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

2024-04-28

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精选8篇)

篇1: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

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

□广元中学高级教师陈斌

议论文是每年高考考生采用最多的一种作文体裁。它说理辨疑,明事解惑,方便简捷,易于操作,因此受到了很多考生的青睐。

高考作文分三项评分:内容项、表达项和发展项。材料,在议论文中与论点构成内容项的主体;材料的使用方式(如用排比、对称的方式陈述材料)又与表达项密切相关;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本身就是“发展等级”十六小项中的两项,因此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是发展项的要素。

所以,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非常重要。经过笔者总结,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用详用略

材料有详用,有略用,要根据考生本人占有材料的多少、质地和翔实程度而定。试看下面两个例子。

沙滩上有一颗感恩的贝壳,那是作家三毛心中的那棵“草”。三毛在异地求学时曾经失落无助,就在这时,有一位陌生的同学送给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并鼓励她振作起来。三毛的心灵十分感动,她在《有人送我一棵草》中写到:“草会枯萎,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位不知去向的同学。我只有把这份帮助人的心,这份感恩的心传递开去,去帮助更多的人。”三毛用她的真切行动做到了,她用细腻的文字和真挚的感情,感动和滋润着读者们的心灵,这便是她的纪念方式。(《纪念》)

传递爱,就是传递一颗善心。世间有爱才温暖。在歌德学院的茵茵绿草坪上,一个男孩儿将一茎青草递给愁云满面的三毛:对,像这样,微笑!于是三毛走遍千山万水,将这份爱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北京某个不知名的四合院里,母亲把毕生的爱倾注在他身上,于是史铁生摇着轮椅缓缓前行。用一支笔,传递生的渴望,生的执著。在河南,林秀贞牢记母亲的教导,无私地赡养孤寡老人;在天津,许多人自发建立“稀有血型之家”,为需要者义务献血;在山东,“微尘”已成为爱的代名词……(《爱在左,同情在右》)

这两个例子中都使用了“三毛”的材料,但很明显,第一段是详用,第二段是略用。《纪念》那篇作文主体部分二、三、四段依次用了“犹太民族的哭墙”“居里夫人的努力”“三毛的那棵草”作为主要内容,而《爱在左,同情在右》使用材料并不讲究整齐,散见于全文的有冰心的名句、丛飞的事迹、《孟子》的名言、孔子黑子慈善家的爱,材料集中之处就是第二段。所以,到底是详用还是略用,关键看考生本人占有材料的多少、质地和翔实的程度,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另外需要强调的问题是,一些文体不明的考生在议论文中举例采用记叙文的写法,详细叙述,造成叙的篇幅过长,不知道应截取适合自己观点的最主要的片断,这是应该着力避免的。

二、用多用少

议论文中材料不足,论据不实,没有论证力和说服力,是常见的毛病,但是不是一味求多就一定好呢?也不是。这就犹如“糖开水”,加糖太少,不甜;加糖太多,就甜得苦了。个别考生更是以材料来充塞全篇,不见“议论”,读者读不出材料与观点的联系,这就又是另一种毛病了。下面举一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的作文中的一段,它真正做到了“甜而不淡,甜而不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是啊,1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翠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精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满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

此段先引用季羡林教授的话,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观点“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然后用林妹妹和薛蟠这一组对比性的材料,论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最后采用排比句式,用三个典型材料证明了“内心和谐、充满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全段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论据充实,水到渠成。

三、用事用文

“事”指“事例、事件”,“文”指“诗文、文句”。典故可分为“事典”和“文典”,议论文的材料,也可以分为事件类材料和诗文类材料。事件类材料形象、丰满,具有雄辩之势;诗文类材料典雅、严密,体现学养之深。“用事”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举了,下面举两个“用文”的例子。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从《诗经》中,我知道中国人众口传承的君子形象是温润如玉、坚硬如玉的,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雍容的气度。“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从李清照的深情歌颂中,我明白中国人欣赏的是怎样豪爽大气的英雄。(《母爱如河》)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滕酒……”将寂寞定格在唐琬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考生恰当引用诗文材料,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调遣深厚的积累,很好地证明了自己的论点,四、用叙用议

“叙”是“叙述”,它是陈述材料的方式,“议”是“议论”,它是将材料与观点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很多同学的作文,只叙述材料,毫不议论,这是大忌。为什么要对材料进行议论呢?这里有两点可以说明它的必要性:一是材料是何意,读者未必知晓;二是往往一个材料多意,读者不知这里要用何意。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作为一个超级富翁,拥有万亿家私。按理讲他的孩子应该生活在一个不缺钱花的环境中。其实不然,洛克菲勒始终坚信“适度关爱”才会有助于孩子成长,因此他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从不多给一分,且每花一分都要记录,最后由他过目。倘若他认为花得不合理,便会从下次的零花钱中扣去相应部分。

