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论文

2024-04-17

和合文化论文(精选6篇)

篇1:和合文化论文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访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

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途经苏州,夜泊枫桥,心怀感慨,挥就此诗,之后的千余年间,诗韵钟声绵延千载,寒山寺也因诗闻名中外。现任住持秋爽法师修学勤勉、道心坚定,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寒山寺法务与佛教文化建设,弘扬佛法、培养人才、热心慈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日,记者在这座千年古刹中见到了秋爽法师。

诗韵寒山 和合祖庭

《中国社会科学报》:秋爽法师您好,寒山寺有1500多年历史、声名远播,也是苏州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千百年来,寒山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秋爽法师:寒山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建立。1500多年来,她历经战火、屡次重建、不断新生,为佛教文化增添了些许神奇的色彩。现存寒山寺的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历代名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80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和香客朝拜的圣地。1996年建成普明宝塔;2008年建成天下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更增添了佛教道场的庄严;2010年又建成了寒山子诗碑廊,并重建了“妙利宗风”石碑坊和崭新的和合大道等,寒山寺面貌焕然一新。从1979年到2014年,寒山寺连续举办了36届除夕听钟声迎新年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

作为承担重要文化传承使命的文化机构,寒山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成立了寒山书院、文化研究院、禅意书画院、佛教图书馆、慈善中心、弘法部、青年佛学社、寒山寺佛学网、和合安养院、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等,培养僧才,弘法利生,济贫帮困,发展文化。2010年,寒山寺在苏州科技学院设立“寒山教育奖”,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和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寒山艺术会社移址寒山寺,与寒山寺禅意书画院合署办公;2012年又发行了《和合祖庭》报,这些都对寒山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在,寒山寺已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重要文化符号。您也特别注重寒山寺的文化建设和弘扬,注重“文化建寺、文化兴寺”,推动建立了一系列文化研究和传播机构。在您看来,寒山寺传承了怎样的文化?

秋爽法师:作为历史文化名寺,寒山寺的文化是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其主体文化是佛教文化,核心则是和合文化,寒山、拾得“和合二圣”是和合文化的人格化身,千百年来守护和供奉寒山、拾得的寒山寺已成为和合祖庭。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易额“寒山寺”源于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子。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中记载:“寒山子者,来此缚茆以居,修持多行甚勤。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自此,寒山被尊为寺院祖师。寒山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与拾得被民间称为“和合之神”、“和合二仙”,被雍正敕封为“和合二圣”。“和合二圣”发祥于天台山,却成就于苏州寒山寺。在寒山寺大雄宝殿后有一座“寒拾殿”,其建筑体量与大雄宝殿相近,这是全国独有的,殿中供奉着寒山、拾得木雕金身塑像,雕塑后壁镶嵌有石刻千手观音菩萨像,显示了寒山、拾得在寒山寺的崇高地位。

寒山子无名无姓,正统的经传史籍均没有其身世和经历记载,除了留存的三百多首诗外,现存的资料都带有传说性和神秘性。一些学者认为,寒山子生活于唐代,是陕西咸阳人。在他身上,儒释道文化融于一体,其经历大致是先学儒,约六十多岁时由儒入道,最后由道归佛时已七十多岁。寒山的诗作中不仅常有经史子集的典故,又有《涅槃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和《楞严经》中的许多佛经典故,还涉及《庄子》、《列子》等内容。

静修弘道 忠于本职

《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讲求“因缘和合”,寒山寺也特别注重和合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这是为什么?

秋爽法师:作为公认的“和合祖庭”,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和合圣地。和合精神在寒山寺有深厚的基础,寒山寺文化也具有和合文化鲜明的特征,可以说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代表。寒山寺还成功举办了八届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寒山寺文化论坛,在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和合文化及其内涵?

秋爽法师:和合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从文化起源上看,和合文化起源很早,从甲骨文、金文就可见其发端。先秦时期,《国语·郑语》中有西周史伯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之说;《论语·子路》中有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说;《老子》中有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说;《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说;《荀子·天论》中有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之说。秦之后,经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唐代佛学至宋明理学,再到近代思想的反思和革新,和合文化绵延不断,形成了一系列的和合文化理念。

“和合”的概念还可以从中华民族形成的视角审视。中华民族的形成是由多个部族“和合”而成,炎帝、黄帝、西夏、东夷、姬、姜等众多的部族在互动、磨合的过程中,领悟到部族间的和合、联姻、融合是本部族发展与壮大的根本,于是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和合为一,炎黄二帝亦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民族也从此有了炎黄子孙之称。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共一家的大家庭。

因此,不管从文化上还是从民族的形成过程看,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和合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在中国应当具有比较好的大众基础,现实中是否是这样?

