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化

2024-05-25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化(精选6篇)

篇1: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化

实践范畴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

20多年来,我国哲学界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研究实践范畴,着重探讨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并在对实践的.结构和要素的研究中,讨论了目的范畴与实践观念的关系;从历史观的高度,着重探讨了交往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关系,凸现了实践范畴的交往维度,并提出和研究了交往实践观;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物质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内在联结,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讨论中,实现了对实践范畴的当代理解.

作 者:余在海 张传开 YU Zai-hai ZHANG Chuan-kai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芜湖,241000 刊 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4(6) 分类号:B02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   交往   物质   存在论  

篇2: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化

02.判断题: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03.多选题:以下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A.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B.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C.全面深化改革,是抓住和用好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D.全面深化改革,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求

04.判断题: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05.判断题: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美好的目标就在前面,风险和考验也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06.判断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

07.判断题: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08.多选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三个进一步解放”的理念。“三个进一步解放”是指()。A.进一步解放思想

B.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D.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分配制度 09.判断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

10.判断题: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11.判断题: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

12.多选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 B.必须有主张、有定力 C.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 D.必须学习外国的“普世价值”

13.多选题:我们要警惕借“普世价值”抹黑我们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传统的行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A.中国特色 B.民族特性 C.时代特征 D.求实特色

14.判断题: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5.判断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6.判断题: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17.多选题: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持辩证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不断探索改革的内在规律,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A.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B.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C.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D.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8.判断题: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敏感期和深水区,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直接决定着改革成败。

19.判断题: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

20.判断题: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

参考答案

01.判断题:(对)02.判断题:(对)03.多选题:ABC

04.判断题:(对)05.判断题:(对)06.判断题:(错)

07.判断题:(对)08.多选题:ABC 09.判断题:(对)

10.判断题:(对)11.判断题:ABCD 12.多选题:ABC

13.多选题:ABC 14.判断题:(对)15.判断题:(对)

16.判断题:(对)17.多选题:ABCD 18.判断题:(错)

篇3: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化

一教学内容:文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强调它的文学性是自不待言的, 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要求和特色所在。淡化“史”的线索, 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教什么”上达成的共识。因此在课上教师应胸有全局、高屋建瓴地把握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肯綮处, 做深入浅出的讲解, 简明地交代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文学作品和评价突出文学现象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 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审美的境界, 细细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考察作品对于社会、宇宙、人生、人性、生命等的深刻思考、别样书写, 并尽可能将其放在一个广袤的视野里、广阔的文学海洋中探讨其存在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突显其创作的独创性、贡献性, 从感性阅读到理性认识两方面把握住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质。具体分析时, 诗歌作品重在意境的营造、意象的使用, 复杂、微妙情感 (绪) 的传达以及节奏韵律的美感, 小说注重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深邃思想的传达、叙述方式和手法的创新, 戏剧则着重戏剧冲突的设置、戏剧结构的安排、语言的个性化和动作性等等。总之, 针对文体特点、剖析作品的独创性, 让学生受到文学的审美教育。

发掘人文内涵, 做好育人工作, 是教师之职。“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 韩愈如此定义教师之责, 我想在今天“传道”就包括人文精神、信仰的传递。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想态度, 它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 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 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着, 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 (2) 。面对一个人文关怀失落、道德水准滑坡的时代, 作为一位称职的教师, 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的知识、培养专业才能, 而且还要把现今社会匮乏的人文精神、信仰传递给学生, 做到文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蕴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教师要积极发掘, 并对学生加以引导, 如鲁迅“立国”必先“立人”的主张,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尊个性而张精神” (3) 、“思想自由, 凡百学术之事, 勃焉兴起” (4) , 强调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思想自由。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对于祖国的深情吟唱,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 , 是诗人对处于厄境中的祖国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痴情表达。史铁生身残志坚, 执着地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他的《命若琴弦》缔造着现代的西西弗斯神话, 并以自己的人生态度书写了一曲强者之歌。苇岸、徐刚等的生态文学构建了一种和谐生态观, 表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至上论的批判, 体现了全球性、超越性的视野……与之同时, 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生关心的婚恋、成才问题等与学生做有益的探讨, 也不失一种春风化雨之举。

