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2024-05-06

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精选8篇)

篇1: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梦”到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梦”„„但由于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些梦想都未能实现。“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创造了根本前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成功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进而实现“中国梦”。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艰苦奋斗是成就任何事业或理想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最近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可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遇到很多困难与风险。我们意识到,全国人民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埋头苦干、顽强拼搏,才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战胜各种风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去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青春,这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实现建党建国“双百”目标的宏伟蓝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艰苦奋斗,自觉磨练自己,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我们的青春在为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中国来追求他们人生理想的梦。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人会实现他们的“中国梦”!

篇2: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摘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梦”到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梦”„„但由于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些梦想都未能实现。

关键词:承担向上 创新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而今,沧海桑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神九”直上苍穹,“蛟龙”深潜万丈。伦敦奥运再传捷报,中国作家终摘诺奖。成就让我们欣喜和自豪。我们正沿着正确的道路向着梦想前行。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要明白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梦需要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中实现。面对着中国与世界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我们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加强修养,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大学校园中努力地学好本专业知识,练就扎实本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多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断夯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掌握善于创新的技能,努力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人民。没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就不能发展经济,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式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任何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但是是否做到了;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但是否改正了。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知识来强化自己,为自己梦想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远或近。我的梦想很简单,只是想幸福的生活着,幸福地度过一生,能在该刻苦的时候有刻苦的权利,能在该疯狂的时候有疯狂的自由,能不为世事所累,能不为世事所伤,该笑的时候能畅快的笑,该哭的时候能放肆的哭,该拼的时候能不顾一切的拼,该想的时候能无所畏惧的想,这或许就是我理想中的幸福,这就是我简单的梦想。

篇3: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梦想成真和心想事成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助推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历史和雄辩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振兴不断追求新目标、创造新辉煌、攀登新境界、实现新梦想。

“中国梦”已成为十八大后的一大热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是大家共同的梦, 有梦就有希望, 中华民族现在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 是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希望, 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军, 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当代大学生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是新时代的热词和热点课题。

2 构筑梦想,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2.1 进德修身, 以德立人

进德修身是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和不同的内容, 但有着共同的“德育”属性。确定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为我们的党和国家服务。50年代,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为无产阶级服务, 要求学生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和德智体全面发展, 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60年代, 大批所谓“智育第一”、“白专道路”、“业务挂帅”, 提倡“白卷英雄”, 使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空前浩劫。7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90年代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德修身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德立人是当代大学生做人之本。当代大学生是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 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德立人的当代大学生须遵守政治道德、学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在政治道德建设方面, 当代大学生须树立和践行“三同 (同志、同音、同步) ”政治道德观。所谓“同志”就是共同的志向, 即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 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更应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理想。所谓“同音”就是不发“杂音”、“噪音”, 不信谣, 不传谣, 保持与党中央在宣传教育上“同音”;所谓“同步”就是在行动上不折不扣正确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决不允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走板走样”, 绝不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事。

学业道德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当代大学生须遵守的学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学业目标、学业动机、学业态度和学风几个方面。学业目标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业动机是进步、成长和成才;学业态度是乐学、好学和博学;学风是求实、求是、求真。

遵守社会公德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和必备素质。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当代大学生须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细处着手, 并带头遵守社会公德, 彰显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明程度。

2.2 学海无边, 以才服人

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的中心任务。学海无边, 以才服人, 把自己培育成为“专才、全才、高才”, 践行“四度”学习观, 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级专门人才。

所谓“四度”学习观是指宽度、深度、难度和无度。

学习有宽度, 践行全面学习观。学习知识须具有宽广性和全面性。当代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又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有深度, 坚持专业化学习观。当代大学生应当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业务精湛, 不断地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业务专家。

学习有难度, 践行创新学习观。把学习看作一种探索与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不拘泥于书本, 不迷信权威, 不墨守成规, 勇于探索, 敢于质疑, 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

