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2024-04-29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共9篇)

篇1:“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初稿读后感

今日阅读完北京、甘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云南、宁夏、青海、四川、西藏等10个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总篇幅为34万字,觉得是汇集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实文献,数据翔实,意义重大。这也是2010年在西藏民族学院召开的第二届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确定的.学术任务。

由于新闻界人物的选定很难有一个恰当的标准,有些地区就没有加入这一部分。西藏地区的报告说也是如此。原来有计划撰写,但完稿后发现挂一漏万,人选也缺乏依据,遂放弃。

在撰稿计划中,要求介绍本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情况,但有不少报告缺席这一项内容。本地区的新闻教育情况,有的也未能够写进。

关于本地区新闻传播的大事记,都写得很好,具有文献价值。

原计划每个地区报告前加注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摘要”,可体现民族特色,翻译都不成问题,但因涉及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刷则比较麻烦。

每个地区报告是否需要一些代表性图片?未定。

报告的总负责人郑保卫教授目前在国外考察,月底返回人大。郑老师的助手李文竹博士正在具体处理。

本报告计划9月出版,时间相当紧张。有些技术问题还需处理。

广西、新疆地区的报告尚未交稿,焦急等待中。

贵州地区撰稿无进展,初步确定放弃。

故,《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将汇集12个省市自治区,总篇幅当在40万字左右。

期待中。

201-8-26 咸阳

篇2:“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由于新闻界人物的选定很难有一个恰当的标准,有些地区就没有加入这一部分。西藏地区的报告说也是如此。原来有计划撰写,但完稿后发现挂一漏万,人选也缺乏依据,遂放弃。

在撰稿计划中,要求介绍本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情况,但有不少报告缺席这一项内容,读后感《“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初稿读后感》。本地区的新闻教育情况,有的也未能够写进。

关于本地区新闻传播的大事记,都写得很好,具有文献价值。

原计划每个地区报告前加注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摘要”,可体现民族特色,翻译都不成问题,但因涉及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刷则比较麻烦。

每个地区报告是否需要一些代表性图片?未定。

报告的总负责人郑保卫教授目前在国外考察,月底返回人大。郑老师的助手李文竹博士正在具体处理。

本报告计划9月出版,时间相当紧张。有些技术问题还需处理。

广西、新疆地区的报告尚未交稿,焦急等待中。

贵州地区撰稿无进展,初步确定放弃。

故,《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将汇集12个省市自治区,总篇幅当在40万字左右。

期待中。

篇3:“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一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一直都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各类报纸已达二百多种,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电台、电视台节目丰富多彩, 民族新闻之花以十分夺目的色彩开放在祖国的新闻园地, 对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本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低。事实上, 随着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信息的渴求在逐年增长, 他们迫切地希望能通过新闻传媒及时地收听收看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特别是党的富民政策, 感受时代发展的步伐。这种新闻传播事业的滞后和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继续向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党和国家始终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把它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改进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应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加强新闻传播的软硬件建设, 保证新闻传播的高效快捷。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部及偏远地区, 发展新闻传播所需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因此,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要千方百计地加大对新闻传播事业的投入。要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地方民族自治条例争取政策和资金的倾斜, 有条件的情况下政府要设立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保障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真正把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视和关心落到实处。要大胆改革传媒管理体制, 进行资源整合, 优胜劣汰, 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传媒事业的良性竞争, 进一步缩小地区间信息技术的差异。还要采取多渠道融资的办法, 鼓励有志于投身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政府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 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着力打造一支热爱少数民族新闻事业, 通晓少数民族地方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 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新闻工作者队伍。要实施人才战略。通过面向社会广泛招聘、考试考核等吸引人才, 让那些具有较强新闻专业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来, 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整体水平。要尽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生活待遇, 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留住人才, 使他们全心全意地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培养一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骨干力量。开展经常性的岗位学习和岗位练兵活动, 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通过学、练、赛选拔具有突出业绩的人员到部门的核心岗位工作, 带动采写、编播等各个传播环节高效运作。要有计划地组织新闻骨干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 把优良的新闻传播手段和管理办法带回来, 拉近少数民族地区与先进地区的距离, 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

再次,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要突出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新闻是把少数民族作为报道对象的新闻, 它包括发生在少数民族中的新闻和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应该集中反映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心理。菜要炒出味儿来才会有顾客, 少数民族新闻要办出特色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我们的民族更应该是开放的民族,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更应该将这种文化差异突出表现为民族特色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既要保留民族特点又要重视外界的各种信息, 融会贯通, 取长补短。当前, 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不发达地区, 由于观念滞后, 造成经济相对落后, 所以只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 才能让少数民族地区冲破历史上造成的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 不断开阔视野, 学习先进, 摆脱落后。让少数民族新闻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进军现代化的号角, 也只有这样民族新闻之花才能在祖国的新闻园地常开不败。■

篇4:“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关键词:少数民族;网络传播;新闻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新闻,其发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在艰苦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新中国从苏醒到腾飞,与中国人民的民族自由同步,跟随着时代的浪潮,感悟中国的巨变。中国的新闻传播在革命中成长,发展并逐渐丰富,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广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兴起无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新闻业便在党中央的支持与提倡下,在良好的环境下起步并发展起来,逐步建立起报纸、广播、电台以至后期的电视台等,循序渐进的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大政方针等通过这些说服力强、便捷有效的渠道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偏远村落,驻足在广大地区的民族干部和群众的心里,其作用之大、广泛、深入、不可限量。在如此喜人的形式面前,重视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已成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统一各族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发展三十年后,我国新闻行业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在经济建设稳步提升,政治建设清明安宁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从技术与体制双方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整体性转变。又因我国广大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特色做情感积淀与方向性指引,进而在发展后期,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呈现出特点鲜明的发展战略,并稳步向国际电视市场发展,爆发出极强的生命力。

