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

2024-05-08

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共9篇)

篇1: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

汉民族中庸思想对语言的影响

中庸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着世代的传承演化为一种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对中国人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庸和谐文化心理表现为同异有度心理和均衡对称心理两种。这两种心理对汉语表达的影响表现在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两个层面。同异有度表现为语表形式的求同和求异两类;均衡对称心理表现为语表形式和语表意义的均衡,它制导的修辞现象有对偶、回环、对比、避讳、矛盾等表达形式。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影响下的汉语表达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即表现为均衡美、参差美、均衡美、含蓄美、灵动美、音乐美。

一、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表达的影响

中庸和谐文化心理与汉语表达两个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按照逻辑就应该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两个方面。但是,由于语言研究本位的限制,我们这里仅谈一个方面。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的两种表现形式:同异有度心理和均衡对称心理,分析了这两种心理对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原则、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以及书法艺术等方面的影响。按照逻辑,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中国人的行为存在深刻影响,也极有可能对汉语表达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而且同样也是深刻的。本章将搜集语料证明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表达存在深刻影响,并揭示其影响的具体形式。

(一)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语言观的影响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是存在于全体民众心灵深处的一种深层的心理结构,它对语言的影响是内在的、根本的、深远的,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那样:心理机制一般是隐蔽的,而选择的结果则是外显的。因此,通过一定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表达特点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民族的自理观念,这些民族的心理观念又对语言表达现象的阐释提供最为有力的依据。汉语表达的特征蕴含了汉民族多种心理因素,对这些心理因素的分析将使我们找到汉语表达特征产生的深层根源。受儒家文化特别是中庸思想的长期的浸染,追求言语表达上的中庸和谐成为汉语表达的一大特色。追求言语和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我们能读到关于言语和谐的观点,如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和谐观,说明汉民族重视和追求言语的和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在言语和谐观上有自己的独到的主张)中庸和谐。客观地讲,实现言语表达和谐的手段有很多种,中庸之道仅是实现语言和谐的一种手段。和谐的效果和辨证的手段是汉语语言观的核心。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影响下的语言观具体涉及到汉语表达的语形、语音、语意和意境等层面"语形上追求整齐和参差的对立统一;语音上追求轻重缓急、高低抑扬的适切;语意表达上讲究显隐适度合题切境;意境传达上追求意与境合、意境相生。

(二)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在汉语表达中的体现

一个民族的语言观直接决定着该民族语言表达特点。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的语言观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必然在汉语表达上有突出的显现。下面我们就从汉语表达的语料中选取实例,对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的存在和影响进行深入地分析。

(1)同异有度心理在汉语表达中的体现

一个民族内心深处认同的文化心理对该民族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时刻起着影响作用。同异有度心理作为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的一种,它不仅对中国的建筑、书法、音乐、绘画等艺术产生影响,而且对汉语表达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异有度心理在汉语表达上表现为,说写者为追求和谐的言语状态有意地调动语言因素(形式和意义诸因素)而构建出形式上同异参差的言语作品。

(2)均衡对称心理在汉语表达中的体现

培根说:绝妙的美都显示出奇异的均衡关系。这里所谈的均衡属于形式上的一种对称关系,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均衡对称心理不仅对汉民族的建筑、音乐、书法、美术产生影响,而且对汉语表达同样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均衡对称的图形与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相吻合,所以,汉民族特别钟情于言语表达形式上的均衡对称。均衡对称的言语表达形式,是指说写者基于均衡对称心理有意调用或字数相等,或语音相对的词或句子,构成形式上整齐相称的言语作品。

总之,中庸和谐文化心理表现为同异有度心理和均衡对称心理,这两种心理分别在汉语表达的语型、语意、意境等层面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古今传承,这一点古今大量的语言事实都可证明。其中,同异有度心理主要语形上有所体现,呈现为显性特征;而均衡对称心理则语形、语意、意境三个方面都有体现,语型方面呈现为显性特征,后两者则表现为隐性特征。也是由于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的存在,让独具特色的汉语表达更加精彩纷呈。

篇2: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

by高二16班

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的魅力越来越大,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快捷,便利以及庞大的共享资源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首先就是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让人目不暇接。这种缺乏文化底蕴却充满着活力和创新活力的新语言在受到年轻人极度欢迎的同时,也要经受越来越多的人的挑战,而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语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现象

“555”“MM”“LZ”面对这样一些莫名奇妙的奇怪组合,你有何反应呢?实际上,这些特殊的字的组合正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使用,甚至,在网 络的大环境里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各大中小院校里,我们随处可以听见“恐龙”“青蛙”“灌水”“BF(男朋友)”等这样的网络语言,有的把它们当成口头禅,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言,在作文中使用。首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也把网络语言的研究提到日程中,这些充斥着让人似懂非懂的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正规汉字,尤其是各种表情符号,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推崇,网络语言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实际上,中国的互联网真正兴起也不过是最近十年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十年里网络语言的产生速度和流传广度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它不就改变了广大网民的网络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日益影响着现实生活,甚至走进报刊杂志这些与人们生活时时相关的传播渠成一种极具特色的语言现象。

二·网络语言是否是一种文化?

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固然有一定的创造力,但这只针对部分人而言的,网语对一些不经常接触网络的人来说无异于“天语”。一种语言写出来如果让大部分人看不懂,影响了沟通,也就失去了它作为语言的意义。而网络语言现象越来越火热,甚至走入平面媒体,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网语是否是一个文化呢?还只是一种短暂性的语言现象。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这个角度看,网络语言是网络发展的体现。对中国而言,网络的普及几乎是与经济发展同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的经济的发展迅速,带动了整个社会形态偏向于一种快节奏,快思维的模式,这也波及到变化相对缓慢的文化事业上。中国文化自古就讲究底蕴和内涵,追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经济大潮中应运而上的网络语言却彻底颠覆了这种观念。网语中大多存在不规范的简体字,或用字母简称某个词语等,有失规范,缺乏语言特征,更别谈有什么文化底蕴了。而一种文化之所以称之为文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承性,中国文化尤为如此。网络语言的更新速度相当快,很多昨天

看着很时尚的网语,几天之后可能就是明日黄花了。从这个角度看,网络语言只能是伴随互联网产生的附属物,适用范围也有很大局限性,在传承性上也较为单薄。因此,网络语言只能称之为语言现象,还不能独立称之为一种语言文化。对中国而言网络的普及几乎是与经济发展大潮同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这带动了整个社会形态偏向于一种快节奏,快思维的模式,这也波及到变化相对缓慢的文化事业上。中国文化自古讲究底蕴和内涵,追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背景下产生的网络语言似乎彻底颠覆了这种观念。王雨中大多存在不规范的简体字,替代字,或用字母简称某个词语等现象比比皆是。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网络语言的规范性更让人担忧,这种信心语言不久就缺乏语言特征,更没什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言了。因此,从纯粹的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只能是伴随着互联网产生的附属物,对网络有极强的依赖性,只能称之为一种语言想象,还不能称之为独立的语言文化。换个角度看,而把握着社会命脉的精英阶层通常是不屑于网络语言的运用和追捧的。目 三·如何对待网络语言现象呢?

