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实词教学设计

2024-05-05

高三文言实词教学设计(共9篇)

篇1:高三文言实词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300个(二) (人教版高三)

21、逼

①接近,迫近

细赡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促织》

②强迫,威胁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2、辟

①开,打开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②开垦,开辟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梅馆记》

③同“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秦晋崤之战》

23、蔽

①遮住,遮掩,掩护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前赤壁赋》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②掩饰,隐藏,蒙蔽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24、毕

①完,完成,结束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项脊轩志》

六王毕,四海一(此处为完结,指为秦所灭)《阿房宫赋》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左忠毅公逸事》

②使……结束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全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25、便

①有利,便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沦》

②(piáan)能说会道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就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合适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6、遍

①到处,普遍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

②全,全部

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训俭示康》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诸子喻山水》

27、表

①外,与“里”相对

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怀古》

②表明,表白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在狱咏蝉》

③给皇帝的奏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④标记,作标记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察今》

28、并

①合并,吞并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沦》

②并行,并列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③一起,都,一并

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促织》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苏武传》

④并且

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促织》

29、伯

①排行第一,老大,伯父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晋侯秦伯田郑《左传僖公二十年》

③古代一方的.首领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④同“霸”

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

30、薄

①微薄,薄弱

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②迫近,逼近,靠近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③轻视,看不起

不薄今人爱占人《戏为六绝》

④(土地)贫瘠

薄田五十顷《三国志诸葛亮传》

⑤与“厚”相对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曼》

浅薄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31、泊

①停船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

②恬静,淡泊

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

32、博

①宽广,广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换取,讨取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促织》

33、步

①行走,步行(专指不借车马徒步行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秦晋崤之战》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

②脚步,步伐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促织》

③举足两次为一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

34、栽

①裁衣服,剪裁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同“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③裁决

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

35、苍

①深绿色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

②灰白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36、操

①拿着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②从事,担任

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③掌握,控制,操作

津人操舟若神《列子黄帝》

④操守,品德

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

37、草

①草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

②在草间

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

③初稿.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

④结草:报恩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

38、策

①计策,策略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归而求救国之策《〈指南录〉后序》

②竹制的马鞭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③拄着拐杖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39、曾

①曾经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训俭示康》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

②竟,竟然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前赤壁赋》

③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此儿当及其曾祖《晋书》

40、差

①差别

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差错,错误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

③稍微地,比较地

吴公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

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

朱平伦

篇2:高三文言实词教学设计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篇3:浅谈文言文实词教学

一般认为, 阅读文言文在词语方面困难较大的是虚词, 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如果不了解古今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 不掌握古汉语实词的一些特点, 阅读中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所以,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逐步地认识这些差异和特点, 以达到以简驭繁、化难为易的目的。本文笔者着重探讨文言文的实词教学。

一、帮助学生识别单音词和双音词

我们都知道, 文言文中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 应当单独作为一个意义单位来理解。为使学生确切理解词义, 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1.不要把文言文中两个相邻的单音词当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来理解。如《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 绝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因为“卑”是指出身低下, “鄙”是指见识浅陋, 是两个单音词。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跟现代汉语中以它为词素的双音词作相对应的解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 是“用微词婉言对人进行劝告”的意思, 与现代汉语中以“讽”为词素的“讽刺”一词的意思截然不同。这些应当特别留心。

文言文中也有不少双音连绵词, 绝大多数是由两个双声叠韵关系的字组成, 不能拆开理解, 如“参差” (双声) “窈窕” (叠韵) 等。

二、帮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 不可随意以今义代古义

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 不能以今义解释古义。古今词义的变化, 大概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一, 词义的扩大。如“让”, 古义是“责让”的意思, 今义扩大到“让予”“谦让”“辞让”等意思。其二, 词义的缩小。如“受”, 古代有“接受”与“授予”两个意思, 现代只作“接受”解。其三, 词义的转换。如“走”, 古义是“跑”的意思, 现代只作“步行”解。这种古今形同而义不同的词最容易使学生误解, 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古义和今义比较的方法作重点讲析。