正是洛克菲勒的这种适度关爱,才使他的孩子养成了一个珍惜财富从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试想,倘若他溺爱儿女,零花钱要多少给多少,且不过问去向,那么世上恐怕也只能再多几个任意挥霍的豪门子弟罢了。

(《对待孩子适度关怀》)

这两个段落,上段为“叙”,下段为“议”,正是第二段的“议”将第一段的材料与论点“对待孩子适度关爱”联系了起来。在两者的先后顺序上,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还可以先议后叙再议,犹如“总分”关系。

注意了以上四点,写作议论文时,在材料的使用上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如果运用得好,还能够使文章内容有理有据,使文章节奏舒徐有度,真正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

篇2: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

学生在运用事例论据上出现的误区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据不够准确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苦难成就人生。举申雪/赵宏博,不准确

二、堆砌材料,缺少分析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写一部史书,从小研读库存史书,在不幸遭受宫刑之后,他并没有因为世人的白眼与唾弃而选择放弃,更加潜心钻研经史。他终于写出了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了厚实宝贵的文化遗产,千古流传。

文化英雄鲁迅用他那刀枪般锋利的文字与国民党,与黑暗社会作斗争,虽然反动派对其恨之入骨,对其进行迫害,但鲁迅毫无惧色,反而写出来的文章一篇比一篇捅得敌人心痛。

三、不抓侧重点,材料与论点脱节

即使是同一件事,如果把握不好其中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就会打“擦边球”,造成论据与论点的脱节。这是没搞清楚素材与论据的区别

在例子上要求什么?

1、选择素材(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一般要求:准确、典型、多样、学生流于滥俗。一论“勤奋”就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论“发现”就是“瓦特的水壶盖”、“牛顿的苹果”,怎样的才好?把老师唬住,体现出你的阅读面。

更高要求:新颖。写改革家。写卢梭不如写梭伦(古希腊七贤之一)写舍身求法,写玄奘不如写鉴真,更不如写法显65岁的法显用6年毅然西赴天竺,寻求戒律。文天祥、贝多芬、司马迁等成为万能材料。这是万万不能的,例如 文学写作中,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

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低幼啊)

例如写身残志坚:邰丽华、贝多芬、张海迪、霍金、朱彦夫、史铁生、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郑智化、帕格尼尼、弥尔顿(你选那几个)

还要认识到“我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只用古代例子,怎样得分?现实的例子更有针对性

议反腐,正有方志敏,反有刘青山。而那鲜活的徐虎、孔繁森、李素丽、王宝森、陈良宇等却被轻易放过了。这样舍“新”求“老”,又怎么能不使一天要阅上百份试卷的老师生厌呢

例:良好的修养是必须的。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及其学生谢鸣的一篇收录在某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的论文又被曝抄袭。

上海某区选拔三好学生,笔试口试样样精通,但却在一项事先未通知的修养测试中全军覆没。17人削铅笔,只有三人放草稿纸上。考场门口一把扫帚躺在地上,无人理会

2、形成例子。生活“素材”,如果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并写入作品之后,即成为“题材”了,也就是例子。这个加工处理的过程是由作者的认识,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注意

1、必要的叙述交代是必须的,但不是抄材料,也不能平铺直叙,而是概括或描述。它的叙述是高度概括的,但不要笼统,要抓细节。

更高要求:注意语言的诗化。论辩阐析,文情并茂

孔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即使写议论文,也不能忘了要讲究文采。

近来来,“议论性散文”逐渐为学生们所熟知,也为老师们所青睐。资料显示,公开了的高考优秀作文,70%左右是“议论性散文”!

请仔细品味下面文字: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谈意气》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

——摘自2007年山东满分卷《当记忆流经奥斯威辛》

例:渺渺宇宙,灿烂星空,当你抬头仰望之时是否还记得已经逝去的钱老?他淡忘金钱与名利,他不惧强迫与阻挠,他只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五年的阻隔,十年研究,他用科学家的淡泊与率真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可敬的形象。

例子:有了子期,伯牙才知道,原来琴可以弹得“感心动耳,回肠荡气”;快乐的感觉,不仅有笑,还有泪,更有默契。所以,子期驾鹤西去后,伯牙怎能不摔琴?知音去矣!谁复知音?难道今后就要“对牛弹琴”了?