学习无度, 树立终身学习观。无度是指没有限度, 学无止尽, 学无止境, 学习习惯化,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2.3 诚实守信, 以信做人

孔子说:诚者, 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富兰克林曾经说道:“失足, 你可能马上复站立, 失信, 你也许永难挽回。”商鞅立木为信, 因而商鞅变法就很快推广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 最终统一了中国。诚实守信、以信做人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条准则, 诚实, 即忠诚老实;守信, 即遵守自己的信约。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 为社会和国家增光添彩。这种美德表现在学习上, 就是专心致志, 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 就是真诚待人, 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 就是奉公守法, 忠诚老实。

2.4 成长成才, 以功报国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殿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当代大学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自强奋进, 千锤百炼把自己培育成为“专才、全才、高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以功报国。

精通专业, 成为专才。大学生应按照《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有关规定, 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于所学专业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方法等方面须符合学

业标准要求, 学无止境和精益求精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专门人才, 在某一个领域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 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 并且有较高造诣的, 有成就的人才。

博学多才, 成为全才。博学多才是指学问广博精深, 有多方面的才能。博学多才出自《晋书·郄诜传》:“诜博学多才, 瑰伟倜党, 不拘细行, 州郡礼命并不应。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信息化、竞争、变革与发展的新时代, 当代大学生应面向社会需求, 使之成为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使用变动能力强的全面发展和擅长的人才。

技高一筹, 成为高才。希腊的船业大亨欧纳西斯说过, 要想成功, 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 你需要的是比你更强大的对手!当今的社会是优胜劣汰、百花争艳、激烈竞争的社会, 不进则退, 不强则亡。担当国家栋梁之才的当代大学生须在争前恐后、争强斗胜的竞争中成长、进步, 成为技高一筹和高才卓识之人。

3 结语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 国家富强梦, 人生出彩梦, 人民幸福梦。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军,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中国梦将会掀起下一个“飞跃式”的大发展, 推动中国迈入世界高科技富裕国家之列。

参考文献

[1]严振华.《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江苏高教, 2013年第5期.

[2]刘振洪.《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与历史责任》.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9年第7卷第6期.

[3]周晓东.《新形势下“中国梦”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总第140期.

[4]吕原生.《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人文论坛, 2013年第4期.

[5]吕春霞.《浅谈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时代教育, 2013.20.016.

[1]姚晓宏.《中国梦》.当代中国出版社, 载于搜狗百科, http://baike.sogou.com/v11113079.htm, 2014年5月28日访问.

[2]习近平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13年06月19日09:21, 2014年5月28日访问.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http://www.paedu.net/Article/zcfg/jyflv/201007/45579.html, 2014年5月27日访问.

篇4: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

一、创造具有独特气质和品格的中国歌剧

在目前,“中国歌剧”的概念还只是相对存在的。歌剧在中国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有数百部歌剧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产生过积极影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说“中国歌剧不存在”。

可是,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如在世界文化艺术园林中,已经有了中国文学、中国美术、中国电影、中国杂技……在世界音乐艺术宝库中,有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法国歌剧、俄罗斯歌剧,有英国音乐剧、美国音乐剧……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我们还能说有“中国歌剧”这个概念吗?

我认为,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中国歌剧”,应是指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拥有相当数量经典歌剧作品和杰出歌剧表演艺术家,并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的艺术门类的概念。

“中国歌剧”的基本特征是:中国人的创作、中国的音乐、中国的故事、中国的语言,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歌剧”还应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国歌剧”是能以其独特的品格和气质,准确演绎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具有中国音乐灵魂的歌剧;是可以用中文唱响世界,能充分展现中国气派的歌剧;是能够为世界所接受,真正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的歌剧。

“中国歌剧”不仅能映射出中国音乐、戏曲、文学等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也能映射出通过借鉴吸收而兼具西方歌剧、西方文化的优质和精华。二者相融,浑然一体,又独树一帜。

这是我愿意倾毕生精力而为之的中国歌剧!