二教学方法:典范性讲解与课堂讨论并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家、作品很多, 面对课时被压缩的现实, 教师只能精讲经典, 对于其他作品则谈及特色、点到为止, 留下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对于那些思想、艺术性不强, 仅具有文学史价值的作品则仅谈史实价值, 不必面面俱到。在做典范性讲解时, 可合理运用多种批评方法、采用比较方式对作品进行多角度、深度阐释, 以洞开作品的思想、艺术奥秘之门, 并及时引入前沿学术成果或教师的一得之见以启迪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对于作品的阅读、研究兴趣, 兴奋他们对于文学作品感应的神经。为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魅力, 教师可甄选放映有关作家、作品的精彩视频, 起导入、插播或者总结提炼作用, 这不失为一种引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的好办法。总之,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手段, 创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让学生在视、听、说、论中受到启迪、提升兴趣, 在走入课堂时满怀期待, 在走出课堂时有所收获, 是教师应有的追求。

面对慕课、翻转课堂的冲击, 教师应积极面对, 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加大课堂讨论的比重、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率。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做预习, 自己精心准备各级各类问题, 课堂上教师模拟游戏的冲关环节, 逐步抛出问题, 让学生解决, 给他们足够的发言空间, 形成话题的交集和冲突, 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气氛, 引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于争议性作品, 则不一定要有统一结论, 放飞他们思想的翅膀, 形成开放式的课堂。课堂讨论有多种形式, 可分组讨论, 教师随机参与其中的一组, 在各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后, 由学生推举组长, 由组长总结发言, 教师进行点评;也可开展课堂大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进行引导、提炼观点。在慕课上针对一人提问, 有无数不同国籍、身份、年龄的人在线回答, 虽然在实体课堂上做不到这一点, 但我们也要努力形成讨论的氛围, 展开争鸣, 引发头脑风暴。在讨论课上, 把控现场好的教师就像放风筝的人, 学生是空中自由摇摆、上下翻飞的风筝, 牵引风筝的线却始终牢牢把握在教师的手中。

三考评体系:分阶段给成绩的多维考试制度

文科生有一通病, 平时不认真听讲, 考试前大量复印课堂笔记、教师讲义, 下载网上学习资料, 搞突击复习, 靠死记硬背考高分或者通过考试, 这往往导致其专业素质不过硬, 且易养成投机取巧之弊端。为避免此, 我们可对学生进行分阶式考核, 考查学生在较长一个时段内知识的积累和转换、才能的磨砺、素质的提升过程。具体说来, 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合理分布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拓展期末试卷考核内容的外延。

首先, 重新调配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 由之前3∶7变为4∶6的比值, 加大平时考核力度, 重视过程考核, 避免“一卷定成绩”的考试结果, 使考评更为科学、合理。其次, 平时成绩由考勤分、作业分、读书报告分、课堂讨论分几部分构成。其中, 学生一学期完成两篇学术小论文作为两次成绩计分, 对于小论文的完成情况教师要及时讲评、指出优劣, 此举可使学生重视论文写作, 培养并提高他们的文学作品解读能力、写作能力;由于这一课程是在大一开设的, 这也能为后续的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基础。学生按时提交读书报告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计分可使学生重视原著的阅读及自主学习, 有助于他们鉴赏能力的提高, 并为小论文的写作做好铺垫工作。讨论课则是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绝佳演练场,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良机, 故也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重要考核。讨论分可结合教师打分和组长给分综合评定, 如果是分组讨论, 由教师对组长进行评分, 组长结合组员的表现对组员计分;如果是课堂大讨论, 则由教师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表现予以打分。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讨论所得的平均分即为讨论分, 此项考核有助于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及论辩能力, 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最后, 期末考试以试卷的方式进行, 弱化知识点考核, 拓展阅读面, 着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 同时教师在考前要公布平时成绩。综观此种考评方式, 打消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妄想, 力避了投机取巧现象的发生, 有利于养成学生严谨、踏实的作风, 对他们走入社会后以后做人、做事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篇4: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化

摘要:本文在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与实践意义基础之上探寻了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就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和争论展开论述,阐述了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苏联新经济政策;当代中国;深化;发展引言

苏联新经济政策是基于列宁经济政策提出和实施的延续,而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国情的结合典范。苏联新经济政策以农民为发展要素进行思考,充分结合了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是一种对经济政策的探索。作为和苏联相同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建国后同样面临了与苏联相似的状况,这为其在当代我国的发展和深化奠定了基础。

