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2024-04-29

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精选14篇)

篇1: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文言文《伤仲永》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伤仲永》教学设计6》。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三、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 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篇2: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伤仲永》这一课较为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应该更注重抓住基础,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考试卷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我们的学生系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还很短,缺乏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使文言文成为他们的弱点。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关键字词句的积累上,比如:隶、书具、书、稍稍、或、谒、然等词语。另外,对于出现频率较高的“之”、“于”等常用词语要指导学生进行积累。诵读也是学习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读准、读好一篇文言文对理解这篇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上,我会进行范读和领读,并让学生们进行两两互读和齐读,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帮助他们熟悉课文。这样,通过教学一方面抓住了基础,另一面通过积累培养了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这堂课也有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所以一堂课下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有的学生对“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稍稍宾客其父”这类稍有难度的句子不能教为通顺的翻译出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篇3:《伤仲永》教学案例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有时会产生许多意外。 如何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教师要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积极、得当、有效的措施,将教学引向深入。

【案例回放】

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给人深深的思考。文中的父亲是一个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一直是教学中批评的对象,正是他使一个神童沦落为普通人。正当笔者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时,忽然被冒出的一个“弦外之音”打断了……

师:请同学们思考,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也可以从文中寻找。

学生齐答: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不是的。”一个响亮的声音从后面发出来。)

师:请谈谈你的高见。

生1:我觉得他父亲“不使学”只是很小的原因,是方仲永自己没有学。如果方仲永自己好学,像五岁时那样哭闹要书写工具,他父亲肯定会给他借或者买的。

生2:就是的,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他父亲身上。

生3:是呀!开始他“忽啼求之”时他父亲就“借旁进与之”。

师:如果方仲永的父亲让他去学习,他一定会成才吗?

生4:即使让他去学习,他自己不好好学的话,也会 “泯然众人矣”。

生5:方仲永自己想学的话,我想他的父亲会尽全力支持的。就像我爸爸说的那样,只要我愿意学,将来考研究生,考博士,即使砸锅卖铁也供我读书。

师:是呀!我们今天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父母全力支持,若干年后,或许有的人成了大家名儒,有的人平平常常,看来成才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生6:我们不能做现代版的方仲永,而要借助今天的优越条件让自己走向成功。(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案例反思】

这节课会出现这样的“意外”,简直是惊喜!本来是课后练习题,答案也是固定的,从文中很容易找到,但是由于这一“弦外之音”,大大激发了学生探讨的兴趣,推动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智慧。教师抓住这个契机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并认真倾听,尊重学生的感受,如果当时为了赶教学进度,面对学生的不同声音横加否定和指责,让学生死板地接受标准答案,学生可贵的思维火花就被浇灭了。难得的是学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迷信文本,积极地思考。

新课标强调:“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多动脑思考,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重视学生不同意见的表达,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精心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

要想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教师要能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此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始于问题。设计好的问题、适宜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的思维量,还要有适当的启发,“由远而近”“由弱到强”地逐步启发。如上述教学片断中的设问:“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既考虑到优秀生的思维敏捷———学生自己思考,又照顾到潜能生的思维局限——— 可以在文中寻找,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启发。

二、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有什么思维障碍,关注学生是如何突破障碍的。上述教学片断中“请谈谈你的高见”———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如果方仲永的父亲让他去学习,他一定会成才吗”是追问,让学生再思考,回到教学的目标上来。

三、充分展示问题的研究过程

虽然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但是一旦提出了问题,特别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给以重视,展示问题的研究过程,并让学生亲自参与,从中悟到什么和学到什么,让学生的认知得以升华,思维得以训练,能力得以提升,达到“终身学习”“不教”的理想境界。

总之,课堂教学要确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问题研究中,通过追问、对话,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展示问题的研究过程,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接受挑战与超越,让学生自主感悟。

摘要:通过一个学生的意外发言,将《伤仲永》的教学推向深入,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动机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彰显学生的创造性智慧和教师的教学机智。

篇4: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故事法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10

初中文言文如《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等,都是经典美文,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多少年来,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八字真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篇血肉丰满的美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笔者认为,要激活文言文教学这潭死水,兴趣就是源头活水,故事就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将故事融于文言文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写故事的语文活动中,尽可能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那么,文言文教学又该如何借故事之力扬兴趣之帆呢?下面笔者以《伤仲永》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听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初中生从下课到上课,精神很不容易集中,教师更加需要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采用故事导入,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迅速地把学生带领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为后面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时,首先让学生聆听《程门立雪》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南宋理学家杨时能够学有所成,被奉为“程氏正宗”,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依靠的绝不仅是神童的聪明伶俐——四岁入书塾,七岁能写诗,八岁能作赋,而是他平生求学的专诚——他在四十岁时,还专程跑到湖南向程颐求教,留下了“程门立雪”这样尊