二、促进中国歌剧流派的形成和推动中国歌剧学派的建立

在今天,提出促进中国歌剧流派的形成和推动中国歌剧学派的建立是正逢其时。也许在三十年前这样提出不合适,二十年前也不妥当,但以我们今天所处的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以我们今天的国力,以我们今天的歌剧人才储备,以我们今天的歌剧创作积累,是应该也必须这样提出的,否则我们就辜负了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就丢失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

所谓学派,即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而已;所谓流派,即学术思想、艺术风格不同形成的派别而已。学派、流派可有大有小,规模和影响或有强有弱,但仍然可以成“派”成“流”。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必表现得过于自谦或自卑。过于自谦或自卑,是对中国歌剧前辈们付出的艰辛努力的罔视,是对中国歌剧已取得的成就的评价不足,是对中国歌剧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错误估判。当然,歌剧的流派、学派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而未必是有意强行建构能达成的。但是用积极的行动促进和推动流派、学派的形成和建立,显然是更可取的。

歌剧在意大利诞生之后,百年内便在国内形成了佛罗伦萨派、威尼斯派、罗马派等歌剧流派;百年后在世界上又有了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法国歌剧、俄罗斯歌剧等派别。以发展的眼光看(请注意,我不是说现在),中国歌剧通过中国几代歌剧人的努力和积累,在世界上也终将能够成为一派。

从发展和繁荣中国歌剧的角度思考,我们还应当鼓励在国内形成各类歌剧派别,如地域派别,像西北歌剧、南派歌剧、北派歌剧等;也可以作曲家而形成派别,以歌剧表演艺术家形成派别,诸如此类。

总之,我们要鼓励不同艺术风格的歌剧出现和涌现,鼓励不同歌剧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存在。

促进中国歌剧流派的形成和推动中国歌剧学派的建立,一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世界歌剧艺术,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无论歌剧的音乐结构、歌唱和表演方法以及剧院的经营、管理等等,都要研究透、学到家。二是必须立足本土,向中国戏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虚心学习。不断地从它们当中汲取养分,是发展中国歌剧的根本性前提。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中国的歌剧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从风格到品质,从音乐、内容到审美情趣,使我们的歌剧具有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和气质,最终形成中国歌剧流派和建立起中国歌剧学派。

我认为,我们这一届中国歌剧研究会所代表的歌剧同仁们,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把我们的目标作为口号喊出来,并努力、快速向这一目标挺进。否则,因我们的不作为,会贻误中国歌剧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让中国歌剧走向国际舞台

中国歌剧能不能走上世界歌剧舞台的中央,不仅关系到“中国歌剧”概念能否确立,也将标志中国歌剧的发展是否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因为,“中国歌剧”是一个必须放置在世界范围里才能成立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偏于一隅的戏种概念。

这要求中国歌剧在世界舞台上的呈现是经常性的,偶有出现是不够的;中国歌剧作品应是丰富和不断涌现的,而不是一部或几部剧目;中国歌剧不应仅在美欧的少数国家上演,还要在更多的洲际国家上演并流传,范围是全球性的。唯如此,中国歌剧在世界上才会真正具有影响力;唯如此,“中国歌剧”的概念才能最终确立。

中国歌剧走向世界,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今天,中国的发展已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也被要求在文化艺术领域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国歌剧原本就是中西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中国歌剧过去学习借鉴西方歌剧的创作形式,是“融合进来”。“融合进来”的歌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是西方艺术对中国的贡献。今天我们让中国歌剧走出去,争取被别人认同、接受、分享,是“融合出去”。而“融合出去”将是中国对世界做贡献。

中国歌剧走向世界与其他中国艺术形式走向世界相比具有先天优势。前面说过,中国歌剧是中西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它的音乐结构、发声方法、使用的乐器和演奏形式,是为世界许多国家的观众所熟悉和习惯的,而在此基础上再以中国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展现中国文化、中国音乐的魅力,就少了许多陌生、隔膜,而比较容易介入和被接受。