一、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与其实践意义

(一)产生背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苏联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过渡时期的一种反思和承认。从苏联当时的国内大环境进行分析,上世纪初俄国经历了帝国主义战争,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急需构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权。换言之,社会发展务必针对国民经济进行改造。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多年的战乱使得新政权建立过程中面临了余粮征集所引发的骚动和暴动,使得经济建设一度停滞。这样,俄国无疑陷入了相当严重的经济危机,饥荒肆虐全国。基于严峻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俄国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针对这种情况,列宁以俄国国情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意义。列宁针对俄国战后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反思和探索,其认为经济只有更为细致、更为谨慎才能做好。列宁从失败中学习,结合起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马克思原理,构建了苏联新经济政策。其在实践过程中,让苏联农业逐渐恢复到战后水平,确保苏维埃政府度过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机。与此同时,新经济政策在实践过程中也通过粮食为契机,在工农关系巩固的基础上为苏联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一)利用市场原理把农民作为发展要素。苏联新经济政策认为其最为实质的表现是实现农民经济的结合,这也是苏联新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政策的一种竞争。战后的苏维埃政府不仅面临着政权的巩固,也面临着以农民为主的小生产发展。所以,解决农民的经济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所在。故而,苏联新经济政策的首要实质便是将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作为市场中的核心要素,重点关注农民所处市场的经济利益,将农民看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换言之,苏维埃政府认为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义。

(二)利用市场原理发展多种经济。伴随着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深化和实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对待似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就经济学角度而言,国家资本主义指的主要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之下,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控的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适用对于初期的苏俄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在解决了农民经济的相关问题之后,苏联新经济政策指出,可以科学适当运用资本主义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在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引导之下成为了社会主义过渡的最佳入口。即通过市场原理将各种经济制度进入、引入国有企业,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竞争。促进社会主义下多样化经济体制的共同发展以及多种经济大繁荣。

(三)改革政治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苏联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种模式探索,因此其在本质上对于无产阶级政党也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以确保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其要求主要体现在政党的职能划分和明确。这是因为一旦明确和划分清楚政党的职能才能确保苏联新经济政策能够在市场经济之下实施管理和监督,让经济发展效益和效率有所保证。最终,适应多样化经济的发展趋势。

三、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及其争论

(一)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就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理论而言,其实质上是列宁基于俄国实际经济发展的一次伟大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创新实践。经过实践证明,其对于俄国当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政策的一些瑕疵和缺陷,使得其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苏联新经济政策对于农民相关农业政策缺少一定的坚定性,使得农业最终变为工业发展的辅助。其次,纵观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整体,其中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太强,很多内容缺乏必要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

(二)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争论。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实践意义永远是无法抹去的,但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纲领,使得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争论也在无休止进行。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为代表的人群认为苏联新经济政策实质上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共产党针对经济危机的一种过渡措施。他们认为应当就资本主义势力和富农给予严厉打击;反过来,以李可夫和布哈林为主的人群认为苏联新经济政策应当得到贯彻和执行,是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的;同时,斯大林等人对于苏联新经济政策也是给予了肯定和坚持。

四、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当代中国的深化与发展

(一)从工农联盟的巩固到互惠互利新型工农关系的构建。2012年我国十八大顺利召开,会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推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国只有将“三农”问题解决才能顺利实施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工业化告诉发展。次年,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文件当中又一次提出了以工带农、工农互惠促进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建设的内容。由此可见,当代我国在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之下,进一步对工农联盟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深化。即当代中国正朝着构建新型互惠互利的工农关系構建步伐迈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工农全面协调。

(二)从合作性的发展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李克强总理在江苏考察时曾提出,专业合作、股份合作以及家庭农场等形式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无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苏联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和理论指导在我国国情之下无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效支撑。

(三)从商品货币关系的承认和利用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发展。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试图通过资本家的技术以及资本等优势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后又希望通过多种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就我国当代经济体制而言,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发展和深化了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改革理论。我国应当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承认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行经济发展。

(四)从过度集权制度的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稳妥推进。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过程中曾对政党的职能进行了明确和划分,这是基于经济改革和政权巩固联系而进行的。无疑,经济制度的改革实施之后便会考虑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苏联新经济政策针对政党的职能划分、制约和监督都进行了思考,这些论述对我国社会主义政体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因此,苏联新经济政策在我国的深化和发展实质上完成了集权制度改革到整体改革的稳健推动。我国政党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和职能,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进一步构建职能的监督和制约体系,让权力监督促进经济发展。

结束语:

苏联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苏俄最为艰难困苦时期探索出来的一种发展和恢复经济的重要政策。其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争论和局限都是值得借鉴的。我国当下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只有在明晰苏联新经济政策优缺点的同时结合起我国自身发展态势,从农业发展入手,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宝.从苏联新经济政策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J].改革与开放,2010,16:3-4.

