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

2024-04-30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通用11篇)

篇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

惊弓之鸟

荷塘篁湾中心小学

李志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了解文意,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简单批注。(4)查阅有关惊弓之鸟的资料。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课文是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叙述的:更羸说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掉了下来;更羸告诉魏王虚发雁落的原因:这是一只惊弓之鸟,心里害怕使它掉了下来。为了使故事吸引人,课文采用了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写法,用魏王来衬托更羸,表现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全文环环相扣、说理清晰,逻辑性强,成为这篇课文的特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课文重点,写更羸分析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他的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讲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声悲惨,说明他善于观察,会发现问题;二是讲他认为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说明他善于判断,会分析问题;三是讲他认为大雁听到了弦响,一害怕就会掉下来,进一步说明他善于分析,判断准确。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练习读懂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二是学习把看到、听到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看看这则成语故事的背后又讲述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师板书,请学生读题。

二、学习字词,初识更羸。

1、检查预习情况。

看了课题,我想你们一定发现了这个成语里藏着两样事物,分别是——弓、鸟。

(1)看课文插图,认识“弓”、“箭”

(2)这“鸟”指的就是——大雁。出示“大雁”图。了解大雁吗?能不能来介绍介绍?

范写指导“雁”字。学生在田字格内描红书写一个“雁”字。

2、检查词语情况。同学们课前预习过了课文,生字词都认识了吗?我们来看看。

出示词语:更羸 魏国 打猎 射箭 疑惑 拉弦 嘣的一声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大雁 裂开(1)谁会读?指名读。(2)知道魏国是指哪里吗?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请生齐读“魏国”。(3)提醒“更”多音字。板书“赢”字与“羸”比较,加红“贝”部,了解字形。齐读“更羸”。

三、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四、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1)学生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你了解了什么,或你不了解什么?

(2)什么是“射箭能手”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射箭技术(百发百中)(3)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能手,比如画画特别好的,我们可以称他为——画画能手;唱歌特别好听的,可以称他为——唱歌能手。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别有能耐,所以我们称他为——射箭能手。

(4)谁能来读一读句子,这里的有名,你能用其他词语代替吗?(著名)能用四字代替吗?(远近闻名、举世闻名)让我们把对更羸的赞美读到句子中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课题)

(2)“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3)了解了课题的意思,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

(4)同学们,是谁有这样的本事,了解到那只鸟连听到弓箭的声音都害怕呢?

二、走进《惊弓之鸟》,了解事件因果

出示:下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这篇课文,这回可要把生字词读准了。读了课文,你们发现哪里写了“惊弓之鸟”这件事呢?

(一)如何射雁

1、出示: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2.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个自然段这么长,可是却只有一句话!虽然只有一句话,可是却又讲了好几层意思,请大家再仔细读读,看看它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

3.这段话讲了两层意思,你能不能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两层意思读到这个填空题里去呢?指名读,齐读(逐步出示填空内容)。(1)更羸(),只听得(),那只大雁()。

(2)再读这段话,你有问题要问吗?引导理解两个“直”字都意思幻灯出示5-词解。

4、那你能不能把大雁当时的样子,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呢?理解“惊弓之鸟”本意。齐读。

幻灯动画演示:先斜向上飞,点击图片“弦响”,后垂直掉下来

(二)是何原因

1、更羸是怎样一步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朗读第9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出示: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更羸的这一番解释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呢?请同学再自己读读这番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跟你的同桌说说,汇报。第一句看到„„,听到„„(变红字)

2、课文中先写了更羸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我们就叫——观察。板书:飞得慢

叫得惨 观察。

(1)那第二句话再写什么呢?。板书: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变蓝字)由观察而进行思考想象,我们就叫做——分析 请学生再齐读第一、二两句。

(2)也就是说更羸看到„„想到„„;更羸听到„„,想到„„。

3、那后面两句又写了什么呢?我们也一起来读读。(变绿字)

(1)是呀,正是因为大雁的害怕导致大雁直往上飞,最终直掉下来。那它害怕什么呢?当时,它在想些什么呢?生说,理解“惊弓之鸟”一词的表面意思。(板书:心里害怕)

(2)其实这些更羸早就预料到了!由箭伤未愈、孤单失群,更羸料定大雁听到弦声,一定会„„,由心里害怕,一定会„„最终导致„„。这样一步一步的思考过程,我们就叫——推理。板书:推理。

7、你能用因果句式想魏王说说更羸的推理过程吗?学生练说,齐读 8.你有什么话对更羸说吗?

三、走进《惊弓之鸟》,领悟人生哲理

1.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们来说说到底是什么害死了这只大雁? 生答。预设:它自己;它自己的胆小;它自己吓自己;它自己因为受过箭伤,当再次听到弓响,就过于害怕,以致于伤口裂开而掉下来了。

2、如果你是那只大雁,你觉得怎样做或许还有生的希望?

3、是呀!可见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你知道“惊弓之鸟”的意思吗?而现在,我们常用“惊弓之鸟”来形容人。你能说说惊弓之鸟的近义词吗?幻灯出示13

4、那你们在读过的故事里或现实生活中见过这种像“惊弓之鸟”似的人吗?(1)老师先来说一个: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人家的院子里,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咬了它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很害怕。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可以是什么?(2)你们也有这样的小故事吗?

5、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收获?