现阶段,我国报纸业与期刊发表方面呈现出注重时效性,内容量大,服务型强的特点,以此适应当下商品经济主导下的快节奏生活,并由此调试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仅以内蒙古、新疆、西藏自治区为例,其新闻事业的发展都是以其自治区首府为中心,形成辐射状的民族报纸网络,并以党的精神为前提,以规范化的新闻系统为核心,逐步实现多层次,多领域,多种类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属于新媒体。自本世纪初以来,少数民族语言和语言信息处理工作,使一个顺利进入新的媒体力量的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另一种新的媒体,并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添翼。

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特性

少数民族的新闻发展情况客观来讲,可以作为衡量我国精神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人民精神基础所赖以维系的信息传播系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关乎经济局面能否打开,社会进步程度可否加深,再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新闻工作面前,必须要认清一点,即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是处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该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可以间接反映出该地区的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规模。因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新闻越发达,该地区经济水平越高,社会文明程度逐渐趋向于高水平发展。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另一特质在于,可以有效反映国家当下的平等与进步,反映当下的社会需要。仅以语言平等一项为例,语言平等,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论等诸多重要理论的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现阶段,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越是文化传统浓厚,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其自身民族的语言语系保存越完整,其地区越会实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信息的宣传,使民众更容易被接受,有恰当语言做助力的地区,报纸广播电视以至后期出现的互联网都能迅速成为民族与社会间互动的有力工具。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发展是保证各民族团结稳定发展的根基。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也是各民族全面发展有利推动民族繁荣的有利时期。只有充分肯定各少数民族的存在价值,培养杰出的少数民族新闻业人才,保持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旺盛生命力,才能为少数民族后期网络新闻传播发展保驾护航。更深层次讲,几十年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革,积极展开工作,对维护国家稳定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将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三、网络传播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早期,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以混编杂居为主,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基本生存局面。长期以来受不同的历史条件与迥然的自然环境影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一直处于落后的滞后发展状态。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繁荣,促进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国家把网络媒体作为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将其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互联网自身所具备的巨大价值吸引了大量的媒体对其趋之若鹜,各媒体机构也将重点着重放在将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相结合,创建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传播体系上。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更新,传播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也开始向大众传播转变,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运行维护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便可以轻松的将个人或组织纳入体系,无论地域边远与否,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和传播自己的信息,从而获得极高的社会回报。同时,网络应用迅速快捷的传播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的有效接收率,为一些外界的受众打开一扇窗,受众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地了解最新的地区动态和民族风俗。

面对当下形势,我们认识到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必须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传播体系,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为渠道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扬与集成。在互联网强大媒介的基础上,推动民族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融合创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以至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吴风.1995一200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2001,03.

篇5: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2011-5-29 14:55 提问者: 奔二的胖子 写作要求:

1、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

3、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我来帮他解答

2011-6-7 11:06 满意回答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6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于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11世纪中国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适当改进,应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当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是有借鉴意义。根据恩格斯的分析,考察15世纪末欧洲与世界的状况,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意大利的贸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300年才出现象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去就是急遽的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15-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削减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言和文字,而这种文字又要以存在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这个发明恰好遇上德国宗教改革,随后遇上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它先是成为大量传播德译圣经的技术条件,接着成为全球性新闻传播的必要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六,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点”,不如说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因为现代报刊从欧洲传播到全球,历经数百年,只有当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出现现代报刊,这个起源的过程方可说结束。考证起源的“点”,重要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和理解“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报刊的起源表现为三个发展的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就传播内容和简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闻纸应看作是中世纪的新闻传播类型。但是,由于恰好赶上了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发现和开通,于是原本属于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与未来的现代报刊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只是在这个时候,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哈贝马斯(J.Habermas)所说,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在这里,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纸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七,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史虽然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特点,但是多数国家报刊发展的历史,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别是对后两个阶段转换的考察,尤为重要。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任何批评,即使的是真实的,均被视为诽谤),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临近革命前夕的短暂时间)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有时存在一个较为长久的并存期。

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现在,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介(包括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高回报产业,新闻传播业的跨国性经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八,电子媒介以几何级数的发展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创造了令人自身感到惊异的东西,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将电报的发明列入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之内。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洲(包括南美)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62年,电报首次用于战时随身的新闻传递。

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出现。仅仅由于英国邮政部门的总工程师认为他们有的是邮差,不需要电话,认识的差距使得英国十年后才开始发展电话。

也是在19世纪,真实图象的记录和传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22年,法国拍出了第一张静物照片,1839年照相术公之于世,得到不断的改进,推广速度较快,于1853年用于战地新闻采访。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真实再现活动影像的技术电影,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以上19世纪的发明,为20世纪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观念准备。

1920年11月,美国匹茨堡的KDKA电台的播音,标志着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无线广播电台。几年内,广播技术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既然声音可以跨越空间传播,图象可不可以?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都在研究无线电视。1936年德国的实验电视部分转播了柏林奥运会。现在一般把英国BBC电视台1936年11月播出节目,视为世界电视广播的开端。具体哪个算第一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广播电台出现十几年内,电视技术就被推向社会了。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电视的发展,使之在50年代初从新开始。然而,又是仅过了十几年,苏联和美国于1962年将通讯卫星送上天空,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信号的洲际传播。

计算机技术从60年代起,很快被运用于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先是报刊和通讯社业务(编务和印务)的自动化控制,接着是数字化技术武装卫星广播和电视。如果将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做一简单的年代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之前的发展处于相当缓慢的算术级数,而20世纪内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其发展则是几何级数。

