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4-04-30

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精选8篇)

篇1: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推进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财政部自5月开始,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和执行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获得了丰富的调研资料。本文将笔者的调查情况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问卷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对会计规范建设及执行情况的调查。在问卷设计过程中,调查组针对所拟调查问题的具体性质和内容,采取了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询问方式。问卷调查是在~间分批进行的,调查工作截止时间为208月31日。

本次的调查对象主要取自于会计实务界且在区域与行业分布上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人员。总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约为35%。考虑到问卷回收的因素,我们在调查中采取了问卷调查和邮寄调查两种方式。问卷调查主要是在对几个省、市的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时进行的,共发放问卷350份;邮寄调查是在互联网上按行业随机选择对象进行的,共发出问卷250份。本次问卷调查的范围涉及湖北(占32.38%)、湖南(占25.71%)、四川和重庆(占8.1%)等19个省(市);被调查者所在单位性质主要是国有企业(占68.98%),也包括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还有少量的教育科研单位和机关团体;调查的行业主要包括电信业、化工业、水利电力业、冶金业、采掘业及其他制造行业。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分析

(一)对我国现行会计规范总体状况的基本认识

1.对我国会计规范建设与执行情况的总体评价。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行会计制度全面改革以来,会计规范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大。回收的有效答卷中,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被调查者对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和执行情况总体评价(由于篇幅限制,下面将各类表格及具体数据予以省略)。对会计规范建设情况的评价高于“一般”水平的比例达89.7%,对会计规范执行情况的评价高于“一般”水平的比例达86.28%,可见会计规范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在被调查者心目中总体评价比较接近,其中对规范建设情况的评价略好于规范执行情况。被调查者对于会计规范建设情况评价“很好”的比例不到1%,而对于会计规范执行情况评价“很好”的则为0,这说明被调查者对于会计规范建设和执行情况并不满意,同时也指出了会计规范建设和执行要进一步加大持续改革力度,不断发展和完善。认为我国现行会计规范总体合理的比例为77.15%,总体不合理的比例为3.34%;会计规范总体能起作用的比例为86.19%,不起作用的比例为0.9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被调查者对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设计以及可能起到的作用在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2.对会计规范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我国共颁布了16项相关的会计规范,我们对这一内容逐项列示,请调查者做出判断。在收回的196份有效问卷中,对于“您了解或者熟悉的我国现行已经颁发的会计规范”问题,超过50%的被调查者所熟悉的会计规范的顺序分别是《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贰ⅰ镀笠挡莆裢ㄔ颉贰ⅰ赌诓炕峒瓶刂乒娣丁贰ⅰ渡蠹品ā返取j煜と耸挥谐?0%的会计规范的顺序则分别是《总会计师条例》、《注册会计师法》、《行业会计制度》、《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小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上述结果表明:一是被调查者对那些与企业会计实践工作联系比较紧密的会计规范较其他会计规范熟悉;二是被调查者对通用型会计规范较特殊型会计规范如审计类规范、特殊行业规范等熟悉。

3.对具体会计准则的了解程度。会计准则是我国现阶段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您了解我国已经颁发的具体会计准则”这一问题,在收回的175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对具体准则的选择排序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最先颁布的8项准则中有7项排在前7位;~新颁布的准则较均匀地分布于中间位次,依次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收入、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固定资产、借款费用、存货、租赁、中期财务报告、投资、无形资产、建造合同和或有事项;19发布并于20修订的投资准则排在第13位,它可能和投资准则的内容比较复杂以及企业实际投资业务较少有关,会计人员要理解和把握投资准则具有较大的难度;而目前尚未颁布的4项准则(应收账款、分部报告、每股收益、研究与开发费用)则排列于末尾。

(二)对所在单位会计工作状况的基本看法

1.对单位会计组织工作状况的评价。任用合格的会计人员是严格执行会计规范并保证良好会计秩序的基础条件。为此,我们设立专门的问题对被调查者所在单位会计机构和人员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只有83.25%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本单位会计人员全部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显然和《会计法》第38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被调查者所在单位会计人员主要是大专学历,其中约占94.58%的调查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是由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这表明会计人员素质结构有所提高。另外,约占73.81%的调查单位已经有人取得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这说明我国实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后,不仅为会计师事务所培养了大批符合执业要求的人员,也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专业人才。

2.对所在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评价。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调查者对所在单位会计工作状况评价超过“比较满意”水平的占84.47%,明确认为会计信息对单位发展起了作用的占82.3%,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质量程度比较高,对领导日常管理和决策较为有用。这些数据表明,被调查者总体上对会计工作是比较满意的。

篇2: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企业工会财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根据《工会法》、《会计法》、《工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要求,企业工会必须坚持独立管理经费的原则。具体要求是要有健全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账目清楚,实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制,按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收取会员会费账目实行审查,接受会员监督和上级工会有关部门的审计与监督等等。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企业工会财务管理总体是好的,但由于工会财务相对独立,有些问题容易被忽视,企业工会财务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不断改进。

一、企业工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单位内部健全的各种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管理作用的有力保障,企业工会财务会计工作也不例外。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在经费收缴、使用管理、预算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内控制度还不够健全。

(二)会计基础工作还显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会会计人员设臵不尽合理,钱、账、物没有分管。有的单位工会会计、出纳一人担任,有些单位的经费会计又兼任工会会计,这是不符合工会财务会计工作不相容职务应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制度规定的,容易出现贪污、挪用工会经费等违法违纪问题;二是会计账户不能按照规定设臵,工会账簿设臵不齐全,甚至是简单记一个流水账,没有一套完整的账簿。会计人员账务处理随意。如原始凭证要素不全,记账凭证不签章,摘要不填写,账簿结转随意等;三是监督检查机制不够健全。由于稽查制度基本上形同虚设,企业工会经审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工会和上级行工会对企业工会会计业务培训、指导较多,而直接查账实施会计监督相对较少,甚至几年之中没有进行实地检查。

(三)财务管理还不够严格。一是由于企业工会会计财务很难与单位会计彻底分开,容易造成单位财产不入账,而工会又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财产也不入账的问题;二是工会支出有的由工会主席审批,有的是单位负责人审批,责任不是很明确,致使有些用途不明的支出无法归并入账;三是由于把关不严,单位财务和工会财务的列支渠道不够明确。