三、帮助学生了解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

在文言文教学中, 帮助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现象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 是结合上下文通过比较来理解。如“家贫, 无以致书以观”“使人遗赵王书”这两句中都有“书”字, 但意义不同, 在第一句里当“一般书籍”讲, 在第二句里当“书信”讲。这两种意思都是凭借它和上下文的联系得出来的。其二, 有时为了正确理解词义, 还需要通过了解词的本义, 从而理解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如“解”的本义是“解剖”, 特指厨师分解动物。《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解, 判也, 以刀判牛角也。”从这个意义出发, “解”字引申出了“分解”“溶解”“解体”“解散”“解脱”等意义。

四、帮助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的现象及其规律

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类活用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 做谓语, 如“沛公军霸上”。2.名词活用为副词, 做状语, 如“君为我呼人, 吾得兄事之”。3.动词活用为名词, 做宾语, 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做谓语, 如“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做宾语或主语, 如“将军披坚执锐”“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6.数词活用为动词, 做谓语, 如“六王毕。四海一”。此外, 还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它们比一般活用的含义更丰富, 同时句式也有所变化, 即将谓语部分的复杂结构简单化。

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握上述词类的活用, 要注意抓住以下两点:一是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注意辨认哪个词是活用, 是哪一类的词活用作哪一类的词。如“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中的“远”, 作为形容词在文中讲不通, 理解为形容词意动用法, 可以译作“以千里为远”, 这样就讲通了。二是指导学生通过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辨析词类的活用, 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词“名”, 后面有代词“其”, 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篇4:从高考题型解读文言实词虚词教学

【关键词】高考题型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知识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在近几年高考中,分值占20分左右,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文言文教学作为一个重点、难点。从题型上看,大多省市高考试题以考查文言实词、虚词的读音、解义与用法;对文意的理解、断句;翻译三大题型为主。本文从高考题型出发,主要分析如何进行文言实词、虚词教学。

一、文言实词教学

要加强对人教版语文文言考纲的解读。考纲指出,能力测试为理解B级,教学大纲规定中学阶段要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常见解义,或假字,或古今异义,或活用,或一词多义,或偏义复词等。

高考题型一般为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如:

(2014·新课标I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2014·全国大纲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纵观各省市的高考文言试题,我们发现,掌握了120个文言实词还远远不够,以上考题中,“践祚”“绳”“忤”等词,并没有在120个实词范畴内。实词的义项比较多,常有古今词义的差异现象、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通假现象等,这往往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障碍,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除了死记硬背以外,更要注重在语境中学习,联系语境去记,推导解义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要特别注意与现代文差别较大的词义。因此,在文言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一词多义、词的活用等是以本义为基础的。要掌握一个词的本义,其他意义都是在本义上衍生出来的,或引申义,或比喻义,或假借义,这些义项与本义都会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了解汉字构造。我们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找到字的间架结构与笔画,发掘它们的构成要件,理解起来就比较方便,而且容易记忆。比如,“绳”,《说文》中解释为“绳,索也”,与索有关,绳索就有捆绑之意,引申为束缚。

最后,假借也有规律可循。假借的几种现象要记清楚,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所以,音同音近就是规律。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有些词原本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一些现象,现有的字还不能较好地表达某个意思,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充当这个字的角色。二是本有其字的通假,有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交通的限制,公文不能下发,造成某些不能被使用者了解掌握,书写者没使用到本字,就临时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史记·律书》)句中将“背叛”的“叛”写为“畔”。

实词的各种义项构建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为了记忆方便,我们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语境去记忆,这样更容易理解掌握。

二、文言虚词教学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考纲要求掌握的有18个。古汉语的虚词和现代汉语虚词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虚词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是书面语中使用频繁。高考中做虚词题目,需要语感,但更需要理性的分析。文言虚词往往是独立存在的,虽然一些虚词在句中与它旁边的实词结构紧密,但更多的是构成一个虚词性短语,然后在句子中共同参与句意的表达,如介宾短语、承接短语。如:

(2014·上海卷)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2014·江西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鸡,禽于家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D.客鸡义勇超乎群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

以上考察的就是虚词的用法。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首先,文言虚词可以作一般虚词的词性和作用,一部分和现代汉语虚词作用一样。如:“而”可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联关系。

其次,一部分虚词的用法和现代汉语虚词作用相同,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虚词是现代汉语虚词不具备的词性和用法。比如:“之”作代词时,它是一个不定代词,是代词的总称。而现代汉语代词是一定的,没有不确定性;“之”还可作动词,现代汉语动词都是实词,可在古汉语当中,“之”是虚词,解义为动词。

篇5:高三文言实词教学设计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皆,都 2)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兼并,吞并

32、病

1)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2)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4)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3、伯

1)千载谁堪伯仲间?

