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企业管理的六大误区--高松

2024-04-29

走出企业管理的六大误区--高松(精选10篇)

篇1:走出企业管理的六大误区--高松

日期:2011-10-15

主题:老板必须做的5件事

地点:鲅鱼圈金海湾酒店

主讲人:高松老师

与会人:中道公司成员 客户

内容:

成功核心要素

(1)拿来主义拿来 借鉴 参考 复制

(2)做你想做的人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做那么大,进入角色

毛泽东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能解放中国的人

周恩来 12岁就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

乔布斯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我就是谁………

老板必须做的5件事

定战略 建规则 搭班子 抓市场 播文化

这5件事中缺1件就是障碍,缺2件就是致命伤

(1)定战略 A.战略能解决什么,改变什么, B.战略要有规划 C.想10年、看5年、扎扎实实做1年 D.一切以数字说话

(2)建立规则 A.建立分配机制和管理机制 B.制度中必须有电网 触碰就死路一条 C.制度要明确规定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D.制度要去执行。

(3)搭班子 A.选择和建立高层管理团队 B.如何选人 用人 培养人 留人,这些做好了就是商人,做不好就是商贩 C.老板思维一定要直接

(4)抓市场 A.围绕客户需求抓市场营销,关注,问讯,检查。B.老板的心应该关注在什么地方

(5)播文化:建立传播企业文化,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及各种文化理念。E.丰田的文化:影响、改善、以老带新

E.三征老总 领导抓什么,就有什么

你的精专领域一定要坚持,老板并不是什么都要学。

高管必须掌握通用管理知识

高管和老板的理解力要一致才对,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发展,但是他们往往高度是不一样的。

面对企业管理误区,从哪突围

企业五大管理系统: 战略管理发展战略 业务战略

组织管理企业文化 组织设计 业务流程

人力资源薪酬设计 招聘管理

营销管理营销策划 促销计划

生产管理产品流程 工序重点

篇2:走出企业管理的六大误区--高松

误区一:“总结一定要低调”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要过于表现自己。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句话: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切忌浮夸铺张。尤其对于需要配合的部门之间,经理人往往更愿意充当一个教练、智囊的角色。因此,“低调为人”是这类经理们普遍的职业心态。

于是,“低调”的总结中总是贯穿着“在上级的关怀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领导的英明决策下”这类的套话,难免让人觉得言之无物。因此,总结中要增加实质内容,而非过多的官话、套话。还有一种情况是,把自己的失误总结得过于细致。这种“放大缺点”的做法,更会让领导怀疑你的能力。

而装模作样地所谓“自我检视”,就使得年终总结难免带有更多的压抑与灰色。

其实,我们不妨走出窠臼,重新审视一下现实。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提升,许多领导人越来越放权,客观地说即便是直线领导也并不能充分了解每一名下属的工作情况。因此,下属不要再幻想自己的所作所为“领导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么细腻的心思。我们需要通过总结来沟通、来展现自己取得的成绩,往往会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事实上,总结也是一个加强上下级沟通、加深了解的过程。

因此,一份智慧与自信的总结,一定会让你的上司对你刮目相看。同时,作为部门经理,你的总结不仅关系到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印象,甚至还关系到本部门在上司心中的印象。因此,适度 “当仁不让”地表现自己的“作为”,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误区二:“总结就是要格式化”

其实,总结也是一个人思维模式的体现。比如,A君是理工科出身的项目经理,他习惯于用数字说话,他的总结通常都是数字和图表。A君认为:这样的总结清晰而明朗,可以客观、量化的反映工作情况,同时由于他原来的老板很喜欢这种图表方式。然而新任的老板似乎并不以为然,把他的总结比喻为“冰冷的项目报告”。

而B君是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年轻人,平日里激情四射,比较喜欢展示自己。而他的年终总结,也像他本人一样,扬扬洒洒、激情飞扬,然而,似乎又缺少了客观的总结和系统性思考,让人们热血沸腾之余,没有看到什么真正的内容。

因此,年终总结既不能只有客观数据、理性分析的“一目了解”,也不能是纪实文学似的长篇报道,而应该是一个有系统性的报告,既有表格、图表作为辅助,又要有清晰明朗的文字汇报。

同时,在年终总结的汇报形式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给领导和同仁做一个更为直观和生动的年终汇报。

总之,一个能被上司赞许的总结,是需要能“跳出来”的总结。当然,前提是摸清并符合上司的要求与口味。

误区三:“报喜不报忧是上策”

在总结中,大部分人都希望谈及自己得意的事,而对于错误、失误、不愉快会不自觉的避重就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职场人士在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时,往往会不自觉的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自己非常优秀”、“他们都没有眼光”等等有利于自己的心理暗示。因此,人们也更愿意谈及自己的成功方面,以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因此,许多人都会有报喜不报忧的倾向。有的公司规定:在总结中,一定要至少总结出自己的三点失误和不足。但是有人依然会避重就轻,只谈些无伤大雅的小失误,甚至明贬暗褒的“好缺点”。

当然,历史总有历史的原因。有一个部门经理人说:我以前也爱总结自己的失误和不足,但是发现领导会认为是你的能力不行,甚至会常常拿这个说事儿,或者需要你越来越多地进行汇报,开始感觉是领导的关心,但后来却有不被别人信任的感觉,非常不舒服。

但是,你是否想过:如果你不主动提及失误,当由领导发现你的失误时,你又该如何应对呢?“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领导越来越少了,领导有权并且需要知道真实的情况,包括失误的原因。

一位部门经理说:面对失误,我会更重视分析原因和改进的对策,同时,我也要让领导意识到失误并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比如:有的失误包括部门间的配合不利,下属执行层的偏差,领导监督控制不利等原因,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总结该如何避免这种失误再次发生,我要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误区四:“总结就要面面俱到”

年终总结对于部门经理来说,不仅是要总结自己,而且还要总结部门情况,要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出一年的工作情况。但是,这里所说的全面绝对不是事无巨细,更不是月总结或者周总结的堆砌,一定要抓住这一年来的工作重点和几个突出的成绩、亮点进行阐述,不能让领导产生“事情做了不少,但都印象不深”之感。总结既要有需要浓墨重彩的渲染,也要有点到为止的内敛,所谓张弛有度,层次分明。

在总结来年的计划和展望时,往往存在只有“轮廓”而没有“清晰线条”的感觉。其实,这也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文化,是细致还是粗放。

有一个外企经理人说:我们在年终总结时,除了要总结今年做的事情外,还要我们写下自己第二年要做的100件事情。我开始觉得,这太恐怖了,工作上能写出要做的50件事,就相当不容易了。但是这就是我们企业的文化:追求计划性。最后,我总结的这100件事情中,不仅包括工作计划,还包括了与同事之间要处理好的事情,个人工作与生活的事情等等,更像是个人来年的人生规划,回头看一下觉得还挺有意义的。

误区五:“总结难免临阵磨枪”

年底的业务通常都是最忙的。可年终总结这时还要“凑热闹”,又要忙业务又要写总结,怎能不临阵磨枪、不草草了事?

