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4-05-25

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精选8篇)

篇1: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针对当前高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铁路技术装备不断更新、专业技术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任务。本文针对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这一课题,通过调查、分析当前站段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现状,提出如何着眼实际需要,把握政策,健全机制,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胜任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供电系统 专业技术 人才队伍 建设

在当前高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铁路技术装备不断更新、专业技术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任务。作为基层站段,如何着眼实际需要,把握政策,健全机制,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胜任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我们采取统计分析数据、集体座谈、会议交流、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我段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供电段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用与现状

1.××供电段主要担负着京沪高铁、津秦高铁、京津城际三大高速,京沪津山两大普速干线及9条支线(北环线、石德线、津蓟线、津霸线、南曹线、陈塘支线、蓟港线、进港线、泰达支线)牵引供电、电力、给水设备的养护、维修、监管任务。确保供水电设备的检修质量和生产安全稳定,进而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离不开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特别是在当

1前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更应该重视和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创新引领作用。

2.截止2014年6月底,××供电段全段干部总人数147人,专业技术人员107人,占全部干部总人数的72.8%。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37人、会计师5人、经济师4人、助理工程师41人、助理会计师1人、助理经济师2人、技术员12人、会计员1人。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从年龄结构上分析:至2013年底,50岁及以上的2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6.2%;49岁-30岁的5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6%;30岁以下2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5.2%。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从学历上分析:大学本科学历71人(其中硕士学位2人)、大学专科学历31人、中专5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95.3%。

二、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识不强。作为基层站段,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于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动意识还不够强烈,还不能够真正站到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基层单位做为落实执行单位,在科技研究、科技开发方面力量单薄、资金有限,专业化管理上技术含量较低,靠经验型管理能够更好的保证生产安全和运输畅通,不需使用太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片面思想,致使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热情不高、重视不够。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够。做为基层站段,点多线长工作繁杂、安全管理责任重大,做为安全管理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时间被放到现场作

业和安全关键盯控上,忽略了他们在技术水平、业务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持续提高,追求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安全稳定,对如何在安全生产实践中锻炼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全员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培养缺乏思考和行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考核机制不全。做为基层站段,安全主题责任重大,在干部考核机制上更多的倾向于安全管理考核,忽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还不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意识还不够强,认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只是单位人事部门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事部门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单打一”的不利局面。做为人事部门虽然也感到本单位可用技术人才缺乏、人才素质整体不高,应该下力量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考核制度还不够健全,在落实相关管理机制和措施过程中手段相对较弱,需要不断完善。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措施与对策

1.以管理思想创新为突破,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组织保证

一是结合贯彻落实路局科技暨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政策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统一思想,加强指导,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站在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来认识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工作对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二是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科学发展、全面加强创新工作,关键在人才”的思想理念,把纳入到领导班子考核体系的人才培养政策及时汇总、反馈领导,增强人才培养,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意识。

三是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纳入各级干部的岗位职责与日常重点工作内容之中,把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是不是很好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指标之一,动员多方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培养,各级组织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发挥作用,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证。

2.以管理手段创新为突破,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工作

一是建立创新培养机制,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创新工作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创新。改变目前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重使用,轻培养、轻发展、轻创新的现状,积极提供各方面的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去研究、去创新,解决设备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问题的本质,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去提高设备质量。

二是从基层单位长远的发展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专业技术人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的培训学习,尤其要强化涉及高速、客专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人才保证,增添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内在动力。

三是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必须把实践锻炼作为工作重点,将实践作为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手段,充分把握、运用好路局一系列新的科技创新及专业技术人才政策,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安排到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进行深层次的实践,为其实践锻炼提供机会,为其发展提供平台,为其成长铺平道路,激发和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提高技术业务和管理水平、提升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阶梯式培养。

3.以管理制度创新为突破,努力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机制

一是积极创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年大学生)的制度,及时掌握优秀人才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构建完备的专业技术人才生活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全日制大学生培养锻炼等具体措施,做好优秀人才的梯次锻炼和培养。要认真落实路局“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生产一线主要作业岗位工作的指导意见”,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配臵,配齐配强生产一线技术力量,引导他们立足一线岗位,解决实际问题,尽快成长进步。

二是要健全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坚持“实用、适用”,按照路局科技暨创新新政策精神,研究制定段《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管理办法》、《科技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办法》、《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管理办法》、《优秀青年大学生评选管理办法》,促进专家性技术人才及后备人才评选工作导向安全生产运输一线、导向经营创效前沿。

三是丰富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激励杠杆的作用,鼓励人才创新,把握并运用好路局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我段实际,积极探索推行多种形式的激励政策,逐步合理拉开收入上的差距,分配重点向一线的关键岗位和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勤奋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组织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年大学生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加大节能技改等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工作,在课题立项方面,既鼓励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单元体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也同时鼓励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小组模式管理课题的创新;在人员构成方面,既要注重配臵高层级技术带头人牵头引领课题研发,又要进一步提高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在课题小组中的数量和比例,鼓励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研攻关,积极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规定》,铁道部,1997.3

作者简介:李永强,天津供电段劳动人事科,助理工程师,手机:***,电话:022-26182513

侯凤芹,天津供电段劳动人事科,人事主任,电话:022-26189142

通信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南口路老白灰线院内300232

手机:***,

篇2: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近年来,铁路发展突飞猛进,高速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大量新技术、新装备更加全面地运用到运输生产中。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制约性因素。铁路运输站段作为铁路企业的基础单元,迫切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其安全运营的技术支撑。当前,运输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技术管理上的漏洞暴露出了运输站段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我段为例,系统地分析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五条重点措施,以加快提高站段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铁路大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关键词:铁路 站段 专业技术 人才

近年来,铁路发展突飞猛进,高速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大量新技术、新装备更加全面地运用到运输生产中。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制约性因素。铁路运输站段作为铁路企业的基础单元,迫切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其安全运营的技术支撑。当前,运输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技术管理上的漏洞暴露出了运输站段专业技术人员身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我段专业管理现状,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深入的调查与思考。

一、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1.整体素质不高。近期,我段针对专业技术干部的业务素质进行了抽考,抽考的主要内容为今年以来的新规章、新制度和新要求,及格率仅为33.3%,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的素质现状不够理想,令人担忧。

