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山救母的民间传说故事

2024-04-28

劈山救母的民间传说故事(精选3篇)

篇1:劈山救母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劈山救母的传说有两个,一个是沉香劈山救母,一个是二郎神劈山救母。很多人受宝莲灯的影响,认为劈山救母的是沉香。实际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郎神劈山救母,至于宝莲灯则纯粹是个旁枝故事,他就是改编自二郎神的故事。为什么把玉帝换成二郎,而主角二郎换成沉香?二郎一反传统神话中的英雄形象反成了恶人呢?这要从该故事产生的年代说起。

宝莲灯的故事最初成于宋代的戏台上,也就是一出传统戏,当时高俅、杨戬、童贯、蔡京四大奸臣横行,老百姓非常恨他们,四大奸臣中的杨戬与二郎神戬同名,因此二郎就成了牺牲品,老百姓把原戏中的角色改编,把二郎写成恶人而且不得好报,其实是在暗骂奸臣,与二郎无关,结果这出戏越传越普及,反把原版二郎救母顶替了下去。

其实大家去看看老东北二人转,劈山救母的故事还是杨二郎。至于宝莲灯,有可能是口误了,二郎救母没有宝物,甚至自己的肉身还没修行好,只是凭着天生的法力和个人英雄主义而已。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二郎神劈山救母这个故事...私自下凡,被压桃山玉帝的妹妹,因为天庭无聊,于是私自下凡,并且爱上了一位姓杨的男人,二人一见钟情,最后成婚,生下了一个男孩,名叫杨戬,也就是后来的二郎神。玉帝妹妹私自下凡这一件事情,最终被与地发现。

在灵宵宝殿上,玉皇大帝为了妹妹私下凡间与凡人定情之事大发雷霆。为了防止人类力量的增强,巩固自己天帝的统治,在颛顼时代,便已定下神人不可交配的天宫禁令,连天梯也全拆了。想不到自己的妹妹竟带头违抗自己的意志,产下逆子!

玉帝派天兵天将下凡将其妹妹抓住。为了自己的权威,玉皇大帝把心一横,竟把自己的亲生妹妹压在桃山之下。杨戬为救母拜师

杨戬自幼在人间长大,从小便失去了母亲。虽然有其母亲的神仙血统,力大无穷,但是却不会使用法力,也不会腾云驾雾。

杨戬小时候,便听父亲说,他的母亲被玉帝压在桃山之下。杨戬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登山拜师学艺,最终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

因为是天帝一脉相传关系,杨戬仿佛拥有无限潜能,经过玉鼎真人的悉心指导,十七岁已经练成可以傲视乾坤的神通。特别杨戬得到三尖两刃刀后,武功神通的进步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杨戬劈山救母

杨戬手持三叉两刃刀,向桃山飞奔而去。到了桃山后,杨戬举起三叉两刃刀向桃山狠狠地劈去。杨戬虽然力气极大,但是,三叉两刃刀刚碰到桃山就被弹开。原来,桃山上被玉帝下了封印,唯有开山斧才能劈开。

开山斧乃是大禹治水的三件宝物之一。杨戬为得到开山斧,踏遍五湖四海,终于得到。

杨戬手持开山神斧,对准桃山狠狠地劈了下来,桃山被劈为两半!杨戬终于将自己的母亲救了出来。杨戬母亲之死因为在石缝中待得太久的缘故,杨戬的母亲全身都发霉了,还生了一层翳毛,於是杨戬把母亲转移到山坡上去晒太阳。

桃山一分二,天地震颤,玉帝知道了有人逆天行事,一怒之下,要严惩乃妹!乘杨戬去找食物的当儿,命十个太阳齐拥进天空,可怜杨戬之母被困十八年,本来不高的神通十成祗剩二三成,哪里经得起十日曝照,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被晒化了…二郎担山捉太阳

杨戬赶回来后看到母亲巨石留字,泪如泉涌的同时,指天骂帝,挥三尖两刃刀大战十太阳。金乌神哪里是他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被他一连砍倒九个,每砍倒一个,杨戬就搬来一座山压在那个太阳身上。