其实非也。

许多部门每周、甚至每日都会开例会,而例会上的总结恰恰是年终总结时可以参考的素材。因此,一份好的年终总结不是临阵磨枪、拍拍脑袋就能成就的,它其实也需要日常的积累和进行阶段性总结。只有把平时的总结做好了,才能“多快好省”地写出一份到位的年终总结。

同时,总结和工作其实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尤其作为中层管理者,如果你注意总结和积累,在日常工作中就能不断地改善部门工作状况,那么年终总结中能有更丰富的内容,并且在不断改善中,领导会领略你的管理方式、管理思路和管理能力,从而会对你有更为准确的评价。

总之,总结是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成绩与问题,也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不断地化解和解决。而总结的意义也在于通过不断地总结,使个人、部门和企业规避错误,取得更好的成绩。

误区六:“总结要向全体汇报”

许多单位做年终总结,都是采取在全体同仁面前进行汇报的形式。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总结都适合全体会的形式,也应该分为“汇报总结”和“书面总结”。也就是说,员工在集体汇报时,只总结工作内容,比如一年来已经完成了哪些任务,或者超额完成了多少,还未完成哪些任务,对于工作失误要分析原因,制定来年的工作计划等等。

但对有些问题可能只适合向上司汇报,因此这一部分不妨只作为书面汇报。否则年终总结会上,听到的难免是“形势一片大好”的喜讯,而少了些深刻而沉痛的反思。

篇3:企业纳税筹划认识的六大误区

将纳税筹划和偷逃税行为等同起来, 认为纳税筹划即纳税人或者税务中介机构帮助纳税人变相偷逃税的行为是人们的普遍认识。

笔者认为, 纳税筹划并不等于变相的偷逃税,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偷逃税行为是纳税义务发生后纳税人对账务的巧妙安排, 具有欺诈性, 违反了法律规定。而纳税筹划是纳税义务发生之前的一种周密安排, 具有合法性或者非违法性。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纳税筹划:

第一, 纳税筹划利用税法的“漏洞”进行。税法上总会存在一些导致有效性下降的不完善条款。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比逃税更加重要的是合法规避税收, 原因在于国会制定的法规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造成大量的收入不纳税或以较低的税率纳税”。纳税人受自身利益的驱使, 总是积极寻找税法存在的种种“漏洞”为己所用。例如,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78号) 规定, 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的, 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按照此法规定, 倘若叔叔把房子赠送给侄子, 受赠人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为叔叔与侄子并非直系亲属。但是如果叔叔先将房子赠送给其兄 (侄子的父亲) , 然后侄子的父亲再将房子赠送给其子 (即叔叔的侄子) , 对受赠人免税。这就是纳税人利用税法没有规定第一次赠送后不能转赠的漏洞而进行的纳税筹划行为。虽然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进行纳税筹划客观上给国家带来了税收损失, 造成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均, 但是利用“漏洞”进行纳税筹划没有违背法律条文, 至少给予税法形式上的尊重。而偷逃税则不然, 在财税[2009]78号文件未出台前, 许多人利用签订假合同或阴阳合同的形式, 把实质上属于销售房子的行为变成赠送行为, 这就偏离了纳税筹划的本质。

第二, 纳税筹划利用税法的“盲区”进行。纳税人利用税法的“盲区”进行纳税筹划与偷逃税行为亦有区别。偷逃税行为必定违法, 纳税筹划却不一定违法。比如纳税人在开办公司过程中因租房发生的装修费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 按照税法规定应对之进行摊销扣除。这里有几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是把装修费作为开办费处理, 但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开办费允许一次性列支, 这似乎与装修费的资本性支出性质相违背。二是把装修费当成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进行处理。倘若如此, 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这笔装修费未必合算, 因为合同约定的剩余期限可能会很长, 并且税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把装修费当做固定资产改建支出来处理。三是在法律规定不太明确的情况下, 把装修费当做“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进行摊销, 摊销期限只有3年。

第三, 纳税筹划利用税法“差异”进行。税法中关于差异的条款有很多, 有些差异恰恰是国家为贯彻某种经济政策特意设计, 例如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颁布等。有差异就有纳税筹划的空间, 纳税人利用税法“差异”进行筹划符合国家立法精神, 为国家所提倡, 风险最小, 与偷逃税行为不可相提并论。

值得一提的是, 纳税筹划和偷逃税行为从法理上看也许是泾渭分明,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对二者进行有效区分。偷逃税收和纳税筹划往往只是一步之遥, 过度的纳税筹划可能就演变为偷逃税。

误区之二:纳税筹划只要合乎税法规定则可行

纳税筹划应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 但是认为纳税筹划只要合乎税法规定则可行的观点有失偏颇。实践中许多纳税人往往只关注其筹划方案是否符合税收法规, 而忽视了其他相关法律和影响因素的存在, 从而导致了筹划方案的失败。笔者认为, 纳税筹划不仅要合乎税法, 也要合乎其他相关法律。例如,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免税。同时规定,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也可以免税。假定美国公司A直接对我国企业B控股30%, 则B在汇出股息时按照我国税法规定, 应缴纳10%的预提所得税。倘若美国A公司不直接对我国B企业控股, 而是在中国境内设立一家分支机构C公司, 由C公司对B企业控股30%。则B企业向C公司分配的股息红利属于居民企业之间的权益性收益免税, 而居民企业C公司向其美国的非居民企业汇出股息时按照税法规定也免税。然而仔细研究后会发现, 该方案并不符合我国的《公司法》规定, 我国《公司法》规定, 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 非法人机构或者自然人是不允许对外成立子公司的。