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借此引出另一故事,即所学课文《伤仲永》中另一神童方仲永的故事,从而在比较中引起学生对方仲永最终沦落为一个普通人的思考。

这样,上课伊始就拧紧学生的心弦,把他们指引到一个美妙的故事世界里,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学习中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说故事——复述课文,体验情感

进入课文的正式学习后,故事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文言文学习不仅是理解课文,掌握文言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一种文学情感的体验。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课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课文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复述故事的方式来理解课文,正是抛开文言文表层的语法、理论知识,直接深入课文情感的最具实效性的方式之一。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一文时,就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按照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复述课文故事。

学生通过复述从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有“神童”之称的方仲永,五岁就能指物作诗,却因被父亲当做造钱工具,“不使学”,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到二十岁左右,竟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接受后天教育。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故事,就能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价值目标,有目的地品味和审视课文的每一个细节,对于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意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此,学生就能处在“高屋建瓴”的位置,要突破教学的难点就显得容易多了。

三、读故事——拓展延伸,美丽心灵

学生对故事有极大的阅读兴趣,教师不妨配合课文补充一些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强化印象,加深体会。这些故事或许当时只在学生心中激起了一层小浪花,但日积月累,就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塑造一颗美丽的心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甚至可以启迪学生今后的人生。

在执教《伤仲永》时,笔者就让学生品读富有乡土气息的故事——《江郎才尽》。学生品读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江淹在浦城期间能够“梦笔生花”,主要是在当时“蛮荒”僻远的浦城吸收了营养,激起了才思,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诗文题材新颖别致,文辞绚丽多彩,音韵铿锵优美,笔下自然生花。江淹离开浦城,结束放逐生涯,其后宦途得意,行文运笔大不如前,人们叹息“江郎才尽”。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官位显赫,政务缠身,应酬繁多,疏于动笔。

“江郎才尽”与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有个共同点,都是忽视了后天的学习。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教育——绝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忽视后天的教育。

补充这样的故事,讲述人世的是非、人性的善恶、人事的曲直、人生的悲喜,给学生带来了极其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美的善的,什么是丑的恶的,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善待自然,怎样面对人生,怎样看待世界等。可以这么说,故事是最美的精神之花,能够美丽学生的心灵。

四、写故事——贴近生活,提升素养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要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语文也不例外。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升学生素养的责任。故事的编写,是情感的迁移,更是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临下课前的5分钟左右学生较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候,故事能再度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让学生在故事中巩固新知,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的课末,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不改变原文情节,续写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之后的故事。有学生就这样写道:

方仲永沦为普通人后,机缘巧合,竟穿越到三国,遇见了吕蒙。吕蒙告诉仲永:自己原本只是吴下阿蒙,后在吴王孙权的几番劝说下,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才开始博览群书,学习知识,经过努力,终于学有所成,让同僚刮目相看。仲永大受触动,幡然悔悟,回到自己的时代后,从此脱胎换骨,每天都认真地学习,虚心向别人请教,最终成为一个不但精通文学,而且上懂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的人。

这样的续写,保留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了方仲永的言行特点,并运用了现代意识进行改造、生发,使文本焕发出新的活力。当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文章的咀嚼、形象的理解、主题的领会的基础上,抓住空白,进行细节补充,让故事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还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移个视角,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贴近生活实际,巧妙地进行故事新编。

总之,故事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始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到调动学生体验情感,以及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将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到极致。每当学生听故事时,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学生说故事的过程,丰富了语言积累,培养了语感,发展了语言;学生品读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综合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学生编写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训练。

当然,语文课不是故事会,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时,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搞活课堂气氛,猎奇探秘是必要的,但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防止哗众取宠、以讹传讹、过犹不及。

[参考文献]

傅智红.让小故事“点靓”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

篇5:文言文《伤仲永》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ng 谒y 称ch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篇6:伤仲永文言文原理课后答案

2.⑴.属于 ⑵.曾经 ⑶.给 ⑷.完成 ⑸.名词用作动词,意思以宾客之礼相待 ⑹.语气助词,表停顿 ⑺.跟随 ⑻.承受 ⑼.最后 ⑽.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⑾完全 ⑿牵、引;拜访 ⒀相当 ⒁对……感到诧异

3.A 这 ……的样子 B 比 在 到

4.略

5.北宋;介甫;半山;政治;文学

6.D

篇7:文言文《伤仲永》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注释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隶:属于。

生:生长到。

识:认识。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要。

异: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与:给。.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一:全。

指:指定。

就:完成。

文:文采。

理:道理。

邑人:同(乡)县的人。

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稍稍:渐渐。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乞:求取。

