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2024-05-24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共8篇)

篇1: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的历程,简述建国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阶段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状况、代表作家及作品。

关键词: 简述 中国 当代 小说 发展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中国当代小说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当代小说可以划分为建国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阶段。

一、建国十七年小说(1949-1966)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结束,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翻身做了主人的人民欢欣鼓舞,干劲冲天……这样的现实环境决定了建国初期的小说主要着力于艺术地再现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

革命斗争历史题材包括了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四十年代的解放战争,以及伸延到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长篇方面,反映解放战争的小说,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描写西北战场沙家店等战役;吴强的《红日》,描写茉芜、孟良崮战役;曲波的《林海雪原》描写东北的一支抗敌小分队的传奇性抗匪斗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描写解放前夕重庆渣滓洞、白公馆我党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有孙犁描绘滹沱河畔抗日图景《风云初记》,反映敌后斗争的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反映二、三十年代革命斗争的小说,主要有记述30年代厦门大劫狱事件的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探索展现一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杨沫的《青春之歌》,反映20年代香港罢工、广州起义等历史现实的欧阳山的《三家巷》,被誉为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史诗的梁斌的《红旗谱》。反映抗美援朝斗争的小说,比较重要的有陆柱国的长篇《上甘岭》,杨朔的长篇《三千里江山》,路翎的描写志愿军情感世界后来受到批判的短篇《洼地上的“战役”》。

反映革命斗争题材的短篇小说方面,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党费》等,通过速写及典型细节描写等形式,以小见大,鲜活地刻画出悲壮高大的英雄形象,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细腻地叙述一位通讯员和一个农村小媳妇感人故事的《百合花》,刘真的《长长的流水》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小说,以农村合作化为题材者居多。长篇方面,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柳青的《创业史》。《山乡巨变》重在渲染鲜明的“乡土风俗画”,表现合作化对农村生活的影响;《创业史》则以史诗的气魄,塑造了两代农民(梁三老汉、梁生宝)不同的艺术形象。短篇方面,较重要的有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三年早知道》,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等,都能够成功地刻画出一些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反映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有周而复描写对资产阶级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上海的早晨》,艾芜的《百炼成钢》、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草明的《乘风破浪》等,中篇小说如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

在建国初期的小说中,有一类重在表现人性、人情、爱情的小说,如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等短篇,发掘独特题材,注重语言、细节、心理描写,富有浓郁动人的人道主义和人情味,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小巷深处》,将笔触指向妓女改造及其新生活这个禁区,与陆文夫新时期创作的《小贩世家》、《美食家》等描写小巷人物的作品被合称为“小巷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涉及民族关系,父女深情这一感人主题;《红豆》则踏进革命与爱情抉择的题材,这些小说后来都曾遭受不同程度的错误批判。

1956年,文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方针的提出,加上受到苏联“干预生活”文学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坛出现了一股“积极参预生活”的创作潮流。一批年轻作家开始大胆地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阴暗面”,试图引起人们的警惕,出现了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李国文的《改选》、李准的《灰色的帆篷》、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等一批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及其作者在随后到来的“反右”斗争中,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和不公正的处理。

在建国17年里,有两个从40年代即已萌芽的比较重要的作家群体值得特别关注,即以孙犁为代表的所谓“荷花淀派”河北作家群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所谓“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荷花淀派”主要人物有刘绍棠、从维熙等,代表作有刘绍棠《青枝绿叶》《大青骡子》,孙犁《山地回忆》,其创作特点是通过日常琐事透示时代风云,揭示农村生活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清新隽永,富于诗情画意。“山药蛋派”主要作家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代表作有赵树理的《登记》、《锻炼锻炼》、《实干家潘永福》,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三年早知道》、《饲养员赵大叔》,束为的《赖大嫂》等,特点是采取传统话本手法,强调通俗易懂,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靠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来刻画人物。

建国17年,对工农兵作家的扶持,是文坛一大气象。其中较突出的是刚刚读完速成写字班就写出短篇小说《半夜鸡叫》的高玉宝。

综观建国17年小说,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创作队伍,并且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人物形象,有些作家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但从整体上看,本期小说大多带有明显的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倾向,过于强调“写中心”,塑造英雄人物,表现光明,从而削弱了小说的艺术力量。这种偏狭倾向发展到60年代初以后,便逐渐走向极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亮点便是历史题材方面的,姚雪垠完成的长篇《李自成》(第一部)、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黄秋耘《杜子美还家》等。

二、文革十年(1966-1976)

文革十年,文学进入冬眠期,绝大多数作家遭到批斗,划为“右派”,关进牛棚;作品被判为“毒草”,受到清洗。全国八亿人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可供阅读、欣赏。

文革十年,“四人帮”“文艺黑线专政论”盛行,出现了一批遵循“主题先行”、“三突出”(突出正面主要英雄人物)、“高大全”原则创作出来的作品,诸如《虹南作战史》、《西沙儿女》以及在上海《朝霞》杂志上发表的《金钟长鸣》等。这一时期也有一些具有一定可取性的小说,如浩然的《金光大道》等,也都受到帮派文艺思想,样板戏的影响。

1976年蒋子龙发表《机电局长的一天》,张扬的长篇《第二次握手》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地下”流行,开始显露出新的文学转机的萌芽。

三、新时期小说(1976-)