34、博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地大物博

35、薄

1)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2)不宜妄自菲薄 3)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毛病,缺点 指责,责备 受困,受苦 担心 兄弟中年最长者广泛,普遍 众多 靠近,迫近鄙薄,轻视 缺少

4)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禀 减轻

36、步

1)乃自强步 行走

37、裁

1)大王裁其罪 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38、操

1)操吴戈兮被犀甲 2)大王来何操?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39、策

1)策之不以其道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夸父弃其策,是为邓林 4)执策映长明灯读 40、曾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判决,决定 通“才” 拿着,握 携带 从事 鞭打,驾驭 计策,计谋 拐杖

成编的竹简,书 竟,竟然,连„„都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尚,还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41、差

1)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相差,差错 2)吴公差强人意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 5)后虽小差,犹尚殗碟

42、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3、尝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2)技经肯綮之未尝 3)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44、长

稍微,大体上 错杂,不齐 并 病愈 观察,仔细看 推荐,推举 苛察,精明 曾经 尝试 经历 1)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高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距离大,远 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生长 4)堕军实而长寇仇 增长,助长

45、超

1)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2)平原忽兮路超远

46、朝

1)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先轸朝,问秦囚 4)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47、彻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48、陈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跃上,登上 遥远 日,天 早晨 上朝,朝见 朝拜,臣服 贯通,通达 通“撤”,撤去陈列

旧的,过去的

3)前未至匈奴陈二里所 通“阵”阵地

49、称

1)称彼兕觥 举起 2)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称述,述说 3)相如每朝时,乃称病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50、诚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王笑曰:“是诚何心哉?”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篇6:文言实词教学

关键词:分类归纳 掌握规律 熟谙方法 举一反三 能力培养

内容提要:文言文实词浩如烟海,且词义丰富,学生学习、掌握起来很吃力,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在此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加以分类归纳总结,熟谙方法,形成知识网络,方便学生掌握,逐步形成理解能力,为阅读浅近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即:能理解其词句的含义和作品思想内容,这个能力体现的关键是理解词义,因为词是语言中最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每个词经常表示一个确定的、完整的、和其他词相对立的概念。它可以作为句子的结构要素组成句子,从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再者词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变化而引申、而变化。然而语法作为组词造句的方式,作为语言结构的规则,古今变化不大,因其是理解词的含义,乃至理解句意,理解文意,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关键,所以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工作应该是结合语境解释实词词义。

初中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是根据具体语境释词,这些词对理解句意至关重要,且多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词,这种主观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而且考察了学生的表述能力,难度更大一些,也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学生对实词的掌握状况却不容乐观,目前中学生的现状是:死记硬背课下实词注释,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如果语言环境变化了,便不知所云,无从理解了。所以文言文教学工作举步维艰,现行中学教学以90余个常用词为重点,学生如果一一记诵势必会耗费很大的时间与精力,且收效甚微。如果能够传授给他们一套切实可行、有章可循的方法,这一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只有词义疏通了。文章理解了,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精华,才能培养中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依据我们多年来的文言文教学经验,我们发现抓住常见实词教学是一种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有效途径。从实词人手,讲解其本义,推求其引申义,勾画出词义发展的动态轨迹,只有这样才能变“薄弱环节”为“教学强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积淀,而且是一种智慧培养。从而达到对思维能力的检测与锻炼。

同时我们认为初中文言文的释词教学更应引导学生给常用词分类,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还能使学生感知汉语言运用的规律,为高中阶段的规律性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在释词教学中就致力于让学生由大量支离破碎的死记硬背提升到认识汉语词语运用规律,并且能活学活用现代常用词,直至最终完全脱离教师讲解独立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我们让学生将文言词语归纳成四种类型:单义词和多义词,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1、单义词:这里的“单义词”,既包括词典中的“单义词”,也包括字典中是多义项但初中课文中反复出现在不同语境中却只有一种义项的情况,如:“尝”“辄”作为时间副词时,只能分别解释为“曾经”、“就”这一义项;“吾”“余”“予”作为人称代词时都译为第一人称“我” ;“尔”“汝”“若”为人称代词时都译为第二人称“你”。在日常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课文学过的所有例句归纳后牢记。

