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2024-05-09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精选8篇)

篇1: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作者:曹瑞青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5期

[摘要]在课程改革和新兴理论的推动下,关于外语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研究已初具势头。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对外语教师的培养教育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围绕以高校外语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研究势在必行。文章从加强对外语教师培养教育与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出发,对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的培养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如何提升其素质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

[作者简介]曹瑞青(1958-),女,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翻译。(内蒙古赤峰02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培养策略研究”的科研成果。(课题编号:NGZG0619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8-0139-02

在课程改革和新兴理论的推动下,外语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研究已初具势头。其特点是从建构主义认识论视角重新审视教学性质、教师知识和教师学习等概念,并以外语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师教育、教师决策、教师个人知识和教师学习与发展的实证性研究。研究教师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化的培养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外语教师的知识、教学性质、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探讨如何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的培养教育,使之成为好老师,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迎接外语教育的新形式、新标准、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对外语教师的培养、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对外语教师的培训。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和资金的匮乏,外语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因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思想落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陈旧。第二,缺乏对外语教师教学的研究,而“教学研究是关乎教师学术生命和保证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外语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薄弱环节”。缺乏对外语教学质量与教师研究能力关系的研究。第三,缺乏对外语教师个人实践、专业发展的研究,即如何发挥外语教师的职业专长,使其专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以追求外语教师个性化自我发展的最大效益。第四,缺乏对新时期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及教学模式等对学生学习成长进步之影响的研究。在这些问题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外语教师教育理念认识的差距。

二、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培养与发展的必要性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人才的培养与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密切的关系。人才,包括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两者的关键内容与活动就是外语教育。外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外语教师自身的职业生存,而且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外语教师的培养教育紧跟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资源、资金的相对匮乏,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这些院校中,不仅绝大多数教师是土生土长的,而且这些教师工作后出去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相对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要少得多。这些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并影响到当地的外语教育,影响到未来人才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地区的民族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以高校外语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培养教育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势在必行。这既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外语高等教育的一个目标,同时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教育的学科建设也有积极的意义。

外语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研究势头是随着普通教师的教育研究热潮而出现的。第一,它是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课程改革是引起和深化教师教育培养与发展研究的重要原因。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如20世纪80年代的交际课程使人们反思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应运而生了一批应用语言学家,如J.Richards,H.J.Widdows等。第二,教师的专业化运动推动了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首先开展了教师专业化运动。他们从自身开始寻求如何加强从业者的素质,提高从业者的自主性,并促进其专业发展。而且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课题,如什么是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提供何种经验才能使教师拥有这种素质,如何使教师自主成长,不断发展其职业专长,等等,并由此推动了教师培养教育与发展研究的蓬勃发展。第三,新兴社科理论的影响。教师教育培养研究是在各种新兴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下出现的,如建构主义对知识传授型的教师教育形成了挑战;信息加工理论引起了对教师思维过程的对比等。第四,它也是社会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不断地对高校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离不开教师的学习与培养。教师只有形成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才能产生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终身学习的今天,高校教师要培养引导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自己就应该首先具备终身发展的自觉性。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做新型的英语教师。所谓新型的英语教师,就是教师不仅要拥有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学专业知识、教育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研究能力,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What to teach”“How to teach”,还要懂得“Why to teach”。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它要求英语教师无论在教学

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方面都要接受挑战。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果能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并将其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来研究,那么,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无疑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应该把反思性教学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查验证、拟定行动策略。同样,反思性教学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在反思“为什么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低,阅读速度慢”时,我们就会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只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些词汇、语法等知识,而忽视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但这种经验式的判断还只是研究的起点,不是真正的研究。分析原因或提出原因假设都应该有理论依据或是调查证据,只有理性地找出症结之后,才能进一步对症下药,找出问题所在。这样以研究来解决问题,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因此,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反思性教学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只有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才能获得教师个性化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