秋爽法师:和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特别是在中国,已经被大众广为接受。在江南地区,老百姓将“寒山、拾得”视作喜神、爱神。每当结婚、过节都要在厅堂挂上“和合二圣”的画像,顶礼膜拜,祈祷夫妻百年好合,家庭和睦,国泰民安。苏州作为和合圣地,和合文化更是随处可见,例如苏州火车站前就有一条“和合街”,远近闻名的苏州观前街附近也有一个和合小区,就连苏州会议中心、太湖论坛等也都新设了“和合厅”。

据初步调查,全国有和合村、和合镇、和合乡等地名30多处,分布在江苏、江西、山西、云南、湖南、上海、广西、广东、浙江、海南、河南等地。这些地名,大多由来已久,有美好的传说。比如,河南新密市大隗镇有一个村叫和合村,传说炎黄二帝由于父母分配疆土不公,经常出现矛盾,这时蚩尤乘机挑起战乱,后经过“和合二仙”在和合村议和寨调解,兄弟言和,团结一致,共同打败了蚩尤,和合村因此得名。和合文化可谓是炎黄子孙的根、炎黄子孙的家园。近年来,一些企业以“和合”作为企业文化,通过开展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和合文化有什么特征?

秋爽法师:和合文化是动态包容的文化。我特别赞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立文在《和合与对话》中的说法:“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因此,和合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拔济众生 离苦得乐

《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自产生以来,关于其教义是主张“出世”还是“入世”的观点就众说纷纭。不少人往往觉得“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秋爽法师:《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云:“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也就是说,佛不是天使、天神,而是在人间成就的。我认同这样的观点,所以“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这一说法不完全恰当,因为某种程度上,二者都是出世的;某种程度上,二者又都是入世的。以佛法中“慈悲”观念为例,“慈悲”偏重思想和理念,出世成分多一些,而人们常说的“慈善”则多指向行动,入世成分多一些,所以我们应当既心怀慈悲,又致力于慈善。

《中国社会科学报》:慈悲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细究这一概念,是否应当是“慈”与“悲”二重含义的融合统一?

秋爽法师:慈悲是佛教的重要教义,是佛教的基本精神。慈是带来利益与安乐,悲是除去不利与苦难。《大智度论》卷二十云:“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卷二十七又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十地经论》卷二云:“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所以慈是关爱护念众生,给他们以快乐和幸福;悲是免除众生的痛苦,随时愿意救其离苦;简曰:“慈为与乐,悲为拔苦”,慈悲是救济众生,离苦得乐。

慈,以与乐故,要关爱护念众生,常求乐事以利益众生,以种种方便令其快乐,如《解脱道论》卷八言:“如父母唯有一子,情所爱念,见子起慈,起饶益心。如是于一切众生,慈心饶益心,此谓慈。”悲,以拔苦为主,见众生于六道中受种种身心之苦,而心生怜悯,视众生之苦如同己受,而积极地给予救助,免除其痛苦。当然,也有不同的解说认为慈是拔苦,悲是与乐,如《大般涅槃经》云:“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大慈乃是除去不利众生之事,拔除其痛苦,大悲则是为对众生有利之事,令其快乐。净土宗昙鸾法师持此观念,说“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总之,慈悲以“拔济众生,离苦得乐”为本质,见有情众生受苦,而心起怜悯,拔众生之苦,令得安乐,从而保护众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是您心怀慈悲、也是您多年来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原因吗?据了解,寒山寺目前也与多个社会福利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还在高校设立了奖学金。

秋爽法师:慈善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孔颖达疏《左传》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业”;“慈为爱之深也”。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道:“慈,爱也”。“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说文解字》解释为“善,吉”,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所以说,慈善就是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而在佛教里主要表现为慈悲。

恩师性空长老教导我们说,做慈善事业要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慈悲精神。我谨记恩师教导,为众生服务,使众生脱离苦处,得享安乐。

自觉觉他 自利利他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和寒山寺积极发展事业、弘扬文化、致力慈善,在完成上述事业时,您心中秉承什么样的态度?

秋爽法师:首先是做好本职工作。佛陀在成道之后,经常在化缘、斋后静修,时常给门徒讲授佛法,与外道辩论。用现在的话说,化缘静修、教授佛法、与外道辩论,代表了佛教的修行、弘法、普度众生,都是僧人的本职工作。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也正是佛祖要求做的本职工作。其次是服务社会。寺院作为社会的重要组织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为社会服务。我们现在做的慈善公益事业就是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的。再次是精进不止。精进是佛教的术语,也是六度波罗蜜之一。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要求我们努力向善向上。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人生的“精进”应当秉承何种基本态度?

秋爽法师: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佛菩萨的重大成就都来源于发心和愿力,如四宏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为学佛者树立了人生目标。实际上,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要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应当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帮助更多的人。

人生的“精进”要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理是指导人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学佛者也要追求真理,了解佛法,积极研究经教,从中探索人生的真谛,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光明。要积极止恶,积极行善。善恶是人间并存的两种力量,不但并存于世间,还并存于人的人格里。正如《涅槃经》所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学佛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善的,使慈悲念念增长。人生亦是如此,要保护自己的善念,在社会行动中行善。要积极完善人格。人格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虽然没有好坏善恶,但善恶却并存于其中。因此要积极行善济人,完善人格。佛教非常重视完善人格,追求佛菩萨的人格,强调要克服自身的烦恼。烦恼带来了众生的流转生死,来自于生命的内在,在外在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产生。断除烦恼,从根源上讲就要断除贪嗔痴,只有这样才能自性清净,完善人格。要断除贪嗔痴,就要济世度人,给自己清净。佛教的人格完善理论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

