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2024-05-03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精选9篇)

篇1: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自课改以来,为了让数学课堂落到实处,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作了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我们教数学是教会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鼓励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孩子们到底真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了吗?老师们又能着实引导孩子们解决问题吗?这仍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

数学课程标准说过“数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且“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地设计教学,充分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然后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 的问题,逐步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

我认为数学教学离开生活就不会精彩,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就失去了生命,应尽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真正的主人,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灵活的应用新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用生活中的数学去贴近学生,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见解,谈谈我对这方面的体会:

一、在生活经验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其实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蕴藏着生动的元素。只要我们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情景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具体事物,学生就能学得轻松、积极、主动。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新世纪商场图片,我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超市)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买过)老师想买一瓶橙汁、笔记本应分别到哪个柜台去买?接下来我们就到文具柜台去瞧瞧,售货员阿姨正在摆柜台,阿姨发现漏掉了一支铅笔,应该放到哪一层?说说你的理由?(把同样的东西分在一起)像阿姨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干净整齐)这样的设计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直观形象,他们会初步感受到超市摆放物品、整理书包等这些生活中的事都用到数学知识了,而且学生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我以超市摆放物品作为引入,同时强调从寻找分类的好处入手,让学生体会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搭配”时,我从同学们平时感兴趣的动物园入手引入,今天小红要去动物园玩,你能帮她搭配一套漂亮的衣服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找出各种搭配的方法,这样安排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借机让学生讨论讨论搭配不遗漏的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方法,这节课的难点很轻松的就突破了。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景中引发问题的过程,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的时,我给学生出示一幅布置得乱糟糟的教室挂图.让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试着帮他重新布置一下.学生用已有经验干净整洁地布置着.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作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认为不仅仅是要认识和会数100以内的数,也应该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例如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得数,十个十个得数等或者其他一些实际生活中引发的数数问题.我在本节课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我们学校这么多老师,你能帮忙很快的数出来吗?生:等老师开会的时候,我一排一排的数.每排10人,有几排就是几个十.生:我想去每个办公室统计,再合起来.生:我可以去问每科的组长,有多少人,再加起来, „„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数数的方法.在教”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三八妇女节到了,小红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存的1角硬币和纸币都拿出来,数了数有20个,外婆看见了说,这样拿着不方便,便收了他的钱,又给了他2张1元纸币.,小红很不高兴,觉得自己吃了亏.你们觉得小红亏不亏?为什么呢?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将30个一角一个个的数,每10个放在一起,然后告诉大家这10个一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一角和3远是相等的.第二,让学生观察并从中找规律”元和角是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三、运用数学知识,切实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如在学习了长文秘助手、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回家后测量自己的或者妈妈、爸爸的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冰箱、洗衣机、饭桌等的高度,测量床、衣柜桌子、铅笔、文具盒、数学书、一步等的长度、测量教室门、讲台、教室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巧花10元钱的活动,第二天学生给我做了汇报.生:我买了我买了一瓶水花了2元,一袋饼干3元,买了2袋,一盒跳跳糖2元,10-2-2-2×3=0(元)我一共花了10元,没有剩的了。生:我买了10本作业本,每本5角,一盒彩色笔5元,一共用了10元.师:10元钱这么不经花呀!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真应该珍惜!生: 我以后不乱花钱了.当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走向成功!

篇2: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浦北县六硍中学潘泳梅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1

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今天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数学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

一般来说,中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

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然而,当前我国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数学教学的这种双重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表现为,学校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发展;学校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要求。在国外,中小学数学教学也曾面临过类似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在学校数学教学中,要教会所有学生都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要促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学习更多的数学。在众多的数学课程方案中,尤为引起关注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学校数学方案。它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供丰富的数学源泉,特别强调数学的应用和提高一般程度的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

“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从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走向大众。大众数学的引入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社会,解决日

常生活问题,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必须的数学经验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理念: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③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教师该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大纲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

