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学课堂的育人元素

2024-04-30

打造数学课堂的育人元素(通用6篇)

篇1:打造数学课堂的育人元素

打造数学课堂的育人元素,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淇滨区第一中学

张登枝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破罐破摔的学生猛然多起来的现象进行研究,找到“打造数学课堂的育人元素,使数学走入学生心灵,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的解决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心系课堂,关注生活,为课堂积累鲜活的素材;2.以数学知识或事件为依托,进行受学生欢迎的思想教育;3.数学教师尤其要注意锤炼课堂评价艺术。【关键词】

数学课堂

育人

数学教育和其它学科教育一样,都有着一份不可推卸的育人职责。升入初中后,有些学生往往因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刻苦钻研勤学好问等优秀学习习惯和品质,已有较多的家长在学生学习数学上不能给予有效的监督与帮助,数学上的学困生、破罐破摔的学生猛然多起来。数学教育的“育人”元素具有隐蔽性强学生不易体验的特点,初中生对空洞说教反感具有免疫力。要想改变如此现状,我们可以从教育名师魏书生那里得到一些启发,他曾说:“教育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才会发现那是一片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我们数学教师该如何打造数学课的育人元素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加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呢?

1、心系课堂,关注生活,为课堂积累鲜活的素材

要想教育学生,首先得抓住学生。初中生思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广度、深度和独立性,对时尚的、潮流的东西兴趣浓厚,我们数学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就得有鲜活的内容。比如,在学到乘方的概念是,我借用了学生喜欢的影视明星“杨幂”的名字,告诉学生杨幂父母都姓杨,要求学生先自学相关内容,“猜想:从姓氏的角度考虑,杨幂父亲可能拟定了哪几个名字?杨幂父亲为什么最后给她确定这么个名字?”。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后,学生沸腾了,正如我们想象,有的学生猜想了杨小羊、杨小阳、等与本节知识无关的名字,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逐渐的由杨杨杨、杨三杨、杨三方等名字过度到“杨幂”,领会到“幂是乘方的结果,杨幂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由此而感叹杨幂父亲的“数学才华”和父母对女儿的情感。这样的数学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鲜活而生动,对数学知识魅力的体验具体而深刻。再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我们可以以“环境污染”为背景,以制造、销售雾霾口罩为话题编制数学问题,以搜寻马航失联客机为背景,学习位置的表示,学习科学计数法等等。

2、以数学知识或事件为依托,进行受学生欢迎的思想教育

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和性质之后,我让学生对x、y、k给以实际意义,使ykx的性质反应一定的人生哲理。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之后达成了几个较好的成果,其中一个是x代表时间,y代表人生价值,代表k能量(可以是正能量也可以是负能量),反应的人生哲理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或她的人生价值会越来越大;一个具有负能量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或她的人生价值会越来越小,直至为零,甚至危害社会。学生发挥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领悟人生的大道理,是自觉的是有感触的当然就受他们欢迎了。

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可以借助一些具有视觉与错觉特色的图片进行多角度看问题或换位思考等方面的教育。比如,左图中的青蛙在将图片左转90度后看起来就变成了右图中人见人爱的马了。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换个角度看问题还真是不一样!这样的换位思考教育鲜活、生动、印象深刻、受学生欢迎。

3、数学教师尤其要注意锤炼课堂评价艺术

初中数学不像其他学科要么趣味性强要么感情色彩浓郁,数学知识本身深邃感情色彩淡漠,需要专注以及良好的思考力才能深味其乐。望着那一个个不怎么诱人的数学之门,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迈步其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就是最有力的外力之一。通过我们课题组的探究与总结,有以下几个方向:

(1)对学生的表现要大胆表扬与激励,不怕“过分”。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口碑并不好,许多毕业生称自己是数学差等生,在数学课上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与我们数学老师严谨不善表扬的特点有很大关系,所以我倡议:数学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要大胆表扬与激励,不怕“过分”,改变回答不对或不全面就得不到肯定的现状。当学生的回答与我们期待的相差较远时,不能急躁的去否定,要认识到他的回答会引起其它学生的思考或注意,会改变课堂“万马齐喑”的氛围,这很重要,我们要大胆表扬他的勇气与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勇气才能归位。大多时候是肯定学生的表现,予以积极的引导与暗示。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给以“你很有想法”“你的回答值得我们思考”“非常好”“很棒”“声音真洪亮”等评价;在课堂的某些起始阶段,可以个别提醒那些起步慢的学生,在课堂的后续时段,可以面向全体,给出“同学们的表现越来越好”等激励性评价。(2)当学生处于焦灼状态时,宽慰性评价比激励性评价更有效。比如公开课上,搜集信息时,发现部分小组或学生还没完成指定任务时,给出“没事,慢慢来”的安慰能消解课堂的过分紧张情绪;一题多解反馈时,“很棒,你的解法给大家开了好头!”“你给的第二种解法真的很棒!”“了不起,大家都有三种解法了!”„„如此渐进性的宽慰评价真的能掀起学生的情绪高潮。

