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言文教学设计

2024-04-21

《论语》文言文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篇1:《论语》文言文教学设计

如何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以《(论语)六则》为例

如何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以《(论语)六则》为例

周艳春

文言文是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但当今的文言文教学不尽人意,大多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整堂课下来,学生除了能机械地背记一些字词语段外,别无所获。怎样才能使文言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呢?笔者以《(论语)六则》为例,略谈如何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

一、抓兴奋点,激发学习热情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从上课伊始就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为激发学生对《(论语)六则》的学习热情,在第一课时的教学阶段,笔者引入如下内容――孔子被历代读书人尊奉为“圣人”,百姓们也对他推崇万分。提起孔子,人们大多以为他是彬彬有礼的文弱书生。其实,孔子不但是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也是身材高大、武艺高强的威猛之士。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折算起来,孔子的身高约为1.91米,可见他身材之高大威猛。《淮南子》上说,孔子的勇猛超过著名的勇士孟贪,跑步的`速度能追上野兔,尽管这些描述不免夸张,但足以反映孔子是一位体格健壮、勇猛力大之人。通过介绍孔子与众不同的身世,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孔子的学习热情。

二、开展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活动是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积累文言知识,再通过活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长此以往,他们积累越多就越有自豪感,运用越好就越有成就感。因此,如果教师能够精心组织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上《(论语)六则》一课之前,笔者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文学常识、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寓意等方面,通过集体品评亮分的方式进行比拼。按照分数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发言人”,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跃跃欲试,都渴望被评为“最佳发言人”,课堂氛围非常活跃。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珠海拾贝”,搜集源自课本中的成语,如“诲人不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等,让学生制作成语手册;“名句选秀”,让他们选出课本中最喜欢的名言名句,有人欣赏“有朋自远方来”的豪迈与大气,也有人喜欢“温故而知新”的谆谆教诲。

三、重视诵读,收传情达意之效

一般来说,文言文语言凝练,意蕴深厚,非读不足以传情,非诵不足以明旨。学生熟读成诵,既可以积累大量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又能够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诵读古文来吸取经验教训以启迪智慧,另一方面则通过诵读圣贤之书来丰富心灵,让学生在习得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教《(论语)六则》一课时,笔者借助网络收集了大量课文朗读资料,其中包括古今中外、男女老少不同版本的诵读,学生得以切身体会到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是如何赏析论语的,进而激发一睹为快的阅读欲望,促使他们自主进入课文情境。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比如同桌一人读给另一人听,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读,全班交流朗读,同时配上音乐与动作等。从诵读中,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这是学习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常德市汉寿县教师培训中心)

篇2:《论语》文言文教学设计

文《论语》、《童趣》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2分)

①吾日三省吾身②鞭数十

【小题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7 j6 a2 E- e8 J+ f B.故时有物外之趣2 ]% M/ A- X Q( V! V/ R! I C.观之,兴正浓# [8 P) e( @) W" H2 W D.鞭数十,驱之别院: _3 d( N8 K+ g+ g. U$ N3 X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三句中任选二句)(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60字以内)(3分)

答案

【小题1】①多次进行自我反省②用鞭子打

【小题1】B

【小题1】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③ 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都被它吞了进去。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B是“结构助词,的”,其他的都是“代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篇3:《论语》文言文教学设计

一、基本知识的积累

《论语六则》是文言文入门教学的一块敲门砖, 对文言文教学的展开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六则有谈学习态度的, 有谈学习方法的, 有谈个人修养的。每一则相对独立, 不能连贯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但论点精辟, 语言凝练, 含义丰富。就其内容而言, 涵盖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知识点, 以及学习文言文所必需的方法与态度。

1. 实词方面。包括文言词语的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及规律。

(1) 多义词 (一词多义现象) 。例如, “子”在文中除了指代“孔子”, 还可译作第二人称代词“你”, 可特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可用作古代男子的美称, 可译作“儿子”。“殆”在文中除了“疑惑而无所得”的意思, 还可以解释为”迷惑、迷惘、危险”之意。“好”在文中读hào时, 是“喜欢”的意思;读hǎo时, 指优秀的方面 (东西) 。“善”在文中是“优点、好的”意思, 此外还有“善良”, 另可用作对某一问题的肯定回答, 相当于“好、行”。

(2) 特殊或常见的文言实词。例如, “曰、愠、君子、惘、谓”等。

(3) 通假字。例如, “说”通“悦”, “高兴、愉快”的意思。“识”通“志”, “记住”的意思。

(4) 古今异义。例如, “可以”古义作两个词讲:“可”是“可以”, “以”是“凭借”;今义“可以”作肯定回答用, 相当于“行”。又如, “是”古代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 常和“以”合在一起组成“以是”“是以”等固定短语, 译作“因此”;现代汉语中则作判断动词或肯定回答用。“厌”古义是“满足”, 今义是“厌倦”。

(5) 词类活用。例如, “时”本义是“时间、时候”, 名词活用为状语, 译为“按时”。“耻”本意是“羞耻、耻辱”,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表意动, 译为“以……为羞耻 (耻辱) ”。

2. 虚词方面。

本文基本囊括了初中文言文课本中常见的虚词, 有的还涉及到它们各自的用法。从头至尾依次有:而、之、乎、以、为、矣、则、也、于、哉、其、者。这些词都属于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其中, “而”还涉及到“顺接” (学而时习之) 、“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 、“并列” (敏而好学) 、“修饰” (默而识之) 等主要用法。“之”字有代词用法 (学而时习之———代物, 指学过的知识;何以谓之文也———代人, 指孔文子) 。“以”字有作“凭借”讲的 (何以谓之文也) , 也有作“因为”讲的 (是以谓之文也) 。

3. 常见文言句式。

例如, “何有于我哉”一句, 从语法的角度看, “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有”是动词, “何”是代词, 二者结合译作“有什么”。“何”应在“有”后, 但用在“有”前, 因而, 属宾语提前。“于我”译为“对于我来说”, “对于”是介词, 和“我”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本应放在“有”之前, 但却放在后面, 属状语后置, 按正常语序应译为“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这样, 该句又缺省主语, 到底“什么”对于我来说呢?联系前文, 应该是“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样东西。所以, 译时应补为“ (这三样东西) 对于我来说, 我有什么呢?”由此可知, 该句又是一个省略句。当然, 面对初一学生, 我们讲课时要避免繁琐, 在此仅只是引起教师的注意。