(四)企业工会会计电算化水平低。企业的会计管理大部分已经实行了电算化,甚至已经实现了网络化管理。但是作为本单位的工会财务工作却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没有使会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

二、加强和改进企业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的建议

做好企业工会的会计财务管理是工会工作的难点,也是必须解决的重点。除坚持现有的《工会财务制度》以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会财务会计工作:

(一)实行经费独立原则,搞好工会经费管理。《工会法》规定,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这一规定确立了工会经费独立的原则。工会经费独立原则是指工会经费完全归工会组织所有,工会有权独立自主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经费并建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会经费独立是由工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需要有工会独立的经费做保证。工会有自己独立的经费做保障,可以更好地代表、表达职工的意愿,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排忧解难,按照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办事。工会经费实行独立原则可以有效地保证工会在组织上的相对独立,经济上的相对自主,有利于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工会的领导要对企业工会会计业务加强培训和检查指导,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加大帮促和整改力度。工会财会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识别抵制违法行为的能力;坚决执行《工会财务制度》,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建立健全会计账簿,不断提高工会会计核算的质量。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经费收缴使用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会计报告等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采取预算控制、制度约束、审批控制、事后监督等办法,切实加大内部会计监督力度,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工作。

(三)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企业工会的经审部门和上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会财务工作进行认真的监督检查;要对工会经费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即对工会经费的计提、拨缴、上解、使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以防微杜渐。工会财务人员应自觉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和遵守财经纪律,使工会会计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要坚持依法理财,树立依法治会的理念,在工作上要坚持《工会法》赋予工会的各项权利,以《会计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 按照有关的财务管理规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四)严格审批制度,确保工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在财务管理上要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既要明确主管领导、财务会计等人员的相应责任权限,又要形成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对报销单据要严格审查,对不合理的支出要坚决堵住,要让工会经费开支得合情、合理、合法,让职工群众满意、领导满意。

扬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佘长征

篇3: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精神关注, 服务内容日趋多样化服务项目划分为两大类:“社会福利性及公益慈善性服务”既是老龄工作体系方面的保留项目, 也是需要在创建中不断创新开拓的新领域新思路, 与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成分相互互助、互相补充。主要的是街道、社区依托国家福利设施组织的便民互助养老服务, 老年协会组织的自助互助, 辖区单位的参与共驻共建的服务等形式。有偿和市场化服务是创建活动重点的方向, 也是传统养的老体系中所没有的领域, 包括日托照料方面、互助托养、护理陪伴方面、入户照料、代购代买方面、卫生清整等劳动有偿的服务方面。这些服务项目可以由家政服务公司有偿提供或由辖区内商业网点提供的有偿服务。所有需求信息请专业的“居家养老管理员”及时反馈分流并联系落实。

二、由服务传统救济对象转变为全体

老年人, 坚持“保重点、广覆盖”的政策原则, 服务对象的日趋公众化, 将服务视野放宽到所有老年人, 将经济困难、年老的体弱的、缺少照料的家庭困难的老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按照困难的程度、一对一建档设卡确定补贴的额度, 以配餐自选的方式, 提供服务多样化项目, 困难不困, 孤独不孤;对于突然发生事故、生活确实有困难的老人实施动态式救助, 使其享受雪中送炭的及时服务, 确保度过难关、欢度晚年;对于其他的老年人, 按照政策方面提供的和正常享有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 在另一方面, 加快培育发展老年消费品市场开发, 建立健全老年服务的信息反馈平台, 依照市场机制因人而异的、因需而定的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由传统家庭养老为主转变为家庭、政府、社会全方位的新型养老方式

服务模式日趋多元化在传统养老服务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创新。一方面, 积极扶持机构养老, 通过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形成了机构养老以外的4种居家养老模式:一是依托社会组织开展政府补贴入户养老服务。把最需要社会扶助的经济困难、重病失能、高龄体弱、空巢独居等困难老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 每月享受补贴服务;二是依托服务设施开展日间照料养老服务。建起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均具备文化教育、娱乐健身、心理疏导、餐饮服务等基本项目和理发、修脚、保健、按摩等特需项目;三是依托呼叫中心开展应急养老服务。为了更好地解除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后顾之忧, 建成养老呼叫服务中心, 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无忧服务。这种模式, 有效发挥了养老机构的专业特长优势, 并能吸纳有爱心的志愿者广泛参与, 共同为周边老人, 特别是失能、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护、医疗保健、配餐就餐、心理慰藉等服务。

四、由政府全程包办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全面联动

促进参与主体化、多样化、养老服务社会化, 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 而且更需要全社会各方利益群体广泛地关注, 必须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基本方针,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 形成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行机制。一是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纳入到地区发展规划中同步实施, 纳入到年度重点政务目标、民心工程中同步督查落实, 纳入到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和创建和谐社区建设总体的规划中。通过政策引导, 逐年增加政府投入, 积极争取不同群体的支持, 同时确保养老专项资金用得准花得值, 保证老人合法的权益, 形成较为规范的、区域性的养老服务格局。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 推进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动和产业化运作, 已嫁接改造之经验, 及时组建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中心, 让政府买单。在原来“委托代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手段;通过衔接下岗职工再就业, 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养老服务优秀的老管理员专职服务队伍, 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与志愿助老服务二者结合在一起;通过项目管理方式协作与商业网点联合开展收费性服务, 创造一条通过社会平台履行政府职能的探索之路。三是发挥社会不同利益的群体参与热情, 彻底改变由原来政府和福利机构包办养老事业的格局, 采取了民办公助的方法, 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 实施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化创造良好的平台, 借助老年人协会的作用, 积极倡导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 互助互帮、相互支持, 不断拓展老年人群体文化生活阵地, 精心培育和开拓老年消费产品市场, 让更多老年人逐渐转变更新旧观念旧理念, 主动走出家门, 融入到群体社区、居委会和社会大家庭中, 让养老服务覆盖全人类。

五、结论

养老设施建设问题关系民计民生, 关系千家万户,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 注重聚集社会力量、吸收引进民间资本兴办养老事业。政府进一步完善兴建养老设施的投资鼓励政策、运营税费的优惠政策、服务队伍的奖励政策, 通过政策支持, 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养老设施建设, 兴办养老服务事业, 完善服务功能, 扩大服务项目, 提高服务水平, 让更多的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享受日间照料养老服务的实惠。

参考文献

[1]王来华, 约瑟夫.施耐德.论老年人家庭照顾的类型和照顾中的家庭关——项对老年人家庭照顾的“实地调查”[J].社会学研究, 2000 (4) :34-36.