当代小说繁荣发展,取得最大成绩是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几年。

新时期小说比较重要的潮流或现象有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等等。

1977年,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文起十年之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班主任》通过塑造谢惠敏,宋宝琦这两个中学生典型,突现“四人帮”对青年一代心灵的伤害,时隔六十年,继鲁迅之后再次发出“救救孩子”的沉痛呼喊,成为“伤痕小说”的发轫之作。“伤痕小说”这一名称源自上海复旦大学一名女大学生卢新华的处女作《伤痕》,该小说记述了一位与“叛徒”母亲决裂离家出走的女中学生,九年以后,当她带着悔恨的心情赶回家时,母亲却已溘然长逝,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创痛与哀伤。“伤痕小说”的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冯骥才《高个子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铺花的歧路》,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从维熙描写监狱题材的“大墙文学”如《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的长篇《许茂和她的女儿们》,竹林《生活的河》、何立伟的短篇《白色鸟》等。这些作品,对文革历史及其带给人民肉体与精神上的创伤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民性大讨论的展开,全国出现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些作家在揭示文革创伤的同时,开始透过生活表象,深入历史、现实、人的灵魂,进行挖掘探寻与省思,在“现实主义回归”的口号之后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从而在创作上涌现出“反思小说”的浪潮。反思小说的代表作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蝴蝶》《布礼》、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等。

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对小说表现主题的不断开掘同时,作家们追求小说表现技巧的多样化,出现了意识流手法、蒙太拿技巧、多元叙述方式的广泛应用。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对时序颠倒、时空跳跃的意识流手法的率先运用,曾使当年一度出现“王门立雪”的奇观;《剪辑错了的故事》等运用电影剪辑、蒙太拿技巧,将不同时空发生的情节巧妙地串连在一起,从而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发展,部分作家转向关注“当下”现实,从而创作出了以《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的一批“改革小说”。包括张锲的长篇《改革者》、柯云路的《新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炜的《古船》,贾平凹的《浮躁》、中篇《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乔厂长乔光朴是蒋子龙塑造的“开拓者”群像之一典型代表,率先触及工业战线改革题材。长篇《古船》通过对几代农民生活情状的描写,对农民历史、面临社会变革、个体生命、文化精神等进行思考和发掘,使小说具有深厚的思想意蕴。《平凡的世界》则对普通个体在社会巨大变革时期的抗争、奋斗进行了平易而真实的描述。可被视为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特别是《陈奂生上城》,对农民劣根性进行深刻开掘,从而揭示出:改革的发展将触及农民的整个精神,要求农民在精神上获得真正的解放和新的飞跃。何士光的《乡场上》、陈源斌的《万家诉讼》则分别从一件小事中反映出农民自主自立意识的觉醒,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农村改革给农民物质上和精神上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历史反思思潮的不断推进,一些作家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本民族灵魂、精神之根的探寻,在对现实与历史的关注之中注入现代意识,同时运用象征、暗示等现代派技巧,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文化意蕴的“寻根小说”。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遍地风流》,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爸爸爸》,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纪事》,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等。《棋王》刻画了一个沉迷于弈棋的“棋呆子”王一生这一特立独行的人物,小说富有道家淡泊思想,文字精炼从容,极具魅力。《小鲍庄》透视一个偏僻村庄的众生相,突出“仁义”等超稳定的伦理观念,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蕴含。张承志的长篇《心灵史》以诗、史、经结合的形式,通过对一个民族一种宗教信仰历史的回溯,深入探寻民族集体意识的深厚积淀,是一部十分独特的文本。陈忠实的长篇《白鹿原》叙述白、鹿两家的家族史,进而追索“一个民族的秘史”,以现代意识烛照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对于本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邓友梅、陈建功、刘心武、王朔等,则更是从生活的北京这块地域出发,运用北京方言,描述北京历史、现实的风物、人情世故,具有鲜明的“京味”特征,被称为“京味小说”。如邓友梅《那五》、陈建功《辘轳把胡同9号》、刘心武《钟鼓楼》等。

反思文学对意识流、蒙太奇手法写作技巧的运用,从80年代中期起,逐渐发展出另一支脉,即在内容、主题方面强调具备“现代意识”,在小说形式方面注意吸收、应用现代主义的因素,在叙事方面采用多元、复调叙述。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先锋小说,或称实验小说、新潮小说。这些小说大多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深刻影响,对意识形态采取回避、消解态度,强调叙述的游戏性、平面化,结构支离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包括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以及苏童、残雪、格非、孙甘露的一些作品。韩少功的长篇《马桥词典》运用辞条方式结构小说,形式新颖,开辟了实验小说的新空间。

“反思小说”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在80年代中期表现为纪实文学的出现,如张辛欣、桑晔的《北京人》,较早采用口述实录的形式,记述众多中国百姓生活的情状。这一文学支脉在80年代后期发展成一股较大的潮流,出现了新写实小说。此类小说作者创作时抱着所谓的“零度情感”,多采用客观叙述,力图表现现实生活“毛茸茸的原生态”。包括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 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方方《落日》、《祖父在父亲心中》、《风景》,刘恒《苍河白日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叶兆言《关于厕所》、《挽歌》等。王朔创作的“顽主”系列,如《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是你爸爸》以及《动物凶猛》、《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运用调侃戏谑手法,消解意义、神圣与崇高,成为通俗文学之一支。贾平凹创作的《废都》,展示某些知识分子都市生活状态,但因其对性描写的直露而受到批评和查禁。

90年代中期,河北的“三驾马车”――何申、关仁山、谈歌的创作掀起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新高潮。其代表作有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谈歌《大厂》,关仁山《大雪无乡》等,大多为“主旋律”作品。

女作家的创作在新时期成就非凡。铁疑、张洁、张抗抗、谌容、残雪、竹林、宗璞、茹志鹃等都对新时期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女性作家群体性别意识的自觉,女性主义话语和私人空间的建构,出现了一批被认为是典型的女性文学。铁凝开始突破早期小说《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追求艺术的纯净、完美的风格,开始重视揭示女性自身生存状态,写出了短篇《孕妇和牛》、长篇《玫瑰门》、《蝴蝶发笑》、《永远有多远》等一批作品。迟子建、陈染、林白、徐坤、毕淑敏等,都注意女性意识的凸显,或关注女性隐秘的个人化体验,如《私人生活》(陈染)、《一个人的战争》(林白),或对男权中心的传统与社会提出质疑,发起挑战,如《厨房》、《狗日的足球》(徐坤),或对女性遭遇进行透视,如《女人之约》、《红处方》(毕淑敏),或以优美的抒情对母亲〃土地〃人关系进行省思,如《日落碗窑》(迟子建)等。其中,陈染、林白等人的创作或被称为“私人化写作”,“个体体验小说”。这一支脉的写作进入90年代末出现了一群所谓的“美女作家”,她们注重描述个人的性、吸毒生活体验,或被称为是以身体写作的作家。棉棉的《糖》,卫慧的《上海宝贝》即因其对个人性体验颓废生活的过分渲染而受到查禁。这是女性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消极倾向。