转眼间就只剩下一个太阳了,那个金乌神哪里还敢硬撑,先是想躲起来,但只要一露头,天就亮,最后只好一路向西逃走。

杨戬当时还不会腾云驾雾,只会简单的爬云上天以及涨身成巨人等神通,等赶到西海的时候他过不了汪洋大海,於是把三尖刀变大,挑起两座大山来当过海的垫脚,继续追日!(这就是后来「二郎担山」一词的由来)西海龙王三公主最后一个太阳差点吓昏了过去,越过西海后,一头扎进灌木丛里去等死,幸好在这个时候西海龙王三公主把杨戬拦了下来,因为他担山追日的缘故,西海几乎被他砸开了锅,虾兵蟹将死伤无数,杨戬在美丽温柔的三公主面前,终於放下屠刀,昏迷过去,醒来后他与三公主成了亲,移居在灌江口。显圣二郎真君王母娘娘没有亲子,对他十分疼爱,让玉帝封他做显圣二郎真君,后来他助姜子牙伐纣,又加封为昭惠灵显王,称英灵小圣。虽然玉帝也自认当初太冲动,但旧恨深深种在杨戬心头,万馀年来,从来不认玉帝为舅,也不听天庭号令,是个听调不听宣,能请不能派的自由地仙。

篇2:劈山救母的民间传说故事

华山脚下有一座雪映宫,雪映宫里供奉着一位三圣母娘娘。三圣母娘娘名为杨婵,有一件神奇的法宝--宝莲灯。这盏宝莲灯是当年女娲娘娘补天用的五色神火化身而成,它有无穷的法力。

以前华山脚下的百姓经常受瘴雾危害,每年都要死不少人和牲畜,自从三圣母娘娘来到华山,用她手中的宝莲灯驱散瘴雾,人们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三圣母在雪映宫住了下来,她为人们驱除瘴雾,求签问卜。华山脚下的百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去雪映宫求签解忧。雪映宫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专程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求签问卜。

刘彦昌是一名书生,天资聪慧,饱读经书。这年,皇王开科,刘彦昌路过华阴,闻听三圣母十分灵验,遂进雪映宫求签,问问前程。

刘彦昌望着三圣母秀丽、端庄的塑像,不仅肃然起敬,便恭恭敬敬地遥摇签筒。事不凑巧,适逢三圣母外出赴宴,看门童子不敢贸然赐签。刘彦昌虔诚的抽出了第一签,一看是个白板空签,心中有点诧异。抽了第二支,还是空签。

刘彦昌惶恐地去抽第三支,把签筒摇了又摇簸了又簸,久久不敢去抽,第三支签落在地上,不看则刻,一看他满腹希望顿时化为乌有,全身瘫软。原来还是一支空签。

刘彦昌定了定神,看了看三圣母像,提笔在墙上写道:“刘彦昌提笔气满腔,怒怨圣母三娘娘。连抽三签无灵验,枉受香烟在此间。”写罢,扬长而去。

三圣母赴宴毕,脚踏祥云,高高兴兴地回到宫里。看门童子侍奉之后,将刚才的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他看了看墙上题诗,又羞又恼,不由得骂道:“胆大的狂生,竟敢如此,不给他一点教训,怎知我的厉害!”

于是三圣母唤来风伯、雨师,兴起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刘彦昌正在赶路,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四起,雷鸣电闪,大雨倾盆。一个软弱的书生,怎经得起风吹雨浇?他踉踉跄跄,挣扎前行,终因雨大路滑,体力不支,倒卧在泥水之中。

这时,三圣母透过云层,看见刘彦昌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便产生了爱慕心,马上收了雷雨,点化一座仙庄,让刘彦昌进来避雨。

刘彦昌本身身体孱弱,被雨一淋,编发了高烧。迷迷糊糊的倒在了三圣母点化的仙庄门前。三圣母见刘彦昌病倒在自家门口,便将刘彦昌拖进屋,悉心照料。这一来二去,三圣母和刘彦昌二人互生情愫,两情依依,结为伉俪,恩爱无比。

刘彦昌和三圣母每天作赋写诗、弹琴奏曲,生活好不快乐。但是,刘彦昌考期将临,不得不与三圣母辞别。

此时,三圣母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彦昌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二人十里相送,难舍难分。

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原来,这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宫大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均来赴会祝寿,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

谁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三娘一身正气,毫不畏惧,况且她随身还有一件王母赠的宝物--宝莲灯,此物是三娘的镇山之宝,无论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宝莲灯大放异彩,都会被震慑称服,束手就擒的。

二郎神带着哮天犬和天兵赶到圣母庙,大骂三圣母不该私自和凡人结婚。二郎神斥责她犯了大罪,命令天兵把三圣母抓起来。紧急之中,三圣母急忙拿出她的宝物宝莲灯,宝莲灯金光四射,把天兵们照得东倒西歪,一个个丢盔弃甲地溜走了。