篇4: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同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从而宣告了我国历时13年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基本完成,这是我国会计改革(主要指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下同)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也是我国会计标准实现国际趋同的重要跨越。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也鼓励其他企业施行。

一、会计改革与时俱进——简要回顾

我国会计改革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0年。当时我党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分析,英明地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为什么要改革?简单地说,就是原有的上层建筑(含体制、制度、法规)已经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改革体制、修改或制定新的制度和法规。按制度经济学的说法,就是制度变迁。从会计的角度来看,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离不开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则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鉴证。于是,1980年12月财政部发文成立会计顾问处(即后来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说,这个文件的发布吹响了我国会计改革的号角,也是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趋同迈出的第一步。可以把此后27年中我国的会计改革进程划分为两大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80—1992)的会计改革和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7)的会计改革。

(一)计划经济时期(1980—1992)的会计改革与实现国际趋同方面的重大事件大致如下

1.经过努力,在1982年,我国成为联合国成立的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成员国,从而对会计国际协调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2.1985年,我国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会计法》,将会计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结束了会计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同年,财政部发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两项制度。制度中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第一次借鉴了国际惯例,为吸收外资奠定了基础。

3.1988年成立会计准则研究组,它是后来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前身,开始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并考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

4.1992年1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姓“社”姓“资”问题。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个大环境为我国会计改革创造了极好的机遇。1992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其内容比1985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更加向国际惯例靠拢,它为建立我国资本市场做好了准备。同年6月,又修订颁发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扩大了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十四大刚结束的199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了“两则两制”(包括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工业、商业、农业、交通运输等13大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并决定在次年7月1日起施行,结束了我国长期只依赖会计制度而没有会计准则的局面,“为我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核算模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项怀诚,2000),也开始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时期。

(二)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7),我国在会计改革和国际趋同方面大致做了以下工作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1993年开始施行。严格地说,至今为止,我国经济仍然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会计改革也处于转型时期,它与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这里不仅有会计改革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问题,还有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认识、理解和消化、借鉴问题。

1.1993年财政部用招标方式聘请德勤国际会计公司作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咨询顾问,第一期(1993—1996)合作完成了30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2.1997年5月起,发布第一项会计准则至2004年底我国陆续发布了16项具体准则并在上市公司施行。

1997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成为后者的观察员,通过国际交流我国更好地了解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动向和趋向,也为我国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明确了思路和方向。

3.1998年,我国正式成立会计准则委员会,同年修改了1993年发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4.2000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会计改革,打破了此前的按行业按所有制划分的会计制度,制定了“企业会计制度”(实际上是大中型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起在上市公司中施行。

2001年发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2年1月施行,2004年发布“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施行。至此,“企业会计制度”的三个分支制度全部完成。

5.2004年起,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新修改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将我国已发布的16项具体准则与之对比,寻找和分析了差距。这一工作对日后制定的38项准则起了重要作用。

6.2005年修订了会计基本准则,拟订了全部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6年2月发布。至此,历时13年的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基本完成,实现了我国会计标准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会计改革的27年中,1980、1992、2000和2006年这四个年份是重要的转折点。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几点思考

新准则的发布完善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全国广大会计工作者尤其是企业会计人员如何进一步学习、领会和掌握它,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准确地运用它。

(一)新准则的结构

从准则体系上看,新准则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准则应用指南。这三个层次之间是顺次制约的关系,后两个规定都必须服从基本准则的规定,从而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

从38项具体准则的体例来看,每个准则都有总则和披露两章,多数准则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后续计量的章节,涉及资产的准则有的还有“处置“的章节。会计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系统,因此确认和计量(包括后续计量)理应成为会计准则规定的核心内容。从38项准则的排列次序来看,大致是按照资产(1—8号)、利润分配(9—11号)、负债(12—13号)、收入(14—16号)、费用(17—18号)来排列的。其余的20项准则是关于特殊业务和会计报告方面的准则,例如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保险合同、金融工具、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准则属于特殊业务,其他都是会计报告方面的准则。总的来看,这个排列也是比较合理的。

(二)新准则的特点

笔者认为,新准则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全面:38项准则规定了我国企业目前经济活动和会计处理要遇到的经济业务,涵盖了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从会计业务来看,它包括一般业务和特殊业务(如生物资产、外币折算、租赁、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等)的会计处理。有的准则所规定的内容还有一定的超前性,如套期保值准则、衍生金融工具等。

2.尽可能地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例如,在会计目标方面,一直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孰重孰轻的争论,美国强调决策有用观;根据我国国情(国家投资和国家控股的情况较多),基本准则中将会计目标定位在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的结合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旧准则中的12个“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中规定的8个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一致性、重要性、谨慎性、清晰性、及时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与国际会计准则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基本一致(删除了旧准则中已上升为会计假设的权责发生制及其派生的配比原则和区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原则以及包含在一致性原则中的可比性原则);专门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使用,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全面应用;又如投资的分类,在旧准则中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新准则安排为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投资(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等)则包括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中;企业对房地产的投资单独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来规定;对已消耗存货的计量,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等等。这些内容的修改都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3.既坚持了会计的国际趋同,又保留了中国会计特色,顾及了中国国情。我国强调会计的国际趋同,但趋同不等于完全相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与别国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我国是公有制为主的国家,目前还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资本市场也不发达,这些都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制约和影响。因此,会计准则也必须根据这个国情来加以规定。新准则中保留了中国特色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1)我国把会计基本准则仍然叫做基本准则,而不叫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基本内容相当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样处理一是能够与具体准则对称和呼应;二是基本准则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财政部发布,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合乎我国国情。(2)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我国暂时不允许已减值的资产在条件成熟后再转回来,而是采取一次性减值的做法;在对关联方关系的处理上,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所有关联方交易都要进行披露。我国规定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其交易可以不披露;在企业合并方面,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所有企业的合并都要用购买法进行核算。我国规定,两个完全独立的企业合并时才用购买法核算,对同一控制主体之下的两个企业合并不用购买法;在政府补助方面,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全部作为企业的收入,计入当期损益。我国规定,有的作为企业收入,有文件规定的作为资本公积,有条件补助的作为企业的负债处理。