2、特别注意侧重点。

论点不同,材料的转述点的侧重就不同。同一则材料在证明不同的观点时,必须在叙述角度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样,材料才能与观点紧密联系,有说服力。它必须抓住材料的基本事实,选择与观点紧密相关的内容。无关内容一句带过,或者不写

训练 观点: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走向成功,创造辉煌。材料描写: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后,暗暗立志——兴越灭吴,目标廓清了他心头的迷雾,点燃了他心中的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航线,卧薪尝胆,虽历尽艰辛,但他始终不懈怠,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成为长江流域的霸主。

观点: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就事业。材料描写:越王勾践为了实现这灭吴的目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亲自耕种,夫人亲自织布,鼓励生产,勤训甲兵,持之以恒,十年如一日,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

写作:布鲁诺为哥白尼的日心说的传播而努力,被指控为异教徒,他只好长期漂流在异国他乡。但他始终不渝的宣传真理,抨击教会。1592年,被教会逮捕,折磨了8年,企图迫使他悔悟。但这都不能动摇布鲁诺的信念。1600年,在罗马的百花广场被处以火刑。当他听完宣判时,面不改色的轻蔑的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要大得多。

1、科学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

2、科学家要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黑暗势力有时是强大的

第二个观点:你看到了吗,那罗马百花广场上昂然高扬的头颅?脚下的木柴在噼啪作响,布鲁诺的生命即将被燃尽,而他仍然面不改色:“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要大得多。”火堆旁的教士们为他的平静和正气震惊了:缘何到死还还不为触犯了神明感到耻辱和痛苦?愚昧的人们啊,你们又怎么理解一个科学斗士的心:为捍卫真理而斗争是一个科学家人生最大的快乐。即使被烧成粉末,我亦无悔于自己心灵的选择。布鲁诺啊,你为科学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将与世长存!

2、一个完整的例段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首先要从某个角度阐释观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然后是述例,就是使用事实论据阐述;最后是引申挖掘,再议论。

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孤立无援,论据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所以,论点论据要分析 仔细分析讲道理前后勾连成一体。

例子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责。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他们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正像一曲激昂的歌,响彻云霄。

例文一:“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 修改:

“自古才子出寒门”。寒门就像才子植根的土壤,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宋代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美国的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他们的遭遇告诉我们,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

展开分析的几种方法:

1、“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因。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

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修改: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方法:直接陈述原因]

练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_①_。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_②_。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①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②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在日军和国民党的夹击下生存壮大。

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方法:自问自答]

2、“假设分析法”:

《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设分析法: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例子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想,如果贝多芬在厄境中缺少了顽强的意志,还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只有有了顽强的意志,才可能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练习:“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分析:这一语段陈述了达.芬奇的奋斗结果并且作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叙”也有“议”。但说理是可否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3、比较分析法

将所举两个对比的事例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分析,能够透过表象,指出实质。

2000年奥运会上。面对枪靶,44岁“高龄”王义夫老枪新传,一枪失准,下枪再来,最后关头的二次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遗憾。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虽然一直保持在一流选手的行列之中,但从未拿过一项大满贯赛事冠军。在2005年的奥网赛场上,比他小7岁的俄罗斯选手达维登科都能教训他一把。

篇3: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

1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意义

1.1 财政改革推进的内在要求

根据我国《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政策改革的指出,财政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的支柱以及基础,改革财政体制的方式不仅要创新,还要围绕着财政体现改革提出更具创新性的做法以及要求,切实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式。我国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的时间较长,问题积累的数量也各有层次,为了消除这种问题,必须加强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改革以及创新,这也是这些问题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

1.2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及效率的提高是我国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盘子也逐渐变大,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财政经济形势偏紧以及财政收入缓慢,这对财政资金管理支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效益的提高是当前我国财政管理工作的最为重要的,也是财政工作管理当中永恒的话题。财政支出的最基本是根据定额标准进行支出,这对回旋余地较小,也是硬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是最为基本,很大部分是由直接支使的服务或是个人、企业,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保饭吃”,这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在我国范围内基本是一致,这方面的创新空间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我国财政专项资金规模较大,资金使用的方式的范围广且包含的领域较多,各种各样的使用式拉大了财政专项使用的改革以及探索空间。

1.3 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于资金的挪用以及铺张浪费、贪污等现象经常发生,其中部分财政干部也参与在腐败案例当中,造成我国财政专项资金严重流失,这一方面引起了我国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同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现这种违纪行为是我国法治财政所允许的,严重违反了我国八项规定,必须对其加以解决。由于我国传统财政专项资金是由点对点的扶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廉政风险点。因此,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的创新对于促进反腐倡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的现状

2.1 资金数量大且重复设置

现阶段,我国财政专项资金各类繁多,如我国某市的财政部门,其中高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目录就达到了37个。有少部分是由专项资金的相关事宜而设定,或是相关时段设定,导致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缺乏一定的系统性、长远性以及规划性,同时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区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重要以及交叉。再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与自主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以及城乡一体化等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它们的使用途径就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性以及重复性。