“新官场小说”在1997年前后开始涌现,并受到关注。如李佩甫《羊的门》,李唯《腐败分子潘长水》,王跃文《官场春秋》等。

90年代中、后期,一批“60年代出生的作家”陆续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这些作家被认为是站在社会边缘处写作,被称为“新生代”。代表人物有毕飞宇、鲁羊、何顿等。70年代乃至80年代出生的作家也开始次第登上文坛,并有佳作问世,如丁天的《幼儿园》,郁秀的《花季〃雨季》等。

综观新时期二十几年小说,新人辈出,佳作频仍,各种流脉、现象潮起浪涌,各领风骚二、三年。由此可见,处于改革风云变幻时代中的当代小说,正在酝酿着纪念碑式的伟大作品的诞生。

篇2: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情况:

1、教育科学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许多平行性分支学科和交叉性分支学科,构成了以普通教育学为基础,以分支学科为支持的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2、教育理论异彩纷呈;出现了许多影响广泛并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指导意义 的教育理论。如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 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3、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日益紧密;(1)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都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2)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答:

1、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想获得个人发展,取得组织的成功,赢得国家的强大,归根到底要靠人的素质,而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2)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

2、要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行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这是由政府行为的性质、作用和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决定的。(2)加大教育督导力度。(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3、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改革内部管理机制。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2)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校长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3)改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素质教育的几个误区。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这是对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素质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基础,每个学生只有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教育,才算是接受了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就有的发展,社会也得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就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这决定了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学生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这是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主动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

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塑造都、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的误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就是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这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整天打打闹闹、蹦蹦跳跳、整天快快乐乐、随心所欲,必然会影响升学率。这种观点的形成在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地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答: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表现为新技术的发明及新思想的产生,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面对多样的、多变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能力。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试教育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是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在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形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过程的机会均等。答: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大家都能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

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教师都

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所有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在实践中却难以做到。(1)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既定的制度、规范、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难以适应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探索和自主学习;尤其突出的缺点是难以因材施教,因为其他教学面向全班学生,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形成和特长发展。(2)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等形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①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使学生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实现课堂教学公平②压缩集体教学时间,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照成学生的个体差异③增添辅导老师,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同伴互助如按能力与兴趣分组,各组间公平竞赛合理比较,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等等。(3)总之,在班级授课制的现状下,教师要尽可能地使教学更符合每个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促进教学过程的机会均等,实现因材施教。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篇3: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 舞蹈文化璀璨夺目, 其中舞蹈服饰具有不容忽略的重要地位。早在新石器时代, 先民进行宗教性的舞蹈时便会有意识地、主动地模仿狩猎对象, 将自己化装成鸟兽图腾等。他们在这种拟形的着装中感受到了一种神秘未知的幻想的力量, 并逐渐将模拟动物外形与狩猎实践之间进行联系, 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也就是“万物有灵”之说, 由此陆续演变出各种法术, 其中包括巫舞。

古籍《尚书·益稷》《尚书·舜典》和《吕氏春秋·古乐篇》里记载了远古时期初民们为了“神人以和”“祖考来格”和“以祭上帝”, 而有意识将自己化装成鸟兽图腾的形象吟咏歌舞的情景:“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戛击鸣球、搏拊、琴、瑟, 以咏”“鸟兽跄跄, 《萧韶》九成, 凤凰来仪”……这种主动、有意识地模仿狩猎对象的行为的原始宗教舞蹈已经具备了明显的舞蹈角色意识以及相应的角色装扮行为, 舞蹈服饰悄然萌芽,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类舞蹈服饰文化的发展和深入。

二、舞蹈服饰的发展

商周时期,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舞蹈成为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逐渐系统化。商朝的尊神文化到周朝, 逐渐演变成尊礼文化, 并将周礼延伸到舞蹈服饰文化制度的领域中。根据史料记载不难推测, 周代的舞蹈服饰样式多为曲裾袍服, 面料注重彩色纹饰的装饰, 并且会根据不同的祭典、仪式和活动变更舞蹈内容和舞蹈服饰的彩色纹样。由于要满足祭祀需要, 这一时期的舞蹈道具、面具、纹饰的地位突出。与此同时, 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以女子为中心的娱人歌舞“女乐”应运而生, 这种以娱乐为目的的舞蹈服饰讲究华丽时尚, 相对当时的日常服饰更为鲜丽多彩, 款式也更夸张。

尤其到了战国时期, 舞蹈服饰已经发展得非常完整和美艳绝伦了。从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舞女玉组件中, 我们可以观察到春秋战国时期舞蹈服饰的一些细节:水袖、束腰、裙裾和夸张的头饰已出现并被广泛应用。水袖是一种装饰性高的服饰细节, 实用性不强, 与日常生活没有明显的联系, 不适合劳作。由此可看出, 到这个时期, 舞蹈服饰已经出现了美化变形的设计元素, 也已经上升到审美高度, 舞蹈服饰向世人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封建制度确立, 社会经济文化不断繁荣, 娱人性质的舞蹈文化迅速发展。这个时期最具特色的舞蹈服饰样式是长袖舞服, 顾名思义, 长袖舞服以长袖为重要特色。我们可以从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图像看到, 舞者的舞袖出奇的长, 有的长过手臂两三倍, 有的甚至是在袖子中藏起一条折叠起来的可以伸缩自如的绸带充当水袖。除了水袖之外, 还以巾、拂代替长袖起舞, 而且出现了宽袖套窄袖的“组合袖”, 这样子的舞蹈服饰造型样式至今仍被沿用。除此之外, 汉代出现的“袴”, 即裤子, 也被沿用到舞蹈服饰中, 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舞裤样式。舞者们在翩翩起舞的时候, 还喜欢在腰间系上一条挂有小铃的丝带, 舞旋之时必发出清脆的声响, 既清新抒情, 又带给人一种具有异域风情的独特感受。