4. 方法态度方面。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谈学习态度的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综合而言, 两方面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学习应该有正确的方法———把学习看做一件快乐的事, 经常复习, 学和思结合起来, 在心里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学会择善而从。另一方面, 学习应该有端正的态度———热爱学习,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永不满足, 永不倦怠, 。这样的道理常被我们教师用来要求同学的日常学习, 一点而过, 并未作深入探究。实际上, 这些道理在很大程度上, 包含了文言文学习最为重要的方法和态度, 对整个文言文学习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基本方法的掌握

不注重语言环境和学习兴趣, 被动的填鸭式教学, 或者快餐式教法, 对于文言文学习是不可行的。应在入门阶段明确目标, 稳扎稳打, 在指导学生朗读、熟读、背诵的基础上, 真正授之以“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1. 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通”, 指两字通用;“假”, 指借它字代替本字。所谓通假字, 即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初中文言文的通假字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用声音完全相同的字代替本字, 即同音通假。例如, “具”通“俱”, “直”通“值”等。一类是用读音相近的字或是与本字属于双声或叠韵的字来代替, 即音近字通假, 例如, “见”通“现”, “齐”通“剂”等。还有一类是本来是同音相借, 但由于古今意义的变化, 今天已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同音或近音的关系。例如, “被”通“披”, “说”通“悦”等。

2.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 疏通文意, 并积累一些特殊而常用的文言实词。

课文注释内容丰富, 包括基本的文学常识、实词、虚词、人物、地名、事件和句子的翻译与理解等, 容量较大, 有的只需了解, 有的应作重点学习。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作引导, 并加以指点, 让同学去粗取精, 有效积累。

3. 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一词多义现象。

文言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 即一词多义。理解文言文, 就必须弄清这些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学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确定该词在本意以外的意思, 灵活准确地理解句子含义。例如, “故”的本意是“事, 事故” (中原遂多故) , 引申为: (1) “缘故’ (既克, 公问其故) ; (2) “旧的” (温故而知新) ; (3) “故意” (广故数言欲亡) ; (4) “因此”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如果学生不明白一词多义现象, 一味地用该词的某个意思, 来解释其他句子中的该词, 就不能准确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4. 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并比较文言文中常见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异义是词义在其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阅读文言文时, 一定要根据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来理解, 不能生硬地从字面上来曲解, 以至犯“以古译今”的毛病。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中, “妻子”一词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男人的配偶”, 而是“妻子儿女”的意思;“绝境”的意思不是“没有出路的地方”或“绝佳的境地”, 而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又如,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一句中, “病”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生病”或“有病”, 而是“困苦不堪”的意思。“向”不是“朝着某一方向”或“朝向、对着”, 而是“假如, 如果”的意思。可见, 不论双音节词, 还是单音节词, 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 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归纳整理, 学生才能由浅入深地对课内外文言材料进行正确的阅读和理解。

5. 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汉语里, 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词性或读音, 灵活应用, 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 就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类现象在文言文中属词类活用, 较为普遍, 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意动)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意动) , 名词用作状语,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虽然, 参考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理解“什么词”变作“什么词”之类的概念, 但是, 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常识, 应引起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阅读理解课内外的文言篇目意义重大。

6.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 只显示各种语法关系。

文言句子的构成和理解都离不开虚词。因此, 熟悉常用的文言虚词, 也是阅读文言文不可缺少的一项要求。初中文言课文里的虚词有几十个, 概括起来, 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句首的虚词, 它们大多有领起一句话或一层意思的作用, 例如, “夫”, “盖”, “惟”, “故”等。第二类是用于句中的虚词, 它们大都有连接各种句子成分或分句的作用, 例如, “之”, “而”, “以”, “于”等。第三类是用于句尾的虚词, 它们大都用来表达各种语气, 例如, “也”, “矣”, “乎”, “哉”等。我们要求学生逐一记住, 确实不易。俗话说“实词易训, 虚词难释”, 除数量繁多外, 有的虚词是虚中有实, 又实中有虚, 学生很难把握。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 对那些常用的文言虚词 (之、而、于、以、其、为、与, 则、者、所、夫、也、哉、乎、矣等) , 加以梳理归纳, 仔细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对那些不很常用的或用法比较单一的虚词 (且、乃、固、耳) , 把它们当成一般的常用词来记忆理解就可以了。

7.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必须从句子入手。

要把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 除了积累必要的实词、虚词和掌握必要的翻译方法外, 辨析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极为重要。古今汉语的句型是基本一致的,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古代书面语言有些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积累这些特殊的句式, 分析了解这些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表达特点。例如,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省略句 (省略主语、谓语、宾语、量词等) 。

8. 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翻译文言文, 指的是能理解常见文言文词句的意义, 能正确解释文言句子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是一种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训练。很多时候, 学生掌握词语意思, 却不能把词语按意义连缀成一个整体, 顺畅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所以, 教师就应注意指导学生努力掌握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直译就是按原文字句逐一译出, 尽量保留原文用词句的特点, 并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 则是翻译出大概的意思, 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把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其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增、删、移、留、换”, 并结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信———忠实于原文, 不歪曲原意;达———意思明白无误, 句子通顺;雅———语言要规范典雅) 仔细对比, 做到齐全完备。

9.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态度。

《论语六则》中孔子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入门教学) , 应针对课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和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为今后学好文言文打下基础。

篇4:《〈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论语》,理解《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论述。

2.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经典名著《论语》的兴趣。

3.理解并背诵名言警句,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结合自身体会理解《论语》。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论语》中的格言警句。

【教学思路】

首先,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带领学生理清课文中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其次,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包括常用字纠错、关键词赏析;最后,落脚到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