4.体系完整。我国新准则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它相当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说它是我国会计具体准则的准则,内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计量、会计计量属性、会计报告和披露等内容;第二层次为具体准则,其内容包括一般(或通用)业务准则和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准则,可以解决当前我国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问题;第三层次为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了36项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和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两个准则除外)的疑难之处,为会计人员理解和操作准则的精神提供了方便。

(三)应用指南的不足

应用指南顾名思义是要解决应用问题的。新准则由于强调国际趋同,在许多方面参考和借用了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内容。由于我国广大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对具体准则中的许多说法还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应用指南来解决。然而遗憾的是,应用指南没有很好地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很多情况下又把具体准则重抄了一遍,既无具体的举例,又无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那么会计人员究竟该如何操作和“应用”?根据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的要求,“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是,一些会计人员问: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还用不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涉及的会计科目如何设置?有关分录如何做?总之,应用指南的可操作性很差!这样一来是不是还要搞会计准则的第四个层次——会计科目说明和使用?

(四)培训力度不够

由于新准则在2007年1月1日起要在上市公司中施行,因此2006年是新准则的学习年、宣传年,有关人士说这个学习和宣传应当不亚于1993年上半年学习“两则两制”的劲头,显然这个要求是正确的。但是据笔者所了解,2006年的学习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例如,有关部门举办过上市公司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培训班,那么全国1400多家上市公司的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是不是都去学习了?他们回来后是不是都组织了本单位的会计人员集体学习了新准则?掌握得程度如何?因为这关系到2006年年报的编制(按证监会的要求,2006年年报仍然按旧准则和制度编制外,还要按新准则进行调整)。如果会计人员没有很好地掌握新准则,那么调整出来的报表就会达不到新准则的要求。财政部的[2006]3号文件还规定“鼓励其他企业执行”,那么“其他企业”的会计人员又有多少参加过新准则的培训班?还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几万名注册会计师是否都经过了培训?据悉,他们大多数参加了新审计准则的培训(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参加新会计准则的培训恐怕也是不行的,因为新审计准则解决的是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去审计(如何减少审计风险、如何发现重大错报)的问题,而新会计准则解决的是如何把握别人、依据什么去审计的问题。还有广大内部审计人员,他们是不是都学习了新准则?恐怕是少之又少,这也是不行的,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比其会计人员学得更好。可见,2006年对新准则的培训力度是不够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在2007年还应该下大力气抓培训,要掀起一个学习新准则的新高潮。

廖洪教授简介

廖洪,男,1944年10月出生,湖南省永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武汉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2—1966年在湖南财经学院会计系学习;1967—1979年在湖北随洲棉纺织厂财务科工作,曾任会计和财务负责人;1979—1982年在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2—1987年在中南财经大学任教,其中1984—1986年任该校财务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

1987年11月至今在武汉大学会计系任教,历任会计系副主任、主任至1999年。1989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生导师至今。现已出版学术著作5部(独著)、主编著作6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等期刊上发表审计和会计等文章120 余篇。独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会计制度设计》(1986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银行会计与审计》(1991年版中国科技出版社)、《会计学原理》(1996、2001武汉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审计》(1989武汉大学出版社)、《新编会计制度设计》(1996年版中国审计出版社)、《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2001年版中国时代出版社)等。在湖北省和全国有关部委举办的各类财会、审计人员培训班上多次为实际工作者讲授会计、财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深受大家欢迎。曾被载入《中国优秀财务专家会计师名典》、香港版《世界名人录》。

篇5: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年初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已经出台。各地迅速启动了地方版的信用政策规划编制工作,新一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驶上快车道。为落实好中央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信用沈阳”,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我们深入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外地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和借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特别是2009年全面启动“信用沈阳”建设以来,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不断取得突破,已初步搭建起社会信用体系基础框架。

1.组织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09年12月成立了沈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编制了《沈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目标任务,将信用建设纳入市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提高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效率,增强了部门协调推进工作的能力。先后出台了《沈阳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沈阳市诚信示范企业优惠政策》、《沈阳市建设市场主体诚信行为激励和惩戒规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办法》、《沈阳市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部门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信用行为。

2.信息平台建设初见成效。2009年启动了沈阳市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初步完成全市企业征信系统基本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实现省市对接。“沈阳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成功运行,“信用沈阳”门户网站已全面开通运行。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全面开展了信用信息征集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1个部门为信息平台提供数据,累计入库数据总量813万条,共102个指标集,774个指标项,涵盖了60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荣誉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数据,累计向省平台报送数据224.3万条。

3.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全面展开。积极探索政务、商务和社会三大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在政府信用建设方面,开展招商引资承诺失信行为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大了对招商工作中失信行为的查处整治力度,积极清理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提升了政府诚信水平;在企业信用建设方面,制定出台行业信用标准,强化行业企业信用管理,积极开展“万家企业诚信联盟”等一系列诚信创建活动,组织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评选工作,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责任意识和信用水平不断提高;在个人信用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公务员信用评价及失信惩戒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4.信用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信用评估、评级、担保为重点,积极引导信用服务业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备案信用服务中介机构28家,一批国家级信用管理师在我市注册执业。不断扩大信用产品应用领域,市建委、市环保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出台了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的系列规范性文件,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在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全面使用信用报告,此外,对企业环境信用进行了等级评价管理。

二、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与上海、深圳、浙江等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发展中暴露出的市场主体不活跃、创新动力不足、项目引进不多、要素集聚能力不强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

题,也充分表明我市信用体系不完善,社会诚信程度不高,信用建设还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1.数据平台已经落后。我市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时间较短,信息资源不足,且是通过党政内网实现连通,硬件设施水平不高,运行效率较低,仅能满足信用信息归集和报送功能,“信用沈阳”门户网站的信用信息查询、信用公示、信用服务等功能还不完善。而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纷纷启动基于互联网数据交换的新型平台建设,与此同时,上海还与苏浙皖三省签约,共建共享“长三角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下一步还将继续探索与其他区域和国家部委的合作机制,如果我市不尽快升级数据平台,加快数据归集步伐,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2.信息整合难度较大。还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大量信用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公用事业单位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相互封锁,极大降低了信用信息流动、共享及使用效率。信息共享会打破现有利益格局,一些单位对信用信息整合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非金融类信用信息和金融类信息共享阻力较大。比较而言,上海等城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归集和使用范围则更广泛,上海市