2.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建立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为双重目标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的个性化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教育、职业培训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关乎学术生命和保证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外语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薄弱环节。”要关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象的问题研究,把“培训”做成集教、学、研、思、辩、行为一体的“教育”和“发展”过程,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研相益、授人以渔、终生学习”的效果。培训形式可灵活多样,方法可采用观摩法、反思法、合作法、任务法、体验法、访谈法和研讨法等。就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而言,我们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安排学科带头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传授教学经验。第二,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写教学日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开展各类英语教学竞赛、教案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等一系列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以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第三,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开展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提高学术水平。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进修与培训,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在职或定向等途径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课程,提高学历层次与知识层次,同时也可以利用教师网络这一平台,运用远程教育的手段,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开展地区资源优势互补,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3.反思教师的从业素质,反思教师的人才观,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师生关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大学教师一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比较重视,而对师生关系的情感因素重视不够,这使得语言知识成为师生关系的唯一纽带。这表现在缺乏对学生必要的了解和沟通,忽视学生的需求,忽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等。这势必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尽管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常常以掌握书本知识内容为目的,结果课堂教学常常陷入一种毫无生气的状态。调查表明,现行高校的师生关系普遍为放任型,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师资的相对匮乏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更是普遍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激发和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增强学习的原动力、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情感素质,通过情感教学实现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新时期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角色,建立开放、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只有这样,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研、科研能力这一保证教学效益,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关乎教师学术生命、职业生存前景的问题,才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刘学惠.国外“教师思想研究”评价[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2]赵爱芳.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J].洛阳工业学院学报,2001(4).[3]张思永,冯媛.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的思考[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6

(11).[4]戴曼纯,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2).[5]赵家骐.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创建学习型城市[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6]王伯康,周耀威.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J].高师教育研究,2001(1).[7]Richards,J.C.and 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篇2: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研讨会

包天仁,现为通化师范学院院长、教授,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创立者,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中国分会会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 单词教学

●教师:鲍教授认为,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音优先的原则,必须发音准确。教师自己先要模仿原音,在熟练的基础上再反复给学生教,遇到多音节单词分解开读,由慢到快。●学生:学生对单词的掌握要“死去活来”,即学生对单词 必须先死记再灵活应用。句子及课文教学

全英式英语教学不可取,要有适当的汉语及翻译,所以在考试出题时一定要设计翻译题。教学方式

实施学校倡导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不能废弃其他教学方式。听说课

1.在听力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的备学生,备

听力内容,在备课的同时,可通过对课本上“听”的活动进行整合和改编,减少学生听的难度,在听前给学生布置听的任务,明确听的目的,学生听起来就会主动。2.听的目的是说,听完之后,学生不仅要说出听到的内容,还要会举一反三,说出与之有联系的内容。阅读课

1.让学生有读的动机:选择阅读内容要有趣、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的阅读口味,读前恰当设计几个小问题。

2.交给学生读的方法:比如浏览,扫描题目,找主题句,抓大意、找细节等,各种技巧的安排要循序渐进,多数技巧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醒,不断示范引导才会逐渐被学生掌握。3.循序渐进,不要急躁: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

4.精心设计问题:首先,问题要有层次,有非常简单的表层问题,在文章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答案,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地成就感。其次,也有稍微隐蔽一点地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文本表面意思之后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最后经过学生的思维发散才能得到答案。写作课

1.通过“读”来巩固“写”,让学生在认读句子的同时,找出主要单词和句子,从而进行描述与表达。

篇3: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合作市地处甘南高原北部,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该市藏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左右,对藏族地区的英语基础教育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该市共有四所初级中学,因此本研究就针对这四所中学的英语老师展开了问卷调查。

2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描述

2.1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的年龄一半以上都在20~30岁之间,由此对应的教龄也就相对来说较短,青年新教师虽然比较容易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有利于课堂教学,但往往经验不足,教学阅历不够丰富,专业水平达不到。