【教学方式】

1.诵读法。

2.讨论点评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演说论语》视频片段,时长五分钟。

百代馨香,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共享含英咀华之乐。

二、检查预习

宋儒把《论语》和《中庸》《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三、孔子的思想主张

思想主张—— 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以为仁

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以此为例,阅读课本第85页,尝试归纳教育思想。

四、常见句纠错(阅读时结合具体语境)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时”的意思。

时——“时”字在周秦时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忍—— 一般人把它理解为“容忍”“忍耐”,不好,因为孔子当时并没有讨伐季氏的条件和意志,而且季平子削弱鲁公室,鲁昭公不能忍,出走到齐,又到晋,终于死在晋国之乾侯。这可能就是孔子所“孰不可忍”的事。《贾子·道术篇》:“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这“忍”字正是此意。

五、课堂探究

(一)阅读示例

关于君子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师生交流

课文中觉得哪一句对你启发最大?请与同学们交流体会。

【教师示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这段话阐述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历程。通过后天的努力,到30岁时建立心灵的自信。慢慢地,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物质的东西越多越容易迷惑。到了50岁时,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到了60岁时,有一种悲天悯人的理解与包容。到了70岁,便从心所欲。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动力。

六、齐诵颁奖词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七、结束语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归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泰而不骄、劳而不怨,希望同学们都争做一位有道德、有修养的谦谦君子!

八、作业

1.抄写《论语》中的格言警句,至少五句,并翻译。

2.阅读杨伯峻先生编写的《论语》译注。

板书:

篇5:《论语》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为己仁,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项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自己”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不亦说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死而后已:( )

2、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孔子对弟子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愉快;真诚,诚实;反省;停止。

2、(1)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了。

3、告诫弟子,只有不断磨励自己,丰富自己,才能得起时间和困难的考验。

篇6:《论语·季氏》文言文阅读题

陈亢问于伯鱼①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②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③。’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曰 “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选自《论语·季氏》)

注释:

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

②诗:指《诗经》。

③无以言:没什么用来谈论的。

练习:

1.解释:

①对______ ②退______

2.翻译:

①无以立____________

②闻斯二者_____________

③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_______________

3.“子亦有异闻乎?”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

①你在老师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吗?

②作为儿子,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吧?

③你也听到奇异的新闻吗?

④你近来得到什么新的消息吗?

4.理解:“尝独立”前省略了主语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回答②回去后

2.①没什么用来立身处事出有的;②听到这两件事;③又听说君子对儿子采取疏远的态度。

3.①

篇7:论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作者:孔子 出处:《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篇8:《论语》文言文教学设计

《论语》自诞生至今已经2500多年, 是儒家经典;《论语》是对话体语录, 是没有情节、没有故事的片言只语, 名人警句;《论语》是文言, 对于文言基础薄弱的高中生来说, 恐怕比学外语还难。

到底该怎样教学《〈论语〉选读》?我认为, 我们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论语〉选读》, 而非像“百家讲坛”那样向大众讲述《论语》, 因此必须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切忌凌虚蹈空。事实也是如此, 《〈论语〉选读》这本书每一课的课后, 均有“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这三大块内容, 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极好体现。我们应该龙虫并雕, 既引导学生整体感悟, 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使语文课不失为语文课。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文课里学《论语》, 而不是在历史课, 或政治课, 或其他学科里学《论语》。

《〈论语〉选读》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正是在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而文章是语言和文化的中介物, 是横跨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一座必经的桥梁。

我曾尝试着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论语》。

一、咬“文”嚼“字”, 亲近《论语》

汉字是表意文字, 它由字型构造的巧妙性所带来的字义孳生的丰富性, 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天地, 其人文含蕴更是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学习文言, 解读中国古代文化, 更离不开对汉字的重视。

1. 从“字”开始, 激发兴趣。

我检查学生背诵第十一课《诲人不倦》中的“闻斯行诸”章 (《论语·先进》第22章) , 发现学生总是将最后一句“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中的“求”和“由”背颠倒了, 这是由于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 才能很好地记忆。我问学生:“‘路由器’熟悉吗?”学生回答:“熟悉!”“那能否借‘路由器’来区别‘求’和‘由’?”反应快的学生恍然大悟:“噢!子路, 字仲由。‘由’是‘经由, 经历’的意思, 与‘路’有关。”“那‘冉求’字‘子有’, ‘求’与‘有’有何联系?”“求了才会有。”这样理解字义, 再加上了解了冉有的退缩、子路的争强好胜, 就不会将“求”和“由”背颠倒了。

引导学生探究字和名的关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亲近汉字, 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 并进而亲近《论语》, 感受《论语》等古籍的博大精深。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找出一位有“字”的名人, 说说他的“字”与“名”的关系;琢磨名人的“字”与“名”, 根据父母给你起的“名”, 给自己起个“字”, 并从中领会父辈的期望 (要求每位学生上台发言) 。对这样的作业, 学生兴致很高, 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很好, 现举例如下:陈露, 字晨;林强强, 字仁谦;余翔, 字潜底;王舒君, 字逸贤;翁天琪, 字羽凌;张旸懿, 字嘉旭;金梦依, 字夕仁;华义杰, 字正平;魏楚寒, 字暄。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问我:“邱老师, 你的名有什么含义?你给自己起什么字?”我回答:“我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国庆节, 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存’取‘存念’之意;据此, 我可以给自己起字为‘怀国’。”

2. 懂得引申, 善于迁移。

“字”从“文”来, “字”从“名”来。我问学生:“‘字’的本义是什么?”无一能回答。当我说出“生孩子” (“宀”为房屋, 房屋内一个子) 的时候, 他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最后, 他们探究到了“字”的来龙去脉:孩子是父母的后代, 代代繁殖, 越来越多, 而合体的“字”由独体的“文”繁殖而来, 文字由象形发展为会意、形声等, 越来越多;“字”是由“名”孳生出来的, “字”是“名”的意义的发展。