篇5:当代中国的价值论研究

4价值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从80年代初开始引起中国人的关注。经过十几年的热烈讨论,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成为当前哲学界和理论界的一个十分活跃、很有影响的领域。

一、研究概况

回顾价值论研究走过的十几年历程,从1980年发表于上海《学术月刊》(第10期)上的杜汝楫的《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一文,到后来的专著《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⑴、《价值论引论》⑵和《价值哲学新探》⑶的正式出版,国内多种报刊发表的论文和相继问世的学术著作不计其数。经过众多学者的辛勤努力,有关价值方面问题(如价值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地位问题,建立哲学价值论的必要性问题,价值的本质、特性、分类、评价等基本问题)的理论研讨在较为宽广的层面上得以展开,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可以说,价值论研究呈现出的明显趋势是正在走出认识论的狭小圈子,走进广阔的社会历史领域,愈来愈形成一种共识:价值因素非但无法消除,它反而或多或少、或以这种形式或以那种形式存在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界定中,成为哲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方面,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价值理论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它的主流从一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具体表现在:第一,它不同于西方价值研究,而是立足于对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社会与历史等关系的唯物主义理解,以此为前提理解和规定价值;注重从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的统一,而不是从它们之间的分离和对立来回答和论证问题,旨在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第二,在观点和方法上突破了以往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狭隘理解,重新挖掘和整理了经典作家的许多未曾被注意的思想。因而不仅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问题,改变着通过教科书所确定下来的传统理论体系。

二、主要问题

(一)关于价值的本质

这是一个带有实质性的问题。多数论者立足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考察价值,总体上把价值看作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即把价值看成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范畴。如李德顺认为,价值“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⑷。这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

这种观点又有两种不同并已发生争论的思路:一种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可称为主客体统一论;另一种则主要突出主体性对价值的作用,认为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主体、主体性,可称为主体性价值论。

价值论研究是否只能按主客体关系模式进行呢?部分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只是研究方法之一,其突出缺陷在于无法顾及主体的客体性及其进化生成的本体价值关系。如胡义成认为价值论研究可以在当代“自组织理论——新进化论”所提供的进化范式基础上,从客观世界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进化角度,重新审视价值的生成和演化⑸。赖金良认为主客体关系模式中的价值概念基于“需要——满足”关系,这只适用于较低层次的“效用价值”,对其他更重要的价值如“人道价值”、“社会规范价值”等则难以说明⑹。

价值本质问题的前提是价值的存在。价值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价值与存在的关系怎样?对这些问题学者们作了一定研究。他们大都对价值的存在不持疑义,批评西方一些学者在把价值与事实进行区别的基础上否认价值存在的错误。他们认为价值与价值关系也是一种事实,即广义的事实,因而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客体、主体及其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价值就存在于主客体关系中。价值与存在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属人存在与一般存在的关系。

(二)关于价值评价与创造

多数学者认为,价值评价作为一种主体观念活动,是客体与主体需要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是对价值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意志保证及其综合。虽然价值评价有主观随意性,有真有假,但不应将它与价值本身混同,西方价值观的唯心主义的一个认识论根源就是把价值与价值评价混同起来了。

他们充分肯定了价值评价的作用,认为人们正是通过评价,揭示、把握客体价值,使价值由潜在的形式转化为直接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评价虽然不构成价值的内在要素,但它是发现价值、实现价值、表现价值的重要手段。当然,应该辩证地看待评价,因为评价对人的活动影响是双重的,正确的合理的评价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产生消极作用。⑺

价值评价以价值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刘永富认为,价值判断是一种广义的事实判断,事实判断蕴含着某

1种价值内涵。价值取向就是选择行为的价值方向。价值取向有自觉的与自发的区分。⑻

价值创造的本质及其根据是什么?门忠民强调是主体活动及其对象化,是主体赋予客体的形式。可以说,价值创造的实质是主体借助于工具的使用使客体的潜在价值变为现实的价值,无用变有用,小用变大用,以增大客体的价值。⑼

(三)关于人的价值

这是价值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与对价值本质问题的回答相关,也存在着不同理解。

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首先把价值看作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相应地人的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于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基本思路就是由价值一般到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精神的价值等并列)。当人作为客体满足非我需要时,形成人的社会价值;人作为客体满足自身需要时,形成人的自我价值。“人的价值”中的“人”只能是客体,从而人的价值也就成了“人作为客体的价值”⑽。这种观点具有逻辑一贯、理论严密、能在较广泛的范围内解释现实生活中复杂多样的价值现象,因而一直占据着国内理论优势。

另一种观点主要是从人、人的本性、人与物的区别角度寻找人与价值的内在联系,挖掘价值产生的根源。如何中华认为“所谓价值既不是有形的、具体的存在所构成的实体,也不是客观对象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而是人类所特有的绝对的超越指向”⑾。郁建兴认为“人是价值主体,意即人是价值世界生成的终极根据,人是本元的价值物。……所谓价值,就在于人的类特性、社会性,就是人的理想性、超越性”⑿。这些主张的共同点就是强调“价值就在于人性”,“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这一种观点因其富有启发性,自90年代以来开始发生影响。