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讲“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我想,用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最好,就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走近道儿。可以画几种走法儿让学生们选,然后问他们为什么都选那个最直接的路呢?他们会说那条路最近。为什么它最近呢?怎么证明呢?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应用到的东西,他们才容易理解,也容易思考,甚至能很快地举一反三。有学生举这样的例子,一条狗见到前面的骨头总是沿直线向骨头跑去,而不会绕几个圈,或走曲线去吃骨头,除非它是一条疯狗。„„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奥妙。语言要精练,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最多不能超过25分钟,其他的时间一概要交给学生自己。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

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网络的联系,让我们的工作不再是个人的劳动,它可以让个人的智慧集体化。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从某种角度讲,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突破都是技术有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前奏,而事实是数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术的发现而走在前面。数学的追求与技术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都追求简单、清晰、方便、可操作、易于掌握。其实,现阶段数学总是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数学通过对复杂现象的仿真建模,借助计算机对数据流进行缩成和可视化,将有助于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安全、更便利。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

篇3: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一、提高对数学深层内涵的认识

说到数学, 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 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我逐步体会到了, 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 它有更丰富的内涵, 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 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 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 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 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首选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 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 数学将是一片死海,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其次, 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 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 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 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 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 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 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 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

二、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如何感悟与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 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使学生能有所悟, 能自悟自得, 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 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 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 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 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 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 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 创造高质量的生活, 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三、教师应该重新认识数学和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 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 要想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1. 创设和谐的情境, 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 体验和理解数学, 感受数学的魅力, 从中能有所感悟,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触动生活积累, 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 也是一种心理过程, 先有所感, 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 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 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 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 感性的知识理性化, 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 有的知识讲得越多, 学生越不明白, 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3. 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与思考。

悟性的高低, 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 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 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 有的是“平淡无奇”, 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 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 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 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扩大视野, 动手动脑, 增长才干, 发挥志趣和特长, 丰富精神生活, 增进身心健康。

(2)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 选择适当的素材, 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篇4: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数学新课标中强调:“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经常开展数学生活化学习,构建更开放的数学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学好生活化数学,用好数学快乐生活。”

一、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只有数学是活的、才会有活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比如:四年级数学教材“探索规律”一节内容中,选取了教室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教学时,为使情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对不同两种事物情景进行了不同的组合,先从学生熟悉的景物入手,使其更符合我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真实、具体、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通过看和亲自体验的活动,不仅能说出这一规律还能找出其它事物的规律,让他们初步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深刻体验并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同时,将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实实在在、生动有趣的。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回想平时买东西付钱是怎样算的,这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使课堂氛围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孩子们也都争先恐后的举起手要回答。让孩子们置身于如此现实的生活情景中,体验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如果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就是一片死海。

二、联系学生实际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有用字母表示的,谁能给同学们说说,你们见到过那些?大家就用心的思考、回忆。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可以把课堂设在操场上,让学生实际操作: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样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三、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在平常,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比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新数学技术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如果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是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的。如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如果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话,就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而不需要教师用过多语言阐述,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也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让学生只会做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挖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资源。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在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篇5: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新观念的数学告诉人们,人人都必须学有用的数学,数学不应再是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她就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存在于生活事实之中。鉴于此,我们应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用事实说话”,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到真实的数学,获得真正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最终服务于生活?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面,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每天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把枯燥的数学课与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特别的亲合力,它能一下子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萌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租船”时,我带学生去交游,走到河边时,要租船过河,有26人,每条船能乘4人,算式是26÷4=6(条)„„2(人),可老师租了5条船,这时为什么呢?是老师算错呢?还是„„,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我说:“要想知道为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通过生活化的导入,置学生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淡化了教育痕迹,打通了书本世界和日常生活的隔阂。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策略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我们赢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小闹钟自己把时针旋转几圈,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走动。学生在旋转时候就开始发现问题了,“两个针会一起走的”“分针比时针走得快„„”。对于学生这些发现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课文,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因此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欲望也更加迫切,从而找到1时=60分的单位换算。这样,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策略三:活动与生活牵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 2 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都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时,刚好有一位挺着大肚子的老师听我上课,我随机应变,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王老师快要生孩子了,六个月后,猜猜王老师的孩子出生几天了?由于不知道会在哪一天生,答案是多样化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四:利用课后训练,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篇6: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即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会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所以,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关注生活,感受发现数学问题;体验生活,感悟理解数学知识;实践探究,提高发展数学能力;应用创造,发挥数学应用价值,展示数学神奇魅力。