三、舞蹈服饰的繁荣

经过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文化、汗胡文化大交融后, 舞蹈服饰得到了由内而外的新变革, 并在隋唐时期发扬光大。

尤其是唐代——它是中国古代舞蹈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时的舞蹈服饰种类繁多、兼容并蓄、率性大胆、面料丰富、做工精良, 色彩也更加的斑斓。唐代社会开放也使其舞服样式具有很强兼容性:既有传统中原服饰, 如裙襦、水袖、帔肩、云冠等, 又有外来服饰, 如裤帑、皮靴、皮带等典型的西域服饰, 而行缠、袈裟则带有浓郁的印度宗教色彩。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也反映在舞服款式和面料上, 轻薄的霓裳、透明的纱衣以及袒胸露臂的款式出现在舞蹈服饰上, 羽毛、金属、毛皮、玻璃等新奇材料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 唐代舞服的色彩十分艳丽, 明快饱满的色调在舞蹈表演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所有的这些, 都与唐人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相吻合。

四、舞蹈服饰走向衰落

到了宋朝, 由于政治、历史等原因, 舞蹈服饰的发展相对停滞, 大多承袭唐代。宋代的宫廷“队舞”服饰侧重体现庄严之感及皇家气派, 民间舞蹈服饰则往往更加突出世俗常态。宋代的舞蹈服饰讲求衣着面料的精细华丽, 头饰配饰也较讲究, 当时社会流行的服装款式如儒衫、短袖、冠饰等常常被运用到舞服中去。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在某些地区, 也出现了专门制作舞蹈服饰的作坊, 可见舞蹈服饰到这个时期的发展已经初见规模。

宋代以后, 社会文化的变迁、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强化都使得舞蹈艺术逐渐衰落, 加之元、明、清时期戏曲艺术诞生和发展, 乐舞服饰也随之因缺乏创新、趋于保守, 而渐渐走向衰落。

五、结语

舞蹈服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 浓妆重抹地为传统文化勾勒出深浅相宜的动人风景, 它是跨越漫长历史长河的无国界的文化艺术形式, 它伴随着民族文明的进步, 在历史的大熔炉中不断交融、碰撞、变异和发展。时代正在快速更替, 科技文化日新月异, 各种文化和思想理念都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 我们发现, 传统文化推动艺术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散发出愈发迷人的魅力。对古代舞蹈服饰的传统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进行重新思考和审视, 有助于我们对当代服饰设计的审美需求和创作现状进行深层研究。

摘要:古语有云, “读史可以明鉴, 知古可以鉴今”, 舞蹈服饰用它独特的语言形式记录着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审美文化历程, 通过古代的舞蹈服饰, 我们可以去感知民间的习俗、民族的精神和美学的风尚, 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和礼仪之邦的风采。

关键词:舞蹈服饰,朝代,审美历程

参考文献

[1]韩春启.舞蹈服装设计教程 (上下册) [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吕钊, 王婷.中国古代舞蹈服饰的功能演变及文化内涵[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4.

[3]宋丙玲.汉代俗舞服饰探究——从考古发掘资料谈起[J].艺术探索, 2010.

[4]赵彦, 吴志玮.古赵地舞蹈服饰文化探析[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5]冯灿明.《全唐诗》视野下的唐代舞蹈服饰[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2.

篇4:中国互联网征信的发展简述

关键词:互联网;征信系统;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43-01

一、中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现状

第一,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頻繁。一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二是以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三是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第二,互联网征信平台初具规模。一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日均查询量达到2000次。二是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有信用交易信息记录的自然人信息主体数量突破100万人。

二、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主要区别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似乎只是数据的获取渠道不同,前者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后者主要来自于传统线下渠道,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数据范畴和内涵方面,传统征信数据来自于借贷领域并主要应用于借贷领域,而互联网征信获取的主要是信息主体在线上的行为数据,包括网上的交易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其他互联网服务使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等,而互联网的行为轨迹和细节更多反映人的性格、心理等更加本质的信息,可以用来对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推断。

第二,在信用评价思路方面,传统征信的思路是用昨天的信用记录来判断今天的信用。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昨天信用记录不好的人今天是否仍然是一个高风险者;二是对于过去没有发生过信用记录的人,如何判断其信用状况。对于第一个问题,互联网征信所获取的数据可以实时地反映个人的行为轨迹,并以此推断个人相对稳定的性格、心理状态和经济状况,进而推断其未来的履约能力。第二个问题则引出了两者的第三个差异。

第三,在覆盖人群方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征信数据范围和来源渠道日益广泛,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因此,互联网征信可以覆盖到过去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利用他们在互联网留下的信息数据作出信用判断。

第四,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征信因为数据来源、数据内涵、模型思路的不同,信用评价更趋于对人的一些本性的判断,可以运用于借贷以外更广的场景,生活化、日常化的程度更高,比如应用于租房、租车、预订酒店需要支付押金或预授权等现实中非常常见的各种履约场景。

三、互联网征信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信息标准和共享机制有待建立。一是当前个人和企业网络信息采集标准、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征信服务标准等缺乏,制约了互联网征信机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采集、加工和应用的效率。二是互联网征信条件下的信息共享问题尤为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数据库由于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大多不愿意共享。

第二,合法合规风险凸现。当前,互联网征信活动存在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有关管理法规的法律风险。

第三,信息安全风险突出。互联网征信对互联网以及技术的依赖度更高,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更加严峻。