还有的学者看到了上述两种观点之长处的同时,也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缺陷,并试图有所扬弃,探索一种新的思路。如冯小平认为,把握人的价值的具体内容,必须从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和人作为客体的价值两方面展开:当人作为主体时,由非我客体来满足,形成人的“个体价值”;当人作为客体,满足非我主体需要时,形成人的社会价值;此外人还与自己发生主客体关系,形成人的自我价值。⒀

(四)价值与社会历史观

近年来价值论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从认识论走进社会历史领域。

庞景君提出应重视社会价值论研究。社会价值论虽然属于价值论的一个分支,但不是认识论范围内的价值研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简单应用和推广,不是简单地运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模式来具体分析现实的社会历史问题。社会价值论的基本特征是把社会整体视为价值主体,从而展开对复杂的社会价值问题的分析。⒁祝大征认为交往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是物质价值产生、实现的基础,并且促进了精神价值的产生与创造。⒂

张正军认为价值尺度是评价社会进步的尺度,它由三个互补的构件组成:一是社会主体生存状态的进化,人获得更多的解放和自由;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程度的提高;三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程度的提高,即生产力更快地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更好地改善。⒃

还有些学者针对世界性价值观念变革和价值重建的潮流,从中国现实社会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要勇于克服传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旧观念,自觉地建构适合于时代特征和历史任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

(五)价值理论的地位和学科性质

关于价值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和性质,主要围绕“价值”在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中的关系问题展开。

一种观点坚持,科学的“价值”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应该是统一的,是一个而不是两个。如赵守运等学者主张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必须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规定商品价值本质的方式和逻辑来确定价值概念;王海明则主张用哲学的涵义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合而为一。⒄

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概念体系的科学统一,应该是多层次、多侧面、多形态理论内容的有机联系,不一定是概念定义上的整齐归一,价值概念也是如此。如李德顺等学者认为,人们从一般意义上探讨的哲学“价值”范畴与政治经济学的商品价值范畴虽然存在着某种一般和个别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在理论上有一系列的过渡环节,不是简单的、直接的,二者之间在对象、内容、方法和意义上均有不同,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过于强求同一,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理论向现实的展开。⒅

关于价值理论的名称及其学科性质,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如有的称它为“价值论”,认为它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有的直接叫它“价值哲学”;还有的称为“价值学”,这就超出了哲学领域,指一门由哲学价值研究和各门具

2体价值学科共同组成的新兴综合学科。

在哲学理论范围内,有的主张它从属于认识论,有的认为它从属于历史观,还有的认为应视它为与本体论、认识论并列的一个独立分支。可见这些争论直接关系到如何界定价值问题的性质和地位,甚至反映出对哲学理论一般结构的思考。正文注释:

⑴⑷⑽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68、213页。⑵袁贵仁:《价值论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⑶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⑸⑻⑼⒂⒃:王玉梁:《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载《哲学动态》1993年第11期。

⑹赖金良:《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的方法论特点及其缺陷》,载《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⑺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7、301页。

⑾何中华:《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

⑿郁建兴:《关于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商榷》,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

⒀冯小平:《从人的价值与价值关系看人的价值》,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⒁庞景君:《社会价值论刍议》,载《哲学动态》1997年第2期。

⒄⒅李德顺:《价值论在中国》,载《哲学动态》1993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刘玉平:250100 山东 济南 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副研究员 隋竹玉:250100

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讲师

篇6:中国当代诗歌问题研究

201009808843 白国英

指导教师 段春旭

【摘 要】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诗歌研究处于相对边缘性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水准和它所取得的成就很低。中国当代文学中诗歌所取得的成就,绝不亚于小说,更不亚于散文和戏剧。也可能正是诗歌,才在很多方面充分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应用水准,也经常起到引领文学风气的先锋作用。但已有的成就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事可做,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领域中仍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具体在诗歌史的研究方面,从不少学者和批评家的最新研究中,从一些不断新发掘的史料中,以及诗歌现实的巨大变动中。

【关键词】:中国当代诗歌 问题 边缘化

一、中国当代诗歌现状

风起云涌,门户林立的中国当代诗界现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末期,朦胧诗的兴起与成熟,到世纪之交网络诗歌论坛的风行,涌现出大批的诗歌作品与优秀的当代诗人,促成百家争鸣的现状。这二三十年,尤其是互联网这一交流平台,给中国当代诗歌带来更为自由的发展契机,诗人即时发表作品,诗歌刊物编辑在网络中选稿已相当普遍。自然,由于诗观不同、立场各异,争论也是在所难免,甚至出现过不小的振荡,乃至给诗坛造成负面的影响,大有群雄并起之状态。