2、多义词:词语具有多义性,但是,在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思是唯一的,《考试说明》中也强调翻译“文中”的句子,因此,把握语境,也正是命题者所强调的,实践证明:把握语境,的确是明确词义的好方法。这样的词多是至今仍鲜活的词,是文言文词语教学和考查的重中之重,尤其应在教学中多花工夫梳理并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我们在教授多义词释义时,曾经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单字组词法,即把文言中的单音节组成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双音节词或译成现代汉语中的说法,然后放入句中读一读,看此义是否讲的通。如:“过”在现代汉语中有“经/路过”“超过”“过错/失”等含义,在“三过家门而不入”“过犹不及”“人谁无过”中分别组词,均符合句义,但“过失”这个义项放入“人恒过,然后能改”一句中就讲不通了,“过失”是名词,而此句中的“过”是“犯过失”的意思,需要的是动词的意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第二种方法。

方法二:词类活用法。如果通过第一种方法解释词语不通顺,就需要加以变通才能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及表达习惯。如:“生而眇者不识日”的“日”字,解释为“太阳”,全句的意思是“生下来就是盲人的人不知道太阳的是什么样子”然而,“日与其徒上高山”中的“日”应该解释为“每天”,句意为“(我)每天和同僚们一起爬山(游乐)。进而可以猜想柳宗元在被贬之时,为打发无聊的时光,只好每天去爬山涉水以求片刻的解脱,每天如此,更恰切的反映了柳在当时的失意之情。在“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句中,“日”该做何解释呢?再译成“每天”就不通畅了,依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解释为“一天天”才合乎句意,由此来形容靠交纳赋税为生的百姓生活的艰辛才合情合理。这两处语言环境中的“日”的词义就由名词活用做了状语,这就是文言中经常使用的“词类活用”,如果在日常的授课中教给学生这个道理,帮助学生掌握这个规律,那么,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掌握此类语法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规律,答题时就能够得心应手。

方法三:本义人手讲解常用词法,词义是发展变化的,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背景,会派生出新的意义。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派生”是以本义的特点为依据的。只要我们讲清楚,并教会学生掌握本义及其特点,按照词义引申一般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就能理清多个意义之间的关系,归纳出词义发展的动态轨迹,从而顺利读懂课外的文言文。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中的“走”使用的是本义,“奔跑”。在古汉语中“步、行、趋、奔”均表示行进的意义,其中的差别是表示的行进速度不同,“步”,慢走;“行”,走:“趋”,快走;“走”,奔跑:“奔”,飞跑。“走”的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作者之所以在诸多表示行进之义的词中选择“走”,是因为作者的赞叹之笔,歌颂之墨,只有用“雌雄兔并跑”这一恰切比喻,才能生动体现古代民歌的爽朗、质朴的特色,才能形象刻画木兰不但有攻城野战,斩将擎旗 之勇,而且有乔装巧妙之智。至此一个智勇双全、活泼朴实、爱国爱家乡的巾帼英雄跃然纸上。归纳常用词的常用义并从本义出发,条分缕析其意义的发展轨迹,以及辨析其同义词的过程,这不是词汇的简单罗列,而是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经验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方法四:依语言环境辨析多义词法。如“国”在文言文中义项就很丰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一句中的“国”,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应解释为“国都”,因为当时的宋朝属于封建君主制的王朝,大臣以能够侍奉在君主身边为荣耀,所以被贬之时将要离开象征皇权的国都,心中不免生出落魄之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的“国”解释为“国防”因为当时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争频仍的战国时期,众多的小诸侯国纷纷扩充地盘,巩固城池,所以,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国”应该解释为“国防”;“国险而民附”中的“国”指三国时东吴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所以“国”可以释为“地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中的“国”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必须解释为“国家”。这几个例句中“国”这个实词的意思都要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而有的多义词则可以结合词性来理解:如“许”在文言文中也属于常用的多义词,“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中“许”均为“表约数”,即可推知在数量词后“许”表约数;“不知先生何许入也”中“许”表处所,“何许”经常连用,而“几许”连用,因“几”是数词,“几许”之“许”只能表约数;“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二句中因后面均有名词做“许”的宾语,“许”做动词“答应”解。“杂然相许”的“许”解释为“同意”恰当,因愚公移山的愿望非常得迫切,但他首先要赢得家人的支持,“杂然”表明家人非常踊跃的在发表意见,所以,我认为“赞同”“赞许”更能准确的表达当时的气氛和心情。