汉字的“繁殖”、“发展”就牵涉到汉字的引申, 不懂得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及后者对前者的发展, 就不能真正学好汉字。不能真正学好汉字, 怎能真正学好汉语?学好汉语当然不能排斥文言, 而只有学好文言, 才能做到真正学好汉语, 才能真正学好《论语》。“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第十四课《中庸之道》, 选自《论语·里仁》第10章) , 此中的“适 (繁体字为‘適’) ”“莫”, 课本分别注释和翻译为“亲近”、“淡漠、疏远”, 如果不了解“適”的本义为“往, 到” (“适”的“走之儿”可作解义的标志) , “莫”即“暮”的本字, 其本义为“日落的时候” (字形:太阳落在草丛里了, “大”是“艹”的变形) , 那对课文的注释和翻译的理解肯定是盲目的或肤浅的;而了解了它的本义, 但没去了解或了解不了它的引申过程, 那对“无适也, 无莫也”的理解也不可能是深刻的。这个引申的过程我就交给学生去探究了。

学生探究出“字”与“名”的关系, 以后能将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其他地方;尤其是探究出那些难以一下子理解的“字”与“名”的关系, 以后拓展阅读时解决了一些问题, 定能进一步享受到创造的喜悦。比如说, 理解了“子路, 字仲由”中的“路”和“由”, 那对“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第八课《周而不比》, 选自《论语·为政》第10章) 、“虽欲从之, 末由也” (第十二课《高山仰止》, 选自《论语·子罕》第11章) 中的“由”字就容易理解了。又如理解了“樊须, 字子迟”中的“须”和“迟”均有“等待”的意思, 那对“卬须我友” (《诗·邶风·匏有苦叶》) 、“昨者有一人税此院, 云迟中表之远至者” (白行简《李娃传》) 中的“须”和“迟”的理解, 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因为他们有了一个较好的记忆的凭借。当然, 正确理解了“由也兼人, 故退之”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 选自《论语·为政》第22章) , 那理解“韩愈, 字退之”也就容易了。

3. 重视语境, 贯通“言”“文”。

经常听到有人将《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解释为“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做官”。如果这是用其后起义, 那是可以的, 而解释原文, 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实际上, “学而优则仕”的原意是“学习上有余力就去做官”, “优”字应解为“有余力”, 因为原文中整个句子为:“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不重语境, 是要闹笑话的。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将“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讲述为:“《论语》中的益者三友, 就是正直的朋友, 诚实的朋友, 广见博识的朋友。”“《论语》中的损者三友, 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 两面派的朋友, 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而丝毫未涉及“友直, 友谅, 友多闻”“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中的“友”字的活用。于丹不是在上语文课, 她可以不受此约束, 但高中语文老师却不能对此“友”字视而不见, 更不能将此“友”字当作“朋友”解释。“友”的字形是:□“ナ”和“又”都是“手”的变形;一只手覆于另一只手之上即是友, 表示友好;“友”最初就兼作动词和名词。在《论语》原著和《〈论语〉选读》第八课《周而不比》中, 这个“友”都作动词用, 因为这几句话都是讲“应该交怎样的朋友”;还有, 在原著《论语·季氏》中, 紧接着有这样一章:“孔子曰:‘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乐节礼乐, 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 益矣。乐骄乐, 乐佚游, 乐晏乐, 损矣。’”这两章的句式相同, 可印证“友”的用法。可见, “言”和“文”是如此不可分割, 语文学习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要做到“以篇解句, 以句解词”。

二、揣摩篇章, 理解《论语》

1. 紧扣题目, 了解关联。

《〈论语〉选读》是编者按照一定的意图编写的, 有它的内在联系, 每一课都有它的中心;但由于《论语》是语录体著作, 《〈论语〉选读》虽经重新编排, 仍会给人以跳跃飘忽的感觉,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来, 紧扣各篇的题目, 了解篇中各章节的关联, 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论语》的文化内涵, 又掌握写作中的立意布局等本领。比如说, 《〈论语〉选读》的第一课是《为政以德》, 共12章, 主要是按“为政以德的好处”、“为政以德的具体内容”、“为政以德的前提———在位者以身作则”这三方面来编排, 条理井然, 逻辑严密。第1、2章讲“为政以德的好处”:第1章中的“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说明“为政以德”的好处是可以无为而治;第2章中的“有耻且格”, 说明“为政以德”能使人对不守规则感到羞耻, 从而心悦诚服地遵守。第3章至第8章, 是“为政以德”的具体做法:富民, 足兵, 教民, 正己, 修文德, 取得百姓的信任;节约用度, 爱护百姓, 役使百姓注意不违农时;鄙视武力和权术, 崇尚朴素和道德。第9章至第12章, 是“为政以德”的前提, 即在位者的以身作则:当政者本人庄重严谨、孝顺慈爱, 办事严肃认真, 恪守信用, 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心竭力;当政者自身作出榜样, 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学生一开始觉得第6章 (“季氏将伐颛臾”章) 与“为政以德”关系不大, 经探究, 懂得季氏的做法是对“为政以德”的挑战, 因此, 紧接着的第7章写道:“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可以说第一课《为政以德》具有议论文的典型格局:为什么, 怎么样;正面说, 反面议。学生这样学习, 既了解了《为政以德》的文化内涵和编者的意图, 又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

第五课是《高山仰止》, 很多学生认为, “高山仰止”一语很难统领所选的章节, 因为此课一大半章节是讲孔子怎样教育学生的。我因势利导, 提了这样的问题:从孔子跟学生之间交往的自身言行中可以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在学生的眼中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经过探究性学习, 学生从孔子跟弟子之间交往的自身言行中感受到了孔子的为人和性格, 了解到孔子被人景仰的原因———忧学生所忧, 乐学生所乐, 亦师亦友, 尊重学生, 引导学生, 坚持原则, 善于识人, 富有人情味。而颜渊、子贡眼中的孔子是一个学问高, 道德修养高, 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的师长形象, 这一点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孔子的高大, 正是通过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得出来的, 因此“高山仰止”一语能统领所选的章节。

2. 拓展延伸, 有机整合。

《〈论语〉选读》全书15课, 每课倾注了编者的思想, 每一课都有它的中心, 但它统领的章节并非只能为该课所用。教学时将别课有关章节与本课整合贯通, 会有很好的效果。如《中庸之道》这一课, 当然集中体现了中庸思想, 但中庸思想在《〈论语〉选读》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 如第六课《君子之风》的12.8章 (文质关系) 、第八课《周而不比》的15.22章 (群而不党) 和14.34章 (以直报怨) , 第十一课的11.22章 (闻斯行诸) , 等等。教学《中庸之道》时有机整合这些章节, 会加深学生对中庸思想的认识。