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环:四处,到处。

谒:拜访。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

从:跟随。

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

复:又,再。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通:通达。

悟:聪慧。

受:接受。

天:先天。

贤:胜过,超过。

于:比。

材:同“才”,才能。

卒:最终。

于:被。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彼其:他。

已:停止。

篇8:《伤仲永》教学中的成长教育渗入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顺利成长的基础

家庭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 更是教育的基础, 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则是家庭教师团队中最重要的成员。人的许多基本技能就是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个人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也无不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感人故事, 就见证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说父母正确的引领, 无疑为孩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开始, 逐步从父母那儿学会了说第一句话, 学会了走第一步路, 懂得了第一个“为什么”。父母的形象示范, 言传身教, 性格修养, 爱好特长等, 无不使孩子耳濡目染, 令其终生受益或受害。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 自幼天资过人, 但是由于家境贫寒, 家里无钱买纸买笔,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 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用荻草代替毛笔在沙地上写字、画画, 教小欧阳修读书。欧阳修天资聪颖, 又刻苦勤奋, 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成功的故事成为家庭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古今中外,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反观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啼求得之后, 竟能“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仲永的处女作“文理皆有可观者”。出身并非书香门第的方家有此后辈, 真乃幸事。仲永之资也印证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道理。

然而, 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仲永的才能如同昙花一现。古人云:“养不教, 父之过。”看一看仲永之父,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一副为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和欧阳修相比, 基础相同、家境相似的方仲永为何结果却与欧阳修有天壤之别, 不能不说是方父的愚昧、短视害了他。联想到在有些地区, 有些父母为了眼前利益, 让正处于学习黄金时期的孩子中断学业去打工挣钱, 他们的做法和仲永之父是何其相似!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个人的悲哀还是家庭的悲哀?

现实生活中, 有对孩子教育问题不闻不问者, 有财迷心窍者, 却也有被虚荣心蒙晕了头脑的家长。他们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为了让孩子“一鸣惊人”, 一味地给孩子加压力, 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 以期造就更多的神童, 结果却事与愿违, 以致孩子厌学、辍学者不在少数。难道, 这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二.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个人走向成功

良好的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使人得到熏陶, 从而造就人, 促进人才的成长。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证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这个成语也说明了社会环境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仲永所处的时代, 科举制度已历经几百年, 希望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成为不少读书人的追求。社会崇尚功名, 人人唯利是图,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人才的成长想不受到影响都难。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 是“赡养”的表现, “收族”, 是“团结”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 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 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 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 让他们来评定。

仲永的诗作“传一乡秀才观之” (“秀才”, 唐宋时期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 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 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 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一方面我们肯定这些读书人的慧眼, 能够发现仲永的过人才能;另一方面, 他们却无法创造人才成长的沃土, 在某种程度上还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读书人的褒扬, 放大了效应, 才致“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他们对仲永的才能感到惊奇, 不是培养, 而是以酒肉相待, 还让仲永的诗打上金钱的烙印;他们以花钱求得一首“神童”的诗作为目的, 不是因为重视而收藏, 而是为了虚荣而炫耀。这种错误导向将仲永一步步推向了“不使学”的边缘。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之景:一边是满堂的喝彩, 一边是可观的利益, 表面的尊重却掩饰不住世俗芳华。方父想要拒绝这种世俗是需要何等的眼光与勇气。一介农夫的方父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就这样, 仲永在世俗父亲的安排下, 丧失了学习提高的机会, 日渐平凡, 乃至平庸。他的才华也在世俗的恭维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无论是“秀才”还是“邑人”, 若是真正珍惜仲永的天资聪颖, 真正重视孩子的教育成才, 去全心为仲永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仲永一些有益的指导, 或许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呢。当然倘若引导不当, 也势必对神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1978年, 曾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的天才少年宁铂在社会的赞誉声中成为中科大少年班学员, 轰动一时;2003年, 宁铂却在社会的喟叹声中出人意外地放弃神童光环, 皈依佛门, 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宁铂的不幸在于, 人们强加在他身上的种种荣耀和期望过于沉重, 让还只是个孩子的他无法背负如此之重。加之“神童”的成长过程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的滋养, 缺少特定的人文关怀, 给“神童”留下了难以治愈的硬伤, 他的不幸也在情理之中了。

让人忧虑的是, 时过境迁, 虽然宁铂成为“神童”的年代已经过去30余载, 但“神童风潮”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向。在当今这个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 在一个个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神童”故事背后, 隐藏的是可怕的功利教育。许多“神童”才能才刚刚崭露头角, 却早已淹没在广告代言、商业演出等现代商业活动当中, 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家长“神童情结”的肆意扩张, 上演了一幕幕现代版“伤仲永”的人间活剧。从这个角度说, 他们的悲剧比起方仲永有过之而无不及。