2.人员相对紧张。从技术职务上看,我段有专业技术人员330人,但实际真正从事专业技术管理综治的不足13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9%。专业技术干部相对吃紧,人员调动较为困难,可选择的余地不大。

3.后备力量不足。目前,我段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主要从接收的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筛选和培养。2006年以来我段共接收全日制本科生94人,真正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仅22人,其他大多是因专业或个人原因从事计算机、会计或后勤工作。就个人情况来看,培养前景不乐观,短时间内还难以担当重任。

4.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我段专业技术干部队伍中,虽不乏技术精通、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也不乏善于学习、不断超越的拔尖人才,但业务不熟、水平不高、混天应付的技术干部也不乏其人。有的对专业技术管理满不在乎;有的得过且过,凑和应付;有的不思进取,满足于“旧经验”,凡事差不多就行。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专业技术干部管理不到位。目前,我段对专业技术干部业务素质的考核还比较乏力,考核办法还不够完善;业务考试往往流于形式,摸不到干部真实的业务水平,干部缺乏学习业务知识的压力和动力,造成干部队伍技术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放任自流。

2.培训工作不到位。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以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主办的培训班为主,这些培训虽然办了不少,但由于培训内容与站段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培训的实用性、实效性打了折扣;段受生产任务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工作实际自办的培训班相对较少,培训职能和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到位。

3.后备人才培养不到位。目前,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管理与我段现实的人才需求状况还不相适应。一是按部就班的培养模式周期较长;二是有些班组风气不正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部分车间对大学生培养不够重视,不是不管就是放在车间或班组当“秘书”;四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不够,一些大学生自我加压不足,学习意识不强。

4.车间对干部的技术素质和能力不够重视。生产车间缺乏干部业务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学习制度,对技术干部培养的作用发挥不够突出,特别是对新规章、制度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组织学习不力;车间对技术干部在工作上要求多、布置多,但对工作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干部是否适合等考虑不足,也充分暴露了车间重生产、轻管理的问题。

5.专业管理意识不强。一是部分专业技术干部对专业管理管什么、怎么管缺乏理性的思考分析,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上升不到管理的高度看问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工作没有章法。二是部分专业副主任和技术员存在“车间机关化”问题,当“甩手掌柜”,满足于布置工作、摇控指挥,致使任务要求逐级卸载。三是部分技术干部学习意识不强,标准意识不高,对规章制度的学习不重视,工作与学习脱节;特别是一些“半路出家”和中断专业管理多年的技术干部没有把业务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完善激励机制,调动专业技术干部积极性。一是政策激励。探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搞好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细化实施方案,抓好专业技术津贴管理办法、职称评聘等有关配套办法。二是奖罚激励。通过奖励专业技术人员上报合理化建议、科技成果等方式,对其业绩予以肯定;同时加大惩罚力度,对于专业技术素质考核不合格的干部要在其技术津贴上予以体现。三是考评激励。在修订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时,要把干部的技术业务素质情况纳入进去,并同科室、车间的季度考核联挂,促使各级对技术干部业务素质引起重视。四是榜样激励。选拔“铁路专业技术带头人”、“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先进典型,宣传榜样先进事迹,调动干部学习榜样的热情。

2.强化专业技术培训,确保专业技术干部高素质。一是加大送培力度,并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前宣传教育,培训中及时反馈,培训后评估和考核。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从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提高自办培训班的质量和针对性,突出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专业管理整体水平。三是督促各科室、车间建立业务学习制度,发挥好组织作用,抓好各级干部素质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3.加大业务考试力度,检验专业技术干部业务水平。建立完善专业技术干部必知必会考试题库,题库要覆盖到各个专业并要根据情况变化定期更新完善;加大业务知识抽考力度,抽考范围覆盖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干部应知应会考试档案,加大奖惩和讲评力度,并同个人工作业绩相联挂。

4.加强大学生培养,保证后备人才力量。一是加强定向培养。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和自身情况,征求本人意见,确定主攻专业,明确培养方向,缩短培养周期。二是集中锻炼。选择基础管理较好、车间领导重视的生产车间进行集中见习和锻炼,既利于大学生的学习交流和互相帮促,也利于组织开展活动和培养管理。三是加强岗位交流。生产一线有助于大学生熟悉设备、作业方式、作业标准和流程,职能科室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站位思考能力。分批分期组织大学生在职能科室和生产一线进行上下交流和锻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快大学生成长成才。

5.开展课题攻关,培养科技型人才。一是合理配备课题攻关人员。针对科技攻关项目成立课题小组,确保科技攻关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公开选聘、组织协调等手段合理配备科技攻关人员。二是定期督导、检查实施过程。通过签订课题合同、领导参与包保、组织专项培训等方式,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是政策激励。制定配套的激励政策,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攻关,营造科技攻关、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及时发现专业技术人员的问题,探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适应这个铁路高速发展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人力资源管理》主编陆国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篇3: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部队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弱, 事关救死扶伤能力的高低, 事关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快慢, 事关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质量的优劣。

从目前驻疆部队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看, 人才队伍建设的素质不断提高, 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条件艰苦、待遇跟不上留不住人才。驻疆部队医院环境相对较差, 信息相对闭塞, 送出去学习、进修的人才大多不愿回来, 致使人才呈单一的逆向流动。医院内部高学历人才较之普通干部的待遇无明显差别, 现有的人才留不住, 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易于被内地医院以地区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挖走。

二是体制编制结构限制拴不住人才。高级职务符合晋升条件多, 但空额较少, 如某总医院编制中高职、中职、初职比例约为1∶2∶1, 按平均40岁晋升高职和60岁退休计算, 一名高职专业技术干部占有高职编制时间为20年, 致使内部竞争激烈, 发展机会受限, 挫弱了部分同志的积极性, 特别是近两年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期间, 个别很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晋升高职屡晋屡挫, 已流失到地方。

三是不能正确认识战场与市场的关系。个别同志价值取向发生偏移, 姓军为兵意识不强, 奉献精神弱化, 吃苦精神淡化, 论文及科研成果缺乏军味, 甚至用学到的知识从事第二职业, 用一技之长谋一己私利。

四是重使用轻培养。由于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原因, 大多数医院增加床位, 收住病员多而床位编制人员少, 医务人员存在工作量超负荷的现象, 致使许多医生护师经过一次院校培养走上工作岗位后再次学习进修的机会少之又少。