中国歌剧要真正实现走出去,要靠歌剧的质量、数量和有效途径。从质量上讲,歌剧作品一定要有很高的规格和精良的品质,一定是能够与世界上的优秀歌剧比肩的艺术佳作,如果是连国内的观众都不喜欢都通不过的东西,走向世界那就是自取其辱;从数量讲,如果没有一批优秀歌剧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也还是不能确立“中国”的概念。从途径上讲,我们可以有政府间、民间的交流,可以采取国内、国外院团的联合上演,更理想的是国外院团主动上演并作为保留剧目,这将更能体现“融合出去”的文化价值和贡献。

在今天,中国歌剧理应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鼓励和支持。中国歌剧这种既是“外来的”又是“中国的”优势,在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影响力方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应该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挥。

四、培养优秀、杰出歌剧人才

中国歌剧要振兴,要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拥有一大批优秀、杰出的歌剧人才,这是打造“中国歌剧”的根本,是中国歌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如果说,歌剧是表演艺术中的最高综合形式,是一种极致的艺术,那么歌剧也必须是由这个领域里的顶尖人才来创作和呈现,才会有经典歌剧作品产生的可能。很难想象,一部优秀的、可以传世的歌剧作品会出自资质平庸、素养不高的作者手中。

尽管我们说,近三十年来中国歌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歌剧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发展速率比较缓慢,受关注的程度还不够高,影响还不够大。这除了文化、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外,优秀、顶尖的歌剧人才的匮乏是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歌剧文学创作、歌剧音乐创作、歌剧导演、歌剧指挥、歌剧表演,甚至歌剧的舞台美术与技术等方面都是如此。

歌剧艺术人才的培养,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的。一般的人才培养,中国现有的艺术院校或一般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基本可以完成,但要培养顶尖的歌剧的各类人才,培养出色的歌剧艺术家和歌剧艺术大师,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歌剧的”教育和“歌剧的”教学体制机制、“歌剧的”专业师资队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培养优秀、杰出的歌剧人才,还需要建立专业的歌剧教研体系和机构,以满足中国歌剧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也正是北京大学建立以歌剧表演、歌剧创作和歌剧研究为方向的教研机构——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五、提振艺术家精神

艺术家精神是指艺术家对艺术的态度,是艺术家对艺术热爱、执著乃至献身的一种境界。我越来越相信,从事艺术者,非尊艺术至上不能有建树。艺术至上,乃是艺术家的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也是艺术家的最高精神境界。

我认为,中国歌剧发展至今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我们歌剧界的这种精神还不够强烈、不够强大。我们应当反思当前艺术界、歌剧界过分市场化、世俗化的倾向,努力在精神价值与世俗利益的对峙、博弈和巨大的张力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正途。艺术界、歌剧界中弥漫的浮躁气息,一切向钱看,为钱迎合市场,都是过分世俗化的表现,都是对艺术精神的背离。

我们要想把中国歌剧事业做得更好,首先要将艺术家精神振作起来,让愿意为歌剧艺术献身的人多起来,为歌剧做出的实际行动和努力多起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意愿更加强烈起来。过去,我们的许多歌剧前辈之所以有成就,是因为他们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我们仍有许多在歌剧战线做出成绩的同仁,也是因为他们在履行对歌剧事业的承诺,秉承了这种精神。

总之,当代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是光荣而艰巨的。

金曼 中国歌剧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

篇5: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公共管理学院 2013年4月18日

“中国梦”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而什么是“中国梦”呢?习主席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不曾中断,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这永远值得我们中华儿女自豪和骄傲!然而,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却有着一段屈辱。那时的中国社会腐败,统治黑暗,外强侵略,内忧外患,任由瓜分,受尽屈辱!外人都说,中国从此倒下了,中国终于倒下了!是的,中国确实被打倒了,屈辱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一如落日,再无光辉。但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却没有倒下!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有璀璨光芒的民族精神,有前赴后继的民族英雄,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中国迟早会再度崛起!

