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引导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

2022-11-21

《师说》中提及“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直在不断求索的。要给学生传授怎样的道?要怎样给学生传道?

直到“中国梦”一词的出现, 使得我们找到了世间最美好的答案。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政治制度都在不断发展与变革, 大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因此,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就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一、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党的十八大, 第一次遇见这个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为内涵的词。初识新概念还陌生之际, 国家领导人用中国声音承诺这个梦一定会实现。再相逢纠结之际, 这个梦说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一体化是我的特点, 凝聚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每一份梦想是我的目的。中国梦不是国家的梦, 是每一个个体的梦。过去, 是人拉着国家走;现在, 是国家推着人前行。

每一个行业, 每一个岗位, 每一个人, 都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星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 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就像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 我便是唯一的光。”

作为高校一名普通教师, 对于我来讲, 人生有两个美好的韶华:一个是自打青春以来或者从学习到工作甚至以后的年华;一个是所教学生的韶华。因为在我心中, 只要还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 只要心中有干劲肯奋斗, 何时不韶华?

同时, 所教的学生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纪, 他们身上流淌着时代前进的血液, 他们散发着青春蓬勃的魅力。与这样的青年打交道, 又何尝不是另一场韶华呢?学校教育是除了家庭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东西。

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学生, 自己就必须走在前头, 成为学生的榜样。争做高校教师领域与时代为伍的弄潮儿, 以坚实信念、踏实学识支持国家发展, 为青年奋发铺造坚稳基石。用我的热血和我所教的学生们一起“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为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

二、痛定思痛、开拓未来

《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可以说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警示与期盼。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虽然很想鼓励当代的大学生们, 但现今的大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多都存在某一些不足, 所以也不能只看片面。就个人经历而言, 从任职到现在, 横向来看, 现今的大学生们思想开阔, 言论自由, 有着青年一派的精气神。但是, 不可避免的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思想教育缺失的弊端和各种各样的短板。纵向比较来看, 做事不够踏实认真, 学习不够勤奋刻苦, 对于国家政治时事知之甚少等等。

社会上曾有这样的说法:“中国当代大学生是浮躁的一代。”确实有些当代大学生的免疫力比较低, 他们缺乏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 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 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但是正因为如此, 高校教师才应该发挥自身的“功用”, 在了解问题之后及时做出判断, 对症下药, 以最合适恰当的“药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现今的“中国梦”教育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从思想上, 首先, 高校教师队伍要深刻认识到“中国梦”是复兴、发展之梦, 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思想理念。

其次, 在“中国梦”宏观构架的精神体系下, 应当坚守自己的“教育梦”。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高校教师的我们能做的便是继绝学, 传道业。从行动上, 要真抓实干, 创新教育方式, 在日常教学中贯穿“中国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要经常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问题出现, 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的问题和缺点, 但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 高校教师就是要尽己所能, 纵使雄关漫道真如铁, 也要迈步从头越。

三、少年勤学、青年担纲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这是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里的一段话, 相信每一个教育者对它都不陌生。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时代的发展, 属于青年。少年勤学, 青年担纲, 中国青年, 国之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中国梦”是曙光, 照亮着当代大学生们前进的道路;“中国梦”是助力, 推动着当代大学生们前行的脚步,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

挑战也好、困难也罢, 它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 给当代大学生们以希望、信心、力量、勇气。“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 牵引着中国青年前行的脚步, 也引领青年砥砺前行、踏实肯干。所以, 把中国梦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是刻不容缓的。

个人与国家是休戚相关的, “中国梦”不仅仅只是国家对于当代大学生们的单方所向, “当代大学生们的梦”亦是始终与国家的理想同呼吸、共命运的, 是能够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青年一代有理想、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 在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 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青年的历史地位和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更要求高校教师在“中国梦”的追梦、圆梦之旅中鼓励当代大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 一起谋求为国家发展、促进民族复兴尽绵薄之力。