自古以来,每一样新生事物的产生总会伴随着社会对其的争议和评判,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网络语言在中国产生后,尤其是近两年,由于网络在中国的普及,网民群落的不断壮大,网络语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的深入,对网络语言的讨论甚至说争论就一直存在着。虽然网络的快捷和强大的知识共享功能带给了人们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可以说存在的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品位低、粗俗化。网上存在大量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不守口德,随意漫骂和****扰者有之;说粗话、脏话,粗俗下流者有之,也就是网络语言的粗俗化现象。甚至,有些孩子的作文中居然出现了这样的话酱紫的拉,TMD,泥的BT说!偶分特(昏到)你死乐”。这不能不另人担忧。既然网络语言上还不能归结为一种文化,而只能成为一种语言现象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呢?现在社会通行的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民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果,“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新世纪的最先锋的生活和语言活力。当代汉语的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异,顺之者昌。”(《“网络语言”代表世纪语言发展的方向》)甚至大声疾呼“网络语言”代表21世纪语言发展的方向。他们认为人的语言总是经历了一种更替过程,包括汉语也总是接收一些新的外来语,创造一些新的词,同时也在淘汰一些繁琐的文字。

篇3: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

有人说过,“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作为标志性的新产物出现。从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伊始, 它就像襁褓中的婴孩一样,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巨大关注。最初,互联网仅仅运用在军事领域中,程序复杂,不为大众所关注。仅仅过了20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也开始接触这一高新科技,此后,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特征,1995年只有7213户,2000年达902万户,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己达到8.5亿。

随着互联网应用逐渐走向多元化,网络媒体的出现,网络语言也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领域。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使得传统媒体面临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不论从形式上、传播媒介上,还是语言表达上,传统新闻都受到了网络新闻的影响。

二、网络语言与新闻语言的特点

(一)网络语言的内容、形式与特点

语言的本质就是一种符号,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内,网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它依靠不断增多的网民为载体,在这种网络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实力。当这种实力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发现,网络语言开始从网上流行至网下,进入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

那什么是网络语言?显然,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相关和在线流通的语言,它是一种网络运用中产生的语言文字、图像、符号,是在网络交往互动中,网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网民用来表达他们网络情感和网民生活哲理的语言。

网络发展快,其语言也发展迅速,数以亿计的网民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词汇和说法产生,从而造就了网络语言短暂的生命周期。在日常网络交流中,从内容上看,这些网络语言有这么几类,一是表示称谓的,如表1。

二是表示某种特定情绪,这种网络语言大多以表情符号等非语言符号体系居多,例如:

此外,还有一类是表示具有某些特定意义的词语或者句子,这一类词语或者句子通常是由于一定的社会事件出现引起的,通过网络为大众提供的聊天室、BBS等交流方式派生出来的,继而开始流行,拥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因此在传统媒体中也得到了一些认可,频频在新闻语言中崭露头角,流行范围比较广,但同时也备受争议。例如;

从形式上看,网络语言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首先是缩略语形式。网络语言的缩略包括中文拼音的缩略,英文单词的缩略。例如YOU缩写为U,ARE缩写为R,PL是漂亮的缩写,MS是貌似的缩写等等。但在中文缩略词中,不文明、不规范的脏话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其次是谐音词。主要包括数字谐音和汉语谐音。这些谐音类词语的出现,一部分是由于输入错误产生的,一部分是人为有意识去篡改意义产生的,一部分是由于方言发音产生的谐音,一部分是由于外来词的汉字注音产生的谐音。比如 “油菜花”表示“有才华”,“楼主”被网民故意称为“楼猪”,日语中的“可爱”也被中文注音为“卡哇伊”,闽南地区的方言 “素”(意思表示为“是”)也受到网民们的高频率使用等等。

还有一种形式是非文字类的象形表义。有时网民不能通过文字直观地表现自己的表情动作,使用了一些符号、字母和数字组合来构成表情和动作的字符集合体。在之后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即时通讯工具开发商又逐渐创造出了一系列图像符号,代表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意义,深受网民们的喜欢,受到了更大的追捧,迅速在网络中流行开来。

网络语言的形式影响着网络语言的特点,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网络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简洁性

早期的网络以时间为收费基准,必须惜字如金,网络交际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信息的最大化;随着各种软件不断升级和改善,提高了网民们交流的效率,很多词组或者句子能通过各种软件进行快速输入。但网络语言的简洁也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致使有时出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甚至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这样的网络语言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应用,不为大众流行。

2. 创新性

相比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平台, 网民在这里有自由的发言权。当社会中出现某一种现象或者发生了具有一定探讨价值的事情,网民们很热衷于用各种形式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是那些在网络中被视为意见领袖的人所发表的言论,他们往往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更加容易引起共鸣,进而会被广泛地传播,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网络语言;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诞生较晚,我国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的求异心理和创新性都显得很突出。例如,在表达一种心情、某种态度时,他们往往不用形容词,反倒用起了动词,甚至是名词。如反对说“拍”,尴尬了说“汗”。而在这种创新中,网络语言沿着既书面化又非书面化两端发展。

3. 主观性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论是谐音类的缩略词,还是非文字的图像集,它们往往代表了网民们的某种情绪和态度。这些网络语言在一种程度上是网络参与人群鲜明个性的张扬。因此,相比于客观的事实叙述,网络语言更增添了一层主观性。

4. 粗俗性

网络是一个大熔炉,它汇聚了不同阶级、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在这个平台上,他们的表达随心随意,即兴而为,使得网络语言的公信度大打折扣;也有网民以匿名身份出现在聊天室里,借助这个平台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或者仇视,致使网络语言脏字遍地。

(二)新闻语言的特点

新闻语言是历经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化积淀下来的语言,来源于新闻经验,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简练性

新闻语言的目的是传播信息。新闻语言注重的是用具体简洁的词语和句子,将新闻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叙述准确恰当,传播有效新闻信息。而短而简练的语言更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好的反响。

2. 客观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决定了新闻语言是一种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与网络语言的主观性相比,新闻语言更加注重对客观事实的尊重,记录者必须以一个中立的身份去描述新闻事件本身,不能有言语的偏颇。

3. 准确性

新闻是报道客观事实所使用的语言,真实是新闻的本源,准确的报道对新闻来说至关重要,记者用语坚持“准确、 准确、再准确”。一方面,在概念上应该明确,判断准确,推断合理;另一方面,语言表意要明确,不能产生歧义,要合乎分寸,不能有偏差,要符合实际,更不能有虚假成分混杂。它给受众必须是一个准确的答案,不可模棱两可。

三、网络语言对新闻语言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流行的原因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逐渐使用网络语言,一些地方性的新闻媒体尤为突出。为何网络语言能够在传统媒体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首先,从信息传播方面来看,新闻信息的传播遵循信源、 信道、编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新闻信息的质量产生影响。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被冠以“第四媒体”的网络新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众的选择范围广了,自然就对传统媒体造成影响。而线下的受众群是在互联网下成长的一代, 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网络语言。传统媒体运用这些网络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拉近受众与媒体的距离,吸引受众目光,同时,能够帮助受众提高接受信息的效率。

其次,网络语言是由广大的网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而创造这些网络语言的网民中不乏有某些新闻事件的亲身参与者,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词汇或者句子,更能够生动形象地传达新闻事实,而传统媒体中能及时应用这些词汇,把网民们的激情和呼声传扬开来,更能形成信息联动和舆论强势。