(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这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拓展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思维的火花一下子点燃。通过与老师、与同学的交流,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互动走进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命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听。排演课文。板书

10、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

心里害怕 ↗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 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教学反思::首先让学生总体回顾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理解“能手”的意思,让学生了解更羸具有高超的射箭技术,为学习后文做了有效的铺垫。这篇课文语言大多是以更羸与魏王对话的形式出现的,指导好学生读好人物对话并进一步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是本文的情感目标。要重指导学生读好两个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让学生找出表示魏王神态的几个关键词,体会人物从怀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大吃一惊”的情绪变化,而更羸的语气多为镇定、胸有成竹。让学生练习带着语气自读后,再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不仅让学生弄清了事情的经过,还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存在的不足。(1)情景创设不够,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走进文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显得有些沉闷,发言学生白面不宽。(2)读的还不够落实。很多地方只是让学生个别读、齐读了一下,有些语语气没有读出来。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课题)出示图片 师:是啊,更羸真的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吗?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生交流,师:刚才你们交流的内容在课文的哪一部分?

师:谁起来读读。生:读(个人读三人以上)

师:读了这一自然段,想一想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样进行细心观察的?

生:再自由读第9自然段。

师:更羸看见大雁飞得慢,叫得很悲惨,看到这些,他想到什么呢?

生交流。

师: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想到(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理解“箭伤未愈”(板书)

更羸听到大雁边飞边悲惨地叫着,想到(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理解:愈合(板书)师引读:(它飞得慢,因为„„ 它叫得悲惨,因为„„)

你看,这几句话中原因都在后面,结果在前面,这就是因果倒装句。师:这段话一共有几句?你能从中读懂什么?生自由朗读这段话。师:反馈:

(1)读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个生词,你来读──悲惨,再读──悲惨。理解“悲惨”。这是更羸──看到的,听到的)

前文中有一句话也讲到了这个意思?找找(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板书)同学们你们看,以上读的过程,就是更羸的推理,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更羸的推理过程说一说。

(2)出示第二句。师领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师读“果”,生读“因”。

师:飞得慢,因为„„ 师:叫得悲惨,因为„„

看来这不仅是一只箭伤未愈的大雁,还是一只孤单失群的大雁。老师板书:箭伤未愈 孤单失群

师:这两个分句哪说的是原因,哪说的是结果?

这两个分句都是结果在前,原因在后,这就是因果倒装句式。平时我们都先说事情的原因,再说结果,这样的句式叫因果句式。那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过渡:更羸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分析出这是一只伤箭未愈、孤单失群的大雁,更羸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3)齐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

能用“因果句”分析这只惊弓之鸟吗?大家自己说说。老师说第一句:因为这只惊弓之鸟听到弦响,所以 „„.因为它心里害怕,所以拼命往上飞。因为它拼命往上飞,所以伤口又裂开了。因为它伤口裂开了,所以就掉了下来。

小结:所以更羸判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会掉下来。(板书:拉弓

掉下来)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证明了更羸的这一判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更羸的判断真准确!

3、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更羸通过观察发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悲惨;从而分析出这是一只箭伤未愈、孤单失群的大雁;进而作出判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会掉下来。看来更羸不光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善于观察、分析和进行准确判断。板书)

下面再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更羸的这个判断是怎么一步步做出来的。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句子,从而感受更羸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师:自由读本段,同桌配合,用“因为„„所以„„”把更赢看见的和推断的结合起来说说。师:更羸说的有没有道理? 生交流

师:看着更羸的表现,你佩服他吗?为什么佩服? 生交流

师: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板书 善于观察、分析)

师:同学们佩服他,魏王也很佩服他,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的? 生:生读“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谁能再读一遍,把对魏王的佩服之情读出来。生:再读。

师:我们一起读。

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从半空中射下来,真是厉害,可是魏王一开始相信吗?

生:交流并朗读,“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师:谁能把半信半疑读好吗? 生:有感情的朗读,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读出相关的语气。(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人物内心,更好的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我在设计时,将这一部分内容放在学生理解了更羸的话后,就是想让更羸的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形象更加鲜明。)师:魏王刚开始不相信,到后来对更羸的佩服,更能说明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更羸不仅射箭百发百中,更在于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推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更羸和大雁之间发生的事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师:被弓箭吓着的鸟不容易安静。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

师: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根据板书)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从更羸身上学到了只有善于观察、动脑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那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吗? 生:举例

五、布置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板书设计:

看到、听到 慢飞 边飞边鸣

善于观察

教学反思:

更羸 想到 箭伤未愈孤单失群善于分析推理 裂开 高飞 害怕

拉弓 善于推理掉下来

篇2:《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2个词语,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字(词)典、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成语对于我们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你积累了哪些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3%C9%D3%EF%B9%CA%CA%C2&in=10447&cl=2&lm=-1&st=&pn=2&rn=1&di=85249893840&ln=1969&fr=&fm=&fmq=***9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2&-1&di85249893840&objURLhttp%3A%2F%2Fpic4.nipic.com%2F20091208%2F840286_154454095072_2.jpg&fromURLhttp%3A%2F%2F

四、品读体验

(一)找到突破口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雁,(出示课件)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F3%D1%E3&in=28260&cl=2&lm=-1&st=&pn=86&rn=1&di=106445838360&ln=2000&fr=&fm=&fmq=***0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86&-1&di106445838360&objURLhttp%3A%2F%2Fupload4.hlgnet.com%2Fbbsupfile%2F2011%2F2011-03-07%2F20110307160705_67.jpg&fromURLhttp%3A%2F%2Fbbs.hlgnet.com%2Finfo%2Fu1_21323480%2F&W800&H600&T8241&S44&TPjpg.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F3%D1%E3%D2%BB%D7%D6%D0%CD&in=27851&cl=2&lm=-1&st=-1&pn=6&rn=1&di=43110871320&ln=1962&fr=&fm=result&fmq=***53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1&di43110871320&objURLhttp%3A%2F%2Fkejiao.cntv.cn%2F20110926%2Fimages%2F***81_dmcxb2.png&fromURLhttp%3A%2F%2Fkejiao.cntv.cn%2F20110926%2F100238.shtml&W600&H444&T8612&S32&TPpng