从民族成分看,该市57%的英语教师都是藏族,26%的回族,这跟当地的民族分布基本吻合。由于藏族学生居多,藏族老师的教学往往更受学生的欢迎。

从学历层次看,53%的中学英语教师是大专学历,41%是本科学历,但需要注意的是,仍然有6%的教师是中专学历,并且研究生学历的无一人。

2.2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在对教师未来发展计划的调查中,只有12.3%的英语教师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40.2%的英语教师有打算却没有具体计划,22.6%的英语教师听学校或领导的安排,20.6%的英语教师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4.3%的英语教师认为不需要专业发展。虽然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认为应该进行专业发展,但只有少数教师考虑过这个问题。

2.3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用全英文组织教学的选项上,50.3%的教师选择了比较难,38.7%的教师选择了有点难度,而只有4.6%的教师认为一点难度都没有,还有6.4%的教师认为太难无法胜任。

在体态语言的运用上,76.2%的教师选择了偶尔会,而20.3%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会,只有极少数教师选择了从不会或不知道。这表明该市中学英语教师还是能很好地运用体态语言的。

2.4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需更新的知识

目前合作市中学英语的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普遍偏低,很少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软件编写教案、处理成绩和利用网络查找知识,且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能够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究其原因除了当地英语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十分有限以外,当地教育经费不足,对多媒体硬件设施的投入过少也是间接的原因。

在问其认为自己在英语教学上最需要发展的方面时,48.6%的教师选择了教育教学能力,27.6%的教师选择了英语语言能力,15.3%的教师选择了多媒体运用技术,剩下的8.5%的教师选择了沟通交往能力。

2.5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比一般心理学意义上的愿意、喜欢、向往态度有更深的意义和更高的境界,这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它是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对如何认识英语教师这份工作时,有54.4%的英语教师认为是一份应该认真完成的工作,有31.3%的英语教师认为是实现人生价值,并值得毕生追求的事业。

本调查还对英语教师的成就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令笔者诧异:多达63.5%的英语教师认为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由此可见,该市英语教师的成就感很低,多数教师都认为学生不喜欢上英语课。该市的英语教师们在工作中无法获得强烈地工作满意感,这无疑是阻碍英语教师们的专业发展的。

2.6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当地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尽管政府加大力度发展教育,仍很难改变现状,该市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困难重重。从调查中,在被问及您认为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时,43.2%的教师选择了缺少政府支持,22.1%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大,20.3%的教师认为是家庭负担重,10.2%的教师认为英文学科不受重视。

在对目前的英语教师培训进修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时,30.2%的教师认为内容不实用,29.3%的教师认为没有培训进修机会,23.75%的教师认为对实际教学帮助不大,10.2%的教师选择了实际安排不合理。

3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成因分析及策略建议

3.1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成因分析

(1)人才的缺乏与流失。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得出,该市的中学英语教师人数较少,年龄偏低,教龄短,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学历普遍偏低,相应的职称也达不到。并且因为该市地处偏远地区,经济水平较低,造成了“请不来老师也留不住老师”的状况。

(2)藏、汉、英三语教学困难重重。我们已经知道,该市的中学英语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藏族教师,而在该市的中学生中,也有三分之二的藏族学生。由于很多藏族学生在进入初中前从未接触过英语,有些可能连汉语还说不好,这就对英语教师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专业知识欠缺和技能水平较低。对于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需要掌握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牢固的专业功底,还要掌握各种教学技能,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不间断地学习进取。而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尚欠缺,技能水平也达不到,综合能力较低。

(4)计算机水平较低。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在当今社会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但是,由于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学校里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较低,学校连基本的教室和校舍都达不到硬件要求标准,更谈不上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5)较高的工作愿望但较低的成就感。该市的中学英语教师在工作上还是兢兢业业,一心做好本职工作的,也有自身专业发展的愿望,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给予了较低的反馈,多数学生对学习英语并没有较大的兴趣,这就极大地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尤其是新上任的青年教师。