和文化”是一种哲学要求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深入骨髓的文化认同,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以和文化为根本,天下和书院应运而生。它坚持以人为本,主张“知行和一”,崇尚笃行精神,倡导自我管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国学大讲堂,举办论坛等形式,给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今天,天下和书院又将携手主流媒体发起一场关于“和”的大讨论,访名家、塑经典,以系列文章来解读“和文化”的现实意义。

首期访问嘉宾:知名学者、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社科联第六届委员会主席郑佳明。

中国的农业文明本质上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指生产,国泰民安指社会。文化根源上要求天人合一。即人要顺从自然规律,人要顺天,顺节气,顺四时,顺地理环境,讲的是一种和顺文化。这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儒家文化为最。

儒家文化里面讲仁爱,有很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警句,也有“中顺之道”的提法。“中”即中庸,“顺”为和顺,都是协调、平衡的意思。所以,中国基本的文化精神是和谐。传统文化中讲“天人合一为善;知行合一为真;情景合一为美。”这是中国文化的大背景,贯穿了几千年。

除了儒家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形成了道家、佛家等流派。佛家文化,强调去掉世俗的欲望和矛盾,是为“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产生了风水,山水画,音乐、戏剧等,道家对人的关怀也是一种“和文化”。

所以,中国的社会也好,文化也好,精神观、社会观、文化观都是讲和谐、讲协调。

但因为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长期没有大突破,中国始终停留在农业生产阶段。生产发展、人口增长、自然环境变化这三者之间常产生矛盾。历史上常有专制主义横行,贫富差距变大,豪强并起,民不聊生的状况。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斗争文化。具体表现为与天斗,与人斗。荀子讲“人定胜天”,这是“与天斗”的体现;与人斗,就是反对压迫,追求平等。历代的农民起义领袖最终追求的都是平等、和谐。这两种斗争文化最后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中国文化根源上的要求。

但这种文化也有弱点。它导致了中国文化内核中缺少进取心和突破性。所以,两三千年来,我们都在农耕文明的低水平中徘徊。后来,我们引进了佛文化,实际上,它在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相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更深刻的要求:德文化。

德文化讲究仁爱、尊重。仁和爱,彼此尊重也涉及到“诚文化”,“诚”是道德底线,不是最高要求。高的要求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周敦颐认为“诚是本”,没有诚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往。中国人讲求义理,从诚开始。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最大的特点是交换。“诚信”是商业时代最大的底线和资源,有了这个资源,才能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使双方都拥有良好的商业氛围。如果双方都建立在欺诈和假冒伪劣的基础上,交换双方都将受到巨大的损失。我想这也是天下和书院去年在岳麓书院举办“信在中国”诚信论坛的文化根源。

“诚则明,明则诚。”诚就会聪明,明白的人就会诚实。诚信不仅是道德,而且是效益;不仅利人,而且利己;不仅创造品牌,而且锻造企业;不仅赢得市场份额,而且赢得天下人心。市场时代、资本时代,企业的行为是天下的风向与旗帜,诚信不仅改变企业和行业,而且改变社会道德与民族文明。作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现代企业,诚信是最宝贵的资源。诚信的中国、诚信的企业将立于不败之地。

“和文化”是一种哲学上的要求,“诚文化”则是哲学基础上产生的道德底线和原则。唯有此,“和文化”才能落地于实际生活,才能在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中发挥作用。

篇2:和合文化论文

中华和合文化与现代人际关系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既提倡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使社会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又不抹煞矛盾、斗争.它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现代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 者:吕植家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3(5)分类号:B825关键词:和合文化 人际关系 团结合作 矛盾斗争 长治久安

篇3:风水文化的本质是和合

风水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本规律, 选择和营造生气, 为各式建筑物选址、定向和布局提供最佳方案的学问和技术, 是融天文、地理、建筑与造园等文化于一体的交叉学科”5。可见, 风水文化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汤一介教授所说的“四个和谐”中前面两个和谐即“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内容。

一、风水学理论基础的本质是和合

理论基础是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成立的基石, 是该学科尚未产生前就已经存在并经认可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 或者说是某学科产生的理论依据。风水学的理论基础, 最重要的是周易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阴阳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既是周易的重要内容, 也是风水学赖以产生和完善的重要理论基础, 而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和合。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称为“天人关系”或“天人之际”。“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周易》中有过许多论述。《易传·系辞传》曰:“易之为书也, 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故六, 六者非它也, 三才之道也”6。《易传·文言传》曰:“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7。《易传·说卦传》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8。这是震古铄今的天人之际三纲领, 将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理人事的人类思维向度作了言简意赅的精确论述。

风水学的研究对象,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规律, 也就是“人”与“天”的关系问题。因此, 《周易》中阐扬的“天人合一”理论, 必然成为风水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风水学理论的形成, 是在“天人合一”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风水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都在于追求天人地的和谐与协调;风水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更离不开“天人合一”理论。因此, “天人合一论”是风水学的最高纲领。

韩增禄教授认为:“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和法地则天的思想, 对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即堪舆之学的形成与发展, 有着深远的影响。堪舆之学, 又称为风水理论。堪舆与《周易》之间,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两者都是关于天地之道与人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9。值得注意的是, 韩教授在这里强调了两点, 一是将“堪舆之学”与“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划上等号;二是指出堪舆与《周易》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这是一位建筑学院教授在其易学专著中发表的真知灼见。