2.2 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进度过于缓慢

根据我国财政部门的相关统计,财政专项资金年度支出的进程通常为80%,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年终突击转型为财政专户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会使专项财政资金的平均支出进度变为60%至70%,甚至有一部分还会降至50%,更严重的还会发生分文未动的专项资金。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可能会导致大量财政结余资金留在银行里,不但会失去财政资金应有的作用,还会造成年底突击花费更多的钱。

2.3 专项资金使用的项目论证不齐全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项目论证的缺乏会造成使用效益降低,在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当中,通常情况是确定好专项资金的规模,再去论证相关项目,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而使用资金的单位通常使用重申请、轻使用的方式,通过各种方式财政专项的扶持,造成项目认证的缺失,而某些项目长期得不到落实,从而出现专项资金的挪用或是滞留等,这一情况严重拉低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2.4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的评价以监督工作是针对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内容,在这方面对于促进财政资金的利用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评价结果的应用具有较多的不足,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以及持续的时间较短,纯净管理工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另外就是绩效结果工作的应用法律规范还需要加强,对于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中的问题、责任以及项目执行力等环节缺乏较强的约束力,使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即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的权威性,还会对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制约。现阶段我国关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法律以及法规也严重缺乏,导致绩效评价结果难以落实到实际。

2.5 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编制严重脱节

预算编制方式对于财政专项资金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我国预算编制方式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零基础预算,根据相关财政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财政专项经费通常实行分配模式,造成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标准不具备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使财政专项资金的基数不断增长。另外,有些情况下为了使基数增长,将专项资金进行切块的分配,这种做法则会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出现随意性以及主动性,而这种连环性的冲击下造成专项资金使用上的随意性,从而使我国当前专项资金的挤占、截留以及挪用等现象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预算编制约束力的下降,严重降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6 财政专项资金部门的支出以及使用范围混乱

由于财政信息缺乏较强的匀称性,造成同一类型的事项出现多头申报以及财政资金安排,相关企业及个人为了更多地争取到财政资金,将服务对象的同一事项进行改头换面,或是通过经常性专项资金以及项目同专项资金处重复性的申报预算资金。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实际工作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户管处室或是专项资金处室之间难以形成有统一的意义以及及时地进行沟通,从而造成同一事项安排两次或多次的财政资金,从而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另外,在不同项目之间会出现混用经费的情况,例如专项资金中的列支应该包括财政部门基本运营费用、招待费用以及出差费用等。

2.7 传统扶持方式仍然存在

我国传统扶持方式主要有点对点、撒胡椒面等方式,由于这种传统的扶持方式容易受到利益以及观念的影响,其中部分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过于老套,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仍然传统,这对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未起到应该有的作用,不仅影响到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还会导致廉政的风险。在财政、农业以及发改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在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的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这在我国近几年中时有所闻。

2.8 资金管理部门多且监管难度大

我国科技、商务、文化以金融部门参与在财政专项资金的制定较频繁,这对我国各部门运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共识意义。但由于行政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如专业分工、职能分化等,这对财政部门对需要扶持的企业发展管理出现了碎片化和多样化的现象,其中有关部门在沟通与协调方面存在的缺陷,特别是在所有项目资金的管理方面,管理主要是由财政部门进行监管,对于该项目类别的庞大性以及广泛性,财政部门的人力、精力方面的不足,造成监督职能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

3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的对策

3.1 整合推动财政专项资金工作

当前各级财政部门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十分重视,各级财政部门对这项工作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其工作进展未取得预想的效果。由于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涉及的层次以部门众多,作为利益的再调整,要开展这项难度是具有较大的难度。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不仅仅是意义上的调整与归并,也不是将某个部门的资金归并到另一个部门或是机构进行管理,其本质的意义是要形成一类科学、分工明确以及运行有序的使用管理机制,以此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例如我国某省财政厅在2012年开始设立现代农业、文化、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等发展资金。在2013年将科技、农业、环保以及人才等132个专项整合成38个。这对财政部门同一处室管理的专项资金归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中期的效果来看,还需要进行跨部门资金的整合,将不同部门管理以及资金相同或相近的资金进行整合或归并,并根据统一的标准集中向某一个领域去投入,从而发挥起规模效应的作用。通过这种做法改变由多个部门分块扶持统一类别的项目作为财政集合的扶持对象,体现出财力集中去解决大问题,有效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或者重复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合力效应。