(二)网络语言对新闻语言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下,新闻报道难免受到这些网络新词新语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有着鲜明时代色彩的、健康、积极向上的词语跃上了新闻的版面。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新闻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滥用现象,主要表现在:

1. 语言媚俗性

创造网络语言的受众群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错词怪字,甚至粗俗的语言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也影响了对民族语言纯洁性的继承。

2. 不完整性和模糊性

网络语言的流行有一个从网上至网下的过程,有范围限制。相比于网络语言,传统新闻语言语义更简单,拥有各个不同阶层的受众,从目不识丁的农民到文化程度水平较高的各界人士,受众群面广范围大。而网络兴起迟,能够对网络语言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群并不多,新闻报道中运用的流行词语时常会让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们找不到头绪,无法理解。

3. 失去鲜活性

网络语言具有一定时期的流行性,如果媒体在某一段时间内会频繁运用某些网络语言,容易使新闻语言失去鲜活性,导致受众出现视听疲劳。而在新闻中运用网络语言本意是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活力,为新闻语言注入新鲜血液。高频率的使用某些短语、句子,反而会使这种优势全失,沦为泛泛而谈的空洞报道。

4. 报道倾向主观

网络语言所传达的是经过受众思索后得到的意思表示, 而新闻一再强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因而网络语言的应用对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造成了威胁, 导致新闻报道重心向传达语用信息转移。例如,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F4大搜索》,它是一档新闻汇总类的节目,能给电视观众带来足够的资讯,主持人的风趣幽默,也赢得了很多的观众。这档栏目就经常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有时我们可以将这些网络词汇理解为它们为追求受众而使用的一种手段, 但是,过多的网络词语的运用也让新闻的主观意图更加明显。在有一期节目中,信息的栏目标题使用了诸如“雷人的电视剧”“最纠结”“宅男”等等当下较流行的网络词汇。电视剧拍得好坏,质量高低,不是一档栏目就可以说了算的,而像这样的网络词语使用,很明显是给这些所谓的质量不高的电视剧扣上了一个被评定好的主观判断,失去了新闻的客观性。

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

网络语言是网络传播的一个载体,发展时间的短暂决定了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仍然有待规范。在新闻媒体中使用网络语言,必须注意选择,不能滥用。

(一)新闻语言中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应遵循的原则

1. 平等原则

不论是新闻语言还是网络语言,归根到底它们都是一种言语交际。在网络虚拟世界,人们用各种昵称代替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很多网民并不能很好地遵循平等原则,把交谈的对方放在同等高度上进行对话,导致在网络中流行开来的网络语言很大一部分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果新闻语言不加选择的应用,某些网络新词新语很容易给受众带来嘲讽、贬低的消极影响。例如“农民工”一词的使用。报道中,记者虽然对这些千千万万的进城务工人员是持一种重视的态度,并且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报道让整个社会和国家能意识到他们的处境,但是,当我们在读到这类文章后,却又被不断充斥着“农民工”这三个字眼的文字所刺痛。这样一个网络新词,首先就让人感受到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不平等对待。

2. 表意明确原则

每个词语都应该表示一定的意义,承载一定的信息。表意明确原则是网络词语能让公众接受、站得住脚的前提条件。网络语言相对来说受众群并不是非常广泛,而传统媒体却有一批忠实且数量庞大的受众。在近几年来,新闻报道中时常听到关于“艳照门”“日记门”“兽兽门”“解说门”等跟“XX门”有关的新闻报道。事实上,最早的“门事件”来源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而之后在网络上,网民将发生具有重大影响力或者超强娱乐性的事件,取名为“XX门”,但此门非彼门。这一类“门事件”的出现和普遍来源于网络文化,在传统媒体的很多报道中却也得到频频使用,但很多读者或者观众并不知道这一事件的由来,往往就造成了表意不明确, 造成接受信息的不对称。

3. 不盲从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闻。许多新闻媒体为了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频频使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导致某一些词汇在某一个特定时期里在各种报纸、电视、广播中连续出现。虽然媒体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盲从的做法,使得新闻媒体的报道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反而达不到吸引受众的效果。例如,时下网络上最流行的一个词语———“给力”。不论是在纸质媒体中,还是电视广播中,“给力”一词漫天飞舞,甚至还有栏目直接以 “给力XX”来命名。单从这些名称上来看,就给人一种追逐潮流的嫌疑。网络语言的流行具有阶段性,假如某一天“给力” 不再“给力”时,该栏目还能“给力”么?新闻语言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才是立足的王道,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某些流行语言的应用就可以的。

(二)网络语言具体的规范方法

1. 确定规范的目的和标准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因此必须有利于交际。传统媒体中所使用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面向社会的有较大影响的用语也不外如是。网络语言要达到标准的交际程度,就必须遵循必要性、丰富性、品味性、经济明白性、符合结构规律性等基本原则。

2. 对不同媒体中所使用的网络语言应该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规范标准

报刊等纸质媒体所使用的汉语言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 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外来语需要经历语言、语法的汉语化改造之后,还要在语义上接受汉语化的严格考验,才能被汉语接纳。而网络语言通常是一时兴起,缺少了语言形成过程的积累和对受众群的研究。媒体不同,那么就应该有不同的规范标准。众所周知,报纸主要是书面语,是对文字的把握,应从“看”的角度衡量其语言是否规范;广播属于口语,主要是对有声语言的把握,应从“听”的角度衡量其语言是否规范;电视则是从“视、听”的角度来把握语言规范。所以,不同的媒体,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

3. 制定和完善规范传统媒体中所使用的网络语言的法律法规

我国语言文字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起就有了统一标准。 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更是以法的形式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做了明确的规定。国家广电总局也颁布《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明确要求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等应加强语文修养,遵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不滥用方言词语、简称或生造词语。如,网络词语中“囧”这一造型比较突出的汉字在传统媒体中运用就颇受争议。

4. 建立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媒体语言规范工作

政府可以支持建立强势网站,使用规范化的网络语言, 为其他网站做出表率。现在很多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上都开辟自己的网站,例如 《人民日报》有自己的论坛———“强国论坛”、《中国青年报》的论坛是“中青论坛”。这些媒体本身在传统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政府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过滤,及时发现这些论坛中的错误的网络语言,加以清理、纠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语言修养

网络语言在新闻语言中的运用是通过媒体从业人员得以实现的。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语言泛滥的今天,应该选择适宜的网络语言来传达信息, 维护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媒体从业人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认真甄选网络语言,主动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不应追求一时的潮流,或者满足某一部分受众的快感而滥用那些未得到广大受众认可的网络语言。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的种种不规范现象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网络语言从出现、 使用到渗透到新闻语言中,是语言形成的必经阶段,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新闻语言而独立存在。所以,对于传统新闻媒体报道中使用网络语言,应该有一个严格的限制,我们应加强网络语言的研究,客观评价和指导网络语言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 .张璐.从语用角度试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化[J].安徽文学,2008(5).

[3] .黎昌友.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及其规范[J].广西社会科学,2009(4).