方法五:分析成分,推知词性法。任何句子都处在一个语法结构中,每个词语都充当句子的不同成分,句子的不同成分对词语的词性要求也不同。根据这个特点,通过分析句子的成分,也可以推知词语的词义。譬如:“众客和之如响”的“响”,它作“如”的宾语,结合旧知“云集响应”,可知“响”的意思是“回声”。又如,03年贵州试卷中的“在郡多有出息”中的“出息”,它作“有”的宾语,应是名词,结合上下文词义,可以肯定不是“发展前途”之义,而是指产业的“收益”。这里”的出息“与现代汉语的”有前途,有志气“的”出息“不同。再如。”纪纲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累府君”中的“矜”在句子中作“饥馁”的谓语,“饥馁”是饥饿之人,因此“矜”可以翻译为“同情,怜悯”之义。

辨析多义词的语境义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和词语的特殊用法来理解。这就要求学生们对课文要熟读成诵,深入理解,这和简单记忆课下注释的做法不可同日而语,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告诉我们结合语境来辨析多义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这样既能解决学习问题,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005年天津市中考增加了课外文言文的考查,其用意恐怕也在于此。

3、辨析通假字:通假字是借音同音近或形似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方式,因古人使用通假字相对固定,所以学生如果掌握了课文中所学的通假字,课外文言中的通假字一般来说均可以迎刃而解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给通假字分类,中学课本中的通假字大致三种类型,1、通假频率较高的字,如“说”同“悦”;“少”同“稍”后世沿袭使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特殊使用的字,如“急责广之莫府对簿”中的“莫”同“幕”;“南绝莫”中“莫”同“漠”;“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同“弼”等用法不常见,引导学生特别记忆则可,不必花费过多工夫。

3、结合语境来理解字义的字,例如:《李广》中“广为圜陈外向”中“陈”同“阵”是名词“阵势”的意思;而05年天津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语段中“匈奴去二里所陈”中的“陈”,依据课内所学已知和“阵势”有关,结合当时情况可知是匈奴去二里地以外布阵,所以此句中“陈”应该解释为动词“布阵”。06年天津市中考,“大丈夫安事笔研间者乎”中,考查通假字,结合原文语境,班超替人做些抄写工作,所以此句中当为班超的感悟之语,大丈夫不应该只做抄抄写写的工作,应该有自己的创新,所以,此句中的“研”应该通“砚”解释为“砚台”。所以结合语境,加以变通理解,通假字问题也就解决了。

4、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比较多,如果单个来记的话,那么学生的工作量会很大,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于是我就给学生分类来记忆:

1、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例如,“妻子”古义为“男子的配偶”,今义为“妻子和孩子”;“可以”古义是“可以凭借”,今义是“表示可能、能够”。又如:《黄生借书说》中“其它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中“祖父”应该为“爷爷和父亲”,“子孙”应该为“儿子和孙子”两代人。

2、古汉语中的特殊称谓,如“牺牲”专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现在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引申为放弃自己的利益。“白丁”指无功名之人,文章中代指平民。

3、词义转移,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

4、词义扩大,如“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5、感情色彩变化,“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属中性词,现在指行为恶劣,属贬义词。

课外文言文是立足于课本的知识点,在复习中应该注重积累,以便在考试时能够温故举例,举一反三。

同时掌握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也就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敲门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王力先生的《古汉语》

王长汉 先生的《初中文言实词168例详解》

篇7:浅析文言文实词教学

【摘要】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通过比较词的音节、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比较词的古义和今义、比较词的感情色彩、比较词义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强弱、比较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关键词】文言文 实词教学 比较教学法

