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2024-05-03

谈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共6篇)

篇1:谈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纵观学校发展的历史,正经历着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型的历程。学校文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更高级的管理形态;是学校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总结和升华;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在这场学校管理的转型中,学校行政班子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和任务,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积极推进学校行政班子的文化力建设,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文化力强的学校行政班子,对于实现学校文化管理的转型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把握学校发展的历史规律,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校行政班子

人类探寻自身发展的奥秘,习惯从历史中获取规律,生发智慧。人类进入十八世纪中期以来,历经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电力应用于工业领域,自动化取代工业化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一些集团、一些国家把握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机遇,实现了自身历史的质的跨越,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推动了社会迅猛地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代以来,作为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学校教育,却并没有如人们所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席卷全球,信息网络化、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已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式也加快了发展和变革的速度。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掀起了对教育的改革,一场全新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学校文化管理正扑面而来,实施学校文化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不同的学校,由于其所处的环境不同,必然存在自身文化的差异。而每一种文化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环境。作为新时期的学校行政班子成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时代意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强烈的责任意识、主动的协调能力,高效的工作水平、自觉的学习态度和淡泊的名利思想。据此而选拔和任用符合时代要求的行政班子,是实现学校文化管理转型的关键所在。同时,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体系完整、权责清晰、福利较好、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减少竞争的文化管理机制是实现文化力强的行政班子队伍的基础和保障。

二、把握学校文化管理的本质,发挥学校行政班子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学校文化管理是以“发展美”为教育理念,以师生双向成功与成才为目标,以全面优质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依托,以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为内容的一种新的学校管理形态。它是基于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之上的学校管理,具有人文性、生成性、系统性、发展性的特征。

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以“时间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学校和以“特色项目”为主要特征的学校。这类学校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学校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的认识上走向了极端。它们虽然在以高考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社会中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但始终在社会和学生的两个关键评价维度上难以达到较高的认可度。其问题的根源就是把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偏差”(泛指某方面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至,而未真正总结出学校管理的发展规律,忽视了学校教育资源各要素之间在人的教育进程中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作用而导致的。

学校行政班子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管理的本质所在,对教育现象中的是非曲直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准确的“拿捏”,充分发挥学校班子成员在文化管理中的引领、示范、监督、评价作用,有效整合学校资源,把握学校发展进程,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把握学校文化管理的内容,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文化场

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任何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依赖有关的场来实现的。自然界是这样,学校也是这样。在学校里,学校与自然界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内应场和外应场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三个主干道的相互激荡,共同作用于人的生命和发展。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时期,学校文化场的本质和内涵是不一样的。

学校文化场的核心是学校理念文化,或者叫学校精神。它通过学校宣言、学校论坛和三个主干道共同的作用得以延续和发展。其中能量流包括章程制度、组织机构、常规管理、党群工作、友好学校等;信息流包括课程模块、高考前沿动态、中考前沿动态、课题研究、精品工程、活动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社团文化等;物质流包括建筑文化、设备文化、长廊文化、生态文化、标识文化等。学校行政班子各自掌管一个领域,与师生一起共同作用于学校文化场,形成一个系统的、强有力的教育场。师生如同沐浴阳光和雨露,得以和谐、健康地成长。

深圳市西乡中学是街道办所属的一所公立普通完全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深圳市办学效益奖学校、深圳市高中教学先进单位、宝安区初中教学先进单位。学校现有高初中41个班2521名学生。学校行政组织机构严格按照上级的规定设立校长室、办公室、德育处、教学处、教科室和总务处等处室共14人。多年来,我校行政班子以建设“学习型的行政班子”为抓手,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坚持学校文化管理的办学方向,确立“用先进的学校文化激扬生命,用优质的教育内容培育人才”的管理思想,致力于学校行政班子的思想与文化的认同,积极推进“构建大榕树文化场,培育健全的现代人”的教育实践,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个务实、前瞻、卓越的学校文化管理型学校行政班子已初步形成,一所全面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学校已初见端倪。目前,学校正以西乡中学高中部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学校文化管理”、“社区化学校德育”和“全面优质高效的课程体系”三大学校特色,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评估。