(6)缺少政府支持,培训进修无实用价值。由于资金的缺乏,往往政府也是有心无力,选择了培训进修的途径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教师们花费了时间、精力却没有学习到真正对教学有利的知识,从而对培训进修也就慢慢失去了愿望和热情。

3.2 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修。政府需要继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为合作市中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此外,要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修。还应进行适当的民族教育,加深对当地文化的理解。

(2)采取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保障教师地位、待遇、津贴补助等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规定,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政府采取政策吸引优秀的人才来本市任教,要让教师们工作得安心,就得保障教师们的合法权益。

(3)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分班教学。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班教学。可分为藏语班和汉语班,同时配备相应民族的英语教师,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学习成绩差距过大和基础高低不同的特点,可以开展针对性地教学,也不会耽误教学进度。

(4)加大全市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在教师专业发展机构中引进竞争机制,形成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使教师能够同时采取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全市中学英语教学共享教学资源,交流经验,组织相互听课学习,组织教学竞赛。

4 小结

笔者希望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唤起人们特别是藏区人民对中学英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优秀英语教育人才的吸引力,使更多具备专业化知识和能力的教师积极投入到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中来。提高该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形成专业精神,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锻炼自己,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饶从满,杨秀玉,邓涛.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4: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关键词:广西边境地区;学校民族体育;现状;对策

学校体育是体育中最基础的体育部分,它起着培养体育兴趣、体育认知和发展终身体育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也应该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堂上了解体育知识,进行了体育活动,用优秀的体育文化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广西边境地区学校体育还是呈现出很大的弱势,这是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一、广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1.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注重文化,忽视体育活动。长期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衡量指标的教育水平也备受关注。这些年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标准和政府与社会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特色體育项目不但没有蓬勃发展,倒是逐渐消失。导致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校基本没有正常开展体育活动。

2.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师资缺乏 ,教学无创新

(1)体育教师配备不足,教学无创新。学校体育师资短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师资力量更弱,许多农村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专职的体育教师任务繁重,教学疲于应付,教学也会优先选择国家测试的体育项目教学,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研究教学,而专职体育老师由于地区组织培训民族体育项目的缺少和学校培训经费倾斜文化科目的原因,外出学习机会少之又少。

(2)无文件和措施出台保护体育教师工作,执行任务畏首畏尾。体育老师工作辛苦且风险高,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地方环境恶劣,课堂上容易出事故,在国家没有出台学校学生意外事故明确担责文件和校园内体育锻炼安全保险购买措施,使很多体育老师在教授运动技能时,畏首畏尾,不教难度大,不粘危险技术。怕担责的心态往往导致教学创新力度不够 。

3.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学校体育项目设施建设不足

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项目设施的建设关注不够,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着办学方向偏斜、教育经费投入羞涩。目前边境地区学校里,很多学校的体育项目器材和场地设施严重缺乏,上课场地拥挤,遮风挡雨的室内场地更是寥寥无几,体育课经常太阳出来上室外课,高温刮风下雨天气室内自习课已经是一种常态,课堂的走向根本没有办法按照教学计划。而对于广大乡村,特别是边境县市的农村,传统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明显不足。

4.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育比赛交流机会少、且水平不高

由于边境地区,政府对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投入的力度不够,资金的缺乏使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发展,在学校体育活动中采取了能省就不办,能呆学校的就不要出门的态度,很少举办学校之间的比赛,而比赛也往往是小范围的,比如仅限市区,而农村的孩子根本有机会上来比赛。

二、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学校体育的改变及对策

1.及时关注、督促落实新政策

国家开始重视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这些年来实施“科教兴边”计划,使许多人都充分意识到了体育的重要功能。然而,在学校体育方面,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的监督和奖惩力度不够,很多学校只是把文件内容往横幅上挂,快乐体育也只是运动场墙上的标语,并没有真正起到国家文件的作用,所以政府应该组织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宣传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真正体现体育的功能,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到对学校的考评及教师的评聘工作中,并作为重要指标大力执行,拿出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样学校体育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才能真正上得去。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尽快出台文件保护体育教师

