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2024-05-08

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精选8篇)

篇1: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专业上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近二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招生人数逐年上涨,就业率大幅攀升,但是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还存在一定滞后性。如今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观念中,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地位日趋下降,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获得较大提高,但是人文素质状况令人堪忧。我国高职教育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职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济功能之上,却忽视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指导,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在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必然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实际上,儒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虽然中国民众对儒文化的认知可能并不自觉,但是儒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交流、价值判断和文化学习。其人文思想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珍贵资源,儒家文化将在大学生教育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更多文化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1、相关文献简述。

国内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较多,注重如何同步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在高职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培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内在品质的人,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丰富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因此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便是儒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中,还存在一部分学校往往只重视科技教育的传授,没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技能摆在重要地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视不足。

2、研究过程。

(1)文献资料分析法。

本文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中国知网两种途径,对儒家人文思想进行评析,通过在知网中输入“人文素质教育”、“儒家文化”、“高职学生”等关键词进行搜索。阐述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本研究重在儒家文化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实践研究。科学合理地运用儒家思想来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的不足,进而提出解决路径,是当今学校教学研究中又一重要的课题,但遗憾的是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很少。

(2)专家访谈法。

高等院校在具体实施方面主要是邀请儒家研究学者在校内不定期开设讲座。今后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将重点听取他们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存在问题,深入了解儒家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内实施路径,弥补文献研究不足。

(3)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荣文龙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分析》,选取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1000人,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了解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研究切实可行的人文素质培养对策。通过对高职学生问卷和抽样调查,整理出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知识的现状及需求。结合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制定出既体现出课程改革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又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提高当代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实施路径。

3、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素质课程的理解。

问卷调查了四门与人文素质教育关联密切的课程,了解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看法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高职学生对这种人文素质课程不感兴趣。我校《修身九讲》课程的反馈情况较好,约44%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2)62%的同学并不了解人文素质教育。

和人文知识的差别,人文素质教育相较于专业素质教育而言,39%的高职学生认为专业素质教育比人文素质教育实用性更强。以至于4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应在中小学开展大学阶段学习并不重要,不过仍有53%的高职学生认为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3)高职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

研究表明通过高职学生学习儒家文化之前与之后相对比,可以看出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之前,只有32%的学生对儒家文化感兴趣,而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之后,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知有很大的改善,72%的学生认为对个人价值取向有积极影响,35%的学生通过接受儒家教育之后改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消极看法,81%的学生学习儒家文化后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4、对策与建议。

(1)在校开展《论语》、《中庸》、《四书》、《五经》等选修课,并在校内的课程教育中增加其它一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课并考核合格后获得5学分,以此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在校内开展丰富的儒家文化有关的校园活动,让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认识儒家文化。

可以开展如儒家人文知识竞赛、儒家文化交流会、儒家经典诵读、论语书法展览、儒家文化辩论赛等,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我校开展了《修身九讲》选修课,笔者也选修了这门课程,通过这几次的上课学习,让我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认识了《诗经》、《论语》等儒家文化的经典书籍,体会到了“仁以处人,有序和谐”的吸引力,让我学到了为人处世,让我能够潜心学习,让我对孝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校通过儒家文化等课程的熏陶,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质,能够感悟德行的真谛,教会仁、礼、智的做人之道,提高自身品格。同学们变的更加珍惜自己在校的学习机会。

(3)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儒家文化,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不仅要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来了解儒家文化,而且要将儒家文化精华列入大学必读的经典书目中,交由学生自己主动阅读,这不仅能解决课时安排困难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汲取儒家文化精华,领悟其中道理。

(4)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

儒家文化的弘扬不仅仅只限制在校园里,还应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文化古迹,还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我国各地的文化古迹中和一次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儒家人文精神的存在和价值,还可以多听听儒家大家的讲座,耳濡目染中我们就从中领悟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笔者在假期的时候就和同学一块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参观,在那里感受着儒家文化的气息,让你了解古代文化、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内涵。有些人就在孔子塑像之前叩首拜祭,表达对儒家先圣的崇敬之情。