在风水学说中体现“天人说”的重要表现, 是将地理学用在建筑上, 必须从选址到规划、设计和营造, 都要周密的考虑天文、地理、气象等自然环境因素, 也要考虑社会环境、美学、伦理、宗法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还要考虑各地生活习惯、各地人体差异、各人生命气场等人体因素, “从而创造出兼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良好的居住环境, 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10。

“天人说”在风水上的运用, 还表现在具体操作上的“天人地”统一。如建造一座房子, 表示“天”的概念与范围表现在选择“天时”, 即用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来动工兴建;表示“地”的概念与范围表现在选择“太极”, 即“选址”;表示“人”的概念与范围表现在主命和众命人体气场的差异, 解决“为谁造宅”的问题。天人地统一, 也就要求地师必须根据福主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时间, 到最合适的基址去营建住宅,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可见, 天人合一, 就是人与天 (指自然) 的和合, 或者说是天人地的和合。

阴阳思想, 既是周易的重要思想, 也是风水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而阴阳平衡的核心也是和合。

阴阳学说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 阴阳思想最早出自周易。在《周易》的《经》中, 虽然本身未提及阴阳两字, 但它用阳爻“——”、阴爻“— —”的排列组合, 来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 试图用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和“— —” 来说明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 正是不见阴阳两字而通篇闪耀着阴阳思想的光辉。

在周易的《传》中, 则明确提出了阴阳两字, 并赋予阴阳概念以丰富的内容, 而且从天地万物的生灭中概括出“阴阳消长”的普遍现象, 并进一步以阴阳范畴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根本属性。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庄子》曾一言以概之曰:“《易》以道阴阳。”阴阳学说也可称之为东方文化独有之特色。汉字创造受其支配, 存在无数相反相成的反义字, 如刚与柔、动与静、来与往、否与泰等。在中医学中阴阳观念言之有百, 数之可千, 如表里、寒热、虚实、浮沉、平滑等。《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 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11。这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有阴也有阳的一面, 阴阳两个对立面相互联结, 相互推移, 相互作用, 又相互转化, 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所以称之为“道”。可见, 《周易》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阴阳说”, 而风水学正是以《周易》的这一“阴阳说”为立论依据的。

阴阳概念在风水学说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使风水学理论具有丰富而复杂的阴阳思想。风水上的山与水、高与低、远与近、凹与凸、曲与直, 阴阳也;生气与死气、旺气与衰气、当令与失令、珠宝与火坑、直达与救应, 无不是阴阳原理的表述。可以说, 风水就是专门研究阴阳的学问, 故有称风水先生为阴阳先生之说。

《青囊经》曰:“天尊地卑, 阳奇阴偶”;“阳以相阴, 阴以含阳, 阳生于阴, 柔生于刚, 阴德弘济, 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 阴育阳, 天依形, 地附气, 此之谓化始”;“阴用阳朝, 阳用阴应, 阴阳相见, 福禄永贞, 阴阳相乘, 祸咎踵门”;“资阳以昌, 用阴以成, 阳德有象, 阴德有位”12。

南宋蔡元定的《发微论》云:“夫孤阴不生, 独阳不成, 天下之物, 莫不要相配对。地理家以雌雄言之, 大概不过相对待之理。何以言之?山属阴水属阳, 故山水相对有雌雄。而山之于水, 各有雌雄。阳龙取阴穴, 阴龙取阳穴, 此龙穴相对雌雄。阳山取阴为对, 阴山取阳为对, 此主客相对有雌雄也”13。

凡此种种, 阴阳思想在风水上应用的要点在于追求阴阳的平衡。比如左青龙为阳、右白虎为阴, 有龙无虎或有虎无龙, 龙强虎弱或虎强龙弱, 均有失阴阳之道, 阴阳不平衡, 难成生发之地也。可见, 风水中阴阳平衡思想的核心也是和合。

二、风水学物质基础的本质是和合

任何一门学科, 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上, 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离开了理论基础, 该学科就成了“无源之水”;离开了物质基础, 该学科就成了“空中楼阁”, 难免滑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风水学的物质基础, 外在表现是山水、建筑物以及周边环境, 这是有形可见的物质存在。但本质上, 风水学研究的是这些山水、建筑物、周边环境和宇宙中日、月等天星所发出的“气”。气有和谐与不和谐之分, 气场和谐者谓之生气, 不和谐者谓之死气, 而风水学的根本内容在于“选择和营造生气”。可见, 在风水学物质基础——气的基础上寻求生气的全套风水活动, 本质上是一个认识和追求和合文化的过程。

气, 是以超微物质为基础的, 具有物质属性;气, 又“冲气以为和” (《老子》) , 因而又具有运动性。气的物质性和运动性的特点决定了“气”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属性。

风水学研究的是气, 气是风水学的核心。有人云:“如果堪舆学者能识气, 他便懂得了风水的全部”, “风水是找气的艺术”。1987 年出版, 而且一版再版的美国罗丝巴哈《风水——中国的方位艺术》精辟地指出:“气是风水中最重要的因素”, 并断言说, “认识气, 便懂得风水的全部。”