诚然, 今天的社会已经形成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共识, 社会物质、文化的极度丰富为更多神童的涌现创造了条件, 为今天的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人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 社会的功名思想还根深蒂固。在各行业、各领域神童辈出的同时, 新闻媒体的过度炒作, “热心人士”的商业化运作, 以及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神童教育”还依然存在。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 黑心网吧的诱惑等也在一步步腐蚀着孩子的心灵。因而, 全社会都应该共同行动起来, 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健康良好的环境。

教育, 任重而道远。

三.个人努力是获得成功的保证

如果说一个人先天良好的条件是顺利成才的基础, 那么个人的努力则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仲永天资非凡, 文思敏捷的领悟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仲永最终“泯然众人”, 与其后天个人勤奋努力不够是不无联系的。

天才来自于勤奋。韩愈说:业精于勤, 荒于嬉。“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 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 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 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西汉时期凿壁偷光的匡衡, 晋代囊萤映雪的车胤, 撰写《茶经》的茶圣陆羽, 他们依靠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的经历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努力, 是成功的基本。

现代的孩子比古代的孩子要幸运多了, 因为现代社会的发达与进步, 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挥空间, 有更广阔的天空任他们飞翔。他们凭着自身的天赋加上后天的教育培养和个人的刻苦努力, 曾造就了不少现代神童。如被誉为“围棋第一人”的吴清源, 曾多次获得格莱美奖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 最年轻的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李云迪等, 就是天才加勤奋而取得成功的典范。

篇9:《伤仲永》教学实录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二则》,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海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1:(主动上台):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2: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小时候智对对子的故事……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对,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如果不再认真学习,以后会怎么样?

3: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

3: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如果他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用一句名人名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4:爱因斯坦说过: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介绍作者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都有哪些了解?

1: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2:我们学过他写的《泊船瓜洲》。

师:你能背吗?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3: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4:好像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4: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像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该生摇头,其他学生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资料,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

三、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遍。

(一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谁来评评?

1: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2: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时,感情把握得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2: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之情。但是她读得声音很大,语速很快,显得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大家说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持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对吗?还有吗?

3: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诗四句”的“即”应读jí音,她读成了jì音;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忙。

四、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1: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2:因为“宾客”后面带有名词,“宾客”在这句里作动词使用,表示认为谁是宾客、把谁当做宾客的意思。这和“不耻下问”的“耻”属同一种用法。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

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对。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生讨论、查找。)

3:我们认为“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也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他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4: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学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5: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上面三种都不是,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这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4: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指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

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五、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遍。谁来?

(一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大家认为他复述得怎么样?

1: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说到方仲永写诗很快时,他用了“刷刷刷”,很形象生动。

2: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神情,看了让人想笑。

3: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XX同学,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认真想想。

3: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小时候具有写诗的天才。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这一阶段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3:“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齐答):“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齐答):“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

3:第二个阶段是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3:“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3:第三个阶段是他20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3:“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3: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3:才能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齐答):“父利其然也”。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齐答):惋惜、哀伤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4: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为一个庸才。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没能5岁就写诗(众生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5: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那样“不使学”(众生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能让他继续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成了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6: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近两个月不懈的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反映共性,又彰显个性。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与他们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教师在教学中,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诵读与知识点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单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本节课“说”的训练即是。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茂华中学)

(摘自《福建教育》)

篇10:伤仲永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②,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导读:一个“未尝识书具”的人会要书具,而且不但能写字,又能作诗,这是不足为信的。但本文写作意图在于借此劝年轻人要努力学习。

注释:①世隶耕:祖祖代代都从事农业。隶,属。②书具:书写的用具。③并自为其名: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3.父利其然也()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4.从先人还家()

二、翻译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本文后,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和答案】

伤仲永

金溪县有个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从事农业。仲永五岁时,尚未认识书写用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主要意思是孝养父母、团结家族,曾传给一乡秀才看过。从这以后,随便指一个东西作题目,他立刻就能写出一首诗,诗的词句、内容都很不错。县里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渐渐地敬重礼遇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为人作诗讨钱),不让他学习。我早就听说了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他,此时他已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已和从前的名声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一、1.写2.以这件事为奇渐渐以……为宾客3.以……为利4.死去的父亲

二、1.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不让他学习。2.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篇11:《伤仲永》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教学本文宜把反复诵读作为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疏通文章,提商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能力。再通过合作交流、整理、积累,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过程设计 【教学学法】

教学本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教师作适当点拨、引导。采用圈点批注、质疑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