3.2 确定好正确专业资金扶持对象

由于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对象受制于政策方面的影响,若确定好扶持对象需要通过相关规定以及条件,而这些方面的门槛以及规定较严格,只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才能得到准许,而当前许多扶持对象基本上是一些老面孔,例如相关大型企业、骨干企业等,每年享受政策扶持的对象均是这些,因此,对于那些真正陷入困境以及需要扶持的企业则无法得到实际的政策保护。在实际效果中,许多中小型企业更需要通过信用担保、贷款补助以及补贴等各项扶持内容。我国在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在全国众所皆知,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共性以及无偿性,其必须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应该遵行扶新、扶幼、扶逆的原则,重点扶持那些正处于困难中的中小企业。另外,财政扶持资金需要全面考虑中小型微型企业的需要,将扶持的条件以门槛降低,对发展潜力良好、成长性好的中小微型企业,使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体现出雪中送炭的作用。

3.3 优化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构

财政部门应该及时处理好专项资金的专门用途以及支付途径,将各个部门的专项经费纳入到各个部门经费的预算中。另外,应该对资金管理分配室的相关人员职责以及流程进行明确,如项目管理人、分配人、命令下达者以及核对人等,统一协调加强扎口管理,才能杜绝主管部门日常行政经费的项目收入专项资金列支,从而提高财政专项资金所使用范围的专注度,使财政专项资金能够真正起到扶持企业的意义。

3.4 深入改革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需要改变传统使用方式,将传统拨改中的点对点扶持模式转变为竞争奖励的方式,加强合作对象的竞争性,有利于缩小拨改奖以及拨改投的扶持策略。另外,这种方式可以选择担保公司、银行或基金管理公司等合作伙伴,并引起竞争性的机制,统一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招标,体现市场的公开性、公平性,同时根据业绩进行定期的轮换,从而有效调动各个相关合作伙伴的积极性,达到有效制衡的作用,其不仅可以调动相关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还能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效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具有较多的漏洞,需要我国相关部门积极的进行改进,通过整合推动财政专项资金工作、确定好正确专业资金扶持对象、优化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构、深入改革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的途径发挥向财政专项资金的实际作用,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财政专项资金作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心,其是体现政府职能以及工作重点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财政资金使用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涵盖的环节以及内容十分广泛,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各地现阶段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环节浮现出许多的问题,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界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从而提出相关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职能的服务内容。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王海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3]王胜.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9.

[4]林乔香.关于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8-51.

[5]陈少强,贾颖.财政专项资金改革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5):3-10.

[6]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使用方式的意见[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12):53-55.

[7]成涛林.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旬刊,2015(5):73-75.

[8]唐玉华.关于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动态监控体系的思考[J].公共支出与采购,2007(5):42-43.

篇4:浅谈议论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材料;引用方式

在议论文的三要素中,论据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没有这些材料,所有的观点都将成为空洞无力的说辞。所以,要写好一篇议论文,就必须恰当地引用一些能够证明论点的材料。

可作论据的材料很多,包括概括性事实、典型的事例、数据文献、客观规律、科学原理、格言警句等。而如何引用材料,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材料引用不当,就可能无法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也可能使文章显得杂乱而啰嗦,或者会淹没了主题,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学生平时练习以及应试时所写的议论文中用到的材料,从来源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作者自主选择的材料,二是题目中给出的材料。自主选择的材料取材范围广泛,自由性较强;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具有很大的限制性。无论哪种材料,在文中引用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完整引用

一般来说,如果所引用的材料是作者自己积累的,或者是比较新鲜的,而且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就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否则,别人看不到完整的材料,不了解完整的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的论据意义也就会大打折扣。有时候,有些材料虽然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但篇幅比较短,这样的材料,也可以完整引用。如,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就完整地引用了《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故事虽然不算太短(占全文总字数的16%),但完整引用,有利于大家听明白,了解情节,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下文所说的内容。

有些材料,一旦割裂开来引用,就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误解,那么就应该完整地引用。

在驳论中,为了反驳对方用以支撑观点的材料,对方的相关材料也可以完整地引用,以避免被对方说成是断章取义。

要特别强调的是,完整引用的材料,相对于全篇来说,一定不能太长,否则,会造成整篇文章在结构上的不协调。

二、概括引用

如果需要引用的材料比较常见,是大家所比较熟悉的内容,就可以采用概述大意的方式来引用。比如,引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事迹等材料时,就可以采用概括引用的方式。在需要引用的材料篇幅比较长,重复、啰嗦的内容比较多时,可以采用概括交代的方法来引用。如,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引用许仙、白娘子、法海的故事,就是采用了概括引用的方式。一个可以演绎成上万字的故事,鲁迅只用一百五六十个字就概括出来了。但要注意,概括引用一定要忠于原文,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更不能对原文进行断章取义。