课文哪一自然段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更羸的话中,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

2.指名回答。(出示课件:第九自然段)3.引读: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的声音很悲惨)。(板书:飞得慢 叫声惨)

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描写了这只大雁,找到的同学读一读。4.由此可见,这就是更羸观察到的现象。(板书:观察)5.看到这种现象,更羸是怎样分析的?(板书:分析)谁愿意读读更羸分析的话?(1)指名读。

(2)引读: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的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板书:受伤未愈 孤单失群)

理解“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6872467.html

(3)更羸的这一分析,先说了结果,然后讲原因的。谁能用“因为„„所以„„”这一句式,学着更羸的样子也来分析一下?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6.我们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通过这一分析,更羸判断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板书:判断)

为什么说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齐读更羸的这一分析。(板书: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二)进入对应点

1.更羸的判断准确吗?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指名读

2.你们看,更羸不用箭,只拉弦,“蹦”的一声,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出示课件:)

(1)这一段中有两个“直”字,你们体会一下意思相同吗?(2)字典中关于“直”的解释有四种: ①笔直、不弯曲 ②把弯曲的伸开 ③坦率

④一个劲儿地

“直往上飞”中的“直”是什么意思?“直掉下来”中的“直”又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该怎么读,谁起来读一读?(抓住重点字词“蹦”“直”“忽然”)4.小结:这段就是说更羸不用箭,只拉弦,使空中的一只大雁直掉下来,这和更羸的判断是完全相同的。

(三)朗读训练点

1.现在我们知道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了,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边找边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这样读?(3)练习朗读

2.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的叫声很悲惨?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1)“能手“是什么意思?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能手,比如画画特别好的,我们可称他为——画画能手,唱歌唱得别好的,我们称他为——唱歌能手。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别有能耐,所以我们称他为——射箭能手。

这里的“有名”,你能用其他词语代替吗?(指名回答)让我们把对更羸的赞美读到句子中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

(出示课件)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吗?惊弓之鸟_百度百科

2.说的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人们用它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

分小组朗读课文,(课件)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3.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同学不要学习这种人。

六、作业布置 1.感情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课件)

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

不用箭

观察

分析

判断

更羸—————┐

| “射”

| 下

|

↓┌飞得慢——受过箭伤┐

大雁-∣

∣ 弦响→害怕→高飞→

└叫得惨——孤单失群┘ 使劲→裂开→掉下

教学反思:

在引入课文后,先是初读,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接着训练朗读,在训练朗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更羸的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最后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优秀品质。在备课时,就感觉在朗读、理解、感悟这个环节上,由于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互相质疑,会出现花时多,导致拓展不能深入开展的可能。但有考虑到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风,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因此就没有再作修改。同时也由于小循环教学安排的时间太紧张,今天你上,明天我上,中间很难抽出时间进行深入的再讨论,再提升。上课前,我也就教学设计,特别是这一问题,瞅空“抓”了几个老师讨教,可惜时间太仓促,没能妥善解决。上课时果然就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原因是前面的环节花了较长的时间,导致朗读、体会时时间不够,而学生的发言又不能很快进入中心,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恰恰就是因为时间的紧迫,导致上课时没能耐心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个地方我觉得很非常遗憾。如果时间再多五分钟左右的话,我就可以把学生从对魏王的话感兴趣进行不着痕迹的转移,引导、启发学生去朗读、体会更羸的话,学生逻辑推理的思维训练这一重点就更能体现,体会、学习更羸的品质也落实得更到位。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临朐县九山镇九山小学

姓名:

王学荣 职称: 三级教师 电话: 0536——3681078

电子邮件:doujinjiang137@126.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通讯地址:山东临朐县九山镇九山小学

262608

本人于2011年7月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在九山镇九山小学任教。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省内各大演出活动。

篇3:《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

师:对更羸这个人, 老师想听听不同的看法, 谁能说说?

生:我觉得更羸是一位欺负弱者、没有同情心的人。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他明明知道那只受伤的鸟已不能承受任何惊吓和折磨, 但为了在国王面前卖弄自己的才能, 显示自己的高明, 故意拉动弓弦, 让那只可怜的鸟儿再一次遭受心理的打击, 摔落到地上。

师:你同情弱者, 是个善良的孩子。你大胆地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 且言之有理, 值得表扬! (带头鼓掌)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我们应该保护鸟类, 更羸是有点残酷无情。

生:更羸任意捕杀动物, 破坏生态环境, 实在可恨。

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这只可怜的惊弓之鸟身上吸取一点教训, 不能像这只雁一样, 只因为被弓箭射伤过, 后来只要一听到弓弦响声就惊慌失措地坠落地面。我们要培养自己经受挫折的能力。

师:你真了不起! (向学生竖起大拇指) 竟从惊弓之鸟想到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很好!