而三圣母担心刘彦昌,于是回到扬州,和刘彦昌生活在一起。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男孩,他们夫妇二人真是高兴极了。仙女们和山里的孔雀、梅花鹿、小白兔、喜鹊和白猿也赶来祝贺。

就在大家又唱又跳祝贺沉香诞生的时候,二郎神派哮天犬偷偷溜进三圣母的家里偷走了宝莲灯。

三圣母发现宝莲灯不见了,大惊失色。她抬起头来,看见远处飘来一片黄云,知道是二郎神又来了,连忙和刘彦昌抱起沉香,一家人刚要逃走,二郎神杀气腾腾地赶到门前。三圣母求二郎神看在兄妹的情义上,不要动刀动枪。二郎神不由分说举枪就刺。

三圣母只好举起宝剑,与二郎神大战起来。哮天犬从刘彦昌怀里夺过小沉香,刘彦昌抓住沉香的红纱死不放手,二郎神一剑砍断了红纱,刘彦昌重重地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二郎神打不败三圣母,命令哮天犬拿出宝莲灯来。宝莲灯一照,圣母浑身没有了力量,被二郎神抓住,压在了华山下面。

哮天犬恶狠狠地举起沉香,正要向山崖下摔去,霹雳大仙赶来了,他用拂尘一挥,赶走了哮天犬,又用拂尘轻扫了一下昏倒在地的刘彦昌,抱起沉香飘然而去。刘彦昌醒来不见了妻子和儿子,心痛欲裂,他高声呼喊着,发誓要找回三圣母和沉香。

沉香在大仙的指点下,刻苦认真的学习,渐渐学会了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三变。沉香常常想念自己的父母,不知他们是谁,现在在什么地方。有一天,他泪流满面地去问霹雳大仙:“师父,你知道我的父母在哪里吗?”

大仙想了想,就把沉香的身世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还把那截儿红纱交给了他。想起母亲正在受苦,父亲不知生死,沉香心中悲痛万分,他决心救出母亲,找到父亲。霹雳大仙同意了他的决定。沉香向师父拜了三拜,就向华山奔去。

霹雳大仙看沉香救母心切,决定暗中用法术帮助他,就驾起云头,跟在沉香的身后。沉香急急忙忙地向前赶路,忽然,一只斑斓猛虎向他扑来,沉香三拳两脚就把猛虎打倒在地。奇怪的是,老虎竟然变成了一只面虎。

沉香肚子正饿,一口气把面虎吞下肚去,顿时感到力大无比,又迈开双腿大步向前赶去。

正走着,一条飞龙又向他飞来,沉香挥拳搏斗,把飞龙抓到了手里,突然,一道亮光闪过,飞龙变成了一把宝斧,沉香心里高兴极了,大笑道:“飞龙助我宝斧,正好劈山救母。”

这时,霹雳大仙在云中说了话:“要战胜二郎神,必须先把宝莲灯找回来。”

沉香记住了师父的话,朝天拜了三拜,直奔华山而去。沉香来到圣母庙里,看见一个人正在圣母像前献花,那人身边也带着一截儿红纱。

沉香断定,这人就是自己的父亲,连忙拿出红纱前去相认。刘彦昌激动地大喊一声:“沉香,我的儿子!”就抱住沉香痛哭起来。

刘彦昌听说沉香是来搭救母亲的,心中十分高兴,就指着华山的高峰告诉沉香:“你母亲就压在那里。”

仙兽助沉香战二郎神

这时,梅花鹿、白猿、孔雀、小白兔受霹雳大仙之托,都跑来帮助沉香,白猿对沉香说:“你在山前和二郎神开战,我趁机盗出宝莲灯,一定能把你的母亲救出来。”

沉香找到二郎神,求他放出母亲。二郎神仍然不念甥舅的情分,举刀就砍。沉香忍无可忍,举斧回杀,刀来斧往,直打得天昏地暗。

篇3:目连救母的故事

这年秋季,他家种了一大块地的胡萝“。怪呢,栽下去的种子都不出芽,独独只有地当中出了一个大棵子。没措施,伴侣俩就认住这一棵上水浇粪。忙得不歇。没多时,这棵子慢慢地结成了个大萝卜有升箩那么壮。强氏不由得咬了一口,哪晓得一进嘴呀,这萝卜是又甜又鲜,又嫩又脆,越吃越想吃,就这么“骨吡,骨吡”地吃光了。

真怪,强氏自从吃了这萝卜,就有了身孕。伴侣俩欢畅得不得了,只盼着早点抱儿子。到了临生养时,强氏迷含糊糊看到一朵莲花,飘飘荡荡地进了她的纱帐,顿时就生了一个又红又目标胖男娃。这样吧,就给这娃儿取名叫目连哎,这奶名么,就叫萝卜。