1457年 第一张印刷新闻纸(纽伦堡)1615年 第一张“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1650年 第一张日报(莱比锡)1835年 第一家通讯社(巴黎)1920年 第一家广播电台(匹茨堡)1936年 第一家电视台(伦敦)1962年 第一次卫星传播(欧美之间)显然,早期报刊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其实,19世纪以前报刊对社会的影响力,除了政治动荡时期起些煽动作用外,远不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那样巨大而深远,报刊在社会中处于文途末路地位。但是在20世纪,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由于无处不在、深入到家庭所有成员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全世界每天有近4亿份报纸在传播,全社会拥有20亿多架收音机和8亿多台电视机。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面临的情形是:无止境的传播技术创新、高度的商业化操作、全面的全球化趋势。九,发展迅速但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

互联网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这种媒体有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即它并不是一种提供某种信息的媒体,而只是一种信息平台。个人、团体、传统大众媒介、权力组织,只要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上这个平台,看到别人的信息和发出自己的信息。它没有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内容,但是具备了将各种信息形态(图文、声音和活动图象)相互转换的能力(尽管目前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具有强大的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以及全球性高时效的传播能力。然而,一种不能具备产业特征的交往手段,即使科技含量很高,在没有市场的支持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至少在当前,网络传播处于两难的境地:最先进的传播科技,但是不拥有规模化的市场。

篇6:“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在民族地区, 尽管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城市规模不大、新闻传播环境还不是很成熟, 但当前时代下人们对媒介信息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媒体更加积极主动地吸引潜在受众, 想方设法扩大受众范围, 培养人们通过媒体与外界积极交流沟通的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在现代社会的建设性作用, 尤其是思想更新、观念重构的建设性作用, 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在此方面更是承担重任。通过对新闻传播现状的调研, 笔者认为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在以下几方面可以作为提升传播力资源开发点:

提高媒体的信息辨别能力, 重视以受众为信息源。加强受众分析, 重视传播力形成前提。在这个全民“在媒体”的时代, 尤其是在网络环境里, 各类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成就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介传播者”的时代, 客观现实是, 人人“在媒体”, 未必人人看全局, 更不会是人人有高度, 也难免出现混淆视听者, 这就给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自己的传播力, 形成有效的舆论引导力, 以此浸润民心, 实实在在地内化为民众的认识引导力、思想提升力、行为助推力, 这种情况下受众深层参与式的媒介报道已经成为一种新闻传播的常态, 但在民族地区, 对受众资源的重视还不够。

在受众的信息需求层次上, 可以分为“求知”、“求解”两个层次———有些新闻信息受众知道“是什么”、“怎么样了”就可以, 而有些内容受众则需要知道或想要知道“为什么”、“怎么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动加速, 受众的信息“求解”需求越来越多, 作为新闻媒体, 通过深度报道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 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 能够最好地做“求解新闻”, 也能最充分地发挥纸质媒体较电子媒体的优势, 当某家报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解读社会现象的渠道时, 报纸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加强新闻资源开发意识或能力, 重视传播力形成基础。传播力的实质就是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要想实现有效传播, 内容是关键。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文章, 首次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 即公众通过媒介来知晓事件或问题, 并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也就是说, 新闻媒体可以促使大众对所报道的某些新闻事件、社会现象产生散在于社会的却是共时态的关注、评议、探讨, 从而产生舆论的力量。可以说, 凡是能够成为受众“议事日程”的新闻选题, 都值得进行报道策划, 而成功的“议程设置”也都需要媒体的精心策划。受众接受媒体“议事日程”设置的频率、程度, 可以反射出报纸承载的信息影响力如何。

在各种媒体数量与日俱增的当下, 具有竞争力的内容资源开始出现稀缺, 而传播内容无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提升传媒传播力的关键力量, 所以开发新闻信息资源成为重中之重。但是, 在当前信息传播渠道如此多样化的背景下, 媒体新闻报道想要以“独家事实、独家人物、独家背景”来展示信息的魅力, 博得受众的青睐越来越难, 所以必须考虑在整体传播中实现“独家获得手段、独家分析方法、独家观点”的逻辑魅力, 这样才能创新传播内容, 扩大传播的辐射面, 提高传播的渗透力, 在“人有我优”的优势下提升媒体传播力, 加强舆论引导力。也就是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巧选与创新新闻报道角度, 对多家媒体都在关注的相同新闻信息加以独家认识, 进行独家表现, 实现新的全方位的权威解读, 做到在新闻资源同质化的基础上新闻作品不同质化, 让受众能对新闻信息的了解更全面、更客观, 达到令受众耳目一新的“顿悟”或“渐悟”的效果。

进行新闻资源开发, 充分挖掘和展示新闻信息, 在确保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用思想做新闻, 从而帮助受众在越来越复杂的外部世界, 面对越来越需要的新闻信息, 获得权威的梳理、分析、判断、见识与思想, 降低受众信息消费精力成本, 最终让受众得出自己的判断和认识, 在此基础上逐渐树立媒体的社会美誉度, 提升媒体的品质, 形成媒体发展的良性循环。

篇7:“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关键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 知识信息传播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2-0039-05

Abstract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 o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media, audience and the audience's cultural quality and so on; in a particular region, they are also influenced by local government's guidance, propaganda and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evel etc. The authors chose Hezuo city of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anan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and Linxia city of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Linxia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take groups with different income, occupation and a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made ab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Gansu minority areas,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local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by the statistical method, and put forward some rational suggestions.