篇4: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

作为一种语言职业的广播电视,其工作职责一方面是向大众传达最新的资讯和文化,一方面对于社会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直接引导着人们的社会语言交流。本文就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广播电视语言 传播 社会语言 影响力

广播电视是重要的大众文化传播的媒介,承担着向社会提供最新资讯和宣传普及文化知识的责任,而语言是广播电视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和载体。一方面广播电视需向人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广播电视语言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语言传播是建立在大众传播媒体不断普及以及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之上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带入社会语言的使用当中。

一、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规范作用

众所周知,广播电视行业对播音主持人的发音和语言使用能力的要求很高,人们在收听和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可深受感染,并在广播电视语言的带动下,规范自己的社会语言。广播电视传播语言与社会语言规范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形成丰富的语言规范体系,其次是向社会传播语言规范。这里所说的语言规范并不是专家学者讨论的那些关于语言学的逻辑演绎方式,也不是那些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通过对大量语言进行运用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总结和文化提升方式,并随着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扩充。[1]广播电视媒体是使用语言的大户,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实践经历,一方面可有效地巩固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行为规范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播电视在传播信息和语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语言的使用规范。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经常形容“广播电视播音员的读音,是对汉语语言使用规范起到深远影响”的原因了。

二、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导向作用

语言是广播电视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语言本身还有着规范、传播和示范作用,新时代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俨然成了社会语言使用的权威和典范,对于社会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人们可通过学习广播电视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发音,或语言表达方式来规范自己的社会语言,这也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导向作用的重要体现。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前社会上许多新流行的短语、词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广播电视传播开来的。广播电视语言已然成为当今社会语言使用重要的风向标,[2]除此之外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使用方式、表现风格等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语言的使用造成影响,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而这种影响性却不易即时显现,往往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同样,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导向作用也如此,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广播电视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与节目的品质、价值观存在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另一方面与广播电视语言的传播主体——主持人、播音员和嘉宾主持人的品位、个人的文化素养、使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审美价值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为了对社会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广播电视语言的传播主体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使用能力,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扎扎实实地练好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重要作用。

三、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示范作用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使用是大众的主要模仿对象,新时代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发音和使用方式,俨然成为社会语言的重要标志和使用标准,俨然成为公众学习普通话的第一导师。国务院在关于推广普通话问题的指示中,就有一条规定:“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电视台应该要主动承担起普通话的推广工作的责任,具体的可以协同各个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委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以此作为进一步地规范人民群众的普通话使用方式。”[3]除此之外,对于各方言区域的广播电视台要在日常的播音节目中穿插以普通话为主体的播音节目,让公众感受到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示范作用。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得到了充分的论证,那时电视并未普及,因而广播电台播音员就成了人们了解国内外信息和学习语言的老师。一旦播音员或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发错音、念错字,其造成的社会影响难以估量。这也是为什么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发音标准成为其工资绩效考核标准的重要原因了。笔者曾听闻过这样一则趣事:“一名小学生在课堂上朗诵课文的过程中,读错了一个字,老师及时地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发音,但是这名小学生却理直气壮地说电视上的主持人也是这样读的,还与老师发生了争执。”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模仿电视主持人的使用语言,俨然成了其学习语言的重要渠道。由此可见广播电视语言的示范作用是何其强大。因而就须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发音、词汇的使用、语法的表达方式等等提出严格的要求。社会经济和文化越发达,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主体的语言规范影响性也会越大。语言规范具有极强的层次性特征,主要包括了语言使用者的规范情况和要求等方面的层次性特点。

四、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审美作用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审美作用,是公众所认可的。如果说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只满足了语言使用规范这一基本要求,并没有发挥出有声语言的社会功能导向的话,便是不成功的。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还需要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人们通过广播电视获取最新的科技信息和文化资讯的同时,还提出了透过节目实现对美学理想追求的具体要求,希望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产生心理的碰撞和愉悦的共鸣。换言之,广播电视语言在实现自己的基本信息传播功能的同时,还要向公众传播最优美的语言,让人们感受到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实际工作中发现,但凡优秀的播音工作者,都能够借助有声语言这一媒介方式创造出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电视或者播音节目作品。[4]

参考文献:

[1] 唐丹.论电视语言的价值及其实现[D].中南大学,2005.

[2] 董洁茹.普通话中介语研究初探[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3] 李宇明.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建设——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体会[J].语言文字应用,2001(2).

[4] 国家语委“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课题组;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2).

篇5: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的语言规范

关键词:新闻,内容提要,语言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速度与能力。在这种环境之下广播电视新闻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广播电视新闻向我们传达着最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 它的内容提要部分更是广播电视新闻的重头戏, 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是对整个新闻的总体概述和对重要新闻的预先报告,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语言的规范性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的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1) 舆论导向不明确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是整个新闻的开场白, 它的主要作用是向新闻接收着介绍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和播报次序, 对整体的新闻报道起到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 它需要将主流媒体和官方对于某个新闻的态度, 褒贬情况强调出来, 也就是其舆论导向必须明确, 但是现在一些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忽视了内容提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对于很多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都对事件或者新闻进行中性的描述, 失去了新闻媒体本身的一种舆论导向的作用。这是当下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的语言中存在的重要问之一。

(2) 语音节律不和谐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的语言特点就是口语化、简洁化, 因此,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的语言我们必须注重其语言节律的和谐性。但是事与愿违, 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语言不和谐的情况, 广大媒体似乎仍有所欠缺, 其中奇、偶音节搭配不当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用以下两条新闻提要进行比较:温家宝再赴河南上蔡县看望艾滋病患者和致孤孤儿;温家宝再赴河南上蔡亲切看望艾滋病患者和致孤儿童。此例中“河南”、“上蔡县”音节上为“2+3”, 奇偶配合不和谐, 而“河南”、“上蔡”均为双音节, 搭配和谐。此例首句多个“县”, 造成音节“2+1+2”节奏不和谐, 通过比较发现, 明显第二句的表达更加和谐。

(3) 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言语不够简洁

现在的一些媒体, 过分注重对新闻要闻的发现和报道, 对于新闻自身的播报质量要求存在得过且过的想法和态度。一些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语言表达过于繁琐, 失去了内容提要作为“提要”的价值。造成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时间过长, 内容过多, 好多听者听完内容提要之后对于整段新闻没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更有甚者, 由于内容提要中语言的复杂或者书面性的问题, 让听众感到一头雾水, 这是新闻工作中最为严重的问题。

2.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的语言规范的做法和要求

(1)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舆论导向应明确

广播电视新闻的作用就是向公众发布新闻, 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对于每一条新闻的态度都是对公众的一种引导, 尤其是在我国, 广播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整体的舆论态度, 更进一步而言, 公众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舆论导向可以获知官方的态度。由此可见,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舆论导向对于整个新闻乃至媒体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必须标明自己的态度, 具体的舆论导向应该从我国目前的总体发展的大政方针政策上来看, 不能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 不能干涉到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公众。

(2)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语言节奏要和谐

内容提要对于新闻播报起到统领的作用, 也是引起观众或者听众兴趣的重要媒介, 它不仅要表达清晰, 还应该做到语言和谐, 朗朗上口, 这对于主持人和听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既对主持人的播报带来有利条件, 同时也让观众感觉舒服、愉悦, 好的内容提要可以激发观众对于整个新闻的获取兴趣, 是新闻工作获得认可的首要方式。

(3) 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一定是言简意赅的

内容提要的作用就是用短而精炼的语言准确表达新闻的主要内容,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语言简练但是信息量丰富。这一特点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的语言必须是言简意赅的, 改变其语言复杂难懂的现状, 否则会对观众获取新闻信息产生不利影响, 降低大众对媒体的认可程度。