【教学流程】

(一)走进作品

1、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安石的作品——《伤仲永》,去认识一位“生而知之”、不习能写、不学能诗的天才,去看看这位天才最终的结局如何?并想想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借助课注释或相关资料,了解作品出处及作者概况。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停顿,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

①仲永/生五年;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学生默读,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揣摩朗读技巧。

(教师在组织学生自读过程中,要在语气、语调、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诵读练习,要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4)学生朗读(形式可以是:指名学生个别读、男女生轮读、小组分层读、全班齐读等。教师可酌情选择)

4、理解文意,积累词汇。(1)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对字词理解疑难处,圈点批注,并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2)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卡片,积累相关词汇。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认为科学的方法,整理、积累相关文言词汇。

(3)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情况,整理归纳积累方法。

(二)走近仲永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文本对话。

【问题一】本文叙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旨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要点提示:神童方仲永被埋没的故事)

【问题二】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旨在训练学生理性阅读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

(要点提示: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劝了三个阶段:幼年作诗,天资非凡;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才能衰竭,泯然众人)

【问题三】从文中哪些地方,你读出了仲永的才能之“奇”?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借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要点提示:“仲永生五年……或以钱币丐之。”为后文写仲永才能变得平庸形成鲜明的对比作铺垫)

【问题四】邑人是怎样对待方仲永的?仲永的父亲又是怎样看待他的?作者的感情又如何?(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意、体会文情)

(要点提示: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②仲永之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③作者:“伤仲永”)

【问题五】在你看来,仲永是怎样的一个人?(旨在鼓励学生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表述)

(三)走出误区

1、学生讨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要点提示:“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学生辩论:作者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悲剧的主要责任应归咎于其父,可也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应由仲永自己承担,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分组,定题,正反双方推选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准备。

3、自由表述:我们可以从方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表述。

参考(1):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参考(2):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极为重要。参考(3):青少年应正确对待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才;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果不学习,同样会成为碌碌无为的庸才。而即使天资差的人,如能勤奋学习,也可能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4):从客观上说,发现人才是重要的,但培养人才更为重要,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

(四)总结

仲永的故事让我们感伤、让我们惋惜,但更多的却是让我们警醒!记住门捷列夫的话吧“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五)作业

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现在社会上有没有类似方仲永的现象?结合课文及你的实际生活,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伤仲永

王安石

1.走进作品——明“伤”事 2.走近仲永——感“伤”情 3.走出误区——悟“伤”理

【教学探讨】

教学有其客观规律。如何遵循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特征,遵循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指导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因而,教师只有架设好文言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扎扎实实落实知识点,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学生才能自主地吸纳语言资源,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才能。

设计亮点

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内容丰富的积累练习,个性鲜明的辩论大赛,还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语言表达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沟通了文本与现实的联系。

专家点评

篇12:《伤仲永》教学设计

1、面向学生:中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王安石这个人物。

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3)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教学课题】

本课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言文,,学习本课需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及用法,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文中的故事

3)懂得后天接受教育及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位置及作用

《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文章,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掌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由方仲永的故事引发议论,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2、课文解读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的成长故事;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

【学情分析】

作为初一学生来讲,学习古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为他们接触的古文篇目不多,

对古文仅仅有点初步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引导学生,在认真领悟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做主题等方面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及用法,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文中的故事。

3、通过朗读课文,领悟蕴涵道理,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人才毁灭所做的挽歌,体味作者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人才的摧残。

2、懂得后天接受教育及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纵向对比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思路】激情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篇13: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王安石曾经讲过一个“伤仲永”的故事,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年我担任黑马大赛的主评委,力排众议把奖颁给了一个研究生做的脸部识别产品。这个东西还很早期,所以,当时VC给了他一些建议,要和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合作,让产品在和用户的交互过程中得到打磨、验证和提炼。但是很遗憾,他得了大奖之后,融了资,心态立马就不一样。一年过去了,虽然没有“泯然众人矣”,但是我也没有看到这个团队有任何商业上的进步。

他们的失败在于技术可以有天才,但有些东西还是需要经验,需要积累的。这些是我们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所欠缺的,却是创立一个成功的企业所必须的。

第一,好的产品不是一个灵光一闪,一蹴而就,要不断地把握用户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小步快跑,不断打磨。所以你要有韧性,要懂得如何把握用户的需求。

第二,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运营。我从来不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你要想办法把产品推广出去,所以,光有产品和技术是不够的,要懂市场。

第三,你创业最开始只要哥儿几个在宿舍里鼓捣几台电脑就能干活。但随着你事业的进一步做大,你需要去融资。如何和VC、金融大鳄打交道拿到融资?你还要熟悉资本运作。

第四,你成功拿到1000万,这个钱该怎么花?三个人的时候干得热火朝天,但公司到200人几乎没有人干活了。管理对你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没有学会这些,你直接去创业,就是揠苗助长。我是一个很爱才的人,不忍再看到“伤仲永”的情况重演。