此外, 纳税筹划不仅要合法而且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律, 不能“为税而税”, 不能因为纳税筹划而破坏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流程, 那种单纯为节省税金而违背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的做法得不偿失。

误区之三:纳税筹划是财务人员账务上的巧妙安排

这是对筹划主体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人认为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能够处理好一切涉税问题, 纳税筹划主要是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这种认识其实欠妥, 虽然财务会计与税收一脉相承, 但纳税筹划不仅仅与财务会计部门或财务会计人员有关。企业的税负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而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结果进行如实记录和反映, 包括将各业务部门所产生的涉税事宜反映出来并履行纳税程序。因此, 当财务部门发现税务问题时, 再试图进行一些账务方面的调整, 但这种事后的调整很难解决企业税务方面的根本性问题, 反而增大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因此, 要想做好纳税筹划工作, 就要求经营决策者精通税务知识, 做好决策;财务人员或者税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 承担筹划执行的职责。此外, 财务部门不应孤立筹划、“闭门造车”, 要与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 加强与其他部门、其他人员沟通和协调, 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误区之四:纳税筹划即为纳税人的“事后摆平”行为

与其说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倒不如说是纳税人的一种经常性行为。很多纳税人对于涉税事务缺乏超前意识, 经常是等到“东窗事发”之后, 才想办法去“灭火”。

如果纳税人在投资、经营行为已经发生, 纳税义务已经确定后采用各种手段来减轻税负, 则为偷税。比如, 现实中有许多单位把已经实现的收入变成应收账款并长期挂账, 如有可能甚至暂存在其他单位或中介机构, 并用此款直接进行再交易等现象。这其实是一种偷税行为, 因为只要产品售出, 企业取得索取货物的凭证, 即表示销售收入已经实现, 应该及时纳税。纳税筹划与偷逃税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纳税筹划具有超前性或者预见性, 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在纳税义务未发生之前, 根据可预见的税收变化, 合理地安排交易过程中的诸多事项。

误区之五:最优纳税筹划方案是纳税越少越好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根本上讲, 纳税筹划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但是有很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 认为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是纳税越少越好, 从而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比如, 许多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往往只考虑税收绝对额的减少, 而忽视了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从现值的角度分析, 当某种税收被递延到以后纳税年度缴纳时, 现金流量会增加, 税收成本因此下降。在税基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通过加速费用扣除的办法, 使前期税基缩小, 减少前期应纳税额。例如, 增值税进项税额在抵扣过程中具有“沙漏效应”, 即漏斗里的沙子是一定的, 如果能将漏嘴变小一些, 沙子滞留在漏斗的时间就长一些。换言之, 假设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缴纳的增值税是一定的, 如果前期缴纳的税款少, 后期缴纳的税款多, 则资金滞留在企业的时间就长一些, 纳税人可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纳税人应注重加强增值税管理, 尽可能“早抵扣”。

又如, 纳税人任何一项筹划方案在取得税收利益的同时, 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 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 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 反之, 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这里所说的纳税筹划成本不仅包括实际货币支出的显性成本, 而且包括企业付出自身拥有的生产要素而形成的隐性成本。可见, 纳税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 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 该项纳税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很明显, 企业不考虑财务管理总目标而进行的纳税筹划犯了“近视眼”的错误, 不仅增大了本期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 而且可能会加重以后期间的纳税负担。纳税筹划的目标不应只是实现企业的某种税负最轻, 而是在纳税约束的环境下, 使企业税后利润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对纳税人来说, 如果从某一方案中可获得最大化利润, 即使该方案会增加税负, 也是纳税人的最佳经营方案。最佳纳税筹划方案应该是使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误区之六:与税务机关处好关系即是一种筹划, 成功的纳税筹划方案应该是得到税务机关认可的方案

许多纳税人把与税务机关处好关系看成是一种筹划, 成功的纳税筹划方案就是得到税务机关认可的方案, 笔者认为此种认识有失偏颇。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处好关系实则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这种人为创造的看似融洽的纳税环境, 会随着税收政策以及税务机构内部人事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依法治税占优的环境下, 依靠人情筹划、关系筹划并非长久之计。因此, 在纳税筹划过程中与税务机关进行必要的沟通是必要的, 但是纳税筹划方案是否成功纳税人说了不算, 税务机关说了也不算, 一切应取决于是否依法行事。

当然, 纳税人坚持“谈判”原则, 在税收政策没有出台前通过其他活动, 对政策制定者施加一定的影响, 使之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即所谓的“政策寻租法”是可以为之的。政府为了贯彻一定的社会经济政策, 可能愿意放弃一部分税收, 尤其在我国目前的税收立法权层次较低的情况下, 我国税法有时赋予税务机关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谈判的作用会更大。通过谈判, 税务机关可能会针对具体企业出台减免税政策等。这些都是某些行业或企业或与税务机关博弈的一种结果。

参考文献

篇4:走出电场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 电荷总是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移动

例1 如图1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B.闭合K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型导体

C.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D.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型导体

错解 闭合K1,枕型导体b端的正电荷要流向大地,但由于金属正离子不能移动,故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型导体,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闭合K2,枕型导体a端的负电荷要流向大地,故有电子从枕型导体a端流向大地,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C.

错解原因 由于没有正确理解电荷定向移动的规律,错误地认为电荷总是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移动,便错选答案BC.正确的理解是,电流总是从高电势处流向低电势处.

正确解答

在K1、K2都闭合前,取大地的电势为零,枕型导体处于正电荷的电场中,其电势大于零,不管是a端还是b端,其电势均高于大地的电势,由于电流总是从高电势处流向低电势处,因此无论闭合K1还是K2,都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本题应选答案BD.

误区二 “导体的外表面”绝对化

例2 如图2所示,当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问验电器是否带电?

错解

因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空腔导体的外表面,内部无静电荷,所以,导体A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小球连接时,验电器不带电.