一、创设数学情境,感受发现数学问题

“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感受发现数学问题。如一年级小朋友上学的第一堂课就是《认识我们的校园》,带着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学校有几个大花坛,几块草坪,几棵树,几幢教学楼„„在观察中,学生通过数一数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有序思考,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初步感知10以内的数。这样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数学的存在,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自然产生亲切感,不但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而且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领会,同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二、体验生活,感悟理解数学知识

感悟数学,说的是教学活动中不能把数学知识简单地呈现传授,而应通过创设情境、挖掘梳理已有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它既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也依靠平时积累。

1、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的形成。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让学生自悟自得,感受数学的形成过程。如:一位教师是这样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概念的:先让学生用铅笔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这个1毫米就是尺子上的一小格,可以在尺子的任何地方的一小格,初步建立这样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接着教师用尺子量出1分硬币厚是1毫米,让学生用手指捏住1分硬币感知它的厚度,再抽出硬币,告知这俩手指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然后反复多次捏住硬币—-抽出硬币让学生体验1毫米的长度,再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学生有的说很细,有的说很薄,有的说很浅。最后找一找生活中1毫米的物体,有的找出电话磁卡厚1毫米,有的说光盘厚1毫米,有的说3张扑克牌厚是1毫米。这样通过指一指、捏一捏、说一说、找一找使学生建立了1毫米的概念。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又能感悟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

2、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悟数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因此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经验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信息,另外

第2/6页

被利用的原有知识结构也不是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根据具体事例的变异性被重新建构。如在学习了0~10这些数之间的关系后出示:把0、1、2、3、4、5、6、7、8、9十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一开始学生没人能回答。老师说:“数学中有些问题的道理就在我们生活中。你们想想生活中的什么像‘=’这样也是衡量两边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学生在热烈讨论后觉得更像跷跷板。老师说:“我们就把‘=’看作跷跷板吧,那么题中不同的数看作什么?”学生:“轻重不同的人。”重量不同的人怎样坐才能使跷跷板平衡呢?“轻重搭配成一样?”“题中大小不同的数跟轻重不同的人一样,你们怎样搭配才能相等呢?”得到:0+9=1+8=2+7=3+6=4+5。一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强,但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把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问题,学习的困难就较容易克服。教学中,让学生设想-讨论—再设想,多次反复,并体会数的大小关系,构建起自己的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为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它是外在的,陌生的,需要通过教师加工后,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与掌握。因此,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

第3/6页

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这样一道题目:方老师带了一些钱去帮同学买一套上下册的书,她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她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时,就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既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实践探究,发展数学能力

著名数学家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学生自己去探究,就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自身的积极体验,感受数学的发展。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先让学生大胆猜想:什么情况下商不变?甲学生说:“被除数和除数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商不变。”乙学生猜测:“被除数和除数乘相同的数,商不变。”丙学生猜想:“被除数和除数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师问:“能否确定?”学生普遍认为不能确定,从而很自然地想到进行验证。小组合作选择加、减、乘、除一种或两种进行研究。

学生分小组实践活动,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最后得出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商不变。教师将信将疑地反问学生:“这个结论真的成立吗?老师还是有点不相信,请你们再一次写算式验证。”其中一个学生写下(0÷0)×(1÷0)=0,教师在投影仪上反馈,让学生发表看法,马上有学生指出

第4/6页

除数不能为0,那对刚才的结论有什么建议?学生认为还要加上“0除外”。通过猜想验证不仅获得了知识规律,而且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即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得到结论,为以后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方法。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语)学生要真正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情境中产生的。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比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时,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的地点选择在学校的跳远沙坑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学生可以边讨论边动手实践,量的量,记的记,算的算,分工合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建成这个沙坑需挖去多少立方土?这个沙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这个沙坑里的沙体积是多少?等等。这些问题,学生经过讲座都会自己一一解决。