[反思]

1. 尊重个体差异, 收获独特感悟。

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 对语言的感悟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倡导个性化阅读,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独特的意见, 力求摆脱教参的束缚;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感悟, 力求全面地分析问题。在本案例中, 学生完全把自己当做了大雁, 想大雁之所想, 悲大雁之所悲, 这让孩子们独特的感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2. 摒弃一元解读, 培养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对课文形象的感受共性多, 个性少。尤其是教学参考书上的形象分析或主题定性, 往往成为师生们一致追求的“标准感受”,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本案例中, 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 在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中, 形成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有的学生看到了一个“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的更羸, 有的学生看到了一个“任意捕杀动物, 破坏生态环境”的更羸, 有的学生看到了一个“欺负弱者, 没有同情心”的更羸, 等等。这些是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 让他们有感而发的结果。它既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注重延时评价, 拓展思维空间。

篇4:《惊弓之鸟》教学片段及点评

师:好奇怪呀,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如此的魔力,我们快去找一找,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到马上举手示意我。呵呵,你真快,我们再找一找,好吗?我看到了你是第一个举手的,真棒。戴眼镜的小女孩儿,你来。

生:更羸是一个魏国有名的射箭手。

师: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呢?考考你。

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射箭能手,你的眼睛真是火眼金睛。找到了他是“射箭能手”。哎?什么是能手?哇,老师每次总是能看到你(举手),我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我给他一个机会。

生:能手就是高手的意思。

师:找了一个近义词,还有人说吗?你说。

生:能手就是强手的意思。

师:真好,你们班有能手吗?有什么方面的能手?有什么方面的高手给我介绍一下,让我见一下,好吗?见识见识,你来说。

生:杨玉斌是我们班语文的能手。

师:还有吗?

生:吴双是画画能手。

师:吴双是哪一位?是你们班的小王冕啊,真的很棒。那么更羸他是什么能手?他会画画吗?大家一起来说,什么能手?

生齐:射箭能手。

师:我们读读这一句,走近这位能手。

(生齐读)

师:再来读一遍,我觉得你们没有把它读得像你们班画画能手和学习能手这样能让你们称道的感觉。再来读读,我听听。预备,齐!

〖点评〗联系生活情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是词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情境理解词语。“能手”一词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比较抽象的,如何理解这个词呢?教者由课文引出词语,然后让学生说说班级的能手,学生通过找近义词,说班级同学的特长,“能手”的意思便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朴实无华的设计,传统有效的手段,带来的却是显著的教学效果。“能手”一词的理解,也为后文理解更羸高超的射箭技艺、大雁为什么能够闻弦声而落地做好了铺垫。

片段二:

师:我看到了大家的疑惑。那么从这句话当中,我们要用一个词来表现一下魏王的惊奇和怀疑,你准备挑选哪一个?

生:我准备挑选“信不过”。

师:你觉得“信不过”能表现魏王的怀疑吗?

生:应该能。

师:自信一点儿,孩子!

生(有力地):能!

师:掌声送给她,孩子们。

(生鼓掌)

师:对啊,刚才我们那位小博士从魏王的一句话当中,看到了魏王也和我们一样惊奇,也非常吃惊,那还有没有地方可以看出来的,找出来说服说服我,找一下,找到用铅笔画上波浪线。自己放声读一遍。

(生找)

师:放开声读一下。从书本上发现发现。好的,那位女同学。

生:“你有这样的本事?”

师:嗯,能把这句话读完整吧?

生:“你有这样的本事?”

师:在哪里,哎,对了,再来读读。

生:“你有这样的本事?”

师:哦,这句话已经在我们的屏幕上了,还找到了没有。你来说。

生:“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这是不是魏王说的呀?(生不语,师蹲下身子)没有关系,告诉老师,是不是魏王说的?没有关系,告诉老师,点点头也行。

(生点头)

师:好,这个魏王有点小女孩的羞涩,谁再霸气一点儿,谁再惊讶一点儿,谁再胸怀宽广一点儿来说说,你来。

生:是吗?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哦?哎呀,我觉得你是小吃一惊,谁大吃一惊?和同桌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试一下,你来。

生:是吗?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我觉得吃惊程度还是有点儿小,你来。

生:是吗?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嗯,我都忍不住要读了,可是我又看到你了。

生:是吗?真有这样的本事?(有些停顿)

师:你再试着读一下好不好。

生: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你的嗓子有点沙哑,肯定有点儿不舒服,老师在你这儿再读一下好吗?同学们来听听好不好。“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愿意不愿意再读读?自己试着再读一下。

(生自由读)

师:好,请大家看着大屏幕,我再来这样读,发现发现老师和刚才读的一样吗?“‘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我读的和刚才是不是有点儿区别?再来读读,站起来读读,大家要有大将的风度,来,起立,双手叉腰,丁字步,好的,把头转向肩膀的一侧,预备,齐。

生齐:“‘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再来一遍儿,你们是魏王身边的一员小将我听出来了,现在做大将,做魏王,再来,预备,齐。

生齐:“‘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点评〗认真读书,把书读到文本深处,和主人公的心一起跳动,这是阅读教学的理想追求。本教学片段中,教者利用富有磁性的教学语言,带领学生和魏王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会晤。教者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魏王的心态——“信不过”,怎样信不过呢?由此展开,学生们在文本中不停地行走,发现魏王的语言中体现出“信不过”。于是教者利用比较读、自主读、示范读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魏王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文本的内涵在不自觉中理解感悟了!

学生的语感是怎样形成的?靠的就是深入动情的朗读,这个片断中,学生们投入、动情的朗读,为文本的理解打好了基础,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尤其要指出的是教师的引导多么重要。这个片段中,教者全身心地投入,和文本、学生交融在一起,才有这样和谐的阅读氛围,才有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李晓蓉,甘肃省酒泉育才学校教师

篇5: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开朗活泼,能积极主动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善于交流、合作、质疑补充,乐于学习,对子之间也能很好的互帮互助,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打猎、大雁”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展示】

1、解题导入

课文题目中“惊弓之鸟”的“鸟”,指的是什么? 要求: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2、自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自己预习时收集的资料了解更羸和魏国。

要求:读完之后,小对子互相交流。

【课件展示】更羸: 战国人。更,表示人的姓。魏国: 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在 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离

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要学会预习,并知道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简要实录:

3、检查词语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悲惨

愈合裂开 要求:小对子互读,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小火车读。

(设计意图)字词的学习是顺利学习课文的基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字词。简要实录: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课件展示】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课件展示】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并会讲述文章大概内容。简要实录:

【课件展示】

2、分析重点语句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要求:读句子,体会两个“直”说明了什么?