(1)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①高中学校努力为体育院校输送新生,搞好体育师资储备。②对于在职骨干体育老师,加大对体育教师外出培训经费的倾斜,提供广阔体育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

(2)要尽快制定一系列文件关于学生出意外事故后,明确家庭、学校、社会、教师担责,避免出现责任担当中家庭推学校、学校推教师的社会现象。同时尽快出台校园内体育锻炼安全保险购买措施,保护体育教师的权利。

3.进一步加大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要全面推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尤其加大那些边远、贫困的边境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在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上多建设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场地设施,争取学校体育与本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体育发展相吻合并协调发展。

4.结合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打造学校特色体育,提升体育交流水平

学校要注重体育,借助体育提升本边境地区文化软实力,因此,广西应该充分抓住自己面向北部湾,毗邻东南亚诸国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凭借自身的特殊区位优势,借助自身拥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资源与体育文化资源,打造本地区特色体育,比如崇左市宁明县,学校与体育部门相互合作,结合本县花山环境资源,创作了花山拳和玛拐舞,天等县的打榔舞等都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增进了边境地区之间的交流,推进本地区少数民族的体育交往活动,提高了本地区在周边国家的声望,提高了边境地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边境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风情,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有关部门和体育教师相互合作,积极挖掘、认真整理,它将极大的丰富我们的体育游戏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打造特色体育,办特色学校。

边疆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项长远而又对学生起到重要影响的工作,边疆地区的体育教师,我们更应该从自我出发,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边境地区学校体育得到顺利发展,为边疆体育促进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5: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3.1 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推进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是为了有效地改善教与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多数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满堂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有的教师平时对多媒体技术研究较少,在优秀课评比、示范课时,被动地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将计算机搬进课堂进行一些“整合性”的演示,而且多数也是语言点的多媒体演示,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教学行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教学理念没有完全转变,只是花架子,只有教师在课堂尽量多的讲授,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最低,这部分教师认为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既费精力又费时,上课时教师可以不顾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按照自己事先备好的教案上,是教师最易实施的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的更新,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已由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逐渐演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设计者转变。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是双向互动,开展协作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提供了理想的教学平台。比如说,教师事先准备好讲授的材料,以多媒体方式将之呈现出来,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等手段来进行课程设计,既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的探究学习,以帮助、指导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建构。

3.2 重新构建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对知识拥有程度的意识和对自身发展的态度决定了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水平。网络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核心知识和技能: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流技能、专业知识、教学推理与决策技能、环境知识。为顺利实施的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教师要补充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技能。具有通识性教学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掌握学科教学理论,包括语言学习理论、外语学习理论、教学法理论等。了解有西方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会教学反思、合作与探究。具有教学技巧、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等。

3.3 夯实信息技术基础,提高英语教师素养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其目的就是优化英语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目标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解在信息时代中信息的意义,具有比较全面的、高层次的信息的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等等,还要有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同时,具备一定的课件制作能力,了解课件制作流程,掌握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和一些相关创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地完成高质量课件的制作;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进行知识的“充电”,通过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增强自身信息素养,或通过网络进行自我学习以及与同行或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来满足专业、自身以及学生三方面信息的需求变化;英语教师还要创新教学评价,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科学研究,及时跟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的教育科学,深入研究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避免滥用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

3.4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发展环境

学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发展环境,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支持系统,为广大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想空间。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各学校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师教育文化。此外,教师要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友善的相处,学校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和鼓励教师发展的政策,互动的师生交流和相互理解等,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尽力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学校应该在满足教师的正当需求、构建和谐发展环境。比如:创造条件,让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对于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学校要尽力为教师提供一个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环境,为他们专注于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4 结语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社会的教师不再只是传统的教书匠,而是不断地向教研型发展。全新的教育需要全新的教师队伍,只有掌握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浑厚文化底蕴、丰富专业知识、高超专业技能且终身发展的专业化教师才能成为全新教育的生力军,基础教育改革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94,288.