风水学说认为, 风水之“气”与人体之“气”还会相互影响, 山、水、道路、树木、建筑物、太阳、月亮等均有“气”, 这种“气”会影响人的“气”。地师的任务一是找到吉利的风水之“气”, 使该宅墓阴阳平衡, 气行顺畅;二是该宅墓的风水之气能与人体之气协调和谐。因此, 风水看地“总以气为主”。

气又可分为内气和外气。

内气, 是指龙脉之气, 可说是土壤中的气, 称为“地气”。

《葬书》曰:“五气行乎地中, 发而生乎万物”;“夫土者气之体, 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 有气斯有水”;“势来形止, 是谓全气。全气之地, 当葬其止”14。

《青囊经》曰:“气行于地, 形丽于天, 以形察气, 以立人纪”;“外气行形, 内气止生, 乘风则散, 界水则止”15。

捕捉内气的最重要方法是“因形察气”。气在地中,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 何知其地有气, 其气已止?在于“察形”也!就是通过察看地形地貌、山脉与河流走向, 以及草木、土质等环境因素的各种变化, 可以看出这种“气”的有无, 是生气还是死气。古人云:“形者令之著, 气者形之微;气隐而难知, 形显而易见。”

外气, 是指具体的山水、建筑物、周围环境之物体所发出之气。这些物体又有远近、宽窄、高矮、形状之内弯或反背、样貌之肥瘦秀愚等方面的分别。总之, 这些物体均会发出外气。

捕捉外气的最重要方法, 就是在“山环水抱”之处选址, 山环水抱必有气。

“因形擦气”和“山环水抱”是堪舆学者找气的两大秘密武器, 只要符合这二条, 所找之气必定是和合之气。和者, 自然界本身之气的和谐、平衡;合者, 人与自然之气的合拍与融合也。不是风水学者的汤一介教授的“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乃高屋建瓴, 一矢中的矣!

三、风水学基本内容的本质还是和合

风水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笔者在《中国环境地理学》中概括为“一总则三纲领八条目”。

一总则者, 天人和谐。

三纲领者, 一曰顺乘生气;二曰阴阳相见;三曰时空统一。

八条目者, 一曰寻龙点穴;二曰认砂识水;三曰辨方正位;四曰选址立极;五曰规划布局;六曰断宅选宅;七曰改造化煞;八曰择日用事。

风水学的基本内容, 不仅包括了风水理论, 也包括风水操作技术, 是贯穿风水活动全过程的风水所有元素的集合体。一总则三纲领在前面理论基础、物质基础部分已有详述, 这里重点论述“八条目”的内容与和合文化的关系。

寻龙点穴。点穴, 又叫选址, 只有寻到真龙才能点到真穴。何谓真穴?一言以蔽之, 就是有生气存在的基址。生气是指具有生命力和生机的阴阳调和之气。是能给人和万物以生命, 并助其健康生发与成长, 能使草木茂盛, 人畜兴旺的优质生物能, 它是土壤中的生气与天空中的生气的有机结合体。天气感乎下, 地气应乎上, 有感而和。有生气的地方, 肯定是各种风水要素的和合之地。

认砂识水。风水上有“峦头四纲”之说, 即龙、穴、砂、水四纲也, 要求是寻到真龙, 点到真穴, 能够真正认识砂之性情、水之情意即山情水意, 则寻龙点穴如囊中取物矣。所以, 认砂识水是风水学的重要内容, 而认砂识水的关键在于“和合”。这表现在三个字上, 一是“形”, 即山与水形体要端正不能歪斜, 合贪巨武三吉;二是“情”, 山与水要向我护我有情, 要对称平衡, 不能背我反我而去, 不能边高边低边长边短而失去平衡;三是“气”, 即方位与形体的有机结合。

辨方正位。风水之学, 一是形势, 言山川形势以乘生气, 言山水和合以配阴阳;二是理气, 言方位干支与气运流行以著效验, 也就是如何去“辨方正位”的问题。

风水上的理气学说, 是将河图、洛书、八卦、阴阳、五行、星象、历法、干支等理论, 运用于九宫八卦、廿四山模型, 以此来确定建筑物坐向干支吉凶的一种风水学理论, 俗称理气派, 与形势派相对而言。其实, 风水上不能说有形势派、理气派之分, 因二者共同实现风水上“天人和谐”的终极目标, 是两种不同的方法, 形势为体、理气为用, 体无用不灵, 用无体不验。

选址立极。包括选址和立极两方面。第一条目中的“寻龙点穴”中的点穴, 其实也是选址, 不过点穴于阴宅而言, 而这里的选址, 于阳宅而言。阴宅的选址之要在于寻脉线, 在于团聚紧密;阳宅的选址在于宽敞舒适, 在于“神闲气定”, 故有“阴宅一条线, 阳宅一把扇”之说。

风水选址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 无外是顺乘生气与藏风聚气。如前所述, 凡有生气的地方、藏风聚气的地方, 必然是山水和合之地。