【课件展示】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要求:朗读上面的文字,小组交流,理解课文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心思考的习惯。简要实录:

3、练习说话

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要求:小对子之间,练习说话。用(只要、、、、就、、、)(一、、、就、、、)造句(设计意图)学会用(只要、、、、就、、、)(一、、、就、、、)说话,为写作打基础。简要实录:

4、揭示成语喻意

“惊弓之鸟”用来比喻人受过

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

要求:默读课文,独立思考,举手回答。(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读懂成语的喻意。简要实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

一只大雁被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了下来。更羸是

,当他看到雁

,他就分析:飞得慢,是因为

;叫得悲惨,是因为

。他就推测:这只大雁只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会很害怕,就会

,它一

就会

,就会

。他试了一下,结果真的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我们认为,大雁不是被更羸射下来的,其实是

要求:默读课文,独立思考,按照原文填空。举手展示

(设计意图)学完本课之后,能讲清楚“惊弓之鸟”这个成语表达的内容。简要实录:

【课件展示】 1.受过箭伤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2.被蛇咬过的人,(),心里很害怕。3.被警察抓过的小偷,(),心里很害怕。

4.以上这些受过惊吓的人和物(),心里很害怕,都可以说成是“惊弓之鸟”。

要求:按要求填空,举手展示。

篇6:《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依据】

《惊弓之鸟》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6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需拉一下弓,便使天上飞过的大雁掉下来的事。体现了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的分析。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检测字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课题《惊弓之鸟》;课外延伸;作业超市;板书设计。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阅读学习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成语故事接触得比较早,也比较感兴趣,读的主动性较强。但学生在抽象思维的初步形式上存在着差异,并且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见过大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射箭,鉴于此,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努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读写“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失群”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3)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2)重点指导魏王与更羸的三次对话。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3)讨论,交流。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是理解的重难点。让学生弄明白这个自然段讲了哪三层意思以及三层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学习本文后受到的启发。

情感与评价

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更羸不用箭,能将大雁射下来的原因。

2.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3.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二.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2.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如果给你一张弓,而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你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吗?(课件出示)

(二)检测字词(我会读)

惊弓之鸟

射箭

打猎

大吃一惊

本事

疼痛 孤单失群

悲惨 裂开

(三)分角色读课文2--6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更羸对魏王说了些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

出示: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师:当听到“嘣”的一声响,大雁先是往上(直飞),忽然又(直掉)下来。

两个“直”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指往上“飞得急”一个是指往下“掉的快”。师:此时的魏王是怎么说的?

生:“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更羸说。。。。

魏王更加奇怪,问。。。。

(四)合作探究

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生:有4句话。“它飞得慢”是更羸看到的。(板书)“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听到的。(板书)

生: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分析)【板书】

师:我们把更羸分析的话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生:

1.大雁因为_________,所以飞得慢。2.它因为__________,所以叫得悲惨。3.飞得慢,因为它_________。4.叫得悲惨,因为它__________。

师:1,2句是先说明原因,再告诉结果,是属于因果关系。3,4句是先果后因,是倒装因果关系。其实这篇课文的结构就是以先果后因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这样的结构来写作文,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师:更羸看的仔细,听得认真,断定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所以。。。。。这真是一只《惊弓之鸟》

(五)理解课题《惊弓之鸟》

学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惊弓之鸟”用来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六)课外延伸

1.联系你的日常生活,想一想身边或电视电影里读过的故事中有没有类似“惊弓之鸟”的人。说说你的见闻和感受。生:。。。。。。

2.师:成语故事它会告诉我们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说明一个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成语:杯弓蛇影 杀鸡取蛋

狐假虎威 不劳而获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七)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2.读《儿童成语故事书》。

(八)板书设计

10.惊弓之鸟

分析 结果

看到:飞得慢 箭伤未愈

更羸 掉了下来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篇7: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理清更羸推理过程,明白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的原因,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3、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更羸推理过程,用因果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理解成语含义,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理清更羸的推理过程,用因果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用具: PPT课件、词卡。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老师带来了一首诗,读过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读?指名读。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讲的是谁的故事?

诗中的李将军一箭穿石,勇猛过人,那我们这个成语故事中的射箭能手更羸又有哪些过人的本领呢?学完课文你就会明白的。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强调“弓”的写法。

教学顺口溜:别看弓字拐弯多,只有三笔记心窝。先写横折加一横,竖折折勾一笔过。

2、以“弓”激趣,回顾课文内容

瞧!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把弓,这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弓,更羸用它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呢!联系上节课所学说说更羸做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找出“拉弓射雁”之相关描写。

1、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描写。

课文的哪一段写了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下了的场景?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在文中找找相关描写。

2、体会更羸的威武、自信。

(1)指名上台做动作模仿。

(2)从他的表演中感受到什么?谁来评价评价?(威武、自信)

(3)指导朗读,体会更羸之威武自信。

3、结合语境理解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1)师导读第四自然段。在这句中有两个“直”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视频,感知两个“直”的区别。用自己的话说说 “直往上飞”是怎么飞?“直掉下来”是怎么掉的?两个直当什么讲?

(3)结合字典中“直”的义项,明确意思。

课件出示“直”的四个义项学生选择:

(a、爽快、坦诚;b、公正合理;c、垂直;d、一个劲儿的)

(4)指导朗读本句。

把自己的理解带进去再读读。指名读、齐读。

4、过渡:这把弓太神奇了,更羸只拉了一下,大雁就掉下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课文的哪一段帮我们解开了谜团?