阅读文言文时,如果不了解古今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不掌握古汉语实词的一些特点,阅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古今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深刻认识古汉语实词的一些特点,大幅度提高文言文实词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

一、比较词的音节

文言文中,双音节的单词占的数量比较少,大量的单词是单音节的。可是,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节的单词占绝大多数。学生往往用学习现代汉语的习惯去理解古代汉语,把文言文中结合较紧密的两个单词当作一个词来理解。在教学中这类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就需要作比较。例如《桃花源记》中的“妻子”是两个单音节单词,意思是“妻子儿女”,在现代汉语里成了一个双音节单词,意思是“男人的配偶”。又如《曹刿论战》里的“牺牲”、《出师表》里的“卑鄙”、《兵车行》里的“ 东西”等,都和现代汉语里的“牺牲”“卑鄙”“东西”的意义不同,都需要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些词语。

二、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一个词起初只有一个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本义的基础上又会派生出新的意义。派生的新义就是通常所谓的引申义。比如“薄” 这个词,《说文解字》是这样注释的:“薄,林薄也。”,这说明“林薄”是“薄”的本义。《活板》中“薄如钱唇”的“薄”用的是引申义;《促织》中“薄产累尽”的“薄”用的是引申义,是“少”的意思;《岳阳楼记》里的“薄暮冥冥”的“薄”,含“近”的意思,也是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出师表》里的“不宜妄自菲薄”的“薄”是看不起的意思,是从“少”这个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等等。

三、比较词的古义和今义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词古今都用,但是含义却大不相同,不可随意以今义代古义。如“美人”,现在是指漂亮的女子,可是在“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中,却是当“妃子”讲。“亲戚”这个词,现在是指“跟自己的家庭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在《孟子二章》中,“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一句中,亲戚指的却是“父母兄弟等”。《隆中对》里“猖獗”一词古义是“失败,倾覆”,今义是“横行无忌”。“众人”这个词今义指“大家”,可是在《伤仲永》一文中的“泯然众人矣”一句中,却是指“一般人”。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汉语的词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词古今都用,但意义却迥然不同。对古今词义的不同之处加以比较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四、比较词的感情色彩

词的感情色彩就是指词的附加意义,包括褒义和贬义两种。有些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褒贬色彩有着明显的差别。如“牺牲”这个词,在《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是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于中性词,然而现在,这个词却是一个褒义词,是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卑鄙”这个词,现在是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带贬义,但是在《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枉屈”中,当“地位低微和目光短浅”讲,不带贬义。再比如“爪牙”这个词,在古代当“猛将”讲,是个褒义词,在现代汉语里却是个贬义词,比喻坏人的帮手。“勾当”这个词在《儒林外史》“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一句中,当“事业”讲,是个中性词,现在成了贬义词,指“见不得人的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进行比较,不但有利于他们理解词义,也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于句子的深刻理解。

五、比较词义范围的大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词的词义范围发生了变化,有的是词义所指的范围扩大了,有的是词义所指的范围缩小了。如“肉”这个词,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里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句话中的“肉”,是指鸡、猪、狗等几类家畜的肉。后来这个词意义就扩大了,现在我们一提到肉,绝不会仅仅理解成上述三种家畜,范围要大得多。“金”这个词,在古代泛指金、银、铜铁等金属。《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中的“金”是泛指“金属”;《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里的“金”是泛指“所有坚硬的金属”。可是,现在“金”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指黄金,范围缩小了。“河”这个词在古汉语中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般河流,范围扩大了。“菜”在古代指蔬菜,而现在则包括荤菜和素菜,范围也扩大了。再如,“天下” 这个词古代指中国,现在则指全世界。

六、比较词义的强弱

有些词古今都用,但词义的轻重不同,也有必要加以比较,加深理解。如“仇”这个词,古今都有“双方不合、存在怨恨”的意思,但是在古代使用时,词义往往比较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仇”不能解释为仇恨,不是以刀相对,而是以言相对,语义不重。至于现代汉语里的“仇”,语义可要重多了,含有“不共戴天、你死我活”之义,多指“仇恨”“仇敌”等。又如“盗”字,在《智子疑邻》中“不筑必将有盗也”这句话里,是指“偷东西的人 ”,词义比较轻。在现代汉语里“盗”的词义可就重多了,多用来指“用暴力抢劫别人财物的强盗”。再比如“贼”这个词,在古代词义重,多用来指强盗,如《童区寄传》里的“二豪贼”的“贼”就是这样。现在“贼”的词义较轻,一般是指“小偷”。