篇2:谈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使之成为一支勤奋学习的团队,一支凝心聚力的团队,一支求真务实的团队,一支勤政廉洁的团队,一支勇于创新的团队,一支团结协作的团队,是我校班子建设的目标。围绕这样的目标,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提升六个“力”,并做到一、二、三、四。

一、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凝聚力央视有则精辟的公益广告语:“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的确,从数学的角度,1+1=2.但若从向心与离心的角度看,1+1可以>2,也可以<2,学校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凝聚力决定了一个团队合力的强弱。因为全校师生凝聚力的源泉来自于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以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把学校领导班子凝聚在一起,校兴我荣,一荣俱荣,在提升学校的同时也成就了领导班子的每一个成员。

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战斗力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的战斗力可能胜过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的战斗力。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军。学校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决定了整个教师队伍战斗力的水平。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种种历练,个个成为虎狮将帅,既有作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又有作为条线领导的管理才能既能独挡一面,又能团结共力既有处理常规的协调行动能力,又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果断处理能力。

三、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感召力学校领导班子的感召力来自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无论是校长还是副校长,与普通教师只有责任与义务的分工不同,没有人格的不平等。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源

自“人”重于“物”的价值观,源自“情感与制度”并重的管理观。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把精力放在为师生干实事上,而不放在树立自我形象上要把精力放在让师生充分得到实惠上,而不放在追求表面文章上要把精力放在谋求工作实效上,而不放在攀比口号上要把精力放在解决紧迫难题上,而不放在图急功近利上。责在人先,利在人后,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率先垂范,感召师生。

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学习力学习是提升自我的手段,更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需。通过学习,日有所进,才能与时俱进。如果把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比作一个圆,那么已知的东西越多,未知的领域就越广。所以生命的过程就是探究未知的过程,不断学习的过程。一套好的领导班子要有两根支柱:一是学习,要勤学善学重要理论反复学,紧要业务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要学有所长,业有所精。二是实践,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学以致用,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用所学指导实践。学习和实践的交点是反思,做勇于实践的思索者,做勤于反思的实践者。

五、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创新力凡成事者是“创”出来的,而非“守”出来。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原有基础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创新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教育教学管理中点点滴滴的悄然变化。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但创新并不意味着不要常规。好的领导班子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实际情况寻找新的增长点。一套领导班子“称职”与“优秀”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有创新意识。

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决策力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方向与目标,无论目标大与小,高与低,都必须经历从起点迈向目标这一过程,就像数学上的轨迹。同样的起点和终点,有的轨迹是直线,有的轨迹是曲线,其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能否决策正确。大到学校蓝图规划,小到年级、班级的计划,长如学校发展方向,短至每一日各种事务的轻重缓急,都需要正确的决策与选择,才能获得成功的捷径和最佳的效益。因此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提升决策能力,事关学校发展大局,不可等闲视之。此外,还要做到一、二、三、四。

一是实现“两个转变”,即要求学校领导要由管理型向专家型与管理型相结合转变由贯彻型向创新型转变。

二是做到“五个一点”,即立足点要高一点,思想要敏锐一点,方法要讲究一点,工作力度要大一点,思想境界和素质要高一点。

三是抓好“四要四不要”,即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不要言之无物,思想僵化;要出好点子,拿出办法,不要得过且过,束手无策;要处理好私心,把握大局,不要谨小慎微,患得患失;要抓好落实,一抓到底,不要浮在表面,抓而不实。

篇3:浅谈学校领导层文化建设

一、学校领导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功能

学校领导层文化是学校领导层建设的灵魂。加强学校领导层文化建设,对于引导、规范学校领导干部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履职质量、工作效率,提升学校的自身建设水平以及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具体来说,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导向———精神激励

构建高尚的学校领导层文化,将学校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上来,把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崇高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建设优秀的学校这个目标而努力奋进。