信用平台系统目前已覆盖2500多万个自然人和130多万个法人,67家单位确认向该平台提供数据,涉及信息事项1248项,可对外提供查询的数据近3亿条,这是全国覆盖信息主体最多、提供数据单位最多的公共征信系统。

3.信用产品应用范围较窄。浙江省去年就已有33个省级部门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评优评先、资金扶持等管理事项中查询信用记录,信用产品在重点工程招投标、司法、中小企业贷款、电子商务等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2012年上海市信用服务机构已有82家,出具企业信用报告45万份、个人信用报告27万份,防范交易风险3.6万亿元。上海还建立了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个人专属信用账号,水电煤缴纳记录、行车违章记录甚至图书归还记录等都将“储存”其中,促进了个人信用意识和社会诚信程度的大幅提高。我市信用服务业处于明显滞后状态,除了在市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推行信用报告制度外,其他领域还处于探讨阶段,信用产品有待加快开放利用。

4.法律法规亟待完善。我市征信体系建设的法律制度不成体系且层次不高,信用信息征集、评级和披露等一系列法规仍不完善,部门之间信用征集、管理、评价标准不统一,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还没有完

全建立起来,合同违约、偷税漏税、债务拖欠、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另外,由于在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方面缺乏上位法支持,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法律法规迟迟无法出台。

三、加快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当前,我市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经济社会活动效率、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扩大对外开放、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根本性作用。必须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加快把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推向新阶段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放在战略位臵、摆上重要日程,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破解信用体系建设难题,加快打造“信用沈阳”,建设东北地区诚信度最高的城市。

1.抓好顶层设计,强化信用建设的宏观指导。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成是一项系统工程,“致广大而尽精微”,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保质保量的基层托底,在部门和地区先行探索的基础上,要从全市的高度做好示范引领。抓紧与中央对接,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要求,制定实

施沈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把好信用建设的“方向盘”。要强化各项配套制度建设,首要的是以公民身份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为推进政务、商务和社会信用建设奠定基础。加快征信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快征信细则、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披露制度、个人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中介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增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2.完善信息平台,夯实信用体系基础。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切入点。要充分借鉴上海、深圳等城市做法,抓紧启动基于互联网数据交换的新型信用平台建设,在形成市级信用数据交换平台基础上,逐步推进行业以及区县(市)平台建设,加快实现各级平台互联互通。要过好资源“共享关”,建立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大力强化信用信息征集工作,以企业信用信息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到政府和个人信用,做到各地区各部门内外衔接、上下对称,尽快达到“统一调度、实时交换、数据共享、联合监控”,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加强“信用沈阳”门户网站建设,完善信用信息查询、信用

公示、信用服务等功能。积极推进非金融类与金融类信用信息整合,鼓励金融机构使用非金融信用信息,开展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与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企业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与银行信贷征信数据库和其他有关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标准和办法,打破局部利益藩篱,实现共赢发展。

3.应用信用产品,促进信用服务业快速发展。开展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是提高社会诚信程度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探索信用产品应用路径,在政务、商务、社会领域广泛使用信用产品。要以政务诚信建设为突破口,在政府采购、招商引资、重大事项决策、政务公开、行政承诺、政府债务偿还等方面,建立政府诚信水平评价制度及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公务人员诚信档案,将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奖励及公务员招录重要依据,提升政府公信力,形成整个社会诚信的基础和风向标。积极开展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合同履约等“红黑榜”发布制度,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评优评先、资金扶持、重点工程招投标等方面,扩大企业信用报告使用范围。同时,在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以及教师、医护人员、律师、导游等重点职

业领域,加大信用记录查询和使用力度。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企业完善信用管理制度,使用信用产品,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加大信用融资扶持力度。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将信用产品应用作为改善公共服务环境、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积极推动信用市场发展,培育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开发利用信用资源,推广信用产品,实现信用评价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承担,促进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产业发展,打造我市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4.强化宣传教育,涵养优良诚信文化。要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弘扬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诚信成为城市的基本价值取向,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道德保障。开展诚信创建等示范活动,推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用事业单位、企业等树立诚信服务形象,开展诚信承诺,践行诚信公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体系,褒扬诚信典型,鞭挞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努力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社会环境。加强信用教育培训,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等层面,深入开展包括学历教

育、在职教育、职业培训、岗位培训等多层次的社会信用知识培训,提高全社会的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意识。支持在沈院校加强信用学科建设,培养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篇6: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查与思考

“>关于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007-02-02 23:04:08

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岱山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组织以及广大残疾人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残联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海岛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残疾人的基本状况

我县目前共有残疾人1万多名,占全县总人口的5%,涉及

到五分之一的家庭,其中持证残疾人3718人,分类为肢残2156人,听力言语残454人,视力残381人,精神残

389人,智力残338人,其中特困残疾人144人(涉及到78户家庭),低保残疾人540余人,低保边缘50余人,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处于亚贫困状态。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分化过程中,还有新的残疾人贫困群体还在生成,比如抽样调查过程出现的老年残疾人群体。

二、我县开展残疾人社会救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岱山县针对残疾人生活

中存在的不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1、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行“应保尽保”。

为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难的问题,我县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行“应保尽保”,把低保作为残疾人社会救助的一种主要形式,至2006年6月底,全县的低保残疾人家庭,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目前,我县的保障标准为城镇225元/月/人,农村135元/月/人,低保工作在保障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2、残疾人养老、康复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

体系逐步建立,作用日益强化。

1)建立了对残疾人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助的制度

2001年,我县制定出台了《岱山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规定》,该规定第七条:“对城镇(非农户,下同)残疾人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县残联结予适当补助,补助金额一般为社保机构规定的最低年缴费额的三分之一”。至此文件公布之日起,我县就开始了对残疾人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助的政策。2002年5月县人劳局出台的《关于做好社会弱势群体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四类弱势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低于本县正常缴费比例的五个百分点缴纳,使残疾人的社保缴费政策进一步优惠。2004年10月,县政