又如理解孔子的“仁爱观”, 仅凭第五课《仁者爱人》所说的“忠”“恕”来理解, 是不够全面的。结合第十四课《中庸之道》的13.24章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和17.13章 (子曰:“乡原, 德之贼也”) , 第八课的4.3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和14.34章 (子曰:“……以直报怨……”) 的学习, 才能了解孔子不是好好先生, 他的“仁爱”有很强的原则性。

三、关联作文, 深入《论语》

关联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它以教材作为聚焦源或辐射源, 教师或学生或师生共同设计学习方案, 即拓展学习视野、承设一种或多种阅读情境, 使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鉴赏与理解, 对其构思立意、写作技巧、语言信息等进行加工提炼和多角度转换, 从而在对文本的再创造中不断地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进而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 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也用于《〈论语〉选读》的教学, 收到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论语》内涵并提高写作水平之效。

关联作文可以针对一篇课文, 也可针对一本教材;既可以有平时作文, 又可以有考试作文。在教学《〈论语〉选读》时, 我出过以下一些题目:

●《论语》中的《侍坐》章, 我们所学的《〈论语〉选读》中题为“沂水春风”, 原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题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你觉得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子路在《〈论语〉选读》中出现频率相当高, 孔子对子路的态度也比较复杂, 你是怎样看待子路的?

请以“子路其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于丹特意在《〈论语〉心得》封面写道:“《论语》的真谛, 就是告诉大家,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你同意于丹的观点吗?为什么?

请以“《论语》的真谛”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校《〈论语〉选读》学分认定考试———

易中天在《〈于丹论语心得〉序》中写道:

“于丹白衣白裙, 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 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 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2006年11月12日的下午, 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 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服装未经设计, 访谈也很自由。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 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 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 孔子是什么样的?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 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 孔子只有温度, 没有色彩。”

你同意于丹“在我的心目中, 孔子只有温度, 没有色彩”的说法吗?

请以“%%%的孔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请注意: (1) 题目横线上的文字由你自己填写, 但必须与色彩有关。 (2) 立意自定, 角度自选。 (3)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4) 不得抄袭。

这样的题目可以说是力求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学生写好这样的作文, 既要有扎实掌握教材并拓展延伸的功力, 又要有展开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班学生曹丹琦写出了《澄澈的孔子》一文:

如同一坛千年的美酒, 颜色由黄转青, 最终澄澈。当所有杂质都沉于坛底, 那一坛清冽, 方才称得上酒中佳品。千年的争议, 神化、丑化, 或许只有像于丹所说, 拂去那层层色彩, 用温度, 才能感知最真实而客观的孔老夫子。

那么, 孔夫子是什么时候被刷上第一层色的呢?是了, 是汉天子统治下的时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董仲舒与汉武帝为他刷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从此, 百家争鸣变成了独尊儒术, 戴着国学的光环, 孔夫子在国人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一占便是两千年。

可是, 带有这种政治色彩的儒学不是孔夫子的儒学, 那是董仲舒的儒学。

要说政治色彩, 不可否认, 儒学中的确有为奴隶制服务的成分, 只是后来被封建的独裁者窃取了去, 将人民的思想牢牢禁锢在自己的手中。可是, 被涂上腐朽色彩的孔夫子, 却真不可不说是荒谬了。

“三从四德”, 中国古代妇女最沉重的一副枷锁。守妇道守妻义, 却一定要在这之前加一句“圣人曰”。“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被演绎为孔子思想的精华。真不知孔夫子面对自己坚持一生的“周礼”被阉割成这样会作何感想。

被涂上腐朽色彩的儒学, 绝不是孔子的儒学, 它是朱熹之流的儒学。打着孔子的旗号, 中国大地上竖起无数可悲的“贞节牌坊”。

孔夫子和他的儒学还被刷上了什么色彩呢?在未中举时的范进、咸亨酒店的孔乙己眼中, 儒学怕是灰得让人黯然神伤吧?在推行科举制, 主张八股文的统治者眼中, 儒学会是金光闪闪的吧?

在“史无前例”中, 孔老夫子真是黑得暗无天日。

只是, 这一切都不该是孔子该有的色彩。

时岁变迁, 孔子身上被涂抹的色彩被层层剥去, 尽头是春秋时代那位慈祥的长者———为了推行礼义而奔走各国, 为了启发学生而循循善诱……孔子该有的恐怕不是色彩, 而是温度, 他的胸膛里跳动的, 是一颗包裹着仁与礼的炽热的心。

正如于丹所说, 真正的圣人, 不会只是一味地说教, 一味地用繁复的形式禁锢人的思想, 他所做的, 只是使活活泼泼的人生经验, 穿越沧桑流传下来, 启迪后人, 温暖后人, 让后人在感知他的温度里受益非浅。

那是一坛沉淀了千年的佳酿, 曾被搅起浑浊。当一切都风平浪静, 舀起一勺清澈美酒, 绵软醇香。启唇轻抿, 你醉了吗?

篇9:《论语》导读课设计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学。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中,要有兴趣动机作为内驱力,要有真正获益即发展作为持续学习的土壤,要有方法的习得作为长远学习或终身学习的保障。建构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能尽到的责任,主要是激其兴趣、帮学生体验发展的乐趣并教给学生普遍意义上的方法。

人们通过名著的阅读与思考,心灵会被唤醒,情感会日渐细腻,思想会愈加丰富。有认识价值,也有审美价值。有人说,一个人的灵魂世界,就是他的阅读。你的既有情思基础会影响你再建构时的取舍,一旦选择了,书本上的情思世界又会反过来强化你既有的情思世界,这样螺旋上升。比如说《论语》,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甚至代名词,她是东亚文明的望远镜与显微镜。只要我们曾在东亚生存,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的更多的就是儒家的精神。大至治国平天下,小至修身养心性,你都得去了解《论语》。我们可以引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我们也可以引用南怀瑾先生的评价:“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她的原文本意,只要你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朽的价值。”当然,你也可以再引证其他资料,无非就是像我们导课一样,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我觉得理性的介绍固然有用,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体验到趣味、意义及方法更重要。我心目中的孔子,用达巷党人的话说,就是:大哉,孔子!他是罗丹雕刻刀下的思想者,他是古希腊神庙睿语——“认识你自己”的践行者,他是我心目中的体现生命意义价值尊严的一根苇草。我最佩服的便是至圣的执着,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入世情怀。

“楚狂接舆歌而过,荷蓧丈人逍遥行。”《论语》中有好几处将隐居倾向的人与孔子并提,尽管夫子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逍遥念头,也有“吾与点也”的圣人之叹,但生逢乱世的孔圣人,他选择了掮起一扇大门,宁可自己受苦,也给后世更多人留出一条生路的处世准则。他为世间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仁”字!