七、比较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如“坐”“跪”“跽”,这三个词表示的身姿、方式、情态有同有异。共同之处是两膝着地,区别在于臀部是否依着脚跟和上身是否挺直。“坐”,臀部依着脚跟,这种姿势比较安稳舒服。“跪”则臀部离开脚后跟,这种姿势比“坐”显得恭敬有礼。“跽”的意思是耸身直腰,这通常是心情急切或感到紧张时的一种身姿变化。又如“走”和“行”都是说明走路的动作的,但是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在古代“走”是“跑”的意思,如《口技》中“几欲先走”里的“走”就是“跑”的意思;“行”则同于现在的“走”,即“行走”。再如:“人”和“民”这两个词,所指的都是人类社会的成员。“人”与禽兽相对,是人类社会成员的统称。“民”的外延比“人”小,它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

篇8:浅谈文言文的实词教学

一般认为, 阅读文言文在词语方面困难较大的是虚词, 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如果不了解古今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 不掌握古汉语实词的一些特点, 阅读中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所以, 文言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逐步地认识这些差异和特点, 以达到以简驭繁、化难为易的目的。从文言文实词的教学实际来看, 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识别单音词和双音词

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 文言文中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 应当单独作为一个意义单位来理解。为使学生确切理解词义, 教学中必须注意:其一, 不要把文言文中两个相邻的单音词当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来理解。例如《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 绝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因为“卑”是指出身低下, “鄙”是指见识浅陋, 是两个单音词。其二, 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跟现代汉语中以它为词素的双音词作相对应的解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 是用“微词婉言对人进行劝告”的意思, 与现代汉语中以“讽”为词素的“讽刺”一词的意思截然不同。这些应当特别留心。

文言文中也有不少双音连绵词, 绝大多数是由两个双声叠韵关系的字组成, 不能拆开理解, 如“参差” (双声) 、“窈窕” (叠韵) 等。

二、帮助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不可随意以今义代古义

在文言文教学中, 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种情况:其一, 词义的扩大。如“让”, 古义是“责让”的意思, 后来扩大到“让予”、“谦让”、“辞让”等意思。其二, 词义的缩小。如“受”, 古代有“接受”与“授予”两义, 现代只作“接受”解。其三, 词义的转换。如“走”的古代是“跑”, 现代只作“步行”解。这种古今形同而义不同的词, 最容易使学生误解, 教学中可运用古义和今义比较的方法作重点讲析。

三、帮助学生了解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

较常用的方法有二:其一, 结合上下文, 通过比较来理解, 如“家贫, 无以致上以观”、“使人遗赵王书”。这两句中都有“书”字, 但意义不同, 在第一句里当“一般书籍”讲;在第二句里当“书信”讲。这两种意思都是凭借它和上下文的联系得出来的。其二, 有时为了正确理解词义, 还需要通过了解词的本义, 从而理解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如“解”的本义是“解剖”, 特指厨师分解动物。《说文》:“解, 判也, 以刀判牛角。”从这个意义出发, 引申出“分解”、“溶解”、“解体”、“解散”、“解脱”等意义。

四、帮助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的现象及其规律

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握的, 一是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 大致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做谓语, 如“沛公军霸上”;名词活用为副词, 做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动词活用为名词, 做宾语, 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做谓语, 如“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做宾语或主语, 如“将军披坚执锐”,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数词活用为动词, 做谓语, 如“六王毕, 四海一”。二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它们比一般活用的含义更丰富, 同时句式也有所变化, 即将谓语部分的复杂结构简单化。