篇6: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学校 书法艺术 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67-02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魁宝,并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魅力。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通过相关专业对学生实施书法教育,培养中职学生书写技能和书法艺术欣赏能力,能够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书法艺术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书法课堂教学研究,应该以书法艺术市场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导向,开展书法艺术社会实践,把书法艺术的知识与技艺应用到创业与就业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加强书法基本功的规范化教学

应该说,书法艺术入门容易,提高难。中国历代学书者成千上万,成就者却凤毛麟角,出类拔萃者就那么几十个人。由于中小学书法教育从2013年秋季才开始引入课堂,并因书法师资奇缺,民族地区大部分中小学校都不具备开课条件,故中职学生的书法基础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为此,要求书法教师本身要有扎实的书法技法、较高的书法艺术欣赏水平和一定的书学理论,能从古今众多名帖名碑中合理选择推荐给学生临摹,避免学生走弯路,使学生学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一些著名书家的学书体会中得知,学书以楷书起步,并选欧体或颜体其中之一为好。颜体可选《勤礼碑》,该帖是伟大书法家颜真卿晚年的作品,其字体结构端庄精密,雄迈清整,气势磅礴。欧体可选《九成宫》字帖,欧体书风以险、劲、拔、峻为特征,用笔干脆、挺拔,银勾铁画,较容易入门。初期学书要强调笔法、结构、力度三要素,而待学生学楷书有一定功底,达到意临、背临阶段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行书。学行书自然要从王義之的《兰亭序》入手,以二王为本,再兼学历代的名帖,如赵孟颜的《洛神赋》等。与此同时,把历代的行书名帖乃至当代书法家的重要作品都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书法欣赏,包括用笔、用墨、章法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为今后进行书法创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以书法艺术市场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导向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以及个人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书画作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无疑对书法艺术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就南疆边陲靖西市而言,民族绣球、蜡染、壮锦、根雕、春联等民族工艺品均与书法艺术有关,而且是纯手工制作,计算机汉字是无法替代的。书法艺术市场已逐步成为民族区域文化艺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因此,我们应更好地挖掘、发挥书法艺术的育人功能,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了解书法艺术市场的经济潜力,从而进行书法艺术市场系列新产品的开发,引导他们通过书法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形成能够实现就业、创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这样,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并围绕职业活动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实施考核,使学生不仅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创业、就业时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三、改革书法艺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应建立以职业技能为中心,以实用为目的的新教学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民族地区中职书法艺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在素质教育或美育教育基础上,更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更侧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为学生就业服务。长期以来,书法教育大多集中于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职学校书法艺术教学开展较少,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规范学生书写方法,具备一定的书法审美能力,其书法课多为传统性质的书法练习课程。如果中职学校书法教学还停留于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层次,那么就显得没有实用价值和意义了。中职书法课堂教学在强调书法技法的基础上,更要着力于作品的创作,学会用名帖集字创作方法或直接创作。为此,教师必须把章法与创作的原则与要素授予学生,并要求学生学会装裱。如此,学生走出校门才能实施创业或就业。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正加大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先后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举办翰墨薪传全国书法教师培训班。从培训教材看,中小学书法教育主要侧重硬笔、毛笔楷书的规范书写方法。对许多中职书法教材而言,因编者水平有限,内容不尽人意,以此作中职书法教材会误人子弟。为此,作为书法教师,对中职三年的书法教学要有一个全新的规划,合理组织教材,既要强调书法基本功,又要突出书法的艺术创作。当然,没有书法技艺和一定的书学理论,书法创作便无从谈起,那是一种无根之源。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书法艺术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应以书法欣赏和评析为主导,列举各种书体在书法作品、民族工艺品设计中具体运用的大量实例,剖析实例中的设计方法和基本思路,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书法艺术设计普遍性法则。市场需求中,不同场合,不同层次的人群,对书法作品的内容、要求、审美都有极大的反差。例如,生意人、开店铺、企业、公司挂牌开张,一般以红褐色底色为背景,字体以金粉榜书为好,以示吉利。内容有“财源旺盛”“生意兴隆”“大展宏图”等;机关、学校可用“厚德载物”“宁静致远”“天道酬勤”等。此类作品既可用宣纸创作,也可用金粉工艺创作。作品品式以橫式装相框为佳。选择字体用楷书或行楷较好,这样可显得庄重、肃穆。家庭新居落成、厅堂、书房等则以榜书楷书或行楷为主,品式选用橫式,内容有“鸿基福地”“百福具臻”“千祥云集”“祥云常驻”“室静蘭馨”“积健为雄”等此类用词均以贺词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往往都是书法爱好者,故在书体的选择上不宜用草书。由于书写榜书难度较大,学生学书时间短,书法技艺功底浅薄。自己书写水平不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集字法,从楷书或行书的字典中找出创作内容的字体,然后通过写真的方式,使字体扩大再转移至宣纸。这里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教师要把自己的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予学生,使之能逐步进行独立的书法作品创作。