(5)校园文化建设。

可以利用学校的路牌、标语、宣传栏、主题场馆等宣扬优秀儒家文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中各种可以传播文化的途径如宣传栏、校园网、校园报刊、校院广播等来宣传儒家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氛围。

参考文献:

[1]栾青林。儒家文化如何影响现代中国[J]。社会政策研究,(1)

[2]李伟。儒家文化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13)

篇2: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一 人文素质的概念和内涵

1人文素质的概念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素质,是人们通过学习伦理道德、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有意识地进行内化和积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素养和品质。人文素质是秘书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基础,是专业素质的支撑点之一。

2人文素质的内涵及积极意义

人文素质是高素质秘书重要的基础素质

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好的人文素质对于秘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可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使命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打牢秘书必须具备的政治思想基础。智是进德之基,一个人精神境界、道德情操的高低,往往与其学识深浅联系在一起。提高人文素养,可以充实精神世界,修养道德情操;而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人就很容易被坏的东西侵蚀、支配和利用。加强文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能达到借古鉴今、喻事明理、提高觉悟的目的,能帮助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素质秘书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品格。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他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敢于讲真话、报实情的勇气。如果一个人文化水平很低、知识贫乏,必然思维空间狭窄、目光短浅、发展受限。

人文素质功底不深厚势必制约其他素质的提高,影响文秘专业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继续获取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精髓,从中汲取营养,奠定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功底,具备较高层次的人格文明,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能够和谐统一地发展。高素质的秘书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身心素质,达到知识、品质与意志的有机统一。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能够疏导情绪、开阔胸襟、激励意志、坚定信念,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长期以来对感情的社会性、个性特点认识不足,忽视了自我疏导感情能力的培养,以致有些秘书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感情,在挫折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一遇到困难就惊惶失措、无所适从,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要使他们学会正确宣泄感情和表露感情,培养健康的情感取向,提高感情调节和审美能力。

3培养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思考

3.1课程结构

人文素质教育要建立文秘专业计划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计划课程是指设立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院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使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形成人文教育的专业规模和体系。计划课程主要由校内课堂来完成。活动课程是指不纳入专业教学计划,由院校根据人文

素质教育需要适时开设的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临时性课程。它具有课时短、内容新、视野广、综合性强、方法活等特点,对计划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充作用。如组织游览人文景观、观赏艺术表演、开展文学点评等等。通过社会大课堂的实地参观、现场观摩学习,让学生亲身接触人文资源、增加感性认识,可启迪理性思维、增强人文意识、提高学习人文知识的自觉性。

3.2师资队伍与教材体系的融合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是关键,教材体系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采取外引内荐、招优聘强的方式,培育、壮大人文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掘我国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遗产,在继承前人人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有教材进行丰富和发展,形成极富时代特征的完整系统的人文科学教材体系。

3.3革新人文课程教学方法

要改变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确立秘书专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其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学习人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行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教学方式,以促使学生将学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环境对人的思想具有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塑造具有优良人文修养的人才。营造人文环境要体现秘书工作特点,强调参与意识,倡导高格调,弘扬主旋律。一是要突出隐性课程的设置。所谓隐性课程,是指那些

二、怎样利用传统文化培养文秘专业学生的秘书人文素养

1重视文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教育界普遍认为需要重视文秘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既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成为真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笔者以为,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及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相互促进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对文秘专业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的人文文化因其研究对象为价值世界而具有价值导向性,这对文秘专业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有无法低估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是文秘专业学生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石,和许多操作性较强的工科专业相比,文秘专业的学生受到的人文教育略多一些,现代文秘通常有以下工作内容:撰拟公文、办理公文、办理会务、调查研究、信息工作、督察工作、协调工作、信访工作、公务接洽。此外,组织机要、交通、管理日常事务、领导公务活动安排、领导临时交办事项等,也属于秘书工作范畴。其工作具有枢纽性,所需接触的人员之广可见一斑。因此,文秘专业与工科专业相比,前者的职业服务对象往往是人,后者作为企业高级技工的来源,主要工作对象多为物。如果说工科生在校需着重技能培养,以便工作后能迅速上手,那么文秘专业除了秘书职业技能的训练外,更需要针对该专业的特性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听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常常是学生的弱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但却是优秀秘书必备的基本素质。其次,和工科生明确的就业方向、岗位不同的是,文秘专业学生实际上并无明显的工种区分,所应聘的职业被很多企业以文员一词笼统地指代。这说明一方面文秘学生进入就业市场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难以起到辅佐领导和