Keywords Gansu minority area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1 引言

知识信息传播是指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介,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并期待收到预期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知识传播至少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和传播行为[1]。上述几方面的结合往往借助于知识识别、知识转移、吸收调整与内化创新四个环节体现出来。换言之,就一个地区的知识信息传播而言,既需要民众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体与群体的交流,以及政府的宣传和引导等,也需要网络、电视、广播等载体的作用,以及知识信息接受方的聆听、反应及理解能力,这个能力高低与受众的受教育程度直接有关。

邬卫华等人通过对内蒙古银号乡和十二连城乡的调研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村民知识认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对图书馆的需求影响不大,因此,国家对知识公共物品的供应应以人口规模与分布状况为依据[2]。林晓华通过对全国主要少数民族地区的问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思想观念主要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以电视广播为主的电子媒介在少数民族农村占有强势地位,因此他建议加大电视广播中的涉农信息含量[3]。孙红立等通过对垦利县农户的调查,从农户认识、可获得途径和农户获得程度三个方面研究了农业科技信息扩散吸纳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信息扩散吸纳的运行模式[4]。罗菊芳等人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特征及面临的挑战,认为大众传播在西部民族地区须以多元的形式向多民族、多文化背景和多地区的受众跨地域传播,并对西部民族的地区信息传播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相关对策[5]。剡根会通过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经济和硬件原因外,受教育程度、信息素养和媒介的低效率也是影响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他建议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去促进甘肃民族地区信息传播[6]。

结合已有文献,考虑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以及调研的可行性等因素,我们选取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及周边地区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区开展了实地调研,目的是借助于本次调研活动,一方面取得第一手资料,了解目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统计和总结影响甘肃省少数民族地知识信息传播的各类因素,从实际出发寻求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探讨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路径,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献计献策。

2 调研对象及基本信息说明

2013年8月,调查组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就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影响因素设计了调查问卷,总计发放问卷230份,回收196份,实际有效问卷196份。为保证调研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发放问卷涉及了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收入及不同年龄段的各类人群。其中,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的临夏市区发放问卷70份,回收51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及周边地区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45份。在临夏市区主要选择行政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开展了调研(占70.59%),回族为43.14%;合作市及周边地区的被调研对象均为藏族,以从事农牧业为生的人群为主(占62.07%),其他从业人员以工薪阶层为主(占17.93%)。民族成分所占比重与这两个地区分别为回族自治州和藏族自治州的事实相吻合。

nlc202309040715

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见表1)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因为临夏市区的被调查群体以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班族为主,相应地对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有特定要求,收入水平符合行政事业单位核定的工薪标准;而合作市的被调查群体涉及到各业人群且以农牧从业人员为主,因而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相对偏低。由此可认为,被调查对象的选择能体现其所在地区居民的一般特征。

3 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因素分析3.1 传播者的因素

知识信息传播状况及传播效果,与知识信息传播者(传播主体)的作用密切相关。对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政府部门既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者,也是所在区域民族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服务等知识信息的宣传者和倡导者。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农村地区并不显著(见图1)。

首先,政府作为知识信息传播者的主体地位,在城乡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如对当地“知识信息传播主要推动者”的调查显示,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只有29.66%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是主要推动者,另有33.79%的被调查者认为普通百姓推动了知识信息的传播。而临夏市区高达76.47%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是知识信息传播的主要推动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合作市及周边农村地区农牧人口居住分散,人口总量中受教育层次相对偏低,在政策宣传方面,即使两地政府做出相同努力,付出同等劳动,所取得的成效可能会有较大差异。

其次,政府在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对“政府在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一项的调查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地区,被调查者中有相当的比例认为当地政府在知识信息传播中没起作用或作用很小。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和临夏市区分别只有20.69%和3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在当地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见图2)。

为更清楚地论证政府的作用,我们以政府组织 “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技术培训活动”这两种较常见的知识信息传播方式为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和临夏市分别只有4.83%和5.88%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经常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有68.28%和49.02%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没有组织过文化活动。而由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活动也较少,如在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有64.13%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很少组织或没组织过技术培训,临夏市区也只有29.41%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经常组织技术培训。我们认为,这种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原因可能是: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对相关工作不十分重视,另一方面,在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及技术培训等活动时,因民族群众居住地相对分散而使受众人群覆盖面太小,且宣传力度不够,以致有较大比例的人群对此不了解或不十分了解。

3.2 传播媒介因素

长期以来,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知识信息传播中占主流地位。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这个结论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中也是成立的。同时,新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在知识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也逐步凸显。

鉴于实际生活中大众传媒在人们之间传播知识信息时往往交叠使用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多项选择调研它们在当地知识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为方便统计,我们利用SPSS16.0软件中的多重反应分析过程(Multipe Response)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分别有70.4%、28.6%和18.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作为知识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由此印证了大众传媒在知识信息传播中的主流地位。但广播在信息传播的地位正在降低。互联网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知识信息传播方式,已超过报纸杂志和广播,成为第二大知识信息传播方式(占比达48%)。而且,在临夏市的统计数据中,选择互联网的比例甚至高于选择电视的比例。可见,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程度已很高,借助于互联网传播有关知识信息的条件在逐渐形成。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两地利用传统媒介获取知识信息的情况,我们选择 “电视的作用”进行了延伸调查。

结果(见表3)显示,临夏市区被调查者中占58.82%的被调查者将电视作为消遣娱乐的工具,远远高于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19.31%的比例。但不可忽视的是,电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了解政策法规的工具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如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这一比例达到了26.21%,临夏市区占到了21.57%。在宣传民族文化方面,人们对大众媒介的作用认可度较高(见图4)。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我们认为和有线电视普及率高,电视宣传越来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有很大关系。另外,由获取信息来源统计结果(见表2)我们还看到,两地被调查者选择熟人圈子为知识信息传播渠道的比例不低(占26%),而利用公共图书馆等作为知识信息传播渠道的比例不高(仅为9.7%)。这种结果一方面说明知识信息传播中,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利用社会网络形成更有效的知识信息环境值得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共图书馆建设及服务不到位,受众面偏小。

3.3 传播内容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出一种由低到高不断提升的态势。调查发现,目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对知识信息关注的焦点仍集中在基本民生信息方面,对其他知识信息的需求则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借助于SPSS16.0软件中多重反应分析过程(对居民“感兴趣的信息”分析结果见表3)。