府《关于印发岱山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出台,残疾人养老保险补助金额调整为15%,但补助扩面到农村残疾人,使所有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种养业户、自由职业均可享受以上补助政策。自以上政策实施以来,累计74人次享受补助,补助金额为万余元;有807人享受了交费率的优惠。

2)实施了残疾人康复补助及医疗救助制度。

“十五”期间,我县开展了以下康复工程:开展白内障复明550例;低视力配用助视器25例;聋儿康复语训17人次;安装普及型假肢42名;安装矫形器26例;系统训练肢残人30名,脑瘫儿童6名;康复治疗精神病20人,并对以上康复对象进行了康复补助,累计补助金额达100余万元。此外,我县在2004年4月,制定出台了《岱山县贫困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对包括低保残疾人在内的几种对象的5类大病予以救助,该制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残疾人家庭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对我县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有效保障了残疾学生及贫、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的入学

“十五”期间,全县通过助学结对共资助86名残疾人及残

疾人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输送了6名残疾人到省残疾人职业学校学习,还对8名获得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残疾学生进行了补助。此外,还积极出台有关政策对残疾人及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结予免费或一定的减免,使我县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4)实施了对残疾人的就业培训援助

“十五”以来,我县采取特别扶持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按比例安置就业75名;集中就业250名,其中异地就业17名;个体就业53名。全县共有有劳动能力残疾人1950名,其

中就业的1790名,就业率达到%。为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共举办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残疾人1000余人,投入培训费15余万元;还重视盲人的按摩培训工作,共向省有关盲人按摩学校输送培训人员5人,全部获得结业证书并进行了异地安置就业。加大了对扶贫基地、种养殖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共投入资金30余万元,对237户种养殖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扶持,对6个扶贫基地进行了新建与扩建。

5)开展了贫困残疾人的“助居工程”

为改善贫困残疾人的住房条件,使他们居有所、住有屋,与

健全人一样创造美好人生,从2003年起,我县开始对全县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至2005年底,累计修建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115户,改造资金达60万元。

6)拓展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

2004年4月,县法律援助中心出

台《岱山县法律援助实施办

法》对残疾人等有关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在残联挂牌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站,形成了律师、法律工作者及社会力量齐办法律援助案件的新格局,以解决残疾人“打官司难”的问题。此外,县残联还聘请了残疾人常年维权法律顾问,无偿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

3、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渠道日益拓宽,作用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县各个层面、各种形式的残疾人社会救助渠道不

断拓宽,救助的力度不断增强,如:扶贫结对、节日慰问救助、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的临时救助、特困残疾人的救助金发放、低保残疾人的水电救助等,成为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中有力的补充。

三、我县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残疾人的社会救助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为残疾人解决了一些生活困难,但据了解,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难、子女上学难、家庭成员就医难几大突出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相对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县人均收入而言,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造成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1、救助范围不够宽。由于受资金条件的限制,前几年我县对残疾人采取的一系列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以低保划线,即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就给予救助。这种以低保划线来确定救助对象的做法,就使得一些家庭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很少获得有效的救助。由于他们很少获得救助,家庭生活比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还要困难得多。据初步调查,全县这类残疾人大约有50多户。

2、救助金额偏低。一是低保标准偏低。现行的城市居民人平每月225元、农村居民人平每月135元的低保标准,是根据居民每月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基本开支而设定的。这一标准,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但对于残疾人来说却入不敷出。残疾人除了日常基本开支以外,与健全人相比,还有一些特殊的开支,如康复需要医疗费。这些开支,仅靠低保是不够的。二是学费补贴标准偏低。近几年来,中专以上各类学校学杂费不断上涨。以大学为例,一类院校每学年收费5000元左右,二类7000元左右,三类12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伙食费,一个学生一年的费用最少也要10000元以上。这笔费用,比一个全额享受低保的三口之家全年的低保还要高出许多,即使不吃不喝,也难负担这笔开支。虽然我县对残疾人家庭子女就读大专以上学校学杂费每生每学年补助2500元,但这一补助标准,对于目前庞大的学费开支而言,实在是偏少的。

3、救助内容不够全面。我县目前采取的救助措施,大多集中在对残疾人的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康复救助、就业救助、教育救助等几个方面,也就是说,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力度要大一些。而残疾人所需要的救助内容远远不只这些,还有权利救助、心理救助等。这些救助内容,我们过去很少涉及。由于救助内容不够全面,使一些需要救助的残疾人不能获得相应的、及时有效的救助,并长期处于贫困状况之中。

4、救助机构不健全。承担贫困残疾人救助工作的主要是残联系统。目前,突出的是乡镇残联机构配置与日益增多的残联工作业务不甚相称。随着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乡镇残联机构将显得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多。但是,现在我县乡镇残联虽已有5个乡镇配备了专职残联理事长或专职干部,但基本上是1个人,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与办公设备,而且有的乡镇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政策业务知识比较缺乏,不太适应残联

工作特别是救助残疾人的需要。

四、加快我县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我县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已初

具雏形,但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在完善过程中,作如下建议:

1、扩大救助范围。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将目前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生活中存在严重困难的残疾人一律纳入低保。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专项救助政策,使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摆脱目前生活困难的局面。

2、建立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做法,采取政府财政补贴一点、市区残联从保障金中资助一点、残疾人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在残疾人中单独建立医疗保险体系,解决残疾人就医难的问题。

3、提高助学补助额度。按照“水涨

船高”的常理,将现行的残疾人家庭子女就读大专以上学校的补助额度分别提高一定比例,以缓解残疾人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4、、完善救助内容。在继续抓好残疾人现金和实物救助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抓好有康复需求残疾人的康复救助,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抓好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就业救助,使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抓好有心理障碍残疾人的心理救助,通过“扶志”,激发他们的潜力,促使他们自助,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就业,参与社会,最终摆脱贫困。总之,残疾人需要什么样的救助,我们就采取什么样的救助措施,让所有需要救助的残疾人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

5、加强队伍建设。要求加快各乡镇的残联机构和残疾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在全县七个乡镇建立专门的残联办公室,配足一定数量的有一定业务知识的残联干部,形成一定的工作制度和工