三、逐次引用

对同一份材料,如果其内容较多,或者层次较多,或者涉及两个甚至多个层面,就可以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部分,一次引用其中的一部分。这种引用方法,一般在驳论中比较常用。比如,对方提出几个理由,我们可以针对他的几个理由,一条一条地去分析、驳斥他;在分别驳斥对方的论据、论证过程的时候,也会采用这种逐次引用的方法。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分三次引用了艾奇逊的话。

在写材料作文时,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比较多,也往往采用这种引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把材料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引用,并不是把材料随意地割裂,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引用材料要注意层次、类别。

四、摘录引用

有些材料作文题中,所给的材料比较多,但其中最关键的一两句话概括了所给材料的中心或主旨,用这一两句话就可以代表所给材料,那么,在引用时,就不必原文照抄,直接引用这一两句话就可以了。如:“不为五斗米折腰”七个字,就可以概括陶渊明宁可舍弃那卑微的官职也不愿卑躬屈膝逢迎阿臾的故事,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详细叙述故事过程了。

五、解释引用

有些材料,如果直接引用,别人也许不容易理解,或者一下子难以接受,那么,在引用时,就可以加以简明的解释。这种解释性引用,可以是先引用原文,然后进行适当解释;也可以是在引用时就用括号将解释的内容附加在所引用的材料后面,以方便读者的理解。这种引用方式,主要适用于引用方言、俗语、外来语、文言文、黑话、专业术语、行业缩略语等。如,在《谈骨气》一文中,作者吴晗先引用了《孟子》中的几句话:“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考虑到有些读者对孟子的原话不一定能准确理解,作者接着就进行简要的解释:“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六、词句引用

对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诗句、文章,为了行文的简洁,或是为了结构上的整饬等,可以摘引其中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以概括整首诗词或整篇文章内容,如“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用陶渊明诗歌中家喻户晓的一句诗来做陶渊明的定语,简明而又形象地表述出具有平淡自然的诗歌风格的诗人形象。有时候,在引用那种大家都熟悉的事件作为论据时,可以用事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来代替整件事情。如用“拍案而起的闻一多”来概括当年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怒起抗争的闻一多形象,寥寥八个字,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涵。

当然,议论文引用材料的方法不仅仅以上所述的这几种,在具体的写作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至于具体使用哪些方法,主要是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不必刻意选择。

篇5:简历中使用最多的方式

个人简历在招聘的人员中停留的时间是比较多短,因为一份待遇等等比较好的工作在进行投递简历的时候,投递简历的人员也是十分的多。所以很多的主考官在看简历的时候,往往需要看一些重点的地方,往往只有几十秒就是可以看完了。

比如说,很多的招聘的人员在看简历的时候 对于个人的经历和工作经验等等是比较的感兴趣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了解我们在这些年中主要的干的事情,确定我们是否可以使用这份工作等等。所以在填写个人简历的时候,需要突出这个方面的问题。

需要知道的`就是在进行填写的时候,需要重视顺序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进行填写的时候,最好可以使用倒叙的方式,这样就可以让招聘的人员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了解我们这些年干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在填写自己的工作的经验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最后的一份工作开始往前写。因为有些人的工作的经验还是比较的多,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了解我们。

还有需要知道的就是。即便是学习经历也是需要选择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填写,这样可以让主考官在更短的时间之内了解我们。做出自己的判断,确定我们是否进入下一关进行面试等等。

篇6:杀虫剂灭蝇的两种使用方式

若要将苍蝇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需采取持久的卫生措施。对粪便、洒落饲料和湿秸秆每周应该清理两次,以便打断苍蝇的繁殖周期。粪便应该铺在地上晒干,或倒入粪池当中液化。杀虫剂施用方法包括有残留喷洒、无残留一次性杀灭或称接触性杀灭、捕蝇器,以及饲料添加。无论采用哪种杀虫剂,都要阅读标签,按说明操作。

残留式杀虫剂(长效)

用药水对墙壁、顶棚、栏杆以及其它苍蝇会停留的地方进行彻底喷洒,要喷到药水可以在喷洒表面流动的程度。为了把抗药性降到最低,确保灭蝇成功,不应在整个季节内重复使用有效成分相同或相近的杀虫剂(尤其是合成菊酯)。

喷洒时注意不要污染食物、饮水或器具。不要直接对着动物喷洒。喷洒二嗪磷或倍硫磷时应将圈中猪只转出。一升药液喷洒12~25平米的表面,具体用量视表面情况而定。向墙壁、顶棚以及其它苍蝇停留的地方喷洒。合成菊酯类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之间应该交替使用。上述残留式杀虫剂的药效可持续1~7周。