2. 自我约束———行为规范

学校领导层管理的最常用手段是制度化管理,但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也难免出现一些漏洞。无论什么规章制度,都无法规范每个干部的每个行为,从而也就难以消除一些干部对规章制度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因此,对于学校领导层管理来说,更加需要利用文化的调控力来达到在规章制度以外的“软约束”,通过学校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来实现对规章制度的自觉遵守,使整个学校领导层达成统一、和谐与默契,将学校领导层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层次不断推进、升华,进而推动学校领导层工作向更科学、更严密、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3. 情感凝聚———弱化办公室政治

应该承认,办公室政治在学校领导层中的存在既无法回避亦无法消除,轻微的办公室政治还可以在局部中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但过度的办公室政治则会对学校领导层的文化建设和行政效能造成巨大的危害。通过学校领导层的文化建设,培育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学校领导层文化氛围,可以使学校的领导干部明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认清学校的兴衰与个体切身利益的关系,达成从尊重理解的角度提高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共识,并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增进相互间的友谊,弱化办公室政治的成效,形成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思想氛围和工作格局。

4. 形象塑造———品牌辐射

学校领导层的形象是体现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窗口,无论是内部形象、外部形象,还是具体硬件形象、软件形象,良好的学校领导层社会形象都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品牌辐射效应,对内可以激发教职员工对本学校的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对外还能赢取社会对本学校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

二、构筑体现时代精神的学校领导层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

1. 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学校领导层的精神文化

在学校领导层文化建设中,学校要树立和巩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理念,结合教育的历史、性质、职能和使命的特点,继承中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提炼教育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把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拼搏竞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精神为富于时代特征的学校领导层精神文化,作为学校领导层文化建设的核心。

2. 培育以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精神为体现的和谐文化

团结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校领导层干部建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培养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从而使学校领导层成为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在工作中紧密协作、相互支持,实现资源互补及效能叠加后成几何式放大的个体整合———“团队”。

3. 培育以自我超越、以学促用为理念的学习文化

终身学习已然成为变迁社会中个人与学校生存的要素。笔者认为,建设学习型的学校领导层对学校、教育具有紧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要探索建设学习型学校领导层的长效机制,只能走培育学校领导层学习文化的道路,打造学习型领导层,强化学校领导干部“学习为本”的意识,把学习当做一种境界、一种觉悟和一种责任,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使个人、学校以及整个教育界的素质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4. 培育以刚柔结合、人本管理为特色的制度文化

从“人格化”的角度来看待,就是要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有效执行为过程、客观评价为控制的制度来推行制度文化,把学校领导层的价值观和制度内涵对学校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深植,使得学校领导层的制度文化,从传统制度层面的强制性上升为文化层面的自觉性。加强学校领导层制度文化建设,要点在于坚持制度管理刚性的同时,融入团队建设、时间管理、有效沟通等全新的管理理念,推进制度的刚性与文化的柔性的有机结合,形成全面持续发挥作用的文化场和制度力,即制度文化建设是制度管理的升华。

5. 培育以复命精神为内涵的执行文化

许多学校领导层在各种事务上都重视执行,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学校没有建立起以庄重使命为理念、以职业道德为强调的复命意识。学校要解决问题,就要建立以使命意识为核心、以绩效导向为体现的“复命”文化,让“复命”在学校领导层中成为“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执行文化,这样才能使得各种事务真正执行起来。

6. 培育良好精神风貌的学校领导层的形象文化

学校领导层环境是学校领导层外在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学校领导层文化建设内在品质的重要因素。强化学校领导层的“硬件”建设,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可以营造学校领导层和谐民主、愉悦舒心、勤于工作、乐于奉献的人文氛围,从而陶冶领导干部的精神情操,提升学校领导层干部的思想品位,加强学校领导层干部的道德修养,进而展现出学校领导层良好的精神风貌。

篇4:浅谈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一、企业领导班子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化