立极, 则是在选好的基址上确定朝向线位的风水活动, 也就是立向的问题。立向更需考虑山水、地形地貌与方位干支、三元气运等诸方面的和合问题。

规划布局。规划布局得当与否, 关系至巨。选址立极如买好的菜, 规划设计布局如“烹调”, 技术不行, 即“龙肝凤髓”亦难下咽。

规划布局的原则包括因地制宜原则、一物一太极原则、对称平衡原则、补偏救弊原则、动线顺畅原则等, 而这些原则的灵魂还在于系统、整体、平衡与和合。

断宅选宅。运用风水理论可以判断该住宅好坏吉凶, 也可以用这一理论去选房买房。这些都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根本原则。

改造化煞。地无全美, 宅无全吉, 故要对拟购住宅或现居住宅作出改造与化煞的处理。

风水改造, 又叫补偏救弊, 包括开渠引水或筑塘蓄水、培龙补砂、修补房屋、采用风水镇物、种植花草树木等五个方面。化煞, 包括化形煞和气煞两个方面。形煞, 是指有形之物体发出之煞气, 如直路冲门等;气煞, 是指无形之气因起造建筑物的日课引发的煞气, 或因建筑物朝向线位引发的煞气, 或因岁月流转引发的煞气。

目前, 城乡建设轰轰烈烈, 宅之周围环境常有改变。比如此栋大楼的兴建, 对于其前后左右的房屋来说, 有人福, 有人祸。因此, 必须经常留意现居住宅是否生出新煞, 需及时作出是否需要改造或化煞的决策。

其实, 阴阳宅之所以要去改造与化煞, 关键在于阴阳宅与周边环境失去了平衡, 与人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追求平衡, 追求和合, 是风水上改造化煞的根本指导思想。

择日用事。择日, 就是选择年月日时去建宅修宅的风水活动。其要求是天人合一, 使年月日时这一天时, 与阴阳宅这一地利和谐协调, 还要使天时地利与居者这一人的气场要合节合拍, 本质上还是追求和合也。

总之, 风水文化不论从其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物质基础, 还是从其基本内容看, 均与和合文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本质是和合, 是和合文化这一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和把握风水文化的本质是和合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和合文化是中华儒释道文化的核心, 是被古今主流意识认可或逐渐认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风水文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而尚未被主流意识完全认可。因此, 认识风水文化的本质是和合文化, 对以消除人们对风水文化的误解, 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风水文化;对以更好地发挥风水文化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乡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防止不必要的因违反风水而导致的损失;对以优生优育提升人口素质、扬长补短促进国强民富等方面, 都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篇4:中华龙与和合文化

龙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和合精神。关于这个问题,2000年(龙年)前后我先后在中央电视台150集系列电视片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华文明之光》第二讲以及论文《论龙的精神》中做过系统的论述。

中华龙作为一种图腾和一般的图腾不同,它不是单一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的集合,这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合思想。这就是中华和谐文化最深的根。

我们知道,远古神话最早的神不是人而是动物——图腾。原始人分不清人与动物的界限,认为某种动物是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这就是图腾。图腾作为氏族、部落的祖先和标志,一般就是一个动物。在众多氏族、部落发生兼并的时候,胜利者在俘虏了对方的人之后,往往就同时也消灭了它的图腾。所以最后留下的还是一个图腾。这表现了弱肉强食的自私观念。这是一种动物性本能的自然流露。

动物性是人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认为人性就是动物性,说什么“人都是自私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人性更重要的特性是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性除了为小我自私的一面之外,还有为大我大公的一面。社会性是更高级的人性。中国古人最早体悟到这种人性,并在龙图腾的形成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了这种人性。

这就是:为了团结、亲近那些被吞并了的氏族、部落的人,在消灭了这个氏族、部落之后,并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的图腾,而是把他们图腾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图腾的身上。所以龙的形象就是一种和合团结的象征,它表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祖先的一种极其宝贵的和合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源头。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龙图腾的最初原型是蛇图腾,在消灭了牛图腾、鹿图腾的氏族之后,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头上,后来又加上了猪的头或马的头,加上了虎或鳄鱼的腿、鹰的爪子、鱼的鳞、花的尾巴,经过长期的发展,众多图腾的集合就形成了中华龙图腾的形象。

龙图腾源头甚古。考古学家在辽宁的阜新查海居民点发现了红褐色的石头组合起来的摆石龙,这条龙有头、尾和四肢,已经比较完整。这是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它并不是最早的龙,这可以证明中国龙文化至少已经有了8000年的历史。

此后龙文化传承不断,考古学家发现了6000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的蚌壳摆塑龙,是和虎图腾同时出现的;在内蒙古赤峰三星他拉出土了不止一个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玉龙;在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是象形文字蛇的头上长了角;在2000年前的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龙的形象,除了许多动物形态的龙之外,还有“伏羲龙身,女娲蛇躯”人头蛇身的形象;最奇怪的是在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许许多多彩色的伏羲女娲人头蛇身画像。

最可贵的是,古人把最伟大的祖先都说成是龙——从开天辟地的盘古、补天造人的女娲、人祖爷太昊伏羲,到炎帝神农氏、轩辕黄帝、东夷九黎之君蚩尤大王、尧舜禹等等三皇五帝、远古伟大的文化英雄,都是龙。