今天,我们做到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奥运会、世博会的举办,神州的飞天,科技创新的进步等等的一切都昭示着,中国站起来了!

然而,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社会分配不均,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落后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温家宝总理曾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仰望星空,我们有远大的梦想!仰望星空,我们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但是中国梦的确切含义是什么?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人如何定义、追求他们的梦想将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我们知道,美国有美国梦,那是一种相信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美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美国梦包含了个人雄心的基本追求。而中国梦反映出来的则是13亿人民可以获取的空前机会。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中国梦”赋予我们怎样的历史使命呢?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伟大的中国梦需要的正是我们这些冉冉升起的大学生来承载,为实现中国梦而奉献青春,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此次,心系国家,既要学会做好小我,又要学会扮演好大我,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改变社会,但至少我们可以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由小到大,从低到高,最终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要明确方向,明确使命。

青年立则国立,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说:“这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来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民众希望和追求的表达”。而大学生作为当今最青春、最富有朝气活力的一代不仅是新一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更是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引领历史潮流的骨干力量。因此,大学生理应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1、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将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民族有着最为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国家有过最为繁荣的时期,21世纪的世界经济虽有衰落单总体上还是发展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年轻的中华人共和国在这个年代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能够通过亿万中华儿女的努力和奋斗实现的。

2、格物致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目的是为国家未来建设培养人才大军。大学生的首要目的当然是学好知识。个人认为,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是拥有专业技能的通才,即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有专攻。但是学问再高,若是满脑子污秽之物,即是废材,不可用之。因此最根本的还是有正确的信仰。唯有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3、独立自主,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久而不衰,靠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使这种精神力量驱使我们奋勇前进!

我坚信,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而我们当代大学生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中国梦,它是一声时代的号角,鼓舞着我们勇于承担起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勇敢地憧憬未来,实现梦想!让我们踏着青春的最强音,奋勇前行吧!

篇6: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专题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中习近平提出, 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关键字】中国梦;当代大学生;责任 一.中国梦的由来,历史与意义

“中国梦”,即如习近平所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为什么会产生?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而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

为什么中国梦会引起这么多的共鸣?这可能与中国梦的历史有关。习近平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历史昭示未来。看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看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看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鸦片战争之后,实现民族复兴便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持续奋斗了170多年。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光明前景。今天的中国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中国梦”,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高谈阔论白费光阴,瞻前顾后错过机遇。“空谈误国”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在党的历史上也有过教训。在信息高速时代,不切实际的空谈更是只能徒增“熵”值,无益建设。

从建立新中国到建设新中国,正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与建设实践,开启了古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正是一代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和埋头苦干,让“中国梦”前景光明。

时间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空前。中共十八大已经为未来描画了美好的蓝图。

面对把一个13亿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大国带入现代化的历史重任,面对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压力与和平崛起的烦恼,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砥砺自身,如何通过实干凝聚党心民心,解决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也异常艰难。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中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并不遥远。

回顾了历史,我们又该思考中国梦的意义。

习近平的讲话回顾历史,着眼当下,瞻望未来,透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中国梦,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之于中国社会整体而言,放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最有共识的中国梦应该还是民族的复兴。

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历史;每一代人的努力,都会成为历史的一段。现在,我们既站在既往历史的终点,又站在未来历史的起点。

中国梦,就是要更贴近老百姓,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凝聚人心。我们常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强调的是怎么干的问题,这个我们强调得比较多,但是价值理性更强调我们为什么要干这个,怎样干得更好。

二.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中国梦的深层含义。

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明白了中国梦的由来,历史和意义后,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是新一代的青年,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五四”前夕在与清华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由此可见,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满足国家需要的青年人才是大有作为的青年人。广大青年现在是后备军,不日会是生力军,将来更会成为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广大青年学生需要中国梦来激励和引领。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是成才之梦、报国之梦、创新之梦、世界之梦。