第四,监管压力和挑战较大。一方面主要针对传统征信业务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手段和措施应用在互联网征信上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互联网征信的监管不仅需要征信业务专业人才,还需要精通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四、推动互联网征信规范发展的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信息标准和共享机制。一是支持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根据互联网征信的特征制定自身的信用信息标准。二是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征信数据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实现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信息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利用。三是支持互联网金融征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存在映射关系的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

第二,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一是加大征信市场监管力度。二是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的数据采集方式、范围和使用原则,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采集、使用授权和个人不良信息告知制度。三是大力推进身份认证、网站认证、电子签名及数字证书等安全认证,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四是加强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强化部门间合作,建立多渠道的个人信息保障与救济机制,受理并及时处理信息主体的投诉,完善异议处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完善互联网征信监管。一是探索建立符合互联网征信特点的监管方式和手段。二是加大征信监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充实监管队伍,提高监管者的专业能力。三是强化监管的技术支撑,探索实施全流程监管。

参考文献:

[1]袁新峰;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的思考[J];征信;2014年01期

[2]黄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征信业发展的思考[J];征信;2014年05期

作者简介:孔得宇(1989.04-),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在读研究生,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

篇5: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总体战略是推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但发展不是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总是充满着艰难险阻,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中国的现代化的困难不在东部,而在西部。所以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重要。西部自然条件恶劣,导致了西部地区从古到今都是处在一个不发达的状态,所以西部发展是极其地困难。但是我们怎样都不能放弃西部的发展,我们中国的领导人如此“塞雷“,在当年一穷二白都可以造出”两弹一星“,核武器;在”文革“后混乱不堪的环境,都可以成就出现在如此强大的中国。其实西部也不是一无是处,她也是有优点的,所以我们必须扬长补短,做到可持续发展。先把”长“给”扬“了。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油气资源能源资源丰富,所以我们聪明的领导人搞起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等的资源的区域调配,不仅解决了东部地区这方面缺乏的问题,也很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看一看中国地图,你会发现,西部地区其实幅员辽阔,未利用地区很多,而且草场资源和森林资源也是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地区还是个神秘的地方,他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湛蓝的青海湖,有辽阔的草原,有神秘的宗教、少数名族…….这些稀奇神秘的东西,如此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总是驱使着人们想要一探究竟。然而,旅游业就这样发展起来了,这更能促进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为西部地区带来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发挥长处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她的短板地方。自然条件的恶劣带来了很多问题。西部地区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严重,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而且人烟稀少,导致了交通的不发达,从而不仅极大地阻碍了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也阻碍了内部地区的交流合作。青藏铁路极大地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交流,把西部地区的交通兴起来也应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之一。西部地区人才也是相当缺乏的,所以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也是很低的,鼓励东部人才流入西部地区的同时也必须在当地兴办教育,降低当地的文盲率,改变落后观念,提高当地人地文化素质。西部地区也存在一些政治问题令人担忧,恐怖主义泛滥使社会无法安宁,必须加大反恐力度,为西部发展创造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我们的老工业在东北地区,必须振兴我们的中国老工业基地。中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东北地区发展也必须立足新阶段解决新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今老工业基地还存在着陈旧的观念,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落实新观念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新时代必须有新目标新任务新政策,在结合目前东北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实现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占经济重量的最大部分,所以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经营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加强与邻国的合作交流。东北地区也存在着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必须整治环境,绿色协调发展。

中部地区常常跟西部地区联系在一起,但他们却又很不一样。中部地区也是有基础的,目前发展战略是引进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其实套路也是差不多,加大交通网的密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基础;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来取得一时的发展;兴办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但是绝不能忽视地方特色,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保护当地特色。中部地区是中国历代帝都集中地,中国文化在此发源,当地文化氛围浓厚,文化遗产众多,开发旅游业时也必须保护文化遗产,不要自己拔掉中华文化的根基。

东部地区因为具有巨大的优势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备受国家的关照,经济蒸蒸日上,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息,东部地区一派繁荣,但是问题也涌现出来了。东部经济地区发展程度高,特别是这三个“三角”,人都纷纷涌进这里,交通,就业,住房就显得非常堵塞。所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势在必行。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动中西部的开发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具有面向世界的地理位置,必须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国际贸易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东部地区地少人多,必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大农田保护,绿地保护。必须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有一点不同的是,东部地区拥有大海,所以开发海洋资源也必须列入东部地区发展的重点。改变“重陆域,轻海洋”的传统观念,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最近有个词---“互联网+”。互联网+有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链接一切。互联网是21世纪的巨大创新,它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怎能可以离开互联网?互联网真的与我们的每个方面都联系起来。现在,我们的发展必须有它。互联网促进了电商的兴起,即使你真的在离我们很远的西藏,你也可以不用去很远的东部去辛苦,你可以开个网店,利用互联网去创业致富。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使信息传播得更快,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快。互联网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所以互联网+要积极推进,它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毕竟互联网没有只是属于一个地区,他能在任何一个地区,而且它能使任何地区联系起来。

篇6: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酒店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认清形势,把握方向,这对于中国酒店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变化的环境,中国酒店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2.2.1酒店管理向人性化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不仅是生产要素,更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尤其是酒店企业,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人的资源。因此,酒店企业将会更多地采用以人为本管理的方式来密切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人本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为终极目标,而是要在酒店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员工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新型人事环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因此,未来的酒店企业将会更加注重提高员工的知识含量。在人员培训上,将会以一种“投资”观念舍得较大投入。在酒店企业内部,将会建立一套按能授职、论功行赏的人事体制,通过员工的合理流动,发挥员工的才能;通过目标管理,形成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做到自主自发;通过酒店企业文化,利用文化的渗透力和诉求力,培养忠诚员工,确保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2.2.2酒店工作人员的职业化