无残留接触式一次性杀灭(短效)

接触式一次性喷雾杀灭可迅速杀灭现有的苍蝇,但持续药效较短。必要情况下需重复采用。注意不要污染饲料和饮水。喷雾时不必将猪转出圈舍,但不要直接对着猪体喷雾。为了把抗药性降到最低,确保灭蝇成功,不应在整个季节内重复使用有效成分相同或相近的杀虫剂(尤其是合成菊酯)。应交替采用合成菊酯类杀虫剂(百灭宁、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二溴磷、敌敌畏)。

捕蝇器

用装有诱饵的捕蝇器可杀灭大量苍蝇,但捕蝇器不会显著减少苍蝇的总数。另外,也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清除苍蝇繁殖区的苍蝇。电击式捕蝇器可以减少附近圈舍的苍蝇数量。

苍蝇诱饵

篇7:议论文材料使用的方式

料理上桌后的基本动作,即是“右手拿刀切开,然后左手拿叉将料理叉起”。以叉子压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顺着叉子的侧边以刀切下约一口大小的料理后,叉子即可直接驻起料理送入口中,简单说即是“以叉子压住后再以刀切开”。如果想顺利地将食物切开,首先就从姿势开始吧!正确的.姿势与适当的角度非常重要。两侧手肘过高会使刀叉角度过大,而呈直立状态;相反地,如果手肘过低将使刀叉呈倒下状态,所以没有办法好好地将料理切开。将肩膀与手腕放松,两臂不要张开,刀与餐盘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这里归纳成七个要点:面向料理端正坐好;肩膀与手腕放松;两臂贴着身体;手肘不要过高或低;刀叉与餐盘呈倾斜角;以叉将料理紧紧按住;轻轻地移动刀子,压住时可用力。这样一来,不但能轻易地将食物切开,而且姿势看起来也相当地优雅。刀的移动方式也有要领。首先用力于左手的叉子,再轻轻地移动刀子。注意,将刀子拉回时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压下时用力,这样才能利落地将食物切开。

两侧手肘过高时,将会使刀与叉的角度过大,而无法利落地将食物切开。刀与叉也不可以过分倾斜。叉子可依料理的特性,自由地变换拿法以方便用餐。当叉起食用时,叉子的背面必须向上,不过,如果是舀起食用时,叉子应面向上方使用。与筷子不同的地方,即是叉子可依料理特性上下转动以利于使用。

篇8:农机使用中的问题与培训方式探讨

1 农业机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具使用不当,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缺乏正确使用常识和常规维护经验, 加之平时保养不善, 农机具零部件损坏多和使用方法不当, 造成了很多伤人事故。

案例1:据新闻报道:2 0 1 4年6月2 9日, 湖北省宜城市流水镇高楼村二组农民刘某开着拖拉机带着自己改装制造的拖箱, 装载着8 0 0 0斤西瓜去集市卖瓜。当车行驶到一个大下坡时, 由于车厢无制动刹车装置, 车厢失控后把车头撞成四轮朝天, 刘某和小女儿当场死亡, 大女儿负伤住院。2 0 0 9年7月该组农民杜某某同样开着拖拉机拖着自己改装制造的拖箱载着5 000斤竹子, 在下坡弯道时无法制动, 车厢把车头撞翻导致司机重伤, 送医后不治身亡。

案例2:2 0 1 2年9月6曰, 常某某满怀信心从高台县裕兴农具经营部购买了一台时风聊城公司生产的总价9万元的时风4YZP-2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除去国家补贴2.6万元, 常某某自己花了6.4万元。同年10月5日, 常某某开着新买的玉米收获机收割自家的玉米, 下午6时许, 玉米收获机出现前台果穗外秸秆堵塞, 常某某下车徒手去清理堵塞物, 突然一阵钻心疼痛令其浑身战栗, 他的左手被一股吸引力牵引着卷入高速运转的机器内不能g拔, 在一旁干活的一位农户见状, 立即将收获机熄火, 拆开前操作台, 常某某已被挤压严重变形的左手才被取了出来。

案例3:遵义一村民日前被“铁牛”所伤, 导致右脚骨折、膀胱破裂。记者了解到, 多数村民买回农机后, 往往直接“无师自通'不会针对如何使用参加培训。 (《贵阳晚报》2月2 7日)

实际上, 农机伤人事件, 各地都时常发生, 只是程度不同, 有拖拉机翻车之后压死人的, 有为打谷机私接电线导致参与打谷的村民被电身亡的, 也有因为未按规范操作而被铡草机切断手掌的……, 不一而足。