四、应用创造,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工具。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

1、指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数学素养。如在学习了较大数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学生证号码。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其中前两个数字表示省份,如33代表浙江省;第3、4位的两个数字表示城市,如06表示绍兴市;第5、6位的两个数字表示县(区),如25表示诸暨;第7-12位上的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如1966年6月1日出生的,则表示为660601;第13、14位的两个数字表示居住地所在的派出所;最后一位表示某人的性别,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你能学着编身份证的

第5/6页

方法,为自己学校的学生设计一份学生证。要求能从中看出该生的入学年月,出生年月日,现在就读班级,男女性别等。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一些号码的真实含义,又通过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创造出不同的证件号码,体验解决生活问题的快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2、指导学生写数学作文,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作文能让学生把自己所思所想所做的东西写下来,面对实际问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例如一个学生在当升旗手的过程中写下了一篇数学作文: 当一名合格的升旗手可真不简单,在升国旗时,国歌演奏完了,可往往国旗还没升到杆顶;或是国歌还没演奏完,国旗却早升到杆顶。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于是,我做了一次测量。学校里的旗杆约有18米高,国歌演奏的时间约是50秒,那么按照这么来算,当国歌响起时,我们的手就要开始拉绳子,一秒拉一下,每秒拉过的距离约是0.36米,这样,当国歌演奏完时,国旗也往往就到了杆顶。要让国旗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地升到杆顶,我就是用了距离、时间、速度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来测算的。

篇7: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共)

一、在生活体验中发展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时,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景和实例,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形成数感。

例如,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过程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到食堂去看看、掂掂、称称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探究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教学实践活动,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数的充分感知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比如: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出生年月,相互比较一下年龄的大小,让学生发现出生的年份、月份数字越大年龄越小;要学生报一下自己的座号,说一说各自座号是什么意思,原来它们是表示序号;而电话号码的前面几位代表地区,后面几位数则是随机生成,不代表任何意义。通过活动,学生对不同的情境中数的大小关系吃得透、把握得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无处不在,数就在自己身边。

二、从生活情境中理出数学概念

许多数学问题是人们在生活情境中发现的,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领悟,会使数学概念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如:在学习‚体积‛的概念时,我先让学生做实验:把一 块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水面会有什么变化?把装满细沙的杯子里的沙倒出来?把装满细沙的杯子里的沙倒出来,再放入一块木块,然后装进细沙,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通过反复实验和观察,认识到石头和木块占有杯子里的一部分空间,而且石头和木块的大小不同,所占杯子里的空间也不同,从而理出体积的概念。

在学习‚倍‛的概念时,一位教师说:‚家里来了客人,我们用什么来招待呢?‛学生议论着。‚我们按每位客人2个苹果,来了3倍客人,那应准备几个苹果?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招待。‛一个学生2个2个地往盘子里放了3次。教师问:‚为什么这样做?‛学生答:‚3位客人,要放3个那么多。‛教师又说:‚每位客人按10颗糖来放,要放多少颗糖呢?再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位学生10颗10颗地往盘子里放了3次。教师问:‚为什么这样做?‛学生答:‚因为要放3个那么多。‛教师说‚‘几个那么多’不太好说,我们用一个字来表示,该用什么字呢?‛学生同桌议论,当大家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示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常听说谁是谁的多少倍,用‘倍’可以吗?‛教师说:‚我们就试着用‘倍’来说一说前面招待客人时摆放果品的事吧。‛学生说出了上例谁是谁的多少倍。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又让学生再到生活中找倍数实例。学生找到了生活中的有关个数、次数、重量、长度、时间等倍数关系实例。感受了‚倍‛的意义。