五是缺乏规范化管理。有的单位对专业技术干部尤其是专家、学者, 不敢大胆管理, 平时工作中简单地用服务代替管理, 尤其缺乏一套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使用并充分发挥能力和水平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 加强驻疆部队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要着力抓好的五个方面

2.1 要靠思想教育引领人才。

正确处理好个人进步与部队建设的关系。通过教育使之明白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与部队建设发展相一致的道理, 只有科室及医院的建设全面进步了, 个人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引导其崇尚医德, 钻研医术, 使其结合自身实际脚踏实地, 勤奋工作, 从平凡岗位做起, 实现理想。正确处理好学历与能力的关系。针对医院高学历人才比例逐年加大的趋势, 引导他们认识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 在学历转化为能力上下苦功夫。

2.2 要靠优惠政策盘活人才。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把开发和利用好人才资源作为第一位的责任。按照知识高低、能力大小和贡献多寡来评价和使用人才, 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体化。建立考核、考评、配置人才制度, 对引入的高学历人才从德、识、才、体、绩诸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及时掌握人才队伍建设动态。对有发展前途的, 要优先安排出国留学, 优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优先申报国家、军队重点科研课题, 优先晋级、晋衔、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优先立功受奖等“五优”政策。对贡献大的人才实行特殊的政策, 如设置重要岗位津贴, 允许技术成果提成, 重大成果予以重奖等方法实行物质激励。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 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将表现突出的人才树立为先进典型, 通过广播、板报、电台等多种途径积极进行宣扬, 营造能者上、庸者让、平者下的氛围。

2.3 要靠落实政策人尽其才。

发挥人才酵母效用。紧紧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 结合专业人才特点, 确定合适的专科方向, 搭建人尽其才的舞台。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专长, 组建特色专科, 在医院内部实行相关倾斜, 使其形成拳头优势。对引进的人才, 要树立再学习、再提高、再培养、再使用的意识。 防止和克服任其发展的倾向, 根据其素质状况和发展潜力定向培养, 把其放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淬火锻炼, 不断提高其素质。制定特殊政策进行选拔任用。对素质高、表现突出的, 要“小步快跑、越级提拔”;对有发展潜力的, 要采取创造条件、压担子、交任务的办法, 丰富其经历;对在本职岗位上不能发挥其专长的干部要及时调整, 切实做到人尽其才。

2.4要靠创新机制激励人才。

创新机制, 既要眼睛向外, 搞好人才的引进, 又要目光向内, 搞好内部人才的培养使用。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科学考核评价干部是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领导和群众、历史和现实、素质和实绩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改变现行干部考核中重定性, 轻定量和重经验印象, 轻科学测评等不合理做法, 确保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地、准确地、历史地、 客观地反映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存在能上难下的问题, 不仅与目前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也严重影响着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标准尽职尽责的内在动力, 且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突出障碍。强化职责意识。辨证地看待他们的优缺点, 不求全责备, 应取扬长避短, 取长补短, 充分调动高学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力求在了解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安排一个恰当的岗位, 使其顾大局, 讲奉献。

2.5要靠和谐的环境招留人才。

篇4: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人才

1 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截至2015年12月,公司共有专业技术人才754人,占公司人才总量的41.2%。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实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从学历结构看:公司专业人才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153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0.3%;本科学历人员454人,占60.2%;大专学历人员117人,占15.5%;大专以下学历人员20人,占4%。

从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看:公司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分布较为合理。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6%;副高职务人员162人,占21.5%;中级职务人员258人,占34.2%;初级职务人员322人,占42.7%。

从年龄结构看: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一支老、中、青有机结合,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35岁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406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53.8%;36岁-45岁217人,占28.8%;46岁-55岁123人,占16.3%; 55岁及以上8人,占1.1%。

从专业分布看:矿产资源类专业技术人才比重偏低,其他专业的专业分布较为合理。工程施工类专业技术人员158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1%;矿产资源类248人,占32.9%;财会类121人,占16%;经济管理类118人,占15.6%;政工类61人,占8.1%;其他类48人,占6.4%。

2 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公司从事采矿、选矿、冶金、勘查等矿产资源类专业技术人才共计248人,仅占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2.9%,占公司人才总量的13.4%,总量偏低。

2.2 矿业类人才引进困难且流失率偏高

据统计,公司成立至今,专业技术人员流失高达397人。流失趋向:一是向待遇较高的民营矿山流动;二是向待遇较高、福利较好的其他国有矿业企业流动;三是考取公务员。流失特点:一是高学历、高职称、可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流失多,约占75%;二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多。三是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多。

2.3 高层次专家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现公司拥有股份公司级专家2人,公司双高(高职称、高学历)专家32人,严重缺乏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聚集和培养人才。

3 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紧密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情况,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政治理论学习。要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党的基本政治理論、职业操守的学习。引导公司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创新务实、奉献拼搏、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

3.2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

①加大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金等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的人才要大胆使用,形成积极吸纳、合理重用人才的引进机制。

②充分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在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过程的良好形象,在重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同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③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梯队培养,有计划地接收、培养部分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

3.3 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着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公司要制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规划,以公司重点项目为载体,重点培养一批站在行业前沿,勇于创新的技术领军人才。

②继续组织实施公司“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加强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充分发挥老、中、青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的作用,积极提供发展平台让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③充分依托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构建继续教育网络体系。

4 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资水平

建立员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物价水平相联系的动态增长机制,专业技术岗位、行政管理岗位和高级技能岗位工资水平逐步与市场工资水平接轨,为吸引、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利益驱动。建立与完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薪酬制度,重业绩、重贡献,使分配向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倾斜。试行协议薪酬制,对从社会聘用的特殊人才,在管理模式、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方面采取高职责、高薪酬、低福利的模式。建立企业必要的福利制度,保证专业技术人才福利待遇水平随着企业发展不断提高。

5 在公司范围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发展平台

要完善公司相关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人岗匹配原则,对有真才实干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应有的物质待遇;要把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工作同岗位技术创新、研究应用成果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劳动价值,要盘活企业现有的人才资源,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无尽潜能;要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人才档案和技术创新成果档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晋升、奖励和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坚持以素质论人才,看业绩提干部,给所有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公平竞争的机会,有力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成长,保证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不断更新与壮大。