成为单位枢纽的作用,更多是办理公文之类的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即所谓的初级文秘;另一方面恰恰反映了由于纯技术层面的门槛较低,许多非文秘专业学生亦能胜任文员一职,并且,与企事业专业对口的非文秘学生在工作中更易辅助领导制定正确决策,实现智能性参谋职能。这类学生亦是高级文秘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挤压了一部分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升职空间。因此,学校授课时必须将学生的职场可持续发展问题纳入培养目标中。由于文秘学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课程设计时应注意意识、精神层面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塑造、调整、提高自我,获得充沛的发展后劲。

2中国传统文化在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高等教育对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新时代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秘书人才,职业定位于现代企事业(主要是企业)行政助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青睐人文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秘书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对文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后者是人文素质的核心要素。人文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有学者认为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珍视人的生命、幸福、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平等的精神 ; 第二,人实现自 身价值的精神,包含人生的含义、追求、信念、理想和责任等;第三,人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的态度

可见人文精神既注重个人的道德品质,更强调关心他人和社会。掌握一定量的人文知识是铸成人文精神的基石。不过有了人文知识未必就具有人文精神,因为后者的培养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因此整个人文素质教育应遵循这样的模式:教师选择部分经典的人文知识讲授,启发学生自悟出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引导他们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找到正确的生活、工作方式。综上所述,知识的传授只是素质教育最初、最基本的环节,将知识中蕴藏的精神价值内化为学生行为处事的准则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正因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与科学知识教育不尽相同的教化形式,而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对人的启悟,因此结合我国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成为最好的途径之一。有学者据人才市场的调查得出结论:真正的职业秘书应该气质优雅、内涵丰富、聪明大度、善解人意。出色的秘书既是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又是老板最得力的助手。秘书待人应该态度和善,善于沟通、协调,做事必须主动细心周到,而且要内敛,不能喧宾夺主诸多秘书学教材亦指出秘书应具备忠诚、机敏、稳重、坚毅、随和等心理品质,并从实事求是、谨慎细致、重诺言、守信用等几个方面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中国文化则崇尚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人文精神,追求道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和以和谐为最高价值原则的价值观。显然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在对人还是对事、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的态度上都契合了现代企业对优秀秘书的素质要求。例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文秘专科生就业压力更甚。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现实的就业困境造成部分学生期待心理严重受挫,甚至产生读书无用 的思想,混沌度日。因此,在学生心中树立自 强不息的信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必须让学生意识到 : 秘

书职业是一个有前景的万金油,称其万金油 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实体,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有人从事文员的工作,因此文秘毕业生是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的,而秘书由于其接近领导、处于单位心脏部位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他的重要性。有些优秀秘书甚至利用这一优势熟悉某个企业的经营领域,开创自己的事业。因此,从初级文秘到高级文秘是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之前文秘专科生往往会有一段普通文员的蛰伏过程。因此必须在课堂教育中让学生对就业前景有一个充分了解和规划,培养他们刚健自强、积极有为的思想,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现代教育观认为,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同,还在于人的基本素质的差别,其中文化素质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文化素质的获得,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熏陶。