要想实现语言的言简意赅就必须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进行反复的斟酌, 针对其用词、句式都应该进行综合的考虑, 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书写的重视程度, 不要认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提要就是一句话的问题, 随意而为就可以的, 这种观念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们必须严格地对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的每个字进行梳理、进行研究, 直至找到最为准确而简洁的表达为止。这样才会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提高我们新闻媒体的水平。

(4)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状况

所有的新闻工作包括内容提要的写作在内必须由新闻工作者去完成, 因此要想实现新闻工作的整体提高就必须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状况。他们是完成一系列工作的主体, 只要他们的素质过硬、工作态度端正, 我们的新闻工作肯定会进步, 当然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提要的语言规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篇6: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网络词汇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预言过“地球村”的到来,而现在这一预言通过电脑和互联网成为了现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上网不仅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口语表达方式,更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语言。

近年来,网络语言更是从网上直接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常用的口头用语,如网民、网恋、网友、黑客、恐龙、青蛙等等。而且这些语言也已经逐渐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成为当今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常用的网络词汇

据统计,网络语言的来源约有三类:

1、创造新词,以计算机专业术语为代表的一系列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新生词汇不断产生,如鼠标、宽带、互联网、浏览器、内存、上传、下载、点击等等,而这其中的很多词汇在出现之后被拓展出很多层意思。

2、旧词赋新义:网络语言中很多词汇原本在汉语当中就有,但是网民们在使用时又创新的赋予了这些词语新的定义,从最早的青蛙(形容长相丑陋的男性)、恐龙(形容长相丑陋的女性)到现在很流行的山寨(模仿)、灌水(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意义不大的文字)、顶(支持)等等,像这些词汇原本汉语中早已存在,但是在网络中它已经产生了迥然不同的意思。

3、外来词汇,多是对英文单词的直接引用,如BBS、QQ、MSN、E—mail等,这些词汇与网民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和习惯。成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词语已经频繁的出现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些在广播电视中也能常听到的网络词汇:

晕——看不懂、不明白;MM(美眉)——女孩子;GG——男孩子;养眼——好看;爱老虎油——我爱你;月光族——每月都将薪水花光的人;PS——photoshop,一种著名的图形处理工具的缩写或者说是Playstation,Sony出产的一款著名游戏机种的缩写;吐血——形容心情郁闷;爆料——公布惊人的消息;我倒——表示佩服,出乎意料;菜鸟——新手;有型——有派头;型男——模特身材的男人,也有型女的说法;暴笑——巨大笑声;猫——modem,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的东西);达人——高人,很厉害的人;驴友——旅游者;闪客——制作flash的人;黑名单——BBS中被封杀的ID等等。

相信以上这些词汇现在大家已经经常在广播电视节目听到,比如在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或者嘉宾经常会说“非常有型”、“狂晕”、“爆料一下”、“超养眼的美眉”、“巨好笑的事情”这类型的词汇,也可以看到《点击时讯》、《新闻界面》、《快乐达人》等将网络语言与传统词汇相结合的广播电视节目名称。甚至在很多书刊杂志上,这样的网络语言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主要面向年轻受众的广播电视节目与书刊杂志中,网络词汇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

二、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影响

网络语言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广泛运用引发了很多业界人士和语言学家的讨论和思考。它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而这些影响是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丰富与促进,还是对它的破坏与扼杀?

我个人认为其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广泛运用自然有好的、值得肯定的一面。

第一,网络语言拓宽了广播电视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使其进行语言表述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可选择更多的词汇更丰富地表达意思,被选择的词汇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新鲜性。

第二,使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习惯更贴近于大众。我们知道,参与网络活动的人群以青少年为主,由此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有学生、教师、工程师、公司职员、医生和商人,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人和老年人,他们绝大多数在参与网络活动的同时,又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

作为传播先锋的广播电视媒体,吸纳一些来自与大众的生活化语言不仅是语言向前发展的标志之一,更让媒体的语言宣传与传播更加贴近大众,从而拉近媒体与大众的关系。

第三,使广播电视口语表达更为简洁。网络语言产生于方便快捷、瞬息万变的网络上,网民们在交谈时都希望用最简单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意思,速度直接影响着交谈的质量。所以语言简洁对于网络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网络语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反观现实世界,生活与工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与网络语言的传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趋向于选择更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当网络中出现了这样简洁明了的语言,便被网民们直接用于生活之中,进而不可抑制的引入到了广播电视领域,让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也更为简洁明了。

当然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目前尚没有任何规范可言,也完全没有发展成熟,而这样不成熟的事物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自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1.随意性。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事物,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加之网络世界的交际不用见面、不用表明现实身份,不用过多顾忌听者的感受,可以直言不讳,毫无顾忌的说自己想说的任何话,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于是我们在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自由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可怕的粗言秽语在网络中横行,这一习气甚至已经对广播电视媒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比如网络上恶搞的现象现在在电视中也开始出现,电视综艺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嘉宾被恶整的现象,语言暴力的现象也开始从网上辐射到了广播电视的口语表达中,有的甚至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样的随意性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出现是不利的,也需要我们采取一定手段加以约束和正确引导。

2.夸张性。在网络世界的交谈是虚拟的,没有声音、形象这些辅助的表现符号,单纯靠文字的交流进行。所以网络语言必然是直白、夸张的。它一方面表现在网民们在网上发表观点和讨论时,大多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心态,故言辞激烈、表述夸张,而且极易偏激。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生活于网络中的人们大多卸去了生活中的一切顾虑,可以将自己任何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而这些又多半是人们的性格阴暗面,所以语言习惯也与生活中的表达习惯迥然不同,人们习惯用夸张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而将网络生活作为自己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生活中也更乐于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这也导致生活语言和广播电视媒体中的语言也开始有了直白、夸张的特点。但这其中某些过于直白、露骨的语言放在传媒中使用,显然有些过火,破坏了广播电视的语言环境。如上些不健康的词汇出现在广播电视的口语表达中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在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我们应当善用网络语言

目前,网络语言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它的泛滥会影响人们正规语言的使用,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口语表达的进步,应该支持和鼓励。在我看来,网络语言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一味的遏制和反对不会阻止它的广泛运用。

撇开其他的条件不说,单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因为语言不是试管里的试剂,而是汪洋大海,汪洋大海并不纯洁,有泥有沙,也有龙有鱼,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可能妨害语言的交际职能。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对传统媒体、传统语言习惯的巨大影响,恰恰说明我们国家在发展、在开放。它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语言相互渗透,这样的话才能使整个时代的语言丰富多彩,具有生命力。网络语言兴起的时间毕竟还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所以在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我们应当善用网络语言,将其作为我们媒体语言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使其中精辟的部分在广播电视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3]、王婷婷、黄铁流:《网络语言的成因及语言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8)。

[4]、王建文:《网络语言的现状、分类、流行及发展趋势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7,(9)。

篇7: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

1 电视新闻编辑现状及语言生活化的意义

1.1 电视新闻编辑现状

现阶段,由于电视新闻采稿手段单一,编辑流程过于复杂等原因,造成电视新闻“不新”且不具备时效性。受网络传媒的冲击,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和播出时间严重滞后,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与电视新闻渐行渐远。此外,由于电视新闻在编辑过程中存在的目的性不强,节目编排混乱,缺乏系统性,所要表达的社会观点与意图使观众难以理解与接受,不能很好地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同时,电视新闻编排刻板化单一化,使其可视性不强,降低了电视新闻在媒体市场中的竞争力。