(3)评价要机智要有针对性,才能进入学生心灵。有一次,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我以为他回答完了请他坐下时发现他还没说完,坚持让他说完并结合实际给出评价“你太棒了,比老师的答案都完整”——这样的评价即展现了老师的胸怀有激励了学生,往往能让学生激动几天,甚至影响一辈子。

(4)在课堂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总体点评再次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这样的做法会为下一节课积蓄正能量。

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职责,让我们加大挖掘与打造数学课堂的育人元素,使数学课能够走入更多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添新力!【参考文献】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吴礼明《建筑生命的课堂》

篇2:打造数学课堂的育人元素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作为语文老师,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是:教学设计要突出一个“精”字,教师指导要重在一个“活”字,学生学习要落实一个“实”字,目标达成要体现一个“高”字。真正的高效课堂,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我觉得需要从以下一些方面做好: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氛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和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的学习气氛。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保持高效授课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所以我们尽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它抛出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接受它,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三、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大家都知道,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科学地组织和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和开展教学活动,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学目标的设计,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方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首先要科学,要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定位适度、要求明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研讨教材,了解学生,目标定位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学生学不会的不教,学生不学就会的也不教。要让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这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最不好把握的,在这个环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角色定位要准确,也就是说,学生能学会的教师绝不代替,不暗示,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要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合作探究中建构知识,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只能在学生没理解透处通过引导追问,使学生理解更深刻,在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教师退到最后一步再做精当点拨,引导、点拨时机恰当合理。教师语言凝练、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放手不够,引导过多,滔滔不绝的讲解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更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这一点是我们教师最应注意的一点,我们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仔细揣摩每一个问句,争取使有效提问率达到100%。另外,在每个环节的组织上,要让每个学生时刻有事干,学习要紧张起来。

四、努力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练”出学生的真水平

语文课是语言运用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活动),去粗取精,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篇3:融入幽默元素 打造快乐课堂

——斯维特洛夫

回顾自己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 我深深感到, 风趣幽默、笑声满堂的教学更让学生喜闻乐见。每接一届新生, 我总会参考一些名校名师的做法, 在所教班级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下面的几项对我的教学风格的形成启迪特别大。

1.你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最能吸引你? ( )

A.教师讲得多、知识容量大的课堂。

B.纪律要求严格的课堂。

C.幽默的, 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

D.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多的课堂。

2.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 )

A.讲授模式, 教师“一言堂, 满堂灌”。

B.“自主探究、合作互动”教学模式, 课堂气氛活跃民主。

C.“讲——析——练——评——读”模式。

D.“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3.你认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可多项选择) ( )

A.教学经验丰富, 专业知识扎实。

B.为人公正, 热爱学生, 关注学生心理状况。

C.严谨教学, 对学生严格要求, 督促到位。

D.为人师表, 道德素质高, 对教学充满热情。

E.风趣诙谐, 智慧幽默, 会活跃课堂气氛。

每次调查都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幽默、活跃的课堂最能吸引人, 幽默的教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 富有幽默感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之一。这些都告诉我们, 幽默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幽默艺术来点缀课堂, 必定能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唐树芝先生说:“教师善不善于运用幽默, 具不具有幽默感, 能不能充分发挥幽默的力量, 这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口才的重要标志。”幽默体现着教师的智慧, 展现着教师乐观的性格和开朗的胸怀。诚然,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承知识、启迪智慧, 但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不仅仅是驾驭知识本身, 还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吸引学生向师向学。一名优秀的教师, 绝不会只把课堂当做传承知识的场所, 更多的是把课堂当做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