篇7: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事业单位的会计必须是全面、系统的记录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的。但是在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方面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会计核算制度的不健全、预算制度的不完善,内控监督管理缺乏执行力度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化的诟病。本文从产生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的几点建议。关键字: 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规范 问题 建议

1、现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产生的问题

1.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是国有财政资金的拨款,受到传统制度的管制和约束。事业单位进行的资金的规划完全依赖于财政资金的多少。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薄弱,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没有制定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不科学也不严谨。即便是有,也没有按照规定制度进行操作,执行力度过低。在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上存在着很多的盲点,使得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存在投机取巧的行为,影响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有些事业单位根本没有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往往只体现为形式,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

1.2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却反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相互之间缺乏相互制约和互相检查,导致了会计核算没有按照规则进行,会计信息的质量很难得到提高,甚至会产生违法、舞弊等现象的产生。由于受到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事业单位会计部门之间常常存在着一个人担任多个会计职位,不相容的职位没有相互分开。而事业单位领导有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的经验知识,对于会计工作不能准确无误的进行检查,这样会计的监管就会产生问题,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甚至有些单位不但不认真执行内部监督控制制度,还借工作之便进行专项资金的挪用,公款私用,给事业单位有效的会计核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3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

虽然在我国事业单位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实现了财政资金的集中首付和集中管理,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分散管理的现状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制度仍旧不完善,在预算的编制或者执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事业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使得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使财务预算的执行的难度也越来越困难。有的事业单位在资金的使用中,对于支出控制的力度不严格,超支和浪费的现象普遍的出现。并且在资金的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界定不清,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由于预算监管制度也不完善,使得预算执行力度相当的薄弱。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的几点建议

2.1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设

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只有会计制度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有效性才能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的一项明智的决定。事业单位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于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会计制度,在能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混乱以及不规范的现象,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正常运行。

2.2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要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工作性质等方面出发进行完善。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管理建设必须完善财务会计的运作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科学的进行业务流程的设计,规划监督的各项内容,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根据国家规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财务核算制度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对人员在岗职责的规定、账务处理的程序、内部相应的牵制制度、财务审批的制度等等。对于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分级别进行授权。同时建立内部相应的稽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反应出实施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

2.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机制

要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改革,合理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确其使用规定,实行部门的预算制度,建立国库的单一的账户制度,构架一个完善的政府采购的公共财政框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增加,则意味着财务管理的内容将会更加的丰富,而预算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中心的内容,财务预算将贯穿于真个财务工作之中。加强预算管理,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严格的执行,对于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反馈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解决。部门要根据上级的收支规模的批复进行预算的编制,对于批复的项目支出,要科学的制定项目的进度,保证项目的实施有计划、有预算。办理好日常收支和资金拨付业务,要严格按照预算的进度制定,并且根据执行情况,及时对于支出明细进行及时的调整。

2.4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管理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种的成本核算体制,便于掌握事业单位的实际消耗,并及时进行补给,避免事业单位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只有完善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体制,才能对于事业单位经营水平和收益情况进行有效的考核,在遇见问题的时候能够采取相应的财税政策。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资金效用的良性循环,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121-123

[2]于红,浅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对策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2):165-165

篇8: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国有建设单位,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并轨

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随着财政改革的逐渐深入, 其制度逐渐得到完善, 专家学者们对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并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以二者会计体系为研究对象, 并展开对二者并轨问题的论述, 旨在为社会财务状况等方面的改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并轨的可行性分析

(一) 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深入部门预算改革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对于财政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促使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 真正用在惠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项目上, 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经过多年来的财政改革, 在部门支出预算中加入了基本建设支出, 相关部门重点加强了项目管理, 对落后的资金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 满足了预算编制的需要, 使预算管理大为加强, 更是使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便于各部门之间相互团结合作, 形成统一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基建资金与其他财政资金在拨付资金与预算编制上具有一样的机制, 借助集中的收付制度, 促进单一账号体系的形成, 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和财务状况能够真实全面性地体现出会计预算的特点优势。

( 二) 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以会计主体和持续经营来看,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不能满足于其前提需求, 其在资金控制方面重点是控制工程概算, 这是会计规范存在的弊端。如若在财务管理上建设单位与接收单位不是同一个单位, 建设过程中价值工程理论得不到很好地利用, 按照周期成本衡量的建设项目核算与管理, 不能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 在实行法人责任制, 与实行招标投标制度以来, 大多数核算主体被整合在一起, 实现了持续经营。在财务准则上存在着不一致的要素定义, 在会计核算中一些资产等信息反映有所缺陷, 因此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并轨能够体现出真实完整性的会计信息。

( 三) 从国内国外形势来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国内来看, 从近几年党和国家对于财政制度实行改革的效果来讲, 国家财政部门开展了关于基本建设管理方式的多次调整, 无论是其组织管理, 还是核算体系越加完善, 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可否认的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并没有停滞不前,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改变。随着近些年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其项目管理正在逐渐融入于市场机制当中, 一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使得会计环境得到改善, 国有建设单位也在面临着巨大挑战, 对其会计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些制度的实行, 项目核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概算很难再发挥作用, 检验和考核也很难发挥其作用, 此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确立, 基建的资金被纳入到单一账户体系当中, 这些现状都说明了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具有可行性。

( 四) 有利于防止违规与腐败行为的发生

长期以来对于资金使用情况不是很理想, 缺乏清晰的透明度, 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都分散在各建设单位之中, 与财政监管相脱离, 加之政府对于建设中的会计成本使用情况缺乏监督, 缺乏制约机制, 这就给了腐败分子钻空子的机会, 使其趁虚而入, 为了获取个人利益, 掩人耳目、谋取私利的现象经常发生。在并轨核算实行之后, 对于项目资金使用有了明确的规定加以对其约束, 运作越加透明化, 对于滥用资金等违规腐败现象有很好的监督制约作用, 保障了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双方的根本利益, 保证了项目建设能够正常进行下去。

二、实现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并轨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 从技术方法上分析难点问题