错解原因

关键是对“导体的外表面”理解绝对化了,其实导体的结构变化将要引起“外表面”的变化,这一点要分析清楚.错解没有分析出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后,导体A与小球B通过导线连接成一个“大导体”,验电器的金箔成了这个新的“大导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改变了原来的导体结构,净电荷要重新分布.

正确解答

当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导体A和验电器已合为一个整体,整个导体为等势体,同性电荷相斥,电荷重新分布,必有净电荷从A移向B,所以验电器带正电.

一部分同学做错这道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识迁移的负面效应.他们曾经做过一道与本题类似的题:“先用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然后将绝缘金属小球移出空腔导体A与验电器的小球B接触,验电器的金箔不张开.”于是见到本题就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不带电的结论.“差异就是矛盾”,学习中要善于比较,找出两个问题的区别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这两道题的差异就在于:一个是先接触内壁,后接触验电器小球;另一个是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明确差异后再分析这种差异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误区三 动态过程静态化

例3 三个绝缘的不带电的相同金属球A、B、C靠在一起,如图3所示,再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从左边靠近A球,并固定好,再依次拿走C球、B球、A球,问:这三个金属球各带什么电?并比较它们带电量的多少.

错解

将带正电的物体从左边靠近A球,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将C、B、A三球依次拿走,C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A球带负电,且QA=QC.

错解原因

认为将C球拿走后,A、B球上所带电量不改变.其实,将C球拿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C球拿走后,A、B球原来的静电平衡已被破坏,电荷将要重新运动,达到新的静电平衡.

正确解答

将带正电的物体从左边靠近A球,静电平衡后,A、B、C三球达到静电平衡,C球带正电,A球带负电,B球不带电.当将带正电的C球移走,A、B两球上的静电平衡被打破,B球右端电子受带正电的C球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小,在左端带正电的物体的电场的作用下向A运动,形成新的附加电场,直到与外电场重新平衡时为止,此时B球带正电,A球所带负电将比C球移走前多.依次将C、B、A移走,C球带正电,B球带少量正电,A球带负电,且A球带电量比C球带电量多,满足|QA|=|QB|+|QC|.

错解原因

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间相互作用,本题中两个带电金属板面积较大,相距较近,不能再看作是点电荷,应用库仑定律求解就错了.

正确解答

两个平行带电金属板相距很近,构成一个电容器,其间形成匀强电场,如图4所示,电场中的点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错解原因

不少同学在做这道题时,一看到“固定光滑绝缘斜面”就想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其实本题中“固定光滑绝缘斜面”是一个干扰因素,仔细进行受力分析后可以发现,物体根本不会沿斜面下滑,而是沿着重力和电场力合力的方向脱离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正确解答

物块的受力情况如图7所示.

物块一开始就脱离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总位移为s=Hsinθ=2H.

由动能定理得Fs=12mv2,

解得v=8gH=22gH,选项C正确.

篇5:走出教育学统考复习六大误区

5月,新一轮考研复习已经开始。我们习惯于将目光投向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而忽视那些默默无闻的失败者。学子们往往热衷于去打听状元们的“独门秘笈”,其实很多时候,教训比经验更可贵。为此,勤思教育专业课辅导老师与一些刚刚参加完2014年教育学统考的考生做深入的交流,揭露教育学统考“血的教训”,总结出教育学统考复习的六大误区,以供2015年的考研学子们参考。

误区一:“熟读大纲解析,必定万无一失。”

小许学的是小学教育学,报考“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由于小许就读的专业偏重实践,除教育学原理外,教育史、科研方法、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没有学过。于是她痛下决心背完《大纲解析》,心想只要试卷不超纲,背完大纲解析基本上就把教育学统考的知识点掌握了。之后,她买了两本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大纲解析》,拿出高考复习的劲头,通宵达旦看了几个月的书,基本上把两本大纲解析的内容背下来了。然而,最终她的专业课只考了180多分,因总分未达到要求而失败。这位勤奋的女生最后悔的就是复习时自己太过于依赖统考课的《大纲解析》了。

参加过考研的人一般都知道,如果把政治大纲(即著名的“红宝书”)弄透彻,那么政治往往能得高分。那是因为政治大纲解析的编写者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而教育学大纲解析是由不同院校或出版社自行编写,难免有一些内容在大纲解析中没有提及。比如2008年真题:“感情丰富、敏感多疑属于哪种气质类型(选择);试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异同(简答第2小题)。”这是大多数大纲解析没有涉及到或者只用一句话提到,并没有展开分析,甚至还有一些考题的考点是某些版本的大纲解析完全没有提及的内容。

备考提示:2011年出现在市场上的统考课“大纲解析”的相关书籍非常多,很难说哪本更权威或者哪本更全面,建议考生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选取1-2本,最好选取一本报考院校编著的版本(也许在阅卷时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大纲指导下充分利用各门课的经典教材,而这需要一定复习时间为前提。

误区二:“只需记熟考点,无须笔头练习。”

曲阜师范大学的小柯觉得自己作为本专业的学生,几年的专业课学得比较努力,基础比较扎实,所以只需要把细节问题和需要死记硬背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考试时应该会没问题,所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公共课英语上,结果因为总分稍低,在复试中被理想的大学末位淘汰了。

其实,教育学这样的文科学科也需要笔头练习,对于客观题,适度的练习可以起到强化记忆、检查复习效果、避免盲目自信的作用。而对于主观题,虽然笔头练习比较花费时间,但是充分的练习可以找到好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还可以从枯燥的读背记忆中解放出来,加深知识点的印象。特别是面对“采点给分”的阅卷方式,没有足够的笔头练习作基础,到了考场很可能找不到答题的感觉或者因为思路混乱不能答到“得分点”上去。

备考提示:近几年教育学统考试卷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题目开始变活,注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对于那些不讲方法、盲目死记硬背的考生就会觉得题目“难”了。根据研究

生招生改革的趋势,以后的考试必定越来越注重能力和素质。所以复习时采取“阅读—理解(思考)—记忆—练习—反思”的复习方式,才能在考试竞争中游刃有余。

误区三:“我已复习妥当,考前不抱拂脚。”