四、开展书法艺术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力保证

社会实践应以培养学生社会综合素质为目标。学校可与壮锦厂、绣球制作坊、书画装裱店、广告公司等与书法艺术相关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性、实务性的见习或实习,为学生提供各种与工作环境实际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悟职业要求,逐步熟悉书法艺术在这些市场中的运用,并将所学书法艺术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学生入学之初,组织学生参观靖西壮锦厂、绣球制作坊、书画装裱店等相关的企业和铺面,让学生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书法艺术与这些行业的市场潜力。例如,靖西职校毕业生王杰同学的书画装裱店,远近闻名,生意越做越大,是在行业中的佼佼者。二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暑假期间,组织开展书法艺术市场调查;寒假期间,临近春节组织学生到社区和乡村集市开展书写春联便民服务活动。三是邀请成功的“创业之星”回校介绍经验,帮助初步具有书法艺术能力的在校生树立创业的意识和信心,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差距,为学习增添动力。通过开展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又能使学生认识书法艺术市场环境、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而锻炼他们立足社会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等综合能力。

总之,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书法艺术的教学应当站在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高度来研究,着眼于中职生未来就业、生存、发展,切实重视对中职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探索适合本地域中职学校发展的书法艺术教学道路,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傅阳栋.中职艺术设计专业书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DB/OL].www.doc88.com/p-678120421540.html

[2]黄永青.浅析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9)

篇7: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摘 要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在发生着不断的改变。只有对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教学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才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找到改善、提高和发展的途径。因此,本文对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标准,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民族地区 教学现状 教学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主,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由此可知,我国对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提高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了民族体育教育工作者甚至全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也成为了体育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都能正常的开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绝大部分学校均能较好的组织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而且所组织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也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而且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民族地区体育教学工作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调研和分析的过程中也同时发现民族地区体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工作虽能正常的组织开展,但是组织开展过程中的教学管理却不够规范。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缺乏制度化和科学性,以致教学活动的实施过于随意,教学效率不高,教学目标难以有效的完成。其次,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经费不足,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人均体育经费普遍偏低,体育教学设施简陋,体育器材缺乏,体育教学场地有限,成为了影响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最后,虽然民族地区正常的体育课程均能得以保证,但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却不甚理想,课余的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竞赛活动等均未得到重视,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相对其他地区的学生而言相对贫乏而单一。

二、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发展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逐步加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会对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笔者在总结多年的一线体育教学经验以及深入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不科学是造成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要想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工作。

要加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要从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体育教学的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以及体育教学环境的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完善组织管理制度,以改善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松散、落后的情况,保证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注意改善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建设