虽然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其历史责任与使命会相应地有所不同。但当代的我们,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但当代青年,特别是我们这些青年大学生,同样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这是我们作为现代人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基础。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成才之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这其实是我们最朴素的理想和追求。有了这个理想和追求,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与中国梦的对接。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从价值维度来看,就是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有责任意识,要勇于担当,自觉地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还要注重多元复合的知识积累,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将基础知识的广博与专业知识的精深结合起来,不仅掌握本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兼修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要自觉接受系统严格的实践训练,注重将实践经验积累与理论升华结合起来,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增益其所不能”,让青春和生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让知识通过实践的作用,外化为卓越的事业和成就,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人生奋斗的历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梦更是报国之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历史告诉我们,广大青年的命运时刻都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一个大国,绝不可能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一个大国的青年也不能在没有掌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能否正确地应对前进中的喧嚣和挫折,是对我们广大青年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大局意识和理性智慧的考验。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梦也是创新之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对我们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培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需要大批具有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或创造性思维的突出,更表现为创造性人格的卓越。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青少年时代智商资料的研究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但他们的人格与一般人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在学习成长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养成,不仅要有推陈出新、和而不同的智慧与才能,也要着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成事、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进取精神与探索精神。从历史的纵轴上看,中国梦就是青年渴望的强国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一直是对我们来说,中国梦还是世界之梦。民族复兴不是简单的大国崛起,它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高度结合。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同样有利于国际社会。中国人做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是与世界一道共同追梦,实现互利共赢。这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成长为国际化人才,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要求我们要放眼世界,着力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竞争中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沟通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未来,激励着我们振兴祖国的必胜信念和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定会躬身力行、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魄之路。因为爱国主义始终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而改革创新始终鞭策着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三.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1.明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发展是第一要义”,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而发展离不开充满激情的青春理想,离不开远大的志向作为前行的航标,离不开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要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了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将志向与目标变为现实。作为青年人,一旦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落实好党的十八精神,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升力,在各个领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凝聚每一个人的“正能量”,从而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3.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表达了广大青年人的愿望。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为此,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

三、激活“正能量”,坚持全面发展目标,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确定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既是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激活“正能量”的根本。在当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外开放、多元文化、信息时代等因素接踵而至,加上激烈竞争、广泛流动、频繁风险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这使每个人,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有效适应、驾驭现代社会环境并有所作为。必须具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自觉性,必须善于学习、掌握、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必须培养、提高分析和解读实际问题与疑难问题的能力,这是坚持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是坚持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内容。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界定为“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只有全面发展各种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才能不断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一个能力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首先要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认识和适应自然、社会和自我发展变化最基础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书本理解运用能力、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知识运用和更新能力等等。其次是要具备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有目的地改变、改造、改善、改进和调整实践对象的能力,包括资源转化与整合能力、运用科技手段能力、专业实习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等。最后,就是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的最高形式,包括创新思维能力、预测决策能力、创新表达能力、创新策略能力等等。所有这些能力,都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它既是全面发展的标志,也是推动全面、高效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这些综合能力,才称得上是具备拥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才可以“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上述能力,不是凭空而成的,需要我们广大的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创新过程中逐步培养、锻炼、摸索、提高。

今日的青年一代是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是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历史使命是“富民强国”,他们的历史任务是学习、工作和奉献。他们是中国今日之责任、明日之希望、民族之未来,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正处在黄金时代,应当学会竞争,勇于创新,更重要的是做出贡献。展望未来的30年,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青年应当不断探索,追求并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参考文献】

【特别关注】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 2..汪青松: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王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篇7: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题 目: 浅析“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学 院: ******************** 专 业: ******************** 姓 名: ******************** 学 号: ********************

任课教师: ****************

**

﹒** ****年**月

浅析“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摘 要】 2012年11月29日,在党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也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关键字】中国梦;大学生;责任