所谓“临时抱拂脚”,本意是鼓励人们“工夫在平时”,现在却广泛被理解为“考前还看书往往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小肖和小田是教育学专业同班同学,准备考同样的学校,考试时结伴住宾馆同一房间,考完英语后小田就不停地翻看教育学的大纲解析,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也不忘把大纲解析再看看;小肖则一直斜躺在床上听歌。小田预计教育学统考有可能会考到“欧美主要国家近代教育”中的一堆法案,而且这一堆很难记忆的法案自己平时一直没攻下来,所以早上特地又看了一遍。试卷发下后,《巴尔福教育法》赫然在列,而且“德育体谅模式”的知识点昨晚也复习到了。小肖平时的复习效果一点儿也不比小田差,考前模拟考试的成绩也彼此相当,但是在考试时看到“体谅模式”的题目后便后悔不迭:“这个知识点我明明记得很清楚的,前几天还特意看过,就是突然想不起来,时间浪费了不少,结果还是把代表人物写成了拉斯、哈明、西蒙(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做选择题时也感觉到不少概念答卷时不能确定,交了试卷后又想起来了。”

备考提示:教育学考试中的确会出现不少需要记忆的内容,而且人的记忆很奇怪,有些遗忘遵从“遗忘曲线”,有些东西“说忘就忘”。所以教育学考前翻翻书还是比较有作用的,如果能碰上原题更好;如果实在没碰上,至少让你对教育学的知识保持临场熟悉感,考试时候也能更快进入到教育学的情境中。如果平时复习的时候,清楚自己的重点、难点、盲点,还有薄弱点,临考前再看看书效果更好。但是,笔者个人认为,考前不适宜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提问(这个工作可以在平时多做,有利于互相交流、查补缺漏),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焦虑。

误区四:“„教育研究‟只考大题,不必注意细节。”

福州大学小刘在2014年的复习中认为在复习教育研究方法时不必拘泥于细节,只需要掌握大体框架和比较成块的知识点其他的就可以忽略。但是在答卷时,选做题“问题解决的能力”是他复习的薄弱点,小刘不得不选做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题目,题目要求用符号来表示实验的基本模式,但小刘在答题中太不记得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只能乱写几个字母碰碰运气。

备考提示:虽然统考中教育研究方法所占分值不多,但是对后续学习却有重要意义。运用常用的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等来探讨教育现象或研究教育问题,是一个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基本能力。研究方法注重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尽量参与一些实践。由于很多考生没有真正参与教育研究,因此,在答题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在平时参与了一些教育研究,才能真正地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答题时才能更加全面。此外,《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教育研究方法不考选择题,一旦考了选择题,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教育实验的类型、教育实验的格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变量控制的方法等等知识点都是难度很大的考点。

误区五:“教育事件人物,一章一节过关。”

“中外教育史”犹如一座大碉堡。学科的知识点不仅包括有众多的教育家、教育文件、教

育事件,而且在考试中还很容易出现一些大而化之的相关论述题,另外还有专注考查细节问题的选择题,复习起来难度极大,不少同学尽管花了苦功,但是效果并不一定好。

四川大学的小林开始信心满满的进行教育史复习,复习思路打算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到现代”,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攻克知识点。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可是当他复习完中国近代教育,开始复习中国现代教育的时候,却发现最开始复习中国古代教育已经记忆模糊了。于是改变学习方法,开始背诵,又从中国古代教育开始,足足花了一个月才勉强把中国古代教育史背得比较熟,但这样一来复习时间又不够了,于是小林加快背诵的速度,吃了不少苦头,等教育史全部背完,还是发现一些细节知识忘记了。考试临近,小林还发现自己不是把荀子的思想说成是孟子的思想就是把唐朝的制度当成宋朝的制度。

备考提示:中外很多教育家的思想彼此有融合点,很容易混淆。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比较杂,需要理清层次。先说外国教育史,外国的教育家比较多,对于我们相对陌生,而且人名和各自的教育模式都不好记忆,这就需要花时间死记硬背。但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形成体系的,因为有什么样的思想,一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因此可以把他们的思想用一条线窜起来,只要想到第一点,后面的就跟着出来了,尤其是他思想里最突出的部分一定要记牢。对于中国教育史,所涉及的教育家我们多少都些了解些,重要的是区别开来。比如中国教育史我们可以区分成中国教育制度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史。制度就可以挖掘出科举史,私学史,书院史……,思想就可以分为人物和作品,而人物有可以分别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学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历史影响……各个层面来进行列表比较对比记忆。整理完后,每隔一段时间温习一下,也许又产生了新的复习思路。

误区六:“本章去年已考,今年可以省去。”

今年有一些考生一度抱怨“试题有问题”,认为“怎么去年刚刚考到的知识点今年又继续考?”的确,从两年的试卷来看,一些知识点存在一定的“复现率”,比如2007年教育学考查了“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订的。” 因此就有不少考生大胆预言2008年“教育目的”不会再考。但在2008年的试卷中,依然出现了这样的题型:“有教师认为,对教育目的不一定要把握,只要对教学目标把握”。可见,两年试题中都考到了“教育目的”这一知识点。此外“教育实验”的知识点也是一考再考,2008年选择题的“终身教育”在2007年论述题已考,“身心发展的特征”、“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两年均考到,所以如果在2009年的试卷中出现前两年已经考到的考点,大家一定不要感到奇怪。

备考提示:在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要投机取巧。当然一些重复考到的考点有一定的特征:即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考点,比如“教育实验”就是“教育研究方法”里面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动机”、,“认知策略”这样的知识点是重点,设计成考题具备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至于“终身教育”则是教育界长期以来的关注的问题。为此考点的重复出现更需关注。

篇6:试析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六大误区

企业实行《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已有两年时间了。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时走进如下误区:

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战略目标。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由于部分企业在财务预算管

理过程中,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发展目标,使各期编制的财务预算衔接性差,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指导意见》指出,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可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可使企业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只强调财会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忽视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完善。

由于我国企业尚未具备真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和董事长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加之多数企业对有无必要开展财务预算管理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和统一,所以财务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工作都落在财会部门或预算小组,致使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和前瞻性,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必须结合相应的政策法规,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如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负责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并确定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只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