三 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所起的积极作用

1、优秀传统文化可使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据一高校在部分大学生(理工科为主)中所做传统文化知识答卷的统计,能答对四书五经书名的人数不到 20%。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国传统的了解程度由 此可见一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许多大学生的头脑中,几乎是一个空白,这就是使得他们在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前,很难保持民族的自信心、自 尊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有 5000 年的悠久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在 3000 年以上。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是唯一的文化从没有间断过的民族,在漫漫历 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对于这一份珍贵的历史 遗产,应该有更多的人去了解,不仅文科的学生应该了解,理工科的学生也应当了解。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位位世界级的文化伟人,到《周易》《论语》《道德经》,一部部凝聚着超凡智慧的文化经典,还有《红楼梦》《水浒转》、《儒林外史》《金瓶梅》《三国演义》等一部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文学名著,这些对大学生无疑会起到独特的震撼作用。而这些内容是无法通过政治理论课德育课来解决的,只有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向大学生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灿烂、博大精深,才能真正逐步使青年人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

2、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不能忽视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同 志的哲学思想与理论阐述,从中国古典哲学中可以找到若干理论的渊源。可以这样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例如,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重人事,轻天道,以及天道自然、天人相分的观点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价值的理论,这是构成古代人文文化的基础变易之学,即 古代辩证思想,是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最有理论思维深度的部分,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观察所得经验的理论概括,由此引发出所谓忧患意识,也是极有价值的部分。像《周易》《论语》《道德经》等书对此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

3、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其注重从多方面锻炼自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特点,就是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从而丰富自

己,发展自 己,它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既能看到其他学派的长处,又能克服自己理论上的缺点;另一个特点是,中国古代思想善于融汇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再一个特点就是中国 文化善于融汇外来文化,使它的精华变成自己的血肉,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精神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思维方式,善于融汇贯通。

4、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励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激励,不仅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它还必将使人觉悟到一种历史责任感。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个历史感最强的民族,汉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不仅表现了对自 然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行探索的精神,同时也 表现出一种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这种历史责任感,被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和继承,成为一种 传统。对于这种优秀的传统,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灌输教育,才能被今天的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使其把这种传统继承和发扬起来。

总之,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提高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它使学生能更充分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更出色的完成工作岗位的使命。

参考文献 :

[1] 张敏.依照需求改革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 [J].镇江高专学报 ,2009,22(1):100-103.[2] 郭建庆.中国文化概述 [M ].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出 版社 ,2005.[3] 徐静.涵养儒雅气质 , 提升文化品位 , 打造高素质特色人才!!吴文化教学 与秘书人才 培养 [J].苏州 教育学 院学报 , 2008

篇3: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一) 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公德。

高职学生目前正应该处在, 不断追求真理和理想的阶段, 学生的性格也应该是充满活力, 激情澎湃。但是当代的高职学生, 普遍都缺乏远大的理想, 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高, 遇到困难时也没有勇于面对和克服的坚持不懈的精神[1]。另外, 在高职校园里, 讲脏话、随地吐痰、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的现象层出不穷。并且在实际生活中, 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唯利是图的状况也屡见不鲜, 不仅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也严重阻碍了当今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 高职毕业生素质明显降低。

部分高职毕业生由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 造成其在步入社会后, 常常出现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场经济道德的现象。很多就业生也由于自身素质较低, 出现诚信缺失。例如:学习化学专业的, 出现制毒、贩毒者。学习计算机专业的, 出现网络黑客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公民政体素质的提高。

二、体育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和体育项目中, 蕴含了大量的人文内涵, 并且其为不同性格、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学生, 提供了互相了解交流的平台。其交流的内容, 也随着体育人文内涵的创新不断丰富。交流平台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体育活动中, 舒缓心情, 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向他人敞开心扉。不仅能够有效的减缓学生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 也减少了部分学生参与活动交流的紧张和孤独感。通过体育活动中学生间的互相合作、配合, 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并且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使学生能够形成诚实、公正的优良品质, 具有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态度和行为, 从而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 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的人格正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 在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体育文化中渗透的人文内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意愿, 来选择适合自己并且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促进学生建立自身的独立个性, 也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关教育学家认为, 体育游戏和运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消除紧张情绪, 时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2]。另外, 体育活动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竞争思维, 懂得运用正确的方式, 来表现自身的优势和才能, 也使其在参与集体的活动时, 懂得团体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重要性, 能够为了集体荣誉去不断拼搏和努力。在体育运动机制作用下, 各种有利于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就会被激活, 并且通过体育活动, 将正确的人文精神和内涵传递给学生, 不断磨练学生性格, 促进其逐步变得坚韧、乐观、开朗。