1.2 不懂维修、维护和机具保养, 造成机具损坏, 缩短了机具使用寿命

目前, 农机具的操作者大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 他们在使用、维修保养中常出现很多问题, 如不安全吊装和支撑维修;悬挂机具不落地、发动机不熄火就进行维修;用手或其他物体伸向传动部位, 机器运转中用手摘挂胶带调整胶带张紧度, 或用手拉曳胶带;强力拆卸轴承和零部件;不按要求保养农机具;冬天不放水引起机体冻裂;机器启动不起来用明火烧;不停机调整维修;机具调整不当;机具用完后不清洁、不保养, 露天放置等。这些现象不仅常引起人身伤害, 还会造成机具的损坏, 缩短机具使用寿命。

1.3 农机监管存在盲区

农机监管部门监管人力不足, 有些地区甚至没有农机监理机构, 农机监理只收费不管理, 只在城镇附近地区转, 不能深入到偏远农村。这就造成了农民得到的培训、指导机会少, 无证运营, 违规操作的现象多等问题。

1.4 农民安全意识淡薄

农民使用农机具主要是看准了农机具作业效率高, 节省时间, 能减轻劳动强度。在机具使用中求快求省事, 缺乏安全意识, 不明白违规操作的危害, 不懂得事故的预防, 没有提前防范意识。在机具工作中进行维修、调整, 在作业中不注意周围环境, 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1.5 缺乏培训机制

一是农民对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即使把培训班办到乡里也不想去培训, 总认为农机操作简单, 不用培训也能摸索着开, 培训费工费时, 有的人宁愿交钱也不参加培训, 有的参加培训也只是应付差事, 不重视不认真。二是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专业基础较差, 习惯以"三分看书, 七分学样"的方法学习新技术, 学习难度大, 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训方式不适合农民实际, 目前多数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形式基本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 培训形式和内容单调且枯燥, 致使培训效果不佳。四是没有长期的培训机制和计划。

2 培训方式方法探讨

2.1 加强购机培训

购机时要加强技术培训, 企业技术人员要指导购机者详细阅读机具使用说明书, 并对购机者进行机具使用、安装、维修保养培训, 让购机者明确安全操作和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购机者掌握操作使用技术, 明确生产安全注意事项后, 与购机者签订责任合同, 也可与农机监管部门协商, 同时发给购机者机具使用证书, 这样既可避免因操作、维修保养不当造成的伤人、损坏机具事故, 又可避免因农机使用事故引起的法律纠纷。

2.2 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定期培训

农民培训中要抓好时机, 农忙时农民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培训, 平时农民在忙完地里农活后又要出去打工, 也没时间参加培训, 只有在舂节前后, 农民比较闲, 打工者也都回来了, 这个阶段培训比较有利, 各级农机培训管理部门要在这个时段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抓紧抓好农机培训。

2.3 加强地方农机管理、监理技术力量, 加强生产期技术指导

各地对农机管理、监理的重视程度不同, 有的地方撤消了农机管理、监理机构, 乡一级的农机管理、监理部门设置很少, 设置了也是人员专业技能和知识不足, 有些是没学习过农机专业知识, 有些是兼职代管, 部分地区的农机管理、监理人员出现了断层现象, 降低了农机管理、监理和服务能力, 造成了农机技术培训人力不足, 难以承担培训任务。各级农村管理者要重视发展农机管理、监理技术力量, 在生产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监管、技术指导, 在农闲时期组织有效的技术培训。

2.4 提高农机院校服务能力

由于包产到户后的一段时期, 农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 随着农机发展进入低谷, 各地农机院校也随机改换专业, 农机人才培养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农民农机技术培训方面承担的也较少。对农民进行农机技术培训, 农机院校有各方面的优势, 这些院校有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熟练的教师, 有品类齐全的教学设施, 有教育培训的丰富经验, 因此这些院校应该承担起地方农机技术培训任务, 与地方农机管理部门合作, 通过定期组班、送技术下乡、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农机服务团队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农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2.5 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农机具使用小册子

农机培训的资料和教材很多, 但大都注重文字叙述, 长篇大论的文字叙述对长期从事生产劳动、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来说很不适合。一是农民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 二是农民没有认真阅读的耐心, 二是农民没有机械基础常识, 专业化的术语和论述农民无法理解。这就要求编写一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农机具培训小册子, 尽量以图片说明问题, 每一个操作步骤对应相应的图片, 让农民一看就能知道这一步应该在哪个部位操作, 进行怎样的操作, 这样就会避免因文字叙述看不懂, 没耐心阅读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健美.小议农机技术培训在思维方面的创新与发展[J].农业与技术, 2012.1.

上一篇:人行道铺装方案及措施下一篇:回首2013,展望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