篇5: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林少丽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通过发放调查表及实地调研对平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实证研究,从第一手资料中总结归纳出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人才总量不足,学历、职称结构的失调,地域分布结构的失调,人才引进困难,流失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并且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从加大党管人才工作力度,加快紧缺人才引进工作,完善人才管理、服务和培养措施等方面入手,确实加强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平和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现状 问题 原因 对策思考平和县

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一个重要“方阵” [1]。近年来,平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努力探索吸引、使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新举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但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平和县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调、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

一、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1.总量状况

截止2010年底,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5836人。其中,教学专业技术人才为4886人,占83.7%;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545人,占9.3%;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为168人,占

2.9%;其他类专业技术人才为237人,占4.1%。

2.学历状况

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397人,占总数的23.9%;大专学历2628人,占45%;中专及以下学历1811人,占31.1%。

3.年龄状况

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中,35岁以下1911人,占总数的32.7%;35至49岁2693人,占46.1%,50岁以上1232人,占21.2%。

4.性别状况

从性别构成看,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中男性3692人,女性2144人,分别占63.2%和36.8%。

5.专业技术职称状况

平和县拥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316人,占总数的5.4%;中级1685人,占28.9%;初级3835人,占65.7%。

二、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近几年来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县委、县政府重视、关心和培育下,已成为各个行业领域、各项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对推动平和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还难以适应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缺编现象严重

目前,平和县平均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仅为102人,这一比例不仅远远低于省、市的平均水平,与龙海、漳浦、南靖等周边兄弟县(市)相比,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单从平和县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编制情况看,核定总编制数947人,现有649人,缺编298人,缺编率高达31.5%。

2.人才分布不均,结构矛盾突出

2.1是年龄结构的失调

平和县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35岁以下占32.7%,中、老年占67.3%,随着一大批老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退休,新鲜血液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必然导致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断层危机,制约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2学历、职称结构的失调

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科以下学历占76.1%,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3.9%;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级别比为高5.4%、中28.9%、初65.7%,其中在职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3人,仅占总数的0.05%。

2.3分布结构的失调

从调查结果看,目前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分布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传统产业专业人才多,高新技术产业专业人才少;单功能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技术推广型人才多,创新型、研发型人才少。就平和县现有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比对看,以普外医生、护士等传统专业人员居多,妇产科、儿科、检验、影像、药学、财务、卫生事业管理等紧缺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人才断档凸显。

3.人才引进困难,流失现象严重

人才引进总量小于流出总量,进出反差较大,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2003年以来,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共减少1380人,扣掉正常退休1124人,共流失256人,其中调出县外177人、辞职79人;而增加专业技术人才仅679人,其中考录677人、从县外调入2人。从进出情况看,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共减少了701人,呈负增长态势。

三、原因分析

1.区位劣势比较明显

平和县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山区县,经济总量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利、区位劣势明显,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导致相关奖励专业技术人才的政策无法真正落实,未能给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条件较差,科研经费相对较少,缺乏施展自己才华的基本平台,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业发展空间不大,难以安心工作。另外,由于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平和县无法就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出比较全面可行的优惠政策,无法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

2.工资待遇差距悬殊

平和县绝大部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资、福利等相关待遇均由县级财政负担,如2009年县级财政收入仅22440万元,却需要担负平和县12852名公职人员(含退休人员)的工资,无法与其它县市一样同步调资,造成平和县工资标准处于全省最低的状况。工资福利差,引发了人心思走、队伍不稳现象越来越严重。

3.人才培训工作落后

由于平和县财政较为困难,专业技术人才的进修、培训没有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主要依靠个人和单位负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成长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财政难于拿出资金配套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造成专业人才培训没有场地、缺乏师资等。因此,专业人才的培训,很大程度上只能靠人才本身的努力。如一些单位在人员进修、继续教育方面往往因财力紧张,对年轻后备人才的继续教育支持力度不够,使相当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得到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的机会,造成自身素质提高不快,知识老化现象相当严重。

4.人才引进优势减弱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不少发达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对引进人才制定了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相比之下,平和县引进人才的政策、待遇的优势逐渐减弱,在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造成高层次人才难于引进来,或引进来的人才出现再流失的现象。同时由于招考政策的变革,现有的部分招考政策脱离基层需要和实际情况,一些紧缺专业由于招考条件只能按类而不能按专业来设置,导致出现“招进的不是急需的专业”、“想来来不了”的窘境。

四、主要对策

解决平和县专业技术人才存在问题,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民生第一”的必然要求。应采取更加灵活而有力的措施,努力破解人才“引进难、留不住”难题,为平和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

1.加大党管人才工作力度,创造和优化人才环境

1.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建立由县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制度,把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纳入平和县经济工作大局之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协调,同时加大优秀人才的培养、考评、选拔和引进的力度,努力开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

1.2优化人才环境

密切结合平和实际,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待遇为切入点,按照原中央苏区县可对接西部地区的倾斜政策,努力争取中央、省和市对平和县的财政转移支付,补足工资缺口,确保平和县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达到或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3创建人才激励机制

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定期开展慰问、帮扶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研究制定并实施《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办法》,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突出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提拔重用和较高的物质奖励,让他们在政治上有盼头、经济上有甜头、事业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激发各类人才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推动平和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全面发展。

2.加快紧缺人才引进工作,解决人才资源贫乏问题

研究制定平和县《加快人才引进工作意见》,增强人才引进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切实加快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重点、保民生”关键急需的人才引进上,重

点引进卫生、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在此基础上,分期分批加快平和县缺口较大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招聘工作。此外,依托大中城市高校、科研机构、人才中介机构的强大人才、信息资源优势,以“假日专家”、“顾问”的形式,建立“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方式。由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联系并建立 “人才库”,破解个别急需紧缺岗位人才不足的问题。

3.完善人才管理、服务和培养措施,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做好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努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专业化素质高的县域人才资源队伍。

3.1要加强管理

用人单位既要研究解决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等人才浪费问题,也要切实解决岗位职责不清、绩效不明、“劳逸不均”、“人浮于事”的问题,努力创造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

3.2要搞好服务

从政治、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真正关心和体贴专业技术人员,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好在工作、学习、生活,包括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从未来事业发展预期,适当放宽高配专业技术人员定岗定编和职务聘任的职数;研究实施边远乡镇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绩效与津补贴的措施办法,切实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