一、幽默趣之,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内驱力。所谓“趣为学之始”, 教学幽默就像兴奋剂, 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 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精神振奋, 情绪活跃,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 学生或神经高度紧张, 或精神过度疲劳, 或昏昏欲睡, 或神飞室外……在这种状况下, 几句幽默的俏皮话、一则小小的笑话、一个风趣的故事……常能使学生笑声顿起, 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同时给学生的大脑也洗一个“澡”, 让学生马上神清气爽, 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 我讲“病句修改专题”第一课时时, 首先给学生看了一则通知:“为了方便组织参观, 今天下午女同志洗澡, 男同志参观;明天下午男同志洗澡, 女同志参观。”学生一看, 就哄堂大笑。这样, 学生在开心一笑中, 快乐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又如, 我在教学“语言得体运用需注意场合”时, 借鉴举了三例:某厕所墙上刷着“男女都一样”的标语;火葬场门口贴着“经济搞上去, 人口降下来”的标语;猪场围墙写着“计划生育, 匹夫有责”的标语。学生听了, 笑声一浪高过一浪。我总结道:“三条计划生育宣传标语都写得很好, 为何引人发笑呢?都是没有注意场合惹的祸。”这样, 学生在笑声中学到了知识, 加深了印象。

二、幽默处之, 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假如教师缺乏幽默感, 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 教师不理解学生, 学生也不理解教师。实践证明, 教学幽默因其语言含蓄、机智, 似和风细雨, 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使教师显得更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充满睿智, 使学生丢弃拘谨、胆怯与紧张, 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这样, 才能促进师生合作, 教学相长。

每上新班的第一节课自我介绍时, 我便有意来点小幽默:先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爱民”两字, 然后告诉学生这是我父亲给我取的名字, 父亲望女成凤, 希望我长大后跳出农门, 当官爱民, 造福一方。我呢, 虽然没能如父亲所愿做个爱普天下百姓的大官, 却有缘做上了一名人民教师, 能在一尺讲台上爱我学生、育我学生, 能够桃李满天下, 此生亦足矣, 幸哉乐哉。每次介绍完, 学生都热烈鼓掌, 立即感到和我的距离拉近了, 觉得我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足可见, 幽默是一剂调节人际关系的良药。

一次, 我在借班上公开课《琵琶行》时, 一开始因为师生彼此不熟悉, 课堂气氛比较紧张沉闷。当讲到“间关莺语花底滑”时, 为了活跃气氛, 放松学生心情, 我特意先自己模拟鸟叫声“嘎咕——嘎咕——”地叫了几声, 然后问学生我模仿得怎么样, 有哪个愿意来挑战我这美妙的女高音。教室里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有互相推荐的, 也有毛遂自荐的, 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这时, 一个女生撅起小嘴, 一阵悦耳的口哨声凌空而起, 凝固的空气顿时流动起来, 鸟鸣莺语充盈整个教室, 亲切的笑声让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而课堂气氛竟由此轻松活跃起来, 剩下的时间我们师生相处得特别融洽、轻松。

由此可见, 教学幽默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幽默的笑声能消除师生之间的地位差异, 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 使师生间形成人格平等、心灵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幽默启之, 开启学生思维大门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说过:“处于轻松、快乐状态下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最有利于激发个人的超强记忆力。这对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最佳, 思维能力最强, 学习效果也最好。”的确, 教学幽默对学生心智的影响, 是为理论与实践证实了的。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中, 不仅学生会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 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 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也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智慧。课堂上, 教师如果一味地分析讲解、满堂灌, 会使学生的脑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 兴奋不起来, 时间一长, 学生便慢慢趋于沉睡状态。如果此时教师幽默一下, 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其注意力相对集中, 能在笑声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曾听过一节公开课, 是这样讲“归谬法”这一论证方法的, 授课教师讲了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加拿大人朗宁从小在中国长大, 他参加竞选州长时, 对手攻击他, 说:“听说你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 那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回答说:“不错, 我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不过, 有确凿证据证明, 你是喝牛奶长大的, 可见你的身上有牛的血统。”学生们听了哄然大笑。这位教师趁此要求学生弄清朗宁是怎样反驳对方的。通过这样一则幽默故事, 让学生由此及彼, 以表入里, 牢固地掌握了“归谬法”的论证特点。这样匠心独运的教学方式, 比平常教师从理论到理论, 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仍难得其要领的效果要好得多。

由此可见, 教师的适时幽默点拨, 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 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可以让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 让学生轻松自主地学习。教师的适时幽默点拨, 能启发学生思考, 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 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