从统计表可知:首先,无论是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还是临夏市区,被调查者最感兴趣的信息仍然是教育、医疗、就业等与基本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达30.6%和12.8%;其次,城乡居民对其他信息需求差别明显。如由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的调研结果显示,除教育、医疗、就业信息排名第一外,其它依次是旅游服务信息、其他信息、商情信息和工作技能培训信息。而以临夏市区被调查者为代表的甘肃少数民族城镇居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除教育医疗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并列第一外,其他依次为时政要闻、旅游信息和商情信息。这种结果说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农牧民受收入水平等影响,他们关心的重点仍在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和改善。相比而言,城镇居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层次较高,这与城镇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受教育层次和收入水平有关。第三,旅游信息受到城乡居民的普遍关注,或许与两地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与民族风情有关的文化旅游的兴起,且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当地人们增加收入的一个来源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nlc202309040715

为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内容及公众接受的程度,我们还以“民族政策”传播为例进行了调查。

由调查结果(见图5)可知,对于民族政策,两地分别有56.55%和62.75%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比较少,非常了解的仅占8.28%和9.8%。说明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政策的宣传还很不到位,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3.4 受众的教育层次因素

毋庸置疑,在传播知识信息的过程中,除传播媒介、传播者的作用外,受众的受教育层次也是影响知识信息能否达到期望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此类情况,我们就所选地区城乡居民“获取新知识信息存在哪些问题”进行了多重反应分析(结果见表4)。

从统计结果可知,影响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被调查者获取新知识信息的首要因素是居民较低的文化程度(占44.9%),其次工作忙和生活圈子太小也成为人们获取新知识的障碍因素(各占21.9%和16.8%)。不过,在临夏市区,文化程度因素被排名最后(仅占4.6%)。这一结果与基本情况统计表中所反映出来的两地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差异状况相吻合,同时也说明较低的受教育层次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对新知识信息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另外,两地被调查者中有较大比例的人群认为 “工作忙缺时间”和“生活圈子太小”是影响其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因素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乡居民的生活节奏比以往更快,工作生活压力增大,使人们较为普遍地有紧迫感。而且,在农村,人们居住相对分散,也影响到其彼此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了解新知识信息有局限性。

4 结语

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政策法规、生活服务信息等方面的关注度在提高,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与其他地区相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收入水平较低、民众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也制约了当地知识信息传播。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还需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的努力和支持。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良好的知识信息传播平台。一个地区知识信息传播效果既离不开传播媒介、传播渠道等,也与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息息相关。因而,结合上述问卷统计结果,我们认为,改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状况,首先需在改善知识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方面下功夫。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更好地推动当地互联网、图书馆、文化馆等方面的建设,以便为公众搭建更好的知识信息传播平台。

第二,提高知识信息的有用性和可接受性。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贴近民生,切实关注百姓所想所需,充分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大其中的涉农信息及就业培训等信息含量,以提高普通民众的就业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其次,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现实,由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庞杂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知识信息进行简化,使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到受众,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知识信息的吸收效率。最后,由政府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技下乡、文化扶贫等活动,并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使当地居民了解政府的意图,使惠农政策、民族政策等深入人心。

第三,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事业发展。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民众文化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多使用本民族语言,而少数民族文献出版物少、覆盖面低、宣传力度小、师资缺乏,成为阻碍其获取新知识信息的主要障碍因素。因而,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真正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升知识信息传播效果。

总之,本次以甘南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和临夏市区两地为代表,实地调研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调研结果有一定代表性。当然,由于本次调研的覆盖面相对较小,调研结论也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也成为后续研究需进一步做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倪延年.知识传播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14.

[2]邬卫华,王龙,金美丽,等.内蒙古村民知识能力与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与情报,2008,(6):52-62.

[3]林晓华.关于少数民族农村信息传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4-34.

[4]孙红立,李宁,郑杰.农业科技信息扩散吸纳过程影响因素及运行模式研究——以垦利县农户的调研为实证[J].情报科学,2013,(3):92-95.

[5]罗菊芳,马文慧.西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问题研究[J].攀登,2007,(5):100-103.

[6]剡根会.甘肃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6):62-66.

作者简介:陈萍(1966-),女,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彭文成(1987-),男,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双亮(1965-),男,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樊胜利(1968-),男,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篇8:“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但是, 由于少数民族大多居住于我国的边疆及偏远地区, 加上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历史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在新闻事业的发展方面, 少数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内地相比, 也有较大的差距。只有深刻地认清现实, 看到少数民族新闻媒介自身存在的问题, 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因此, 探索少数民族新闻媒介发展的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发展的困境

(1) 经济的制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少数民族由于大多处于偏远山区或自然条件相对不好的地区, 交通不便, 与外界的联系不紧密, 导致经济滞后。人们的观念也不那么开放, 新事物的传播速度慢, 阻碍了新闻媒介的发展。

(2) 技术和资金的制约。尽管少数民族新闻媒介承载着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历史底蕴, 有许多可供挖掘的瑰宝, 但由于资金有限、技术落后以及自身的一系列原因, 导致新闻产品种类单一僵化、远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

(3) 人才资源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是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发展缓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条件相对艰苦、经济落后等原因, 人才吸附能力较弱, 异地求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人比比皆是, 大量高级人才外流, 少数民族地区人文环境恶化。

(4) 内容单调, 缺乏特色。少数民族新闻媒介传播的主要内容是本民族的文化。但由于人才资源不足、技术落后等原因, 许多报道千篇一律, 对民族文化的解读不够深入, 体现不出民族特色, 对受众来说缺乏吸引力。

二、少数民族新闻媒介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新闻行业已经进入激烈竞争的阶段。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内地部分城市的差距, 导致其渐渐出现被边缘化的危险。

一方面, 在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交通闭塞, 信息传播缓慢, 导致少数民族人民在这场信息化革命中被边缘化。同时, 由于民族文化受到现代庸俗文化大潮的冲击, 越来越不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民族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和传播, 正在日渐流失。