3.3要注重培养

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县人才培训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全员培训、骨干培训、学历提高培训、脱产进修、委托进修、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力度,并通过强化考核和落实奖惩等措施,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工程” [3],切实提高平和县专业技术人员的履职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6: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论文关键词:基层站段 网络信息安全 防火墙 预警机制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是铁路“十一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化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就是一个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和积极研究应对措施的课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铁路层站段的运输十产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及络技术的运用了,尤其是近几年,TMIS系统、货运计量监控系统、列车追踪系统等已经深人到我们层站段的各个业务作业领域,信息系统的安伞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生产的安伞。

铁路要开拓市场、提高服务质量、提高集约化管的水平,信息化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路企联叫,开动了铁路企、了地方业信息交流的直通车;互联网技术的也用,不仅能够宣传企业提升企业的形象,同时也开肩企业与市场的一扇窗口;无纸化办公的实现,更使我们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因此,铁路荩层站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是我们自身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铁路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信息源点,是中用铁路“十一五”规划,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从而保障吲民经济高速有序发展的保障,因此,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基层站段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信息安伞是指为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上的安全保护,以实现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换工。

然而,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瓦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再加上本身存在的技术弱点和人为的疏忽,致使网络易受计算机病毒、黑客或恶意软件的侵害: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网络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服务安全,即保征服务的连续性、高效率。信息发全则主要是指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程序等。具体对铁路基层站段而言,大致存存以下几方面问题:

1.1计算机使用环境相对较差

基层站段很多都是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比较复杂,供电配套不完善,防雷、防尘、防害等不到位,这些势必影响到一算机设备的使用和络的稳定。

1.2维护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

基层站段虽然设有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维护部门,但人员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现场的非专业技术人员:此,管理维护奉身的技术能力不足;近年来,陆续补充了一些大中专生,但其中有相当部分也计算仉专业,加之基层对专业技术的培训没有形成常态有效的机制,人员的业

务技能提高基本处于自学成才的状况。一线现场的操作人员更是缺乏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教育培圳不够系统,基础的知识都跳过了,很多都是针对某个岗位的某个具体业务的操作培圳,缺乏层次和循序渐进,一旦遇到问题应变能力较差,易于疏忽。

1.3信息安全意识较差

计算饥及网络应用不仅在企业,还深入了家庭和百姓的生活:但是,信息安全的意识却并木真正深入人心,甚至于很多人走人误区:在层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中病毒很正常”,认为移动介质可随便带,配备的笔记本电脑是信息交换的便利工具,互联上获取的资料堂而皇之的可以立刻传到内网;一些机关科搴的人员,系统出故障了,自己安装系统、软件共至一些来路不明的游戏软件等;更有一些人员,擅自对联网环境进行更改,随意设置联网参数种种现象都反映,不少人对网络病毒黑客知识的认不足,根子还在于,对于络信息安伞的意识严重缺失,对于业信息管理和规范管理的认识严重缺失。

1.4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

基层站段一般都设有计算机室,负责本单位的信息系统管理,但目前普遍处于一种昕谓救火队员式的管理模式,即“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在以前,基层计算机运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还能适用,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络运用,系统趋于开放性、互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致使网络易受计算机病毒、黑客或恶意软件侵害的饥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被动应急的管理手段越来越不适应高速发糕的需要。技术管理势必要被我们计算机专业管理人员提到桌面。如阿利用好现有的技术条件以及如何创造和改进现有的条件,提升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

1.5结合部管理存在漏洞

中国铁路目前由原来的铁道部一铁路局一铁路分局一站段四级管理体制,改为铁道部一铁路局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这是纵向管理的模式,这其中还存在横向的一层,就是主业与辅业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基层站段的附近,还有很多相关铁路单如多经公司、合资公司、公安、军代处等,这单位与铁路的经营和生产密不可分,很多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都是共享的,但是,在管理机制上,他们又是自成一体的,设备、管理都有独立的体系。这就存在一个结合部,这些单位的信息安全该怎么管,在使用上,他们是依托站段的资源,在管理上却又不属于站段的信息管理部fJ管理。开放的网络与分立的管理势必产生信息安全的漏洞。

2加强基层站段信息系统安全的对策

上述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设备环境、知识技能、思想意识、技术管理、机制管理等五个方面,那么我们的对策也就应从解决上述五大问题着手。

2.1强化基础建设

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地更新改善基层站段的计算机运行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必不可少。计算机设备也是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更新机制是必要的,基层站段要利用好现有的设备大修更新改造机制,利用好现有的零小项同计划机制,将信息装备也纳入其中,有的放矢、有步骤、有计划的提出必要的建议和措施,同时,还要注重环境建设,对于保障设备运行的措施比如配电、防雷、防尘也要作为一项基础程来抓:要深刻认识到,环境建设不仅能够延长设备使用的寿命,更主要的是保障设备、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常态的检查监测制度,做好系统的巡查保养,做到早发现、早计划、早解决。

2.2加强教育培训

教育始终是发展的前提,教育要从基础人手,教育要注重层次,教育要常态化。信息技

术的教育要纳入基层站段的业务培训体系,基层教育培训部¨有责任有义务与信息管理部门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2.3牢固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意识同样要从教育人手,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要加强教育培训,之所以单独提出,是突显思想意识问题在当前的重要性。在提高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在安全防范意识上深化,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网络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隐患、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企业运输生产安全紧密相关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常常说,在企业里面,“不是说会不会做的问题,而是可不可以做的问题”。我们职工的层次结构在不断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专毕业生不断补充到基层单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也在增强,然而,动手能力与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是成正比的,尤其是新人路的大中专学生,在如何自觉维护企信息安全上还是空白,我们的教育部门对于这部分人的教育,就要从规范、有序、自我约束上着手,同样,对于其他人,也要通过宣传教育,来不断强化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要将信息安全纳入企业运输生产安全的体系里。毫不夸张地讲,铁路基层站段的信息安全和运输生产安全同等重要,企业信息安全的作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夯实基础,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存在好或更好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可靠的信息系统。

2.4技术管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

技术管理从来就是和技术条件和技术能力相对应的,铁路基层站段相对于上级单位和路外单位来说在信息技术装备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设备,提升管理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1硬件防火墙技术