创业像游戏里面的练级打怪一样,有很多的选择,很多的挑战,每往上走一步,你都要有一个自我的提升。很多公司都死在这个升级的路上。所以在进入游戏之前,你们需要先找一个练习场,你先从一些成功的公司和成功的创业者哪里汲取营养。

当年上学的时候,我也曾两次创业失败,所以毕业后先加入别的公司,学习创业。我认为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也是十分正确的一步。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摔过跤,也给大家提个醒。我不主张你一毕业就开一家公司,自己我当CEO,兄弟当CTO,女朋友当CFO。

但是如果你把创业,把成就事业当做自己的梦想。你可以一直保持创业的心态,在资源缺乏的时候,可以先和别人合作,可以先加入别人的公司,利用别人公司的资源来把事情做成功。我把这称之为广义上的“创业”。

我更赞成大学生们用这样一种创业方式,因为这样你就有了更好的一个平台,你也能找到师傅和资源,同时还有人替你交学费。

篇14:《伤仲永》教学实录及点评

师:语文会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东西,今天要学习的《伤仲永>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东西。(给每个同学发一张提前准备好的《伤伸永>及其注释的复印件。)现在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默读一遍。就读课文内容,不看其他的。

(生默读。)

(师板书“伤仲永、王安石”,并在正中间画了一个四台的阶梯图。)

师:好,看完的请举手。

(生全部举手。)

师:看完第一遍,看懂的、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的同学请举手。

(没人举手。)

师:大家互相看看。有没有举手的?没有。这说明只看《伤仲永》的正文,看第一遍,没有看懂。这很正常,要知道像这种文言文,看第一遍,只看正文,是看不懂的。下面就要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要看注释,请拿起笔来,一边看,一边用笔圈点勾画—下。

(生继续看。)

(师板书,在第一个台阶下面写“读第一遍”,上面写“读不懂”,在第二个台阶下写“第二遍”。)

(10分钟以后生全看完。)

师:看了第二遍之后,感觉到基本上看明白是怎么回事,能够两三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的,请举手。

(一少部分学生举手。)

师:同学们互相看一看,第一组举手的多一些。好的,请放下。就是说看了第二遍之后,和第一遍相比,发生了一个变化:有一少部分同学已经基本上明白了。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同学还不太明白。那怎么办呢?下面,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交流,你问问我,我问问你,看这篇文章写的是个什么事,最后,用两三句话概括出来。

(生讨论,师在小组内与学生交流,约4分钟。)

师:每组请一个同学来说—下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生:课文讲了金溪的贫民方仲永五岁时便可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可以获得利益,于是每天带着仲永四处见人,不让他学习,渐渐地,他也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师:好的,你请坐。他说得好不好,同学们?

生:(齐声)好。

(师总结这位学生回答问题“好”在哪里,巧妙地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此环节略去。)

师:好,同学们,大家看黑板。(指着台阶图)刚才我们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同学们读不懂;读第二遍以后,就发生了变化——同学们的学习发生了变化。(在第一遍走向第二遍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并写上“变化”。)那么我们问—下,这个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在看第二遍的时候还看了注释。(同学们兴奋地和老师一起总结。)特别是这一组同学,这一看注释,好多同学都看懂了。但是仍然有问题,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什么?

生:(同老师一起)交流讨论。

师:这样又发生了变化,现在是不是多数的同学基本上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了呢?现在,基本上明白怎么回事的请举手。

(生全体举手。)

师:那就是说,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方法…一

【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两个方法:看注释和交流。此环节略去。)

师:(在第二台阶上面写“开始懂了”。)我们读第二遍后开始懂了。好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听。

(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读,读到“日扳(bān)仲永”,老师打断。)

师:这里要停一停了,有没有注释啊?

生:有。

师:(和蔼地)重新读。

(生读,读到“不能称”,师又打断。

师:“不能”什么?对,“不能称(ch色n)”。

(生读完。)

师:最后一段是议论,不太好读,但是这位同学还是读得很流畅。好了,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一遍。注意那几个读错的字。

(生朗读。)

师:(打断阅读错误的地方,纠正“为”“乞”“卒”的读音。)这一遍我们又纠正了几个很容易读错的字,由于它们是多音字,或者同学们容易受其他字的干扰,所以很容易读错。现在呢,同学们自己放声地把这篇文章读一遍,一定要放声地读。

(生自己放声读,师在第三个台阶下面写“读第三、四、五遍”。)

师:同学们,我们这样走了几遍了?