这里和上文可合并起来不少新生代诗歌作者,以此为由,不惜脱离大众,给新诗冠以“尖锐、先锋、前卫”的意识。主要体现在:时代变迁与发展,给诗歌作者在题材选择上带来多种途径,伴随这种多途径,也使诗歌写作者在题材的运用与把握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误解与偏离。主要引发于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误读,对凡事皆可入诗,这一古训的误解。从而,把当代诗歌引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不能回归诗歌面目的凌乱局面。

中国当代诗歌早已摆脱“五•四”之后对外国诗歌的借鉴甚至模仿的状态,以及从古代诗词演进现代诗歌的这一蜕化过程,历经百年沧桑,其中,也有停滞与迷茫甚至困难时期,但从总体上看,现、当代诗歌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还是随着社会发展与前进的步伐,一句话,诗歌在中国绝不能脱离社会,摆脱读者。

我们回首各个不同时期,那些给中国当代诗歌带来新生的诗人,闻一多、徐志摹、艾青、藏克家、穆旦、郭小川,余光中、杨牧、抒婷、北岛、孙文波、西川、海子等等,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那一时代的代表诗人,他们曾处于中国诗歌不断演化的最前端,带动大批后起的诗人,觉悟的诗人,知道当代诗歌该如何去写的诗人。是他们真正确定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地位,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才能在社会、在大众的期待下,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当代诗人。

这里和上文可合并就目前中国诗歌的状态,不少诗人敢于举起“先锋”的旗帜,并非要脱离母语写作,写的还是文字与分行的诗歌,尚不能脱离身边万物,亦不能摆脱将感悟用语言来传达,至再现的过程。所谓的先锋写作,无非在视觉与感知上给人眼前一亮,使得作品进入了陌生化的起点,但,毕竟是一种超越,还算是可喜的。

合并但是,有一些写作群体的形成,在不顾一切地疯狂的摇摆,这些声音只能加重中国当代诗歌的负担。比如一些“垃圾派”“身体诗歌写作”“口语诗写作”等等。但其中,不乏也有好的作品。

诚然,诗歌的视觉传达技巧,对于任何诗歌写作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按审美构成来说,一部艺术作品的完成,还要最终倚赖于大众的评审,诗人作品与读者的完美结合,最终才能决定诗歌的好坏。对于“垃圾派”等当前的诗歌写作方式,大多人持观望态度,包括一些诗人及诗歌评论家,他们寄希望于多种渠道的写作方式,能给当代中国诗歌带来繁荣的局面,诗人与读者大可以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去欣赏、去评定。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另类的诗歌写作中,在技法与传达尝试上,的确有着突破,甚至给人一种新鲜的活力,包括一些“口语诗”。对于这些诗歌,我们不能持有全盘否定的态度去恶意地抨击;它们的出 1

现,很有可能带给中国当代诗歌新的出路,同时,负责的诗人不管存在于什么样的派系(这样说也是情不得已,诗人不该分出这些派别),他们都是坚定的独立写作者。只要不是抄袭,不是跟帮演绎闹剧,只要是肯于为中国当代诗歌体现自己的写作价值,他们的存在就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但,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这些变化逐渐形成两种影响,一是诗人写作的独立性意识加重,即冲破体制束缚的自由写作趋势。这种影响体现在,诗人在写作与发表作品的过程中,常以自我满足为目的,抛离社会因素,以追求诗歌内部的素质为第一要著,从而与社会之间陷入一种距离感甚至不可融合的地步。同时,在基于此的诗歌写作过程中,不愿去回应社会的问题,使诗歌沦为真正孤立的艺术形式。

二、新诗歌呈现边缘化

现在,新诗正逐渐离开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特别是远离群众,走向边缘化。

其具体表现为:在社会上很少见到新诗。在口头上,除了有的诗歌团体内的新诗人及诗评家之外,群众不说新诗,不理睬新诗,新诗朗诵会很少举办,即使是偶尔举办,参加的人数都很少。在视觉上,出版社不愿出版新诗,出版社愿主动出版新诗集的很少,诗人要找其出版,则要书号费或包销。在综合性的日报、晚报副刊上,很少刊载新诗,偶有少量点缀,质量也较差。在市场上,处于经济生活的边缘。于是形成报刊亭很少出卖诗歌刊物,书店主要卖台,很少摆放新诗集。在高科技领域:新诗被—些以音响与荧屏为表现手段的高科技领域排斥在外,处于信息化时代的边缘地带。现在的戏剧与时俱进,电视剧占领荧屏中心位置,成为群众生活不可须臾离开的事物;流行歌曲抢占音响市场的制高点,—盘光碟上市就是数十万张。在电视与光碟领域,很少看到新诗影子。新诗的研究与评论家数量在减少。由于报刊少载新诗,以致一些文科学术性刊物不大欢迎评论当前新诗人的评论文章,导致一些新诗评论家停笔去从事其它写作活动。致使新诗评论队伍在缩小。