目前对于酒店企业而言,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专业化管理的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入世以后对专业的酒店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提出了一种挑战,要求有一种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的职业经理群体。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酒店人应运而生。他们一般具备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经营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宽阔的知识结构,凭借这些资本,他们将会成为各大酒店趋之若鹜的追求目标。为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年薪制将会成为新世纪酒店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将个人收入的高低和酒店收益的大小直接挂钩,使得个人和企业成为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为培育更多的优秀职业酒店人,酒店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时,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而灵活调整培训方式、培训重点,除了加强一般的酒店管理知识外,还应分析、学习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锻炼,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2.2.3酒店发展的可持续化

目前,在酒店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浪费,考虑到社会和顾客的长期利益,酒店将逐步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要求酒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以短期的、狭隘的利润作为行为导向,而应具备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讲义求利,考虑到顾客、酒店、员工、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将酒店企业、顾客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作为酒店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对于酒店行业来说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可以预见:本世纪内将会出现大量的绿色酒店。节约能源,减少消耗,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将成为我国酒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2.2.4酒店市场竞争的品牌化 随着酒店服务对象的日益成熟,感性消费时代的来临以及酒店市场的日趋规范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拥有著名品牌的酒店集团开始大量登陆中国酒店市场,中国酒店业将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竞争是以客人的满意度、忠诚度和酒店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核心的竞争,其关键点是如何把握消费时尚,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打动消费者,把自己的品牌根植于消费者的心目中。所以,品牌竞争实际上就是通过消费者的满意最大化达到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品牌竞争要求酒店企业必须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的设计和推广,坚持以过硬的质量作为品牌竞争的基础,以独特、新颖、鲜明、引人入胜的形象作为品牌竞争的标识,以灵活多变的公关宣传作为品牌拓展的手段,以合理的价格作为品牌含金量的尺度,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品牌的生命,从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确立酒店的品牌形象。2.2.5酒店服务的定制化

所谓定制化服务模式,就是酒店为迎合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以针对性、差异化、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酒店充分理解客人的需求,即以客人的需求作为服务的起点和终点,既要掌握客人共性的、基本的需求,又要分析研究不同客人的个性需求;既要注意客人的静态需求,又要在服务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客人的动态需求;既要把握客人的显性需求,又要努力发现客人的隐性需求;既要满足客人的当前需求,又要挖掘客人的潜在需求。第二,个性化,即酒店要强调一对一的针对性服务。第三,人性化,即强调用心服务,真正体现一种真诚的人文关怀精神。第四,极致化,即在服务结果上追求尽善尽美,要求做到尽心和精心。切实贯彻定制化服务模式,就要求酒店企业应深入细分客源,根据自身的经营条件选准客源市场中的一部分作为主攻对象;通过建立科学的客史档案,灵活提供各种“恰倒好处”的服务;强化客源管理;并以独特的主题形象深入人心,在充分理解顾客需求、顾客心态的基础上,追求用心极致的服务,和顾客建立一种稳定的、亲近的关系。2.2.6酒店营销的网络化

营销网络化指酒店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综合利用“关系网络”和“互联网络”,通过“人工网络”和“电子网络”的互补,全方位构建酒店企业的营销网络。

“关系网络”营销区别于原先的营销方式,较好地考虑了中国国情。传统的营销活动突出的是顾客和酒店双方交易行为的金钱色彩而忽略了双方之间的感情色彩,而“关系网络”营销方式将营销的重心转移到如何吸引更多的宾客重复使用或购买酒店的产品或服务。它注重巩固酒店和这些宾客的关系,以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作为营销的目标。可见,它将酒店从片面追求短期效应的圈子中解放出来。“关系网络”营销的基础是酒店向顾客提供各类附加利益,以附加值来增加酒店产品的价值。在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酒店应把客人超常的需要看作是增加价值的机会,而不是对正常工作的扰乱;酒店还可以通过减少顾客消费总成本的方法来增加客人的满意程度,如减少顾客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始介入酒店企业的各项活动,尤其是在营销领域,互联网络的出现将给酒店业的营销活动注入更新的活力。所谓“网络关系”营销,是指酒店企业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的威力来实现营销目标。它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适应了定制化时代的要求;它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是实现企业全程营销的理想工具;它还能极大地简化顾客的购买程序,节约顾客的交易成本,提顾客的购物效率。并且,网络化营销更多地强调酒店应借助于电子信息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客源,为酒店企业走向世界提供基础。现代酒店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互动优势,灵活开展网络营销,促进酒店业的持续发展。2.2.7酒店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在传统的酒店组织体系中,显要特征之一是层级分明、中间层次过多,酒店企业从上到下,通过严格的分工,形成层层级级的垂直体系,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一是人员虚设,职责不明;二是严重影响企业内部各类信息的畅通流转,因为酒店企业内的每一个层级都会成为信息的过滤器,酒店企业层次过多,三角形高度越大,酒店的有关信息在通过这些层次时,往往会出现失真现象。而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酒店企业的组织结构顶端到结构底部之间的层次数量减少,组织的管理幅度加宽,使得酒店组织结构由“高深”变得“扁平”。同时,由于一线员工是客人和酒店接触的“关键点”,直接决定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客人的满意程度,因此,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中,适当扩大了一线员工的权限。通过这样的结构改革,一方面有利于精简人员,充分发挥在岗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信息在这样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流转时,由于中间环节减少了,信息准确性也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再次,这种组织结构适合时代要求,能及时为客人解决各类问题,提供各种快捷、优质的服务。因此,酒店应加强内部改革,精简人事、适当放权。但是,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变宽,要求管理者具备更强的管理能力以及相关知识,这也对酒店从业人才提出的一种挑战,由此产生酒店人员职业化的发展趋势。2.2.8酒店产业组织的集团化

多年以来,我国酒店业的发展一直走互不干扰、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发展缺乏底气,从根本上削弱了酒店业的整体生产力。目前,国外知名酒店集团以“联合舰队”的态势直逼中国酒店市场。面对这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竞争现状,我国酒店应转变观念,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各自设备、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网络等优势,形成合力,发挥规模经济之效用。2.2.9酒店设施设备的科技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成为酒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并且,为满足现代人“求新奇、求享受、求舒适”的需求,酒店企业将会更多地应用各类新科技、新知识,强化现代企业的智能个性。