竞争靠企业,企业靠班子。所以,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这个老课题在目前就有了新的内容。从企业自身看,其内外环境和机制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具”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经营目标由以产品为中心变为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中心;竞争对手由国内企业扩大到跨国公司;产品由以量取胜变为以质、以品牌取胜;竞争的天地由国内市场变为国内国际日益融为一体的大市场。从企业特性看,它是生产力的载体,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任何企业,如果不引进现代理念,不采用现代技术,要想始终在国内外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并处于领先地位,是不可能的。从企业作用看,它在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处于“挑大梁”的地位。企业的发展,能促进市场繁荣,带动出口增加,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并最终使人民受益。当今赋予企业的这些新内容,要求带领企业前进的领导班子必须努力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创造财富的单元,而这正是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应当具有的鲜明的时代性。

二、企业领导班子必须主动把握规律性

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有其内在规律。与时俱进地建设企业领导班子的内在要求是:把握合理性、保持连续性、体现发展性。

把握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合目的性上。目的就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到建设企业领导班子上,就是要明确建设企业领导班子的基本意图和意义,明确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领导班子。因此,首先要研究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周密细致、严肃认真的调研、考评、选择,确定合适的班子人选。

保持连续性,既是企业领导班子符合合理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合规律性的一种表现。市场环境经常变化,但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以至制度却须保持连续性,这是企业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那些发展好、有成绩的企业,在建设企业领导班子过程中,更要保持其连续性,通过连续性促进稳定性,培养可持续的增长性。所以,在企业班子配备上,不能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保证企业沿着既定的政策、方向、目标走下去而不轻易变更。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有利于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管是谁制定的,都应该一以贯之的去执行,决不能出现换人就换思路,就换政策的现象。如果上一任新班子,出台一茬子新政策,势必会导致企业发展之路绕来绕去,缺乏延续性,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体现发展性,就是不断深化对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建设企业领导班子。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领导班子的发展要有预见性、应变性和决断性。所谓预见性,就是科学分析企业领导班子的现状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找出其发展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走势,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做出预见,以便未雨绸缪,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所谓应变性,就是根据企业领导班子的现状,参照预见分析的成果,制定若干方案,并從中遴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快速反应;所谓决断性,就是当需要对企业领导班子做出战略性调整时,依据规则和程序迅速作出决断。只要把握好这三个规律性,在企业班子建设上就不会走弯路。

三、企业领导班子必须抓住基础和关键

结构合理是基础。企业领导班子是一个集体,需要讲结构、讲配合、讲协作,追求集体的功能。马克思形象而又深刻地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和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力量总和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企业领导班子的进攻力量大于班子中各成员力量的简单相加并且取得本质的区别,关键是班子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等要合理搭配。结构合理可以出创造力、战斗力、生产力。在配备企业班子时,只有充分考虑了班子的结构性,这个班子才能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

配好班长是关键。“一把手”是企业领导班子的班长。选好配好班长,首先要靠得住,严把政治关,特别注意领导干部应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有本事,特别注意作为现代企业“一把手”所应具有的特质,即知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知干事,即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事,即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事,即摒弃清谈、空谈,率先垂范,当断则断,用行动说话,实现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会干事,即善于用人,敢于用人,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人才各得其所,工作各有所归;干成事,即既能完成硬目标——安全生产经营的物质目标,又能完成软目标——考评下属,检验自己。对下属的工作要正确评断,奖罚分明;对自己则要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省自己,总结成败得失。

四、企业领导班子必须有高昂的精神状态

篇5:浅谈学校“三风”建设

杨凤兰

(岷县岷阳镇岷峰春蕾小学甘肃岷县 748400)

[摘要] 校风建设古已有之,于今为盛。然而,人们时常把校风建设简单地程式化为“校风=学风+教风”,实则属谬,校风的意义要更抽象,更广泛,更深刻,实际上就是领导作用、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有机的统一体,“三风”相辅相成,互为制约,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校风决定于“三风”,形成“木桶效应”的关系。

[关键词]校风;建设;“三风”关系

近年来,许多学校一直强调校风建设,但教育界对校风的构成成份尚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学校“三风”即为“学风”、“教风”、“校风”,并简单地总结出“学风+教风=校风”这样的公式,更有甚者,缀加“考风”为“四风”。其实这属于不知“风”从何来的认识误区。严格地讲,学校只有“三风”,即“领导(工作、生活)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而校风是这“三风”的综合反映和高度概括,校风与“三风”相比,意义更抽象更广泛,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建设,离开了能落实于操作层面上的“三风”建设而侈谈校风建设是毫无意义的。校风是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三方面的有机构成,缺一不可。“三风”是钢筋、水泥、砖块,校风则是由这些材料建起的大楼;“三风”是三条线段,校风就是由这三条线段构成的三角形,如同三角形一边 1