造成新诗边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现在的新诗,好诗也有,但是不够多;大量是老一套,或是自我沉吟的过了时的调子;有很多人写诗是让你读不懂;等而下之是黄色下流。你不关心群众,不让大众读懂并欢迎你的诗,你的诗却要别人掏钱买,这是不公平的事!第二,诗的形式怪异。近些年有些新诗人学习现代派,或模仿后现代主义,自称为“第三代”,不是吸取其精华,而是得其糟粕,搞结构性解体与非文化的结果是新诗越来越脱离中国实际,脱离人民大众的口味,有些诗愈加散乱化与口水化。在意境上,意象模糊、颠倒黑白;在音律上,不讲音节、没有韵律。让人见而弃之。第三,诗人创作小众化。有些新诗人处于自我小圈内、或者说象牙之塔中,继续耍弄自己脱离现实的玩意儿,而自“夸大口”,自许清高,还说什么,诗是自我情感流露,不必要别人理解。处于边缘地带而自以为荣,能不悲乎?第四,新诗创作、阅读、批评存在问题。中国新诗在创作与阅读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现在有不少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声势不小,但其中大多数人的诗歌文本不仅对于业余读者来说构成了阅读接受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对许多有较高诗学素养的专业读者,也构成了阅读接受上的严重挑战。这些诗歌在语言运用、意象设置及诗思方式上大大偏离诗歌的阅读规范与审美习惯,整体风格过于晦涩或怪异,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当代汉语诗界极端的“个人化”写作与“贵族化”写作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初衷与它的后果都是要让诗人的写作变成一种与一般读者无关的、高不可攀的写作。

三、如何改变不良现状

今后诗歌的出路在哪里?一是要崇高,反动崇低。诗人要写出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有积极意义的作品,要始终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始终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要抒写对生命的感悟,对理想的探寻,对现实的思考。二是要建构,不能结构。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尤其古诗语言的凝练、意境的优美、用韵的自如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当然,还应该学习外国的诗歌艺术,如象征、通感等手法。三是要审美,不能审丑。美和丑是一对矛盾,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美的诗歌从形式上看比较整饬,从内容看不但言之有物,而且给人产生一种愉悦感。所以,作为一个诗人,我们就应该写出美的诗歌,借以感染读者的心灵。四是要明朗,不能晦涩。不论任何文学作品,只要发表出来,总是要让人看的,就应该写得明白晓畅,让大家读后知道自己所表达的思想。而不能故意在语言上设置障碍,让别人读不懂,这是有悖于诗歌创作的。当然,2

我们不反对诗歌写得含蓄朦胧,但总要言之有物,空洞的语言是经受不住考验的。

(一)加强新诗的现实性

新诗必须正视现实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要改革要首先改革内容,敢于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描写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深刻反映现实。一时不能发表,不要着急,歌德《浮士德》写了六十载,左思《三都赋》写十二年。要相信社会在前进,将来发表出版,说不定是洛阳纸贵。

(二)在诗的艺术形式上,新诗要与传统结合创造新的形式

现在很多诗人以第三代或后现代派自居,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自绝于大众。而在学习吸取外国诗派时,不脱离中国国情的诗人还是有的。如像南京诗人蔡克霖那样,吸取后现代派诗之长,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与时俱进,走自己的路而上下求索,是难能可贵的。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新诗的市场,回到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去,这是走出边缘化误区的首要途径。

其途径之一是像东方诗风那样倡导新诗格律诗,以疗救目前新诗无韵无味的通病。这样作的好处是:

1、能纠正当前新诗界的反结构、反韵律的歪风;

2、使新诗能够朗诵或演唱,逐步向流行音乐靠拢,找回失去的市场;

3、建立新的诗风。再者是要与市场结合,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最好是向音乐性靠拢。向流行歌曲学习,找回诗的市场,争取能广泛在群众场合朗诵。新诗人与流行歌曲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流行歌曲与高科技结合得很紧密。音响光碟,激光剧场,容量广阔,市场宏伟。其中有许多好诗。新诗向他们学习,可以搭乘音乐翅膀,飞向广阔市场,挽回新诗的颓势;而因流行歌手及其歌词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其创作歌词的支持者,限于水平,许多流行歌曲,千篇一律,口水化,缺乏应有的意境深度与艺术性。如果有水平高的新诗人能为流行歌手写出一些好诗,进行演唱,势必更加扩大与流行歌曲的阵地与声势,取得双赢。这种情况若能重新出现,则是能把新诗推向广阔市场、走出边缘化误区的好途径。这里没有进行修改,应补充一下:古代诗歌多有吟唱之风,可见诗歌创作与歌唱是不矛盾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现代诗歌创作是不是能继承这一古老的传统呢?