三、加强体育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高职体育教师应该科学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 多设置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体育课程, 完善教育体系, 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 使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

要想使体育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完美结合, 就必须要建立高效体育人文素质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体育文化中蕴含的人文内涵。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 发挥榜样作用, 运用自身正面的形象, 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在制定教学内容时, 要巧妙的将体育课程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学生在认识和学习的过程中, 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二) 开设体育欣赏美学教育。

在研究构建人文体育课程的基础上, 开展欣赏美学体育课程, 其对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关键作用, 能使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美学受到良好的熏陶。积极开展体育审美教育, 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促进学生拥有远大的理想, 勇敢的去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并且能够更加自觉的, 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会从美学的角度去认识体育文化与人文素质间的关系。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

(三) 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举止言谈体现的优良品质和人文素质, 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首先,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 在掌握丰富传统文学知识的同时, 还要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加强自身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提高自身探究、钻研、创新的能力, 使其能够为学生创设出更多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其次, 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和社会道德, 做到为人师表, 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体育文化和人文精神内涵。另外, 还要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美学知识, 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学情境、体育活动感受其中蕴含的美, 才能促进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结语

人文素质的内涵, 体现在体育文化的方方面面。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对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关键影响。因此, 高职院校要在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 运用理论讲解和课外活动这两种形式, 让学逐渐认识和体验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内涵, 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尤其是人文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鸯.浅谈高职院校体育人文精衬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2, 2 (10) :141-146.

[2]西宪民, 吕兰海.高职体育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之研究[J].职业时空, 2010, 06 (5) :44-45.

篇4: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关键词:高职 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人文基础知识薄弱;第二,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道德观念不正确,行为不文明、不规范,意志力较弱,自杀、他杀等现象与普通高校相比较多;第三,部分学生遇事冲动,学生之间相处不和谐,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纪律观念淡薄。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较低的原因分析

第一,不能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不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指出,高职院校应当注意突出对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以培养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文为主要目标,这就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将教学资源的配置重点用在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

第二,过分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相輔相成的过程,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高职语文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件不足。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且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量较小,人文社科类的书籍较少,难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学生的人文意识较差,学校文化底蕴不足,难以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社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实践当中。

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高职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第一,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提高自身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到关系民族和国家兴衰的高度上,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二,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是在中专或技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师资水平较低,许多语文教师思维僵化,教学观念落后,文学素质较低,文化底蕴不足,对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属性、文情意趣等不能够敏锐洞察,教学形式单一。因此,学校应当注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开展语文教学交流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水平;教师应当注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构建灵活课堂形式

第一,语文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的学习,而传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提高学生人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将文章的学习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加强学生对人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高职语文教材致力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课本中设置“交流与探索”、“阅读与研讨”等相关专栏,并设置启发性作业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多过于重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这些部分。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通过共同研讨、网络互动等方式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文素养。

(三)、创新考核方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一,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传统的语文考核大多以笔试和纸试为主,以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要内容,形式单一,无法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创新语文考核方式,将文学欣赏能力、学生学习态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语文应用能力等都纳入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二,高职语文老师应当注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它的答案是多元的、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个性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人文主义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创新考核方式,尊重和鼓励那些有个性的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尊、自信、自强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语

人文素质是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一种主体品质,体现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修养以及法纪观念,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提高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构建灵活课堂形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枝梅,尹小小.人文教育语境中的高职语文教学:实践的路径[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33-135.

[2]唐娟.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102-103.