首先,酒店企业可利用新科技加强酒店企业的信息管理。在以信息为主要驱动力量的现代社会,酒店企业可通过互联网拓展酒店形象信息;收集来自全球的各类所需信息;满足顾客尤其是商务顾客对信息的强烈渴求。其次,酒店企业可利用新科技加强酒店企业的服务能力。

饭店行业经营与管理的发展趋势简述

饭店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谁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市场的新需求,适时进行管理的创新,谁将是市场竞争中的赢家,许多从事饭店经营与管理的业内人士都在构思未来饭店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战略。展望二十一世纪,笔者认为未来饭店经营与管理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第一、餐饮在饭店中地位日益受到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客人对餐饮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并呈多样化趋势,餐饮业仍是经济增长中最快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社会餐馆不断涌现,遍地开花,饭店餐饮面临更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方面,有特色的餐饮(如主题餐厅)可能会在饭店中继续生存,商务型饭店中的餐饮将削弱,度假型饭店的餐饮将多样化;另一方面,有些饭店将突出餐饮,让餐饮走出饭店,与社会餐饮分争市场。

第二、市场的细分化与多元化营销策略

随着新时代旅游的发展,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态势。饭店将注重市场需求的细分化,实行“小市场、大份额”战略,通过开发个性化产品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来赢得目标顾客,许多有着鲜明特色和明确市场定位的主题饭店增多,如:现代商务饭店、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与此同时,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饭店的营销策略呈多元化趋势。整合营销、利基营销、三元营销、关系营销、政治营销、资料库营销、绿色营销和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观念和策略不断涌现。正如市场营销权威人士菲利普·科特勒所说:“每一个10年,都要求公司的管理当局重新思考和更新它的目标、战略和战术。”迅速变化的形势往往使经营企业在昨天取胜的原则在今天变为陈旧。

第三、集团化发展,品牌化经营

随着经济运行全球化,市场和资源跨国化的影响,世界饭店集团每年都在调整和兼并之中,饭店业的联盟和合并导致更大规模的饭店集团的诞生。如英国巴斯公司先后兼并了国际假日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成为更大规模,更具竞争力的英国巴斯酒店集团(Bass Hotels &Resorts)。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饭店销售除传统方式外,更多地利用Internet时行网上宣传、网上预订和不同行业间集团联合促销,饭店品牌在Internet上将有着巨大的魅力,品牌将越显重要,只有全球化、品牌化饭店才会在现代营销中得益。

第四、创造绿色饭店,倡导绿色消费

未来饭店业将更注重保护大气臭氧层、生态环境平衡及节约能源和材料耗费。饭店的建筑尽可能减少现代建筑带来的光污染,利用先进的几何造型,使室内采光度好;饭店的能源尽量利用太阳能,节省普通能源的消耗,降低大气层的污染;饭店不使用塑料等无机化合物易耗品,而改用易分解的低制品或木制品,以益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客房的床单毛巾最好是纯天然的棉织品或亚麻织品,肥皂宜选用纯植物油脂皂,尽量体现绿色服务;客房不再每日更换一次性用品,床单、毛巾的更换也根据客人的需要而定。不少饭店已经在客房内放入这样的卡片:“如果你不需要更换被单,请把卡片放到你的枕头上”。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和消费精神。

第五、饭店业主转向房地产市场,注重以房地产增值中获取利润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不断下降,饭店的回报周期延长以及饭店经营的集团化、品牌化趋势,饭店业主一方面将未来饭店的直接经营更多地委托给专业的饭店管理公司来承担,因为饭店管理公司通过管理技术、营销网络、品牌等无形资产的输出管理,更容易使饭店业主获利。另一方面,饭店业主更多地转向房产市场,将饭店作为房地产投资,并注重从房地产增值中获取利润。

第六、管理组织结构小型化、扁平化趋势

传统的组织机构设置主要是站在饭店的角度设置岗位,强调专业化分工、规范化管理。未来的饭店需更多地站在客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求饭店管理追求效率、注重沟通、灵活机动和提供针对性服务。饭店尽力提供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服务,提供客人尽可能的便利,提倡一站式服务。这就要求饭店的管理组织结构克服原有管理层次多、信息传递慢、管理费用高和效率低等弊端,避免组织分工的过分细化和专业化。而倾向于管理组织结构的小型化、简单化、扁平化和有机化。

第七、饭店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逐步进入饭店业,饭店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客人感到更加舒适、方便。网上预订、网上宣传促销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电话预订、邮寄宣传资料和新闻媒体广告等;客人入住手续方便快捷,完全电脑化操作,客人可直接从电脑屏幕挑选自己喜欢的房样类型,不再像以往那样由总台分配哪间房间就住哪间房间;客人的身份资料也将利用先进的电脑扫描技术录入电脑,免去人工登记、确认等繁琐的程序;客房配备先进的VCD设施、多媒体互联网络和电子控制技术,客人可以通过房间内的电脑显示确认自己的个性服务内容。如:每天叫醒时间、送餐时间、收衣和送衣时间、预订机票和宴席、与工作单位联系和客户进行业务联系等。

第八、员工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饭店的经营应树立“顾客第一,员工第一。”的经营理念,使饭店成为“宾客之家,员工之家。”饭店要注重员工的培养,为员工创造宽松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较多的晋升机遇和较高的工资福利。因为员工是服务的实施者,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提供满意的服务。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的一员,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九、饭店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二十一世纪饭店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文化竞争,专家们这样描述到:“利润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竞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一方面,要求赋予饭店的产品和服务一定的文化内涵、文化氛围和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在员工中构筑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创造学习型组织,使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全面地影响着饭店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集体效力的发挥。