而在2000多年前的“祖龙”秦始皇之后,龙就成了封建帝王的象征,但是,在人民生活中、劳动中、言语中,龙的形象仍然无处不在,当时江南的“越人断发文身以像龙子,以避蛟龙之害”就是把龙的花纹画在自己身上,使得龙图腾神看到而保护自己,因为他们都是龙子龙孙、龙的传人。这是一种龙的图腾认同。后来,龙又成了象征——杰出人物的象征,如孔子就曾说老子是“人中之龙”,又如民间谚语“望子成龙”“群龙无首”“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等等;我们所有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于是龙又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有人说,“龙的传人”是近代海外华人提出来的,甚至说是香港歌手张明敏唱了《龙的传人》通俗歌曲之后,才流传开来的。这是完全不正确的。为什么存在这些错误看法?说明这些人还不懂得龙文化的悠久历史,不知道中华龙的根有多么深。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直到现在我们生活习俗中的龙文化,根深叶茂,各族人民生活中到处都有龙文化的表现,真是太丰富了。龙山、龙城、龙井、龙潭、龙江、龙亭、龙须沟等等许许多多龙的地名;龙脉、龙花、龙心虎胆、龙兄虎弟、龙马精神、龙行虎步、生龙活虎、直捣黄龙等等常用的生活名词、成语;还有各地无数的龙王庙、龙王堂对龙神的崇拜;北方的匈奴、鲜卑、契丹、肃慎、突厥、蒙古……以及南方的几乎所有民族,都非常崇拜龙。云南省每个月都有一个以上各民族龙的节日,这都是民族团结的欢乐高潮,和合精神的生动体现。

这就证明:在中华大地,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民族,几乎都有非常浓厚的龙的情结。

在人们最高兴的节日里,龙的形象和龙的精神五彩纷呈、激动人心。元宵节欢聚中的各种各样的龙舞,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总编辑部的梁力生同志统计,全国各地共有100多种不同的形式;还有专门属于龙的节日——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的赛龙舟,很多地方都有,而且已经成了体育竞赛的一个项目。

龙舞和龙舟都是需要集体合作才能成功的文体项目,突出地体现了龙的和合精神。

中华龙的和合精神不只是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得都很强烈,而且在政治上,在国家层面的基本政策上,都有极其重要的体现。例如在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书《尚书·尧典》篇,就记录了当时“协和万邦”的伟大政策纲领,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这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十几亿人口的伟大国家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这种远古的龙的精神,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才使得许许多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之中。这绝不是通过文化侵略强迫文化归顺的结果,正相反,古代中国中央政权的统治者,在根本的民族政策上是非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多样性的。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伟大思想。《礼记》中有一段名言:“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所以应该“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为什么“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要“达其志,通其欲”呢?这是由于民俗是一种生活美,这种美有相对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他们的衣食住行用等等民俗,在各个民族不同的当地的条件下,都是最好地适合他们生活需要的生活方式。

这种尊重弱小民族之文化创造,承认并肯定各个不同民族民俗多样性的思想,是一种很科学的民俗观念,当然是非常先进的,极其深刻的。完全可以说:它已经达到了与当今的时代比肩的高度。

我们只要对比一下西方人的民族政策就一目了然了。

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了亚非拉殖民地之后,不仅不尊重当地土著民族的文化,相反地往往大肆屠杀、掠夺他们,认为他们野蛮落后,于是就要用自己的西方文化去彻底改造他们的生活方式。西方人在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许多地方都是这样做的,有的地方甚至残酷地实行了种族灭绝和文化灭绝的野蛮政策。

如果他们能够了解上述《礼记》中的深刻道理,他们肯定就不会那样做了。可惜,他们不懂,不但当时不懂,直到现在,很多西方人还是不懂,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最好,制度最好,最优秀,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去强迫外族人民用它们来改造自己,要让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同他们实行一样的制度,过他们那样的西方生活方式。为此往往肆无忌惮地使用武力,明目张胆地进行侵略,来输出西方文化,叫嚣什么“人权大于主权”,而野蛮入侵主权国家,这也是“西方文明”弱肉强食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淋漓尽致的现实表演。

和西方相反,我们中国——龙的传人,秉承龙的和谐精神,从来就主张并实行王道,反对霸道,主持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是和谐文化在国际事务中的突出表现。

我们国家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受到了全世界广大人民和正直之士的热烈欢迎与拥护,这是龙的精神的胜利,和合精神的胜利。

和谐、和合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不仅维持了中国伟大国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的这个观点是从一位世界性的英国学术大师那里得来的。季羡林先生也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汤因比在《历史研究》等许多著作中,调查过世界上二三十种文明,发现未来的世界一体化是不可能通过战争来实现的,只能用文化。用什么文化才能实现世界一体化呢?汤因比认为,西方文化是不行的,只有运用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才是最好的。他说:

“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

由此可见,中华和谐、和合文化确实是世界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人类美好的大同世界的无价之宝。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就是说,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要尊重保护大自然,要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能随便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环境——人类生存的条件;从个人的内心世界来看,中国和谐文化强调道德修养,以修身为立身之本,只有修身立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求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本事、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总之,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谐而快乐地生活。