三、从生活情境中学习计算方法

大胆改造课本例题,创设为学生熟知、亲近、有趣的生活情境,是当前‚生活数字‛教学的一大特点。例如在教学加‚9加6‛时,有位教师创设的情境是:两个小朋友在教学‚9加6‛时,有位教师创设的情境是:两个小朋友用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装了一些珠子,在玩扔珠子游戏,①号杯有9颗红珠子,②号杯有6颗黄珠子。两种珠子合在一起共多少颗?这样的生活情境不但具有生活性、直观性,而且还蕴含着‚凑十法‛的数学关系,有利学生在‚做‛中探索、理解‚凑十法‛的数学关系,即可将①号杯的红珠子扔进②号杯,发现‚6+4=10、10+5=15‛的计算方法,也可将②号杯的黄珠子扔进①号杯,探索 出‚9+1=10、10+5=15‛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情境因富有生活情趣而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实现‚做‛中学数学。

四、在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经常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会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实际测量时‛,一上课,我设计一个情境:学校计划在花园周围建一条绿化带,每隔3米栽一棵柏树。大家想想,需要买多沙棵柏树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一个说:‚应先量出绿化带的总长度。如果能知道一步的长度,用步测比较方便。‛另一个说:‚步测不准确,应该用测量工具测量。‛第三个说:‚即使用测量工具,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还是量不准确。‛这时,我故作为难地说:‚那该怎么办呢?‛又有一个说:‚我们应先到操场上学习测量的方法,再去测量绿化带的长度。‛我高兴地说:‚这位同学的想法很好,这节课我们应该研究什么呢?‛经过大家讨论,大家认为,先研究如何用测量工具测量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再研究步测和目测。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去操场。

到了操场,同学们自愿组成若干小组。他们首先研究用测量工具测量地面上较近的两点间的距离,很快就总结出了方法: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测出,两个人就可以完成。当测量的测离比卷尺或测绳的长度大时,显然仍靠两个人是完不成的。于是各小组内又作了具体分工,有的指挥,有的插标杆,有的拉测绳,有的记录,有的计算,几分钟就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方法。交流时,前面的学生讲,后面的学生争着补充、修正。通过交流,同学们明白了测量相隔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为什么先要通过测定两点一条直线的道理和方法。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一步的较为准确的长度呢?‛同学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研究。总结计算方法时,一个说:‚我用60步走完了40米的一段距离,步长大约是40÷60≈0.67(米)。‛另一个说:‚我用均匀的步子沿着直线对50米的距离走了三次,第一次走了80步,第二次走了78步,第三次走了79步,步长是0.64米。‛……我没有急于总结,而是让他们利用刚才算出的步长,步 测指定的一段距离。当每个学生汇报了各自算出的长度后,我才告诉实际长度,并组织他们讨论怎样才能算出经较准确的步长。在合作交流中,每个学生有了更多阐述自己体验的机会,也能受益于他人,还能受益于他人,还能体验到他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

没等下课,同学们就已经用掌握的测量知识计算出了绿化带中需要多少棵柏树,还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五、从生活现实中感悟数学

篇8: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一、带领学生去现实生活中领悟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有它的透明具体性, 也有它的隐秘抽象性, 因此, 数学教学, 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才能使隐秘抽象的问题透明具体化。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该从生活现实出发, 从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欲望角度出发,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中的数学有机结合起来,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而有效去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 我先给学生讲“日出日落”的故事:“每天早上当你起床面向东方时, 总能看到太阳从那升起, 下午当你面向西方时, 总能看到太阳从那落下, 只要天空没有乌云遮盖, 天天如此, 月月如此, 年年如此……”通过这一自然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 再举出另一“一周内时间循环”事例, “周一至周日”的不断重复轮流, 引出“循环”的概念,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与定律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提炼出来的, 因此, 概念、法则、定律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现实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进行概括提炼, 并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 在教学“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 内容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学生似乎不是很理解。为此, 我在教学前, 准备了一些剪纸工具和材料,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剪纸比赛, 用一张大纸, 剪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 结果剪到最后发现还剩下一些纸, 无论如何都不够再剪出一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了, 剩下部分只能舍去, 让学生亲身感受“去尾法”的存在。又如, 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有这样一题:121-98=121-100+2,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们经常会带着孩子去逛超市, 当购物完毕准备付款时, 营业员说应付98元, 这时口袋里有121元 (一张100元、一张20元、一张1元的) , 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21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2元 (也就是口袋里又多了2元, 应加上2元) 。所以, 多减去的2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 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 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 (简便运算的方法) , 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 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二、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积极回归于自己的现实生活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生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到的知识也只有经常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 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教学了某项数学知识后, 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情境。例如, 在学习了一些“数学广角”后, 教师可出示一张景点游览图, 让学生设计一张用时最短、科学合理的游览路线图, 不让其走重复路, 又不遗漏景点, 从而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 要掌握其最佳数学方法才能最省时、效率高。