在预算合格决策上由于不一致口径的存在, 为考核预算增加了相当的难度。其编制任务, 一般在九月份事业单位开始进行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 次年在会议上得以通过。 在预算方面实务操作人员对于编制略显粗放一些, 例如其实行“ 合并” 机制, 也就是对能够合并的项目全盘合并, 这不符合精细化与科学化管理的理念要求。 当年的项目没有在年初预算之中, 这是因为部门综合预算没有将基建经费预算包括在其中, 由于时间的限制使得当年已经立项与需要建设的项目没有在年初的预算中体现出来, 这就使得为提供会计信息造成了不良影响, 导致会计信息很难体现出能够被有效利用的完整真实性。

(二) 从实践操作上分析难点问题

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在会计体系并轨中, 针对明细的投资成本, 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成熟完整性的核算体系, 不能真实反映出从筹集到决算、使用过程中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从这个角度来讲, 二者会计体系并轨并不是泛泛而谈, 不是简单的口号, 口头说说而已, 否则只是简单地在基建单位与事业单位各自的会计核算制度下将二者合二为一, 不可能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整体提高。还有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对并帐做了相应的准备, 为核算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性, 在现如今没有并帐的条件下, 财政部门要求在取消原有基建账户之后统一在国库中集中支付, 为了完成对账工作, 在年底时对于决算报表进行编制, 实务操作中会计人员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可能会使用原始凭证与复印件做账, 使得备查账上出现前后口径不匹配的现象, 从会计处理软件方面来说, 现在使用的软件其某些功能无法适应并帐工作的需要, 并帐的对接工作难以实现, 因此从中可以看出, 其软件的功能还有待于提高增强。

(三) 不适应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趋势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 事业单位资本性支出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 因此对于国有建设单位的建设投资不再是事业单位的一种资本性支出。其筹集资金的渠道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 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与财政补助收入在资本性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 因此对于资本性支出来说, 由于不同的资金来源决定了会计核算方式的不同, 事业单位与国有建设单位共同承担责任, 致使对于资产成本费用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确认、报告方式等内容, 导致信息的不清晰和不完整性。

三、关于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并轨的几种措施

( 一) 将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合并

针对于基本建设的收入与支出在现今实行的会计准则中被列举了出来, 所以对于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并轨, 会计体系并入到事业单位当中, 实行一套帐显得非常有可行性。事业单位可以行使建设单位部分会计权利, 能够很好地解决部门之间对于预算与决算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根据资产负债表对于资产类的处理, 添加建设结余项目的相关内容, 为反映出余额情况, 取消 “ 结转自筹”的项目, 在收入类添加基建拨款的项目内容, 对固定资产与还没有开展交付使用的项目进行核算, 为方便开展精细化的核算, 设置增加有关项目, 在工程如期完成之后, 实行将在线工程转变为固定资产, 最终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中将国有建设单位的建设工程囊括于其中。

(二) 两种制度整合并轨思路方案

当前事业单位还没有完全形成完善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 没有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因此还需要事业单位自身单方面提供信息。要以现行的会计制度作为主体, 事业单位与国有建设单位相互借鉴吸收, 制定出具有特色的会计科目, 对科目内容进行修订、调整与补充, 在经费费用上形成统一的核算规范制度, 建立一种全新的会计核算体系。

(三) 会计科目体系的调整设置

不同于以往的行政事业单位, 因基本建设的工期比较长, 其建设支出与行政事业单位有所不同, 因此在科目设置上, 采取有效的设置, 国有建设单位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值得事业单位效仿与充分借鉴。下面简单介绍了几种会计项目的调整设置。

1. 资产类项目的调整设置

对于资产类项目的并轨主要采取分级处理的形式, 即以一级科目为主, 在一级科目基础上再增加二级科目, 其一级科目, 也是最首先需要解决的项目是正在建设中的工程、工程建设所需的物资、待核销基建支出、转出投资、预付工程款五大一级科目。

在建工程科目将其纳入到建设中与未完工的工程投资大范围之中, 保证计价可以被确认的前提下, 并依据借记本科目, 对工程支出进行预算处理, 贷记相应款项科目, 工程结束时对于结算工作在完成审计工作后, 根据审计中核对的金额, 对固定资产科目进行借记处理, 加以对本科目进行贷记处理。

工程建设所需的物质科目会计核算是指工程中所承担需要的材料、设备的实际成本。针对于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不在本科目核算范畴之内, 而是在“在建工程”下设的“设备投资”当中。在物质购买时对本科目实行借记处理, 在领用物资时贷记本项目, 对“在建工程”下设的明细科目实行贷记。 项目结束后进行决算的时候, 通过“在建工程” 中反映出项目中消耗的材料设备成本。

转出投资是指不属于事业单位与国有建设单位的专用设施, 而且建成的配套项目不属于经营性项目, 针对这些专用设施而投入的成本。 针对本科目除了事业单位与建设单位达成一致的基础上, 还需要与拥有相关设施使用权的单位及时沟通, 在得到一致认可同意下, 采取合理的资金投入, 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对设施的保护, 保证不破坏第三方的资源, 保证其利益不受到损害, 确保设施能够正常使用。

2. 负债类科目的调整设置

在负债类科目中应付工程款是其一级科目, 应付工程款是指针对于根据建设合同, 根据工程进度应该支付的成本而实际还没有支付成本的基建款项。对于本科目的调整设置其明细核算根据施工企业名称进行。基本建设借款是负债类科目的二级科目, 在核算中对于特殊情况时的借款, 其明细核算应该按照借款单位名称来进行。

3. 收入类科目的调整设置

收入类科目的调整设置以基本建设拨款为主, 对本年度的基本建设所需的拨款核算。在年末时将“基本建设拨款”的剩下的款项转入到用于余额处理的“基本建设结余”科目之中, 在结转后保证本科目没有余额的存在。注意一点的是对于本项目的明细核算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主, 以支出功能分类作为辅助项目。

四、结语

从本文的论述可知, 第一个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并轨的可行性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第二、三部分分别是对二者并轨存在的问题与实现并轨的几种措施。 从目前现状来看, 国有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并轨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为了推进二者的并轨, 还应把握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 通过科学的决策, 使双方获得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浅谈事业单位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方法[J].中国外资, 2013 (02) .

[2]陈敏, 沈俊玲, 肖海英, 陈菁菁.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解读与思考[J].会计之友, 2013 (05) .

[3]周国光.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政策思考[J].交通财会, 2013 (07) .

上一篇:葛底斯堡演讲下一篇:思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