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握上述词类的活用, 要注意抓住两点:一是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注意辨认哪个词是活用, 是哪一类的词活用作哪一类的词。如“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中的“远”, 作为形容词在文中讲不通, 作为形容词可用为意动, 可以译作“以千里为远”就讲通了。二是指导学生通过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辨析词类的活用, 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词“名”, 后面有代词“其”, 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此外, 从文言文教学短期效果来讲,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和典型句式, 在分析比较中找出规律, 把握知识点。首先, 教师点明知识要点, 从文章整体出发,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阅读、查阅工具书、议论等方式进行知识的梳理, 然后依据一定的顺序和类别进行一定范围和一定量的归类, 这就使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保持记载的求知欲, 在日积月累中完成了文言知识的积累。其次, 着力于提炼知识点的积累技巧。譬如, 文言文中的“匝”字有多个词义, 怎样让学生不去机械记背而将其掌握呢?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个圆, 并说出这就是“匝”字的基本词义了, 学生即会投来专注的目光, 然后教师指明:一个圆, 像月亮, 而且是满月, 月总环绕着地球转。那么就请记住“匝”字的基本词义就是“圆、满、环绕”的意思。这样课堂就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活”起来了。

篇9:文言实词教学应培养学生五种意识

一、根据字形推断生僻词的意识

汉字本是表意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几经变革但汉字的表意功能没有完全丧失,可以对字形结构(象形、会意、形声)分析帮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1998年高考第16题“冀得一归觐”中的“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C项“拜见”就是很容易找到的答案了。再如1999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可推测其意思是买进粮食。再如2000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我们可以联系前面的一个“炊”字,两个字的形旁全是火,可见和烧火有关。而且从字形上来看,意味着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

二、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推断词义的意识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在各句相对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互文、排比、对偶,对这类句子,就可以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加以判断。如2001年高考卷第11题的D项“齐人追亡逐北”中“亡”与“北”对应,可推测“亡”也是“败逃者”。又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前面有“忠”和“贤”位置相同,词性相同。“用”和“以”位置相同,从词性上看,肯定是动词,词义应和“用”相同,为“任用、重用”。又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失”与“纵”相对,“奉”与“敌”相对,敌是敌人,为名词,那么“奉”也是名词,据此可推断“奉”为“机会”之意。

三、利用语法结构辨别词义的意识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同样有助于对该词的词性、活用及意义进行推断。如2000年高考卷中的第11题B项“不审于何得此绢”,“审”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应该是动词,再推知其意义为“知道”。又如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卷中“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根据句法结构,“致”充当谓语中心语,解释为“招致”,后面应该接宾语,所以“非常之罪”应为名词性的短语,而不是动词性的短语“犯了极大的罪过”。全句应该译为“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再如2004年全国卷甲“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中“行旅”应是“不至”的主语,词性应该是名词,解释为“旅客、出行的人”而不能解释为动词“旅行、游览”。再如2004年全国卷丁“一箧之宝,可资数世”中“资”后跟了“数世”(几代人)作宾语,可推断此处不能看作动词“积蓄”,而只能看作动词“资助、供给”。

四、利用成语推断词义的意识

不少成语来自文言文,学生在平日学习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一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例如1997年高考第12题“善才绳之”中的“绳”,我们可以想到成语“绳之以法”,绳是“制裁”的意思,结合语境考虑,此处就可以作“制裁”讲。再如2004年全国卷丙“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中的“敏”,我们可以联想到“敏于行而讷于言”,就可推断此处“敏”当“迅速、敏捷”讲。再如“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又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推知“芳不得薄兮”的“薄”也可作“接近”解。

五、利用语境推断词义的意识

任何一个实词都不是孤立的出现,都会与上下文的语意有关。语意关系一般为照应、解释、暗示,所以就要瞻前顾后。例如1998年20题“汝归勿遽言”中“遽”的意思是“匆忙”还是“惊慌”?联系下文,有“令兄弟徐言之可也。”“徐言”就是慢慢说,那么,“遽”应当解释为“匆忙”。再如2004年湖北卷“朕欲别除一官”中的“除”,作“革除”讲,显然不符合上文中对薛季昶的称赞,太后的意思是另外给他安排一个官职,所以此处应该作“授予官职”讲。再如2005年山东卷“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中的“生产”就不能解释为“生活和财产”,因为前面有“不问”,即不过问,不过问什么?应该与后一句“遂大困”有关。因不过问生活所依靠的产业而“大困”才合理,并不是不关心财产。再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要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内容,就能明白此处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上一篇:谈谈我的打算作文下一篇:校长杯足球比赛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