(三)、学习第八自然段,分析“拉弓射雁”之具体原因,明晰推理过程。

1、齐读第八段。

2、在这段中更羸说了几句话?指名分句读。

3、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学习。

默读本段,用“~~~”标出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用“──”标出他想到的。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梳理板书。

(1)指名汇报哪句是更羸看到、听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

(2)反复朗读,在读中加深理解。

A男生读波浪线的内容,女生读直线画的内容。

B 师生配合读,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它飞得慢,叫得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叫得悲惨,因为()。他一听到弦响()。它一使劲,()。

(3)学生汇报,师板书。

A更羸看到──板书:慢,听到──惨;

(这仔细看认真听就是“观察”,板贴词卡。)

B由此想到──板书:受伤、离群。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思考就是 “分析”,板贴词卡)

C想想这只受伤、离群的大雁此刻最怕什么呀?至此更羸又做出了怎样的“判断”? 板贴词卡。

5、进行词语排序,再现思考过程。

A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你能按照更羸的推理过程给它们排排顺序吗?

出示词语“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往高处飞、伤口裂开、掉了下来”请两名同学上台合作排序。其他同学小声和同桌商量商量。

B请排序的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序。

C试着用上“因为„„所以„„”这样的关联词帮我们表述得更清楚。指名说、开火车说。

6、借助关联词语,进行思维训练。

谜团解开了吗?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的原因。

因为(),所以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

7、对人物形象小结:

只有更羸看到这只大雁了吗?为什么都看见这只大雁,而只有更羸知道大雁受过箭伤?(认真观察、聪明、会思考、有经验)

看来并不是这把弓神奇,神奇的是更羸的智慧呀!(边小结边板书连线)

(四)、理解成语含义,从中受到启发。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原先受过惊吓,之后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有句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意思。

(五)、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前我们认识了有勇力的飞将军李广,课中我们结识了以智取胜的更羸。其实在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神射手,《一箭双雕》中的长孙晟、《百步穿杨》中的养由基、还有刻苦学射的纪昌„„他们的超群技艺是什么呢?课下请同学们在这一个个精彩的成语故事中去找找答案吧!板书设计:

篇8:《惊弓之鸟》解读

《惊弓之鸟》一文是根据《战国策·楚策四》改写而成。课文通过描写更羸不用箭, 只拉弓射下大雁的故事, 在赞扬更羸善于仔细观察、合理分析、正确判断事物的品质的同时, 揭示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含义。

课文开篇就点明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在激起学生读书欲望的同时, 涵盖全文主要内容, 自然引出故事。

课文的主角更羸:课文开篇就点明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将人物特点鲜明地告之于人。为何这样说, 而后慢慢道来:当“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且“边飞边鸣”时, 更羸在“仔细看”后说“只拉一下弓, 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说完他“并不取箭”, “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嘣的一声响”后,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 拍了两下翅膀, 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 更羸娓娓道来, 将自己所看、所听、所想和盘托出, 道出了原委, 呼应了开头的“射箭能手”。

配角则是魏王:当更羸说不用箭, 只拉弓就能射下大雁时, 魏王先是惊奇:“是吗?”转而怀疑:“你有这样的本事?”两个“?”, 突出反映了魏王当时的心理。当更羸不用箭只拉弓果真射下大雁时, 魏王“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领!”一个“!”, 将此时魏王先是吃惊转而赞叹的感情表露出来了。当更羸笑答“不是我的本领大, 是因为我知道, 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时, 魏王奇怪了, “你怎么知道的?”一个“?”, 把魏王的奇怪、欲知缘由的心情表达出来了, 同时, 引发更羸细说原委。

主配角间关系:由“?”到“!”, 再到“?”的变化, 体现着魏王由“怀疑”到“赞叹”, 再到“奇怪”的感情变化。魏王每次的感情变化, 对突出更羸这位“有名的射箭能手”都起到了烘托作用。魏王的“怀疑”, 令读者为更羸捏了一把汗;魏王的“惊奇赞叹”, 表明了更赢试射的成功, 使人对更羸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魏王“奇怪”, 欲求缘由, 引出更羸细说原委, 从而使更羸这样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的狩猎经验的有名的射箭能手的形象高大且丰满, 并将成语故事的含义凸显得十分鲜明。

教学建议:

审题存疑, 激发读书之欲。

读题后, 引导学生查字典明了“惊”的意思, 教师相机讲解, 并呈现于学生面前, 从而理解课题:害怕弓弦响声的鸟。

教师引疑:课题的意思知道了, 此刻, 你最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这只鸟为什么害怕弓弦响的声音呢?

疑问的生成, 必然激发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使其在欲望驱使下品读全文。同时, 也渗透了一种解词的方法———分解词素, 进而解词。

明晰人物, 引导读书之情, 读第1自然段, 逐层品文, 明晰特点:查字典解“能手”, 猜想:射箭能手都有怎样高超的本领?你是怎样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的?这样, 使学生从感性上明晰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射得准!”那么, 更羸到底是怎样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细品故事, 感悟人物之形。

将第2-9自然段分成三个板块引导学生读书:

第2、4自然段对读, 一抓更羸:先是“仔细看了看”, 然后是说, “不用箭, 只拉一下弓”就能射下大雁, 最后是做, “不取箭”, “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二抓大雁:“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的大雁, 当弓弦“嘣的一声响”后, “直往上飞, 拍了两下翅膀, 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前后对读, 在读中感受更羸所说与事情结果的一致, 使学生对更羸的敬佩之情更升华一个层次。