就网络安全防护而言,防火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技术,目前,基层站段的主要网络节点都配有铁道部统一的硬件防火墙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以实时观察所辖网络的流量与访问连接,建立起监控机制,定期观察防火墙的日志,做到预先知晓,防患于未然;建立H志服务器,记录防火墙的历史日志,以供事后分析处理;设置防火墙安全策略,做到主动防御。

2.4.2软件病毒防火墙技术

安装统一的病毒防火墙软件,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另一种手段。需要强调的是,病毒库的升级以及预警机制。所谓病毒库的升级很好理解,目前,在铁路企业,这个问题也是得到了解决。然而,病毒防护毕竟也是属于后知后防,对于来源我们往往忽略了,再加上联网的计算机终端位置分散,要一台台去查看历史记录也不现实:因此,建立起病毒防护记录的转发汇总是很必要的。目前,我们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技术改进,充分利用了软件病毒防火墙里的消息通知机制和邮件报警机制,建立内部的邮件系统,将每台受到病毒攻击计算机的病毒日志记录,自动转发记录存档,计算机管理部门可以集中查看,对于网络蠕虫攻击、移动介质病毒的防治效果明显。

2.4.3终端远程监控技术

终端远程监控可分为软、硬件两种方式,软件技术主要是利用统一安装远程监控软件,实现对联网终端的实时监控和维护响应,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方式,其中须把握好关踺涉密岗位的界定;其次就是利用硬件设备,借助电话线路实现远程环境参数的监控和远程复位充启。

2.5突破传统观念,实现信息系统管理的统一

结合部的管理的难点在于开放的网络资源管理如何分立的企业管理机制统一。在这方面,需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约束,树立信息系统管理一盘棋的观念,在这一点上,铁道部明确制定,“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这也为我们在结合部的管理确立了方向,即基层站段的结合部管理须统一管理标准和机制,以基层站段为中心,不仅在技术层突小地区网络汇聚点的中心作用,在管理层面同佯要突显规范统一的制度管卵理念:只要是联设备,不管是哪个单位的,都要由其昕依托的络汇聚点的站段一并负责管理。

3结束语

篇7: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女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当前,女干部队伍建设既有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就湖南省安仁县女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对策性思考。

一、安仁县女干部队伍的基本现状

自2000年安仁县制定妇女儿童十年发展规划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规划要求,狠抓落实,切实加强了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在选拔培养时实行倾斜政策,大胆使用女干部,扩大女干部参政范围,使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1、女干部的任用情况。安仁县共有女干部2436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 26 %,其中副处级女干部3人,正科级女干部15人,副科级女干部90人,女后备干部 216 人,分别占同级干部总数的8%、5%、9%、6%。县直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有女领导干部82人,正职女干部9人;21个乡镇中有19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共配备了女领导干部26名,党政一把手1名,在乡镇一线的女干部数偏低,基本上只有1-2名,最多不超过3人;村支两委共有女性干部219人,女支书和村主任15名。

2、女干部的参政情况。县人大代表中有女代表38名,占代表总数的19% ;女政协委员24名, 占委员总数的15% ;女党员1894人,占党员总人数的 11 %。县直配备副职以上女领导干部的部门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计生、人事、民政、交通、群团等部门。

3、女干部的素质状况。全县副科以上108名女干部中,从文化层次来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97人, 占90%,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达到30%;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22名,占总数的20.4%,其中30岁以下7名,正科仅2名;35—45岁76 名,占70.4%;45岁以上10名,占9.2%;从参政议政能力来看,大多数都经历过一定的阶梯、岗位的锻炼,具有较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和实际工作水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般女干部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组织和社会的肯定。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安仁县女干部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按照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的妇女工作目标要求、中共郴州市委办关于印发《郴州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2006—2010年工作规划的通知》(郴办字[2006]16号文件)文件精神和我县制定的十年妇女发展规划要求,我县在女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上有差距。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认识到女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公心、不放心、不热心现象。认为对女干部培养选拔的适度倾斜、优先选配原则,与干部选任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不符,因而在工作中没有贯彻妇女干部政策;认为女同志仅适合做内务管理、调解等工作,过于求全责备,不愿给女同志压担子;认为女干部队伍建设与主要工作相比是小事,对女干部建设不经常、不自觉、不扎实。

2、与规划要求有差距。一是女干部配备比例偏低。全县副处级女干部3人,县人大、政府没有配备女领导干部;科级女干部只占同级干部数的 9.6%;规划中提出县乡两级后备干部中女干部的比例分别达到20%和25%以上,而实际只达到10%和15%,女干部后备力量储备不够。二是女干部正职偏少。县直党政工作部门正职女干部9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女一把手仅1人,与规划中提出的县直党政工作部门正职分别要达到10名以上、女乡(镇)党

委书记或女乡(镇)长3-5名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年轻女干部偏少。40岁以下的副科级以上女干部60人;35岁以下的副科以上女干部22名,其中正科2名;尚没有33岁以下的正科级女干部,在郴州市公开招考中,全县无一人符合报考市妇联副主席职位条件。四是女干部岗位单一。女性党政班子成员,供职岗位单一,从事党群、文、卫工作的多,主管经济的少,严重存在重配备而轻使用现象,对女干部换岗交流更少,卫生、教育等女性人才相对集中的单位女干部出不去,乡镇女干部多是安置性地交流进机关,女性干部就地提拔,轮岗使用的数量、速度远远低于男性干部,使部分优秀女性人才有平台却无舞台,使得女性人才资源匮乏。

调查发现,造成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女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弱。女干部因社会、家庭条件的局限,实践经验欠缺,创造力不够强,心理素质较弱,社交意识淡薄,从政热情不高,与男性相比,存在一定劣势,限制了女干部的发展。二是受传统观念制约。现实生活中“男人治社会,女人理家庭”的观念,往往强化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弱化她们的社会功用,增大了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活动领域的难度,从而限制了女干部数量。三是男女平等氛围不够。还是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女干部工作认识尚未到位,有的同志对选拔女干部存在凑数点缀、应付了事的观点;还有的同志在对女干部的使用上小心谨慎,求全责备,总认为女干部比不上男干部,怕女干部用多了会影响工作。这些模糊认识和观点,导致了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女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此外,对女优秀领导干部的宣传力度也还不够,没有彻底消除人们对女性从政的偏见和阻力。四是女干部能力缺乏全面锻炼。在女干部的教育培训方面,工作的针对性还不是很强,专门针对女干部的培训少,特别是由于培训基地、师资和培训手段、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女干部参加高层次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够多;在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培养方面,不少单位为女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也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干部政治素质、领导能力的提高,使女干部出现提拔难,学习提高也难的情况。