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企业对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等仍采用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所有的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运行结束时将结果直接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这种静态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当企业销售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静态预算指标则表现出盲目性、滞后性和缺乏弹性,难以成为考核和评价员工的有效基准。所以,企业应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动态管理。例如:采用零基预算,不受现有项目的限制,能够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利用概率预算,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和预算值的准确性,降低预算指标的风险;实行滚动预算,不仅能及时调整近期预算,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而且实现了与日常管理的衔接,使管理人员始终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企业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

在预算控制的时间选择上,我国多数企业对财务预算实行结果控制。在这种控制下,实际的偏差已经形成,损失已经产生,除了调整下的财务预算别无他法。如果选择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则不但能实现结果控制的效果,而且通过过程控制尤其是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既能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又能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

只重视资金运用管理,忽视资金成本管理。

企业主要以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为基础编制财务预算,非常重视成本费用预算和投资项目的资金支出安排,而忽视资金占用成本。这不仅使得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而且造成资金结构不尽合理,资金成本增高,财务风险加大。所以,企业必须树立资金占用的成本观,加强筹资预算工作,真正做到不因预算安排提前而形成资金闲置浪费,不因预算安排滞后而延误生产经营。企业应单独编制筹资预算,增强企业资金占用的成本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筹资预算管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金筹集方式和成本;二是资金需要与偿还及时间安排。

只重制造成本法的运用,忽视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

目前,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计算和控制成本。虽然将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结合起来,能使成本指标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同时对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增强规模效应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确定产品价格、控制未来成本方面,仍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变动成本法,虽然在理论上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在实践中由于管理者的认识、员工的素质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广泛运用。《指导意见》对变动成本法在预算管理中的运用具体规定如下:第一,期间费用预算应当区分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第二,弹性预算是在按成本(费用)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的预算。

只重视内部因素分析,忽视外部环境研究。

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历史指标和过去的活动为基础,结合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确定未来的财务预算指标,往往忽视对外部环境的详尽调研与预测,使很多财务预算指标难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更难以在企业中实施。所以,企业加强

篇7: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纵观目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表象化, 有的企业从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到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铿锵的标语口号, 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 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 能否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恐怕连企业的决策者自己都说不清楚。这样表象化、空泛化的口号可能会起到一时的“包装”功效, 但充其量也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二是趋同化, 有的企业或者照搬成功企业的CI策划, 或者借鉴别的企业的文化理念, 使得企业文化缺乏差异化, 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常常用团结、改革、奋斗、开拓、进取、奉献、拼搏等来概括企业的精神理念, 而对理念的内涵却没进行相应的故事化和人物化的诠释。这样标准件组合式的文化理念难免共性有余、个性不足。三是政工化, 由于国有企业的工作习惯, 不少企业无意中夸大了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认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建立起了好的企业文化, 甚至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教育, 使企业文化呈现出政工化倾向。四是传统化, 有的国有企业在文化设计中过分倚重传统文化, 刻意从文化传统中寻求理论根据, 用古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思想支撑, 致使企业文化呈“老”化现象。五是届别化, 受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的影响, 每当企业“一把手”换届, 往往“城头变幻大王旗”重打锣鼓另开张, 按照新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文化进行适当调整本无可厚非, 但缺乏系统整体长远规划另起炉灶, 换届就换文化, 致使业已形成的好的文化难以继承发扬光大, 损害的是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六是僵尸化, 有的企业以为企业文化一经建立便可长治久安, 当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或企业经营战略已经调整, 或企业文化出现病态时, 没有及时对企业文化加以变革创新, 致使僵化的不良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被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任何企业如果步入了诸如企业文化表象化、趋同化、政工化、届别化、僵尸化等误区, 其发展结果可想而知。有鉴于此, 国有企业必须以新的思考和新的观念, 克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以早日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篇8: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一个不相信别人的人,是无法取得他人信任的。人们经常说“投桃报李”,你的下属会因为你的信任而努力成为一个确实可以信赖的人,而你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机会。当然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利完成管理者所布置的任务,如果是这样,那就要第一时间找出原因。是他们缺乏经验?还是你没有对他们的作业进行有效培训?或者他们的能力根本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简而言之,要找到合适的下属,不努力是肯定不行的。

二、对下属授权,总觉得自己对任务失去了控制。

拥有这种思想的人,肯定是缺乏开放心态的管理者。缺乏开放心态的管理者是无法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请记住:把握住了人,就等于对事情最好的控制。

三、管理者认为什么事都离不开自己。

管理者经常出现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做事倾向,我想告劝大家,别以为你是谁,你要不信就试试看,交代好一项任务给下属,你半个月不来上班,又能怎样?照样转。

四、管理者认为自己能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

组织里,如果管理者找不到那些比自己能干的人,这个组织是没什么希望的。管理者可能认为自己亲自动手完成一项工作比授权给下属更快,我告诉大家,这只是幻觉。当你有意识的把工作授权给下属的时候,实际上你既不用为这项工作而犯愁了,而且你还可以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关键是你还给了下属更多的锻炼机会。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花点时间去寻找能够完成你所授权任务的人。

五、管理者会认为把工作授权给下属会减少自己的职权。

对于管理,你给下属的自主权越多,你的任务就会完成得越快、越多。相应的,你的业绩好,你的部门以及部门影响力就会扩大,你的权利也会相应扩大。

六、管理者觉得下属已经很忙,不忍心再赋予任务。

篇9:如何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1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1.1 盲目学习, 生搬硬套

部分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存有偏差, 认为企业文化是万能的, 只要抓了企业文化, 企业的各项指标和形象就自然而然上去了, 于是乎今天带人跑“海尔”, 明天带人去“大庆”, 把表面看到的所谓“企业文化”全盘照搬, 囫囵吞枣, 食而不化。虽然投入精力不少, 但却收效甚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

1.1.1 认识片面化

有的人将企业文化工作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员工娱乐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工作就是协助所在单位党组织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搞活动、树典型、唱赞歌。有的将企业文化混同于搞员工业余文化活动。所以, 很多企业, 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 企业文化都是由党委负责, 企业文化工作往往由党委宣传部、工会等部门负责。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完全忽视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 将企业文化建设游离于经营管理之外, 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步入盲从的误区。

1.1.2 目标功利化

很多企业大多没有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短、中、长期目标, 加之企业领导普遍实行聘任制, 导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而不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心急喝不了热稀饭”, 仅靠短时间文化的“熏陶”是出不了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的。