篇7: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

单选题

1.(),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 B C D 寻求富国强民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民族振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正确答案: B 2.()是中国力量的源泉。√

A B C D 人民群众

党员干部

无产阶级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3.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世界各个国家的领土面积,中国排行()。× A B C D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正确答案: C

4.()是国家强弱的基础性、决定性因素。√

A B 军事实力

经济实力 C D 软实力 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 B 5.()指出:“中国重新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大国,是我们的时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

A B C D 胡里奥•里奥斯

亚历山大•拉林

纳尔逊•曼德拉

李光耀

正确答案: D 6.中国梦强调(),强调发挥国家整体力量,也注重发挥个人的积极创造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A B C D 共产主义

三民主义

集体主义

自由主义

正确答案: C 7.作为中国人,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是()。√

A B C D 奋斗与实干

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正在做的事做起

锤炼个人的品德修养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8.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搞好经济建设和()。√

A 政治建设 B C D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答案: A B C D 9.实现中国梦有“两重任务”,包括()。√

A B C D 振兴中华、五族共和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民族复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 C D

10.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将使占世界人口近1/5的中国走上()之路。√

A B C D 富裕

和谐

民主

文明

正确答案: A B C D

11.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必须()。√

A B C D 坚持中国道路

凝聚中国力量

创造中国品牌

弘扬中国精神

正确答案: A B D 判断题

12.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中国梦确定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追求和方向问题,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4.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5.中国梦追求的是共同富裕。√

正确

错误

篇8: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里纪录片是一种文化商品。商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当商品走向市场进行交易,它的价值才能实现。纪录片只有走向市场,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才会有更多的资本注入,这种商品才有条件进行源源不断的生产与再生产。

市场化不单指纪录片产出的市场化,同样包括策划、生产制作的市场化。国内不断出现的纪录片节与纪录片大会,成为一些拥有良好题材却没有充足资金的创作者的“孵化器”。一些央视、地方卫视的招标平台成为了一些成熟制作者施展才能的“蓄水池”。

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它的强大之处在于需求。受众对优秀作品的需求、创作者对资本的需求、投资者对回报的需求、社会对于记录的需求,种种需求交融在一起,能够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为中国日趋完善的纪录片市场不断提供着“新鲜又富有营养”的作品。

中国的市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例如,“一剧两星”政策的施行为纪录片挤出了市场,客观上促进了纪录片作品供给的膨胀,是政府这个鞭子在电视节目市场中的一个体现。在市场化的运作之下,在政府的有效促进之下,纪录片的市场化道路会越走越宽。持续的走市场化道路,也是纪录片持续发展的唯一之路。

2 不断探索的国际化道路

纪录片界有句老话:“如果一个国家缺少纪录片,就相当于一个家庭没有相册。”对于国家而言,纪录片已经承担起向海内外充分展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重任。但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传播差强人意。偶尔的佳作呈现在国际市场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能力去扭转对中国不利的局面。

中国纪录片不能仅限于在国内的市场中你追我赶,更应该向国际市场迈进的道路扬帆起航。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打造一批纪录片或者促进各类题材纪录片的繁荣,并且成功的“走出去”,在国际化的大市场中“站住脚”。总体而言,国际纪录片市场拥有成熟的市场体系与健全的盈利模式,任何一部中国纪录片都有权利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公平竞争。

探寻一条从“走出去”到“卖出去”,从“播得出”到“被收看”的道路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中,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如果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胜出,则必然会夭折在襁褓之中。如果不能在市场的浪潮中游刃有余,则必然会遭到无情地淘汰,传播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3 不断创新的多样化道路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了。在快节奏的信息交换下,受众接收内容的习惯逐渐改变,他们不再花费大量的整块时间去接收内容,因此传统的电视媒体受众大量流失。轻轻滑动拇指,便可以在任何场所任意时间观看节目,接收信息,人们再也不用拘泥于电视屏幕之前,像接收某种仪式的洗礼一样了。

电视纪录片,作为传统电视媒介的产物,遇到了新媒体,必然要从自身下功夫,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多样化道路。短纪录片、微纪录片的出现,打破了人们通常认知的宏大的纪录片才能够完整叙事的刻板印象。短纪录片、微纪录片以短小精悍为主要特点,这符合受众的碎片化收看习惯。

不仅是篇幅上改变,内容上的优化,也会使一些纪录片更适合于新媒体传播。例如,纪录片《我们十五个》采用全新的技术,开启了全程无死角直播式记录的先河。客观的非干涉式的记录,由观众做导演选机位,由观众做剪辑挑镜头。在新的技术的支持下,纪录片的形态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吸引人。而这也只是利用新媒体对纪录片创新的开始。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记录变得更有意义,记录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人人都可以进行记录、剪辑。一个人的记录只是一个故事,人人的记录呈现的就是整个社会。以前到不了的角落现在可以触及,以前爬不到的高度现在能够到达,以前追不上的速度现在轻松应对。

4 结语

市场化是中国纪录片能存活下去的唯一道路,政策的支持只能是促进,真正使整个纪录片产业在市场经济里从提案到资本再到作品的良性循环才是正道。国际化的传播是中国纪录片开拓更大市场并履行传播国家正确形象的必须之路,敢于“走出去”并且“走得好”是将中国纪录片繁荣的最好例证。中国纪录片不仅要跟得上潮流,更要看得清时代,勇于创新,推陈出新,敢于尝试,促进纪录片在新的互联网时代中多样化发展。“不落后”本身就是落后于时代的表现,中国纪录片只有走在创新之路,市场化、国际化之路才会走得更加顺畅。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传播者、传播载体还是受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从单一的角度研究纪录片成为一件愈来愈困难的事情。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纪录片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本文从市场化道路、国际化道路、多样化道路三个方面浅析了中国纪录片在新形式下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发展策略,市场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何苏六,江彧.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现状概说[J].艺术评论,2011(11).

[2]次瑞格.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未来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7).

上一篇:中学校长工作业绩总结下一篇:参加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