篇5: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日后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基础。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

篇6: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影响。

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高职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而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大程度上也得到发展,但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推进。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英语 人文素养

近年来,英语逐渐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其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世界语言的构成有极大的影响。

此外,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育不仅包括对于学生专业英语技能的训练以及增长学生关于人文社会的知识,而且还包含了学生国际视野的扩张,对于学生的独立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关怀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

1.英语教学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受到旧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仍然以学生的毕业就业作为自己教学的最终目标,围绕毕业就业教学,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学校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行为,学校不但不反对,反而采取鼓励政策,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性教育。

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只关注实用学科,在学习中讲求实用,忽视了学习对于自己的素质的教育作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的人文教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较为薄弱。

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把英语教学看作是简单的语言能力的训练,对于教学内容缺少严谨,在教学中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使我国的英语教育与高职人文素质培养得不到长期良性发展。

2.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待提升。

改革给我国的高职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高职教育带来了挑战。

在高职教育中,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还只是处在理论阶段,学生的人文思维的解放与发散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高职生作为高职院校的最重要的组成,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但一些高职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遇到挫折时不相信自己,甚至一些高职生在遇到问题时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这些问题都是我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在英语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有效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加强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对于学生的全面进步有积极作用。

二、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办法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否提高,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甚至很多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极大减少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加重了学生的专业课。

这是导致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质量得不到改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问题的存在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对于英语课程合理的.安排,既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全面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充分从教学教材中挖掘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积极作用的素材,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和相关的人文素质教学内容做思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丰富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中,教师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师在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旧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结合新的教学技术,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学习英语。

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含义,提高学生自身人文素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重要影响。

3.全面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教学中往往将英语课时进行了压缩处理,使得在英语课堂上深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得不到实现,这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学生的英语课,在英语课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课外实践课的总结归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英语竞赛、英语阅读大赛以及相关英语知识抢答等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在丰富的课外实践中,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英语以及人文素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高职教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改观,但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在高职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成为各高职院校现阶段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在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下,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这决定了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时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中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高素质人才。

这样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竞争和学生的发展潜力也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霞,全人教育观下高职英语教学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

篇7: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一、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教育是传承传统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更是乘机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主阵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某个时期曾经全盘否定传统,给传统文化的承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代。直至今日还存在一些高校漠视对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我们看到在大学生中,不会上网不会外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对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让许多学者感到揪心和无奈。

在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中就强调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教育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具体要求。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和优秀的的道德品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高校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把高等教育在复归于“育人”这一本位,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使学校培养的各类高级人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诱导,才有能力分析鉴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荣誉感和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融入国际社会,自然要尊重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亦应更尊重本国文化,爱护民族语言文字。大学生要读点历史,学习传统文化,这是百年大计。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因为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此外在学术层面,要强调中西融会。张岂之断言,将来的人文学术的高峰,也必然在中西融会中产生。科技愈是进步,社会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需求也将更加强烈。他解释说,科技也有科技伦理,环境也有环境伦理,自然与人类是密不可分的,要尊重自然,唤起人文精神。

(三)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文、史、哲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思想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具人文情怀。传统文化教育还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

近年来天津市各高校也普遍认识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采取了很多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普通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

天津市历来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这里有着多所高等院校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1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等。这些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些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一)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课和通识课。在学校里对否一方面的知识加强教育最主流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开设课程。大学里的课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必修课和通识课两类。

在高校中与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天津市高校中,只有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不分文理的全校基础必修课,讲授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的人文、历史类课程。其它院校都将大学语文列为文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理工类学生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然在一些思政课中对于传统文化也有所渗透,但篇幅十分有限。

绝大多数都开设了传统文化方面的通识课或称选修课。这些公选课一般都集中在人文通识课板块。课程名称类型都是五花八门。有总论式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也有某一具体方面的如《中国哲学智慧》、《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中国古代史研究》,还有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开设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儒家文化与当今世界融和》,更多的是从传统文化与当今问题结合的应用价值角度开设的课程如《儒家文明与现代社会管理》、《孙子军事哲学思想与应用》等。