2.结合生活实际, 进行强化联系, 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 在教学了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后, 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特点;学习了圆的知识,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 其他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多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提升学生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知识从实践中提取, 又指导于实践。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往往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 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 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千克、克的认识以及如何进行称重之后, 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 称自己体重、称一枚硬币重量等, 通过上述活动, 加深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 巩固用天平秤等计重器材称物体重量的方法, 同时, 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 头脑中形成了一些常识性概念。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称重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又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完成了生活中的一些活动。

带着心灵去生活中感悟数学, 带着知识到实际中指导生活, 不断增进学生对学习数学、体会生活的乐趣———让生活与数学联系得更紧密!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 又广泛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让学到的数学知识回归于学生生活, 应用于生活, 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篇9: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上节课“认识线段”和一年级“比一比”单元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教学的。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课桌面的长度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

生1:4根铅笔那么长。

生2:8根小纸条那么长。

生3:12根钉子那么长。……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不都一样呢?

生1:我用纸条量的,有些同学是用钉子量的。

生2:我用铅笔量的。……

师:老师现在要想得到一致的结果,该怎么办?

生:用统一的工具来量。

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什么?

生:尺子。

师:对,老师刚才发现有的同学已经用尺子来量自己课桌的长度了,我们就请他说说看他的桌子多长?

生:4个尺子长。

师:对,刚才这位同学虽然用了尺子,但还没有充分发挥尺子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如何使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探索实践,构建新知

1.认识学生尺子

师:我们平时量比较短的物品的长度时,一般用我们手中的直尺,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请你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什么?

生1:有0、1、2、3……数字。

师:很好,这些数叫做刻度。

生2:还有一些线,并且有的长,有的短。

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相邻的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能从你的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动手在尺子上找,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1厘米长度的?

生1:从0~1是1厘米。

生2:从1~2也是1厘米。……

生4:我发现相邻的两个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头脑里形成1厘米长的表象。

师: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品中,或者你周围的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的?(橡皮的宽度,文具盒的厚度……)

师: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

师:对,再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5厘米……

3.量一量

尝试测量课前发的小纸条的长度。(8厘米)

生操作后,交流方法,师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不同的量法,并明确正误,使学生鉴别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

师:板书(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另一端对准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画一画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试着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并说说是怎么画的,总结出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

5.做一做

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给同学们看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再实际测量具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是相等。

三、实践应用

1.基本练习,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并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师: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旧了,前面几个刻度看不清楚了,你有什么办法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案例分析】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探究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利用铅笔、小纸条等学具去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并且产生了答案不一致的矛盾现象,而引入新课,既使学生发现了生活中含有许多数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去了解、探究学生尺子的兴趣。

二、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发展思维能力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拙劣的艺者,常带着别人的眼镜。”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依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能够让学生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教师通过下面的活动进行展开。(1)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3)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4)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比划。(5)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量一量。(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7)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这样一来,把教材上静态的学习内容转在动态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在实践应用中拓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厘米的长度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是1厘米长的部位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来帮助理解、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拇指第一、二两个关节间的距离约是1厘米;橡皮的宽度约是1厘米等等。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估测,因为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结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数量关系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张云,周晓军.体验·感悟·理解——“认识厘米”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6.

上一篇:骑虎难下的成语故事下一篇:心跳回忆雨中沉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