两边或三边的长短变化,都会引起三角形的大小形状的改变一样,“三风”的动态整合决定着校风的品格与面貌。校风决定于“三风”,所以“三风”正,校风则正;“三风”歪,校风则歪;“三风”中只要有一风不正,不但会“毒害”、“污染”其余两风,且会阻碍良好校风的最终形成。校风与“三风”的关系完全符合“木桶效应”,即木桶容积的大小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

一般而言,领导作风与教师教风对学生学风有较大的影响(包括正负两方面),领导作风对教师教风亦有影响,这其实是“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风向何方刮,草向何方倒)的道理。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风三者从下向上也可逆向“感染”,不过影响力逐渐减小。“三风”是领导、教师、学生三个群体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的风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度遵循“靠近原则,”即两个联系比较密切,接触比较频繁的群体彼此能施加较大影响,反之,影响力则较小。因此,学校领导在做安排、定计划时,应全方位了解教师的情况,掌握教师的心理需求,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进行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最大程度上避免许多教条主义的操作方式,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工作计划,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拉近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每一位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在愉悦的心理下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也会使更多的教师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关于“考风”的属性也有必要澄清。“考风”不正,甚至高考出现了作弊现象,人们已司空见惯,闻怪不惊;所谓“考风”端正充

其量是考试时诚实答卷、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这本是很正常,不可以说是“考风”好。所以“考风”只有变劣变歪之说,没有变优为正之说。而且是“风”者,东西南北前后左右都可吹可刮,而“考风”只能单向性地向下运动,因而“考风”不能算是一种“风”,“考风”歪的实质主要是学风不正、教风欠佳、领导群好大喜功三者的混同效应在考试时的集中折射。“考风”是校风的一个有限侧面,包含于学风,受作用于教风和领导作风。它与学风、教风、领导作风不是等位概念,不能并列。说说“考风”如何怎样倒无妨,如若舍“领导作风”于不提而抓“考风”整治,以求换来校风好转,则不是缘木求鱼,起码也是本末倒置。

良好校风的形成是一种“软件”建设,应常抓不懈。比如本世纪初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长期倡导下就形成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良好校风,普通中小学除已有的《规范》、《守则》外,还可根据自己的校情制定一些相应的领导作风要求、教风要求、学风要求,领导作风是领导群体在学校管理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的总和,公正、廉洁、团结、以身作则应为其核心;教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及精神面貌,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是其灵魂;而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巨大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先进的学习方法则构成优良学风的内涵。被具体化了的“三风”要求寄寓着一种希望,应该追求并坚守不移,但它们不属于制度准则,不属于约束性的东西。学风、教风、领导作风都是一种或好或坏的现实存在,对它们承认与否都不会动摇其客观实在性,当我们提出要造就一种什么样的校风时,实际上暗含了我们对该学校当前存在“三风”现状的不满与否定,于是学校管理层理应提出一种理想中的学风、教风、、领导作风建设目标。

篇6:浅谈如何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下面,就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乡镇工作的重要地位

乡镇工作非常重要,做好乡镇工作无比光荣。这既是乡镇政权在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位臵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所决定的。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不管在什么时候,乡镇政权、乡镇组织、乡镇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不断强化乡镇政权。

现代社会系统和领导系统是以基层为支撑的。作为系统的基础层次,基层对整个系统的运作具有根本的和决定的意义。政权的得失,事业的兴衰,都同基层密切相关,我们党夺取政权的斗争,无论是‚支部建在连上‛,还是‚农村包围城市‛,都是从基层抓起的。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们党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基层的关注和领导。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现在,我们党已经创造了83年的辉煌历史、55年的红色江山、23年的太平盛世,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巩固执政地位,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乡镇组织作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就是通过乡镇干部的形象来认识我们党的形象,通过乡镇组织的作为来判断我们党的作为。乡镇组织和乡镇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民心的向背、事业的兴衰。我们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从基层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而敌对势力要动摇我们的执政根基,也总是想方设法从基层去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阵地。这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乡镇组织作为人民政权的基石,乡镇干部作为稳固农村政权的骨干,担负着直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任。因此,作为乡镇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牢记使命,让自己的作为经得起历史评说,对得起人民重托。