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从家庭到社会都需要和谐。“家和万事兴”要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再发展到邻里和睦、朋友诚信,再发展到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群策群力、振兴中华,建设和谐美好的国家。关于这些,古代民间有许多很好的谚语、格言。 《周易》中讲:“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论语》中讲:“礼之用,和为贵。”民间谚语中有“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的说法。这些都是和合文化的很好的说明。

有人不同意把和合文化看成是民族精神,除了对其根源缺少认识之外,还因为他们对和合文化的内涵,认识片面。他们责难“和谐就是不要斗争,失去原则”。这显然是一个莫大的误解。

其实,和合文化并不等于是不讲原则做和事老、烂好人。

孔子就不主张“以德报怨”对坏人容忍迁就,而提出“以直报怨”,要按照正确的原则去对待坏人,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该惩罚的惩罚。古人讲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说,“同而不和”的老好人、烂好人没有原则,是害人的小人;这些小人只保存了表面上的团结一致,“面和心不和”,这是虚假的和谐,而不是真正的和谐。

真正的和谐是“君子和而不同”,有不同的意见,一定要开诚布公地提出来,坚持原则,正派做人,不容忍和纵容坏人坏事,而要好心好意帮助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不至于腐化变质悔之晚矣。这是真正的和谐,君子之风,和谐的春风。

篇5: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价值和科技

内容摘要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争论已逾百年之久,诸多议论中虽不乏高屋建瓴、真知灼见者,然停留于抽象论说层面者居多,缺乏强烈现实感的理论针对性和实践可行性。本文从文化战略构想的基点、价值度量与智能创造、和合学和科学技术等三个方面,扼要介绍和论述了这一新的文化哲学构想。

关键词:和合学文化价值科学技术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能只停顿在怎样或如何现代化的方法、手段的论争上。方法和手段可以提出很多,但必须是实在的,即能解决现代化的现实问题。笔者提出和合学,就是试图思考中国文化在人类所面临五大冲突和西方文化及现代化的挑战下,如何作出一种回应,以适应中国实现现代化和走向21世纪的实际需要。

一、文化战略构想的基点

从理论建构上看,和合学是关于21世纪文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它有这样一些立论基点:

第一、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发展,把握人类文化冲突、融合的历史趋势。由来已久的“中西之辩”,尽管历时一个世纪有余,但是至今仍辩而不明,论而不决。究其原因,除价值观的差异之外,也在于辩论的各方诸派缺少一种全人类的战略眼光,未能贯彻和合的人文精神。

“中”和“西”都是地域性概念,用“中西”标志并区分民族文化,杂染着较浓的地缘政治色彩。因此,无论主张“中体西用”,“西之中化”,还是主张“西体中用”,“中之西化”,都承诺了一个非人类文化的政治前提--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优势文化应当奴役、统摄并同化劣势文化。百有余年的“中西之辩”,辩来辩去,焦点是比较优劣,核心是优胜劣汰。

从和合学的人学角度和人学立场来考察,文化是标志人类生存样式.意义规范和可能发展方向及道路的整体性范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到的文化形态(类型),都有与全人类心心相印的人文精神。各民族的文化类型及其人文精神虽千差万别,但却是彼此平等的,都是人类文化和合体中的有机构成元素、因素。只要坚持这种人类的人文战略立场,贯彻这种和合人文精神,那么,关于中西文化的优劣比较和取舍选择,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发展,而且有悖于人类文化不断融合的历史取向。

滤去“中西之辩”中的政治前提和地缘色彩,从人文精神的高度来思考,“中西之辩”关涉到的主要问题是东西方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冲突、融合问题。按照和合学的原理来看,东西文化作为存相,为对等两端,本身存在着冲突融合的潜能。这种对等冲突融合的潜能,在这两种文化未发生交流、对话、碰撞形式的关系之前,并没有的挥出来而各行其是,犹如阴阳对等两极。在未交合有,阴是阴,阳是阳。只有阳阳交合,“交感”、“交通”,才有冲突融合。在这里冲突意味着融合,融合亦意味着冲突。由于冲突、融合不断进行,才诞生一个新事物,即新的和合体。这个文化和合体,不是一次冲突、融合就能完成的,而是无数次持续冲突、融合的取向。

东西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国际政治阶段的交流、对话活动有所别,这就是文化交流、对话更应该摆脱政治权利、意图的干扰,不应该扮演政治奴婢的角色,或经济附庸的帮办,而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互补的;同样,文化的融合与政治上的殖民、吞并亦有本质上的区分,文化融合是人类文化发展、提升的过程。中西文化交流、对话的冲突、融合的过程,就是人类文化这一跨地域、超民族的文化和合体的诞生。

&nb

篇6:和合文化论文

条条道路通罗马.过程不同,目标相通.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对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反复研读过一些中西体育文化的思想后,除感叹文化的博大精深外,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精深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财富.在全球化的后奥运时代,本人也感受到了一些中西体育文化的和合.感悟即来协同灵感于笔端,望能与同仁共勉.

作 者:王仕君 殷瑞 李晓 作者单位:王仕君(河南省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河南,焦作,454000)

殷瑞,李晓(湖北成宁学院体育学院,湖北,成宁,437100)

上一篇:培蕾幼儿园制度下一篇:学生秋游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