读书品文中, 要抓“仔细看了看”, 知晓更羸的善于观察;抓“只要……就……”这个句子, 感受更羸语气的肯定, 把握的十足;抓“直往上飞、拍、直掉下来”等词语, 感叹这一结果的惊奇, 使学生由衷地生发敬佩之情。

第3、5自然段对读:“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啊!”“真有这样的本事!”紧紧抓住两个“?”和两个“!”, 读出疑问句及感叹句的不同语气, 并抓住“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大吃一惊”等词语, 在品读中感受魏王由怀疑到惊讶的情感变化, 使得更羸“有名的射箭能手”的形象更深入学生心田。

第6-7自然段整读:先分角色读书, 设问:“在他们的朗读中, 你听出了什么?” (魏王的“奇怪”;更羸的平淡“笑笑说”。) 再设问:“更羸平淡说出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逐层品味更羸所说:

接着设问:“此刻, 你的心情还是平淡的吗?为什么?”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到:射得准, 固然是射箭能手;但是, 从所看所听与仔细观察中能够做出合理的分析, 进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更是一个射箭能手所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更羸正是“这样的射箭能手”!到此, 更羸这个射箭能手高大而丰满的形象就鲜明地树立在学生面前了。

讨论解疑, 理解成语之义。

分角色通读全文, 进一步感受更羸这个射箭能手身上的品质, 讨论:

1.为什么把这只大雁称做“惊弓之鸟”呢?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

2.日常生活中,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常常用到这个成语?

篇9:别让自己成为“惊弓之鸟”

毕竟,中国股市自从去年6月15日以来,已经经历了3波杀跌调整,分别是股灾1.0、2.0、3.0,本周四的暴跌是否会开启股灾4.0?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周四的大跌,可以看得到的预期利空并不多,如3月1日注册制的起算点、市场资金紧张、保监会要求中融人寿不得增加股票投资、两会魔咒、招行副行长向国家队“催债”等,这些利空都不算什么。反而可能是之前抄底盈利盘的出逃以及机构和散户操作模式的转变导致市场的再一次暴跌。

经历了那么多次股灾和千股跌停之后,机构和散户的操作模式估计已经转为熊市里的“游击战”:跌多了抄点,反弹了卖掉,而一有“风吹草动”,大家都拼命地“砍仓”卖出,从而形成了习惯性的“千股跌停”。治愈这一顽疾的根本,在于重建市场的投资信心以及赚钱效应。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所以,在熊市环境里,类似这样的暴跌也许还会不断地出现,此时我们已经逐渐找到了应对方法,没必要过分恐慌。事实上,笔者认为,目前市场的点位已跌至合理位置,若再往下暴跌,市场的投资价值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结合技术面、估值情况以及多年的投资经验分析,笔者以为,今年沪指应该会围绕2500点做上下波动,而2500点也将是未来1-2年市场的中轴线点位。2500点以下对机构已形成吸引力。而之前市场几年熊市形成的“自然底”2000点,应该难以探及。另一方面,在经历了这1年多的牛市和股灾上下波动之后,再加上市场不断发行新股导致市场体量增大的大背景,沪指见本轮熊市大跌底部低点极有可能会出现在2300点左右。因此,笔者认为,在2500点的正负200点可以展开持仓和做高抛低吸操作,此时并不一定要空仓,保持适当的底仓即可。现在市场已经出现了绝对大底部的潜力牛股。而这些潜力牛股,在将来的1、2、3年,绝对有机会出现起码翻倍以上的收益。

后市方面,本周市场的暴跌也许仅仅只是对前期市场低点2638点的回抽确认,又或者是加速赶出真正的市场恐慌大底。然而不管怎么样,笔者的建议都是,只要市场(沪指)跌至2700点以下,就可以继续考虑逢低建仓,而到2300点。要敢于重仓、满仓。最坏的打算是在未来的1、2年里损失一点时间而已,但是却可以换来丰富的金钱收益。作为普通人,不都是用耐心等待的时间才能去收获金钱的巨额回报吗?事实上,作为穷人和小散户,在投资的世界里,我们最廉价的不就是“时间”吗?只要你等得起,目前潜伏那些绝对底部的股票,未来3年翻一倍那都是最低的要求。

篇10:《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写的是射箭能手更羸在打猎时,见到一只边飞边鸣的大雁,经过仔细观察,不用射箭,只拉空弓就让大雁掉了下来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意图主要是告诉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第三单元第二课,写的是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大雁射下来了,难点在于怎样让学生学会主人公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思维过程,做生活的小能手,这也是三、四年级阶段孩子所缺乏的,所以课堂上要着重讲解。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大雁的知识;

2、收集有关大雁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成语,你能告诉老师吗?(点名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

2.很好,看来你已经把学过的成语都牢牢记住了。(出示一些成语)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3.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PPT呈现课题)

4.看老师板书课题:惊弓之鸟。

5.师:“齐读课题(学生读),很好,再来一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到底讲了什么样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带上你们的好奇,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遇到的不认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学生读书)

2、通过预习,生字词都认识了吗?下面老师检验一下你们预习得怎么样?

(1)(PPT呈现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两遍。齐读都会读了,那找同学读可以吗?