2、克服当前困难,必须认真做好乡镇工作。

在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各级都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困难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的还是乡镇这一级。乡镇工作的困难和矛盾归纳起来,主要是‚五难‛,即农民增收难、债务偿还难、税费收取难、财政平衡难、干部稳定难。可以说,乡镇工作已经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比较艰难的时期。但我们要看到,发展与困难是一对孪生兄弟,要发展必然会遇到困难,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克服了困难,解决了矛盾,也就获得了新的发展。解决目前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当然需要上级党政组织从政策、体制上给予关心和支持,但更需要广大乡镇干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只要广大乡镇干部团结一心、善抓发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今年我镇曾经两度受到南大沙河洪水的威胁,在险情和困难面前,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没有退缩没有犹豫,而是勇敢面对,迎难而上,团结带领群众抗洪排涝,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抗洪排涝的阶段性胜利。面对税费改革这一攻坚任务,由于我们把握政策,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积极稳妥,圆满完成了改革任务。经过两年以来运转,各项工作都步入正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就充分说明,困难往往是对我们干部勇气、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考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锻炼乡镇干部的本领;越是困难的时候,乡镇工作越能有所作为。

3、完成繁重任务,必须紧紧依靠乡镇干部。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从农村这一块来看,农村税费改革已深入进行,经济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社会稳定工作更加突出,乡镇工作任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艰巨。完成这些任务,各级都有责任,但主要责任还是在乡镇干部身上,主要担子还是压在乡镇党委书记肩上。离开了乡镇干部的努力,落实这些任务就是一句空话。乡镇干部的精神状态、应对能力、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当前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富民强镇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广大乡镇干部长期战斗在农村工作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对此,应当予以肯定。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面前,有些乡镇干部正视困难的勇气不大,驾驭复杂局面的水平不高,开拓奋进的信心不足。有的认为农村工作克难无术,前景渺茫;有的埋怨上级只给任务、不给手段,埋怨群众只讲权利、不讲义务;有的不想办法,不思进取,总希望天上掉下馅饼来。这都是精神不振作的表现,是党性觉悟衰退的表现,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既强调物质决定意识,也强调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既强调改造客观世界,也强调改造主观世界。如果对工作没有一种热情,对事业没有一种激情,对追求的目标没有一种痴情,人就缺少活力,干事情就没有动力。很多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哪个地方干部的精神状态好,哪个地方的工作就生机勃勃、富有成效;哪个地方干部的精神状态差,哪个地方的工作就暮气沉沉、没有起色。