四、幽默育之, 有效调控课堂纪律

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讲得津津有味时, 目光所及之处竟然看到一个“逆子”在与周公约会, 口水直流;当你演得忘乎所以时, 突然一个学生莫名其妙地“啊”了一声;当你正说得口沫横飞时, 突然看到一个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遐想联翩……对于这些课堂偶发事件, 教师该怎么处理?是厉声厉语, 刻意指责吗?非也, 这样狂轰滥炸式的批评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 反而会令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在感情上不能接受, 产生相反的影响。相反, 假如在批评教育时说一两句风趣的、富有幽默感的话, 不仅能缓和气氛, 而且能消除学生的窘态, 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比如, 可以轻声细语地对熟睡的学生说:“小心感冒, 给你拿床被来如何?”睡觉者定会面红耳赤, 睡意全无, 定会在全班学生的会心一笑中重整精神。也可以轻声提醒那个望着窗外想入非非的学生:“外面的世界虽精彩, 里面的世界也不坏。”开小差者定会意识到教师在讲自己, 而重新集中精神回到课堂中来。这样既不影响师生情绪, 又巧妙地维持纪律, 保证了听课效率, 及时地拉回了“迷途野马”, 何乐而不为?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陆谷孙也提出课堂教学“三笑”论, 即上一堂课至少要让学生大笑三次。许多著名的语文教学大师, 以及广大的语文教师, 已经创造并正在创造着闪烁着教学艺术之光的教学幽默。足可见, 幽默教学已不仅是一种智慧展示, 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成功实践。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知识积淀, 把幽默融入语文教学, 让课堂产生强大的磁场, 给学生带来欢乐和享受, 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如沐浴在春风下, 感到舒适和惬意, 真正地把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唐树芝.论课堂教学的幽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2) .

[2]林高明, 许元坤.让幽默走进语文新课程[J].师道, 2006 (8) .

篇4:潜心育人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课堂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决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的学习气氛。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兴趣,保持高效授课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所以我们尽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它抛出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接受它,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三、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首先要科学,要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定位适度、要求明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研讨教材,了解学生,目标定位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学生学不会的不教,学生不学就会的也不教。要让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这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最不好把握的。在这个环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角色定位要准确,也就是说,学生能学会的教师绝不代替,不暗示。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要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合作探究中建构知识,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只能在学生没理解透处通过引导追问,使学生理解更深刻,在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教师退到最后一步再做精当点拨,引导、点拨时机恰当合理。教师语言凝练、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放手不够,引导过多,滔滔不绝的讲解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更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仔细揣摩每一个问句,争取使有效提问率达到100%。另外,在每个环节的组织上,要让每个学生时刻有事干,学习要紧张起来,动起来。

四、努力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练”出学生的真水平

语文课是语言运用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活动),去粗取精,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篇5:打造数学课堂的育人元素

为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通过“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促进了学校与教师的同步发展,提高了师德师能。

学校以“构建生本课堂”为核心,依托《引学练案》,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构建生本课堂教学,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研训平台,促进教师钻研教学业务,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学校以“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通过“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引导家长形成科学教育观,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在家校间、师生间搭建爱与智慧的桥梁,共促教育和谐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比教学活动剪影

篇6: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

侯俊霞

摘要:当前,数学课堂气氛比较严肃、呆板,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把文学元素注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而且对学生长远发展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知名数学家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教学的可行性,在具体实施中,提出了重点把握的三个方面:1.数学知识文学化; 2.教学语言文学化;3.激励评价文学化。从而得出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使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文学 诗词

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教学得到了很大改观,但课堂气氛还是比较严肃、紧张,充满压抑感,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仍然是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化史,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学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

一、实证分析

数学与文学联姻,对数学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但在许多人看来,数学与文学好像磁铁的两极,相互排斥,在数学课堂上,卖弄文学诗词,既影响学生学习数学,也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我认为,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多一些文学气息,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习,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学生日后在数学上有所成就,也是十分必要的。纵观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大数学家,他们大多数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有的甚至是文学大师。

数学王子高斯在哥廷根大学就读期间,最喜好的两门学科是数学和语言,并终生保持对它们的爱好。他大学一年级从图书馆所借阅的25本书中,人文学科类就占了20本。正当做数学家还是语言学家的念头在脑中徘徊时,19岁的高斯成功地解决了正17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从而坚定了从事教学研究的信念。试想,凭着他在大学的文化积累,如果他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语言学家的殿堂里一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罗素,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著名的“理发师悖论”的发现者。但他也是一个文学家,有多篇小说集出版发行。令许多专业作家大跌眼镜的是,非科班出身的他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再看看国内的数学家。华罗庚能诗善文,所写的科普文章居高临下,通俗易懂,是值得后人效法的楷模。苏步青自幼热爱旧体诗词,读过许多文史书籍。他把读诗诵词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用它来调剂生活。许宝综自幼即习古典文学,10岁后学作古文,文章言简意丰,功底非同寻常。李国平不仅是中国的“复分析”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其诗集《李国平诗选》1990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序言则是苏步青的一首颂诗:“名扬四海句清新,文字纵横如有神。气吞长虹连广宇,力挥彩笔净凡尘。东西南北径行遍,春夏秋冬人梦频。拙我生平偏爱咏,输君珠玉得安贫。”传为数坛佳话。