据说,“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那大概就是“吾道一以贯之”的根基了。我们推荐《论语》,最重要的就是修得仁心。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处理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传统文化会给我们很好的借鉴。孔圣人的“仁”,就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法宝之一。仁者爱人;仁者不忧。不怨天,不尤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句话,正如夫子有一次退朝,知道厩焚后,问人不问马一样,夫子践行的就是善良,真诚。他反对花言巧语的骗子,他鄙弃邦无道时还享受俸禄的小人,他看不惯犯上作乱穷奢极欲的阴谋家及走狗,一向温良恭俭让的夫子也会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激语!孔子的人格魅力还在于善解人意,他对宰予的昼寝,用了朽木不可雕也的话,后世一说是对懒惰者的讥讽,一说是因材施教的同类。读书,见仁见智,我倒倾向于宽容。

我在引导学生读《论语》时,除了强调为了人生的道德境界以至天地境界而多参悟仁德外,还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的学习,从伟大的教育家那里汲取学习的精华。我们通过背诵、交流学习心得的方式,又回顾了一下章节: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看得出来,先前的背诵滋养了智慧的喜悦。国语学习强调背诵,确实有道理。我们有时候代替学生建构,其实是做了剪开知了的蝉衣那样的事情。我启发学生,古人读经典有经史合参之法,就是将经典语句与历史联系,当然,你也可以与现实故事对接。这其实是教给学生一种读书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是聪明的,何况谁都知道理论离不开实际,事理事理,无事之理与无理之事都不易找啊。学生的思维被解放了,火花四射!我想,如果能坚持经史结合法思考领悟,学生写议论文也就不必发大愁了。

导读课结束了,我恳请同学可以收藏一本《论语》,时不时地翻一翻,想一想,看看是不是让自己愉悦、清醒、坚韧、开阔,如果是,那我们推荐阅读名著就有成绩了。

总之,名著导读,就是要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还要觉得读书好,在阅读中成长,并尽可能地将阅读进行到底!

篇10:《论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选段,完成第小题。(共8分)

【选段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段二】

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小题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

(2)亦皆有以 以:_________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_________

(2)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译文:_________

【小题3】 选段二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子列子主动采用了选段一中的两种学习方法:_______(1)_______;_______(2)_______。但整体看选段二,作者从中得出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3)_______。(前两空用原文语句回答,第三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案

【小题1】 答案:(1)学过(旧)的知识。(2)原因。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小题2】 答案:(1)(我)要选择他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还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其中,第1小题关键词“从”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第2小题关键词“之所以”“中”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

【小题3】 答案:(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择其善者而从之)(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向圣人学习,)要学会找到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或:学习要抓规律或本质)。

评分:共4分。第3小题前2空各1分,第3空2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故”在古文是多义词,有“缘故”“本来”“朋友”“旧”“通‘固’”等多个意思,本句中是“旧的”,即学过的知识;“以”的意思也很多,有介词“把、用、凭借”有动词“认为”,有连词“因”,有名词“原因”,有“通‘已’”等,本句中是“原因”。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第二句对初一学生来说难了,因为选段二不太好懂。古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是很多的,平时学习要注意归纳记忆,学会举一反三,学一识三。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句比较发翻译,但要注意“改”含义,指的是改正自己的缺点;第三句中的两个“字”都是“你”的意思,疑问语气要译出来。“所以”,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指的是“原因”。

考点:文言句子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两句意思浅显易懂。翻译文言句子,易懂的可以直接根据词义翻译,难懂的要先阅读文段,根据语境推断大意和词义,再译成句子。

【小题3】

试题分析:先理解选段一中讲到哪些学习方法,比如择善而从其不善而改,比如“温故”,反复练习,然后再看选段二中讲到子列子是如何学习的。

考点:材料比较,文章理解。

篇11:《论语》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见贤思齐焉

(2)士不可以不弘毅()

(3)其恕乎()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谈内容基本相同的是哪一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上文的七则《论语》按所讲内容分别填入横线的对应处。(只填序号)

求知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修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自身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看齐 相同

(2)刚强,勇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3)大概、也许

2、D

3、见贤思齐焉,见不暴风骤雨而内自省也

4、求知态度:②③④

学习方法:①

个人修养:⑤⑥⑦

5、以实现仁德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此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6、只有在意外变故、突然灾难面前,才能看出君子的操守。

篇12:论语子路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②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②硁硁然:坚定的样子。硁,音kēng。③斗筲之人:识量极小的人。筲,音shāo,竹器,容五升。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成为士人的首要条件是:立身处事有廉耻之心。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以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在道德上的“有所不为”。

B、只做到道德上的.自律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办事才能,能完成国君所交给“使于四方”的任务。由此可见,孔子更注重士人在能力上要“有所为”。

C、说话必守信不移,做事能坚持到底的人也是孔子所认同的。因为能做到这些,立身处世上也可以无所亏欠。

D、子贡问“士”的本意在于问“今之从政”的人如何,而在孔子看来,当时的从政者识量浅狭,连最起码的诚信都做不到,不够资格称作“士”。

2、从文中看,联系实际,谈谈你认为现今知识分子应具备什么素质。(3分)

答:

【答案】

1、B(孔子“宗族称孝,乡党称弟”的补充已然表明他更重视道德上自我约束,宁可才不足而德有余。只做到能力上的有所谓,那可能是个奸雄)

篇13:《〈论语〉选读》教学得失谈

说实话,我这做老师的当时也是满心的惶恐。担心唤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担心教学内容的单调,而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底气不足。之前我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对《论语》的印象留存主要依靠少年时工工整整抄录的百来句“子曰”,凭这些,怎能传夫子之道?