1.1.3 工作表面化

目前, 许多企业在学习别人的经验时, 往往只注重表面文化建设, 一味地在视觉识别上做文章, 而对制度建设、育人和领导力水平的提高等高层次文化重视较少。

1.1.4 内容雷同化

在建设企业过程当中, 很多企业未能很好地结合本单位实际, 没有去深入挖掘本单位文化基因, 学点表面的东西, 学几个口号, 没有学到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管用的“真本领”。在制定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时, 过多地考虑政治因素, 盲目效法别人的企业文化建设, 急功近利, 机械地照搬照套, 缺乏特色和个性, 缺乏创新和创意, 导致一些单位的企业文化放在任务一个单位都适合。

1.2 崇洋媚外, 丢掉自我

国外很早实行市场经济, 在企业发展方面, 比如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有些企业学习国外“企业文化”, 总认为一切都好,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却不知道结合实际, 吸取精华, 为我所用, 其结果是外国的“企业文化”没学好, 反而丢掉了自己的根本和特色。

1.3 固步自封, 自我陶醉

有些企业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 要么“全盘西化”, 什么都学;要么“一叶障目”, 什么都不学, 搞现代式的“闭关锁国”, 自我欣赏, 自我陶醉, 总认为“风景这边独好”, 实际上是“井底之蛙”, 只见一片天地。原因是这些企业僵化守旧, 经营思路一成不变, 缺少适时而变、主动求新的素质。实际上, 企业文化虽然是相对稳定, 但也需要经常更新和换血。

1.4 摆花弄架, 不求实效

企业文化是高层次的管理, 必须与管理对接融入才能发挥作用。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片面追求物质表象、活动形态和外在包装, 热衷于“包装”、“炒作”, 存在表层化、简单化、形式化的现象, 产生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如有的企业老总们, 在别的企业老总们搞企业文化时, 不甘落后, 也开始在办公场所挂上许多文化标识, 办公室里摆上许多名人书籍、写上几句警句、摆上几个图腾、发放给员工企业文化手册, 而在实际日常管理中, 依然我行我素, 不仅不自觉履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 甚至是全凭自己主观意愿, 为所欲为, 人为造成行为与理念的严重脱节, 还带来员工的怨恨和抵触, 导致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1.5 千人一面, 缺乏个性

企业文化构建的共性成分多, 个性成分少, 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照搬照抄雷同的多, 精心提炼和培育自身特色的少, 有的企业存在盲目性、随意性、雷同性, 缺乏文化内涵、企业精神、创新能力。

2 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对策

要建设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就要防止走进上述误区, 并注意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2.1 必须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

2.1.1 要解放思想

这是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思路基础和关键所在。思想不解放, 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就很难, 对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认识就不会到位。思想不重视, 问题也就难以解决。有些企业领导思想受到束缚, 知识面和视野都比较窄, 思考问题的高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 所以解放思想也必然从领导抓起。

2.1.2 要实事求是

对企业文化建设该学什么, 该建什么, 该怎么建, 都要结合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 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和形式。要从我国的国情和本企业的实际出发, 从企业的行业、领域和所处的地位出发, 积极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1.3 要与时俱进

要增强创新意识, 不断提高变革和创新的能力, 适应变化、战胜变化、主导变化, 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本企业的经营理念, 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并不断注入新的理念,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企业实际相对称、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体系。

2.2 必须正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

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而企业文化则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可使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拧成一股劲, 由“两张皮”变成“一张皮”。

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营活动为中心, 不能游离于业务经营之外, 必须与之协调同步发展, 否则, 企业文化就真成了“形象工程”, 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3 必须紧紧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2.3.1 坚持以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为核心

在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提炼上, 要在以下几个观点上好好把握。

(1)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塑造人, 但前提是, 这个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只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宗旨的企业文化, 才会得到员工真正的拥护。没有得到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 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正如宝洁公司前董事长Mr.Dupree曾说:“如果你拿走我的资金、厂房及品牌, 留下我们的人, 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这充分说明人的巨大创造力。所以, 在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发展使命、目标定位上, 都要把员工的利益放进去, 否则, 企业文化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2) “古为今用”。企业文化建设重在以“文”化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底蕴必须来源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所以, 建设企业文化要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充实、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实际上不少传统文化精华已深入人心, 有些已自觉成为员工的行为准绳。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也底蕴深厚, 特色鲜明, 这其中也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 这些都对建设企业文化具有深远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3) “洋为中用”。企业文化的概念起源于美国, 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所以, 国内企业应该积极吸收国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方式方法。但要注意的是中西文化在价值观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4) “他为我用”。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要有“开放、兼容、创新”的学习精神, 主动吸收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 并融入到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形成具有自己的行业特点、自身特点的个性企业文化。

2.3.2 坚持以制度机制为手段

建设企业文化, 为了把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必须用制度来进行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管得长久和落实到实处。第一, 建立利益保障制度。如果员工工作非常辛苦、待遇又非常低、“自我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 就会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奉献精神。企业文化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建立相关制度, 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是员工的基本权利, 从制度上对员工个人的合法利益予以充分保障。第二, 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企业激励管理制度。对员工的激励过程, 就是不断满足员工个人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 在设计员工激励方式时, 应提前调研员工的思想, 充分考虑员工的心理需求;在设计精神鼓励项目时, 也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自我成长、个人价值的实现、期望值、荣誉感等。第三, 建立适应企业文化的工作环境管理制度。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干好工作的重要条件。要主动为员工创造施展才能, 实现自身价值、抱负和追求的平台,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氛围, 使员工之间实现和谐奋进、自由交流、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企业氛围。

2.3.3 坚持以CIS建设为标志

塑造企业形象, 是企业核心力的源泉, 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 一定要下大力抓好CIS建设, 树立独特形象。构建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 CIS建设、行为养成是必需的, 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并促进稳定的客户群体和明确的市场地位的形成。通过抓CIS建设, 通过服务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业务规范化良好的服务, 为客户、为社会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有利于提升本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2.3.4 坚持以领导带头、英模示范为重点