(二)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讲座。文化讲座的形式更轻松随意利于学生接受,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着很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天津市各高校近年来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讲座也蔚然成风。比如相声大师姜宝林现在是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音乐学院以及天津老年人大学的教授,在天津各高校开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并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很多高校都推出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系列讲座,形成了宣传传统文化的高潮,也大大地开阔了大学生们的眼界,补充了学生们传统文化知识,使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更加热爱。

(三)课下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资料,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音像资料。大学教育相比中小学教育而言,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充裕,学习的主动性更强,高校提供给学生的图书资源更丰富。最近几年,天津市高校出版社出版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版了一些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系列的图书。高校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类型的音像资料。我们看到这三种方式涵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方式之间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这三种方式的传播和影响,天津各高校学生大多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教育在天津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高校的做法更是可圈可点,受到了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例如人民网·天津视窗报道的:“最近一段时间,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在校学生每天都能收到老师发来的“国学短信”,许多学生的手机里甚至已经储存了近百条经典的语句。据了解,从三个月前开始,该学院的辅导员每天都会通过手机短信,给每个学生发送一条经典的国学语句,提醒学生牢记中华传统的美德。”生物工程学院书记文峰表示,这种新颖的形式让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国学文化经典,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且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所有的学生

2都表示欢迎并且从中受益。

据了解,自这个短信平台创办以来,该院共向学生发送国学语录300多条,让理科学生也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学,并提高了个人道德水平。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天津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天津市近九成高校都有以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必修或选修课,但仍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学习国学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学校提供的资源明显不足。日前,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网络进行了一项题为“国学,你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的调查,抽样调查了天津市1500多名大学生。统计显示,82.9%的调查对象认为开设国学课是有必要的。建议开设选修课、公开课、定时讲座的分别占36.2%,33.5%和27.9%。面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还存在课程少的问题。很多学生反应这方面的课程供不应求。一般每学期只有一两门相关课程,很多学生有兴趣,却由于选课系统内的名额已满,而被拒之门外,既遗憾又无奈。

第二、无论开设相关课程还是举办讲座都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各高校开设相关公选课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性规划,所以存在着涉及知识面不够广,各课程之间相关性差等问题。举办相关的讲座也存在着没有形成统一的、固定的制度,内容零散、杂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传统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努力提高传统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产生切实作用。

本人认为要提高实效性,在开设课程和举办讲座时要注意做到三结合:

第一、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的大地上迅速传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中国人天然所具有的大同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密切相关,而这些思想本身就具有原始的、朴素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使中国人能够在心理和感情上接受科学社会主义。鉴于此,我们在大学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也要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第二、要把传统教育与新时代学生的特点相结合。现在我们面对的大学生多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有着他们独特的生存背景,也形成了一定的性格,他们在成长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眼界和知识面更广。针对这样的一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必要,同时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把传统文化与他们的性格特征、自身需求联系起来。

第三、传统教育要与今天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脱离开现实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难找到价值归宿,也必然让学生丧失兴趣。所以要注意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现实中的新问题,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一味依赖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和丰富的图书音像资源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

3步热爱传统文化。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专业设置的特点,采取一些具体举措,如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座,在图书馆开设专门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角图书区等等。只有把课堂讲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学生的课余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的利用新资源新技术新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图书资料三种方式都属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目前的高校里,一些利用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技术等新形式的教育手段更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比如在校园网中开设专门的领域提供给学生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鼓励相关教师开设博客,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传统文化知识的平台等等。

总之,就像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所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我们各高校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认识到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篇8:儒家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建议论文

从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主要倾向于程序化、固定化的指导模式,缺乏针对不同行业、企业文化的就业教育和企业实践。与国外的高职教育相比较,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存在着较多问题。在国外,从小学就开始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和实践各种职业,而在我国的教育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及职业教育之间,虽然在时间与知识掌握程度上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但是在实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却不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性,致使学生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都未树立较强的职业意识,更不用说积极主动适应企业文化。从高职教育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面向职业化的教育,主要是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技能,因此,传统的纯理论方向的高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较少,致使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与行业、企业文化相脱节,在真正进入社会,走进企业的时候,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发展规划,增加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不协调因素。