师生彼时的无措犹在眼前,不过,站在当下回看,感觉已大不相同。

先说学生吧,让我们来看看半学期《论语》学习期结束后学生们写下的感受。

“很难得有这样一本语文书,让我放下之后还是对它念念不忘。”这句话出自一个自认为从小就不曾对语文有过丁点兴趣的男生之口,话语很感性,因此我首先被感动了,我想这是他对一本书能做的最高褒奖了。

“我感觉我不只是读了本语录,而是认识了一群人,一群虽不曾也不能谋面但却鲜活的人,他们不再只是积土纳尘的画像。”阅读的乐趣原本就在于心与心的交接,在《论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渐渐进入了两千多年前的情境,和历史人物的心灵距离悄然拉近。

“在我曾经的认识里,孔子是一个古板迂腐、不苟言笑的老夫子,他与我们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崇尚自由的信条格格不入。事实原来并非如此,孔子绝不是一个严肃到没有七情六欲的人。他有凤鸟不至的无奈,有不知老之将至的快乐,有逝者如斯乎的感伤,有文不在兹乎的自信。《论语》中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孔庙中受人供奉的一尊塑像。”这种认识的转变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典型。既证明了孔子的伟大,又说明走近孔子才是了解孔子的唯一途径。

“学完《论语》后,最大的改变是自我意识提升了,开始相信自我是可以掌控的,它不听从于天命,也不听从于别人。这才发现自己可以被激励,自己可以被责备,自己可以被安慰……而且自我可以进行完善。教化的开始即以修身为起点。因为有了自我,才懂得一些东西得珍惜,一些东西得舍弃,生活的影子中很多都能折射出《论语》中的思想点子。”文以载道,学以致用,这难道不是我们让高中生学习《论语》的初衷吗?

学生们对孔子对《论语》由先前的抵触到现今的仰慕,而我也从惶恐忐忑变得有了稍许从容,当然教师的自信是学生给的,当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醒来的时候,教师的施教自然会轻松一些。

那么处在现在的位置上,有意义的恐怕就是做一个小结了。教学工作自然是得失兼有的,更何况是一门新的课程。

先谈几点我自以为有些用的做法。

第一招是“战前动员,坚定军心”。

我对自己的号召力是绝不自信的,因为虽在一段时间里恶补了几本有关《论语》注疏的书籍,究竟是根底肤浅。好在这年代传媒捷便,名师是很容易请进课堂的。在课程开始之前的一段日子里,我已“有预谋”地为学生陆续播放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并且“别有用心”地告诉他们外间的热烈争议:一方是形成席卷南北的“于丹热”,一方是十博士的倒于檄文。怎么去判断于丹的心灵鸡汤有没有馊味?那自然得让我们去读读孔子的原话。这样,学生们对课程的参与兴趣就浓了许多。

正式开始选读课的那一天,我还是不出场,这次请出的是孔庆东,《我读经典系列之〈论语〉的魅力》。孔老师自述与《论语》结缘的过程,语言诙谐,很得学生认同。而讲座中的嘉宾———孔老师12岁的儿子阿蛮自称能将《论语》整二十章熟背成诵,且当场气定神闲地来了那么一段,学生们大为惊叹。同时,我相信,他们的自信也被激起来了:12岁的小孩了得,18岁的我们就不行?

第二招是“年谱入手,知人论世”。

《论语》本身以“篇”、“章”组合,而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而我们使用的《〈论语〉选读》教材按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等主题编排为15课,课与课之间并无时序上的关联,我们能从中看到孔子思想的光芒,却很难基此建构起孔子的完整人生,而不了解他的完整人生,对理解他的思想终究也是有妨碍的。

教材后有11页的附录《孔子年谱》,用语文白杂糅,学生自读恐怕有一定难度,但若能系统读下来绝对有助于了解孔子的时代,了解孔子其人,这种了解可能只是粗线条的,但却应该是完整的把握。在指导预习之后,我大概又用了三课时来疏通文句,帮助理解。这样,孔子七十三年的人生遭际就串联了起来;他的弟子,他的敌人,也都熟悉了;他的理想,他的怀抱恍惚可辨。

第三招是“古今交错,古为今用”。

我想我们学《论语》的目的和学唐诗宋词是不同的。学唐诗宋词不是为了再去吟诗赋词,是为了要“长久记得”这些优美的古典文化,并且提高一点审美情趣;学《论语》,如果只是“记得”几句“子曰”,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现实的生活中践行夫子之道,努力获取身心的安宁,并圆融自己与他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因此我得想方设法把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出的话与现世联系到一起。

譬如孔子对孝道多有阐述,教材里有一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但若问学生心目中行孝的标准,多答“尽量不和父母闹矛盾”、“少让父母烦恼”、“将来要让父母衣食无忧,荣耀体面”,诸如此类。“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最难”,从来没想过微笑是难事,可是真去检点一下自己向来在父母面前的神态,几乎每一位同学都惭愧地低下了头。谁没有顶过嘴?谁没有摆过冷脸?谁没有对父母的叮咛听而不闻?似乎平日里倒是父母在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儿女,“捋着顺毛”,不敢有失。不必再批评,不必再提醒,学生心里都记下了,下一周的随笔里不约而同出现了许多爸爸妈妈诧异而惊喜的面容。

孔子是极现实的人,他所讲求的为人、为学之道,真有说不尽的妥帖,学生很容易引来参照自身。而孔子“天下大同”的至高政治理想不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吗?