一、什么是中国梦?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

中国梦,为什么会产生?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而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中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并不遥远。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习近平的讲话回顾历史,着眼当下,瞻望未来,透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中国梦,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之于中国社会整体而言,放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最有共识的中国梦应该还是民族的复兴。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历史;每一代人的努力,都会成为历史的一段。现在,我们既站在既往历史的终点,又站在未来历史的起点。中国梦,就是要更贴近老百姓,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凝聚人心。

二、当代大学生该怎样理解“中国梦”

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该这样理解?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我们是新一代的青年,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五四”前夕在与清华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由此可见,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满足国家需要的青年人才是大有作为的青年人。广大青年现在是后备军,不日会是生力军,将来更会成为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广大青年学生需要中国梦来激励和引领。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是成才之梦、报国之梦、创新之梦、世界之梦。

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成才之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这其实是我们最朴素的理想和追求。我们要有责任意识,要勇于担当,自觉地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还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将基础知识的广博与专业知识的精深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要自觉接受系统严格的实践训练,注重将实践经验积累与理论升华结合起来,让青春和生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让知识通过实践的作用,外化为卓越的事业和成就,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人生奋斗的历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国梦是报国之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历史告诉我们,广大青年的命运时刻都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一个大国,绝不可能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一个大国的青年也不能在没有掌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能否正确地应对前进中的喧嚣和挫折,是对我们广大青年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大局意识和理性智慧的考验。

中国梦是创新之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对我们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培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需要大批具有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或创造性思维的突出,更表现为创造性人格的卓越。所以,我们在学习成长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养成,不仅要有推陈出新、和而不同的智慧与才能,也要着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成事、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进取精神与探索精神。

中国梦是世界之梦。民族复兴不是简单的大国崛起,它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高度结合。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同样有利于国际社会。中国人做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是与世界一道共同追梦,实现互利共赢。这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成长为国际化人才,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这要求我们培养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沟通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我们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魄之路。

三、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2013年春晚的节目《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未来的支柱,中国大学生是与此密不可分的。

立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发展是第一要义”,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而发展离不开充满激情的青春理想,离不开远大的志向作为前行的航标,离不开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要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了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将志向与目标变为现实。作为青年人,一旦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

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升力,在各个领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凝聚每一个人的“正能量”,从而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表达了广大青年人的愿望。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2.梁启超,少年中国说[A].3.http://news.xinhuanet.com/(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五四”前夕在与清华 大学毕业生座谈会)

篇8: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舆论导向,精神文明

“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论”由来已久。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就有学者提出这一理论, 他们认为:新闻传播媒体在做好基本的信息传递之外, 还要肩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要考虑到新闻传播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而不是任意传播。这一理论倡导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解决分歧。同时, 这一理论提出在新闻传播中要保护个人的合法利益和重大的社会利益。

随着新闻媒介的逐步发展, 著名学者孙旭培对我们国家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进行了概括, 即“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 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 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 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

半个多世纪以来, 在国内外新闻媒介的实践中, 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深化发展。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 媒体应该有必要的和充分的新闻自由, 保障新闻的真实、客观、准确, 但自由是相对的, 而且自由必须在媒体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后实现, 新闻传播活动是权利和义务统一。这一理论同时认为, 媒体具有引导社会和谐生活, 创造优秀的精神文明的责任, 政府在必要时, 可以干预和控制新闻活动。

那么, 新闻传播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呢?