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把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为:培养兴趣、追求简易、重视直观、学会抽象、不怕计算等五个方面。最近他在南京讲学时又特意补上一条──喜爱文学,并谆谆教导后学,不可忽视文学修养。数学大师丘成桐也提到:“如何寻找数学的魂魄,视乎我们的文化修养”。

由此可见,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能促使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更高的发展。

二、重点把握

(一)数学知识文学化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抽象,这也是数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将数学知识与诗词结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创造优美的教学情景。

对称,数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指图形等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的一种不变形。它与文学中的“对仗”有相似之处。在讲解对称时,借助“对仗”来说明,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诗句,明月—清泉,松间—石上,照—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的对称。清初女诗人吴绛雪作有一首辘轳回文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全诗共十个不同的字,描绘了一幅风吹水动,花香暗浮的夏日图。妙的是诗的上两句倒着读过来就是诗的下两句,可谓数学上标准的对称。

极限,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古人以“一尺木椎,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来说明。近来,徐利治先生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描绘,可谓妙绝。

坐标系,解析几何的工具。唐初诗人陈之昂有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内容涉及到时间、空间及作者当时的情感,将三者综合,可得到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若分别给出准确的参数,可得到作者在坐标系中的确切位置。

仰角、俯角,是指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与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联系。等等。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其实,在我国的数学宝库中,有许多以诗词形式出现的数学题目。讲相关内容时,如能将他们引入教学,可为课堂注入生机,令数学多一份亲切,教学多一份趣味。略举两例:

1.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二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解 各层倍数和: 1+2+4+8+16+32+64=127 顶层的盏数:381÷127=3(盏)2.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李白打酒)。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解 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

[(2x-1)×2-1 ]×2-1=0,解得x=7/8。

(二)教学语言文学化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专业术语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抽象化的定理、法则外,如能恰当地运用诗词点缀数学课堂,既可启迪思维,又能增加情趣,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如观察三视图),教师可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来形象地说明。

数学解题教学,特别是难题教学,若与王国维“三境界”结合,则另有一番风味。学生看到题目,由于思路模糊,找不到任何突破口,心情烦躁,但又必须耐心地分析题意,尽最大努力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有关信息,好像进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久而不得其解,亦如迈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找到方法(如解几何题时,当添上所需辅助线,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情绪倍增),则达到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师生不仅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解决了题目,还共同经历了成大事者“立志”、“执著”、“成功”的过程。

具体地说,学生刚接触题目,未弄清题意,不知如何求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析时,抓住问题本质,解决主要矛盾,好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头绪,但又不能使问题彻底解决,还要继续思考,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陷入困境,感到困惑,努力后得出新的思路,教师可配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某一问题想了许多方法都未能求解,不经意时,偶尔得一法,使问题顺利完成,就像“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反复思考,问题终于解决,心情舒畅,兴奋不已,则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三)激励评价文学化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烦恼和挫折,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思想教育加以疏导。若用平淡无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教,就显得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也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说服效果当然不好。反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适时地引用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带有格言警句性质的诗词进行教育,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能增强说服力。

例如:当学生学习不刻苦时,教师可用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来勉励;学生努力后,进步不大,灰心丧气时,可联系诗句“学习如春之禾,日不见其增,而月有所长,年有所获”来引导;学生在取得成绩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时,可用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来警戒;学生取得成绩,教师进行评价并希望他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时,可说“小菏已露尖尖角”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等等。

为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往往编制由传统题目拼合而成的试题进行测试。若部分题目以诗词形式出现,学生在考试时的压力可得到缓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美的享受。略举两例:

1.栖树一群鸦,鸦数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

解 设有树x棵,可知有鸦(3x+5)只,由题意得: 3x+5=5(x-1)解之,得 x=5 3x+5=20 则 树5棵,鸦20只。

2.出水三尺一红莲,风吹花朵齐水面,水平移动有六尺,水深几何请你算。解设水深x尺,由勾股定理,得

x2+62=(x+3)2 则x=4.5 所以,水深4.5尺.三、结束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的发展,所以,我郑重倡议:把文学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应用数学与数学文化;康永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学史概论;李文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数学文化;张楚廷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数学教育概论;张奠宙;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上一篇:对有效课堂地实施与策略的理解下一篇:1 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