(三)多创办一些发表诗歌的阵地

多创办与开辟一些发表诗歌的阵地,尽量争取多办一些刊物,刊号受限制则多设立些新诗网点,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青年人参加一些诗歌活动。

互联网上的诗网点的兴起,对打破诗刊物刊号专利资源的垄断有很大好处,既开了自由发表言论的风气;又为年轻诗人发表诗歌开辟了阵地,像安徽《诗歌报》那样,既办文字版,又办网络版,并发表了许多好诗好文章的创举,值得肯定与提倡。

(四)树立艺术民主的创作理念

当下的中国新诗只有建立并维护一个良好的诗歌生态环境,中国当代诗歌才可能真正走出低谷。自上世纪末迄今,在中国当代诗坛,搞圈子、拉山头,党同伐异的现象屡见不鲜,美学风格、诗学趣味相同或相近的诗歌群体通常对其他诗歌群体持排斥态度,并且往往互相攻讦,这是文人相轻的民族劣根性在中国当代诗坛的典型体现。这种不良的诗人人际关系务必尽快朝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诗人内部的分裂与不团结会直接恶化诗歌创作环境,并严重内耗中国当代诗人的艺术生产与创造力。进一步来说,当代中国诗人只有树立艺术民主的理念,承认并欣赏那些同行们出色的艺术创造,所有汉语诗人的艺术创造潜能才能获得真正的释放与发掘。

(五)建立相对的诗歌标准

目前汉语诗歌的标准较为混乱,只要是分行文字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被称为诗歌。“诗歌垃圾”常常也与“诗歌黄金”等量而观,许多读者与行家的诗歌判断力陷入了“瘫痪状态”,这种局面的确相当糟糕,必须使之加以彻底或较大改观。

诗歌的定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诗歌的评判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是,诗歌的标准,即诗歌之为诗歌的基本元素,却轻易不能加以否定或“颠覆”,可以把尺度理解为诗歌中变动的因素,而把标准理解为诗歌中不变的因素。就诗的标准而论,它在语言的提纯、想象力的持守及对生活的诗意发现上具有自己规范性的要求。这三项元素依然是当代诗歌基本而重要的标准。按照这一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好诗与坏诗、真诗与伪诗之间的本质性区别。

(六)重视塑造良好的诗人形象

现在有许多以先锋和前卫自居的诗人极力强调或炫耀自己的诗歌天赋,主张把诗人的人品与文本彻底分开,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有意无意地纵容自己的人格朝脱离社会的方向发展。于是,人们经常看到许多诗人以愤世嫉俗或神秘怪异的形象出现在公众场合。他们自觉可以行为乖僻,不通人情且为所欲为,殊不知,这些诗人因为外表怪异内心疯狂,缺少必要的理性,结果导致大众对诗人存在深刻的误解与偏见,认为诗人不是“疯子”就是变态的“悲观厌世者”。

诗人如果不对自己的人格形象负责,其结果不仅会让所有的诗人的人格形象受到损害,也会让当代诗歌本身遭受伤害。前两年有些年轻诗人在网络上到处播散“下半身”写作的言论,又有些年轻诗人在网络上倡导“垃圾派”写作的诗歌主张,这些偏激、叛逆的言论使得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对诗人唯恐避之不及。如果诗人失去了社会的信任,自身的形象被人为地“妖魔化”了,诗歌也就失去了传播的门径与可能性了。

一首好诗,是作者深刻的反省与对现实的倾诉,相比之下,伪劣的诗歌终究会为人弃置。在诗歌生命意象形式与叙述内容之间并非不可逾越,在这一范围内,对诗歌的评论仅限于它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穿连,或者说成是美学手段的运用。但无论怎样,诗人永远不会忘记与这个世界的万物进行深刻的对话,时刻怀有悲天悯人的火热之心,时刻不忘对这个社会倾注人文关怀,时刻保持一种恭敬的内心对待自己的作品,时刻不忘与读者进行后期的沟通,只有这样,中国当代的诗歌才能继往开来,取得辉煌成就。

结尾应对全文做一总结。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可贵的精神的小学作文下一篇:国庆节三年级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