生:第四遍。

(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学生主动起来读了第五遍,大家都认为她读得好。此环节略去。)

师:她读得好,好在哪里呀?对,她读得很流畅。这个流畅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她中间没有打磕巴,一气呵成地读下来了;第二,她读的过程当中没有读错的字了。同学们看—一下,刚才我们读第三遍的时候有没有问题啊?

生:有。

师:有问题,读第四遍也有,但这个同学读第五遍时没有问题了,或者说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又发生了变化。(在第二台阶走向第三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并写上“变化”二字。)你们的学习啊,是在变化中不断地前进的。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你们读得遍数多了。是不是啊?那么,我们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要想把一篇文言文读得流畅,应该怎么办呢?

生:(齐声)多读。

师:我们总结—下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第一,要想把文章读懂,必须看注释。看注释之后仍然有问题,要进行什么呀?——(师生齐声)讨论交流。要想把文章读得流畅,要怎么办呢?——(师生齐声)多读,反复读。

师:我们现在读了五遍了(在第四个台阶下写“第六遍”),是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肯定还有问题,是不是啊?

生:是。

师:下一步每个组提出自己的问题来,这个问题是我们组的同学经过交流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我们要提到全班同学面前来,让大家来解决。看这个组提出的问题哪个组能给解决了,那解决问题的这个组的水平就高。开始!

(生讨论,约5分钟。)

生:我们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篇文章写出了王安石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哪个组帮着来解决?任何一个组都可以举手。(没人举手。)这个问题就把同学们给难倒了?请这个同学把他们的问题再重复一遍。

(生重复问题。有人举手。)

师:这个组能解决。

生: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天生聪慧的人还是非常需要后天的教育的。

师:(转向提问题的同学)你对他这个回答满意不满意?

生:应该说可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其他组的同学都没有积极地举手应答这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提得具有普遍性,提到了每个同学的软肋上。下面每个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

(生开始讨论。)

师:好了,停下来。哪个组要发言?

生:我认为,勤奋出天才,不管原先你多么聪慧,你都得接受后天的教育。

师:如果不进行后天教育,人会怎么样?

生:人就会变得跟平常人_样,没有什么特点了。

师:如果是一个平常人,再不接受教育会怎么样?王安石有没有那个话?你读一读。

生:“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师:好的,你请坐。同学们,你们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写作的目的在文章当中的哪一段表达出来了?

生:最后一段。

师:好,我们把最后一段一起读一遍。

nlc202309011128

(齐读。)

师:第一组的第二个问题是王安石对方仲永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哪个组来回答?

生:从题目中的“伤”可以看出王安石对方仲永的同情。

师:(笑呵呵地)“伤”是什么意思啊?

生:(齐声)哀伤!

师:是同情吗?

生:不是。

师:“伤”的翻译是什么,你再说一遍(指向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

生:哀伤叹气。

师:找到依据了吗?请坐。同学们看,这就是阅读理解的规律,我们不能去瞎猜,我们—定要从文章当中寻找依据,这个“伤”字就表现了王安石对方仲永的态度。一组的问题解决了,二组提问题,重复的问题不提。

生:最后一段蕴藏什么道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师:这个问题好不好解决?你们先讨论。

(生讨论。)

师:好了,哪个组回答问题?

生:这段话讲的道理就是如果一个具有天赋的人没有经过后天的教育也会变成一个普通人,如果普通人不接受任何教育的话就会变得连普通人都不如。

师:同学们说,他的语言表达怎么样啊?特别地讲究逻辑,非常清晰,他把两层意思都说出来了;你即便是一个聪明的人,如果后天不接受教育,你就会变成一个平常人;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就连平常人都不如。你看这意思表达得多清楚啊!同学们,语文学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要表达得准确清晰,有次序。(停顿)你们同意王安石这个观点吗,同意的举手。

(生基本都举手。)

师:同学们,应该的,人家王安石说得对,干吗不同意?如果人家王安石说错了,你不同意那有情可原。说对了不同意,那就说明你不讲理。那王安石说得到底有没有问题?多多少少可能有点问题。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你们以后对王安石的观点会有补充深化。好,三组的同学提问题。

生: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师:哪个组来解决?

生:我觉得方伸永的变化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他天资聪明;第二个阶段就是他父亲经常带着他去别人家作诗,天资渐渐淡了;最后一个阶段,由于没有学习,最后泯然众人。

师:好的,请坐。大家鼓鼓掌。

(生鼓掌。)

师:这些问题都难不住我们同学,我们同学也很聪明啊,但是聪明归聪明,还是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哦!来,该你们提问题了。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卒(zǔ)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是什么意思?