另一方面,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处于祖国的边疆地带。各种暴恐势力、宗教势力错综复杂, 并通过一些新闻媒介手段对少数民族人民进行思想上的渗透和影响, 对我国的安定和团结产生危害。因此,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维护祖国的安定和谐和各民族的团结奋进。少数民族新闻媒介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发展的出路

深入探索少数民族新闻媒介发展的困境、存在的问题, 以及其发展的重要性, 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发展经济是根本。经济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繁荣的经济为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只有加速经济的发展, 才能为包括新闻事业在内的许多行业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大力发展经济, 以经济发展带动新闻事业的前进。

(2) 培养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人才的多少对新闻媒介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为吸收更多的人才,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要对本地的优秀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新闻素质和修养。其次, 要加大对外地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 并对其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和生活上的补贴, 防止人才流失。

(3) 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新闻。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是否具有民族特色, 能否反映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点, 是新闻能否被受众接受的重要依据。少数民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是与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色风俗等息息相关的题材, 因而新闻媒体要充分抓住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 从民族文化中提取出最富有特色的素材。同时, 新闻策划人也要依据受众的喜好, 制作出符合少数民族人民审美、突出民族特色的新闻。

(4) 进行新闻体制改革。新闻体制落后也是阻碍新闻媒介发展的因素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导致新闻体制不合理, 管理不科学, 对新闻媒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在新闻媒介日益市场化的今天, 要想发展, 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要逐步健全自身体制, 科学管理, 脱离政府的保护, 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 使自身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5) 加大和发达地区新闻媒介的合作力度。不断注入新的元素, 新闻才能更加丰富多彩。东南沿海地区新闻媒介相对来说发展时间较长, 经验较丰富, 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人才支持。这对少数民族的新闻媒介发展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大和发达地区的合作力度和交流力度, 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 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 彼此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互相学习, 互相融合。

(6) 政府加大对其扶持的力度。由于自身经济无法为少数民族新闻媒介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因而想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让其快速发展是非常不现实的。要发展少数民族的新闻媒介, 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 如此才能发展得更快。政府可以依托社会上大量丰富的资金、技术、人员为其所用, 还可以出台许多优惠政策, 吸引外来力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的发展。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的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影响深远。目前, 少数民族新闻媒介必须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如此才能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白润生, 张娴.我国少数民族报业改革发展之路[J].当代传播, 2004 (6) .

篇9:“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读后感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1-0137-05

从生活常识和认识常识而言,文化遗产均需以物质作为其承载体,非物质式承载的文化遗产似不存在,这也可上升到理论推导下的一种合理结论,但一些概念的特有内涵有时又不能仅从字面作表面化理解。于是,对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最好的认识渠道是推出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基本界定“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范畴,该《公约》认定如下的指向——“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理解为产生、存在和传承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这类文化遗产,它们必定被注八不同民族的个体基因,呈现出“这一个”的特质。当然,就我国而言,少数民族地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中,并不排除汉民族中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或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受到汉族文化的一定浸染。就本文的讨论对象与范围而言,我们基本界定于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而对这些遗产的某些汉化或被浸染状况则不过多地在意,因为本文论述的核心点在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各处根据表达需要有时被简称为“非遗”)的旅游化传播。

一、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传播的几层解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与无形存在状态。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态从可视性观察层面划定,呈现有形与无形两种,如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礼仪、节庆、实践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均属有形类,而口头传说、表述、演唱等以声音表达见长的遗产多属无形类。不过,这种有、无形的划分时常又非绝对排斥,如表演、风俗中的有形与无形即呈互现状态。但无论何种存在状态,人类凭借自身的感觉与表达器官,以及不断进步的客观性记录手段,均能对非遗存在方式进行捕捉、感知和描述,从而弥补了对非遗的无形状态下的认知。因此,“非物质”字面意义后的“文化遗产”并非不可捉摸和空泛,而是无形与有形之间存在相互的转换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化存在形式。如果将民族地区非遗以一种统一的手段作出其不同存在形式的另一种转换,那么符号的介入肯定是常见与极其有效的行为,因为人类先天约定俗成和后天认定的丰富符号体系,为人类记录、表达、传播、传承不同事物准备了方便途径,这同样可用于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式上的各种设置。当然,这种设置应是有目的、有规划、有科学合理性和技术保障的行为,各种符号的介入与运用将遵循行为的目的性、规划性、科学合理性,且带有系统性,这同样可理解为是一种符号化的行为。那么,经过符号化方式处理下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获得它们存在形式的转换性生成。这种生成形式的前提是以各种恰当的符号为其物质承载体,非遗的内容当以符号来包涵与表述,非遗的外在形态当以相应的符号来呈现,两者的关联也应是内在的,能给人的感官接受带来便当。在这里,符号的表现可能是静态或动态的画面、直叙或充满乐感的声音、需借用形象或抽象思维加深解读的文字等,也可能是这几者有机组台后的综合体。经由符号化反映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直观、直感性上与原态的非遗物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其生命的符号形式延续性则有了充分保障。这将有利于它们的传播与间接性的传承。

(三)对旅游及旅游化方式的诠释。旅游是非定居人们在异地他乡的游览、感知、审美或一定商务性的行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现象,其中文化因子的注八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的灵魂,换言之,没有文化的旅游即是一种贫血的旅游。由此可知,旅游与非遗之问的确存在一种必然的关联性。这为我们探讨民族地区非遗的旅游化传播问题准备了天然的前提。而对“旅游化”的理解,在这里试作这样的诠释:它指通过旅游行为或旅游活动的基本方式,来实现、满足游者一方和为游者提供各类服务的另一方物质与精神意愿的系列实际行为过程,这种过程烙上了明显的目的性、实践性甚或系统性色彩,是一种理性思维下的行为(活动)方式描述,当然,其社会化特征也必然依附其问。可见,旅游与旅游化定然存在联系的一面,但也有一定的解读性区别,前者是行为的一般阶段,后者则是行为的高级、理性表现。