1.2 电视新闻语言生活化的意义

我国新闻类节目逐步进入直播时代,以前的新闻编辑大多借鉴电影的蒙太奇组接方法来完成画面的组接工作,而现在的直播,大都是运用非线性的编辑技术方法,通过字幕图表等多种技术叠加,来传递新闻所要传播和表达的信息与内容,或在直播的过程中利用多个信息平面,传递新闻画面与内容。因此,新闻编辑工作突破传统的单一排列组合形式,实现了播报技术上的创新。同时,电视新闻语言也应改变传统的、刻板的书面语言,根据新闻画面编辑适当的运用生活化的语言,使新闻的传播效果与现实生活同步,与现场同步。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从语言表达上更能使观众理解与接受新闻所要表达的社会观与价值观,进而正确引导观众,发挥好媒体的舆论引导的作用。

2 电视新闻辑编中生活化语言的创新应用

语言是新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展示新闻主题,确定新闻思想的作用。电视新闻语言的创新要贴近人们的生活,缩短电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2.1 新闻语言内容的生活化

电视新闻来源于生活,每条新闻的产生都有社会原因及生活背景,不是孤立或凭空而造的。因此,在编辑新闻语言的过程中要与社会生活以及社会语言相结合,才能体现新闻的社会内涵。在对语言进行编辑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生活化不是“低俗化”“口水化”,生活化的语言必须真实、准确,用词造句完整。此外,各广播电视媒体应避免新闻的过分娱乐化,生活化的新闻语言要避免低俗、媚俗,要时刻做好确保新闻质量的工作。

2.2 注意语言交流方式的转变

电视新闻语言生活化主要体现在语言交流方式的变化,从传统的主持人照本宣科的读新闻,转变成以文稿为基础进行即兴讲说亲闻。这种从读到说的转变,使电视新闻语言更富个性化,新闻内容也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在播放的过程中,新闻的也进行了传播互动,新闻播报的方式又实现了说到聊的转变,各电视台也出现了一些全新的新闻播报栏目,如“民生直通车”等。这些新闻节目在播报的过程中,采运与观众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生活化的语言使用频繁。这种互动式的新闻节目,增加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提高了新闻影响力。

2.3 要规范语言本体

新闻语言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新闻的形象性,将书面语言转换成生活语言,避免一些专业性强的语汇,要让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才能确保新闻有好的传播效果。在词语转化的过程中,对生活化的语言,即歇后语、流行词、外来词,以及习惯用语等,在体现其活泼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并处理好非主流语言与主流语言的关系。如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蚁族、给力”等词语,可以适当地灵活运用编辑到新闻语汇中。然而,像“神马、坑爹”等比较低俗的语言则不适用。只有将生活化的语言适当的运用到新闻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的主导作用。因此,新闻媒体在语言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引入新词语,既要坚持传统又要发展创新。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才能有效提高新闻的收视率,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刘士勤,陈荣德,傅忆芳.新闻广播语言的特点和词语变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2).

[2]祖初志.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意识[J].新闻采编,2007,(5).

篇8:电视新闻语言规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饮茶文化;语言

一、俄罗斯饮茶的历史背景

俄罗斯在饮茶方面同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史书记载中,中国是最早制作茶的国家。当今在俄罗斯多数人都喜欢饮茶。最早关于茶叶传入俄罗斯的记载是,1567年俄国哥萨克首领伊万·彼得罗夫和布尔纳什·亚雷切夫把中国的茶文化传入俄国。“俄国真正了解中国茶叶是在1638-1640年”,(邹丽娟,2008:12)当时中国西北地区的阿勒坦汗用茶来招待由瓦西里·斯达尔科夫和斯杰潘·涅维洛夫率领的俄国使团,并作为礼物赠与对方,这些茶叶被带回莫斯科后,深受当时社会王公贵族的喜爱。在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俄国从中国进口茶叶的协定,因为当时交通所限,运输茶叶的数量有限,所以只有上流社会人群才能品尝到茶叶,平民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茶叶。到十九世纪末,俄国开始种植茶叶,但是茶叶的产量并不高,主要还是依靠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茶的价格也随之下降,这使得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饮品,在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出现与茶相关的文化。

二、罗斯饮茶的主要种类和方式

在俄罗斯,茶的种类主要包括红茶(чёрный чай)、绿茶(зелённый чай)、柠檬茶(лимонный чай)、砖茶(кирпичный чай)、茉莉花茶(жасминный чай)等。

“Чёрный чай”就是我们所说的红茶,在俄语中“чёрный”是“黑色的”,之所以使用чёрный这个词,是因为红茶在泡制的过程中,如果大量使用茶葉,茶水的颜色很深,有时甚至呈现出黑色。在俄罗斯,人们在泡制红茶时,喜欢向其中加入糖、果酱、牛奶、水果等,在饮用时,喜欢吃一些甜点和面包。如今,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饮食,俄罗斯人对绿茶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人更倾向于饮用绿茶。饮用砖茶最多的是布里亚特人,绿砖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饮品。砖茶通常制作成块状,在煮制时,将砖茶敲碎,放于茶炊中煮沸,有些人也会加入一些牛奶、糖等饮用。在俄罗斯饮茶不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更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托尔斯泰曾说:Я должен былп пить много чая,изо без него не мог работать.Чай высвобождает те возможности,которые дремлют в глубине моей души.(我应该多喝茶,没有它我就不能工作。茶使沉睡在我灵魂深处的能量得以释放)”(唐芳,2010:27)由此可见,饮茶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茶炊文化

茶炊(самовар)是俄罗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有“А 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无茶炊怎能算饮茶!)的说法。俄罗斯人非常喜爱茶炊,茶炊曾是俄罗斯皇室必不可少的器具,在民间很多家庭都摆放一或两个茶炊。图拉州是俄罗斯著名的茶炊生产地。19世纪初,图拉市的茶炊制造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茶炊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图拉市有上百家生产茶炊的工厂,曾经皇室贵族使用的茶炊也在图拉制造,所以在俄罗斯有句著名的谚语“В Туру 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не ездят”(去图拉不用带自己的茶炊)。茶炊的材质通常为铜质,结构通常是中部为空心直筒状,用来放置木炭等燃料,水环绕在直筒四周,茶炊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工匠在茶炊表面绘画各种精美图案,外观十分精美。

在俄罗斯,每逢亲友相聚、逢年过节,有“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围绕茶炊饮茶)的习俗,人们都会使用茶炊,一起饮茶。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茶炊逐渐被电茶炊取代。如今在俄罗斯,茶炊不仅是一种饮茶工具,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四、饮茶文化对俄罗斯民族语言的影响

通过饮茶,不仅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丰富了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在俄语中出现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俗语,例如:Чай да сахар!чай и сахар!чай с сахаром!(祝您尽兴品茶!)在俄语中有时чай会出现转义用法,例如:На чай!(给、收小费)。чай在句子中还可以作插入语,意思是“大概”、“看来”,例如“ты, чай, не придёшь?” (看来, 你是不会来的了?)。在俄语中还有很多与茶相关的谚语,例如:В городе чай – гостям угощение, в деревне – себе наслаждение. (在城市里—茶可以招待客人,在乡村中—喝茶就是享受人生。)В хорошей посуде и чай вкуснее. (吃美食不如喝茶更美味。)Выпей чайку - забудешь тоску. (喝茶时会忘记寂寞。)За чаем не скучаем - по семь чашек выпиваем.(喝下七杯茶就会忘记烦恼。)Коль чаем угощают, значит уважают. (假如有人请喝茶,那就意味着尊重。)От чаю пьян не будешь. (喝茶的人不会成为酒鬼。)Пей чай, не вдавайся в печаль.(喝茶不会陷入忧愁之中。)Пей чай – удовольствие получай. (喝茶就会得到快乐。)Приходите к чаю - пирогами угощаю.(来喝茶吧,用准备好的馅饼招待你。)等。俄罗斯饮茶文化不仅是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丰富了俄罗斯的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1]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唐芳,漫谈俄罗斯茶文化[J],中学俄语,2010.07.