由于地域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较为封闭和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够理想,以致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建设无法满足现有的教学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隐患。要改变这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民族地区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建设工作,从制度、舆论以及经费等各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学校也要经体育物质基础建设的经费列入学校每年的经费预算,逐步改善体育教学所需的物质基础建设状况。其次,民族地区的学校要根据本校所处的环境、本校的现实情况,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体育教学物质资源,就地取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再次,要改善不理想的物质基础情况,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例如:与体育社团共建、争取体育部门或体育机构的对口支援等等。

(三)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工作应重视社会和家庭的参与

学校体育工作并不是学校一方的独立行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也不是学校一方即可决定的,而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要发展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就应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一体的人文学习环境。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注意加强针对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让教育工作者、社会相关人士以及学生家长共同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端正认识。其次,要注意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影响作用。在杜绝社会上的不良思想进入校园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入健康的社会体育理念,并将其融入日常学校体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专能.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方法多样性的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2] 胡娟.对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的思考—以吉首市矮寨中学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篇8: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doc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小学 英语教育

早在2001年和2002年秋,我国教育部连续两年出台文件,要求全国城市和县级以及乡镇级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英语的教学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火热开展,普及率大大增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开设英语课程,但是这些地区的英语教育基础差,英语教育资源缺乏,导致英语教育在这些地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和社会的期望值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全国范围来看,尽管我国基础教育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设备、师资等等都得到了大步改善,但是在西部一些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小学英语教育还不太乐观。

1、一是基础设施差,办学条件落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资金短缺。一些学校的教学楼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有些学校缺乏书桌凳子,有些学校缺少教科书。总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急需物资支援。

2、社会教育环境差

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相对比较古朴,学生放学后生活很单调,面对的人也基本上是身边的熟人,而且身边的长辈知识水平相当有限。所以学生出了学校,很难在校外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也很少,社会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3、家庭教育环境差

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普遍缺少文化氛围,父母的教育水平也很低,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得到知识教育。好多家长长年生活在边远山区,思想相当狭隘,眼光短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4、学生基础差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相当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师资、信息、思想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地区的学生基础很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低。

5、师资力量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工资待遇差。好多有能力的老师不愿意去这些地方工作,这体现在:一方面,学校的教师人数少,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两个教师;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师的技能水平也相对较低。好多英语老师都是由非专业的“半道出山”的教师单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完善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普遍落后,特别是英语教育这一块,受到的限制十分多,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应尽义务。

1、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很大层面上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改善教育质量,先从教师优化开始。首先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教学意识培养,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感,使得教师一心一意的投入教育事业上,不断进取。其次是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坚决取消老师跨学科代课的现象。加大英语专业教师的人才引进,补充英语教师缺乏的薄弱环节。

2、科学设置教学课程

小学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偏科现象严重,好多学校只设置要求考试的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这一状况长期存在。由于英语专业师资缺乏,英语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甚至不安排施教。根据人体的活动规律,语言学习最好是安排在上午,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事情,但是却是科学设置课程所要考虑到的。总之,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指导,合理安排,以最大的满足教学需求,促进教学效果,培养全面、优秀人才。

3、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学习环境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经费有限。一方面国家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学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优化资金利用,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如开办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英语教学环境,培养英语教学的文化氛围。比如,开设英语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多参与英语听说读写中去。给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予以鼓励,重点帮助英语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全面提升英语的整体水平。

4、明确教学目标,夯实英语教育基础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小学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这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所有学科都应为这个目标服务。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一门语言,还应该放眼未来,促进学生与世界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因而,应当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杜绝高分低能的学生再次出现。吸取经验,充分认识到把高分追求与具体能力培养割裂开来的做法不利于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可谓与日俱增。为了拉近少数民族地区和世界的距离,小学英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扎实实推进英語素质教育,着力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少数民族边远山区中小学的英语基础教育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家尤,我省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1期

[2]王家和,王幼梅,黔东南小学英语教育生态调查与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0.8

[3]何兴福,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07.11

[4]赵丽丽,朱亚星,论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外语教学研究,2009.9

[5]刘林琳,延边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上一篇:我国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下一篇: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