目连长到七岁,已经记事了。这年秣陵发洪流,房田都淹了,在忙乱中,目连被水给冲走了。他父亲东找西找,也没找到。他爹急得疯掉了,他娘哭得死去活来,心想我平生一世吃斋念经,做了几许好事,谁知到头来,连个独养儿子也保不住,我天天烧清香,敬菩萨,有什么用呢?她一气之下,把佛堂统统砸掉,从此不再吃斋拜佛,索性杀生开荤了。

强氏拿什么开荤呢?她家养了一条黑狗,就把这条黑狗杀了开荤。后来她越吃越讲究,越吃心越狠,手段也越辣。一天她忽然想“渍羊”,就把羊赶进一条小巷子,巷子两端都点上火,吓得羊两端往返奔驰。然后她再放上一个盆子,盆里放了酱油、料酒、生姜、葱花。羊给两端火烤得又热又渴,就到盆里喝酱油,喝了再跑,跑了再喝,等到酱油喝完了,羊的汗也流完了。她就把“渍羊”杀杀烧了吃。今后还吃过“吊羊打鼓”、“”埋鹅掌“什么的,真是伤天害理啊!

哪晓得强氏开荤杀了黑狗,冒犯了家神。家神带了黑狗的魂灵,到阎王眼前把强氏告了。阎壬派判官和小表到傅家缉捕强氏,把她打进十八层地狱受苦。

目连随水浪飘泊,漂到一个地方被姓张的人家救了起来。张家见目连长得眉清目秀,就收养下来,一直养到十八岁。张家有个姑娘,就想把女儿嫁给他,招目连为婿。目连心想,这么多年,也不晓得自己生身父亲在哪块,眼下这婚姻大事,不能随口承诺,一定要找到爹妈磋商才行。张家见目连一片孝心,说得也在理,就同意他找到爹妈再说。

目连回忆小时候家乡村庄的容貌,东摸西问,总算找到了家乡。没料到一到家,他爹疯了,认不得他,娘也死了,他伤心得大哭了三天。他一边哭,一边想:我要是能到阴间去找我娘就好了。他东跑西转,也没找到去阴间的路。

一天,他找到了一座城隍庙,就住了下来。睡到夜里,他的灵魂悠悠荡荡地到了阴间。只听见阴山上有很多鬼在嚎叫哭喊。他想在鬼群中见到他娘,但是怎么找也没瞥见。他一觉醒来,就把去阴间的事告诉了庙里的老僧人。老僧人说:”你下回去的时候,带篮子饭去,鬼见到饭,就会到你眼前来,当时,你就可以看哪个鬼是你娘了。“目连照老僧人说的,带了一篮子白米饭到了阴间。刚到阴山,一群饿鬼一齐拥上来,把一篮子饭全抢去了。一连几回,米饭送了不少,还没有见到亲娘。他又向老僧人诉苦,老僧人一想说:”这样吧,你这回去,带二篮子乌饭去,鬼见黑饭是不吃的。”目连就找来了乌桕叶捣出黑汁,和饭一齐煮烧,白米饭一下变成乌黑乌黑的。目连又把乌饭带到阴间去,果然不假,饿鬼见是乌饭就不抢了。在阴山下,目连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亲娘。直到此刻,人间间另有吃乌饭免劫难的民俗哎。

目连见到亲娘,母子俩抱头痛哭,哭的是阴阳隔世,不能恒久在一块哎,目连只有三天五夜地去看一趟娘。后来,他看到阴司里经常拷打他娘,急了,想想他娘是为了自已才受这么大苦的,就到各地寺庙,拜鬼求神,叩首祈祷,一心想救他母亲回到阳间来。

地藏王菩萨见目连有这么大孝心,就大发慈悲,把禅杖借给他,这禅杖能打开地狱牢门,只要轻轻一敲,地牢门就会自己开开。哪晓得目连救母心急,他用劲把禅杖向地下一骂,“乖乖,不得了!”九泉门被笃开了。目连虽救出了母亲,可因为牢门大开,把十万八千个嚎丧鬼也放出来了。这下可气坏了阎王爷,他要找地藏王算账。地藏王一听也火了,就来找目连。

目连救出母亲,母子团圆,正在兴奋哩!地藏王找来了,怪他闯了大祸,命他转世投胎,制伏收回十万八千个嚎丧鬼。目连没办法,只得转世。

上一篇:岐山高级中学政教处工作总下一篇:路总要自己去走的-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