篇9:对新闻媒体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考

无独有偶, 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12月20日下发通知, 要求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禁止在汉语出版物中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1]这则通知, 连同此前广电总局曾要求央视等媒体尽量屏蔽英语缩略词, 转而使用中文全称的通知, 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支持者反对者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这些争论再次显示了社会各界对媒体语言的关注。

央视已故著名主持人罗京曾经就媒体语言现象发表过看法, 他认为:“现在像电视媒体语言的发展, 也谈不上哪个好、哪个不好, 看你用什么样的标准。从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从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角度来看, 有些东西可能是不完全符合要求的。但如果从生动性或者贴近某一群人的角度看, 根据节目内容不同, 可能有些语言其实用性还是很强的。例如网络语言, 像网民说话, 岁数大一点儿的人都可能听不懂, 他们用的词汇, 从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角度来考察, 可以说它是不能令人接受的。但你从这个圈子里来看, 它可能会被认为很有意思、很有个性的, 否则它不会发展这么快, 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网民, 尤其是年轻的网民。因为他们希望标新立异, 让别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因此, 对这类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 而是很有必要加以研究、规范和引导。”[2]

媒体语言及其特点

所谓媒体语言, 顾名思义就是大众传媒在进行传播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网络、手机已被纳入大众传媒家族, 但本文所说的大众传媒主要是指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传统媒体。

有诸多研究者对媒体语言的特点进行过归纳和总结。尽管这些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 在具体的表述上有所不同, 然而, 仔细比较会发现研究者所归纳的媒体语言特点在本质上还是有着相近与相似之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宏观而言媒体语言表现为时代性、规范性和权威性这三大特点。如果能深入地理解媒体语言的这三大特点, 也就不难理解媒体语言中的种种新现象及其引发热议的原因。

媒体语言最能及时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

语言始终是变化的, 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史迪芬·平克认为这是无法抗拒的改变。他在其成名作《语言本能》中指出:“表达思想的语言工具, 创造的速度远比消失的来得快”, “语言的每一个部分都会随着时间改变:在每一个时期语言都会流失”, “语言会不停地翻新、不停地丰盛起来”。[3]语言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语言反映着社会生活, 语言的变化始终与时代同步。语言的变化中词汇变化最为显著, 以汉语发展为例,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 带来了西域物种, 也带来了苜蓿、葡萄、石榴等西域词汇。晋宋以后, 译经之风盛行, 劫难、刹那等佛教词汇也融入汉语词汇系统之中。“五四”前后, 过渡、动机等日文汉字词汇大量进入汉语系统。[4]

时代性作为媒体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与媒体的特性与功能紧密相关。媒体的职能就是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 反映社会生活, 因此媒体语言最能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媒体的语言应该是最有时代感的语言”, “如果媒体语言没有时代感的话, 它就完不成这个时代赋予它的神圣使命”[2]。前面所提到的进入汉语的日语词汇就是通过五四时代的报刊得以传播并最终进入汉语系统的。

媒体语言不仅反映社会语言的变化, 同时也在有形无形中推动着社会语言的变化。有研究者在回顾了白话文运动中大众传媒在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时, 做出了“传媒是语言变革的急先锋”[4]的论断。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在其前言中指出:“报章语言有鲜活、实用和时尚的特点, 新词最初也往往大量使用于报刊。因而该词典中的绝大部分例句均取自当代报章。”可见, 媒体语言最能及时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

媒体语言中外语词、方言词和网络词的出现是社会变革与时代变化带来的必然现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外交流的扩大, 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事物、新概念、新行为不断涌现, 直接采用外语词、方言词和网络词语必然成为一种最便捷最省力的选择, 从一定程度上讲, 媒体语言中夹用字母词、方言词和网络词都是现实生活上语言变化的直接反映。不仅如此, 随着大众传媒竞争加剧及其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眼球经济”的压力使得大众传媒为了吸引最广大的受众, 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而在语言运用上最大限度地贴近受众, 甚至主动求新求变, 博取眼球效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媒体语言不断出现各种新词新语的现象, 大众媒体成为新词新语的推手。

然而, 不能忽略的是, 现代大众传播媒体有着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渗透力, 因而不能因为媒体语言中出现外语词、方言词和网络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而任由这种现象无节制地发展。目前媒体语言使用中引起争议最多的主要是汉语中夹用外语词特别是英语词, 英语词未经“汉化”直接植入汉语, 中英混杂, 方块字中夹杂字母词成为一种流行与时尚出现于各种媒体。比如, 不用“购物”用“SHOPPING”, 不用“姿势”用“POSE”, 甚至还有“被OUT出局”、“那么please对大家好一点”等用法, 炫耀之感跃然纸上。如果任由这种语言现象蔓延, 结果会怎样?

有论者指出:“在出版物上和媒体上出现的汉英混杂, 对搞乱汉语的作用又远胜互联网和日常说话。因为:这里既向大众传播, 又起着示范作用;还作为历史记录传于后世。所以, 这里的汉英混杂才是搞乱汉语的致命一击。”这一问题追究起来, “严重的责任就在于握有话语权的新闻出版界的记者、编辑、总编辑等身上。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上的汉英混杂, 就是从他们手上放行的。有的编辑还特别热衷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并进而推测“按照30年来, 特别是近10年来英语侵入汉语的速度, 按照中国年轻一代对英语的崇拜对汉语的轻视, 按照我国知识分子目前对待英语侵入汉语所持的麻痹麻木的精神状态, 不用300年, 100年后, 汉语将会消亡”。[5]

或许这只是一家之言, 但它提醒了公众去关注如果任由媒体语言如此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

媒体语言规范化是媒体的社会职责并为语言健康发展所必须

1978年6月29日, 《人民日报》刊登了大连读者蔡维藩的来信, 批评《人民日报》的语文错误。《人民日报》编辑虚心接受, 并表示感谢。8月24日, 《人民日报》又刊登高振东的来信《语言是活的东西》, 与蔡维藩意见相左, 两封读者来信引发争鸣。11月20日, 《光明日报》发表综述《语言应该规范化》, 为这次争鸣定论。今天重新来看1978年的争鸣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 尽管媒体语言最能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 尽管媒体语言中出现外语词、方言词和网络词语的现象有其现实的合理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语言可以无节制地使用来自外语、方言和网络的词语。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媒体语言必须规范。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追求信息意义共享最大化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目标与宗旨, 语言符号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与手段, 本身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任意性符号, 达到信息意义共享最大化的首要一点必然是要求语言的规范, 符合社会的约定俗成, 才能为大多数受众所理解所接受。可见, 规范运用语言是媒体生存发展所必须的。