1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行业、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实际上就是一种接受了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内在修养与外在特征。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指学生的人文理论、人文精神及人文行为等,而高职院校的办学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主要培养的就是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所具备的人文素质,应当与行业、企业文化相一致,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敬业奉献等精神,行业、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将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所以,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可以使他们更快的融入的企业的发展当中,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利益。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界形成了一种共识——急需对高职学生内在文化素质大幅提升。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以就业、服务为宗旨的教育模式,其办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与文化素质。提高高职人才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底蕴融入到行业、企业的发展当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可以借助行业、企业文化得以提升,同时有利于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传统的艺术节、美术节等活已经不能在文化内涵建设和微观层面起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作用,因此,行业、企业文化与专业学习、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与行业、企业文化融入的现状

当前,企业在选聘学生时对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较高,但满意度却普遍不高。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不能尽快的进入到岗位角色当中,沟通能力不强,与同事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较少,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不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这些都将对高职学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而事实证明,那些高职学生中具备较高人文素质的学生,在求职面试、开展工作及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占有较大优势,受到众多行业及不同企业的关注与青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高职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其内在品质的培养。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上来看,更加关注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建设 , 是高职院校发展教育的薄弱环节,使学生不能更好的掌握人文知识与技能;从其教育内容上看,更多地关注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忽视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从其各阶段考评上来看,更加关注动手能力的强化和熟练,而忽视人格完善、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现象,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应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与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寻找恰当、有效的培养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内容,有的放矢地组织实施人文素质培养。

3 行业、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式

高职院校学生较低的人文素质对其就业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为了更好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将企业文化融人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管理、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套观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因此,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对于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更快适应职业岗位,增加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①在高职课程体系设计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既要求在其培养目标中融入人文精神,又要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渗透行业、企业文化。现在很多的企业不仅关注员工的职业技能,同时更加看重员工的诚信、协作等方面的文化素养。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除了包含文、史、哲等基本的理论素养之外,还要单独开设人文课程,健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按照岗位实际需要的人文素质,联合制定人文素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将企业先进的文化观念、爱岗敬业的精神等文化融入到课程设计当中,尤其是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养成方面,通过专门人文课程的设置及与行业、企业文化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进入职业角色之后,更快的适应岗位需求,在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学生融入企业做好充分的文化准备,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人格素质及人际交往素质。

②在校内实训基地文化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

在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与理解企业文化,不能只依靠课堂教育,还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设置就是与学生实践、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应当充分融入企业文化,营造出如同企业一样的文化氛围,从而保障学生在获取专业化技能的同时,深入体会个人文化素质与企业文化的紧密关系,及其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和体会,实现对企业文化的深入接触与理解,更好的了解职业需求与自身的不足,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为其更快的融入职业生活奠定基础。

4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与行业、企业文化融入的意义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培养方式来看,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当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总结为以下两点 :

第一,两者的融合有助于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在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人才因素,其中企业资源、招生资源等都是重要的元素。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与融合。高职院校办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学生优秀的人文素质是其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方式,是保障高职院校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高职院校持久、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两者的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最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在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已经是一种被众多高职院校广泛接受的教学模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希望员工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文化,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企业文化为延伸和导向的,因此,高职院校就要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建设具有特色的与行业、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5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依据行业、企业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与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对于学生、企业及高职院校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素质与专业知识就像两只翅膀,只有两只翅膀平衡了,才能保障其学生更好的飞翔,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本文从我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行业、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及其现状为出发点,对二者融合的方式及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随着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最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而社会的发展及行业的拓宽与企业的进步,都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质在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对高职教育及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与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此,以当前我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行业、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及其现状为出发点,对二者融合的方式及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照镜子》下一篇: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