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老板文化”, 大都体现了企业领导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要求全体员工共同遵守, 领导必须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特别是对于高层领导人来说, 他的一言一行和对事情的判断, 不一定写下来, 但却会影响到员工, 成为内部的准则。对中层管理者来说, 不仅要感受这种文化, 更肩负着向下属传递文化的任务, 他们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对技术员工来说, 他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决定了其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注重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也是真实可信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文化建设时说:海尔今天有效的企业文化, 是在通过公开表彰一批在各个岗位上的优秀人才后逐步形成的。这足以说明英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2.4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估、管理体系和机制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之本, 是决定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要想“长寿”, 对企业文化首先要建设好, 其次要运行好。为此, 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估、管理体系和机制, 以便促使其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增强连续性和持续力。这套体系起码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 企业自身的生长力, 包括企业内聚力、才能激发机制、企业持续不断的延续机能;第二, 企业外部的形象力, 包括企业信誉、企业美誉度、市场亲和力;第三, 评价和完善措施。唯此才能保证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完善和健康运行。

摘要: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长久, 就必须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现在,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企业都陷入一种误区, 使这部分企业不仅不能从企业文化建设中获益, 提高企业的声誉, 相反还会受到不良影响。本文揭示了当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的误区及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平.怎样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J].企业研究, 2007 (11) .

篇10:企业家对外部环境的六大误区

谈到企业管理,最关键的还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但是,企业还要十分关注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因为有时候,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外部环境会决定一切。当一个大势起来的时候,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挡不住。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这样的新理论的出现,说老实话,我不太同意他的观点。他有些地方是对的,但是太理想化了。就像刚才杨沛霆社长引用了柳传志先生的话,“要有理想,但是不要理想化”。我觉得,中国整个对外环境中还有很多值得重视的问题,还要澄清很多误区,来更好地营造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也就包括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不要把反倾销拉向政治化

第一个误区:中国的快速崛起致使全世界都来阻挡,或者是试图阻截中国的发展。这种判断是片面的。

应该说,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中国的发展当做一种机遇。有人认为全世界都在阻挡或者阻截中国的产品,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影响;也有人说中国产品面临着成千上万的国外技术壁垒。是有这个情况,但是它不是主要的。否则,中国的外贸怎么可能以20%~30%的速度发展?

贸易摩擦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流。中国前几年遭受反倾销的产品其实仅占我们整个出口产品的5%。5%怎么能说是主流呢?我们还应该看到,反倾销是一个贸易政策措施,不应该拉向政治化。对于像反倾销这样的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贸易政策,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反倾销不等于贸易保护,只有滥用反倾销才是贸易保护。因为中国也对外国商品进行反倾销,我们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所以,我们的企业不要有一种四处受阻的情绪,这个情绪可能引起政治化的倾向,可能引起排外的情绪。

不要把“标准”当障碍

第二个误区是关于技术标准问题。确实,现在的技术标准越来越多,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劳工标准等等。但是,我觉得对这些标准不应该采取对抗的态度,而是最好把技术壁垒换成技术要求。就像你参加奥运会,如果参加跳高比赛,1.9米是一个最低标准,你怎么能说这是障碍呢?你必须能跳过1.9米才有参加的资格。我们满足国际技术标准、技术要求,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

关于环保标准和劳工标准,虽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没有达成协议,但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执行,我们也会逐步实行。有一些劳工标准要求你生产产品的工厂在劳工宿舍、食堂等环境方面,在劳工的工资和使用童工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承诺,这些承诺虽然是一些外国企业和外国公司提出来的,但是我认为它代表了整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发展的趋势,世界贸易组织迟早有一天要出台这些规则的。我们应该尊重和实行国际上的环保标准和劳工标准,晚实行不如早实行。我听说一个外国企业因为中国企业使用了童工,把300万定单取消了。我看取消了好,如果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不能实行这个劳工标准,还有哪个国家能实行这个劳工标准呢?所以如果把这些环保标准、劳工标准看成为阻挡中国发展和中国产品出口的限制措施来理解,这个理解就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

外资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个误区是关于外资的问题,我觉得近一两年环境并不是太好。很多人认为我们中国外汇储备多了,我们不需要外资,认为中国吸引外资多了。其实中国吸引外资目前只不过占我们GDP的3.9%,人均不过41美元。而发展中国家是100多美元,发达国家是400多美元。大家知道,资金不可能直接转成市场和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外资是不可替代的,外资创造了3000多万的就业,20%的税收,这些都是大家应该看到的。我们现在对外资涉及到的一些并购有很多说法,如:经济安全、政治安全、行业安全等等。这些不是不能说,但是不能被滥用。在外资中,涉及产业安全、经济安全的只有极少数,滥用就会对整个中国投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为开放营造环境

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公民,都要为中国营造一个好的对外开放环境。我们特别不要把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政治化,因为把国际关系政治化,受伤害最大的就是我们自己。中国多年和美国、和其他国家做了那么多的艰苦谈判,就是要把我们的国际贸易关系纳入到国际贸易组织的经济贸易规则体系下,而不再造成两方面的政治和外交对立。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当然,国际经济贸易政治化并不是中国一方面的问题,包括欧盟、美国。他们把中国纺织品看成是对他们的威胁,这实际上是他们没有能力做国内产业调整的借口,把中国纺织品作为替罪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还有去年,中国的中海油在美国的并购事件,也是典型的政治化例子。所以反对把经济贸易关系政治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对内要讲要做,对外也要做,两手都要硬。首先要把握对内,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和谐的贸易关系。

全球化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

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主权的问题。全球化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我们参与的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而是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欧洲人在做的事情,或者是他们已经完成的事情。他们取消了相互之间的关税,取消了所有的关税壁垒,统一了财政、货币政策,而且形成了新的货币,这是一体化。而世界经济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想可能是100年、200年,所以中国不可能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丢掉了自己的经济主权。我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关税税率、银行利率,这些方面我们有自己的权利。所以我一再说中国是参与全球化,而不是融入全球化。我们还保持着自我,而且这个自我还很强。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并不是害怕丢掉中国政府的决策权,而是怎么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要更深刻地看到,中国的改革必须进行,中国的开放必须进行。中国人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仅有利于自己,而且有利于全世界。

上一篇: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下一篇:2020年班主任高考前动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