三、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建设好女干部队伍,应进一步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为女干部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营造好三个环境。一是舆论环境。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更新观念,破除“男尊女卑”,“占比例,配盘子”的陈腐观念,形成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二是营造政策环境。县委、县政府对女干部培养选拔的要求和目标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与落实。三是营造良性成长环境。各级党组织要对女干部政策上爱护、工作中放手、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实事求是地看待女性存在的缺点,及时帮助,促进女干部成熟、健康成长。要树立四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要把提高女干部参政能力,加快女干部的培养作为自己的责任,重视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同等条件下优先培养女干部,定期检查培养选拔情况。二是时代意识。在女干部选拔上既坚持德才兼备,又要与时俱进,把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女干部选拔上来,大胆使用。三是扬长避短意识。很多年轻女干部学历层次高,接受新生事物快,这是优点,但工作经验不足,处事方法不多,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女干部要看主流,看本质,充分发挥其特长,提供舞台,逐步提高其参政能力。四是强化激励意识。要把大胆使用作为培养女干部的良好导向,对素质好、能力强、政绩明显的女干部要定期考核、大胆提拔,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的机制,加快女性干部成长步伐。

2、拓宽视野,锻炼培养,健全选拔培养女干部工作机制。一是广开门路,多渠道物色“苗子”。要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女性人才梯队”为目标,多种途径广泛物色人才。要把定期推荐女性人才作为一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扩大妇女干部的选拔范围。要在公务员招考、公推公选和竞争上岗中,确定出一些职位用于定向选拔女干部。二是传帮带,多形式多条路子培养。要制定一些积极的措施提高妇女的素质,有计划的推荐优

秀女干部外出学习培训,并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根据女干部的知识结构、能力特长、发展方向制定培养规划,指定政治素质好、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同志作为她们的导师,进行传、帮、带,言传身教,传授经验,促进女干部尽快成长。三是强化锻炼,多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女干部参加乡镇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以及机关与乡镇之间的轮岗交流、挂职锻炼,为女干部积累多岗位多工种的工作经验创造条件,提高她们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四是大胆选用,适当倾斜政策“搭梯子”。克服认识误区,树立不看性别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背景看业绩的观念,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培养潜力的女干部大胆放手使用,让她在关键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篇8:关于铁路供电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1 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 我院实有人员330人, 其中在编245人, 占74.2%;非在编85人, 占25.8%。从岗位性质来看,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2人, 占58.2%;行政管理及工勤人员80人 (不含在行政管理岗位上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占24.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与行政管理工勤人员的比例为2.4∶1, 岗位分布结构不合理, 行政管理及工勤人员偏多。

1.1 年龄结构

我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 35岁及以下71人, 占37.0%;36~40岁38人, 19.8%;41~50岁72人, 占37.5%;51~60岁11人, 占5.7%, 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 有效实现了医务人员的合作与交替, 有利于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1.2 学历结构

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78人, 占40.6%。其中硕士学历2人, 占1.0%;本科学历76人, 占39.6%;大专学历65人, 占33.9%;中专学历16人, 占8.3%;无学历33人, 占17.2%。高学历人员极度匮乏,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1.3 职称结构

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 高级职称16人, 占8.3%;中级职称68人, 占35.4%;初级职称108人, 占56.3%。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为1∶4.3∶6.8, 高级职称人员偏少, 人才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1.4 专业结构

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 临床医师60人, 占31.3%, 护理人员80人, 占41.7%, 护理人员配置相对少;医技人员52人, 占27.1%, 其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占16.0%。医技科室人员专业技术素质偏低, 影响可持续发展。

2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主要问题

2.1.1 卫生人力资源的增多与患者需求的增大不相适应

作为一家集精神病治疗、预防、康复、司法鉴定、科研教学和心理疾病咨询、检测及医学戒毒于一身的专科医院, 我院承担了甘肃陇东南地区及毗邻省份居民的疾病诊治工作, 而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与医疗水平远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与开放床位数和门诊量增速也不相适应。每天一名门诊医师接诊10名以上患者, 了解病史粗略, 治疗缺乏系统性。

2.1.2 人才培养存在短期效益观念与行为

由于人才效益的间接性与长期性, 医院习惯采取人才的“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人才培养缺乏长期规划、前瞻性、目标性、统筹性与延续性, 影响医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医院远期目标的实现。

2.1.3 高学历人才相对缺乏

目前, 我院卫生专业技术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 影响精神医学专科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 尤其表现在临床医学研究、医学创新能力等方面不足。

2.1.4 临床医技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先进医疗设备的推广应用给医师诊疗提供了便利, 但也出现了一些重设备、轻临床, 只看报告而不加分析的现象。现行人事与职称评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文凭、轻实践, 重外语与论文、轻临床技术倾向, 影响了临床医疗梯队建设。此外, 医学人才基础学历较低, 多为通过成人教育取得本科学历, 基础医学知识较薄弱, 严重制约其可持续发展。

2.1.5 忽视医院管理人才培养

医院缺乏管理人才, 把管理人才视为“不产生效益的行政干部”;培养上缺乏计划性、目标性, 常“以工代干”, 影响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医院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不仅取决于医疗设备的优劣、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还取决于医院管理人才水平和医院综合竞争力, 如果医院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那么就有了竞争之本, 也就有了质量效益和创造财富的保障。

2.2 原因分析

2.2.1 人才引进方面 (1) 人事编制政策的限制。地方编制政策

有本地区人才优先就业的限制, 若本地区人才不想到精神卫生中心就业, 而一些户籍在外的高学历人才难以引进, 就会导致医院人才引进出现空缺现象;人事部门过高、过全的进编要求将一些对医院非常有用但某项条件不足的人才挡在了“院外”, 给引进优秀人才带来了难度。 (2) 发展环境的限制。专科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知名度不够高, 对优秀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和三级医院的优秀医疗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 后续跟踪的缺位。人才引进时求贤若渴, 人才引进后后续跟踪管理不到位, 没有很好地使用部分共享型人才;对引进的人才缺乏科学评价和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忽视了引进后效益与产出的评价。