师:是“卒”(zú)。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刚才提的问题都是宏观上的,这个同学提到了字词句解释的问题,很好。谁来?(其他没提问的组说他们也是这个问题。)你们组也是这个问题啊?这说明这个问题有普遍性。这个“卒”是“最终”的意思,记下来,那这句话怎么翻译?

生:(齐声)最终变成平常人。

师:对,再看“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这是在解释他“卒之为众人”的原因。什么原因呢?大家看,“则”怎么翻译啊?翻译成“那是”,“那是因为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所造成的呀”。你看,后面有个“也”,说明这是一个判断句。是什么原因呀?同学们,自己完整地翻译给自己听。

(生各自说。)

师:没有问题了?那我要提一个问题了,我提的问题如果同学们能解决的话,我就很佩服你。你们听,“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中的“且”是什么意思?谁来回答?

生:我觉得“且”应该是“那么”,“所以,不受之人,那么他就成为众人’。

师:敢于表达是这个同学的优点。这个同学在推测“且’’是什么意思。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没有推测对。

生:是“所以”的意思。

生:“且”是不如众人的意思。

师:好,请坐。大家注意了,这个“且”是“尚且”的意思,是个关联词,它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他说“如此其贤”的方仲永,“不受之人’,尚且变成了普通人。那“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固”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声)本来。

师:很好,同学们记下来,“固”是本来的意思。你看它就为下面作铺垫了,那些本来就是普通人的人,如果再“不受之人”,那就连普通人都不如了。这个层次清楚了吗?

生:(齐声)清楚了。

师:好,把最后一段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走到黑板前,在第四个台阶上写“解决问题”,并在第三台阶走向第四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写上“变化”二字。)这个环节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帮着你们解决,这是不是跟前面的台阶相比,又进步了一层,又发生了变化?

生:(齐声)是。

师:对,我们上课是要发生变化的。所以,同学们以后上课要问自己“我发生变化了吗”,如果发生变化了,很好,你进步了。如果一问自己,哎呀,我没发生变化,那你这节课就有问题了,你就没有好好地学习。那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来上课主要是听老师讲吗?

生:(齐声)不是。

师:那主要是干什么呢?

生:(齐声)自己学。

师:对,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之下你们自己来学习。学习的主人是谁啊?

生:(齐声)自己。

师:好,懂得了这个道理,同学们的学习就能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以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文言文课等同于古代汉语课。程翔老师的这节课,对于所有从事母语教学的教师都很有启发。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课堂为载体,生成为目的”,结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的理论付诸实践。但是除此之外,这节课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其隐在的个性化的特色。

第一,“围坐效应”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

上课前,一改平日有先后的座位习惯,程翔老师让每六人围尘成一组,营造了特别的氛围。首先,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他们更愿意合作着去面对共同的问题;其次,“围坐”的形式让每一个人都更清晰地成为“面对者”的镜子,彼此的示范、模仿以及监督效力自然产生;再次,“围坐”的形式消除了与老师的隔阂,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获得了随时与老师沟通的机会;最后,学生的视线范围都是均等的,每个围坐的组员都觉得自己是这个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进而产生主人翁的优越感和自信,言谈和表达的欲望就随之产生。

第二,教师富有感情和变化的语调调动学生表达想法的积极性,并使课堂轻松快乐。

程翔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理解”的课堂模式是相对普适的模式,它分成两个阶段,即“原始理解”和“后续理解”。“原始理解”指学生没有任何外界干扰时原原本本的文本阅读;“后续理解”即丰富和深化学生的原始理解,逐渐接近基本理解。大多数阅读教学仅仅将原始理解作为学生参与教学的手段,过于强调后续理解,反而伤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伤仲永》这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学生如何才能积极参与讨论?程翔老师始终都面带微笑,表情丰富,有时还模仿学生的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延展了学生原始理解的过程。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设计,学习知识的同时总结学习的方法。

一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四层的阶梯图,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们渐渐明白其用意:从第一台阶上到第四台阶,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当堂课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后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这种将学习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品尝着前进的喜悦和兴奋,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一个学生说到“伤”表达了王安石对方仲永的同情时,尽管不恰当,老师也没有立刻否定,看似针对个体回答的追问,却巧妙地提醒其他学生如何寻找最理想的答案,同时言传身教地再现了严谨的求学榜样。而且,尽管程翔老师没有把这个问题揪出来专门进行理论说教,但此过程和最后的结论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老师~步步仔细又有设计的引导过程中,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我”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信。

程翔老师并不反对针对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应试教学方式,但是主张在生成教学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这节课将知识、学生、老师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是强调素质教育的教学主张在现实课堂中的践行。

上一篇:钱塘湖春行公开课教案设计下一篇:走出企业管理的六大误区--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