道答案, 所以接下来的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大大提高。

3 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利用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从而把新课推行高潮。例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的的知识时, 我把白磷的自燃作为一个魔术进行表演。我拿出一个滤纸条, 向上面滴加一些“魔水” (其实是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 稍停片刻, 我口中念念有词装模装样地在空中来回摆动, 突然纸片起火燃烧起来。学生看得两眼发直, 惊奇万分, 还有不少同学想试一试。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别急, 让我们学习完这一节的知识再来练习这个魔术, 再来弄清楚其中的奥密。”这样一来, 连后进生也跃跃欲试, 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4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由于不能提供真实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 是化学教学产生生机和活力的有效手段, 是化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可促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生关系有突破性的变化。实践证明, 运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能节约时间, 增加教学容量, 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学习分子、原子的知识时, 由于分子、原子很小, 用肉眼看不见, 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如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面对直观、形象的画面,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想象和议论,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效果很好。

5 利用其他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 如古诗词法、顺口溜法、谜语法、实物图片等等。例如在学习碳酸钙的知识时, 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首于谦的七言绝句《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发生的变化, 并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由于这首古诗大部分同学都学过, 可是对于其中的化学原理并不一定清楚, 这样一来学生马上就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去;在学习氢气的化学性质时, 用顺口溜拟人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包公静卧水晶房, 轻风迎面暖洋洋, 忽然一陈烈火起, 烧得包公变云长”使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现象立即生动了起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总之, 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成功的创设问题情境是这门艺术的重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 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善于动脑的习惯, 有利于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实践证明, 创设良好的教学问题情境是化学课堂教学最优化, 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 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化学教师应该敢于想象, 敢于创新, 不断探索, 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为整节课的成功, 以至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且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问题意识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前奏曲。只有一个对化学充满疑问的人, 才会去注意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和知识, 才会去积极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进而产生研究兴趣, 所以,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必须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化学课堂,问题情境,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孙洪玲.浅谈化学课的导入[J].山东教育, 2001 (1-2) :100-101.

上一篇: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小组活动下一篇:建筑工程节能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