(2)点名读(要求学生仔细听,一起检查他读得怎么样)

(3)大家说他读得好吗?(生答:好),那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吧。(如果读得不够好,下一人来读)

三、指导写字

1.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充分,生字词都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写写生字。

2.PPT呈现“我会写”生字(齐读、点名读)

3.师:下面请同学说说你们认为这些字书写时都该注意哪些地方?(点名答,师进行集体点拨)

弓:第三笔要一笔写成;

魏:“委”上下对正,“禾”右边的一捺变为点,“鬼”第十四画是撇,第十六画是撇折,竖弯钩要伸展;

射:是翘舌音,结构上“身”做偏旁的撇不要出头;

箭:和箭相似的字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剪、煎)“前”的第三笔横较长,要托上盖下;

雁:里面是两个“人”,要左长右短;

弦:字音是“xian”而不是“xuan”;

惨:是平舌音,结构上左边先写两点后写一竖,“参”下面三撇宜长,最下撇最长;

愈:字音是“yu”而不是“yue”

痛:里面结构的左边一竖没有勾

4.教师指导范写:魏;射;箭;雁;痛

5.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走查看书写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二、学习课文

让学生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那课文讲了谁的故事?(生:更羸)

师指导学生:“更”是一个多音字。

同学们了解到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名答:是一个能手;射箭能手......)很好,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PPT呈现第一自然段),那什么样的人能成为能手呢(PPT中能手变红)?

师:那我们试着理解能手是什么意思?(点名答:擅长某种能力的人)

师:文中说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PPT中射箭能手变红),射箭厉害的人。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到九自然段

过渡: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射箭技术到底有多好,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到八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体会。

全班交流

从文中哪里看他的射箭技术好?

(PPT呈现第二段)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很自信、爱观察)

指导朗读:用肯定的语气,读出更羸的自信(点名读)师:读得很有自信

师:“更羸说他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你信吗?是啊,老师也不相信,那文中谁不相信更羸呢?(生齐答:魏王)那魏王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

生答:“第3自然段”(PPT呈现第三段)

师:这段中哪些词最能表达魏王的态度?(生答:信不过、本事)变红

指导朗读:读出怀疑的语气(点名读)师:从你读的语气中我们看出魏王对他的不相信

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达魏王态度的?

生答:“第6自然段”(PPT呈现第六段)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生答:大吃一惊)变红

师:魏王从信不过,怀疑到大吃一惊,说明了什么?

生:更羸真有这样的本事。(点名答)

指导朗读:读出惊讶的语气(点名读)师:读得很棒,同学们向他学习,再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

那更羸是怎么做的,让魏王大吃一惊?(PPT呈现第5段)

带动作朗读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更羸真的有这样的本事;他是怎么做到的)对呀,这是什么原因?

PPT呈现第九自然段

师:这段话中哪些是他看到的,哪些又是他听到的,用直线画出来。

生:第一、二句是看到的和听到的,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点名答)

板书:飞得慢 叫得惨

师:看到这些现象,更羸又是怎样分析的呢?(你来读一读他怎样分析的句子,“2句”)

师:答得很对,看得出来,这位同学也是一个很仔细的人。

板书:分析

师:更羸通过仔细观察,他分析出了大雁飞得慢是因为什么?(点名答: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大雁叫得惨又是因为什么?(点名答: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师:第二句话是采用了先说结果(飞得慢;叫得惨),才引出原因(受过伤......;离开同伴......)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呢,想一想。

师继续: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同学们以后写作中也可以试着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进一步分析,更羸知道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雁了?引导进入3、4句学习。

师:所以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啊,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齐读

全文分角色读,男生组合女生组,教师旁白(要求:有感情朗读,读出大王的信不过、大吃一惊等语气。)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总结:更羸通过观察、分析、进一步观察、判断出来大雁不用箭,只拉弓就会掉下来,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名答: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同学都说得很好,更羸就是一个乐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人。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生活中的小能手。

板书: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师引导: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来,拼命像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答)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点名答:被箭惊吓怕了的鸟)

师:答得非常好,“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弦的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鸟”是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PPT呈现成语解释)

四、作业

1、和爸爸妈妈分角色朗读课文。

2、写本课生字词。

3、做语文同步。

板书设计

飞得慢 善于观察

10 惊弓之鸟

分析

叫得惨

篇1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阅读课。 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 “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怕得不得了。从这个故事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知识: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

(1)学会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及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抓住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练习和不断的品读中突破重难点,理解成语比喻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知道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养成自觉进行词汇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听课文录音。

1.导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从学生回答引出今天要讲的“惊弓之鸟”。

2.放配乐录音。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用不同颜色的笔划出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全班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2、出示小黑板(写着:魏、箭、猎、雁、弦、悲、惨、愈、痛、拼、命)。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3、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

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伤口长好。

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 常惊奇。

四、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 (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讨论: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五、齐读全文,让学生 排顺序。(出示小黑板):

( )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 能掉下来的。

( )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 )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

六、课后作业。

朗读全文,查阅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不懂的词语,收集有关大雁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惊弓之鸟》的课文。(板书课题)(2)《惊弓之鸟》的鸟是大雁,哪位同学知道大雁是怎样的鸟?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

(3)谁能说说“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3)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

(教师将学生的质疑归纳,用几个“?”在黑板上标出)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弄懂:

1、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2、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找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指名学生读出这句话,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能读出感情来。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应这样表示J,“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应这样表示:↓)。请一名学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4、魏王的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信不过”――“大吃一惊”――“奇怪”)。

(1)、感情朗读第3、6、8自然段,读出魏王的“信不过”、“大吃一惊”、奇怪”的语气。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 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5、为什么更羸只拉以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了?

自学第8节:

(1)、思考填空,用( )在书上括出答案。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 飞得慢――箭伤未愈

叫得惨――孤单失群(3)、“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先果后因)

老师总结:(板书)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J | 心里害怕 J |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听到弦响 J

掉了下来

三、学生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四、分解色朗读五、作业。

1、摘抄你认为不错的词语。

上一篇:准军事化管理考试题下一篇:2018安徽艺术统考考试说明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