不仅如此, 媒体语用的规范化水平还会对汉语健康发展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媒体语言的权威性决定了媒体语言对社会语言影响很大, 一方面, 媒体语言规范不仅体现在对成文的规范宣传与倡导中, 而且也体现在具体的媒体语言运用中, 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语言规范。在这一过程中, 媒体语言不仅会巩固已有的语言规范, 而且能够创造和形成新的语言规范。另一方面, 如果媒体语言不规范, 那么带来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语言学家克劳斯曾经估计, 就全世界而言, 大约有3000种, 约50%的语言即将消失, 他认为语言消失的原因有:说这个语言的人居住的环境被破坏;种族消灭政策;强迫同化的教育;人口地理环境的重新划分;媒体的轰炸等。他甚至把电视媒介叫做“文化的神经毒气”[3]。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 但也不能不引起重视, 不可视媒体语言规范为小事。

以目前媒体语言使用中引起争议最多的汉语中夹用外语词特别是英语词为例, 有论者认为目前汉语面临中英文拼盘化的危险, 保护汉语的纯洁性势在必行。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继承发扬民族精神, 必须维护自己民族文字的纯洁性。倘若一个民族的文字支离破碎, 其民族精神将无以表达和传播。英、法、德、俄诸国努力维护各自语言的纯洁性的原因也正在此。[6]

在法国,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 抵制并防范外来成分进入法语。在俄国, “俄语地位问题”已成为俄领导人最关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俄高层正在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一场“俄语保卫战”。可见, 关注语言规范、维护语言纯洁早已成为关乎民族、关乎国家、关乎文化的大事。若不及早进行规范, “不用300年, 100年后, 汉语将会消亡”的预言恐怕并非危言耸听。

然而, 又该如何看待人们对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规定的争论呢?当广电总局要求央视等媒体尽量屏蔽英语缩略词时就有反对意见说:不让用NBA, 先得把CCTV给改过来。同样, 当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时又有人说:那是不是先把ISBN改成国际标准书号?[7]是否意味着这些论者不同意媒体语言规范呢?其实, 即便是前述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相关规定的反对者也并不反对媒体语言的规范。看看来自同一论者“文字需要适当规范, 否则会令人无所适从, 这个道理没什么好说的”[7]这样的语句便不难理解, 之所以类似政策引起争议, 恐怕并不在于媒体语言是否应该规范, 而在于媒体语言应当如何规范。

如何规范媒体语言

所谓语言的“规范”无非是指某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然而, 在实际的媒体语言应用中媒体语言规范却常常存在争议。以传统媒体中出现较多的网络词语“美眉”为例, 支持者认为很好, 非常形象而且符合我国古代文化中以“蛾眉”代女子的意韵;反对者认为, 传统媒体使用包括“美眉”在内的一系列网络词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非常不规范, 不具备全社会的通用性, 作为新闻语言往往令一些中老年读者不知所云, 达不到好的传播效果[8]。在这里, “美眉”只是本文用来说明问题的一个具体个例, 实际上类似的争论不少。何以如此?依笔者所见, 问题的实质还在于媒体语言规范标准的缺失。规范问题关键在于规则与标准的制定, 媒体语言没有规范显然不行, 规范不明确、不清晰、不具体同样不行, 问题是, 这个标准来自哪里, 是谁制定的。

考察语言的起源与定义不难看出, 这个标准来自语言的使用者, 来自约定俗成。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 标准发生变化就意味着曾经规范的有可能不再规范, 曾经不规范的也有可能规范。因此规则的制定必须要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必须看到的是, 在标准发生变化这一过程中, “语言的变革并不是一个自发、自足的现象, 它与社会结构、社会思潮的变革是互为表里的”, “语言变革的完成并非‘无待于外’。它有赖于社会的转型”, 大众传媒在语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它是语言变革的‘急先锋’”[4]。

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谈及媒体语言规范时曾说:“媒体的语言应该是鲜活的, 但是媒体的语言跟老百姓平常说的语言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它应该更规范, 更上一个档次, 但是它又与那种更严格的规范要求不一样。”她认为“老百姓的语言和国家语委的标准、规范的语言之间的语言应该是媒体语言”, 她认为, 媒体语言一方面不要忘记自己的示范功能和榜样的作用, 同时又不要忘记从老百姓的语言运用中汲取营养, 否则“媒体语言就不具备时代感了”[2]。

因此, 如何规范媒体语言, 就行政管理部门而言, 制定规则一要顺应变化, 二要引导变化, 使语言的发展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一方面, 政策出台之前必须有调查有研究, 政策的制定要有现实针对性及操作可行性;既要有相应的规范措施, 又不能以僵化的规范来限制媒体语言。对于那些炫耀卖弄性的媒体语言必须要有具体的措施来防范与制止, 对于那些及时捕捉社会生活变化体现出的语言变化要给予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 政策出台之后要有宣传、监督和管理, 同时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也必须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针对汉语中夹用字母词的情况, 有论者早已提议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翻译规范委员会, 专门负责外国人名、地名、外国专有名词、科技术语的翻译规范工作, 建一个这方面的官方网站。一有新词出现, 立即组织翻译审定, 立即在官方网站公布, 全国都来跟它“对表”。一有新词出现, 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号召全国人民发帖翻译, 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 最后由翻译规范委员会审定公布。[5]有了标准也就有了规范, 管理和监督也就有了依据, 这会比仅仅简单出台禁用令有效和有用得多。

然而, 规范媒体语言仅有规则和标准而无应用显然不行, 应用问题的关键则在媒体自身。要实现媒体语言规范, 新闻媒体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方面要做到自身语言规范, 另一方面要为语言规范鼓与呼。同时还必须加强队伍培训, 正确处理媒体语言的规范性与时代性的关系, 发挥媒体语言权威性的作用, 引领社会语言健康发展。

总之, 关于如何规范媒体语言, 本文的观点是媒体语言规范应该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对媒体语言中出现的新现象宜疏不宜堵, 媒体语言规范既不能单靠管理部门不断地出台政策法规, 也不能单靠媒介自律, 媒体语言规范发展需要的是双方的协调和努力, 需要的是统一认识之后的共同行动, 这样媒体语言的规范才可能真正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汉语出版物禁止夹带英文单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12/21/c_12903830.htm.[1]新闻出版总署.汉语出版物禁止夹带英文单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12/21/c_12903830.htm.

[2]姚喜双, 郭龙生主编.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12.[2]姚喜双, 郭龙生主编.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12.

[3]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M].洪兰,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3]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M].洪兰,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4]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4]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5]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9/000001.htm.[5]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9/000001.htm.

[6]胡守钧.维护汉语纯洁性[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8/000041.htm.[6]胡守钧.维护汉语纯洁性[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8/000041.htm.

[7]魏英杰.“文字排外”运动体现不了汉语崛起[EB/OL].http://star.news.sohu.com/20101222/n278458718.shtml.[7]魏英杰.“文字排外”运动体现不了汉语崛起[EB/OL].http://star.news.sohu.com/20101222/n278458718.shtml.

上一篇:2016年度企业文化工作总结下一篇:取消合同公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