二、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农村工作‚难做‛,这是事实,那么克服困难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一句话,来自好的作风。因为好的作风能够产生无穷的创造力,能够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能够造就无坚不摧的战斗力。自从去年区委开展‚解放思想,超常规跨越式建设新长清‛活动以来,特别是开展‚创一流成绩,建文明机关‛活动以来,广大乡镇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改进。干部思想观念更加解放,廉洁自律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农村工作出现了好的势头。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作风建设在一些单位和地方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主要表现:一是政令不畅通。比如在减轻农民负担上,中央和省委、市、区委都有明确规定,每次开会我们都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宣传政策,提出要求;但有些单位就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工作不扎实。有的对招商引资浅尝辄止,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有的干部工作漂浮,住村不办事,联系企业只挂名。三是管理不严格。有的村财务不公开,搞暗箱操作;有的村我行我素,没有将财务纳入镇集中管理;有的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干群关系紧张。因此,乡镇干部的作风建设还要不断加强、不断升温、不断深入。作风建设抓什么、看什么?‚抓‛就是抓落实,‚看‛就是看实效。根据当前实际,转变乡镇干部作风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转变干部作风,要落实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各级干部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当前,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乡镇党委要抓住四个重点:一是认真执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官不扰民民自安,官不扰民民自富。今年我们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农业税征收减免一半的政策,把农民过重的负担坚决减下来。仅农业税一项镇财政减少收入234万元。同时,针对今年部分村庄发生内涝,群众减收的实际,镇里又对受灾村庄减免20%的农业税。此外,严格遵守‚八个禁止‛、‚七个严禁‛的规定,坚决杜绝了涉农恶性案件的发生。二是努力消化乡镇债务。为了减少镇财政运转成本,我们在保证财政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每年都挤出一块资金还账,从而消化一块债务。特别是基金会欠款由四年前的1100万余元,消化到目前的本息400余万元;三是认真执行村务公开的政策。在过去实行的农村财务"双代管"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又在全镇各村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将全镇106个村的帐目、资金全部纳入镇会计中心管理,堵塞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同时大力推行民主理财制度,将村级财务公开到项目、到事由,还群众一个明白,让干部保持清白。四是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坚决杜绝超生、瞒报现象,同时注意把思想工作和服务工作做到位。

2、转变干部作风,要落实在为群众办实事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群众评价干部,不是看你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你做得怎么样。我们都是人民的公仆,食着人民的‚俸禄‛,对群众要有一点‚欠帐感‛、‚愧疚感‛。‚欠帐‛就会寝食不安,‚愧疚‛就会去主动办实事。办一件实事,就暖一片人心,多一份力量。为此,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扑下身子办实事,创没有水分的政绩,创群众满意的政绩,创不留后遗症的政绩。从三个方面为群众办实事:一是暖民心的事。如为农民提供一条信息,帮助农民牵线搭桥找一项技术,农民家里遇上天灾人祸送去一点心意等,这些事在我们干部看来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一家一户的农民来讲却是大事。只要把这些小事办好了,群众就会信赖我们、亲近我们。二是办一家一户难办之事。如兴修水利,进行结构调整等,既可为国家分忧,也能为老百姓解难,我们都用心去办,下功夫办好。坦山办事处位于我镇南部山区,辖有11个行政村。解放前,素有“坦山吃水年半”的说法,当地群众长期以来生产和生活只能靠天吃饭。解放后,先后修建了10座水库塘坝和引黄万米石渠,新打十几眼水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畜吃水问题。2002年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旱情,春天干旱无雨,雨季严重缺水,人畜吃水相当困难。党委政府非常关心山区人民的疾苦,下决心解决群众吃水问题。2001年10月,经地质专家勘测定位,新打深井3眼。依靠现有水源,我们又实施了联片供水工程。工程总投资175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扶持资金50万元,镇财政投资46万元,群众集资集劳79万元。2002年春天动工建设,同年10月底全部竣工,解决了坦山10个村、7500口人的吃水问题,村村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借助联片供水工程,各村大搞农业结构调整,实行退耕还果。2002年冬,开挖树穴15万株,修盘山路5000多米,修蓄水窑60个。2003年春,栽植核桃、冬枣等干鲜果品近3000亩,形成了一处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三是办群众长远受益的事。今年我镇紧紧抓住今年国家对乡村道路建设的优惠政策,牢固树立‚争‛的意识、‚抢‛的思想、‚拼‛的精神,提出了在全区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聚全镇之力建设村村通公路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路面面层56公里,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累计共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50余条乡村道路,新增通车里程近百公里,极大地改变了我镇的城乡面貌3、转变干部作风,要落实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社会稳定问题,说到底也是一个干部作风问题。当一任‚镇官‛,就要保一镇平安。作为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怎样以良好的作风促进社会稳定呢?一是自身要过硬。党风、民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改善社会风气,必先改进干部作风。乡镇干部身处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一定要保持艰苦朴素的好传统,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们严格遵守区委制定的关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以此理顺群众情绪,促进大局稳定。二是工作要过细。对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党委政府都一项一项地抓落实,确保不留隐患;对于各种热点难点问题的化解、人民来信来访的处理、群众纠纷的调解,我们都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得非常细致。三是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利益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都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利为利,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不打群众的主意,不加重群众的负担,不搞让老百姓伤心流泪的‚政绩工程‛,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今年,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土地补偿问题,我们通过慎重操作,特别是充分发挥村民代表议事会和党员代表议事会作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不违反上级政策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占地款分配问题,维护了群众合法利益,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三、要全力谋划好乡镇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改革开放,发展城乡经济,致富当地群众,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提出‚工业强镇,调整富民,建好载体,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精心谋划乡镇的经济发展。跳出了传统的思维定势,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手段,思考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法,寻求经济增长的新突破。