(四)旅游化方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涵。民族地区因其较独特的文化、自然等资源优势,往往易成为旅游行为的目的地,于是,民族地区存在和延续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其作为这些地区文化中的经典或标志性代表,便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这些地区发生必然的内在关联,从而成为他方人士旅游行为中引发兴趣、关注探询、游览审美或收购的重要对象。通常而言,民族地区的非遗往往即为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中的亮点,也能成为游客的记忆深沟。这对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播、传承和发展十分有利。因此,走旅游化方式下的非遗传承和保护之路,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最上乘选择。而传承和保护的必要前提又在于有效的传播,民族地区旅游化方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涵,指在人们旅游行为前后环节或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传播(含交流和接受)方式,实现旅游者对这些地区非遗的符号化与实物化途径的认知、了解、理解和认同,也实现或满足民族地区对非遗的符号化、实物化推介、宣传的阶段性目的,最终达到对所有非遗的有效保护与顺畅传承。无疑,对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播须借助符号与实物两种基本形式功能,而成功的非遗传播,也必须以非遗的符号化或实物化存在形式为基本条件,因为这一条件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或带来直观感受,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化传播的现实价值梳理

(一)现实可行性。一方面,我国广大民族地区所处地理环境及自身文化资源个性,已在事实上形成一种旅游目的地优势,且在通过旅游事业以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已达成上下共识。我国民族地区当下依然处于贫困状态,这是一个整体上的事实,因而通过旅游带动走出贫困圈子不失为有效之道;另一方面,民族地区非遗资源丰富且具特色,但也因社会发展、文化融合或环境受损而面临资源消失、个性褪化的困境,其传承和保护问题日渐严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着民族文化的核心阵容,能构成民族之间差异的重要识别标志,“如果失掉了这些独特的文化,实际上也就失掉了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东西”。非遗的弱化也意味着民族的个性在褪化。显见,维护民族个性与特色应当足够重视起对本民族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而旅游事业在这些地区的积极介入,无疑是一大有效之举。那么,从旅游化的层面思考、实施非遗的传播,在民族地区具备很大的现实可行性,因为旅游发展与非遗资源保护、利用完全能实现无缝对接,多方面效益的产生也能使这种传播形成组合动力。

(二)现实扩展性。地大物博、资源丰繁、特色纷呈,这类界定性词语用于我国民族地区应显恰当,其中不乏种类繁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存在。它们构成了我国多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丽之品,一旦与旅游牵手,呈现给众多游客的感受肯定是不浅的旅行记忆和不菲的文化消费行为。当然,这样的效果出现须有赖于民族地区对所在旅游地存在的非遗的大力传播。由于这些地区非遗的资源丰富和存在的多样化,那么对其旅游化的传播就必须实现扩展性,扩展非遗的传播种类、扩展非遗的传播内涵、扩展非遗的传播方式、扩展非遗的传播受众面、扩展非遗的传播区域、扩展非遗传播的历史纵向度等。总之,通过多侧面的传播扩展,以实现对民族地区非遗的最大传播效应。而上述多维度传播扩展行为又具备有利的现实可能,是当下民族地区的热点关注价值区间和能够发挥作为的平台。

(三)现实有效性。扩展与有效性存在很大的关联,当今,民族地区非遗生存与发展问题已不可忽视,通过旅游化传播途径达到对非遗对象的概念记忆、历史了解、实物认知、内涵解读、声名颂扬乃至购置收藏,确为一大有效之举。不过,对民族地区非遗传播的现实扩展性必须得到充分揭示和到位,这种有效价值方可得以显现。从理论层面来看,传播对文化的评介作用十分重要,文化实现交流、互认、渗透和有效时空影响,不能离开多样化的传播行为与活动的积极介入。身为民族文化库中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欲求得被传播的极大效应,同样须接受来自传播的积极动力。从现实层面观察,我国民族地区对非遗资源探寻、挖掘、开发、保护与利用工作,已呈现借助多种传播行为以扩其影响的势头。在这一工作程式中,大多注意与旅游的紧密结合,走旅游化传播之路,因为这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有效的途径,能使非遗传播价值得到彰显。

(四)现实手段性。对民族地区非遗进行旅游化形式下的传播,很显然带有手段式的思维指向和行为运作特征。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旅游化传播确实不是终极目的,而只是一条有效路径,实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发扬光大才是真正要锁定的目标,本文思考和论述的逻辑起点也定位于——为这些地区非遗在当下的生存、发展寻求一种手段性的渠道,它离不开中间阶段的必要传播环节。从现实来看,这种传播必须与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发展相联结方可产生较大效益,当然,也必定包含经济效益类型在内。因为通过旅游化的有效传播后,民族地区非遗资源能被已到达旅游地的游人、尚未到达的潜在客源的他人知晓、认可和喜好,进而产生购置收藏意愿,下一环节自然表现为一种经济消费行为。如此,非遗的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将得以实现。特别是经济价值的变现,给民族地区人们观念及行为上的冲击力相当高位,富于标志性,由此带来他们对非遗更大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性投入,并在非遗投入的质量与数量上继续做足文章。于是,一种良性的局面随之展现,民族地区非遗生存、发展困境因旅游化现实手段的关键性介入而有望解除。

(五)现实启示性。由以上分析可见,不管从理论层面论证或是来自现实运行的事实答案,都给出了同一的结论:对民族地区非遗命运的关注和寻求它们的生存发展之道,具有时间可持续性并可在空间上有效扩展的最好方式,就在于旅游化的运作。这同样是保护、发展民族文化的上佳途径,而在这种方式选择和进行过程中,旅游化的传播手段介入也就具备了极大的现实价值。我们不否认传播在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保护中只占一道中间环节,但这一环节的价值绝不能低估。由此带来的现实启示意义也在于:旅游业作为可长期性收益的环保型无烟“工业”,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带动和发展作用成效明显,走旅游化之路应成为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选择。在此前提下,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发挥。