首先, 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进行新闻传播。

新闻活动的本质是对客观事实的再次呈现, 因此, 新闻活动必须坚持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的统一。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 由于新闻报道的主体不同, 阅历知识面不同, 立场不同, 目的不同, 那么对客观事实报道的角度就会不同, 报道的形式和方法就会不同。社会受众需要了解的是新闻的真相, 是事实的真相, 要求获得客观、公正, 没有任何修饰的信息。因此, 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进行新闻报道才是真正地承担了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新闻的真实性是媒介媒体取信于民, 获得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违背新闻传播的原则和规律, 制造虚假新闻的传播, 会误导社会受众, 最终会导致受众对媒体公信力产生怀疑, 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其次,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社会注入正能量。

在当代,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传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是首要的政治任务, 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方向, 营造团结向上, 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利国利民;坚持错误的舆论导向, 祸国殃民。新闻传播活动是社会正能量的积聚者和创造者, 要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最后,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创造精神文明。

满足社会受众的心理需求是新闻传播的内在动力, 也是新闻传播的目的。新闻传播要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相结合, 丰富传播的方式和方法, 拓展传播的渠道和领域, 创造精品。按照中央“走、转、改”的要求深入基层, 深入生活, 转变文风, 改良作风, 创造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精神文化产品。

研究掌握新闻传播的活动规律, 加强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监督管理, 是保证新闻传播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第一, 加强对新闻活动的监管, 确保新闻活动对社会面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要建立健全新闻行业的法律法规, 实现新闻传播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严格新闻行业执法, 坚决打击以“新闻自由”之名行“干预司法”之实, 严禁将新闻至于法律之上。严肃查处虚假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堵住虚假新闻的源头。严格新闻审查监督管理, 及时发现和制止虚假新闻, 消除虚假信息给受众造成的误导。

第二, 新闻从业人员要严格自律, 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

从客观事实变成新闻信息, 新闻从业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新闻真实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的原则。新闻从业人员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实事求是地报道, 既不能夸大事实, 也不能缩小事实。新闻从业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勇于抵制诱惑, 敢于对抗压力, 善于捕捉信息。新闻从业者是公众人物, 其一言一行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和立场, 代表的是国家、政府、新闻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新闻从业人员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坚决抵制以低级趣味、色情暴力等手段和方法来讨好受众等,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高尚的个人情操, 提高新闻从业水平。

2008年7月14日,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李家洼煤矿新井发生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经认定, 这是一起非法盗采国家资源、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恶意瞒报的责任事故。2008年7月至8月, 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记者任志明、王月新收取封口费44万元;农民日报社河北记者站站长李俊奇利收取封口费20万元;网络报社收取封口费25万元;《中国现代企业报》编辑部通讯员高飞以收取封口费2.5万元;大众阅读报社记者李红强、王耀东索贿9.5万元;河北经济日报社记者刘巍索要3万元赞助费;《县域经济通讯》主编秦飞要赞助费、课题研究费共计8万元。上述新闻从业人员没能禁得住金钱的诱惑, 在物质利益面前丧失了基本的新闻职业操守, 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一事件给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抹黑了新闻从业者的形象, 是新闻传播界的耻辱, 也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反思。

新闻工作者只有端正态度和立场, 加强自身修养, 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传播者。

第三, 新闻媒介自身要规范管理, 做好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批评。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闻媒介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要加强自我监督, 自我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新闻检查、督察、审核的机制和流程, 从程序上杜绝虚假新闻信息的产生。二是要建立部门内部的新闻审核责任制, 责任到人, 强化岗位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三是要定期检查, 不定期抽查。以全方位、多角度去审视新闻传播中不足的地方或者可能出现错误的方面, 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到位。四是要制定公关预案。一旦发生新闻传播安全事故, 立即启动公关预案, 在第一时间在最大范围尽最大可能消除不良影响。五是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既要保存好既往的新闻信息, 又要总结经验教训,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新闻管理水平。

例如, 2013年7月4日, 《交通全接触》栏目组在拍摄的交通安全宣传情景剧时, 将“疑似小三”等镜头都添加进去, 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给网友造成了误导。为此, 栏目组通过微博等渠道向广大网友和受众进行了道歉。新闻媒介为了片面地追求收视率、点击率, 获取经济利益, 不顾新闻社会影响和作用的做法, 不但会损害媒体本身的形象和利益, 而且会给整个社会的新闻公信力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上一篇:课程专业英文翻译下一篇:跳绳比赛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