四、上下齐心、其利断金

文化是一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 穿梭于社会间。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 是唯一拥有没有断流文化的国家。不仅有几千年文化沉淀下的文化自信, 还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自觉。而现今的“中国梦”就是那一根丝线, 从国家到个人把我们的梦穿到一起, 汇聚成无限强大的力量, 推动中国繁荣富强、走向世界。我们把这种比喻叫作“凝聚追梦力量”。既然凝聚, 就要普及。而普及“中国梦”这个观点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因为几乎每一个人前半生的成长轨迹都是在教育中成型的。大学教育作为现有体制下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青年性格仍具有非常大可塑性的时期,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 思想教育依靠的是全社会的力量, 中华文化讲究传承。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都会受人影响, 也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别人。所以, 就要求我们始终坚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中国梦”的实现体现在行动上。一个人的努力, 一群人的努力, 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 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 更是青年一代的。所以, 作为高校教师应当踏实努力, 铆足力气把年轻一代的中国力量凝聚在一起, 这是对青年一代的承诺, 也是对后继青年的寄托。上下齐心, 其利断金。只要心在一起, 踏实肯干, 中国梦的实现就指日可待。

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正如《诗经·大雅》中“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说的那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 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华严经》中也曾说到:“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什么是初心?初心, 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 是一生渴望抵达的目标。每个人的人生开始, 都不缺乏各种各样的梦想,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活的磨砺, 让我们越来越执着于眼前, 淡忘了曾经的愿望。梦想是一个人出发的起点。不忘初心, 才会让人知道, 我们从什么地方来, 要到什么地方去。不管在怎样的年龄, 都有踏上征程的勇气。

不得不说现在是一个比较容易迷失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青年容易在时代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与学生们闲聊时, 听他们说起大学生的一些宿舍生活状态。早上就像“停尸房”, 偶尔“诈尸”一个起来上厕所;下午就像“敬老院”, 部分都躺在床上“神智不清”;晚上就像“疯人院”, 又哭又笑又乱叫;半夜就像“特工队”, 一个个蓝光白光在脸上晃。在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潜意识里, 晚睡晚起已经成了一种行为习惯。在一个人独立的过程中, 像手机、游戏等东西的诱惑还只是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 能够得以及时改正。但是我们不由得担心他们的精神世界, 每天沉浸在各种欧美电影、日韩中, 精神世界渐渐荒芜了, 青年也就不足以称之为青年了, 索性中华文化根系深厚, 索性“中国梦”的影响够大。

每一个人, 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早在建党初期, 李大钊就振臂高呼:“以青春之我, 创造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继续前行。而现今, 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该牢记誓词:“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 我将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崇尚科学, 追求真理, 尊重学生,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爱岗敬业, 严谨治学, 师生平等, 教学相长, 恪尽职守, 勇于学习;敢于创新,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 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当“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遇, 一句任重道远, 一句继续前行。作为高校教师, 应当在课堂教育中穿插讲授一些与“中国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内容, 激发当代大学生们爱党爱国和为人民服务为实现自我价值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作为学生的“朋友”, 应当积极努力的鼓励并引领当代大学生们参加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们通过直接感观来提升思政素养;作为想与时代并行的公民, 应当积极利用网络平台, 宣传“中国梦”的相关材料与精神, 并以身作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孟子曾说过:“道之所存, 虽千万人吾往矣。”在这其中, 作为高校外语教师, 需要在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 还要让他们坚定的相信中华文化, 并且坚定的经世致用, 以所学报效社会和国家。

“中国梦”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 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 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 创造历史,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 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但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虽过少年时, 不忘青年志。在研究“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道路需要不断上上下下求索, 努力追随时代发展潮流, 做到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为教育发展、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努力奋斗。

摘要:“中国梦”引导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现今占据重要地位, 也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内涵与时代特色, 明确“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运用多方位的教育模式推进“中国梦”的教育, 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妍君.用“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 2014 (19) :167-168.

[2] 王祝昕.“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 35 (9) :48-50.

[3] 曾晨.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求知导刊, 2017 (3) :10-11.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下一篇:浅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