三、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化传播形式的优化

对于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化传播内涵与意义,上文已作了必要的分析论述,而要真正实现非遗旅游化传播的最大效益,仍有许多工作要扎实做好。以下从优化视角提出一些思路供运行参照。

(一)符号化的精品打磨。从传播学角度理解,符号“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其功能,便是携带和传达意义。如前所述,在民族地区,经过符号化方式处理下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获得它们存在形式的转换性生成,有了这种符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对它们的意义传选与传播就变得较为自由和可行。譬如对作为一种非遗样态的舞蹈进行全程式的录像,这个舞蹈就完成了符号化的表演形式转换,获得了可表述、可携带、可移动、可原样复制、可重复观看、可持续保存的形式与意义。当然,对它的传播在借助合适的物质设备条件下就可进行,而不管时间与空间发生多大变化,其正常进行状态不必置疑。如此类推,民族地区非遗传播的内涵扩展将变得丰富,那么,将之从声音、画面符号再排演成现实舞蹈样态,扩大这一遗产的社会影响也同样可行,因为录像符号提供了参照样本。现在需注意的是,符号化处理后的民族地区非遗样本,在通过旅游化方式传播当中,能否得到众多旅游者认可和购置收藏,除却他们的个体兴趣与选择偏好因素外,非遗自身在符号化转换过程中必须作为传播精品给予认真打磨,不能将粗制滥造的遗产符号作品提供给旅游者消费。

(二)多元化的媒介力推。民族地区对外旅游资源及优势推介亮点,少不了所在地非遗的高位亮相,尤其在招引他地游客产生旅游欲望阶段,大众传播媒介手段下的推介尤显重要。此时,符号化后的非遗样本形式进入不同媒介是核心选择,比如携带非遗传播内容的文字与图片进入报纸、期刊,声音配音乐进入广播,画面、声音配以必要文字进入电视。另外,当今互联网集多样化传播优势于一身,各类非遗符号化样品完全可整装上网,凭借网络传播迅速、无边界、信息海量化、形式多样化、查阅便捷、互动易行诸种优势,对众多受众作非遗宣传推介中的信息辐射,这种传播效果是显见的。据分析,当今众多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方式为上网查询和比对,当然,其他媒介手段同样也有其存在长处,包括手机的旅游信息推介功能也在日见增长。

在游客到达目的地进行旅游消费阶段,各种媒介助推方式仍不可忽视,如介绍非遗内容的书籍、画册、光盘、宣传资料等,它们均经过对非遗的符号化转换处理,在现实场景的交流、购置中占据一定优势,是实物性的推介媒介,应做成精品面向旅游者。总之,针对旅游者意愿的产生与作出实际旅行的不同阶段,对民族地区非遗的媒介手段推介方式都应多元化和用心用力,以求最大效益。精妙的解说和介绍力求准确、生动、到位。

(三)观赏下的精妙解说。对旅游景区、景点的参观、感知、审美和赏识构成旅游行为的核心环节,在民族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则更增添着当地民族风情与审美意蕴,其中这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这种意蕴注入了独特因子,可成为旅游者观赏中的亮点。在整个旅游观赏中,景区和景点的导游人员充当着极重要的角色,是观赏者(游客)和被观赏对象(景区和景点)之间的文化使者。旅游者旅游行为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数除了被观赏对象内涵与品位外,另一大指数即是作为文化使者的导游的职业服务质量,这当中就包括了对景区、景点和实物的介绍、解说与评价。显见,这是一种导游与游客问的人际传播行为,当然包括了双方介绍与咨询的互动环节。于是,这样观赏中的解说和询问完成着愉快的旅游内涵,那么,要高质量地将民族地区非遗传播好、推介好,令旅游者对非遗对象印象深刻并进而作出用心观赏和购买收藏行为,导游的现场精妙解说就显得相当重要。这实质上体现着导游身为服务人员的人际传播水准,构成民族地区非遗传播的一个类别,不可轻视。

(四)购买时的竭力促销。除却符号化的媒介传播、推广之外,民族地区非遗中有一批实物特征明显的种类,它们可直观直感、可触摸甚至可现场使用,譬如服饰、雕刻、器械、工具、刺绣、织锦等。这类遗产通常以两条渠道进入市场为人们所关注及收购,一为在旅游目的地景区(点)、旅馆、商店、摊位上大量待售;二为作为民族地区特色旅游文化产品被运送到非旅游目的地旅馆、商店、商业街区或摊位上推销。不管何种场所,这些实物性遗产在顾客有意欣赏并购买时,出售者都可在人际传播情境下对它们作出竭力促销,达到传播和推销的最佳效应,同时仍可辅以这类遗产的符号化传播形式加大此种效应,如配套性的书籍、图片介绍,光盘播放。

(五)可望中的人际相传。旅游者完成一次旅游行为之后,总有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和评价,包括对其中的非遗在内,当然,这种印象与评价会表现出个体感受下的差异性。如果从正面的理解作推断,游客一旦对某一民族地区非遗对象表现出很强喜好之情并产生强烈欣赏、购买收藏行为,他就有可能将之推介于他认定的合适对象。这种推介会形成连锁性的人际传播,传播方式有符号化的网络自媒体传播、电话推介传播或面对面实物评介传播等,从而能给民族地区的非遗带来广告效应,且是低成本或零投入的广告。上述人际相传具有可能性,也是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人们的一种心理可望,而要将可望变为极大的现实效益,民族地区非遗样态自身应具有让他人认可与接受的独特魅力。我们希望这种旅游方式下的传播形态能得以优质和良性扩展,因为它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与对外影响更具自觉意识和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余论

上一篇:初中语文《春》优秀教案设计下一篇:只是四块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