1、激活地方经济要在盘活资源资产上寻求突破。

盘活资源就是创造优势,创造优势就是抢抓机遇。归德镇是一个人口大镇、农业大镇,也是一个资源大镇,如石材、丰产林、无公害蔬菜及多年积累形成的集体资产等,都是我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开动脑筋,将没有利用的资源资产利用起来,将低效利用的资源资产高效利用起来,这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观念的一种提升,也是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一种体现。着力盘活闲臵资源,怎样盘活资源资产呢?一是着眼规模经营。以农村土地为例,就必须通过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针对今年国家紧缩土地政策,我们千方百计盘活闲臵资产,使之发挥最大效益。目前,闲臵多年的原福信锅炉厂老厂址、泉都东厂的三个车间全部盘活,国庄小学校舍也安臵了项目。二是实行深度开发。就是要对土地、水面进行高效种养,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转化。重点在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上做文章,走高效种养和深度加工资源的路子。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建设了薛庄和万庄两处奶牛饲养小区。奶牛饲养量已达540多头,全部完善后,养牛规模可达到1000头;养鸡小区一处,存栏量10万只;养猪小区三处,存栏量5000头;肉牛小区一处,存栏量300头。上述养殖小区总投资1600万元。通过发展养殖小区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群众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其中仅奶牛小区日产鲜奶3000余公斤,收入4800余元,年收入170余万元。三是借助外力推动。即大力吸纳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资源开发。近年来,我镇千方百计开展招商引资,累计引进、续建工业项目41个,总投资1.14亿元,其中已投产的企业20家、在建企业11家、续建企业10家。今年7月我区第一家台商企业--济南晟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暨台湾科技工业园入驻我镇工业园。台湾科技工业园落户后,近期通过晟馥公司联系,到我镇洽谈投资事宜的台商已有3家。与此同时,针对韩国卢氏家族祖籍归德这一渊源,通过区招商局牵线我们主动出击,7月份到青岛拜访了山东卢氏协会会长,他们也有意到归德投资兴业,为祖籍做贡献。通过抓招商引资,促进了全镇工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增强了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2、培植优势产业要在发展经济大户上寻求突破。

农村经济大户代表了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的水平,代表了今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经济大户,对于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村大户是培植优势产业的生力军。俗话说:‚一人有门路,带动七八户。‛发展一个大户,往往就能带动一大片,甚至形成一大产业。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农村大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器‛。发展农村大户,就是要促进农村‚中产阶层‛的形成,为农村社会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提供保证。发展农村经济,就是要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进一步向大户聚集,逐步形成以大户为主导的社会化分工格局。现在我镇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种养、加工、营销大户,但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层次还不高,今后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引导、服务、保护力度,在培育大户中培育优势产业,在发展大户中发展地方经济。

3、发展市场农业要在培育中介组织上寻求突破。

发展市场农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如何把农户与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从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看,就是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我镇的农村中介组织虽然刚刚起步,但有些已经发挥出了很好的作用。为此,我们借鉴外地经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养殖等专业协会,坚持‚民办、民营、民管‛的原则,由镇村干部牵头,七站八所跟上,引导农村大户参与,实现农村大户和农民自主运作,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路子,逐步把一些农村基层组织难以统起来的事、业务技术部门难以包起来的事、农民单家独户难以做起来的事交由中介组织去办。

4、改变农村面貌要在优化经济环境上寻求突破。

上一篇:事项告知书下一篇:ibm企业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