第四招是“以己所需,重组语序”。

因为是语录体,所以虽然一篇课文十来句话是在一个主题辖领之下,但不免仍显得独立松散。考察学生的接受实际,有时重新编排讲授的顺序就变得必要了。一般依照内容的相关、背景的相似、理解的难易程度等来进行组合。因为各课情况都不相同,这里就不举例赘述了。

第五招是“鼓励质疑,以理服人”。

从今天看,孔子的教学亦是相当民主的。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就是说不要因为老师比你们年纪大那么点儿,就拘束不敢直陈己见。所以众弟子能率性地在老师面前各言其志,而子禽这样的学生就以敢怀疑老师而出名。

《论语》虽成经典,孔子虽变圣人,但若我们能有理有据地提出质疑,孔子怕是会不嗔反喜的。何况儒学虽有强大生命力,但置其于剧烈变化了的时世之中必然会有许多的理念冲撞,这就给我们的“诘难”提供了素材。而鼓励质疑,也能极大地唤起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

这样的成果很快就出来了。

“我认为《论语》是一本仅供借鉴却不可奉行的书,有时,它的中庸会缓和人的冲劲锐气,并进而可能使社会的科技水平、生活质素趋向倒退。”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和年轻人崇尚的雷厉风行作风差距颇大,谁能说社会的进步靠的不是这一股“闯劲”呢?

“对夫子崇尚西周礼乐制度不敢苟同,这套烦琐的体系是对人性的压抑,他企图用大部分人权利的被剥夺与尊严的被践踏去建立一个所谓和谐的社会架构。孔子的理想听起来很美,但无论在哪个时代背景中他恐怕都只能徒劳地奔走。”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学到这一章,学生们顿时热闹了起来,“马的命不珍贵吗?”我们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看来真不少。灵机一动,让我们重新来给这句话点句读,看看能否提高孔夫子的境界。答案顺利得出:“伤人乎?”不(通“否”),问马。同学们觉得帮助改造了孔子,大有成就感。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

第六招是“以思接读,以文促思”。

阅读和思考的成果要被深化,要被保留,这就要结合作文训练。《论语》的文化意义,它在现世的应用,所经受的冲撞……这些都是写作的题材。课堂上我们也有思辨,有争鸣,但往往会显得支离破碎。在作文中,我们可以把经过梳理的观点系统地表述出来。

接着来谈谈教学中留下的缺失。孔子是万圣师表,要做祖师爷的传声筒是绝不容易的。教着教着,就觉得在学生眼里,孔子的形象是一天天生动起来、高大起来了,而我作为语文老师的形象是一天天衰微起来了。就像一位同学说的:“在我们对精英式的教育模式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在只有批量式的生产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时候,孔子的教育理念愈显示了其价值。”

是啊,孔子在两千年前因材施教,而我在两千年后兢兢业业搞“批量生产”。把一个问题抛给五十个人,又把一个答案塞给他们,我也想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但有时是惯性使然,有时是进度所逼,有时是能力所限,课堂上往往对学生的个性认识差异无暇顾及。以反孔门教法的态度教着孔家儒学,颇有点反讽的意思。这是遗憾之一。

刚刚说了,许多教学中的不满意是自身能力修为的不足造成的,我在备课时,总是先参看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钱穆的《论语新解》,朱熹和南怀瑾的著述也放在案头,这样子是典型的现学现卖,太缺少自己的精研探究。感悟不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教学起来终究有隔,我觉得有好些内容没能讲透。这是遗憾之二。

遗憾之三是课堂教学程式的相对单调。不像先前的各套教材,篇目中涵盖不同的体裁和题材,可据此开展较丰富的教学活动。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论语》是属于零星断片而飞跳飘忽的风格,阅读时自然需要读者的凝神苦思”,又毕竟是文言,学生的阅读障碍是颇大的,所以常常只能以教师串讲为主,等到句意疏通明了了,再让学生引申阐发或探究质疑。看到有专家介绍采用主题讲座、读书报告、课题报告等课型的,但顾虑到普通中学学生的接纳能力和考试评价的压力,终没能尝试。

遗憾之四是我没能培养出如阿蛮那样能熟背《论语》的学生,一个也没有,学生们只是勉强背出了一些名句。我不觉得这是个可以忽略的小缺憾。

篇14:论语文生成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于立足文本,课件若不能真正把握对生成性教学的理解主要涉及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动态的。动态即指现实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非预设性、开放性等特征;第二方面,是生成,可以从生成的形式、主题、内容三个方面去着眼,生成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两类:生成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生成、教师生成、师生共同生成三类,生成内容有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生成等。

一、生成性的教学是对人的尊重

生成性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高度关注人的教学思想,生成性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重视,实质上是对教学中人的重视,关注生成就是更深切的关注认得生命的完整性、丰富性、自主性。对人的关注,是生成性教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二、当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生成性教学的相关概念不清晰

對有关生成性教学方面的概念不清晰,是造成教学实践中认识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在对“生成”认识的理解上,有的人是从教学意义上来理解“生成”,有的人是从心理学的核心所在层面来认识“生成”,还有的人是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谈人的“生成”。如此“生成”导致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不注重互动的内涵和效果:不顾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肆意删除文本,置文本于不顾。总之,由于对“生成”本质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一致的看法,导致教学实践中认识的范围不一。

2.为生成而迷失教案

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讨论而讨论,或者讨论流于形式,或者导致一致一堂课有讨论而没有结论,或者有结论而没有评价,或者有评价但评价单一,结果导致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根本不清楚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这种迷失目标、迷失文本的课堂交往与互动在表面上看似繁荣,实际上是教师有条不絮的问,学生亦步亦趋地答,教师的思维代替甚至压制了学生的思维。

3.语文学科的特点弱化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老师被“生成”牵者鼻子走,语文教学没有了边界,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不能把握语文课的精髓,语文生成性教学也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了。

三、小学语文老师实施生成教学的体会和建议

1.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

语文没有“语文味”就是没有理解语文课程的精髓。其精髓就是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语文素养我认为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的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

2.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表现为一种机智,是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境中迅速且恰当的行动能力。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以提升,每一次实践的过程都是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智慧。

3.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预设性形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教学的发展,更不适应动态的课堂,只能将教师和学生牢牢的束缚住。而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神和思维方式,具有中创造、总差异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有用生成性思维来看待社会,研究教学才是科学的。课堂教学的推进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学的演化史多变的,我们要彻底摒弃以往的线性的预成性思维模式,设计多个并列式结构的教学的路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使课堂不在死气沉沉,而是充满弹性和张力。

上一篇:奥数获奖小学作文下一篇:王台镇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