2.2.2 人才培养方面 (1) 医院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医院缺

乏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考, 习惯于缺什么培养什么、什么时候缺什么时候培养的思维方式, 缺乏人才储备意识, 对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的培养更是缺少有效的途径和办法。 (2) 医务人员缺乏正确的学习观。人才对医院、组织的依赖性较高, 自我学习、自我培训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习氛围不浓, 学习主动性差;带有为评职称、晋升职务而学习的功利主义思想;受高级职称比例限制, 学习动力和后劲不足。

2.2.3 人才使用方面 (1) 人才专业发展平台缺乏针对性。医院

提供给各类人才专业发展的舞台不够广, 路径不够多, 使得专业人才拘泥于本学科、本区域, 导致视野不够宽阔, 知识面不够宽广, 难以适应学科发展形势。 (2) 人才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现有人才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内容较为笼统, 缺乏针对性, 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业绩, 不能为人才的合理使用提供较为科学的指导性意见, 不利于调动人员积极性。

3 意见和建议

3.1 创新有利于人才流入的引进机制

(1) 加强与国内知名精神卫生中心的合作与联系, 采取引进方式对医院重点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如针对性地引进国内知名专科医院的先进技术, 聘请客座专家为重点学科兼职教授, 定期到医院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 通过对重点学科的扶持带动相关专业学科的发展。 (2) 采用外引内培方式储备人才, 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医院要以人才效益为目标原则, 全力引进特色专科 (癫痫治疗中心、睡眠障碍治疗中心等) 、科研项目、技术创新等领域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相结合、计划引进与随时引进相结合、长期引进与短期引进相结合、国家政策引进与医院实际引进相结合, 以课题协作、项目合作、技术攻关、借用工作、讲学指导、访问交流、人才租赁等方式, 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增强人才及智力引进功效。 (3) 统筹规划, 引进高学历人才,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医院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结构, 学科梯队建设、医院专业发展需要, 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高学历人才战略。医院要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改善医院硬件设施和外部环境, 为他们营造良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 通过有重点、有选择地到医学院校直接招聘、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 引进西北著名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4) 设立人才引进基金和学科带头人启动基金, 优先保证特色专科优秀短缺人才的引进, 资助善于钻研业务的学科带头人。

3.2 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1]

(1) 注重学科带头人和重点人才培养, 突出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作用。以临床、患者需求为导向, 特色专科建设为依托, 业务拔尖人才为核心, 建立人才专项培养基金, 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针对每个学科带头人的具体情况, 制订定向培养方案。积极创造条件, 让每个学科带头人在任期内承担1~2项科研课题或开展1~2项新业务、新技术。在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中青年人员中选择重点培养对象, 定目标、给任务、加压力、强化品德与学术造就, 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培养3~5位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2) 重视人才梯队的合理构建。加强学历教育培训, 鼓励中青年专业人才到国内著名医学院校、科研院脱岗深造和参与国内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在方法上采取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 通过多层次、多阶段的专业理论学习、临床综合技能培养、参与区域精神医学领域重大课题研究等方式的培训, 优化知识结构, 促进其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注重人才梯次构建, 有效改善人才梯队结构, 防止人才断层。 (3) 关注管理人才培养, 改进医院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把管理人才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规划, 重点组织有医学专业基础和管理素质的人员系统学习, 以改进和完善医院管理体系。

3.3 创新有利于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1) 医院人员过于稳定, 缺乏技术开拓和创新, 而流动频繁又易造成人才流失。为此, 医院要以人才资源整合为切入点, 把调入与聘用、借用、兼职相结合, 使有限的人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2) 完善全员竞争上岗制度, 制定科学、规范的各类人员竞聘办法, 双向选择、择优聘用, 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医院中层管理人员严格实行竞聘上岗。 (3) 建立和完善医院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 可聘任优秀专家担任顾问, 对事关医院的重大决策, 要充分听取专家意见, 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避免高级管理层决策失误。

3.4 创新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

(1) 创新绩效管理, 要逐步从关注过去的绩效考核转向关注发展的绩效管理, 在绩效评估过程中, 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素质能力和政绩考核标准, 制定具体、量化、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通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评价与医疗人文服务水平评价相结合, 医院评价、同行评价与患者评价相结合, 社会效益评价与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把员工个人奋斗目标与医院整体战略相结合。加强岗位、专业分类考核、评价, 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各类人员的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 考核结果与人才选拔使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聘任挂钩。通过绩效管理建立人才信息储备, 为选拔与使用人才提供重要依据。 (2) 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社会化卫生人才评价体系, 完善评审标准, 改进评审办法, 规范评审行为, 改变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落实医院自主聘任权, 克服以往职称评审工作“重科研、轻临床”和“重答辩、轻技能”的不足, 将基础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列为晋升的必要条件, 从而改变科研和临床对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对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学历或资历限制破格申报职称;对作出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 报政府人事部门直接审定职称。

3.5 创新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1) 建立高层次人才分配特别机制。对特殊人才、特殊科室采取特殊的分配方法, 对医院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技术业务骨干实行协议工资等制度, 逐步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岗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体系, 最大限度地体现技术和知识的价值含量。 (2) 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对医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特别是将新技术、新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的医技人才给予重奖, 对急需的、缺乏的、贡献大的专业人才, 在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或推荐市级、区级专家时给予倾斜和优先推荐;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不张扬的中青年优秀技术骨干要加强培养。

3.6 创新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保障机制

(1) 在特色专科建设,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等方面优先给予经济及设备支持。设立专项经费, 资助中青年临床和医技人才从事临床医学研究。医技科室及时增添设备和人才, 重点支持特色专科优秀人才从事科研活动。 (2) 医院要切实关心专业人才的思想动态, 完善沟通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文化建设、深化凝聚力工程, 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组织环境, 实现医院发展和个人发展有机统一。 (3) 把改善生活条件及办公环境作为加强高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逐步提高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福利待遇;加强对医院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改造, 进一步改善办公环境。

摘要:结合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实际, 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3方面入手, 剖析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为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诚信主题教育宣传评价下一篇:创新基金的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